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永磁料位器”侵害发明专利权案

永磁料位器”侵害发明专利权案

永磁料位器”侵害发明专利权案

永磁料位器”侵害发明专利权案

原告:陈益华

被告:大连宇王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宇王公司)

【案情摘要】陈益华是名称为“电磁推敲式物体检测装置”发明专利的专利权人。该专利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固体或液体物料位置的传感器,是利用电子模块产生的脉冲电流驱动电磁铁产生的排斥力推动磁性摆锤摆动,磁性摆锤回摆过程中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流,由电子模块对该电流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并延时输出从而进行物位检测的装置。宇王公司制造、销售的“YWK系列永磁料位器”与涉案专利的主要区别在于以单片机代替模拟电路输出脉冲信号并通过单片机对感应信号进行处理,同时还增加了积分电路模块。陈益华认为宇王公司侵犯其专利权,要求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诉侵权产品与涉案专利模块之间的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单片机及其适配器元件部分。在本案被诉侵权行为发生时即2014年前后,单片机已广泛应用在电器产品领域,用单片机代替涉案专利的电路设计以实现相同功能属于本领域的惯常技术手段。此外,被诉侵权产品的电路封装于主体外壳内部,不能实现重复编程的功能,从而没有产生特殊的效果。被诉侵权产品的技术方案与涉案专利构成等同。判决被告停止制造、销售侵权产品并赔偿原告的经济损失。

【典型意义】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既包括与权利要求记载相同的技术特征,也包括与该技术特征等同的技术特征。判定被诉侵权技术特

征与专利技术特征是否属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实现的等同替换,应当以被诉侵权行为发生的时间点为准。以本案为例,虽然单片机的产生相对于模拟电路来说属于重大的技术创新,但在侵权行为发生时,以单片机替代相应模拟电路实现相同的功能已经成为本领域惯常的技术替代手段,达到的技术效果基本相同,因此构成等同。

发明专利-方法类技术交底书模板

专利技术交底书的撰写 一份清楚明了的专利交底书有利于代理人深入理解发明人的构思。专利技术交底书主要包含发明名称、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发明内容、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介绍在撰写计算机领域的专利交底书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发明名称:(表明本发明创造所要保护的主题,不能超过25个字,不能用商业宣传语。) 例如:一种煤气灶点火装置自动装配机的控制方法 二、技术领域:(本技术方案所属或直接应用的具体技术领域,不是上位和相邻的技术领域,也不是技术方案本身。) 例如:本发明涉及煤气灶点火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气灶点火装置自动装配机的控制方法 三、背景技术:(发明人在申请专利之前应进行全面地检索(可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https://www.doczj.com/doc/c24278949.html,进行检索),检索出在相同领域、相似领域里与本发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也就是采用与本发明基本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手段,解决基本相同或相似的技术问题,达到基本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目的的现有技术,或者公开了本发明的特征最多的现有技术,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可能有一个或多个。分析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以便突出本发明的创新点。检索范围包括国内外的专利文献和非专利文献,如期刊、杂志等公开出版物。在背景文件中,还应该写明对本发明创造的理解和审查有用的其它背景技术。) 例如: 四、解决的技术问题(在分析了背景技术存在缺陷的基础上,写明本发明的

目的是要解决什么问题) 例如: 五、发明内容以及实施方式(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的。计算机领域的发明创造一般涉及到系统结构和方法(包括数据处理方法、控制方法等)。涉及系统结构的应写明整个系统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连接和通讯关系。涉及方法的应写明执行方法的逻辑步骤,以及执行方法后所达到的目标和效果。) 方法步骤,例如: (可对方法中每个步骤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也可列举具体实施例,便于专利工程师理解技术方案,在撰写过程中对技术方案进行完全公开,利于后续专利的授权。)

国家发明专利颁发机构是什么

遇到知识产权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 问>>https://www.doczj.com/doc/c24278949.html, 国家发明专利颁发机构是什么 专利的审核比较严格,并且专利权是独一无二的,有关类似的或者是相似的专利权都不能够成功通过。并且在专利的审理的过程中应当缴纳相应的材料自己相关的费用。下面就由赢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相关的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家发明专利颁发机构是什么 向每个国家申请专利成功后,所获得的专利证书都是由该国家的知识

产权部门颁发; 一、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的程序是什么 1、申请人提供原始技术资料和个人(单位)信息; 2、委托专利代理机构,签定委托代理协议,撰写一份符合专利法要求的专利申请文件;如果需要,可先行检索 3、向国家专利局提交该专利申请文件,取得专利申请号,并按规定交纳专利申请费用; 4、进入初步审查经审查合格后,于申请日起的18个月后,将在专利公报和网站上公开该发明专利申请;根据申请人的要求,也可以在申请日起的15个月内随时要求提前公开; 5、进入实质审查(实审)阶段:申请人自申请日起的3年内可随时向专利局提起实审,也可以在该专利申请公开后提起实审,提起实审须按规定交纳专利实审费用; 6、经实质审查,该专利符合发明的实用性、新颖性、创造性,授予

专利权,按规定交纳专利申请维持费、当年年费、印刷费、证书工本费,取得发明专利证书;授权的发明专利将予以公告。 7、如果要求在先发明专利申请的的优先权,则应当提供在先申请的相关情况。 二、申请国家发明专利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1、权利要求书:说明要求保护的发明内容,该内容是指该发明的实质性技术特征。 2、说明书摘要:概括说明该发明(300字以内)。 3、说明书: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说明与发明有关的背景技术;说明本发明的目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说明该技术方案的达到的效果和优点;证明该效果和优点的相关实验和数据。具体地: 涉及机械领域的发明,应提供该产品专利的结构示意图,说明产品的结构、形状特征,各部件名称及连接关系,工作原理。 涉及电学领域的发明,应提供各元器件名称,及元器件之间的电气关系。

发明专利侵权的举证责任怎样

遇到知识产权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www.doczj.com/doc/c24278949.html, 发明专利侵权的举证责任怎样 发明专利侵权的举证责任怎样,关于这个问题赢了网小编为你整理了一下关于这问题的资料,如果你想知道关于发明专利侵权的举证责任怎样这个问题,如果你想知道,请跟着小编一起往看吧,马上为你解答,跟上赢了网小编的步伐一起往下看吧。 一、原告享有的专利权合法有效的证据 根据原告(即起诉人)身份的不同,可以分为:专利权人起诉、专利权人的合法继承人起诉、独占许可的被许可人起诉、排他许可的被许可人起诉、普通许可的被许可人起诉5种类型以及1种特殊的涉及新产

品的制造方法专利诉讼。 1、专利权人起诉的,应当提交证明其专利真实有效的文件,包括专利证书、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最新的专利年费缴纳凭证。若是关于实用新型专利侵权诉讼的,还应当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具的实用新型专利检索报告。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权力要求书为准,说明书及附图的内容仅用来解释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但不能引入权利要求。 2、专利权人的合法继承人起诉的,除了提交上述第1项的材料外,还需提交相关继承关系的证明。 3、独占许可的被许可人起诉的,除了提交上述第1项的材料外,还需提交独占许可使用合同。 4、排他许可的被许可人起诉的,除了提交上述第1项的材料外,还需要提交排他许可使用合同以及专利权人放弃诉讼的证明材料。 5、普通许可的被许可人起诉的,除了提交上述第1项的材料外,还需要提交普通许可使用合同以及专利权人明确授权被许可人提起诉讼的证明材料。 6、涉及新产品的制造方法专利诉讼的,虽然专利法规定了被告“提

供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的证明”,但并不意味着原告没有举证责任。原告的举证责任是(1)证明原告有一项产品制造方法的有效发明专利;(2)该方法专利使用的结果是产生一项新产品;(3)被告制造了与其新产品相同的产品。 二、被告实施了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原告应当尽可能的提供下列证据,证明被告已经实施或即将实施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1、侵权人生产的被控侵权的产品,这是最直接的证据; 2、因客观原因确实无法收集到被控侵权的产品,则可以先提供诸如侵权人在报刊上刊登的销售其产品的广告、宣传单、与他人签订的买卖合同等间接证据; 3、被控侵权产品的销售者和使用者明知该产品是侵权产品而进行销售或使用; 4、被控侵权产品与权利人的专利权利要求书进行比对,说明其技术特征如何落入了权利人专利的保护范围,即证明侵权成立。 三、侵权行为导致了损害后果的发生

VEGA物位传感器的调试详解内部

V E G A物位传感器的调试 详解内部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利用PACTWARE操作软件 对VEGA物位传感器的调试说明 PS60系列雷达式物位传感器 版本: 寇新华 2006.8 目录 调试设备及连线 ------------------------------------------------------------------------------------ 3 PACTWARE的进入和初步配置 ---------------------------------------------------------------- 4 传感器量程的设定 --------------------------------------------------------------------------------- 11 传感器测量条件的选择 --------------------------------------------------------------------------- 16 电流输出的设定 -------------------------------------------------------------------------------------- 19 虚假回波的处理 -------------------------------------------------------------------------------------- 20 测量数据采集周期的设定 -------------------------------------------------------------------------- 25 出现多重回波时参数的设定 ----------------------------------------------------------------------- 27 传感器的快速反应 ----------------------------------------------------------------------------------- 29 测量回波的合并与分离 ----------------------------------------------------------------------------- 30

国家发明专利申请流程详解

国家发明专利申请流程详解 申请专利一方面可以利用专利法来保护自己的发明创造,防止在实施过程中被他人模仿和盗用。另一方面是把专利作为武器用来加重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优势。以下是国家发明专利申请申请流程。 依据专利法,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批程序分为:受理、初审、公布、实质审查和授权五个阶段: (1)、受理阶段 专利局收到专利申请后进行审查,如果符合受理条件,专利局将确定申请日,给予申请号,并且核实过文件清单后,发出受理通知书,通知申请人。如果申请文件未打字、印刷或字迹不清、有涂改的;或者附图及图片未用绘图工具和黑色墨水绘制、照片模糊不清有涂改的;或者申请文件不齐备的;或者请求书中缺申请人姓名或名称及地址不详的;或专利申请类别不明确或无法确定的,以及外国单位和个人未经涉外专利代理机构直接寄来的专利申请不予受理。 (2)、初步审查阶段 经受理后的专利申请按照规定缴纳申请费的,自动进入初审阶段。初审前发明专利申请首先要进行保密审查,需要保密的,按保密程序处理。在初审是要对申请是否存在明显缺陷进行审查,主要包括审查内容是否属于《专利法》中不授予专利权的范围,是否明显缺乏技术内容不能构成技术方案,是否缺乏单一性,申请文件是否齐备及格式是否符合要求。若是

外国申请人还要进行资格审查及申请手续审查。不合格的,专利局将通知申请人在规定的期限内补正或陈述意见,逾期不答复的,申请将被视为撤回。经答复仍未消除缺陷的,予以驳回。发明专利申请初审合格的,将发给初审合格通知书。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除进行上述审查外,还要审查是否明显与已有专利相同,不是一个新的技术方案或者新的设计,经初审未发现驳回理由的。将直接进入授权秩序。 (3)、公布阶段 发明专利申请从发出初审合格通知书起进入公布阶段,如果申请人没有提出提前公开的请求,要等到申请日起满18个月才进入公开准备程序。如果申请人请求提前公开的,则申请立即进入公开准备程序。经过格式复核、编辑校对、计算机处理、排版印刷,大约3个月后在专利公报上公布其说明书摘要并出版说明书单行本。申请公布以后,申请人就获得了临时保护的权利。 (4)、实质审查阶段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以后,如果申请人已经提出实质审查请求并已生效的,申请人进入实审程序。如果申请人从申请日起满三年还未提出实审请求,或者实审请求未生效的,申请既被视为撤回。在实审期间将对专利申请是否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以及专利法规定的其它实质性条件进行全面审查。经审查认为不符合授权条件的或者存在各种缺陷的,将通知申请人在规定的时间内陈述意见或进行修改,逾期不答复的,申请被视为撤回,经多次答复申请仍不符合要求的,予以驳回。实审周期较长,若从申请日起两年内尚未授权,从第三年

专利权被侵犯会有哪些惩罚

假冒专利会有哪些处罚 假冒他人专利的,除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外,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下列行为属于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 (1)未经许可,在其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产品的包装上标注他人的专利号; (2)未经许可,在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材料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所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的专利技术; (3)未经许可,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合同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的专利技术; (4)伪造或者变造他人的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 冒充专利会有哪些处罚 以非专利产品冒充专利产品、以非专利方法冒充专利方法的,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下列行为属于以非专利产品冒充专利产品、以非专利方法冒充专利方法的行为: (1)制造或者销售标有专利标记的非专利产品; (2)专利权被宣告无效后,继续在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上标注专利标记;

(3)在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材料中将非专利技术称为专利技术; (4)在合同中将非专利技术称为专利技术; (5)伪造或者变造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 专利权利益被损害应当怎么办 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有证据证明他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犯其专利权的行为,如不及时制止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停止有关行为和财产保全的措施。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2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 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虚构事实或者不正当理由而指控他人侵犯其专利权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发明专利的种类有哪些

发明专利的种类有哪些 【为您推荐】洪洞县律师武冈市律师吴江市律师新津县律师恩施市律师新会区律师宿城区律师 专利的分类主要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发明型专利,一种是实用性专利,他们之间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包含的类型也是不同的。那么,发明专利的种类有哪些呢?我们如何进行区分呢?下面,小编会为大家带来相关的法律知识的介绍。 发明专利的种类有哪些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发明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如根据发明完成的状况,可分为已完成的发明和未完成的发明。未完成的发明,因不具备专利法要求的实用性,在各国专利法中都不授予其专利。根据完成发明的人数,可将发明分为独立发明和共同发明。根据发明人的国籍划分,可分为本国发明和外国发明。但发明专利申请人的权利基本是相同的。根据发明的权利归属划分,可分为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根据发明间的依赖或制约关系划分,可分为基本发明和改良发明。在专利法上最常见的、也是最基本的分类,是将发明划分为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我国《专利法》将发明专利划分为产品发明、方法发明和改进发明三类。 (一)产品发明 产品发明,是指通过人们的智力活动创造出各种前所未有的新产品。需说明的是,各国专利法对产品发明的保护范围都有一定的限制,并非所有产品的发明都能取得专利权,如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共利益的产品发明,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等,均不能获得发明专利。专利法上的产品可以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产品,也可以是一台设备或机器中的零部件。产品的发明,又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制造品的发明摇如各种机器、设备、装置和各种用具等。 2、物质的发明摇如化学物质、药品、食品等。 3、材料的发明摇如玻璃、陶瓷、人造金刚石、人工合成胰岛素等。 4、产品新用途的发明摇这是在不改变物品固有的性质和状态下,揭示出该物品前所未有的用途和功能。如发现木炭可以用以制造火药。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发现了一种完全处于自然状态下,未经过任何人工加工、创制的前所未有的新物品,则不是产品的发明,而属于科学发现。 (二)方法发明 方法发明,是指将一种物品或者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状态或另一种物品或物质所采取的步骤或技术手段的发明。方法发明的保护始于员怨世纪中叶,但目前世界各国对方法

专利侵权案例

案例一:(德国)BASF公司诉南通施壮化工有限公司、北京阳光克劳沃生化技术有限公司侵犯发明专利权纠纷案 案例要点:本案是关于根据产品所含特征性的副产物认定生产方法判定构成侵权的典型案例。根据专利法的相关规定,专利侵权纠纷涉及新产品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的,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提供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的证明。本案产品制造方法专利涉及的并非新产品,故原告应举证证明被告使用的制造方法侵犯了其专利权。本案在侵权判定中,未将二者的制造方法进行逐一比对,而是开创性地根据被告产品中所包含的三种特征性杂志确认其使用的助剂为亚烷基二胺,进而认定其使用了涉案专利方法。 一审法院判决结果:1、南通施壮化工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停止生产、销售使用涉案专利方法制造的涉案“垄鑫综合土壤消毒剂”产品;2、北京阳光克劳沃生化技术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停止销售涉案“垄鑫综合土壤消毒剂”产品;3:南通施壮化工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赔偿BASF公司经济损失人民币20万元及因本案诉讼支出的合理费用人民币13000元;4:驳回BASF公司的其他诉讼请求;5:案件受理费人民币8800元,由BASF 公司负担2000元,由南通施壮化工有限公司负担人民币6000元,由北京克劳沃生化有限公司负担人民币800元。 二审法院判决结果: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案例二:微软(中国)有限公司诉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发明专利无效行政纠纷案 案例要点:本案是关于“权利要求是否清楚、是否得到说明书的支持及新颖性、创造性判断”的典型案例。在审理专利无效纠纷案例时,应当结合立法目的,准确理解法律规定的内涵,围绕原告起诉的要点进行审查。权利要求书是否清楚地表述了请求保护的范围,应当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的角度,结合其所知晓的所属领域的技术知识加以判断。只有权利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才需要得到说明书的支持。在判断编码输入法的新颖性和创造性时,要重点对比编码方式和取码规则等;如果本专利与现有技术不是同样的发明创造,而且相对于现有技术是非显而易见的,则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2007年5月28日,微软中国公司以郑珑拥有的名称为“字根编码输入法及其设备”的发明专利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22条第二款和第三款、第26条第4款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的规定为由,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无效宣告的请求。2008年3月25日,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第11282号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 一审法院判决结果:1、维持被告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的第11282号决定;2、案件受理费100元,由原告微软中国公司负担。

方法发明专利撰写实例2

说明书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蔗组培苗小拱棚大田移栽方法,它为甘蔗组培苗提供了一种透光、保湿、保温的大田移栽环境——小拱棚,使得幼小的甘蔗组培苗在不经培养室壮苗培养和营养杯假植壮苗阶段而直接进行大田移栽也能保证较高的成活率(90%以上)。应用本发明可缩短育苗周期(缩短50~130天),减少中间生产环节,降低运输成本、育苗成本和蔗农的种植管理成本,最终实现育苗企业和蔗农双赢。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甘蔗组培苗小拱棚大田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甘蔗组培苗瓶苗在培养室中经过 3~4代的增殖培养后直接进行生根培养,瓶苗生根后从瓶中取出洗干净,分成4~7株/丛在育苗圃中假植18~22天即进行分单株移栽至备耕好的种苗繁育大田;移栽前先把植蔗沟用水淋湿淋透,移栽完毕在植蔗沟上方搭建小拱棚,根据行距及小拱棚高度选择尺寸适合的薄膜覆盖在小拱棚上,四周用土压实防风,移栽当天在小拱棚顶部每隔50~70㎝开一个直径1㎝透气孔,移栽3~4天后,扩大透气孔至直径10㎝,移栽7天后将薄膜完全掀开,开始进行施肥等田间管理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组培苗小拱棚大田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殖培养 每一代的培养时间为15~20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甘蔗组培苗小拱棚大田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苗生根 后从瓶中取出洗干净是将瓶苗取出后在流动的水中冲洗1~3分钟至干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甘蔗组培苗小拱棚大田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假植是将 分好的甘蔗组培苗按照丛距5~6㎝、行距6~8㎝种植在准备好的苗床,种植深度为丛苗基部插入苗床基质0.8~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甘蔗组培苗小拱棚大田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苗床基质 为黄泥或河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甘蔗组培苗小拱棚大田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拱棚由 多个与植蔗沟垂直的支撑结构组成,所述支撑结构由条状或片状树枝、竹片弯成弧形,弧顶朝上,两头插在植蔗沟两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甘蔗组培苗小拱棚大田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顶距离 植蔗沟50~70㎝,每个支撑结构间隔60~8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甘蔗组培苗小拱棚大田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是厚 度为0.005㎜的透光地膜。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侵权认定原则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侵权认定原则 一、全面覆盖原则的适用 全面覆盖是指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将专利权利要求中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必要技术特征全部再现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与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一一对应并且相同 全面覆盖原则即全部技术特征覆盖原则或字面侵权原则即如果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的技术特征包含了专利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则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当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采用的是上位概念特征而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采用的是相应的下位概念特征时则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在利用专利权利要求中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技术特征仍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此时不考虑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的技术效果与专利技术是否相同 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对在先专利技术而言是改进的技术方案并且获得了专利权则属于从属专利未经在先专利权人许可实施从属专利也覆盖了在先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二、等同原则的适用 在专利侵权判定中当适用全面覆盖原则判定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不构成侵犯专利权的情况下应当适用等同原则进行侵权判定 等同原则是指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中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技术特征经与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保护的技术特征相比从字面上看不相同但经过分析可以认定两者是相等同的技术特征这种情况下应当认定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落入了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也包括与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中必要技术特征相等同的技术特征所确定的范围

等同特征又称等同物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中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技术特征是专利权利要求中相应技术特征的等同物 一被控侵权物中的技术特征与专利权利要求中的相应技术特征相比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产生了基本相同的效果; 二对该专利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通过阅读专利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够联想到的技术特征 等同物应当是具体技术特征之间的彼此替换而不是完整技术方案之间的彼此替换 等同物代替包括对专利权利要求中区别技术特征的替换也包括对专利权利要求中前序部分技术特征的替换 判定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中的技术特征与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是否等同应当以侵权行为发生的时间为界限 适用等同原则判定侵权仅适用于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中的具体技术特征与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中相应的必要技术特征是否等同而不适用于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的整体技术方案与独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技术方案是否等同 进行等同侵权判断应当以该专利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为准而不应以所属领域的高级技术专家的专业知识水平为准 进行等同侵权判断对于开拓性的重大发明专利确定等同保护的范围可以适当放宽;对于组合性发明或者选择性发明确定等同保护的范围可以适当从严对于故意省略专利权利要求中个别必要技术特征使其技术方案成为在性能和效果上均不如专利技术方案优越的变劣技术方案而且这一变劣技术方案明显是由于省略该必要技术特征造成的应当适用等同原则认定构成侵犯专利权在专利侵权判定中下列情况不应适用等同原则认定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落入专利权保护范围 一被控侵权的技术方案属于申请日前的公知技术; 二被控侵权的技术方案属于抵触申请或在先申请专利; 三被控侵权物中的技术特征属于专利权人在专利申请、授权审查以及维持专利权效力过程中明确排除专利保护的技术内容

侵犯外观专利权分类和处罚是什么

侵犯外观专利权分类和处罚是什么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但是许多人对于自身的权利还不是完全了解,我们今天谈谈外观专利,当专利权收到侵害时,我们可以通过相关法律途径进行维权,那么侵犯外观专利怎么处罚呢? 一、侵犯外观专利侵权分类 专利侵权行为分为直接侵权行为和间接侵权行为两类。 直接侵权行为。这是指直接由行为人实施的侵犯他人专利权的行为。其表现形式包括:制造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使用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许诺销售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销售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进口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 使用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行为; 间接侵权行为。这是指行为人本身的行为并不直接构成对专利权的侵害,但实施了诱导、怂恿、教唆、帮助他人侵害专利权的行为。间接侵权行为通常是为直接侵权行为制造条件,常见的表现形式有:行为人销售专利产品的零部件、专门用于实施专利产品的模具或者用于实施专利方法的机械设备;行为人未经专利权人授权或者委托,擅自转让其专利技术的行为等。 二、外观专利侵权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1.侵害的对象是有效的专利。专利侵权必须以存在有效的专利为前提,对于在发明专

利申请公布后专利权授予前使用发明而未支付适当费用的纠纷,专利权人应当在专利权被授予之后,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2.必须有侵害行为,即行为人在客观上实施了侵害他人专利的行为。并以生产经营为目的。非生产经营目的的实施,不构成侵权。 3.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即行为人实施专利的行为未经专利权人的许可,又无法律依据。 三、侵犯外观专利权,是指没有得到专利权人许可,擅自实施其专利的行为。擅自实施他人专利,应受到下列处罚: 1、承担民事责任(赔偿专利权人的损失); 2、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给予下列处分: (1)责令改正并予以公告; (2)没有违法所得; (3)并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万元以下罚款; (4)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以非专利产品冒充专利产品、以非专利方法冒充专利方法: 1、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以公告; 2、并处五万元以下罚款。 以上就是侵犯外观专利怎么处罚的相关内容,其相关处罚有:民事责任,没收违法所得,处以3倍一下违法所得,没有所得的处5万以下罚款,构成犯罪则追究名师责任。

非常好的物料传感器资料

物位传感器及其应用 物位传感器可分两类:一类是连续测量物位变化的连续式物位传感器;另一类是以点测为目的的开关式物位传感器即物位开关。目前,开关式物位传感器比连续式物位传感器应用得广。它主要用于过程自动控制的门限、溢流和空转防止等。连续式物位传感器主要用于连续控制和仓库管理等方面,有时也可用于多点报警系统中。下面介绍几种实用化的物位传感器及应用。 l、电容式物位传感器电容式物位传感器有两个导体电极(通常把容器壁作为一个电极),由于电极间是气体、流体或固体而导致静电容的变化,因此可以敏感物位。它的敏感元件有三种形式,即棒状、线状和板状,其工作温度、压力主要受绝缘材料的限制。电容式物位传感器可以采用微机控制,实现自动调整灵敏度,并且具有自诊断的功能,同时能够检测敏感元件的破损、绝缘性的降低、电缆和电路的故障等,并可以自动报警,实现高可靠性的信息传递。由于电容式物位传感器无机械可动部分,且敏感元件简单,形状和结构的自由以大,操作方便,因此,它是应用最广的一种物位传感器。 2、浮于自动平衡式物位传感器这种传感器通过检测平衡浮子浮力的变化来进行液位的测量。它可以配备微机,使之具有自检、自诊断和远传的功能,利用它可以高精度地测量大跨度的液位。 3、压力式物位传感器一般采用半导体膜盒结构,利用金属片承受液体压力.通过封入的硅油导压传递给半导体应变片进行液位的测量。由于固态压力传感器(压阻电桥式)性能的提高和微处理技术的发展,压力式物位传感器的应用愈来愈广。近年来.已经研制出了体积小、温度范围宽、可靠性好、精度高的压力式物位传感器,同时,其应用范围也不断地拓宽。 4、超声波物位传感器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的物位传感器,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其工作原理是,工作时向液面或粉体表面发射一束超声波,被其反射后,传感器再接收此反射波。设声速一定,根据声波往返的时间就可以计算出传吸器到液面(粉体表面)的距离,即测量出液面(粉体表面)位置。其敏感元件有二种,一种是由线圈、磁铁和膜构成的,另一种是由压电式磁致伸缩材料构成的。前者产生的是10KHz的超声波,后者产生的是20~40Khz的超声波。超声波的频率愈低,随着距离的衰减愈小,但是反射效率也小。因此,应根据测量范围、物位表面状况和周围环境条件来决定所使用的超声波传感器。高性能的超声波物位传感器由微机控制。以紧凑的硬件进行特性调整和功能检测。它可以准确地区别信号波和噪声,因此,可以在搅拌器工作的任况下测量物位。此外,在高温或吹风时也可检测物位,特别是可以检测高粘度液体和粉状体的物位 5、激光式物位传感器它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非接触式高精度物位传感器。其工作原理与超声波物位传感器相同,只是把超声波换成光波。激光束很细,作为物位传感器时,即使物位表面极其粗糙,其反射波束也不过加宽到20mm,但这仍是激光式物位传感器可以接收的范围内、激光式物位传感器一般采用近红外光。它是把光流发射

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联系与区别

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根本区别 发明 专利法所称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1)发明是一项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是指运用自然规律解决人类生产、生活中某一特定技术问题的具体构思,是利用自然规律、自然力使之产生一定效果的方案。技术方案一般由若干技术特征组成。例如产品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可以是零件、部件、材料、器具、设备、装置的形状、结构、成分、尺寸等等;方法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可以是工艺、步骤、过程,所涉及的时间、温度、压力以及所采用的设备和工具等等。各个技术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技术特征。 (2)发明分为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两大类型 产品发明包括所有由人创造出来的物品做出的发明。 方法发明包括所有利用自然规律的方法,又可以分为制造方法和操作使用方法两种类型,例如对加工方法、制造方法、测试方法或产品使用方法等所做出的发明。 专利法保护的发明也可以是对现有产品或方法的改进。绝大多数发明都是对 现有技术的改进,例如对某些技术特征进行新的组合,对某些技术特征进行新的选择等,只要这些组合或选择产生了新的技术效果,就是可以获得专利保护的发明。 实用新型 专利法所称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与发明的相同之处在于,实用新型也必须是一种技术方案,而不能是抽象的概念或者理论表述。实用新型与发明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实用新型只限于具有一定形状的产品,不能是一种方法,例如生产方法、试验方法、处理方法和应用方法等,也不能是没有固定形状的产品,如药品、化学物质、水泥等;第二,对实用新型的创造性要求不太高,而实用性较强。 《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条规定:“专利法所称的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它是指通过发明人的构思,利用自然规律创造出的针对各种技术问题的新的解决方案。 《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条还规定:“专利法所称的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也就是说,实用新型专利是对机器、设备、装置、用具或器件的形状、构造或其结合提出新的方案,并且该新的方案能够在工业上制造出具有实用价值或实际用途的产品。

侵犯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对比对象和方法

我国《专利法》59条第1款规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这就是说,权利要求是确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直接依据,处于主导地位。 说明书和附图处于从属地位,项技术特征如在权利要求中叙述不清的,可以通过说明书和附图加以理解。 根据《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解释》第2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权利要求的记载,结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阅读说明书及附图后对权利要求的理解,确定专利法第五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权利要求的内容。” 1、侵犯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对比对象 进行侵权判定,应当以权利人主张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与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的全部技术特征逐一进行对应比较。 一般不以专利产品与侵权物品直接进行侵权对比。 专利产品可以用于帮助理解有关技术特征与技术方案。

当原被告双方当事人均有专利权时,一般不能用双方专利产品或者双方专利的权利要求进行侵权对比。 对产品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进行专利侵权判定比较,一般不考虑侵权物与专利技术是否为相同应用领域。 2、侵犯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对比方法 由于进行专利侵权比较的双方一个为文字说明,一个为实物,不能将两者直接比较,在实践中通常依据下述方法来进行侵权比较。 首先,将专利权要求中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包括前序部分和特征部分的技术特征,进行分解列出,同时,把被控侵权物所包含的所有技术特征也一一列出。 其次,将两者所包含的技术特征进行一一对应,看专利权利要求中所有必要技术特征是否都被被控侵权物所囊括或与被控侵权物中的对应技术特征相等同。如果是,则专利侵权成立,如果不是,则专利侵权不成立。 专利申请选择汇桔专业优质服务,只需提供资料,知识产权专家代办,省心省力。汇桔网严选商家资质,筛选优质专利服务商,担保交易,保障咨询、信息安全。您的权益,我们全力守护。

一种答复发明专利实质审查意见的方法

一种答复发明专利实质审查意见的方法 来源:作者:日期:2011-06-30 发明专利申请进入实质审查程序后,审查员在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中,通常给出三种结论性意见, 一是只提出申请文件中的形式错误,假如申请人遵循审查员的意见或建议做出修改后,可望授权;二是经 过检索,引用对比文件,对专利申请文件的新奇性或者创造性提出质疑,要求申请人陈述该专利申请可以 授权的理由,否则将不能授予专利权;三是审查员认为专利申请中没有可以被授予专利权的实质内容,假 如申请人没有陈述理由或者陈述理由不充分,该申请将被驳回。对于上述第一种类型,申请人只要按照审 查员的要求克服申请文件的缺陷即可,对第三种类型,由于涉及专利撰写时的失误,比如公开不充分等, 很难在实质审查程序中得到补救。本文着重讨论针对第二种类型,假如不同意审查员的意见,如何撰写出 一份逻辑严谨、说理清楚并令审查员信服的意见陈述书。 一、“特征比较”法 “特征比较”法在专利侵权诉讼中,得到普遍运用和认可。但在实质审查程序中,是否有必要运用以 及如何运用“特征比较”法,还鲜见文章论述。由于专利审查程序和审查标准的非凡性,还需要仔细研究 和探索如何将“特征比较”法运用到专利实质审查程序中。 本文以一个实际案例为例,说明“特征比较”法的基本思路。 案例介绍 题为“单板大容量数字时分交换网络”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99109931,在实质审查程序中,审查员以 两份对比文件相结合为证据,认为该发明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1不具备创造性,并接着指出,

权利要求2、 6和7无创造性。笔者运用“特征比较”法,将该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1与对比文件1、2披露的技术特征相 对照,逐一比较分析,得出该发明专利申请具备创造性的结论,审查员对笔者的分析表示认可,最终授予 了专利权。 运用“特征比较”法撰写意见陈述书的步骤 借助于方法发明的独立权利要求的撰写格式,介绍运用“特征比较”法撰写意见陈述书的步骤: 首先,开宗明义地提出申请人不同意申请员的意见; 将审查员的审查意见要点归纳后,一一列出; 将对比文件的公开号(或者出版刊物),公开日期列出 将专利申请权利要求1的技术特征,对比文件1、2披露的技术特征列出,对应地创建一个表格,对应 地填入技术特征; 通过表格,对照说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1的哪些技术特征与对比文件相同,哪些特征与对比文件不 同,不同的理由是什么。 二、“特征比较”法在发明专利申请99109931一案的具体运用。 根据上述的“特征比较”法,将审查员的审查意见要点归纳后一一列出,并将对比文件的公开号(或 者出版刊物),公开日期列出后,分析了本发明专利申请的技术特征和对比文件1、2所披露的技术特征。 本申请的技术特征是:串并转换模块、并串转换模块、1×n数据存储单元压缩矩阵、地址比较模块、 控制存储模块;

申请中国发明专利须知(2020)

( 合同范本 ) 甲方: 乙方: 日期:年月日 精品合同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申请中国发明专利须知(2020) Constrain both parties to perform their responsibilities and obligations together, and clarify the obligations that both parties need to perform within the time limit

申请中国发明专利须知(2020) 一.申请程序: 1、提出专利申请,签定委托书,提供详细的发明人(设计人)或申请人姓名(以法人单位名义申请的应写出法人单位的全称)、邮编、地址、传真和联系人的姓名及电话。 2、检索所要申报的专利内容(根据申请人的要求进行检索)。 请到专利业务中下载相关手续。 二.发明专利申请: 1、发明创造名称: 名称应简单、明确地反映发明创造的主题和类型,(不得超过25字),名称不得使用人名、地名、商标、型号及商业宣传用语,也不得使用代号或含糊不清的词汇,应尽可能采用国际专利分类表中的技术语或国家标准规定术语或常用的规范术语。 2、现有技术(本发明的背景技术):

应写明与本发明技术最相接近的现有技术的情况,说明其优点并实事求是地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不足之处,例如某国XXX号专利,或某出版物名称等。 发明创造为产品的,如对于现有技术的结构用文字难以描述清楚时,可附图说明。 3、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 对于产品类的发明创造,应结合附图,清楚、完整地写明构件名称、各构件之间的联接关系、动作原理和工作程序,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 对于电子类的发明创造,应提供电路图或框图,并结合硬件说明其构造特征。 对于方法类的发明创造,如化工、药品、食品,应尽量说明其工艺步骤及工艺条件的限定,并可提供工艺流程图。药品需提供临床证明。 4、发明创造的效果和优点: 应说明本发明创造与现有技术对比所具有的积极的效果和优

侵犯外观设计专利应该如何处罚

一、侵犯外观设计专利应该如何处罚 1、承担民事责任(赔偿专利权人的损失)。 2、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给予下列处分: (1)责令改正并予以公告; (2)没有违法所得; (3)并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万元以下罚款; (4)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如何判断是否侵犯外观设计专利 1、确定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根据《专利法》第五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其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外观设计专利权人在申请外观设计专利时向专利局提交的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为准,包括主视图、俯视图、侧视图等。其中主视图最为重要,因为它最能体现该项外观设计的美感。在确定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时,还要注意从这些视图中找出能够体现该项外观设计美感的各项要素。 2、确定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与侵权产品是否属于相同或者类似商品司法实践中的认定方法,通常是以产品的功能、用途作为标准,同时参考国际外观设计分类表有关商品的分类。如果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与被控侵权产品在功能、用途上是相同的,就可以确定二者是相同或者类似商品,并继续进行下面第3点的比较。如果二者在功能、用途上不相同,可以认定二者既不是相同商品,也不是类似商品,到此就可以结束我们的侵权判定步骤,认定专利侵权不成立。 3、将外观设计专利与被控侵权产品进行对比即以普通消费者的眼光,对被授予专利的外观设计与被控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进行要部观察,整体判断。 三、侵犯外观专利权行为的分类 专利侵权行为分为直接侵权行为和间接侵权行为两类。 1、直接侵权行为。这是指直接由行为人实施的侵犯他人专利权的行为。其表现形式包括:制造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使用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许诺销售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销售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进口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 使用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行为。 2、间接侵权行为。这是指行为人本身的行为并不直接构成对专利权的侵害,但实施了诱导、怂恿、教唆、帮助他人侵害专利权的行为。间接侵权行为通常是为直接侵权行为制造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修正) 颁布日期1984. 03. 12 实施日期1985. 04.01 失效日期 时效性有效 内容分类工业、知识产权法 法规了类 颁布单位全国人大常委会 文号 ( 1 9 8 4年3月1 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衣人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根据1 9 9 2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衣人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V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第三章专利的申请 第四章专利申请的审査和批准 第五章专利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 第六章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 第七章专利权的保护 第八章附则 总则 第?章 第?条为了保护发明创造专利权,鼓励发明创造,有利于发明创造的推广应用,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特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受理和审査专利申请,对符合本法规定的发明创造授予专利权。 第四条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涉及国家安全或者重人利益需要保密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五条对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第六条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 单位;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全民所有制单位申请的,专利权归该单位持有;集体所有制单位或者个人申请的,专利权归该单位或者个人所有。 在中国境内的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工作人员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企业: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专利权归申请的企业或者个人所有。 专利权的所有人和持有人统称专利权人。 第七条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非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申请?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压制。 第八条两个以上单位协作或者?个单位接受其他单位委托的研究、设计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 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单位;申请被批准后?专利权归申请的单位所有或者持有。 第九条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 第十条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可以转让。 全民所有制单位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必须经上级主管机关批准。 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必须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当事人必须订立书血?合同,经专利局登记和公告后生效。 第十?条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销售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销售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销售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专利权彼授予后,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专利权人有权阻止他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为上两款所述用途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进口依照其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