21《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之2完整篇.doc
- 格式:doc
- 大小:90.50 KB
- 文档页数:24
《画家和牧童》教案一、教学内容: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组 21课《画家和牧童》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插图展开想象;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朗读能力;3、情感目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懂得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三、教学重点:图文结合阅读理解,体会人物优秀品质四、教学准备:课件、学生给画配话的练习单五、教学过程:(一)旧知导入1、游戏复习字词:智慧树下摘果子2、揭示学习目标:通过看图展开想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通过上节课学习知道戴嵩的画大家都赞不绝口,可是小牧童却挤进人群大声喊:画错啦,画错啦!(指名读,男女生分读)(二)读文品悟1、听到小牧童这样喊,围观的人什么反应?1)齐读:这声音好像炸雷,大家一下子呆住了。
2)出示插图,想象人们又会说什么?学生谈感受。
2、这时戴嵩怎么说怎么做的呢?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谈感受3、理解牧童的话4、练习有感情地读课文1)分角色读画家和牧童的对话2)分角色读全文5、深入思考:1)面对戴嵩和小牧童谈谈自己的想法2)课题那样写合适吗?教师重新改写“牧童”二字,大小和“画家”一样大。
3)配乐欣赏中国画家的作品(三)拓展延伸重点欣赏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和李苦禅的《鹰》,请学生为他们的画配上话。
(四)总结建议画家和牧童的故事一直流传到现在,从来没有人怀疑过。
但是最近又有人在网上向牧童挑战,他认为两牛相斗的时候,尾巴翘起说明牛心情好,这样更容易斗赢,想了解具体情况吗?有条件的同学可以上网查有关的资料。
六、板书设计21 画家和牧童谦虚勇敢实事求是二年级语文《画家和牧童》教案静海镇高家楼中心校王利敏。
二年级下册21课《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朗读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
在阅读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2. 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画家的谦虚谨慎的优秀品质和牧童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
3. 教学用具ppt课件4.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个朋友,看,他们来了。
这是一位画家,叫戴嵩。
这是一个牧童。
今天我们就学习21课《画家和牧童》。
跟着老师一起写课题,齐读。
出示课件你发现了什么?是啊,“画家”写得大,“牧童”写得小。
这个大名鼎鼎的大画家和小小的牧童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画家和牧童》。
请同学们翻到21课,听老师读课文,拿出笔,边听边圈出本课的生字词,并标出段落序号。
二、学习生字1师:(课件出示带拼音生词)同学们,这篇课文有很多生字宝宝,你们认识他们吗?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2.师:谁愿意做小老师带大家来认识他们?谁愿意读一读。
(请3位学生各读一行生词)其他小朋友认真的听,如果他读对了,我们就跟着读一遍,读错了,咱们把小手举起来,告诉他好吗?3.师:去掉拼音你们还能认识它吗?(课件出示去拼音生词)开火车读一读。
三、学习课文1.请学生分组读课文,第一组读第1段,第二组读第2段,第三组读3、4段,第四组读第5段。
老师读第6段。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认识了画家戴嵩,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画家?(著名)(2)、从那些句子看出戴嵩是一个著名的画家?(随学生的回答,出示有关句子)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引导学生读出赞美的语气)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读出佩服的语气)2.文中有一个描写他作画的句子,谁来读一读?出示:“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师:“浓墨涂抹”“轻笔细描”什么意思?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生:“浓墨涂抹”是很浓的墨水涂上去,“轻笔细描”就是比较轻一点,在上头描。
《画家和牧童》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结合插图展开想象,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教学难点: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包括课后的“我知道”。
教学时间:1课时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讲故事,激趣导入。
1、让学生讲李白的故事引入本课,画家和牧童。
揭题、板书、题。
2、师简介戴嵩:戴嵩是我国唐朝一位著名的画家,他特别喜欢画牛,他画的牛栩栩如生跟真的一样。
最有名的就是《归牧图》和《三牛图》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课件出示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
(1)圈出不会认读的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标出有几个自然段。
2、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1)、认读生字。
带拼音认读(指名读、齐读)、去拼音认读(男女生领读)。
戴、价、购、墨、抹、蔼、批、翘、驱、蝇、惭、愧、拱(2)、引导学生区分“带”、“戴”,并交给方法:遇到不能区分的同音字,请教字典老师。
(4)、带拼音认读词语。
(小老师带读,齐读。
)三、指导书写。
1、教师引导学生在生字本上写要求会写的12个生字认读。
2、应用:同位之间选择一个你喜欢的生字扩词并说一句话。
3、教师应学生要求示范指导“兄、商”两个字。
“兄”上面的“口”要上宽下窄;“兄”的最后一笔要圆润舒展,“商”字注意整个字的布局;4、学生自由写。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主要内容。
1、自由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利用填空题来整体感知主要内容。
2、指名交流。
3、思考画一挂出来,众人是如何夸赞的。
教师出示课件内容,学生读,思,悟。
“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
一、教案基本信息《画家和牧童》教案范文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画家和牧童》这篇课文,了解画家的绘画技巧和牧童的纯真可爱。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懂得尊重他人。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画家的绘画技巧和牧童的纯真可爱。
3. 学生能够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懂得尊重他人。
教学难点:1. 学生对课文中的生僻词汇的理解。
2. 学生对画家绘画技巧的理解。
二、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优美的画面和文字,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准备1. 课文《画家和牧童》的PPT或黑板。
2. 画家的绘画作品的相关图片或视频。
3. 牧童的图片或视频。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看画家的绘画作品的相关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画家的绘画技巧。
2. 引导学生观看牧童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牧童的纯真可爱。
二、朗读课文(15分钟)1.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
2.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朗读节奏。
三、理解课文(20分钟)1.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画家的绘画技巧和牧童的纯真可爱。
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课文内容,巩固学生的记忆。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本节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二、欣赏与讨论(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优美的画面和文字,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 学生根据对本节课的理解和感受,进行绘画创作,展示自己的才华。
《画家和牧童》语文教案.doc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画家和牧童》的内容。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并能应用于实际情景中。
(3)了解画家的绘画技巧和牧童的生活环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2)通过观察、分析画家的绘画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绘画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和关心。
(3)培养学生珍惜友谊、诚实守信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画家和牧童》的朗读和理解。
2. 生字词的学习和应用。
3. 画家的绘画技巧和牧童的生活环境的讨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画家和牧童》。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
(3)了解画家的绘画技巧和牧童的生活环境。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应用。
(2)画家的绘画技巧的分析和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画家的绘画作品,引发学生对画家的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画家与牧童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2. 朗读与理解:(1)分组朗读课文《画家和牧童》。
(2)讨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画家与牧童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
3. 生字词学习:(1)引导学生自学生字词,理解其含义。
(2)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讨论生字词的应用场景。
4. 绘画技巧分析:(1)展示画家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其绘画技巧。
(2)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画家绘画技巧的理解和看法。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找一幅自己喜欢的绘画作品,观察并分析其绘画技巧,明天分享给同学们。
2. 练习朗读课文《画家和牧童》,熟练掌握生字词,准备进行课文表演。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朗读、讨论和小组合作等环节。
《画家和牧童》片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换词、联系图画等方式理解“著名、浓墨涂抹、轻笔细描、纷纷夸赞、绝妙之作”等词语,会写“购”字。 2、体会含有“一……就……”的句子,并联系生活实际说句子,积累语言。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1-4自然段,读好称赞的语气。 4、通过朗读体会戴嵩是个著名的画家,并感受戴嵩画技高超。 教学重点:通过换词、练习图画等方式理解“著名、浓墨涂抹、轻笔细描、纷纷夸赞、绝妙之作”等词语,会写“购”字。 教学难点:读好称赞的语气,通过朗读体会戴嵩是个著名的画家,并感受戴嵩画技高超。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认识“戴嵩”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唐朝有一位大画家,谁能读读他的名字? 出示词卡“戴嵩”,指名读,齐读。 2、引入课题 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21课《画家和牧童》,去认识认识这位大画家。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戴嵩是一位著名的画家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告诉我们戴嵩是一位怎样的画家? 2、理解“著名”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著名呢? 3、理解“浓墨涂抹”和“轻笔细描”,感受戴嵩画技高超 (1)师:说戴嵩著名,那戴嵩的话也一定非常高超,文中有一个描写他作画的句子,自己快来读一读吧。 出示句子:“他一会儿浓墨淡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2)理解“浓墨涂抹”和“轻笔细描” 伴乐欣赏国画作品 师:大画家在画动物身体时,用了浓重的笔墨加以涂抹,这种方法就是——浓墨涂抹;在画虾须、动物脚等处则用细笔轻轻地勾勒,这种方法就是——轻笔细描。(3)感受戴嵩的技艺高超 ①出示“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 师:《斗牛图》是他一生中最有名的作品之一,可见这幅画确实画得非常好。这么好的作品戴嵩居然这么快就完成了,你体会到了什么? ②看来戴嵩画牛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一起来感受戴嵩高超的绘画水平(齐读句子) 4、语用练习“一……就……” (1)师:正因为戴嵩高超的绘画水平、娴熟的绘画技巧,所以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师:从“一……就……”中我们感受到?这组关连词多么重要啊,他也常常用在咱们的生活中。你们能用它说说话吗? (2)练习说话: 一 , 就 。 (3)完成98页“读读写写”的第一句。 5、学习“购”字 师:戴嵩真是一位著名的画家,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而且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1)出示词语购买。指名读,齐读。 (2)出示“购”字的繁体字,购就是买的意思。 (3)构成这个词语的两个字的意思是——一样的,多有意思的词语啊,咱们课文中还藏着几个这样的词语呢,吴老师也把他们请出来了。(出示词语:驱赶、惭愧、夸赞)指名读,齐读。 (4)学写“购”字,注意左窄右宽,左低右高,左右两部分写紧凑。 6、回读第一自然段 师:戴嵩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这么多人来观赏,看画的人都在称赞,有钱的人都争着大价购买,再去认识认识这位著名的画家吧!(师生配合读:师读第一句,女同学读第二句,男同学读第三句。) 三、学习2-4自然段,读好称赞的语气 1、自由读,找出人们称赞的话 师: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快到课文中去找一找,人们都称赞了些什么?(自由读,指名读) 出示句子:“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 2、指导读好称赞的语气 (1)欣赏《斗牛图》,理解“绝妙之作” (2)积累词语“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师:你还知道哪些词语和绝妙之作一样可以形容这精美的画作吗?老师给你们推荐几个词,咱们一起读一读,把他们积累下来吧! (3)戴嵩的画画得多好啊,谁再来当当商人夸夸他?指导读好商人的语气。 (4)商人夸完,教书先生又来夸了。老师也想试着夸一夸,你们愿意给老师这个机会吗?(老师带着动作范读)你们看,吴老师在夸赞的时候加上了——动作。 师:是啊,加上动作能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孩子们,自己试着夸一夸,你们也可以像吴老师这样加上动作。(学生自由练读) (5)创设情境,分角色朗读 ①同学们,下面让我们一起回到唐朝。老师来当戴嵩,谁来演一演商人?谁来演一演教书先生? ②现在,你们想当商人就读商人这一句,想当教书先生就读教书先生这一句。 我沉思片刻决定画一幅斗牛图,我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6)夸赞的人除了商人和教书先生,还会有哪些人来夸赞呢? 师:假如你是——,你会怎么夸呢?如果夸赞的时候用上咱们积累的词语就更好了,自己试一试吧。 出示句式:“ !”一位 道。 (7)理解“纷纷夸赞” 师:像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夸赞,就叫做——纷纷夸赞。 四、回读1-4自然段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的前4个自然段,认识了著名的大画家戴嵩,读好了称赞的语气,咱们一起再来感受感受吧!(齐读1-4自然段) 五、设疑,延伸课外 师:同学们就在大家,纷纷夸赞的时候,一个炸雷似的声音把大家惊呆了,一个,牧童挤进来喊着——“画错啦,画错啦!” 师:大家都在夸赞戴嵩,为什么这个牧童却批评戴嵩呢?戴嵩又会怎样对待呢?戴嵩的著名仅仅体现在他画技高超上吗?咱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板书: 21、画家和牧童 著名 夸赞 活灵活现 称赞 栩栩如生 赞扬 惟妙惟肖
21《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之二 - 抓住 绝妙之作、活、神笔 ,让学生明白戴嵩的画技超群。练习用赞美的语气读这两句话。
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①、小组合作朗读课文 ②、小组派代表展示朗读成果。 ③、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抹、挤、拱、批:都是提手旁的字,重点指导 抹 。 2、生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游戏引路,复习巩固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 四自然段 二、朗读感悟最后两段。 1、看图说说牧童是在什么情况下指出画家戴嵩画错的。 2、默读课文,说说你喜欢谁?为什么? 如:写 戴嵩 谦虚的句子: (1)这时,戴嵩吧牧童叫到跟前,和蔼地说: 抓住表情、称呼,可以看出他的虚心。 (2)戴嵩挺了,感到非常惭愧。他连连拱手,说: 同样抓住表情、动作体会戴嵩的虚心。 写 牧童 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句子: 画错啦,画错啦! 3、分角色朗读。 4、人们听了牧童的话和戴嵩的表现,会说些什么? 5、学了课文,练习自己的体会,说说自己向对谁说什么? 如:我想对牧童说: 三、自由诵读课文。 四人一组,合作练习,再表演朗读评议。 四、拓展 我国还有很多有名的画家,你知道吗? 五、写字指导 商 字要跟 摘 字的右半边区别,写字教学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写,然后作点评。 21《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之三 - 戴嵩身为著名画家,地位可谓十分尊崇。在不绝于耳的赞美声中,面对一个牧童的指正,其他人感到是一声炸雷,而戴嵩却从善如流,既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惭愧,又非常诚挚地向牧童道谢,虚心之美德令人感动。伽俐略敢于挑战亚里士多德,是何等的胆识!小小一个牧童,面对地位尊崇的大画家出现的错误,竟然挤进赞叹着的人群大喊画错啦,又是何等的率直不盲从,实事求实,敢于挑战权威的品德值得我们学习。
学习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人非圣贤,孰能无错?文坛巨匠苏东坡有菊花萎而不落的笑谈,万世敬仰的孔夫子也有无法解答两小儿辩日的尴尬,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崇高与伟大。戴嵩身为著名画家,地位可谓十分尊崇。在不绝于耳的赞美声中,面对一个牧童的指正,其他人感到是一声炸雷,那他是怎么表现的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画家与牧童间的故事吧!
二、识字写字 1.初读课文找出生字。 2.交流识记的生字。 (1)偏旁归类识字:抹-批-拱 惭-愧 (2)加偏旁识字:区-驱 共-拱 (3)换偏旁识字:沟-购 绳-蝇 渐-惭 瑰-愧 (4)看字形识字:墨-墨是黑色的。 (5)联系生活识字:价超市里写有天天平价。购镇上的粮 站墙上写有收购玉米几个字。 3.交流生词。如:夸赞 称赞 赞扬 和蔼 惭愧观赏 沉思 浓墨涂抹 轻笔细描4.交流收集的好句子。如: (1)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2)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3)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用!
(4)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5)画错啦,画错啦! 这声音好像炸雷一样,大家一下子都呆住了。
三、写字指导。 (1)我的发现。抹、挤、拱、批这四个字都有提手旁。写抹字,把提手旁和周末的末字合起来;写挤字,把提手旁和整齐的齐合起来;写拱字,把提手旁和共同的共合起来;写批字,把提手旁和比赛的比合起来。商字很像摘字的右半边,但同字框里面不一样。价字有三个撇,最后一撇一前两撇写法不同。钱字和浅只是左边的偏旁不同。
(2)示范指导。兄、呆:上面的口要上宽下窄;兄的最后一笔要圆润舒展;呆下面部分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钱:左短右长,重点指导金字和斜钩的写法。购:宝贝的贝字和勾画的勾字 都写得瘦长一点。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写课题画家二字写得大一些,牧童二字写得小一些。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写课题?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教师设疑,引导读书:这个人人敬佩的大画家却对小牧童连连拱手道谢,说:多谢你的指教。这是怎么回事呢?快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二、朗读感悟 1.初读,整体感悟。 (1)自读。课前自主朗读课文,勾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并用简短的话写下你的朗读体会(可以在课文中批注)。
(2)朗读展示。向大家展示人的朗读和读书体会。 (3)根据以上交流,再读全文,想想故事中谁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为什么?
2.看图,重点朗读感悟。课文的人物对话描写得很生动,文中还有一幅很形象的插图。要充分利用课本,调动学生的眼、耳、口、脑,发挥学生的联想,想象来感悟课文,品读课文。
(1)出示课文插图,在文中找出图中不同的人说的话,仔细读一读。
(2)图上的哪个人是大画家戴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3)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图中的故事。
(4)对比,感悟人物品质。戴嵩--牧童年龄不一样:一个是大人,一个是小孩。地位不一样:一个是画家,一个是牧童。生活不一样:一个画画,一个放牛。品质不一样:一个谦虚,一个勇敢、实事求是。
3.领悟内容,诵读全文。 (1)学了课文,联系你的体会,你想对谁说什么?如:我想对戴嵩说:真佩服您!您的画画得多好。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您又是那样谦虚,一个大画家还虚心向一个牧童请教。我想对牧童说:你真了不起!敢向大画家提意见。你也很会观察,斗牛的情形你记得清清楚楚。
(2)带着各自对课文的体会,自由诵读全文。 三、积累运用 1.一的本领真大。自然数中的1表示最小,而我们汉语中的一的本领可大了。它在句中和别的词语组合在一起,表示的意思丰富极了,不信,你读读下面的句子:
(1)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说明画家的动作很快。)戴嵩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说明他的画真好,一下子就把人吸引住了。)请你举出这样的例子,也来夸夸我们汉语中的一吧。 2.我知道。我知道中的小朋友知道我国好多有名的画家。你知道吗?读一读,看一看,欣赏一下名画家徐悲鸿画的马,你会感觉到什么呢?给他的图配几句话吧。
四、实践活动 开一个人无完人的故事会。课外惧能说明任何人都不会是完人,都需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故事,自己读一读,并和同学交流交流。
如:1.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故事。 2.华罗庚的故事(《自学成材的华罗庚》)小时候的华罗庚,有一次,读了一本数学书后,问他的老师:这本书中有站不住脚的地方,我能批评书中的错误吗?老师说:当然可以,就是圣人也有错误。
3.漫画。一位雕塑家公开展出他的艺术品--马,并悬赏给他指出错误的人。许多人纷纷前去,都败兴而归。一位盲人上前去摸,发现这匹马的头是向后转的,可是马的脖子上却没有皱纹。 他的发现让雕塑家大吃一惊! 21《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之四 - 教材说明:《画家和牧童》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事。身为著名画家,面对一个牧童的指正,非常诚挚地向牧童道谢,虚心之美德令人感动。小小的一个牧童面对地位尊崇的大画家出现的错误,竟然 挤 进赞叹着的人群大喊画错啦,又是何等的率真!不盲从,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权威的品德值得我们学习。
学习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准备:挂图字卡录音机及磁带,投影仪等。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新课 1.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一个小小的牧童,竟然对着著名的大画家戴嵩的画大喊: 画错啦,画错啦! 这 胆量令人佩服。这画家和牧童之间发生的故事同学们想知道吗?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齐学习21课《画家和牧童》。
2.相机出示课题。画家和牧童( 画家 写的大些, 牧童 写的小些)(齐读课题)
3.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写课题?(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4.教师设疑,引导读书,这个人人敬佩的大画家却对小牧童连连拱手道谢,说: 多谢你的指教。 这是怎么回事呢?快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二. 朗读感悟 1. 初读整体感悟。 (1)自已小声读课文。要求不指读,不读错字,不加字添字,边读边想,把使你感动的句子画出来。 (2)小组中展示,同桌或小组中互相读读,向大家展示你的朗读情况。
(3)小组中交流一下,故事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
2. 看图重点朗读感悟 (1)出字课文插图在文中找出图中不同的人说的话仔细读一读。
(2)图上的哪一个人是大画家戴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图中的故事。 (4)对比,感悟人物品质。 戴嵩---牧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