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研究取得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58.09 KB
- 文档页数:1
密 2016年第1期(总第140期)
AB堆垛双层石墨烯快速生长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石墨烯研究团队
采用铜蒸气辅助,在Cu—Ni合金衬底上实
现了AB堆垛双层石墨烯(ABBG)的快速 生长,典型单晶畴尺寸约30o微米,生长
时间约10分钟,速度比现有报道提高约一 个数量级。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微
尺度》杂志。 ABBG可通过电场产生可调带隙,对
石墨烯在逻辑器件及光电子器件等方向的
应用具有重要价值,但如何快速生长大晶
畴ABBG是个难题。 团队采用cu—Ni合金在国际上首次报
道了1.5英寸石墨烯单晶的超快生长,并
通过引入铜蒸气,实现了大晶畴ABBG的
快速生长。铜蒸气的参与降低了Cu—Ni合
金衬底表面第一层石墨烯的生长速度,提 高了融人衬底的活性碳原子浓度,而融入
衬底的碳原子通过等温析出形成了和第一 层石墨烯具有严格取向关系的大晶畴
ABBG。与现有文献相比,铜蒸汽和cu—Ni
合金的协同效应将ABBG的生长速度提高
约一个数量级。
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研究取得进展
近年来,温室效应和能源问题日益严 重,二氧化碳作为主要的温室气体使得全
球气候变暖,进而引起了极地冰川融化、
恶劣极端天气频发等一系列问题。为了减
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
展,可以通过研发新材料及技术手段解决
这一问题。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技术不仅 可以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总量,还可以
将其转化为有用的碳氢燃料。然而,光催
化反应中如何有效提高光生载流子分离以 及深人认识光还原二氧化碳机理仍然是个
挑战。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环境
科学与技术研究室科研人员将黑色TiO2
与金属铜纳米粒子复合,构建了Cu@TiO2
核壳结构催化剂;研究表明,金属铜可显
著促进材料的光电分离效率和可见光吸
收,进而提高了光催化还原CO2活性。同 时还发现CO2的吸附是提高光催化活性的 关键因素(Applied cm ̄ysis A:GenerM,510,
34—41)。在此研究的基础上,科研人员采
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碱性ceO2修饰TiO2
的复合纳米催化材料,并通过原位红外光
谱技术,研究了CO2吸附及其光还原的微
观过程。研究发现,CeO2增强了CO2在 催化剂表面的吸附与活化,并改变了表面
吸附物种的形态。该研究首次实验上证明 CO2-中间物种是经表面碳酸根和碳酸氢
根转化而来。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M 0f
C ̄Mysis上。 该研究工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科院“百人计划”、中科院创新团队国
际合作伙伴计划、 “西部之光”青年博士
等项目资助。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