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 用 土 地 情 况 调 查 表
- 格式:doc
- 大小:55.50 KB
- 文档页数:2
农业灾害研究 2023,13(10)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技术要点董海锋,刘 娇广东中鑫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广东中山 528400摘要 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工作内容是确定地块是否被污染,并通过采样分析了解地块的污染程度和范围。
采样分析过程应可追溯,整个调查过程都应实事求是地反映出地块的污染状况。
地块历史变迁应叙述清晰,过程中地块如有污染,则应准确识别出特征污染因子,土壤、地下水样品采集分析过程中应采取质控手段,测试分析应科学、精准。
在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实践中总结出一些技术要点,为从事场地污染调查的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调查;分析;要点中图分类号:X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3)10–0305-032019年,生态环境部修订了HJ25系列标准,修订后的HJ25系列标准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及修复效果评估报告评审指南》(环办土壤〔2019〕63号)规定了土壤污染调查工作的内容和报告的评审流程。
现从珠三角地区一些初步调查的案例中归纳出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初步调查报告编制的一些技术要点,供从事场地污染调查的检测人员和调查人员参考。
1 采样分析工作计划第一阶段已进行了资料收集与分析、现场踏勘、人员访谈,第一阶段的报告成果是制定第二阶段工作计划的基础。
采样分析工作计划技术要点如下。
1.1 要突出项目的特点工作计划的主要内容为确定监测对象、制定监测计划、编制监测方案。
制定计划前,应再次核实第一阶段已有的资料,并充分关注相邻地块的历史资料。
如后续踏勘发现问题,应补充人员访谈。
1.2 点位布设、采样深度、检测项目、样品数量要合理点位布设方法包括系统随机布点法、系统布点法、分区布点法等。
地块内土壤特征相近的一般采用系统随机布点法,地块内土壤污染特征不明确的可采用系统布点法,地块内污染程度有差异的一般采用分区布点法。
地块外选取1~2个点位作为对照监测点(取表层样品),对照点的位置应选取在受外界影响小的区域。
姜堰市耕地土壤养分状况调查及施肥建议作者:黄卉等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第09期摘要通过对2006年采集的1 466个土壤样品分析化验,发现姜堰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达到了18.19 g/kg、1.17 g/kg、15 mg/kg、80 mg/kg,与1982年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有效钾等主要肥力指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但仍有部分耕地有效磷、有效钾较低,达不到高产土壤的要求,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仍应施用磷、钾元素肥料,以保持土壤中磷、钾元素的动态平衡和增磷补钾工程的成果。
关键词耕地土壤;养分状况;调查;变化分析;施肥建议;江苏姜堰中图分类号 S15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9-0240-021980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查明了姜堰市土壤的养分含量、类型、数量及分布情况,近30年来,土壤养分状况随着种植模式、耕作措施、施肥水平等不同而发生变化。
为探明全市土壤现有状况,笔者结合2006年实施的农业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全市耕地土壤养分现状调查,为测土配方施肥成果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1 土壤养分状况调查与测定方法土样采集于2006年秋收前后进行。
耕地质量调查采样点的确定按照《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采用国土部门提供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土壤类型图叠加形成的图斑,以镇、村行政区域为单元,选择代表田块采样,平均每10~20 hm2设定1个肥力调查采样点,采用GPS定位[1-3],对全市逾6万hm2耕地采样,分析了1 466个土壤样品。
采集的土样经风干,去除杂质,过20目和60目的土样筛,用于分析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
有机质采用重镉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全氮采用半微量开氏法,碱解氮采用蒸馏法,速效磷采用0.5 moL/L NaHCO3浸提-钼锑抗比色法,速效钾采用浸提-火焰光度法测定[4-5]。
土地清查土地利用现状和权属情况调查报告xx[1]xxxxxxx土地整治项目土地利用现状和权属情况调查报告一、项目区概况xxxxxxx土地整理项目区位于xxxxxxx南部的xxxxxxx,项目区地跨东经112°56'32"~112°58'53",北纬28°52'38"~28°54'36"。
涉及xxxxxxx同洲村、双江村(由原汨江村、小江村合并)、大江村、新莲村、万兴村、龙须村等六个村,人口4800人,土地总面积744.59公顷(已扣除项目区内居民点用地和河流水域及墓葬用地)。
项目区东抵汨罗市楚塘乡牛栏湖村及屈原村;南抵xxxxxxx龙须村、万兴村;西抵xxxxxxx灰滩河;北抵凤凰乡香游湖村、汨江村及灰滩河。
项目区地处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地带,属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年日照时数1739小时,年平均气温16.7度,全年无霜期265天,年降水量1247.6毫米。
项目区属河流冲积平原,地面高程25.00 m左右,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项目区内成土母质磊石山为砂岩变质岩,东南高地及部分平原为第四季红色粘土,中部及西北部为河湖冲积物,质地疏松而较肥沃,耕性好、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力较强,宜于水稻、蔬菜、甘蔗种植。
二、土地利用现状1.土地利用结构项目区建设规模为744.59公顷,其中农用地742.7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9.76%(水田580.58公顷,占77.97%;旱地69.00公顷,占9.27%;菜地2.09公顷,占0.28%;疏林地9.41公顷,占1.27%;农村道路用地20.56公顷,占2.76%;坑塘水面19.59公顷,占2.63%;农田水利用地19.34公顷,占2.60%;田坎22.22公顷,占2.98%);未利用土地1.8公顷,占0.24%(荒草地1.8公顷,占0.24%)。
附件1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技术规程(试行)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22年7月目次1 土壤三普的目的与要求 (1)1.1普查目的 (1)1.2普查的思路与目标 (2)2 土壤三普的范围与任务 (2)2.1普查范围 (2)2.2普查内容 (2)2.3技术路线与方法 (3)2.4普查进度安排 (5)2.5普查工作流程 (5)2.6主要成果 (7)3 土壤三普的准备工作 (8)3.1制订全国工作方案与省级实施方案 (8)3.2制定技术规范 (8)3.2.1制定全国土壤三普专项技术规范 (8)3.2.2省级土壤普查操作规范 (9)3.3筹建三普技术专家组 (9)3.4编制土壤普查工作经费预算方案 (9)3.5筛选测试化验实验室 (10)3.5.1检测实验室 (10)3.5.2质量控制实验室 (10)3.6数据安全与保密规定 (11)4 构建土壤普查工作平台 (11)4.1制作土壤普查工作底图 (11)4.1.1图件等资料收集整理 (11)4.1.2生成工作底图 (11)4.2样点预布设 (12)4.2.1基本方法 (12)4.2.2预布设样点省级校核 (12)4.2.3样点编码 (13)4.2.4土壤类型编码 (13)4.2.5样点信息与任务赋值 (13)4.2.6样点信息加密分发 (14)4.2.7预布设样点省级调整 (14)4.3研发土壤普查工作平台系统 (14)5 组织开展土壤普查试点 (15)5.1试点区域选定 (15)5.2培训普查技术队伍 (16)5.3制定试点工作方案 (16)5.4开展试点 (16)6 外业调查采样 (17)6.1外业调查与采样技术规范 (17)6.2外业调查采样组织 (17)6.2.1人员组织 (17)6.2.2工具准备 (17)6.2.3培训与指导 (17)6.3外业调查采样任务 (18)6.3.1样点现场确认 (18)6.3.2样点调查信息与填报 (18)6.3.3样品采集 (18)6.3.4样品量 (18)6.3.5样品包装与运输 (19)6.4外业调查采样的质量控制 (19)7 内业测试化验 (19)7.1土样制备保存流转检测技术规范 (19)7.2样品制备与分发 (20)7.3土壤理化测试指标与方法 (20)7.4测试数据填报与审核 (20)7.5内业测试质量控制 (20)8 土壤生物调查 (21)8.1土壤生物调查任务 (21)8.2样点布设与采样测试 (21)8.3生物调查的成果汇总 (22)9 成果汇总 (22)9.1样品库建设 (22)9.1.1国家级土壤样品库 (22)9.1.2省级土壤样品库 (23)9.2数据汇交与数据库构建 (23)9.2.1数据填报与传输 (23)9.2.2数据审核 (23)9.2.3数据库构建 (24)9.3 土壤制图 (24)9.3.1 数据资料准备 (24)9.3.2 土壤类型制图与更新方法 (24)9.3.3 土壤属性图制作方法 (24)9.3.4 土壤专题图制作方法 (25)9.3.5 制图结果验证评价 (25)9.3.6 图件编制与出版 (25)9.4总结报告编写 (25)9.4.1土壤三普工作报告 (25)9.4.2土壤三普技术报告 (25)9.4.3土壤三普专题报告 (26)9.5土壤普查成果的验收 (26)9.5.1省级土壤普查成果验收 (26)9.5.2国家级土壤普查成果验收 (26)9.5.3土壤普查成果的发布 (26)附表 (27)附表1-1 外业调查指标 (27)附表1-2 剖面样点调查指标 (28)附表2-1 耕地园地土壤样品检测指标 (30)附表2-2 林地草地盐碱荒地土壤样品检测指标 (33)附表2-3 盐碱地水样检测指标 (33)本技术规程统一规范了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以下简称“土壤三普”)的总体组织与任务要求,包括资料收集整理与准备工作、外业调查采样与内业测试化验等具体操作流程、质量控制体系、成果汇总与验收等。
绪论1.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的概念:其包括有土壤特征的描述、土壤分类、土壤解译和土壤制图等,也是研究和评价土壤资源,以便充分、合理、持续利用土壤资源的最必要、最为基本手段。
第一章土壤调查的准备工作1.土壤概查:对大的河流流域或省以上范围内的农业区划或土壤改良区划所做的中比例尺的土壤调查。
2.土壤详查:对某一小区域的土壤进行比较详细地了解,以便进行土壤改良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所做的土壤调查。
3.调查底图比例尺的确定范围(1)详细比例尺:1:200-1:5000 变种或更细。
(2)大比例尺:1:1万-1:2.5万土种或变种。
(3)中比例尺:1:5万-1:20万土属、土种。
(4)小比例尺:<1:20万亚类、土属。
(5)复合比例尺:在同一幅图中有两种比例尺。
第二章成土因素与区域景观研究1.成土因素与土壤特性的关系:答案一:(1)成土因素揭示土壤的发生与特性a.关系式:道库恰耶夫公式:S=f(C,O,R,P)T S:土壤体R:地形C:气候P:母质O:生物T:成土时间这个公式明确地表示了土壤与成土条件之间的联系,即它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等5种自然成土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而且各种成土因素所起的作用是互相不能代替的,所有的成土因素始终是同时同地,不可分割地影响着土壤的产生和发展,同时随着成土因素的变化,随着空间因素的变化,土壤也随着不断地形成和演化着。
(2)土壤发育与母质的关系土壤母质是岩石风化的产物,它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
母质中的一些性质例如机械性质、坚实度、渗透性、矿物组成和化学特性等都直接影响成土过程的速度和方向。
母质中的磷、钾、钙、硫和其他元素也影响着土壤的自然肥力。
许多土壤的属性继承了母质的性质。
酸性岩母质含石英、正长石、白云母等抗风化力强的浅色矿物较多,多形成酸性的粗质土;基性岩母质含角闪石、辉石、黑云母等抗风化力弱的深色矿物较多,多形成土层较厚的粘质土壤。
从酸性岩母质到基性岩母质随着硅含量的减少,而铁,锰、镁、钙含量显著增加,不同母岩发育的红壤,其化学组成不同,富铝化强度也有差异。
附录 C(规范性附录)各类调查观测记录表表C.1~表C.12给出了各类调查观测记录表。
表C.1 一般观测点记录表统一编号:图幅名称:图幅编号:28表C.2 工程地质条件调查表29表C.2 工程地质条件调查表(续)录:校核:项目负责:填表日期:年月日30表C.3 滑坡灾害及隐患调查表31表C.3 滑坡灾害及隐患调查表(续1)32表C.3 滑坡灾害及隐患调查表(续2)校核:项目负责:填表日期:年月日33表C.4 崩塌及危岩体调查表34表C.4 崩塌及危岩体调查表(续1)35表C.4 崩塌及危岩体调查表(续2)校核:项目负责:填表日期:年月日36表C.5 泥石流灾害及隐患调查表37表C.5 泥石流灾害及隐患调查表(续1)38表C.5 泥石流灾害及隐患调查表(续2)39表C.6 地面塌陷灾害及隐患调查表项目名称:图幅名:图幅编号:40表C.6 地面塌陷灾害及隐患调查表(续1)41表C.6 地面塌陷灾害及隐患调查表(续2)野外调查定点情况说明,是否为前期调查监测预警点,防治管理措施建议,以往工作程度,资料来源等;是否开展工程地质勘察、物探等;样品号照片编号录:校核:项目负责:填表日期:年月日42表C.7 地裂缝灾害及隐患和地震地表破裂调查表(与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相伴生的地裂缝不填此表)项目名称:图幅名:图幅编号:43表C.7 地裂缝灾害及隐患和地震地表破裂调查表(续1)44表C.7 地裂缝灾害及隐患和地震地表破裂调查表(续2)补充性描述:野外调查定点情况说明,是否为前期调查监测预警点,防治管理措施建议,以往工作程度,资料来源等;是否开展工程地质勘察、物探等;样品号照片编号校核:项目负责:填表日期:年月45表C.8 工程地质钻探班报表46表C.9 工程地质钻探野外编录表47表C.10 坑探工程原始地质记录表48表C.11 坑探工程标本样品采集记录表49表C.12 浅井记录表50。
国土资发[2008]153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登记表格》(试行)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计划单列市国土行政主管部门,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为贯彻落实《土地登记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40号),部制定了《土地登记表格》(试行),包括土地登记申请书、土地登记审批表、土地登记簿和土地归户卡。
现予印发,自印发之日起使用。
附件:1.土地登记申请书2.土地登记审批表3.土地登记簿4.土地登记归户卡5.土地登记表格使用及填写说明二〇〇八年七月十五日附件1土地登记申请书编号:单位: 平方米/ 公顷、万元本申请人对填写的上述内容及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申请人签章:申请人签章:年月日年月日附件2编号:土地登记审批表年月日单位: 平方米/ 公顷、万元土地权属来源证明文件名称、编号、日期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初审意见审查人:(盖章)年月日土地登记上岗资格证号: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意见负责人:(公章)年月日土地登记上岗资格证号:人民政府批准意见负责人:(公章)年月日备注附件3省(区、市)市(区)县(市、区)街道(乡、镇)街坊(村)土地登记簿地号:至10土地登记卡土地登记卡续表第页共用宗土地登记卡目录第页附件4土地归户卡附件5土地登记表格使用及填写说明一、使用说明(一)土地登记申请书。
1.申请书以宗地为单位填写。
2.一个土地使用权人或所有权人使用或拥有两宗以上土地的,按宗地分别填写申请书。
3.一宗地有多个土地使用权人的,由各共有土地使用权人分别填写申请书。
4.当事人双方共同申请登记的,应当由当事人双方共同填写一份申请书。
5.申请书必须如实填写,确属不填的栏目用上斜线填充。
(二)土地登记审批表。
1.审批表以宗地为单位填写。
2.一宗地有多个土地使用权人的,按各共有使用权人的土地情况分别填写审批表。
3.审批表必须如实填写,确属不填的栏目用上斜线填充。
工程地质调查规范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50000)1.适用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1∶50000工程地质调查的目的任务、基本要求、调查内容、设计编写、遥感解译、工程地质测绘、物探、钻探与山地工程、原位测试、室内试验、成果编制、审查验收等方面的要求。
1.2 本标准适用于1∶50000工程地质调查,其它比例尺的工程地质调查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标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50218-2014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 50585–2010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T50123-1999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266-1999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DZ/T0148-94 水文地质钻探规程DZ/T 0216-2014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1∶50000)DD2006-05地质信息元数据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工程地质条件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的的地质要素的综合,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类型及工程地质性质、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问题等要素。
3.2岩性综合体Lithology Complex在特定的大地构造及古地理条件下,形成的一套有成因联系的岩性类型组合。
3.3岩性类型Lithology Type由物质成分、结构构造相对均一的岩石所构成的岩石种类。
3.4土体工程地质层(组)Engineering Geology Layer of Soil Mass在同一地质时代、相同的成因条件下形成的一套物质组成和结构构造均一、工程特性指标相近的松散土层。
3.5工程地质问题Engineering geological problems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包括活动断裂、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砂土液化、特殊性土问题等。
新柳南高速公路八分部塘黎取土场(临时用地)使用林地现状调查表上林县林源科技有限公司二〇二零年五月成果名称:新柳南高速公路八分部塘黎取土场(临时用地)使用林地现状调查表编制单位:上林县林源科技有限公司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证书编号:丁20-155发证机关:中国林业工程建设协会法定代表人:苏世创项目负责人:苏世创 (工程师)报告编写:苏世创参加编制人员:上林县林源科技有限公司:苏世创、卢文杰、蓝凤娟、覃海函目录一、编制单位承诺书二、附表1.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因子调查表2.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现状调查表三、附图1.新柳南高速公路八分部塘黎取土场(临时用地)区位置示意图2.新柳南高速公路八分部塘黎取土场(临时用地)用地红线图3.新柳南高速公路八分部塘黎取土场(临时用地)布局图4.新柳南高速公路八分部塘黎取土场(临时用地)使用林地与重点生态区域关系图5.新柳南高速公路八分部塘黎取土场(临时用地)使用林地红线范围拐点坐标图6.新柳南高速公路八分部塘黎取土场(临时用地)使用林地现状图四、附件1.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柳州经合山至南宁公路项目核准的批复》(桂发改交通〔2016〕1589 号);2.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柳州经合山至南宁公路工程建设用地预审的批复》(桂国土资预审〔2016〕102 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选字第 450000201600044 号);4.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文件《广西壮族自治环境保护厅关于柳州经合山至南宁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桂环审〔2016〕156 号);5.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林资许准〔2019〕183号);6.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部关于柳州经合山至南宁公路项目建设用地预审意见的复函》(自然资预审子〔2019〕155号)。
承诺书受用地单位的委托,上林县林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新柳南高速公路八分部塘黎取土场(临时用地)使用林地现状调查表》的编写工作。
土地确权登记有关表格填报说明一、发包方调查表(一)填写要求a)发包方调查表为发包方调查过程中现场填写的表格,每个发包方填写一份。
b)表中各栏目应填写齐全,不应空项。
确属不填或空白的栏目,使用“/”符号填充。
c)文字内容一律使用蓝、黑钢笔或黑色签字笔填写,不得使用铅笔、圆珠笔等不利于档案保存的笔填写。
填写文字应清晰易辨,一律采用国家标准文字,不得使用谐音字、国家未批准的简化字或缩写名称。
d)发包方调查表分发包方信息、调查记事、审核意见三部分,各部分以粗实线进行区隔。
(二)填写方法a)发包方名称:填写农村土地发包方的全称,以发包方所在乡镇的名称开始,填至乡镇、村(组)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具体名称。
b)发包方编码:填写按 NY/T 2538编定的发包方编码。
c)发包方负责人姓名/联系电话:填写发包方当前负责人的姓名、联系电话和(或)手机号码。
d)发包方负责人地址/邮政编码:填写发包方负责人的通讯地址及对应的邮政编码。
e)发包方负责人证件类型/证件号码:选择负责人证件类型,在对应证件类型前画“√”标识,填写相应证件类型的证件号码。
选择“其他证件类型的,需注明证件类型的具体名称,填写相应证件类型的证件号码。
f)调查记事/调查员:记录发包方调查中需要说明的事项,包括:1)发包方及其负责人的变更情况;2)农村土地所有权情况〔国家所有、集体所有(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村民小组所有)〕;3)农村土地发包情况;4)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由全体调查员签名或盖章确认。
g)审核意见/审核人:审核人对调查结果进行全面审核,如无问题,填写“合格”。
如发现问题,应填写“不合格”,指明错误所在并提出处理意见。
审核人签字或盖章确认。
h)日期:以阿拉伯数字填写调查日期,年份应填写完整年份。
二、承包方调查表(一)填写要求a)承包方调查表为承包方调查过程中现场填写的表格,每个承包方填写一份。
b)表中各栏目应填写齐全,不应空项。
确属不填或空白的栏目,使用“/”符号填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