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滤过手术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 格式:ppt
- 大小:250.00 KB
- 文档页数:28
青光眼手术护理常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眼压急剧升高并伴有相应症状和眼前端组织改变为特征的闭角型青光眼。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又称慢性开角型青光眼、慢性单纯性青光眼。
其特点为发病缓慢,症状较轻,眼压虽然升高但房角始终是开放的,并有典型的青光眼性视盘和视野损害。
一主要护理诊断1. 疼痛:与眼压高手术创伤有关。
2. 焦虑:与病因、担心手术效果有关。
3. 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与活动受限有关4. 潜在并发症:出血5. 睡眠状态变化:与术后疼痛、环境改变有关。
二. 观察要点1. 评估有无焦虑、恐惧情绪及其程度。
2. 评估有无眼部疼痛,及疼痛的性质。
3. 观察用药后反应。
4. 观察眼压变化及病情变化。
三护理措施【术前护理】1. 心理护理使患者住院期间精神愉快,去除一切诱发因素。
2. 协助医师观察和掌握患者全身和局部情况,并做好眼部检查。
3. 按医嘱使用缩瞳剂、脱水剂、降压药物治疗。
4. 保持病室安静,光线不宜过暗,睡眠时抬高床头。
5. 饮食应易消化,无刺激性,适当限制水的摄入。
【术后护理】1. 术后静卧,协助做好生活护理。
2. 饮食要易消化,多吃蔬菜,禁止吸烟、饮酒、喝浓茶、咖啡、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3. 手术后须注意非手术眼有无青光眼发作,如有症状即通知医生。
4.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后,常因反应性虹膜炎滴用散瞳剂,而非手术眼仍滴用缩瞳剂,此时应严格三查七对,避免发生用药差错。
四.健康教育1. 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疲劳。
2. 饮食要有节制,不吃刺激性食物,戒烟酒,不一次性大量饮水,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大便畅通。
3.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术前禁用阿托品等扩瞳药物,防止诱发青光眼急性发作,同时慎用安定、颠茄酊类药物。
4. 居住场所照明要充足,不要从事暗室工作,平时不戴墨镜,不要在光线过暗地点久留,宜开灯看电视。
5. 注意个人卫生,点眼药水前洗净双手,防止结膜炎,以免细菌进入切口引起眼内感染。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干眼症的效果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病情严重程度会导致患者失明。
青光眼的治疗方式多种多样,其中之一就是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青光眼滤过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式,通过切除一部分巩膜,使眼内的房水得以排出,从而降低眼压,起到治疗的效果。
术后常常会出现干眼症的情况,这给患者的康复带来了困扰。
针对这一问题,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滴眼液联合治疗。
本文将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干眼症的效果。
一、青光眼滤过术后干眼症的发生原因青光眼滤过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术后干眼症的发生率却相当高。
青光眼滤过术后干眼症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手术本身破坏泪液腺导致泪液分泌不足。
青光眼滤过术是通过切除一部分巩膜,使眼内的房水得以排出,从而降低眼压。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手术会对泪液腺造成损伤,导致泪液分泌不足,使眼睛长时间处于干燥状态。
2.使用术后药物影响泪液分泌。
为了防止术后出现巩膜增生,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使用抗增生药物,但这些药物可能会对泪液分泌产生不良影响。
3.局部使用激素药物影响泪液分泌。
术后青光眼患者在使用激素类眼药水的激素的抗炎作用可能会对泪液分泌产生不良影响,加重干眼症状。
上述几点是导致青光眼滤过术后干眼症的主要原因,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
二、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的作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是一种新型生长因子类眼药,在治疗角膜上皮缺损、干眼症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与传统的润滑剂不同,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泪液腺的分泌,从而改善干眼症状。
它还可以促进角膜上皮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对角膜损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三、玻璃酸钠滴眼液的作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是一种人工泪液,主要用于缓解眼部干涩、灼热、刺痛等症状,起到润滑和保护角膜的作用。
晚期青光眼行睫状体冷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晚期青光眼患者行睫状体冷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对23例晚期青光眼行睫状体冷冻术的患者,针对其术后发生的疼痛、高眼压、眼内炎症反应、前房积血、持续低眼压及眼球萎缩等并发症,制订并实施系统的切实可行的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术后并发症、术前顽固性高眼压得到有效控制,视力较术前无明显改善。
结论睫状体冷冻术后并发症多、反应重,采取积极有效地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巩固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
【关键词】晚期青光眼睫状体冷冻术并发症护理晚期青光眼常因眼压增高,引起顽固性眼痛、药物及常规滤过手术不能控制眼压。
睫状体冷冻术是治疗各型晚期青光眼的一种睫状体破坏性手术之一,通过冷冻的低温效果,间接破坏睫状体上皮细胞及其血管系统,减少房水生成,从而降低眼压,达到缓解疼痛、保留残存视力及眼球的目的[1]。
我院自2007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睫状体冷冻术治疗各型晚期青光眼23例(24眼),经积极治疗和护理,术后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取得满意效果。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3例(24眼),男14例,女9例。
年龄41-67岁,平均47.2岁。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9眼,绝对期青光眼7眼,多次滤过手术失败的青光眼5眼,严重眼外伤继发青光眼2眼,视网膜玻璃体手术后继发青光眼1眼。
视力:无光感6例,光感9眼,眼前手动5眼,指数3眼,0.02 1眼。
眼压:41-87mmHg。
1.2治疗方法:应用国产DCS-Ⅱ型冷冻器,患者取仰卧位,表面麻醉加球后麻醉,用直径2.5mm冷冻头,于下方角膜缘后3mm处180°范围内冷凝6-8个点,冷凝时冷冻头紧压巩膜,温度为-60℃-80℃,每个点冷凝1分钟,术毕结膜囊内涂点必舒眼膏。
其中有2眼在术后3-5周行第二次冷冻手术,部位选在未冷凝过的象限,总的冷冻范围不超过300°,以防眼球萎缩。
术后常规口服醋甲唑胺25mg,每天2次;消炎痛25mg,每天3次;泼尼松片30-50mg,早晨顿服;术眼滴典必舒眼药水,其中5眼术后加用了噻吗心胺眼药水。
青光眼手术护理常规一、概述青光眼是一组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是主要致盲眼病之一。
【临床表现】根据前房角形态、病因机制、及发病年龄三个主要因素,一般将青光眼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三大类。
原发性青光眼又分为闭角型和开角型,我国以原发性闭角型多见,急性发作时常剧烈头痛、眼胀、视力急剧下降伴有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开角型青光眼又称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房角是开放的,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偶有眼胀、头痛,视力无明显下降,常不能引起重视而耽误病情。
继发性青光眼是某些眼病或全身疾病干扰或破坏了正常的房水循环,使房水出路受阻,诊断和治疗比原发性青光眼复杂,预后也较差。
【治疗要点】一般先用药物使眼压下降后施行手术二、术前护理1、按眼部手术术前护理。
2、用药护理按医嘱给予降眼压药物,缓解因眼压升高导致的恶心、呕吐、剧烈头痛、眼痛等症状。
禁用扩瞳剂及口服颠茄类药物。
(1)缩瞳剂:双眼滴用1%~2%毛果芸香碱后压迫泪囊2~3分钟,尤其是儿童。
观察瞳孔是否缩小,眼压是否下降。
(2)高渗药物: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在 20~30 分钟内滴完。
用药后如出现头痛、恶心宜平卧休息。
对年老体弱或有心血管疾病者要注意脉搏,有无胸痛、憋喘。
(3)碳酸酐酶抑制剂:饭后服用,长期服用注意四肢麻木、血尿、肾绞痛等症状。
多吃含钾高的水果,多饮水。
(4)噻吗洛尔眼药水:通过抑制房水生成降低眼压,无缩瞳作用。
对心动过缓、心脏传导阻滞、支气管哮喘不宜应用。
3、饮食护理禁烟、酒、浓茶及辛辣食物,控制饮水量。
4、休息创造安静的环境保证睡眠充足,必要时给镇静剂。
5、心理护理(1)告诉病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常与情绪有关,过度兴奋、抑郁均可诱发,应保持精神愉快。
(2)说明青光眼为双侧性眼病,双眼先后发病,随病程进展,损害呈不可逆性加重。
药物能控制眼压,但不能根治疾病,为保存视功能应手术,闭角型的未发作眼也应进行预防性手术。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干眼症的效果【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干眼症的效果。
通过临床数据分析,我们发现联合应用两种眼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干眼症状,提高眼表润滑度,减轻眼睛疼痛和灼热感。
治疗效果评价显示,联合治疗组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单药治疗组。
安全性评估结果表明,联合应用两种眼药在干眼治疗中是安全的。
进一步的机制探讨发现,这种联合治疗可能通过促进泪液分泌和改善角膜表面的光滑度来改善干眼症状。
研究结果表明,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对青光眼滤过术后干眼症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未来有望在临床应用中得到推广。
【关键词】青光眼、滤过术、干眼症、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效果、安全性评估、机制探讨、疗效总结、临床应用前景。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是一组以视神经变性为特征的眼病。
青光眼的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而不断增加,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生活负担。
青光眼滤过术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术后干眼症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干眼症的效果,为临床青光眼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对临床数据的分析和治疗效果的评价,我们希望能够为青光眼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好的方案,并为未来的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干眼症的效果。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评估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和玻璃酸钠滴眼液在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干眼症中的疗效;2. 比较联合治疗与单独使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或玻璃酸钠滴眼液的治疗效果;3. 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和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治疗在改善青光眼滤过术后干眼症症状和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4. 分析联合治疗对患者眼部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了解其安全性和耐受性;5. 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和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治疗的可能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干眼症的效果引言:青光眼是一种慢性眼病,常见于老年人,其特点是眼内压升高,可能导致视神经受损和视力减退。
在一些严重的病例中,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青光眼滤过术来降低眼内压。
尽管手术可以有效控制眼内压,但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例如干眼症。
青光眼滤过术后干眼症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因此有必要研究有效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可能对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干眼症有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对其进行探讨和总结。
一、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的作用机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是一种生物制剂,其主要成分是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它具有促进角膜上皮细胞和纤维细胞增殖、加速表皮的愈合、降低角膜结膜缺损面积和治疗干眼症的作用。
通过滴眼液的方式,可以将其直接送达眼部组织,起到保护和修复眼部组织的作用。
二、玻璃酸钠滴眼液的作用机制玻璃酸钠是一种天然存在于人体组织中的多糖类物质。
它具有良好的保湿和润滑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眼部干燥、炎症及角膜瘢痕等疾病。
滴眼玻璃酸钠可以增加眼表的湿润度,减少眼部炎症和刺激,缓解眼部的不适感。
三、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1. 笔者设计的临床试验为了验证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对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干眼症的疗效,笔者设计了一项临床试验。
共招募了100例青光眼滤过术后出现干眼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观察组患者接受了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而对照组患者接受了常规治疗,持续观察4周。
2. 临床疗效评价在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干眼症状明显减轻,眼部不适感明显改善,眼表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而对照组患者的干眼症状并未得到有效的缓解,眼部不适感持续存在,眼表情况未见明显改善。
青光眼滤过术后异常滤过泡的特点及处理方法摘要】目的探讨研究青光眼滤过术后的异常滤过泡的特点和对应处理措施。
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行滤过术后发现异常滤过泡的青光眼患者46例,分别给予手术修复、针刺分离、针刺断线、指压按摩及药物治疗等治疗措施。
结果 46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后,过滤泡功能性全部恢复,眼压也得到控制。
结论在青光眼患者行滤过术后,对异常过滤泡进行正确的术后处理和抗代谢药物使用,对患者预后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青光眼滤过术治疗青光眼病情是由于眼内压升高,其治疗一般是行小梁切除术,建立新的眼外房水流出途径,从而帮助控制眼内压。
这个手术可能由于胶原量的增加、氨基葡聚糖的产生[1],最终产生异常的滤过泡。
其中常见疤痕性滤过泡、扁平滤过泡、囊状滤过泡等。
本文对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行滤过术的青光眼患者4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叙述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行滤过术的患者46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28例,年龄为3岁-58岁,平均37.4岁。
其中闭角型原发性青光眼41例,开角型原发性青光眼2例,继发性青光眼2例,先天性青光眼1例。
术前眼压高于24mmHg的患者12例,眼压低于24 mmHg的患者34例(1mmHg=0.133kPa)。
1.2手术处理全部行常规小梁切除术:术前在结膜囊内滴用0.5%地卡因2次。
做以穹隆部为基底的结膜瓣,对暴露的巩膜进行烧灼;对于球结膜较厚的年轻患者,与患者商定可以使用0.4mg/ml的丝裂霉素棉片,去除球筋膜。
以角膜缘为基底,在其上方或其他象限角膜缘剪开球结膜和球筋膜约3个钟点范围。
然后向后分离以暴露用以做巩膜瓣的区域。
在此区域上面遮盖结膜瓣,用干棉签吸除切口部位的液体,同时避免伤及角膜上皮和结膜。
根据视结膜眼球筋膜的囊厚度来判断棉片的保留时间,一般在3分钟后取出棉片,之后清洗结膜囊和浸润区。
之后在鼻侧或颞侧角膜缘内1mm前房穿刺以释放房水片刻,之后切除小梁1mm×2mm,并切除周边虹膜。
广州医药2008年第39卷第3期 为宜,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本组82例均未发生 特殊并发症,本组2例大隐静脉损伤均发生于远端锁钉处, 由于安装端锁钉时远端皮肤两个小切口,术中不易解剖显 露保护大隐静脉,经常损伤,后期病例把2个小切口连成 1个切口,大隐静脉显露清楚,易于牵开保护,避免了误 伤,目前对交锁钉脱出尚无好的方法解决,本组3例出现 近端锁钉脱出,2例远端锁钉脱出,我们大多采用足近端 带螺纹的锁钉,锁钉在下肢活动时处于微动状态,时间久 了近端松动,交锁钉即缓缓退出 j。有人认为为了防止锁 钉脱出,术中选用较长的锁钉,实际使用效果并不好,目 前我们使用的全螺纹锁钉尚未发现脱出病例。 ・29・ 参考文献: [1]李强,罗先正,刘长贵.扩髓的带锁髓内钉治疗胫 骨不稳定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1997,17(4): 244. [2]杨雍,刘长贵,罗先正.带锁髓内针治疗股骨干骨
折不愈合延迟愈合[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8, 13(5):269. [3]林斌,郭志民,郭延杰,等.交锁髓内针治疗肢体 骨折并发症及防治探讨[J].中国骨伤,2001,14 (4):228. (收稿日期:2008—04—21)
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浅前房的处理和预防 陈训前 杨为中 1 广州市花都区花山医院眼科(510880); 2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510180)
【摘要】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处理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45眼青光眼滤 过手术后的病例资料,在术后随访中有54眼(15.6%)发生术后浅前房,以I~Ⅱ级为主,主要采用扩瞳及局部或 全身使用皮质类固醇。结果 经过治疗后,所有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发生浅前房者均恢复前房形成,眼压控制良好。结 论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浅前房的出现主要是手术刺激使睫状体发生水肿,晶体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变凸,引起晶体虹 膜隔前移.前房变浅.宜采用扩瞳与皮质类固醇治疗为主,于术毕即刻采用睫状肌麻痹剂,可大大减少术后浅前房的 发生。 【关键词】 青光眼手术并发症治疗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