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钱江铁路新桥南引桥跨萧钱线专项施工方案

钱江铁路新桥南引桥跨萧钱线专项施工方案

钱江铁路新桥南引桥跨萧钱线专项施工方案
钱江铁路新桥南引桥跨萧钱线专项施工方案

钱江铁路新桥南引桥跨萧钱线专项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原则、范围

1.1 编制依据

1.1.1 钱江铁路新桥南引桥招标图、线路平面施工图、线路详细纵断面施工图及相关的标准图、通用图、参考图和有关设计标准。

1.1.2 《杭甬铁路客运专线工程质量管理办法》。

1.1.3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 。

1.1.4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 。

1.1.5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 #

1.1.6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1.1.7 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 #。

1.1.8 《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1.1.9 杭甬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1.1.10 国家及地方关于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1.1.11 现场施工调查报告。

1.1.12 本单位施工能力,机械设备装备情况。

1.1.13 国家及地方关于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1.2 编制原则

1.2.1 贯彻执行国家、铁道部、当地政府制定的有关政策。

1.2.2 按照铁路工程施工程序,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保证质量,确保按期

完工,利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取得社会和建设单位信誉。

1.2.3 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

1.2.4 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既有浙赣线行车安全。

1.2.5 加强质量管理,全面开展质量管理活动,严把质量关,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1.3 编制范围

本方案编制范围包括:杭甬铁路客运专线HY 标段钱江铁路新桥南引桥跨萧钱线公路范围37# -38 #桥墩钻孔桩、承台、墩身和其上部连续梁的施工。

2、工程概况

2.1 立交概况

钱江铁路新桥南引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境内,在萧山区宁围镇钱江农场范围内跨越萧钱公路,此处为(40+56+40)m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四线桥,线间距4.41m ,主要为跨萧钱公路和规划中的滨江二路而设,于客运专线铁路里程

DK006+161 处与萧钱公路交叉,斜交角度73 度。萧钱公路路面宽10.25 m,路面标高4.75 m,梁底标高为24.986 m,公路净空为20.236 m。

该桥37#墩位于萧钱公路左侧,墩中心距萧钱公路边缘15.284m, 38#墩

位于萧钱公路右侧,墩中心距萧钱公路边缘18.722m 。立交情况见附图:钱江铁路新桥南引桥与萧钱公路关系平面、立面示意图。

2.2 下部结构设计概况

37#、38#墩身均采用四线矩形实体桥墩,其中37#墩基础设计为18 ?

1.25m钻孔桩接承台基础、承台结构尺寸为长21.3 X宽8.9 X高3.0m , 38#墩

基础设计采用21 ?1.5m 钻孔桩接承台基础、承台结构尺寸为26 X10.4 X 4.5m 。

根据现场实测立交情况 (附图一) 和承台处实测断面情况 (详见附图二),37#桥墩距离萧钱公路较近,承台小里程左侧侵入公路界0.6m 。承台基坑开

挖较深,该桥下部结构施工既要保证既有公路正常交通和行车安全,又要保证新建专线铁路的工期紧的要求,施工难度非常之大,因此该桥既有公路路基加固以及承台施工是本桥施工的关键工程。

2.3 上部结构设计概况

本桥采用 ( 40+56+40 ) m 连续梁通过萧钱公路,桥垮布置为40.75+56+40.75m 、梁体高3.05m 。该桥设计采用支架法施工,梁体采用纵向、竖向双向预应力体系。

由于该桥连续梁梁体要在保证既有公路正常通行的情况下施工,而作业空间相对狭小,必要时还要进行封锁施工,因此防护工程施工、桩基施工、基坑开挖及梁部悬灌施工以及施工期间的安全防护是本桥施工的重点、难点工程。

2.4 工程地质条件

该桥桥址范围位于海积、冲海积平原区( Q4a1+m ),地势平坦开阔,水网密布,沟渠纵横,交通较发达,辟为农田,局部有水塘,地面标高约4.8m 。其地质构成如下:

(1)Q4ml 人工填土,土质黏土,杂色,局部地段分布。

(2)1 Q4al+m粉土,褐灰间浅黄色,稍密,潮湿,整段分布,o=100kPa。

(2) 2 Q4al+m粉砂,灰色,稍密,饱和,整段分布,o=100kPa 。

(2)3 Q4al+m粉土,褐灰色,稍密,饱和,整段分布,o=60kPa。

2) 4 Q4al+m 淤泥质粉质黏土,褐灰色,流塑,局部夹有大量腐殖质,

整段分布,o=60kPa

(3) 1 Q3al+m 粉质黏土,灰绿间褐黄色,硬塑,含铁锰结核,夹有高岭土,整段分布,o=180kPa。

(4) 2 Q3al细圆砾土,杂色,中密?密实,饱和,整段分布“=400kPa 。

2.5 水文地质特征该桥桥址区范围内零星分布有水塘及河流,地表水主要为水塘水和河流水。丘间谷地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约0.4?

3.2m,较发育。

2.6 公路行车情况萧钱公路为杭州市萧山区内县乡公路,为三级公路,主要通行有大小各种车辆,车流量相对不是太集中,路面较窄,为双向两车道。

3、防护方案

3.1 施工进场及场地平整施工进场利用萧钱公路和施工便道。桥址区跨萧钱公

路,交通较方便。自

萧钱公路向小里程修支便道,可到达37# 墩施工场地;自萧钱公路向大里程修主便道至38?40#墩,;人员和小型机具运输可由萧钱公路和施工便道通过。

3.2 隔离防护准备由于施工期间需要保证萧钱公路的正常通行,因此必须确保该

桥施工期间

的工料机等不得侵入公路限界以造成交通安全事故;因此在本桥37# 、38# 墩施工前必须按照公路管理部门有关安全要求设置施工隔离防护,并与相关部门签署有关安全施工协议。

在征得相关管理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前提下,该桥隔离防护按照以下要求进

行:

3.2.1 在萧钱公路上空搭设门型支架防护棚,施工期间派专人进行防护。

3.2.2 门型支架防护棚沿客专线铁路方向布置,主体结构采用型钢铺底脚手架搭设而成,结构上部铺设隔离层(防护棚结构详见后附图:萧钱公路防护棚立面布置图和竹胶板示意图);建成后防护棚横梁底部距萧钱公路路面5m ,顶部距客专线梁底14m ,既有浙赣铁路跨越萧钱公路的涵洞限高为

4.3m ,因此,防护棚既能保证萧钱公路正常通行,又能满足梁部作业要求。防护棚主要结构型式简述如下:根据现场情况,门洞行车道计划为双向双行线,净宽4.5m ,净高5m 。

门洞立柱采用①60cm钢管作支墩,两侧支墩基础采用混凝土结构,截面采用

1mx0.9m ,长度37m 。钢管高度4.0m, 每排钢柱上面横向布置2 根45a 横梁,

2 根45a 横梁采用连接板焊接成整体结构,钢管立柱上设封顶钢板,横梁焊接在封顶钢板上。横梁上按0.8m 间距布置45a 工字钢纵梁。纵梁间用连接钢板连接成稳定的整体。纵梁间铺设竹胶板作为上部防护,最后在纵梁上铺设15X15cm 方木,间距0.6m ,在方木上搭设脚手架,间距0.3*0.6m (门型支架结构详见后附图)

门型支架经检算合格,本方案经萧钱公路管理部门验收通过,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后即开始组织施工。

根据现场测量,原有的铁路限高架位于门型支架下方,造成公路上的警示标志不明显,易引发事故,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门型支架防护网外设置明显的限高警示标志,警示标志按原有限高架的警示牌的标准制作,悬挂与防护棚正中醒目位置。夜间用红色警示灯作为安全标志。在安全防护棚两侧焊接脚

跨铁路桥施工方案范本

目录 1编制依据 (3) 2编制原则 (4) 3工程概况 (5) 3.1桥梁概况 (5) 3.2梁板来源 (6) 3.3主要工程量 (6) 4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架设方案 (7) 4.1梁板架设方案 (7) 4.2跨跌路梁板安装工期安排 (7) 5.1施工工组织机构 (9) 5.2劳力、机具安排 (9) 6主要工程施工方法及措施 (11) 6.1梁板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1) 6.2跨跌路梁板安装施工方案 (16) 6.3要点计划 (17) 7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 (24) 7.1组织保证措施 (24) 7.2制度保证措施 (25) 8安全施工措施 (30) 8.1成立组织,设置机构 (30)

8.2安全保证体系 (30) 8.3安全岗位职责 (31) 8.4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33) 8.5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34) 8.6跨铁路线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39) 9安全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45) 9.1总则 (45) 9.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45) 9.3工作原则 (48) 9.4安全事故报告程序 (49) 9.5营业线施工事故报告程序 (49) 9.6预制梁倾斜应急预案 (52) 9.7预制梁坠落应急预案 (53) 9.8高空坠物应急预案 (54) 9.9施工车辆及机械设备事故应急预案 (55) 9.10吊装作业应急预案 (56) 9.11火灾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57) 9.12触电事故应急与响应预案 (58) 9.13防洪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60) 9.14坍塌事故应急预案 (61)

1编制依据 本标段K25+145车行天桥第3孔、K26+415车行天桥第3孔、K30+190车行天桥第3孔、K34+090车行天桥第2孔四座车行天桥跨图佳线铁路,共4孔20片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跨铁路架设,其梁板安装施工方案编制依据以下有关文件、规范、规程以及工程实际特点进行编制。 1.1鹤大高速公路宁安至杏山段改(扩)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三册(第五分册A册)共六册; 1.2铁路部办公厅2008年印发《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铁办【2008】190号); 1.3《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上、下册)(TB10401.2-2003、J259-2003); 1.4《铁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中国铁路出版社; 1.5《安全员工作实务》天地大方编; 1.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建设部JGJ46-2005); 1.7《铁路工务安全规则》; 1.8《铁路线路维修规则》; 1.9现场实地踏勘调查资料。

跨铁路线立交桥专项施工方案

跨既有铁路施工及安全防护方案 1准备工作 1.1项目专项安全生产小组副经理牵头,安质部负责与铁路部门关于铁路排迁事宜。具体排迁如下: 1.1.1铁路通信排迁:沈大线西侧既有一条直埋综合光缆(8芯光缆+13*4*0.9电缆),6孔硅管(其中通信段2孔,网通4孔),硅管内有48芯光缆1条。光缆径路影响桥梁桩基施工,光缆需排迁1km,综合光缆排迁0.5km。桥梁施工期间,光电缆架空过渡。 1.1.2铁路信号排迁:有3处区间信号电缆影响桥墩施工,长度总计600m,采用电缆连接的方式排迁,施工时明设,并做好防护。施工结束后,挖沟敷设。 1.1.3铁路电力排迁:排迁贯通、自闭线架空线路。采用一主一备方式用YJV22-10KV-X70mm2新设电缆。 1.1.4铁路电气化:拆除桥下既有接触网立柱,在桥两侧重新立柱调整接触网跨距,将接触网既有下锚拆除,又有重新下锚;附加导线在桥梁施工期间改为电缆娄底直埋;桥下安装放电板,承力索加装绝缘备线;桥梁施工结束后附加导线电缆改为抗冰绝缘线。 1.2项目专项安全生产小组总工牵头,工程部负责施工方案编制。1. 2.1在本桥跨既有铁路施工之前,提前向本铁路所在铁路局—沈阳铁路局相关部门办理有关审批手续。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上

报铁路部门,批准后予以实施。 1.2.2设置施工工地防护员,铁路两侧设置岗哨,二十四小时进行值班,当列车临近时及时通报。发现有危及铁路营运安全的情况时,立即通知有关部门。 1.2.3列车经过桥梁施工区段时,施工人员应尽可能的撤离到安全地带,以防万一,保证施工人员及机械设备安全。 1.2.4涉及到铁路地下管线、地上电力线时,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1.2.5距离铁路线外侧不小于2米设置限界隔离桩,防止施工机具、堆码材料侵入限界。 2主要施工工艺及施工顺序 2.1本桥在第9孔上跨既有铁路,施工顺序为:先施工0#台~7#墩、10#墩~16#台基础及下部构造工程施工,再施工铁路小里程方向8#墩和铁路大里程9#墩的基础及下部构造施工。 2.2T梁预制及安装(安全防护重点) 2.2.1本桥上跨既有铁路,在K376+659处上跨沈大铁路既有线,总体施工方案采用在预制场进行预制上部主梁,运梁至桥位处,由架桥机进行架设。在架设时为确保减少对铁路的干扰,采用架设跨度可达50米的JQH(B)50/170型架桥机架设。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就是确保在施工期间铁路能够正常运营,因此除了在设备上有足够的保证外,同时做好铁路安全防护,施工组织计划与铁路运行计划相协调等工作,在确保铁路安全运营的同时,保证施工质量和工期按计划实施。 2.2.2 本桥共有40米预制T梁192片,每跨左右幅共12片,T梁预制采用在预制场集中预制,预制场设在K100+300右侧41米处,距离本桥5540米,T梁预制完成后由炮车运至桥位区,架桥机进行架设

铁路工程框架桥施工方案word参考模板

DIK232+232.3-11.31m框架桥施工方案 一、概述 本桥位于二道河子公路小里程方向,为保证既有道路畅通与哈佳铁路线立交。桥内净跨为11.31米,桥内净高7m,全桥长度55.17m,主要是为了当地居民的交通方便而设。稳定地下水位约1.5米深。本桥施工交通比较方便,场地相对宽阔。具体工程数量见下表: 1工程数量表

二、编制依据 1、《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10】5号) 2、《铁路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技术条件》(TBT 2965-2011) 3、《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 10002.1-2005)及局部修订条文(铁建设【2010】5号) 4、《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规范(TB 10002.3-2005)及铁建设【2009】22号文“关于发布《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三项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 5、《铁路桥涵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TB 10002.4-2005) 6、《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 10002.5-2005) 7、关于发布《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等44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铁建设【2009】62号) 8、《铁路工程抗抗震设计规范》GB 50111-2006(2009年版) 9、《铁路无缝线路设计规范》(TB 10015-2012) 10、《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 10005-2010)

11、《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 10063-2007) 12、《铁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TB 10017-99) 13、《铁路边坡排水工程设计补充规定》(铁建设【2009】172号) 14、《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 15、《客货共线铁路桥涵施工技术指南》(TZ 203-2008) 16、《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17、《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5-2003) 18、《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2010) 三、人员、机械配置情况 资源使用计划 1人员: 架子队构成框图 队长 技术负责人 技术员 试 验 员 工 班 长 材 料 员 安 全 员 领 工 员 质 量 员 各作业班组

跨铁路施工方案

220千伏ⅠⅡ宋线改造工程 跨越陇海电气化铁路施工方案 编制说明 220千伏ⅠⅡ宋杏线改造工程跨越陇海电气化铁路施工技术方案是依据按安委办字[2003]5号《关于对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交越和搭挂进行安全整治的通知》、郑铁办[2008]190号《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及现场使劲情况编制。 一、跨越情况 1、六处交叉跨越点情况说明 (1)、第一处跨越情况 由我公司负责施工的220千伏ⅠⅡ宋杏线路,于# 5--#6(同塔三回架设)档内于陇海电气化铁路K506+550公里处交叉跨越,地点在杏花营火车站东。交叉角87°。#5、#6塔均为SSZ 直线塔,#5-#6档距长194米,导线最大弧垂时(+70°C)距轨顶最大高度为米。 交叉跨越平面示意图 (2)、第二处跨越情况 由我公司负责施工的220千伏ⅠⅡ宋杏线改造工程;220千伏Ⅰ宋杏线 原线路拆除#25-#24档内于陇海电气化铁路K506+967公里处交叉跨越,地点在杏花营火车站东。交叉角87°。#25、#24塔均为直线塔。 南

交叉跨越平面示意图 (3)、第三处跨越情况 由我公司负责施工的220千伏ⅠⅡ宋杏线改造工程;220千伏Ⅱ宋杏线原线路拆除#27-#26档内于陇海电气化铁路K507+117公里处交叉跨越,地点在杏花营火车站东。交叉角87°。#27、#26塔均为直线塔。 南 (4) #4-#5档内于陇海电气化铁路K507+41785°。#4-#5 塔为SZG (+70C)距轨顶最大高度为南 (5)110千伏杏闫线原线路拆除公里处交叉跨越,地点在 南 交叉跨越平面示意图 (6)、第六处跨越情况 由我公司负责施工的220千伏ⅠⅡ宋杏线改造工程;110千伏Ⅰ杏金线原线路拆除#13-#14档内于陇海电气化铁路K506+775公里处交叉跨越,地点

跨越架搭设跨越铁路施工设计方案

冷水滩城区110kV改造工程跨越湘桂铁路复线 施工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单位:永州恒通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冷水滩城区110kV改造工程施工项目部 2015年12月1日

1、编制依据 1.1铁路技术管理规程; 1.2 铁路安全技术规程 1.3 铁路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1.4《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TG/CW106-2012 1.5《广铁集团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GZG/CW112-2012 1.6《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GB50233—2005; 1.7《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2015)版》; 1.8《冷水滩城区110kV改造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规划》; 1.9 冷水滩城区110kV改造工程设计施工图; 1.10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15年版; 1.11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DL 5009. 2.-2004); 1.12现场实测数据 2、工程概况 2.1 施工日期及施工容: 2016年10月1日-10月31日跨越架搭设拆除施工(点外) 2016年10月15日跨越架拆网施工(点) 2.2 施工地点:柳园—大泉区间K1062+250至K1062+350上下行 2.3 施工等级:Ⅲ级 2.4 施工影响围:利用图定天窗封闭柳园—大泉区间K1062+250至K1062+350上下行线45分钟,进行跨越架封网施工及利用图定天窗封闭柳园~大泉区间K1062+250至K1062+350上下行线45分钟,进行跨越架拆网施工。停电单元编号柳园C1,柳园牵引所212、211号馈线,影响围:峡口至柳园区间上下行线;柳园站;柳园至大泉区间上下行线停电;1.禁止电力机车进入峡口至柳园区间上下行线。2.禁止电力机车进入大泉至柳园区间上下行线。3.禁止机务折返车间电力机车越过J15#、J35#、J2#道岔进入柳园站。 2.5 施工限速情况:线路开通后恢复常速 2.6 线路概况:本线路柳园110kV变电站东起第二间隔出线,至新建35kV 花牛山变电站单回路架设,线路全长18.066公里。本工程属新建项目,电压等级为35kV。导线型号两相为LGJ-/30钢芯铝绞线,一相为OPPC16芯复合相线。线路临近变电站1.5公里处架设架空避雷线,型号为1×7-7.8-1270-B

某某大桥跨铁路施工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及技术标准0 2.工程概况0 3. 工程特点、重难点分析2 4.施工进度计划3 5.施工工艺技术3 6.资源配置计划17 7.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18 8.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31 9.工期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34 附: 挖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架桥机架梁施工工艺框图 组织机构框图 施工进度横道图

苏海田大桥跨铁路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及技术标准 (1)、编制依据 1.1、杭瑞高速贵州省毕节至都格(黔滇界)公路工程《招标文件》、《施工图纸》及贵州高速公路开发总公司下发的通知及各种会议精神。 1.2、现行国家、交通部颁发的有关公路工程施工法规、规范、标准。 1.3、国家、交通部、地方政府有关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法律、规程、规则、条例; 1.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勘测规范》、《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1.5、《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铁路技术管理规程》; 1.6、我公司在公路工程及其他类似工程中的施工经验和成果。 (2)、技术标准 设计速度:80Km/h 设计荷载:公路I级 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大、中、小桥及涵洞1/100 环境类别:I级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桥梁按VII度设防 2.工程概况 苏海田大桥位于六盘水市水城县勺米乡范家寨村境内,跨越玉马路及水柏铁路,斜交角为105度,桥位于沟谷之上。桥位处中心里程为K200+480,全长296米。5#墩、6#墩位于水柏铁路两侧,5#墩位于铁路护坡上,最近桩基右幅5#墩5-1桩基距离既有线路19.45米,6#墩位于铁路排水沟附近,最近桩基左幅6#墩6-1桩基距离既有线路11.83米。T梁底距离既有线铁路18.96米。 具体尺寸见附图

跨铁路桥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2021年)

Companies want to improve production, safety is the top priority. The occurrence of unsafe accidents must be stifled in the cradle.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跨铁路桥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2021年)

跨铁路桥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2021年)导语:企业想要提高生产,安全问题就是重中之重。如果不具备安全管理条件,企业生产就不能顺利进行。想要企业顺利生产,就要不断更新安全技术,把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扼杀在摇篮中。 1、施工期间,附近铁路主管车站派驻驻站联络员,施工现场设防护员,保证驻站联络员与施工现场的防护人员、指挥人员联系通畅。在列车距施工现场800米时停止作业,并检查线路附近有无材料、设备等侵限,确保列车安全通过。 2、限速运行时在施工地点两侧20米处设置减速地点标,在施工地点两侧800米处设置移动减速信号牌。封锁施工时,在施工地点两侧20米处设置停车信号牌,施工地点两侧820米防护人员显示停车手信号。 3、施工现场按要求设置各种标识牌,在铁路限界外设置围挡,避免施工过程中的机械设备和材料侵入铁路限界内。上部安设防护网,防止作业人员和物体坠落。 4、线路上方施工作业,不得将施工材料、设备等随意堆放,不得乱扔烟头、杂物等。 5、施工的各路口设置安全标志和警示灯,施工现场易燃场所设安

全标志和灭火器材。 6、施工前查明地面、地下各种铁路设施。做出明显标识,并做防护。 7、施工人员横越道口及线路时,严格执行:“一停、二看、三通过”,同时安排防护员在施工中进行防护,禁止非施工人员和机械进入施工区。 8、在行车线路附近施工时,必须有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的防护人员防护,按规定着装,配带齐全防护用品。 9、凡有吊车作业,必须由专业人员统一指挥作业,并指派专人防护,以防吊车旋转时侵限、伤人和吊车起吊时碰断上部电力、通信线路,以免照成人员伤害和其它损失。 10、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特种设备必须有检验合格证方可使用,如吊车、铲车、储风缸、氧气表、乙炔表等;现场用电应按标准架设线路,用电设备应按一机、一闸、一器设置配电箱。 11、钢筋、模板安装时,搭设脚手架平台的探头板要绑扎牢固,作业平台铺设要平稳,四周设围栏杆防护,凡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配戴安全带;灌注混凝土使用的振捣器应接有漏电保护器,使用吊斗灌注混凝土时,应预先通知模板内捣固人员避让,以免物体坠落伤人。

kV电力线路跨越铁路施工方案

k V电力线路跨越铁路施 工方案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双堰至遂西110千伏线路工程 N27#-N29#夜间跨越铁路施工方案 遂宁市江源实业有限公司 二0一六年五月

N27#-N29#跨越铁路夜间施工方案批准: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安全审核: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技术审核: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编写:_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双堰至遂西110千伏新建线路工程,目前已进入铁塔组立阶段,按照要求,铁塔组立方案及机械、机具设备、特种作业人员已按要求进行报审。本线路N27#-N28#跨越遂渝铁路,N28#-N29#跨越遂渝铁路复线,N27#塔形1D2-SJC4/20;N28#塔形1D2-SJC2/27;N29#塔形1D2-SJC3/21。N27--N28档距131米; N28-N29档距148米。导线型号:JLHA3-335;地线型号JLB20A-80、OPGW-24B1-90。交叉跨越铁路施工断面图如下: 现场查勘: N27-N28跨越遂渝铁路,跨越铁路轨道三根,即跨越接触网三次; N28-N29跨越遂渝铁路复线,跨越铁路轨道两根,即跨越接触网两次。 被跨越的遂渝铁路 被跨越的遂渝铁路 N27#-N28#跨越遂渝铁路 N28#-N29#跨越遂渝铁路复线 本段线路跨越铁路协调情况:公司多次与铁路相关部门协调,取得同意:确定在5月11日-13日夜间,利用电气化铁路“开天窗”的时间点,将铁路接触网进行停电,配合电力线路跨越施工。 二、主要施工作业任务: 1、铁塔组立;

大桥跨铁路施工防护方案

宽碑线南环路K2+530.5桥梁工程K2+530.5桥 施工、安全方案(跨凤上线) 东港市威龙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2011 年 3月 25 日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编制说明 第二节编制原则 第三节施工特点、重点及难点 第二章施工组织 第一节总体部署 第二节施工现场布置 第三章施工进度计划 第一节编制原则及依据 第二节施工进度安排 第四章施工方案 第一节施工总体方案 第二节空心板梁架设施工 第三节防护工程 第三节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 第五章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及措施 第一节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第二节安全生产目标 第三节安全生产承诺 第四节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第五节确保既有线行车设备及行车安全的措施第六节桥梁施工安全的技术措施及方案 第六章应急预案 第一节目的 第二节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三节事故应急措施 第四节应急物资、设备 第五节通讯方式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编制说明 一、工程概况: 根据丹东市公路勘察设计院图纸知我公司承建的宽碑线宽甸环线K2+530.5桥其中一跨跨越凤上铁路,其中的1#和2#墩在既有凤上铁路两侧,新建线路里程为:K2+530.5(桥中心),凤上铁路里程为:111km085m,两条线夹交为550,共同交汇于此处。 1#墩在凤上线左侧,距既有铁路线最近点距离4.85m。 2#墩在凤上线右侧,距既有铁路线最近点距离5.38m。 1#墩和2#墩之间的施工范围内,该线没有接触网立柱,1#墩和2#墩均在凤上铁路的路基边,施工时涉及既有线路基的开挖,此两墩均为桩接柱式,其相关线路的结构关系见平面布置图及横断面布置图。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4、《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 5、《沈阳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细化办法》 6、《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 7、《铁路工务安全规则》 8、《铁路技术管理规程》 第二节编制原则 1、遵循施工工艺及其技术规律、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和施工顺序; 2、严格遵守合同及设计文件要求; 3、本着安全第一、经济合理的原则,确保路基的稳定、既有新长线设备的安全; 4、坚持施工和运输兼顾的原则,尽力减少施工对运输的影响,并保证施工和行车安全。 5、确保既有线安全,按邻线施工标准施工。

跨铁路施工技术措施

跨铁路施工技术措施 (1)工程简述 本高速公路项目在K140+577.50处上跨铁路,采用简支梁跨越铁路;交叉点处铁路里程为K128+350,轨顶标高为+347.9m,为直线路基段。 桥梁与既有铁路线(目前为双线,内燃牵引)交角为70度,铁路线与设计桥墩之间的平面位置如下图所示: (2)确保既有线安全的“卡死”制度 没有经建设单位或监理审查签认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没有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没有与铁路工务、电务及行车部门签订好施工安全协议不准开工。 没有书面的技术交底,对施工现场的地下电缆、水管等隐蔽设施,没有查明及采取保护措施不准动工。 在既有线作业,与行车安全有直接影响的防护员、驻站联络员、道口看守员、施工员等必须经过铁路安全培训考核并取得合格证。 封锁线路或慢行施工,没有审定的施工方案,没有到车站办理好施工封锁或慢行手续,没有按规定设置好防护不准开工。 (3)设置安全防护平台 安全防护支架结构位于桥梁下下方,且防护平台高度满足铁路运行净空的要求。 安全防护平台为型钢框架,钢管柱支承,混凝土基础。基础上预埋法兰盘及螺栓,与型钢结构法兰盘相连接,使其有足够的刚度。型钢结构框架采用螺栓连接,

且该结构不侵入铁路建筑限界。 作业管理部与设备管理单位和行车组织单位分别签订施工安全协议,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和义务,及时协调施工与运营的关系,解决行车与施工中的安全问题。 施工中搭设脚手架、堆放工程材料或机具设备等,严禁侵入临时行车限界。 作业管理部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在落实机具、材料和人员与办好有关手续后,方可开始施工。施工开始前应制定有关的施工方案和相应的安全措施,并向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交待详细的安全注意事项。 防护架上部分配梁施工时采用封锁施工。为保证封锁施工中的安全,应做到:封锁线路或慢行施工应按《既有线行车设备及施工组织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即在施工前一个月15日向铁路运输部门申报施工计划,批准后实施。 封锁线路或慢行施工时,施工负责人应在接到调度命令后确认施工项目,范围及起止时间,按规定设好防护后方能开工,严禁超前准备;施工负责人与车站及施工地段两端防护人员应有可靠的电话联系,从施工申请时起至施工完成止,(线路开通并经交验合格移交工务段接管时止)派驻站联络员,以随时保证对施工过程、施工进度、安全情况、开通使用、养护交验等情况的掌握;施工完毕,施工负责人要认真检查线路、设备状态,确认达到放行列车的规定条件,施工机具、材料均撤离限界以外,才能通知撤除防护信号,开通线路,并向车站办理销点手续。 跨越既有线铁路施工时,设置安全防护平台,详见“铁路安全防护方案图”。 (4)桩基施工措施 跨铁路4#、5#墩分别为4根φ1.8m的钻孔灌注桩,桩长约34.0m。桩基地质为卵石层,两墩均在铁路路基坡脚处,在桩基施工其间,不得开挖铁路路基边坡,必

跨越铁路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临汾电力设计院:侯马电厂(侯马电厂~紫金山220kV线路)工程交叉跨越分图(3) 2.《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补充办法》(太铁安监〔2008〕320号) 3.《铁路沿线路材路料管理办法》(太铁安监〔2008〕143号) 4.《太原铁路局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太铁师〔2012〕512号) 5.《路局、路局党委关于严格施工管理坚决杜绝“黑施工”的决定》(太铁办〔2012〕355号) 6.《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2009版) 7.《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DL 5106-1999) 8.《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3-2005 9.《输变电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实施规程》Q/GDW 248-2008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项目法人单位:山西省电力公司 建设管理单位:山西省电力公司建设管理中心 工程设计单位:临汾电力设计院 工程监理单位:山西锦通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工程施工单位:山西省电力公司供电工程承装公司 1. 侯马电厂~紫金山220kV线路工程,起于侯马电厂,终止于紫金山220kV变电站。 2. 我项目部承担全部施工任务,起止桩号为N1至N42。本施工段全长1 3.009km,铁塔共计42基。本工程为双回路,其中直线塔23基,终端塔2基,钢杆塔8基,耐张塔9基。本标段铁塔,全塔最高的为61.4

米。铁塔最轻,最重。全线均为双回路架设。 3. 本工程导线采用钢芯铝绞线JL/G1A-400/35,每回路为三相导线,每相二分裂排列,分裂间距400mm。地线采用两根OPGW光缆。 4. 本线路中导线拉断力为,钢杆段实际最大使用张力29686N,安全系数。铁塔段实际最大使用张力39962N,安全系数。 5. 本线路中光缆拉断力为87kN,N1-N14段实际最大使用张力22895N,安全系数。N14-N41段实际最大使用张力23514N,安全系数。 6. 本次交叉跨越点为侯西线铁路4km+700m处。 7. 本次交叉跨越铁路10kV为:10kV自闭线(418-419#)、10kV贯通线(373-374#)。 三、跨越现场示意图及主要参数 1. 现场跨越点情况:跨越架搭设点低于铁路0.81米,铁路路轨跨度为5.5米。跨越架高度选择13米,跨度选择米。铁路10kV贯通线、10kV 自闭线采用独立搭设跨越架。断面图、平面示意图如下: 10kV贯通线

XXX立交桥跨铁路施工方案

XXXXX立交桥跨铁路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XXXXX立交桥共有6处上跨XXXXX铁路及XXXXX三线铁路,其中A、B、D线上跨XXXXX铁路,与XXXXX铁路在现状XXXXX桥位置相交(铁路里程为K141+587.4米处);E线上跨XXXXX三线(铁路里程为K4+430),S线在现状卫国道地道处上跨XXXXX铁路三线 (铁路里程为K3+461) ;D线匝道桥于K4+290(铁路里程)上跨越XXXXX三线;东纵线位为沿XXXXX三线两侧上下行布置,其中跨程林庄路桥距XXXXX三线较近,施工时需对路基进行加固。 1.A、B、D线跨XXXXX铁路工程概况 A、B、D线均以两跨分别上跨XXXXX铁路,跨铁路的各桥的结构参数如下表: 施工中,与铁路密切相关的桥墩和承台共8个,每个承台有钻孔桩2根,共计16根,桩径有1.5m和1.8m两种,最小桩长为62m,最大桩长为66m。

结构边缘距相邻线路中最小距离为3.5m(承台)。 桥墩布置与铁路相对关系见下图《A、B、D线跨XXXXX铁路平面图》。 《ABD线限界栏杆位置平面图》 2.D、E线跨XXXXX三线铁路工程概况 D线采用一跨预制箱梁上跨XXXXX三线铁路,预制箱梁跨径为35m、结构高度为h=1.70m。结构边缘距铁路中最小距离为6.4m,梁底净高8.0米。 与铁路相关的D11和D12号墩除D12号的盖梁因铁路自闭线的影响未能施工外,其余两墩的下部结构已施工完成。 E线采用预制箱梁上跨XXXXX三线铁路,预制箱梁跨径为41m、结构高度为h=2.15m。结构边缘距铁路中最小距离为4.32m,梁底净高8.0米。 与铁路相关的E15和E16号墩因铁路自闭线和10KV贯通线影响均未施工。 桥墩布置与铁路相对关系见下图《D线跨XXXXX三线铁路平面图》和《E线跨XXXXX三线铁路平面图》。 3.S线跨XXXXX三线铁路工程概况 XXXXX高架桥(S线)在卫国道地道两箱体之间已经预留桥位,在XXXXX三线铁路里程桩号为K3+461(XXXXX三线下行)处采用一跨预制箱梁跨越铁路,与铁路呈45度斜交。跨径布置为35m,结构边缘距铁路外轨最小距离为7.35m。上跨铁路净空高度8.0m,梁体结构高度h=1.7m。 与铁路相关的S6号墩墩身已完成,S7墩身及S6盖梁因受铁路自闭线和10KV贯通线影响而未施工。 桥墩布置与铁路相对关系见下图《S线跨XXXXX三线铁路平面图》。二.施工方法和措施

跨铁路施工方案

220千伏IH 宋线改造工程 跨越陇海电气化铁路施工方案 编制说明 220千伏宋杏线改造工程跨越陇海电气化铁路施工技术方案是依 据按安委办字 [2003]5号《关于对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交越和搭挂 进行安全整治的通知》、 郑铁办[2008]190号《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 法》、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及现场使劲情况编制。 一、跨越情况 1、六处交叉跨越点情况说明 (1) 、第一处跨越情况 由我公司负责施工的220千伏宋杏线路,于# 5--#6 (同塔三回架 设)档内于陇海电气化铁路 K506+550公里处交叉跨越,地点在杏花营火车 站东。交叉角87°。#5、#6塔均为SSZ 直线塔,#5-#6档距长194米,导线 最大弧垂时(+70 ° C)距轨顶最大高度为18.9米。 220千伏I n 、 宋杏110千伏 I 杏金线 (2) 、第二处跨越情 原线路拆除#25-#24档内于陇海电气化铁路K506+967公里处交叉跨越,地点 交叉跨越平面示意 "陇海铁路 -K506+550 由我公司负责施工 22 0千伏 in 宋杏线改造工程; 220千伏I 宋杏线 在杏花营火车站东。交叉角 87 #25、#24塔均为直线塔

220 千伏〉I宋杏

交叉跨越平面示意图 (3) 、第三处跨越情况 由我公司负责施工的220千伏宋杏线改造工程;220千伏H 宋杏线 原线路拆除 #27-#26档内于陇海电气化铁路 K507+117公里处交叉跨越,地点 在杏花营火车站 东。交叉角87°。#27、#26塔均为直线塔。 (5)、第五处跨越情况 (6)、第六处跨越情况 ⑷、第四处跨越情况 尹面 示意图1 由我公司负责施工的110k #4-#5档内于陇海电气化铁路 K507+417公里处交叉跨越,地点 在杏花营火车站东。交叉角 85°。#4-# 5 塔为SZ&冈管直线塔,#4-#5 档 最大高度为19米。 ,导线最大弧垂时(+70C)距轨顶 由我公司负责施工的220千 线路拆除#14-#15档内于陇海电气 线改造工程;110千伏杏闫线原 506+873公里处交叉跨越,地点在 杏花营火车站东。交叉角 87°。 #14、 #15 塔均为直线塔。 由我公司负责施工的22 宋杏线改造工程;110千伏I 杏金线 原线路拆除#13-#14档内于陇誨电气 铁路K506+775公里处交叉跨越,地点 交 220千伏 U 宋杏 V 杏闫线, 陇海铁路宀 K507+117 交叉跨越平面 110KV 杏 闫线 示意图 陇海铁路「° K507+417 / 交叉 陇海铁路 K506+873 ‘ 110千伏 -原杏闫线

跨京广铁路转体桥施工方案

京广铁路跨线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 工程概况 张石高速公路京广铁路跨线桥,采用2—50m跨度的转体T形刚构,路线中心线与铁路夹角为48?12?,桥下净高大于7.96m。 公路桥基础采用直径1.5m的钻孔桩基础,承台高5m;转体墩墩身为矩形双壁墩,高11-12m;上部结构采用单箱单室箱梁,箱梁中支点处高4m,底宽6.5m,顶板厚0.25m,腹板和底板厚0.8m;合拢段高1.8m,底宽7.6m,腹板和底板厚0.5m;采用纵向和横向预应力。 2—50m跨度的T形刚构采用平面转体施工,其中2×40m梁体连同刚壁墩沿铁路方向在支架上现浇,在墩身与基础间设置转盘,两幅桥同步逆时针转体48.2度,其余两边墩处搭支架原位现浇8m梁段,分别与转体完成后的T构在支架上合拢,合拢段长2m。 2施工方案概述 首先将桥位处铁路电缆管线进行迁移和保护,完成后在既有线路基边坡上设置工字钢桩板式防护体系及刚壁桥墩防护架,安全防护体系设置完毕后,才能进行桥梁基础施工;桥梁基础首先进行钻孔桩施工,钻孔桩施工完毕后,进行承台混凝土施工,在墩底与承台间设置型钢水平转盘,承台中预埋下转盘、环道及顶推反力体系,墩身下部安装上转盘,上转盘安装完毕后,进行应力检测试验,取得成功的数据后进行刚壁桥墩施工;在桥墩施工的同时搭设箱梁支架,安装防电板,刚壁桥墩施工完毕后,即开始现浇箱梁,箱梁采用两侧对称分段浇注,并随时观测不平衡重量的变化;2—40m箱梁现浇完成后,利用型钢水平转盘及四氟滑片式走板转体到桥位,完成后浇注上、下转盘间混凝土;每跨其余10m在支架上现浇施工,其中合拢段长2m。 3主要施工方法和工艺 3.1主要施工工艺

跨铁路施工桥梁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概述.................................................................................................. 3 一、编制说明.................................................................................................................. 3 1、编制依据............................................................................................................ 3 2、编制范围............................................................................................................ 3 3、技术指标.......................................................................................................... 3 二、工程概况.................................................................................................................. 4 1、工程概述............................................................................................................ 4 2、工程场地自然条件............................................................................................ 5 3、主要工程数量.................................................................................................... 7 4、技术方案............................................................................................................ 8 5、工程特点及重难点............................................................................................ 8 三、总体施工部署.......................................................................................................... 9 1、工程施工管理目标和指标................................................................................ 9 2、施工组织机构................................................................................................ 10 3、主要临时工程规划及施工总平面布置........................................................ 14 4、总体施工顺序................................................................................................ 16第二章、进度计划和保证进度的措施.............................................................................. 16 1、计划工期........................................................................................................ 16 2、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 16 3、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16第三章、资源配置计划及保证措施.................................................................................. 18 1、劳动力需求计划............................................................................................ 18 2、主要材料供应、运输计划............................................................................ 19 3、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计划................................................................................ 21 4、资金使用计划................................................................................................ 22第四章、主要工程施工方案.............................................................................................. 22 1、测量施工方案................................................................................................ 22 2、桥梁工程施工方案...................................................................................... 25 3、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39 4、路面结构施工方案........................................................................................ 46 5、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55 6、交通工程施工方案........................................................................................ 60 7、电力照明工程施工方案................................................................................ 65第五章、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保证措施.......................................................................... 66 1、安全管理保证体系........................................................................................ 66 2、安全保证措施................................................................................................ 69 3、应急管理........................................................................................................ 77第六章、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80 1、质量管理体系................................................................................................ 80 2、质量管理制度................................................................................................ 8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