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画家和牧童
- 格式:ppt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7
二年级课文《画家和牧童》教案二年级课文《画家和牧童》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课文《画家和牧童》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课文《画家和牧童》教案篇1教学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结合插图展开想象,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课文插图,媒体资源:动画课件《画家和牧童》。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启思。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位朋友,他们是谁呢?(出示插图,指出里面的重要人物:戴嵩和牧童)2、指名读他们的名字,去掉拼音读“戴”:咱们班有姓“戴”的吗?(如果没有,建议学生回去可以调查一下周围的人。
)3、了解戴嵩吗?指名说说,教师出示“我知道”的内容。
4、(板书:画家牧童)齐读;你发现了什么?猜猜我为什么这样写?(因为戴嵩是大人,是画家;牧童是小孩,是放牛的)那么大画家和小牧童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一大一小书写课题,意在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激发探究的欲望,为下文提升文本价值奠定基础。
二、自主探究。
1、学生轻声读课文,划出生字,反复地多读几遍。
2、同桌合作做“你指我认”的游戏:一个人拿卡片,另一个人读生字,遇到不会的放在一边,同桌互相帮助识字,看哪组合作的最好。
3、指名当小老师领读:带拼音读词语、去拼音读词语、打乱顺序读生字。
扩词——批、驱、蝇动作表情识字——惭愧(什么时候有过这种感觉?)抹、戴、翘、拱联系生活识字——中百平价商场、连山购物中心、墨水瓶。
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巩固识字,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利于提高识字效率。
5、写字:抹、挤、拱、批、评、决(1)观察体会: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2)教师范写:你们想让老师指导写哪个字?学生自由选择。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21、画家和牧童教学目的: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积累“浓墨涂抹、轻笔细描、纷纷夸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画家和牧童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3.学习戴嵩谦虚的品质,学习牧童敢向大画家提出意见的勇气。
教学重点: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积累词语。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时间:2012年5月15日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同学们,你学过古诗《画》和《所见》吗?那我们一起背吧!同学们背了古诗,思考:1、画家是干什么的?2、牧童是做什么的。
是啊,画家是当然是画画的,画得好的人而且出名的人才能称得是是画家;我们把放牧的小孩子都可以称为牧童。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一位画家和一个小牧童的故事。
(出示第一张幻灯片)。
生:齐读课题。
师:那么这个小小的牧童和画家之间会发生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快去读课文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扫除障碍。
1、学生初读课文要求:(1、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有不认识的字或互相请教、或查字典、或问老师。
2、想一想:课文介绍了怎样的一名画家?3、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热段,并在段前标出序号。
)2、字词过关。
大家自学得那么认真,老师真高兴,我还想问问大家,这些词你都认识了吗?(出示第二张幻灯片)戴嵩价钱牛蝇和蔼购买翘起来驱赶惭愧拱手批评浓墨涂抹①先带拼音认读,再去掉拼音认读。
②自主识字:说说记字方法。
③看看我们今天要写的字:抹-拱,你找到他们的共同点了吗?④教师范写、学生练习、点评。
3、生字搬家: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把句子读通顺。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把课文读通顺。
第二课时一、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会了生字,现在请我们一起学习课文。
二、再读课文,体会感情,积累句子。
同学们把课文读一遍。
现在你能说说,这是一位怎样的画家了吗?(一)、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戴嵩。
理解“著名”,指导朗读。
人教新课标语文二年级下册21画家和牧童教案教材简介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指出闻名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同意的事。
人非圣贤,孰能无错?文坛巨匠苏东坡有“菊花萎而不落”的笑谈,万世仰慕的孔夫子也有无法解答“两小儿辩日”的尴尬,但这丝毫没有阻碍他们的崇高与伟大。
戴嵩不确实是如此吗?身为闻名画家,地位可谓十分尊崇。
在不绝于耳的颂扬声中,面对一个牧童的指正,其他人感到是一声炸雷,而戴嵩却从善如流,既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惭愧,又专门诚挚地向牧童道谢,虚心之美德令人感动。
伽俐略敢于挑战亚里士多德,是何等的胆识!小小一个牧童,面对地位尊崇的大画家显现的错误,难道“挤”进赞扬着的人群大喊“画错啦”,又是何等的率真!不盲从,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权威的品德值得我们学习。
教学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明白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慎重。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等13个生字。
会写12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明白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慎重。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反思我们学校传统的“晨曦杯”教学擂台赛,今天进行到了我们语文组的擂台赛。
这次我们组的评委是教研员杨伟燕老师,一天的上课、听课、评课,我是感触颇深。
杨老师确信了我们优点的同时也给我们指出了不足。
文本解读不到位,真是一针见血。
事实上我也感受到有这么些不足,然而却不能自悟出到底哪里出错了。
杨老师说到一切从学生明白得的层面展开讲,让学生自己去探究。
而我的课有专门多环节差不多上为了要引导学生走到我所理想的答案而过多的用自己的语言把学生的思想迁移到自己的答案来,如此课堂上老师的语言自然就多了,而能给学生独立摸索的时刻质疑的时刻少了。
遇到学生不能解决不能明白得的新词,还应该善于利用文本原有的句子去联系上下文多次反复地读,答案自然就明了了,而不需要老师硬讲。
画家和牧童【教材解读】《画家和牧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6单元的第一篇阅读课文。
课文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勇敢地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出现的错误,戴嵩谦虚接受批评的事。
主人公戴嵩勇于承认错误、谦虚诚挚的美德令人感动,而那个小小牧童面对备受尊崇的大画家,敢于批评,毫不畏惧,这种敢于挑战权威、实事求是的品质更是难能可贵!主人公优秀的思想品质渗透在优美的文字之中,给人以深远的回味。
课文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去朗读、品味绘声绘色的人物语言,从而真切地感受到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受到生活的启迪,感悟做人的道理。
【课时安排】此文要求会认和要求会写的字很多,课文篇幅较长,寓意深刻。
在课时分配时我把识字教学和初读课文都放在第一课时,目的在于利用第二课时指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书中积累词句,感悟道理,解决本课难题。
下面着重介绍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积极性。
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不断进行“理解、积累、转化、运用”语言的实践过程,教师应该为学生的语言实践与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
基于上述理念,本课教学着重以指导读书活动为“经”,以抓关键词句的训练为“纬”,利用课本教材、插图及多媒体教具,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人物的不同语言为重要训练点,指导朗读,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的表现,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感悟人物品质,受到思想教育和启迪,懂得如何做人的深刻道理。
【设计特色】以“读”为经,以“练”为纬,培养学生的语感。
【课时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会写相同结构和偏旁的“抹、挤、拱、批”四个字。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③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朗读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