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能建筑供配电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能建筑供配电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能建筑供配电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能建筑供配电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能建筑供配电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发表时间:2019-03-05T16:26:19.590Z 来源:《建筑模拟》2018年第34期作者:宋建东

[导读] 自20世纪末以来,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智能建筑成为当今建筑模式中最前沿和最重要的模式之一,智能建筑的出现和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舒适和环保。

宋建东

南京华博供用电工程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自20世纪末以来,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智能建筑成为当今建筑模式中最前沿和最重要的模式之一,智能建筑的出现和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舒适和环保。供电系统为建筑物提供了最重要的能源,因此,随时的检测供电系统,保证供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十分必要的。文章通过对当今社会最典型的智能建筑供配电监控系统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新的智能建筑供配电监控系统的研发理念及设计方向。

关键词:智能建筑;供配电监控系统;研究;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智能建筑如同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了国家综合实力和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准。智能建筑供配电系统的研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且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供配电系统是智能建筑的动力源泉,是智能建筑的运行的基础部分。可靠的建筑供配电系统不仅能够保证建筑物运行正常,而且能够提供更加舒适安逸的居住环境。

一、智能建筑各子系统的简介

现代智能建筑系统主要包括通信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这三大系统也是智能系统的最显著特征。本文将系统的介绍构成智能建筑的三大主要系统,通过对这三大系统的了解和研究,来为设计智能建筑供配电监控系统提供一些参考。

1.1通信网络系统

通信网络系统主要作用为智能建筑提供必要的网络服务,使生活在智能建筑的人能享受到网络带来的便捷与高效。社会的飞速发展和IT产业的迅猛崛起使得网络成为人们了解社会、认知世界的主要途径,通信网络实现了人们“ 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的愿望和需求,通信网络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不可代替,智能建筑作为最前沿的建筑形式,必然要具备这种系统。通信网络系统包括计算机局域网和广域网、卫星通信网、图形化监控软件、实事关系数据库以及电话网和电视网等通信网络。通过通信网络系统可以让人们及时准备得接受信息,实现资源共享。

1.2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供配电监控系统、给排水监控系统等一些重要能源系统地监控系统,通过对建筑内各用电设备的监测来保证每个设备安全的运行。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核心是实现管控一体化,通过通信网络分别对建筑各部分进行远程监控,随时关注各子系统的运行状态并对突发情况采取一些措施。

1.3办公自动化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首要作用是利用信息资源提高办公人员工作的高效性和敏捷性,并且辅助性的帮助决策机构做决议计划,使得决议计划更科学。打印机、电话机和传真机等是办公自动化系统重要的硬件组成部分,此外,办公自动化系统还包括各种办公软件,办公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人机的交互性,工作群体的协同性以及多学科交叉性和网络性,完善的办公系统能给工作人员带来极大的便利。

二、智能建筑供配电系统介绍

供配电系统是大厦的动力系统,如果没有供配电系统,大厦内的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照明与动力系统、电梯系统,甚至于消防、防盗保安系统都无法工作,成为一堆废物。因此,供配电系统是大厦设备最主要的部分。智能建筑用电设备中,属于一级负荷的设备有: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排烟设施、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装置、火灾事故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和电动的防火门窗、卷帘、阀门等消防用电设备;保安设备;管理用的计算机及外设;通信设备;重要场所的应急照明。属于二级负荷的设备有:客梯、生活供水泵房等。空调、照明等属于三级负荷。对于城市电网较稳定的智能建筑,供电电压一般采用 10kV,有时也采用 35 kV,变压器装机容量大于 5 000 kV A。为了保证供电可靠性,应至少有两个独立电源,具体数量应视负荷大小及当地电网条件而定。两路独立电源运行方式,原则上是两路同时供电,互为备用。此外,为保证供电的可靠性,还需装设应急备用发电机组。

三、智能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及相关问题解决措施

3.1提高供配电监控系统软件的抗干扰能力的设计方向

事实证明,系统程序在运行容易跑飞,基于此,可以加强对看门狗软件的设计,让系统程序在跑飞后能够自动复原;另外,采用有效地数字滤波算法是减小数字采集系统的误差的重要方法;为了减少系统程序不明中断的情况,应在设计上加强对软件服务程序的设计;最后,可以对重要数据实行数据冗余设计来防止硬件错误的未知性和不确定性

3.2完善智能建筑供配电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可以从智能建筑供配电监控系统软件的结构、功能等方面来进一步完善系统软件设计。在软件结构上,可以从改善监控软件和完善管理软件结构两方面进行设计,使得供电监控系统软件做出的决定更合理和准确;在软件功能上,可以通过对子系统的各种参数和运行状态进行管理来监控子系统。另一方面,可以采取对各类用电设备用电量的监控及对用电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的措施来管理子系统。最后,有效的监控用来应急的发电机组也能提高智能建筑

3.3供配电监控系统快速解决设备饱和问题,提高系统稳定性

设备饱和现象的解决,应该在系统设计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在范围之内了,比如预留出适当的饱和区域,设备容量选择比计算理论值大。利用电流不饱和时间段,比如短路开始的 1/4时间周期内,设备不会饱和,所以可以在设备未饱和的时候执行保护动作,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作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法。此外,还可以适当减少电流互感器负荷,使用特殊功能保护装置,实现系统整体保护。

3.4提高系统安全可靠性,增强设备配置的灵活性

定期进行检查提高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要尽量消除谐波,消除谐波的方法有无缘方法和有缘方法,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采用综合结合方法、为了提高系统安全可靠性可以采用高品质微型处理器,并且采用专业的抗干扰芯片,提高模块本身的可靠性。多 CPU 分散式总线结构

电力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电力监控系统 一、综述 (2) 二、解决方案 (2) 三、变电站监测总体解决方案 (3) 四监控系统整体结构图: (3)

一、综述 随着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对于骨干输变电线路上的超高压变电站 (500KV,220KV,及绝大部分110KV变电站)大多已经建立起光纤传输连接,并在生产管理上建立了SCADA系统,可以进行中心调度、地区调度的多级监控、调度管理。但是对于数量快速增加的农网的变电站、开闭所,由于数量大、分布范围广而大多尚未纳入电力SCADA系统中,随着针对这类无人值守站的管理监控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对供电质量提高的需要,势必要将这类数量较大的配电网变电站、开闭所纳入统一的监控管理。 推出的“A电力监控系统”解决方案是专门针对分布式的应用,通过IP网络对散布在较大区域的大量变电站的输变电线路进行集中监控。本系统可对 35KV以下变电站内输变电线路进行实时遥测、遥信、遥控、遥视,实时检测线路故障并即时报警,实时监测变电站内的智能设备的状态参数及运行情况,智能控制、维护相关设备,并能通过声音、电话语音、小灵通短信、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发出报警信息,及时告知维护管理责任人。 本系统的建设是为了提高变电站电网的管理水平,迅速而准确地获得变电站运行的实时信息,完整地掌握变电站的实时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变电站运行的故障并做出相应的决策和处理,同时可以使值班管理人员根据变配电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负荷分析、合理调度、远控合分闸、躲峰填谷,把握安全控制、事故处理的主动性,减少和避免操作、误判断,缩短事故停电时间,实现对变配电系统的现代化运行管理 二、解决方案 功能架构:

金域名都智能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

金域名都智能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 学校: 专业: 学号: 指导老师:

摘要 随着现代城市建筑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智能小区不断涌现,这些小区呈现出功能复杂、技术先进的特征,所以对小区建筑的供配电系统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建筑供配电系统的设计进程中,建筑电气的根本是要做到建筑必需的各项功能和安全需求的实现,随着人们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和降本增效等问题的关注,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也日益被重视,并且成为建筑电气设计的主要内容。节能作为国民经济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怎样实现“节电能、降能耗”的目标,是每位电气设计人员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因此,人们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建筑施工的质量,更关心的是建筑的消防问题,本文针对目前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中的难点问题,结合生活实际,以金域名都小区为例,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金域名都;供配电系统;设计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ity construc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intelligent community more and more continue to emerge, these cells showed a complex function, technology advanced features, so the design of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for residential building is also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In the design process of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architecture, basic electrical building is to achieve the construction must be the functions and security needs, as people fall this synergism on issues such as energy saving, Protect environment and attention, electrical energy saving design of buildings are also gaining more attention, and becomes the main content of building electrical design. Energy saving as a long-term strategy of national economy, how to realize the "saving energy, 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s every electrical designers need to seriously consider the issue. Therefore, people pay attention to not only the quality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are more concerned about the fire protection of building, this paper aimed at the difficult issues in the design of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s in building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life, to jymd area as an example, puts forward related suggestions. Keywords: Jymd;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Design

供配电系统节能措施分析

供配电系统节能措施分析 摘要:现今时代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电能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不可或缺的 组成,人们的生产生活都缺不了电能。电能从发送到传配以及分配,最后进行使 用这几个部分有效组成完整的供配电系统,该系统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占据重要的 位置,供配电系统现如今已经实行了节能等相关措施,其有效符合国家提倡的保 护环境、能源节约等相关环保理念,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主要深入描 述了供配电系统以及该系统电能的节约方法和节约电能等相关作用。 关键词:供配电系统;节能意义;措施 引言:中国现人口数已经高达14亿多,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每天对于电能的使用量巨大,并且目前经济发展也非常迅速,企业数量越来越多,对于能源的 消耗巨大,资源是有限的,大量以及无节制使用导致我国即将要进入缺少资源的 时代。实施供配电系统的节能措施意义十分重大,有些不可再生的能源已经极为 稀少,该措施就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保障人们的生产生活。 一、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概念 电能是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成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能够方便的进行 输送与分配,还有助于节约经济,所以电能的利用率非常高。电能经过各大环节 的处理直到使用组成了有效统一整体的电力系统,其中的供配电系统占据重要的 位置。目前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完善,设计人员在设计供配电系统时,进行合理 科学的设计有助于提高我国对电力的合理运用。 二、供配电系统的节能意义 虽然我国对供配电能的运用非常广泛,但是大部分电能都被严重浪费,如何 合理有效的利用和转化电能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一切的技能措施都是在不影 响环境、不浪费能源的前提下进行的,供配电系统的技能就是在有限经济基础下,运用合理的手段来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能够做到无污染的持续发展。大部分电 厂都是采用公认的对生态环境没有危害的材料,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实际 情况来展开供配电的节能措施和优化电能的合理分配,其能够有效提高效率,调 节电力。 电厂实行供配电节约的措施能够极大的降低国家对建设电厂和电网的资金投入,降低了工业方面对于煤炭资源的使用,减少了资源浪费,为国家控制资源消 耗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为治理环境的污染带来了便利。站在企业角度,这一措施 的进行,大大减少了企业对于用电的资金投入,有效保障了企业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从而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在电能方面的经济利益,使企业在经 济发展的同时也降低了企业对于环境的污染,有助于企业的发展。 三、供配电系统中节能技术的探讨 (一)供配电线路的设计 电力线路结构并不复杂,用电缆组成线路,也可以采用架空线路的形式,这 两种形式的线路都是用金属做成的导线,都会或多或少的损耗能量。线路的电压、功率因数、电阻等都会造成能量的损失。在同样的输出功率下,成正比关系的是 功率损失和电阻,反比关系的是功率因素和电压。因此要想减少线路能量的损失,可以通过减少电阻的方式。

数据中心的供配电及其智能监控系统

数据中心的供配电及其智能监控系统 中国IDC圈8月23日报道:由于本数据中心承担着多个省市的数据处理任务,因此对供电系统的可靠性要求极高。用电设备种类多。且大部分为一级负荷中的特另Ⅱ重要负荷,为确保供电的连续性,经过多方协商、比较和优化,最终确定了供电系统实施方案。 1供配电系统设计 1.1用电负荷的统计 a.动力负荷:空调制冷机组、精密空调机组、新风机组、给/排水泵、电梯、正压送风机、排烟风机等用电设备,按额定容量进行统计; b.照明负荷,按照度要求及单位容量法进行统计; C.对大型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等负荷按单台安装容量进行统计; d.最终按需用系数法进行负荷计算。 1.2用电负荷等级的划分 a.一级负荷:大型数据处理用计算机及网络设备、消防用电设备(消火栓泵、喷洒泵、正压送风机、排烟风机、消防电梯、消防控制中心内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及联动控制设备等)、应急照明、保安监控系统、电话机房及计算机主机房精密空调设备等。 根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中第2.0.1条要求,大型数据处理用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应为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 b.二级负荷:一般照明、客梯、生活水泵等。 C.三级负荷:送风机、排风机等一般动力负荷。 1.3供电电源 1.3.1 10kV高压电源

本工程高压采用两路10kV电源供电。两路10kV电源分别引自两个不同的上级变电站。两路电源同时供电、互为备用,当其中一路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路电源能担负全部负荷的供电。1.3.2220/380V低压电源 1.3. 2.1正常电源 两台变压器低压侧母线之问设置母联断路器,采用单母线分段分列方式运行;应急母线段通过应急联络转换开关ARISE与主母线联络,当两段变压器母线均失电(即两路市电均发生故障)时,应急联络转换开关自动转换,启动应急电源柴油发电机组。 1.3. 2.2应急电源 a_柴油发电机组的设置:根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中第2.0_3条要求,为确保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供电的连续性,除两路市电外,应提供独立于正常电源以外的应急电源(即第三路电源)。 因此本工程设有3台能够独立于正常电源以外的柴油发电机组,三台发电机组两用一备,经过双电源转换开关ArI'SE装置的投切转换,为大型数据处理用计算机及网络设备供电。 b.不间断电源装置UPS的设置:根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中第2.0.4条要求,允许中断供电时间为毫秒级的供电,可选用蓄电池静止型不间断供电装置。因大型计算机主机及网络设备的允许断电时间为毫秒级,所以为确保其供电的连续性,本数据中心选用了在线“1+1”型并机冗余式UPS供电装置?。 1.4 10kV高压供电系统 1.4.1系统设计要求 两路10kV电源分别引自两个不同的上级变电站,10kV电源采用单母线分段方式运行,设母联断路器,平时两段母线同时分列运行,互为备用;当一路电源故障时,母联断路器手动投入,由另一路电源负担全部负荷。进线隔离车与主进断路器联锁,主进断路器与母联断路器联锁,但不可以在台主进断路器同时运行的情况下和高压侧发生短路故障(故障未排除)时,合上母联断路器。只有当主进断路器中任一台断开后才允许手动台上母联断路器。 1.4.2电器设备选型要求 高压断路器采用真空断路器,分断能力为25kA.在10kV开关柜内装设氧化锌避雷器,作为真空断路器操作过电压保护。真空断路器选用弹簧储能操作机构,采用110V铅酸免维护电池柜作直流操作、继电保护及信号的电源。

远程手机APP综合监控系统解决设计方案

机房远程APP综合监控系统主要是对机房设备(如供配电系统、UPS电源、防雷器、空调、消防系统、保安门禁系统等)的运行状态、温湿度、烟雾、振动、红外、水浸、供电的电压、电流、频率、配电系统的开关状态、测漏系统、环境状态等进行实时监控并记录历史数据 机房监控(机房动环系统)APP软件是怎样的,机房监控,机房动环系统 一、系统概述 机房远程APP综合监控系统主要是对机房设备(如供配电系统、UPS电源、防雷器、空调、消防系统、保安门禁系统等)的运行状态、温湿度、烟雾、振动、红外、水浸、供电的电压、电流、频率、配电系统的开关状态、测漏系统、环境状态等进行实时监控并记录历史数据,同时将机房设备的工作状态的进行实时的视频监控,实现对机房远程监控与管理功能,通过手机APP可对上述全部监控对象进行可靠、准确的监控与控制。使机房无线远程监控达到无人或少人值守,为机房高效的管理和安全运营提供有力的保证。 机房远程APP综合监控系统支持市面全系列安卓手机,手机终端可以通过4G/3G/GPRS/WIFI远程进行监控与控制,是目前无人值守管理人员最不可以缺少的系统组成部分之一,从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机房系统运作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二、系统设计原则 系统设计坚持“技术先进、使用方便、经济合理、超前考虑”的原则,系统具有先进性、实用性、规范性、可靠性、开放性,同时为了保证整个系统稳定可靠,具备良好的整体升级、扩展能力和方便维护,符合机房间远程APP综合管理控制的需要,系统设备选型在符合系统功能要求的前提下,综合的考虑了性能指标、规格统一性及性能价格比。 可靠性 保证系统的高可靠性。即不会出现因为某一个设备发生故障而造成整个监控系统无法使用的现象。 系统的接入不会影响现有通信设备和网络的正常工作。 系统将正确反映监控内容的实际情况。 系统的运行和平均故障修复时间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实时性 保证系统能实时的反映通信设备运行情况,一到那出现异常情况是能够及时报警。 安全性

电力监控系统技术方案设计

电力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1.1 适用范围 本技术规格书适用于变电站的变电所及配电房的电力监控系统。 1.2 应遵循的主要标准 GB 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T2887-2000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T 9361-88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GB/T13729-2002 《远动终端设备》 GB/T13730-2002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GB/T15153.1-1998 《远动设备及系统——电源和电磁兼容性》GB/T15153.2-2000 《远动设备及系统——环境要求》 GB/T17463-1998 《远动设备及系统——性能要求》 GB/T18657-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传输规约》 DL/T860(IEC61850)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GB/T16435.1-1996 《运动设备及系统接口(电气特征)》 GB/T15532-2008 《计算机软件单元测试》 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4943-2001 《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 GB/T17626-2006 《电磁兼容》 1.3 技术要求 1.3.1 系统技术参数

●画面响应时间≤1s; ●站内事件分辨率≤5ms; ●变电所内网络通信速率≥100Mbps; ●装置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BTF)≥30000小时; ●系统动作正确率不小于99.99%。 ●系统可用率不小于99.99%; ●站间通信响应时间≤10ms; ●站间通信速率≥100Mbps; 1.3.2 系统构成概述 a)系统结构 整个系统以实时数据库为核心,系统厂家应具备自主研发的数据库,同时应该具备软件著作权或专利证书,保证软件系统与硬件系统配置相适应,应用成熟、可靠,具备模块化可配置的技术架构,相关证书投标时需要提供。 ●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软件,支持下传控制命令。将从现场网络采集的数据写入实时数据库。采用动态加载驱动方式,便于扩充特殊协议的设备。包括MODBUS485/TPC驱动、OPC驱动和仿真驱动simdrv。 ●实时数据库 实时数据库应符合Windows 64位X64版,负责数据实时和历史服务。采用基于TCP 协议的应用层协议,具备LZO实时压缩传输,极大的节约网络流量资源,提供rdb4api.dll 标准DLL封装协议便于客户端使用。实时数据库应具备数据响应快、容量大、具有冗余备份存储等特点,例如美国OSI Software推出的PI实时数据库系统。 实时数据库应具备管理工具,用于管理实时库的帐号、标签、数据卷和数据查询。分为

论电气技术与智能建筑

论电气技术与智能建筑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论电气技术与智能建筑 摘要:智能建筑是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传感、多媒体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发展的结晶。综合性强,涉及专业的领域更广,本文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处理充分验证了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重要作用。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技术、谐波、电磁干扰、等电位。 关键词:电气技术智能建筑 1、前言 智能建筑产业是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而诞生,且迅速发展起来的。现代建筑物的电气发展是经过电气化阶段、自动化阶段和当今的智能化阶段。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它是由电子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等一系列最先进技术飞速发展的结晶。特别是智能建筑系统工程,它作为弱电系统工程的延伸和发展,综合性强,涉及的专业领域更广,新的弱电系统不断加盟到智能建筑技术领域内。建筑物使用功能现代化的需求和相关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步,共同促进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建筑弱电系统中的电子和微电设备较多,这些弱电系统的设备耐受电压较低,如电子设备耐受电压为5V,微电子设备耐受电压只有1.5V,这些设备过电压、过电流的能力差。信息系统设备(包括缆线)在遭受雷害和电磁干扰(如地电位升高、磁耦合、电耦合和电磁耦合等)时,必然会使信

息系统中的设备、网络和布线将遭受感应过电压和电磁干扰的危害;各种高频、超高频的通信设施不断涌现,相互间的电磁辐射和电磁干扰日益严重,大量的运行和实践证明,电磁干扰和谐波对智能化设备和布线系统危害的案例和教训也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不可掉以轻心。智能建筑需要不同行业的专家共同参与,除了业主之外,设计师、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人造智能技术及电气技术众多专家一起密切合作才能得以实现。“弱电较弱”正是指在智能建筑中,整体弱电系统工程是建筑电气工程中较薄弱环节,无论是技术力量、人员素质、设计与施工、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监理等相对较弱。这对我国的智能建筑的迅速发展是很不利的。 2、网络与布线 智能建筑的实质是诸多智能设备的网络化问题,它包括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集成(BMS或IBMS)。但由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消防联动(FAS)是采用集散型控制方式,所以FAS系统目前我国还是独立的控制系统,只是留有通信接口待今后与BAS系统集成,而美国的FAS系统是分散型控制方式可与BAS系统集成。综合布线系统作为全新概念的布线系统,其优越性是传统的布线系统无法比拟的。主要体现在综合布线系统的开放性——向所有的通信协议开放,灵活性——设备的开通更改只需增加设备和跳线管理,可靠性——器件通过ISO等组织认证,星形拓朴结构等一条线路故障不影

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技术要点

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技术要点 发表时间:2018-10-18T13:15:11.257Z 来源:《河南电力》2018年8期作者:徐国耀1,2 潘琦1,2 [导读] 目前,城市高层建筑承载着多样化的建筑需求,其供配电系统的节能建筑的设计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 (1.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2.新疆光源电力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摘要:目前,城市高层建筑承载着多样化的建筑需求,其供配电系统的节能建筑的设计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高层建筑的供配电系统比较复杂,节能设计的要求较高。在高层建筑实际的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工作中,既要满足建筑的用电要求,又要发挥节能功能,就需要了解其主要的内容和技术要点。本文针对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节能优化设计 1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主要内容 节能设计是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的重要原则,旨在降低能耗,其节能设计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供电系统节能优化设计。在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过程中,要对高层建筑的用电总负荷情况进行计算,明确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方案,从而实现对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的综合治理。 其次,照明系统节能优化设计。照明系统是高层建筑中的主要电气系统,其用电负荷较高,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包括对照明供电系统进行优化、对照明灯具进行节能优化、对照明控制系统进行优化。 再次,电气设备用电方案的优化节能设计。电气设备也是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气设备的能耗占高层建筑电能需求的比例较高,在进行节能改造的时候,可以从电机拖动系统优化、给排水系统优化、深井电机回馈优化等方面着手,减少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的能耗。 最后,新能源综合利用的优化节能设计。在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过程中,为了达到节能目标,则可以加强对一些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比如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冰蓄制冷等技术,都可以实现对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以此弥补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中的用电需求。 2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总体规划节能设计方案 在进行高层楼宇建筑供配电系统总体规划设计过程中,首先应充分统计建筑内容用电负荷类型、容量等数据信息,在进行有效用电等级划分和整理后,充分考虑整个供配电系统的整体供电方案、供电距离等因素。其次,在确定高层楼宇建筑供配电方案时,要从供电方案清晰明了、简单可靠、操作维护方便等方案进行方案设计。总降压变配所的布设位置选择应尽量靠近整个高层楼宇用电负荷中心部位,以缩短供电系统的供电半径,降低供配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线路损耗,提高供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供电质量、以及节能降耗水平。最后,要对结合用电负荷总量、供配电方案等对变压器容量、台数、型号,以及供电线路型号、截面、敷设方式等进行详细的优化选型设计,设计出能够随季节性负荷变化而动态调节的供配电方案,有效提高配电变压器的节能经济运行水平,降低变压器运行能耗,提高供电线路供电功率因素,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3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要点 3.1总体规划节能优化设计 3.1.1合理进行供配电方案设计 应根据电源点、电力负荷容量、供电距离等因素,经详细计算分析,合理设计供配电系统方案和选择供电电压等级。在变电所安装位置选择时,应尽量选择靠近负荷中心部位,这样可以缩短供电半径,降低供电线损,提高电能输送效率。提高供配电系统的供电电压等级可以降低供电电流,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但提高供电电压会增加供配电设备投资,对此必须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从技术、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比较分析,拿出技术上可行,经济上较合理的节能优化方案。 3.1.2合理设计供配电系统网架 合理供配电系统网架,一方面可以简化供配电系统内部接线,降低系统运行维护工作量;另一方面,合理供电方案,可以减少线路损耗,提高末端供电电压,确保用电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3.2配电变压器节能优化设计 配电变压器是建筑供配电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其节能优化设计是建筑电气节能至关重要的环境。在节能优化设计过程中,要优选节能型配电变压器,如S11、S13等节能型配电变压器用卷铁心改变常规叠片式铁心结构,这样可以大大降低磁阻,其空载电流可以减少约60%~80%,大大提高了配电变压器电能转换效率,提高了供配电系统电能功率因数,降低了供配电系统线损,使配电变压器空载损耗降低约20%~35%,节能效果十分明显。 3.3电线电缆节能优化设计 选择电线电缆首先要考虑供电安全性,其次要考虑电缆运行节能经济性。若所选电线电缆截面偏大,则可能会倒在线路投资增大,当然线损也会有所降低;反之,若电线电缆截面选择偏小,投资虽然会节省一些,可线损偏大,安全系数偏低,不利于后期扩建需求。在建筑供配电系统节能优化设计过程中,当供电线路最大负荷年运行时间小于4000h时,推荐按照导体载流量进行导线截面选择;当供电线路最大负荷年运行时间大于4000h时,推荐采用经济电流密度进行电线电缆截面选择。 3.4用电设备节能优化设计 照明节能设计就是在保证不降低照明场所照度、色温、显色等视觉技术指标要求,即在不降低照明系统照明质量的基础上,力求减少照明系统中光能资源损耗,从而最大限度的利用建筑物室内有限光能。减少电动机等用电设备的运用损耗的主要途径,是采取相关技术措施提高电动机的工作效率和运行功率因数。在实际工程节能优化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高效率节能电动机。需要结合就地电容器补偿等措施,以降低电机拖动系统的线路损耗外,避免或缩短电动机轻载和空载运行时间。另外,还可以结合变频调速等先进控制系统,有效提高电机拖动系统的电能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新整理

九江东毅港口 监控系统设计方案目录 系统概述1.近几年视频监控报警系统的发展突飞猛进,它的推

广和应用也在遍布各个领域,它已成为现代化管理和安全防范的重要手段。随着IP网络和宽带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先进计算机通信技术及图像视频压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方案越来越得到人们的缩技术为核心的网络化、. 广泛使用。视频监控系统防范于未然,用来实现较周密的外围区域及建筑物内重要的区域管理,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管理质量及管理效率。作为现代化管理有力的辅助手段,视频监控系统将现场内各现场的视频图像传送至监控中心,管理人员在不亲临现场的情况下可客观地对各监察地区进行集中监视,发现情况统一调动,节省大量巡逻人员,还可避免许多人为因素。并结合现在的高科技图像处理手段,还可为以后可能发生的事件提供强有力的证据,有了良好的环境,全方位的安全保障,才能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司考虑到以上监控系统的重要性,所以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本着“立足现在、着眼未来、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有效控制、经济适用”的原则,需要设计出针对本项目整个区域的全天候、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监控系统设计,这套监控系统要求认真研究公司需求的基础上,根据项目规划特点,利用时下技术稳定、成熟的产品,并需要结合多年的行内经验和工程实施经验而提供。该系统一定是一个功能完善、技术先进、质量稳定可靠的管理与安全保卫系统,将为公司未来的综合治理管理体系发挥积极的作用。监控系统作为一项先进的高科技技术防范手段,通过安装在公司出入口、主要通道、重要位置如:大门、办公楼、仓库、码头等区域设置前端摄像机,将采集的

图像信息传送到监控管理中心,进行全方位监控监测,形成幕帘状警戒面包围建筑,以立体空间监视公司码头、仓库、办公场所,使管理人员全面掌握公司内各处的动态,阻止治安事件发生。 2.系统设计依据及设计原则 系统设计规范及依据 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相关研究成果等资料进行规划设计,具体如下: 《小区弱电系统招标要求技术指标及功能要求》的相关部分及相关图纸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2004 《建筑安防系统工程设计标准》GB/T 13-32-2000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J133-90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7-2002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 《民用闭路监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1990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93

煤矿智能供电监控系统的设计

煤矿智能供电监控系统的设计 发表时间:2019-09-10T10:50:27.62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08期作者:杨鹏飞 [导读] 而煤矿的供电系统保护功能要求的又较高,煤矿智能供电监控系统将能源管理、设备预警、智能保护功能有机结合到供电监控系统中,是一种能解决煤矿供电系统问题、集保护与预警于一体的综合性智能供电监控系统。 内蒙古黄陶勒盖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巴彦高勒煤矿,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300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消耗不断增大。促进煤矿的发展,在煤矿电力监控系统偏重于监控较多,保护功能不强。而煤矿的供电系统保护功能要求的又较高,煤矿智能供电监控系统将能源管理、设备预警、智能保护功能有机结合到供电监控系统中,是一种能解决煤矿供电系统问题、集保护与预警于一体的综合性智能供电监控系统。 关键词:煤矿智能;供电监控系统;设计 引言 为实现变电所统一集中监测监控,提高煤矿供电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及安全运转水平,煤矿供电远程监控系统,对该系统的组成、功能、关键设备、通信架构及通信协议进行了阐述。该系统在霍州煤电集团庞庞塔煤矿进行了实践应用,效果理想,达到预期目标。 1煤矿电力系统特点 1)用电设备功率大。煤矿企业的各种大功率设备较多,且负载的功率很大,启动及运行时,供电电流较大。2)冲击负载多。煤矿企业的各种设备启动电流很大,甚至能达到工作额定电流的4~7倍,有些设备不但启动电流很大,而且有很低的滞后功率因数,造成煤矿供电系统电压波动更大。此外,如掘进机、钻机等在掘进过程中,负载变化很大,这种冲击负载在工作过程中剧烈变化,造成冲击电流和冲击电压很大。3)高压开关厂家众多,型号复杂。煤矿企业每上一个新的系统都会有配套的高压开关,系统的厂家不同造成每个系统的高压开关都不相同,且同一系统的高压开关型号、电压等级、保护类型等也不尽相同,这就形成了目前煤矿高压开关厂家众多,型号复杂的情况,造成整定保护困难,经常出现越级跳闸现象。4)现场环境恶劣,布线不规范。煤矿现场高湿,有些环境还存在腐蚀性气体,这就造成供电线路极易老化,短路、断路、接触不良等事故频发。此外,有些煤矿巷道狭窄,人、车、线走同一条巷道,极易发生电缆被撞断等情况。同时,在某些采用炮采工艺的煤矿,有时会发生电缆被炸飞的情况。 2煤矿电力系统问题 1)供电系统不稳定。由于煤矿井下环境潮湿,条件恶劣,巷道狭窄,电气设备的绝缘容易受潮,电缆也可能被脱落的煤块或岩石砸伤,从而容易造成漏电和接地等事故发生。煤矿供电系统采用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允许带故障运行不超2h,但长时间的接地运行会因接地故障点与大地接触不良形成高阻接地,在接地点会产生弧光放电,造成电压急剧升高,从而引起电能、磁能震荡。其弧光过电压产生4~5倍的额定电压,导致系统电缆中较薄弱的地方击穿放炮,并有可能发生相间短路,造成开关设备的损坏,影响正常生产,给矿井和人身带来严重的危害。同时,由于煤矿用电设备负载大,冲击负载大,造成电压不稳定。2)越级跳闸。发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现在的开关种类比较多,而各种开关的设计方式,特别是保护元件的保护方式不同,甚至出现相互抵触的现象。因而不同的开关在一起使用时就会出现误动跳闸现象。3)小电流接地选线。小电流接地系统是指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或经高阻接地方式的电力系统,国内大部分66kV及以下电网都采用这种接地方式,煤矿井下亦是如此。它的主要缺点是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无法迅速确认问题出在哪一条线路上。对于110kV以下的不接地系统,特别是采用电缆出线而且有出线距离比较长的,当某相邻出线产生接地故障的时候,非故障长线路也会产生大的零序电流,而由于零序保护的无方向性,可能会导致零序保护误动作,所以在继电保护里增加接地选线功能,除了判断零序电流的大小之外还要比较电流方向,从而防止误动作。 3智能供电监控系统设计 针对目前煤矿供电系统存在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款煤矿智能供电监控系统,如图1所示。 3.1系统硬件组成 系统硬件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电力监控分站、高压配电装置、低压组合开关、智能保护控制器、防雷器、防爆交换机、工控机、打印机、UPS电源、配件。电力监控分站的作用主要有三部分:采集数据、显示控制、通信传输。具体来说就是:电力监控分站采集高压馈电开关内置的综保信息,在就地的触摸屏上显示出来,然后再接入煤矿网络,上传到地面,接收工控机的控制信号,控制高压馈电开关动作。电力监控分站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变压器、电源、备用电池、显示屏、键盘、通信管理机、光端机或光电转换模块(至少两光两电)。 3.2智能供电监控系统 智能供电监控系统主要用于煤矿供电系统和运转设备的监测、控制、管理和安全保护等方面,实现供电系统和设备的在线参数监测、远程操作控制、实时事故报警、数据统计分析、运行安全保护、用电计量管理等监控管理功能;提供遥测、遥信、遥调、遥控、遥视、遥

智能楼宇供配电系统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暨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网络供配电施工与管理实训 题目:智能楼宇供配电系统 姓名: 系别:网络系 专业:计算机控制技术 班级: 指导教师:王* 时间安排:2012年6月4日至2012年6月15日

目录 引言 (2) 摘要 (2) 一、典型楼宇供配电系统 (3) ⒈负荷分布及变压器的配置 (3) ⒉供电系统的主结线 (3) ⒊低压配电方式 (5) 二、供配电系统监测 ............................................. - 6 - 三、应急电源系统 (6) 1.自备发电机组容量的选择 (6) 2.自备发电机组的机组选择 (7) 学习心得 (8) 参考文献 (9)

摘要 本文详细介绍了楼宇自动化系统组成中智能楼宇供配电系统的基本功能、基本原理、系统构成,一切用电的部门,如果没有自备发电机,差不多都是由电力系统供电的。由发电厂、电力网(输电、变电、配电)和用户组成的统一整体称为电力系统。其目的是把发电厂的电力供给用户使用。因此,电力系统又常称为输配电系统或供配电系统。 关键词:智能楼宇供配电系统基本功能原理构成配电系统 引言 智能楼宇的核心是5A系统,智能楼宇就是通过综合布线系统将此5个系统进行有机的综合,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使建筑物具有了安全、便利、高效、节能的特点。智能楼宇是一个边沿性交叉性的学科,涉及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通讯技术、建筑技术等,并且有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在智能楼宇中应用。 通过楼宇自控系统(这里指通常所说的小BA系统或狭义BA系统,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控制技术,以丰富灵活的控制、管理软件和节能程序,使建筑物机电或建筑群内的设备有条不紊、综合协调、科学地运行,从而达到有效地保证建筑物内有舒适的工作环境、实现节能、节省维护管理工作量和运行费用的目的。 楼宇自动化系统通常包括暖通空调、给排水、供配电、照明、电梯、消防、安全防范等子系统。本文重点对智能供配电系统进行相关介绍。

建筑电气工程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分析 罗安权

建筑电气工程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分析罗安权 发表时间:2018-01-14T15:44:14.9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9期作者:罗安权 [导读] 摘要:在电气设计领域,节能的重点在于合理的供配电系统设计和节能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 身份证号码:45212719811104XXXX 广西南宁 530022 摘要:在电气设计领域,节能的重点在于合理的供配电系统设计和节能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文章对电气节能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气节能;供配电系统;节能技术 一、引言 在电气设计领域,笔者认为节能的重点在于:合理的供配电系统设计和节能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文章主要从合理的供配电系统设计与节能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这两个方面探讨了电气节能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二、合理的供配电系统设计 1.充分调查和合理估计电容量 合理的供配电系统设计是电气节能的基础。尤其是对工程用电容量的估计,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供电方案是否合理。在设计领域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对工程项目的用电规模的控制是很严的。往往工程投入使用后不久就可能因大量用电设备的增加而需要扩容改造,从而导致无谓的重复投资;而且由于过度考虑用电设备的扩张,使用电量估算偏于激进,造成工程投入使用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大马拉小车的局面,其实亦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因此,这个环节是决定工程的电气节能目标的重点。对于设计者而言,这需要更多的调查研究工作,而不是闭门造车按照指导书或是使用方提供的数据盲目地进行估算。笔者以为,如果这项工作缺失,即便在设计中你再如何推出节能技术和产品都难以保证该工程在用电领域真正做到节能。 2.变配电站的合理设置和选址 合理的系统设计是工程电气节能优劣的又一关键所在,其核心在于变配电站的设置和选址问题。近几年,随着铜价的持续上涨,低压电缆的价格也居高不下,为了减少电缆线路的损耗及电缆投资,应尽可能使10KV电源应用接近终端用户处。然而在实际工程中,有些业主本着节省一次投资的理念,尽可能希望少建变配电站。这样一来,往往造成低压电缆供电半径过长,导致线损严重,供电质量也受到很大影响。有些设计师为迎合业主的要求,只得放大线径以求降低线损。无形之中,电缆的投资又大大增加。因此,设计师可以建议业主不仅考虑一次投资,还需关注工程长期的运行成本,尽量使供电系统合理完善。当然,也希望政府或电力部门可出台一些优惠措施,使业主能在供电系统合理化中得到实惠。在供电系统的设计中,设计师还应善于灵活地配置同样容量的变压器。单台大容量的变压器比之于容量相等的两台甚至多台变压器组合固然有其价格上的优势,但运行过程却难以灵活调度。尤其面对近年来空调等季节性耗电所占比例的扩大,如果能考虑在用电淡季时停用部分变压器,无疑是解决时段性大马拉小车问题的解决方案。又如在小区设计时,考虑多设置一些小容量的箱式变电站不仅从减少低压电缆的角度是有利的,且同时又使系统更灵活。 3.建筑内部配电系统的合理设计 对于建筑内部而言,同样存在配电系统合理性的问题。笔者认为尽可能减少配电级数和合理设计配电路径是建筑内配电设计是否合理的主要环节。配电级数的增加不仅造成元器件的数量增多、上下级配合非常复杂而导致故障率上升和材料的浪费,而且势必导致配电线缆的线径不必要的放大;而配电路径的不合理势必导致线缆不必要的加长加大以及供电质量的下降。这些对于节能而言都是十分不利的。其中级数增加往往是由于配电环节多而每个环节的操控均使用断路器导致,因此设计中在允许的场合可以多采用隔离开关代替断路器就能有效减少配电级数;而配电路径的不合理主要在于配电间(尤其楼层配电小间)的位置不合理所致,因而电气设计师在初步设计阶段就应该与建筑设计师及时协调使其位置尽可能优化以免施工图设计中难以调整。 三、电气设计中存在问题 1、接地故障保护的具体设计不合理 众所周知,住宅设计中的保护已由过去的单一的电源的重复接地保护、专用保护线PE线的设置的基础上增加了总等电位联结及局部的辅助等电位联结,这些措施都是接地故障保护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 总等电位联结的作用在于使外露可导电部分、装置外可导电部分以及地面的电位趋于接近,从而降低接触电压。总等电位联结还具有另一重要作用,即消除或降低自外部窜入建筑物电气装置内的危险电压。无论采用何种接地系统,都应将下列导电体互相联结:PE、PEN 干线、电气装置接地极的接地干线;建筑物内水、煤气、采暖、空调等重要管道、建筑物金属构件,将它们经等电位联结线汇集到接地母排上互相连通,即完成等电位联结。 2.总等电位联结设计要求简单、不明确,施工时难以操作 现行的有些做法是设计时对总等电位做法只是在设计说明中笼统要求一下。怎么联结,用什么材料均一概未明确;或出一个做法示意图。真正施工时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比较详细的就是在电源进户处要求设一接地母排箱,各种金属管道、金属构件等用专用联结线与母排连通。这种做法是可行的,笔者认为对于住宅来讲,采用这种方案就显得很不经济。 3、住宅电源插座设计不合理 一个好的设计,尤其是插座的选型、安装数量、安装位置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应与建筑美学、使用方便相一致。插座数量、安装位置的选定就要考虑装修家具的最终位置,做到美观、不冲突,不至于住户入住装修时不得不改动太多、造成二次浪费。如有的设计在设计卧室插座时,只是简单的在墙的中间位置设置一组插座。这样的考虑显然没有注意床等家具的具体位置摆放,实际使用不仅不方便,而且移动导线长不安全、不美观;又如空调插座设置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一是客厅不论面积大小,均设挂机插座。孰不知,20m2以上客厅用户在选购空调时恐怕柜机是首选。如果用户在装修时未注意到此细节,使用时带来的不便与美观差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对于壁挂式空调有的建议安装高度为1.8-2.0m,笔者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认为2.2m高度最适宜,能较好的与装修后实际使用效果相协调。壁挂式空调插座安装的最好位置在窗间墙与内墙交界处。 四、节能措施分析 设计合理配电线路,节约电能,应尽量做直配线路,不设计迂回线路,不走或少走回头路,最大限度减少线路长度。而必须有较长距

电力监控系统在供配电设计中的应用

电力监控系统在供配电设计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10-10T09:59:45.237Z 来源:《建筑模拟》2018年第20期作者:张永炼 [导读] 随着中国产业结构优化进程的加快,电力的生产和消耗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进入新常态,同时,由于气候等各方面自然因素的影响,全社会的用电量不断增长。 张永炼 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江苏江阴 214433 摘要:随着中国产业结构优化进程的加快,电力的生产和消耗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进入新常态,同时,由于气候等各方面自然因素的影响,全社会的用电量不断增长。为了稳定我国的能源结构,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国家能源局及相关的行业自律组织分别做出了能源体制改革、电价政策调整的部署工作并成立了相关学会和专委会来组织、研究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推进包括电力工业在内的能源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保护能源、保护环境。2016年,《“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发布更是给电力系统的供配电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数字化技术的进步为人们带来了诸多智能的用电设备,与此同时各种用电设备引起的电能质量问题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而电力监控系统在供配电设计中发挥着及其重要而广泛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及时地为供配电系统提供智能数据、监测开关情况,而且还可以帮助人们避免隐患,降低生产生活成本、提高生产效能。所以,本文将通过分析和探讨电力监控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基本要求,从系统概述入手,进而深入阐述电力监控系统在供配电设计中的现代应用,为电力系统的供配电工作相关方面提供更多更实用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以便解决电能的各种质量问题、推进我国电力工业发展提高利用效率,达到优化能源结构的目的。 关键词:电力监控系统;供配电;电力应用 一、电力监控系统的简述 1.1 电力监控系统的概念 电力监控系统主要是以网络技术、电子技术以及先进的控制技术等多种高科技方式,并利用计算机设备、交流通信工具、计量保护设备等多样化的高级装置为供配电系统的智能数据、开关状态监测、远程操控等功能搭建一个基本的平台,同时和监测设备,操控设备共同构成的一个监控系统,而这样的电力监控系统设计从监控角度来讲一般由三个层次部分组成。这三个层次分别是系统管理层、通信网络层和计算机监管层。 当代电力网络装置的运行是由装置自身的操作程序来完成的,和电网运行的状态是没有关系的,这样的配电方式被称为“被动配电网络”;当装置的运行可以由自身的操作程序来完成,并且能够由配电网络进行检测后,根据电网的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参考标准,生成装置操作程序的运行指令,然后按照负荷的等级性步骤控制系统运行的,这样的配电方式被称为“主动配电网络”。一个被动的配电网络想要转变为主动的配电网络需要注意以下的操作:一是要适当地分配电力负荷——将电力的负荷按照重要性分成数个等级层次(此为动态的);二是要使电力所形成的网络有“自我诊断”能力——即有调控电力负荷的能力。通常情况下,电力监控系统的正常工作状态是这样的:首先,需要确保系统的工作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只有合理分配电力的负荷,才有可能充分地消除“配电高峰”,填补“配电低谷”;其次,关于变压器的“过负能力”,应提高其利用率,每一处的小功能所发挥的作用都不容小觑;再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种技术措施来节能、储能,有利于提高电力的利用效率;最后,当发生电力方面的故障时(如双路电源其中的一路停电或某台变压器运转异常等),智能电力监测系统将会在分析故障、判断故障的基础上,确定首级负荷的安全,之后分别通过调整二级负荷和三级负荷来完成较远距离的系统调节和监控、智能搜集、记录数据等众多功能的协调,进而促进整个电力系统的科学化、规范化运行,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灵活性和可靠性,为人们生产生活用电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一个先进而健全的电力监控系统将在变配电与供配电监控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产生很多有利于用户生产生活的影响,如节省生产成本、防范未知隐患、促进供配电事业安全有效地开展等等。在实际操作中,操作人员需要做好供配电的电力监控布置工作,尤其是人机交互方面的作业,若完成得好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系统的实际价值。 1.2 电力监控系统的基本功能 电力监控系统作为一个智能的高级系统有四个基本的功能,分别为:采集与数据、记录事件顺序与记录故障、远程操作与安全监视、监视电能质量。 1.2.1 采集与处理数据 采集数据功能大致包括开关量采集、模拟量的采集、电能计量三个部分。开关量采集所收到的有效信息主要包括是否开关的状况、异常报警信息、自身保护动作等;模拟量的采集通过直流、交流两种采样方式采集包括电力监控系统中的各个模拟量,如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以及各段线路的电压等;电能计量通常指的是对有功电能和无功电能的采集。电能表中转动的圈数表示电能的大小即为一种较为常见的机械式电能脉冲计量方法,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软件来采集数据则是较为先进的电能计量方法。处理数据则包含分析、记录数据的功能,是记录事件顺序的前期基础工作,可以通过报表的形式展现出来。 1.2.2 记录事件顺序与记录故障 当电能监控系统在拥有足够多的内部存储情况下可以存储近期采集的所有数据信息包括断路器记录、保护动作记录、母线电压记录等,该功能可以保证在通信突然中断的情况下保存重要的数据信息和故障发生过程中的数据。 1.2.3 远程操作与安全监视 数据的采集为电力监控系统的安全监视提供了数据保障,记录事件顺序与记录故障是远程操作与安全监视所要重点保护和防控的措施。电力监控系统中的电动操作和人工操作均包括就地或远距离的智能化操作程序。远程操作和安全监视功能中必有防失误的闭锁功能,并在采集模拟量发现操作失误或操作异常的行为时及时发出警报以实现安全监视的强大作用。 1.2.4 监视电能质量 电能质量通常指的是电压与国家规定下的一般电压波形产生了较大程度的偏离电能质量问题具体表现为电压短时间内呈现的不稳定变动,或升或降或中断等。监视电能质量是安全监视功能的升级之举,集中于安全监视电能、电流、电压情况。当供配电出现问题时,系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