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带传动)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带传动)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带传动)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带传动)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

(外传动为带传动)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一章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设计计算说明书既是图纸设计的理论依据,又是整个设计计算过程的总结,同时也是审核设计是否合理,能否满足生产和使用要求的技术文件之一。因此,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是设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第一节设计计算说明书的内容与要求

设计计算说明书应以计算内容为主,要写明整个设计的主要计算及简要的说明。

设计计算说明书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书写(也可打印)在规定格式的用纸上,并装成册。

对于计算过程的书写,要求先写出公式(注明公式来源),代入相关数据,直接得出运算结果、并注明单位,略去演算过程。对于计算结果应作出简短的结语,如:“满足强度要求”、“在允许范围内”等。

在设计计算说明书中,应附有与计算有关的必要简图,如在轴的设计计算中应绘制轴的结构简图、受力图、弯矩图和转矩图等。

设计计算说明书除包括计算内容之外,还应包括一些技术说明。例如在装配和拆卸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传动零件和滚动轴承的润滑方法及润滑剂的选择等。然而,由于设计的时间较短,关于技术说明的内容可不详细编入。重点放在设计计算内容的整理上。

第二节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写大纲

设计计算说明书应在全部计算及全部图纸完成之后进行整理编写。所包含内容概括如下:(1)目录(标题及页次);

(2)设计任务书(原发的任务书);

(3)电动机的选择计算;

(4)传动装置的运动与动力参数的选择和计算;

(5)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6)轴的设计计算;

(7)滚动轴承的选择与寿命验算;

(8)键联接的选择和验算;

(9)联轴器的选择;

(10)减速器润滑方式与密封形式的选择,润滑油牌号的选择及装油量的计算;

(11)课程设计总结(简要说明设计体会,本设计优缺点及改进意见等);

(12)参考资料目录(编号[×]、书目、著者、出版单位、出版年月)。

第三节设计计算说明书的书写示例

设计计算说明书的书写格式示例:

图x 低速轴计算简图

第四节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写大纲模式

1 电动机的选择或 1 电动机的选择

1.1 选择电动机的转速 1.1 选电动机类型

1.1.1 计算传动滚筒的转速 1.2 选择电动机功率

1.1.2 计算总传动比范围 1.

2.1 工作机的功率

1.1.3 确定电动机的转速 1.

2.2 传动装置的总效率

1.2.3 所需电动机的输出功率1.2 所需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1.3 选择电动机的转速

1.2.1 工作机的功率 1.3.1 计算传动滚筒的转速1.2.2 传动装置的总效率 1.3.2 计算总传动比范围

1.2.3 所需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1.3.3 确定电动机的转速

1.3 选择电动机的型号 1.4 选择电动机的型号

(列出其主要性能数据)(列出其主要性能数据)

2 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2.1 分配传动比

2.1.1 总传动比

2.1.2 各级传动比的分配

2.2 各轴功率、转速和转矩的计算

(计算结果汇总列表)

3 传动零件的设计汁算

3.1 减速器箱外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3.1.1 确定V带截型

3.1.2 确定V带轮直径

3.1.3 确定中心距及V带基准长度

3.1.4 确定V带根数

3.1.5 计算作用在轴上的载荷

3.1.6 带轮结构设计

(带轮的结构简图和结构尺寸列表(待轴设计结束后画图和列表))

3.2 减速器箱内的圆住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3.2.1 选定齿轮材料和齿面平均硬度(在本节中应确定齿型和设计准则)

3.2.2 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

3.2.3 确定几何尺寸

3.2.4 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3.2.5 齿轮的结构设计

(齿轮的结构简图和结构尺寸列表(待轴设计结束后画图和列表))

4 轴的设计计算

4.1 减速器高速轴的设计

4.1.1 选择轴的材料

4.1.2 按转矩初步估算轴伸直径

4.1.3 设计轴的结构,初选滚动轴承(画出轴的结构图)

4.1.4 轴的计算简图

4.1.5 求垂直面内的支承反力,作垂直面内的弯矩图

4.1.6 求水平面内的支承反力,作水平面内的弯矩图

4.1.7 求合成弯矩,作合成弯矩图

4.1.8 作转矩图

4.1.9 求当量弯矩,作当量弯矩图

4.1.10 校核轴的强度

4.2 减速器低速轴的设计

4.2.1 选择轴的材料

4.2.2 按转矩初步估算轴伸直径

4.2.3 初选联轴器,设计轴的结构,初选滚动轴承(画出轴的结构图)

4.2.4 求大齿轮上的作用力(轴的其他计算略)

5 滚动轴承的选择及其寿命计算

5.1 减速器高速轴滚动轴承的选择及其寿命计算

5.1.1 选择轴承类型及初定型号

5.1.2 计算轴承的受力

5.1.3 计算当量动载荷

5.1.4 计算轴承寿命

5.2 减速器低速轴的滚动轴承选择及其寿命计算

5.2.1 选择轴承类型及初定型号

5.2.2 计算轴承的受力

5.2.3 计算当量动载荷

5.2.4 计算轴承寿命

6 键联接的选择和验算

6.1 减速器大齿轮与低速轴的键联接

6.2 大带轮与减速器高速轴轴伸的键联接

6.3 联轴器与减速器低速轴轴伸的键联接

7 联轴器的选择

7.1 联轴器类型的选择

7.2 联轴器扭矩的选择

7.3 联轴器转速的选择

8 润滑与密封

8.1 减速器齿轮传动润滑油的选择

8.2 减速器轴承润滑方式和润滑剂的选择

8.3 减速器密封装置的选择、通气器类型的选择

9 减速器箱体结构尺寸的确定

9.1 减速器箱体材料的选择

9.2 减速器箱体结构尺寸

(以表形式表达各部分结构名称及尺寸值)

第五节设计计算说明书的装订顺序

1 封面

2 任务书

3 目录(可按照第四节的给定的大纲模式进行)

4 正文

5 课程设计总结(要另起页)

6 参考文献(要另起页)

第二章总结与答辩

总结与答辩是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最后环节。

学生在完成全部图纸及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任务之后,全面地分析此次设计中存在的优缺点,找出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掌握通用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通过总结,巩固和提高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辩是检查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情况和设计的成果,评定设计成绩的—个重要方面。学生完成设计后,应及时做好答辩的准备。通过准备答辩可以对设计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因此准备答辩是一个再提高的过程。

通过个人系统地回顾总结、准备答辩和教师的质疑、答辩,学生能更一进步发现设计计算和图纸中存在的问题,搞清尚末弄懂的,不甚理解或未曾考虑到的问题。从而取得更大的收获,圆满地达到课程设计的目的。

总结和准备答辩时,学生应认真整理和检查全部图纸和说明书,进行系统、全面的回顾和总结。搞清设计中每一个数据、公式的使用,弄懂图纸上的结构设计问题,每一线条的画图依据以及技术要求等其他问题。做好总结可以把还不懂或尚未考虑到的问题搞懂、弄透,以取得更大的收获。总结以书面形式写在设计计算说明书的最后一页,以便老师查阅。

为了便于学生的总结和准备答辩,针对课程设计的要求,编制出下列题签:

1.综合题目

(1)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与输出功率有何不同?传动件按哪种功率设计?为什么?

(2)同一轴上的功率P、转矩T、转速n之间有何关系?你所设计的减速器中各轴上的功率P、转矩T、转速n是如何确定的?

(3)在装配图的技术要求中,为什么要对传动件提出接触斑点的要求?如何检验?

(4)装配图的作用是什么?装配图应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5)装配图上应标注哪几类尺寸?举例说明。

(6)你所设计的减速器的总传动比是如何确定和分配的?

(7)在你设计的减速器中,哪些部分需要调整?如何调整?

(8)减速器箱盖与箱座联接处定位销的作用是什么?销孔的位置如何确定?销孔在何时加工?

(9)起盖螺钉的作用是什么?如何确定其位置?

(10)你所设计传动件的哪些参数是标准的?哪些参数应该圆整?哪些参数不应该圆整?为什么?

(11)传动件的浸油深度如何确定?如何测量?

(12)伸出轴与端盖间的密封件有哪几种?你在设计中选择了哪种密封件?选择依据是什么?

(13)为了保证轴承的润滑与密封,你在减速器结构设计中采取了哪些措施?

(14)密封的作用是什么?你设计的减速器哪些部位需要密封?你采取了什么措施保证密封?

(15)毡圈密封槽为何做成梯形槽?

(16)轴承采用脂润滑时为什么要用挡油环?档油环为什么要伸出箱体内壁?

(17)你设计的减速器有哪些附件?它们各自的功用是什么?

(18)布置减速器箱盖与箱座的联接螺栓、定位销、油标及吊耳(吊钩)的位置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19)通气器的作用是什么?应安装在哪个部位?你选用的通气器有何特点?

(20)窥视孔有何作用?窥视孔的大小及位置应如何确定?

(21)说明油标的用途、种类以及安装位置的确定。

(22)你所设计箱体上油标的位置是如何确定的?如何利用该油标测量箱内油面高度?

(23)放油螺塞的作用是什么?放油孔应开在哪个部位?

(24)轴承旁凸台的结构、尺寸如何确定?

(25)在箱体上为什么要做出沉头座坑?沉头座坑如何加工?

(26)轴承端盖起什么作用?有哪些形式?各部分尺寸如何确定?

(27)轴承端盖与箱体之间所加垫圈的作用是什么?

(28)如何确定箱体的中心高?如何确定剖分面凸缘和底座凸绦的宽度和厚度?

(29)试述螺栓联接的防松方法。在你的设计中采用了哪种方法?

(30)调整垫片的作用是什么?它的材料为什么多采用08F?

(31)箱盖与箱座安装时,为什么剖分面上不能加垫片?如发现漏油(渗油),应采取什么措施?

(32)箱体的轴承孔为什么要设计成一样大小?

(33)为什么箱体底面不能设计成平面?

(34)你在设计中采取什么措施提高轴承座孔的刚度?

(35)机械传动的总传动比如何确定?各级传动比的分配原则是什么?

(36)密封装置的作用及选择根据是什么?

(37)为什么要进行草图设计?草图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38)试述低速轴上零件的装拆顺序。

(39)试绘出箱座低面的俯视图。

(40)试述减速器的主要设计步骤。

(41)上下箱体联接螺栓的位置和个数是根据什么确定的?

(41)电动机的型号和转速是如何确定的?

(42)通气器的作用是什么?通气器应布置在箱体的何处?

(43)检查孔的作用是什么?所开孔的大小和位置根据什么条件确定?

(44)试述减速器各传动件布置方案应考虑的原则。带传动、链传动各自布置在高速级还是低速级,为什么?

(45)减速器中心高、低速齿轮的布置应考虑哪些问题?

(46)为减少箱体加工面,在设计中采取哪些措施?

(47)根据什么选用减速器润滑油牌号和油面位置?

(48)减速器地脚螺栓直径是如何确定的?

(49)简述你设计的减速器有哪些特点?

(50)箱缘宽度是根据什么条件确定的?

(51)上、下箱体结合面和密封是如何考虑的?

(52)电动机的功率是如何确定的?当已知工作机功率时,在传动装置的设计中应根据哪个功率进行计算?

(53)装配图中应标注哪些尺寸?结合你所设计的图纸说明各尺寸的作用。

(54)结合你的设计,试述轴上所选择的形位公差。

(55)工作机轴的实际转速应如何确定?如何使工作机轴的实际转速与所要求的转速相差最小?

(56)轴承旁联接螺栓起何作用?其位置及凸台高度是如何确定的?

(57)试述各类机械传动传动比的大致范围。

(58)减速器上吊环或吊耳的作用是什么?试比较两者的优缺点。

(59)在确定油面指示装置位置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60)试述减速器内滚动轴承润滑方法的选择?

(61)减速器中大、小齿轮与箱壁的径向间隙是如何确定的?

(62)减速器上下箱体联接处的定位稍起什么作用?它的直径、安装位置如何确定?

(63)有关减速器齿轮的润滑是怎样考虑的?

(64)箱体的壁厚是怎佯确定的?

(65)试述传动装置在机械设备中的作用。

(66)减速器的油塞起什么作用?在布置其位置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67)说明计算载荷中的载荷系数K的意义?它主要考虑些什么问题?

2.轴、轴承及轴毂联接的有关题目

F的方向?

(1)结合你的设计,说明如何考虑向心推力轴承轴向力

a

(2)试分析轴承的正、反装形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3)你所设计减速器中的各轴分别属于哪类轴(按承载情况分)?轴断面上的弯曲应力和扭转切应力各属于哪种应力?

(4)以减速器的输出轴为例,说明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方法?

(5)试述你的设计中轴上所选择的形位公差。

(6)试述低速轴上零件的装拆顺序。

(7)轴承在轴上如何安装和拆卸?在设计轴的结构时如何考虑轴承的装拆?

(8)为什么在两端固定式的轴承组合设计中要留有轴向间隙?对轴承轴向间隙的要求如何在装配图中体现?

(9)说明你所选择的轴承类型、型号及选择依据。

(10)你在轴承的组合设计中采用了哪种支承结构形式?为什么?

(11)轴上键槽的位置与长度如何确定?你所设计的键槽是如何加工的?

(12)设计轴时,对轴肩(或轴环)的高度及圆角半径有什么要求?

(13)轴的设计为何要初估轴径,而后再进行强度验算?

(14)轴承如何拆装,在轴的设计中应如何考虑?

(15)在进行轴的设计中如何使轴不产生轴向窜动,又不致因发热而卡死轴承。

(16)轴上在不同轴段上若有两个键槽时,在设计时应如何考虑?

(17)试述轴的设计步骤和设计方法。

(18)轴的结构尺寸应如问确定?以低速轴为例说明之。

(19)根据什么条件选择轴承的类列?

(20)键的常用材料有哪些?它和轴与轮毂的材料有什么样的关系?

(21)试述低速轴力的作用点和支点位置的确定方法。

(22)键的结构尺寸:宽度b,厚度h和长度L应如何确定?键在轴上的安装位置如何确定?

(23)角接触轴承为什么要成对使用?

(24)圆锥滚子轴承的压力中心为什么不通过轴承宽度的中点?

(25)传动装置中各轴的功率、转速和转矩是什么关系?

(26)键的强度验算,主要考虑什么强度?

(27)试述角接触轴承正装和反装布置的优缺点,你选择的布置有何特点?

(28)在什么条件下,采用齿轮轴?其优缺点如何?

(29)根据什么条件选择联轴器?联轴器与箱边距离应如何考虑?

F的方向?

(30)对角接触轴承应如何考虑轴向力

a

(31)齿轮轮毅与轴联接的键的强度不满足要求时,如何处理?

(32)轴的强度计算公式中C 考虑了些什么问题?其大、小如何确定?

(33)轴承外圈与箱体、内圈与轴径的配合根据什么选择?

(34)轴承盖的类型有哪些?试说明你设计中所选用轴承盖的原因。

(35)试比较轴承用稀油和油脂润滑的优缺点。

(36)轴承为何留有轴向间隙?采取什么措施?如何进行调整?

(37)轴承的密封方式有几种?你在设计中是如何选择的?

(38)滚动轴承采用什么润滑剂?为什么?

(39)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应考虑哪些问题?

3.齿轮减速器的有关题目

(1)试分析齿轮啮合时的受力方向。

(2)试述尺寸大小、生产批量对选择齿轮结构型式的影响。

(3)试述你所设计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3)试述获得软齿面齿轮的热处理方法及软齿面闭式齿轮传动的设计准则。

(4)你所设计齿轮减速器的模数m 和齿数z 是如何确定的?为什么低速级齿轮的模数大于高速级?

(5)在进行齿轮传动设计时,如何选择齿宽系数d ?如何确定轮齿的宽度1b 与2b ?

(6)为什么通常大、小齿轮的宽度不同,且1b >2b ?

(7)影响齿轮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的主要几何参数是什么?影响齿根弯曲疲劳强度的主要几何参数是什么?为什么?

(8)在齿轮设计中,当接触疲劳强度不满足要求时,可采取哪些措施提高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

(9)在齿轮设计中,当弯曲疲劳强度不满足要求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提高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

(10)在进行闭式齿轮传动设计时,如何使弯曲疲劳强度的裕度减少?

(11)大、小齿轮的硬度为什么有差别?哪一个齿轮的硬度高?

(12)在圆锥齿轮传动中,如何调整两齿轮的锥顶使其重合?

(13)在什么情况下采用直齿轮,什么情况下采用斜齿轮?

(14)可采用什么办法减小齿轮传动的中心距?

(15)圆锥齿轮的浸油高度如何确定,油池深度如何确定?如果油池过浅会产生什么问题?

(16)套杯和端盖间的垫片起什么作用?端盖和箱体间的垫片起什么作用?

(17)如何保证小圆锥齿轮轴的支承刚度?

(18)试述小圆锥齿轮轴轴承的润滑。

(19)在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中,如果其中一级采用斜齿轮,那么它应该放在高速级还是低速级?如果两级均采用斜齿轮,那么中间轴上两齿轮的轮齿旋向应如何确定?为什么?

(20)齿轮设计计算的步骤是怎样的?结合设计叙述其合理性。

(21)为何大、小齿轮的弯曲强度要分别校核?

(22)试述齿轮强度计算时,所用计算载荷的意义。

(23)试述闭式齿轮的主要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

(24)齿轮常用润滑油的牌号有哪些?你是如何选择的?

(25)大、小齿轮的硬度为什么有差别?你设计的大、小齿轮齿面硬度是否相同?接触

疲劳强度校核中用哪一个齿轮极限应力值?

(26)大、小齿轮的弯曲应力是否相等?如何进行校核?

(27)斜齿轮轮齿的螺旋角的大小和旋向是根据什么原则确定的?

(28)选择齿轮材料应考虑哪些方面?你设计中的材料是如何选择的?

(29)齿轮的轴向固定有哪些方法?你采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30)齿轮接触应力和弯曲应力变化的规律如何?

(31)齿宽系数的选择与哪些因素有关?

K的意义?它主要考虑什么问题?

(32)说明齿轮计算载荷中的工况系数

A

4.带传动的有关题目

(1)V带的根数是怎样确定的?为什么将其限制在3~10根范围内?

(2)大带轮直径有何限制?为什么?

(3)试述带传动的大致设计步骤。

(4)铸件在设计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5)V带传动在设计时,要确定哪些主要参数?

(6)带传动的包角有何限制?为什么?

(7)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什么?其设计准则是什么?

(8)如果包角小于120 ,应采取何种措施可增大包角?简述该种措施的几种形式。

(9)简述V带带轮结构形式。

机械设计试验指导书

上海百睿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https://www.doczj.com/doc/c2305123.html, 机械设计试验指导书 第一次机械设计结构展示与分析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常用机械传动的类型、工作原理、组成结构及失效形式; 2.了解轴系零部件的类型、组成结构及失效形式; 3.了解常用的润滑剂及密封装置; 4.了解常用紧固联接件的类型; 5.通过对机械零部件及机械结构及装配的展示与分析,增加对其直观认识。 二、实验设备 机构模型;典型机械零件实物;若干不同类型的机器。 三、实验内容、步骤 在实验室要认识的典型机械零件主要有螺纹联接件、齿轮、轴、轴承、弹簧,具体内容如下: 1.各种类型的螺纹联接实物,各种类型的螺栓、螺母及垫圈实物,螺纹联接的失效实物,各种类型的键、销实物,各种类型的键、销失效实物,各种类型的焊接、铆接实物; 2.各种类型及各种材质的齿轮、齿轮加工刀具、蜗轮蜗杆、带、带轮、链条、链轮、螺旋传动的零部件实物,失效零件实物; 3.各种类型的轴、轴承实物,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和周向固定实物,轴瓦和轴承衬实物,轴承、轴、轴瓦失效实物; 4.各种类型的弹簧和弹簧失效实物,各种联轴器、离合器实物模型。 四、注意事项 注意保护零件陈列柜中的零件。 五、实验作业 1.请回答在实验室所见到的零部件如螺栓、键、销、弹簧、滚动轴承、联轴器、离合器各 有哪些类型? 2.请举出螺栓、键、齿轮、滚动轴承的一种使用情况以及相应的失效形式。 六、问题思考 1.传动带按截面形式分哪几种?带传动有哪几种失效形式? 2.传动链有哪几种?链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哪些? 3.齿轮传动有哪些类型?各有何特点?齿轮的失效形式主要有哪几种? 4.蜗杆传动的主要类型有哪几种?蜗杆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哪几种? 5.轴按承载情况分为哪几种?轴常见的失效形式有哪些? 6.联轴器与离合器各分为哪几类?各满足哪些基本要求? 7.弹簧的主要类型和功用是什么? 8.可拆卸联接和不可拆卸联接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9.零件和构件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常用带传动效率测试分析实验台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

一:设计题目:搓丝机传动装置设计 1.1 设计要求 1) 该机用于加工轴辊螺纹,其结构见下图,上搓丝板安装在机头上,下搓丝板安装在滑块上。加工时,下搓丝板随着滑块作往复运动。在起始(前端)位置时,送料装置将工件送入上、下搓丝板之间,滑块往复运动时,工件在上、下搓丝板之间滚动,搓制出与搓丝板一致的螺纹。搓丝板共两对,可同时搓出工件两端的螺纹。滑块往复运动一次,加工一件。 2) 室内工作,生产批量为5台。 3) 动力源为三相交流380/220V,电动机单向运转,载荷较平稳。 4) 使用期限为10年,大修周期为3 年,双班制工作。 5) 专业机械厂制造,可加工7、8级精度的齿轮、蜗轮。 图1.1: 搓丝机简图 1.2原始技术数据

1.3设计任务 1. 完成搓丝机传动装置总体方案的设计和论证,绘制总体设计原理方案图。 2. 完成主要传动装置的结构设计。 3. 完成装配图1 张(用A0 或A1 图纸),零件图2 张。 4. 编写设计说明书1 份。 二:机械装置的总体方案设计 2.1 拟定传动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根据系统要求可知: 滑块每分钟要往复运动24次,所以机构系统的原动件的转速应为24r/min。以电动机作为原动机,则需要机构系统有减速功能。运动形式为连续转动→往复直线运动。根据上述要求,可采用曲柄滑块机构,该机构有尺寸较小,结构简洁的特点。利用曲柄和连杆共线,滑块处于极限位置时,可得到瞬时停歇的功能。同时该机构能承受较大的载荷。整个搓丝机由电动机、开式齿轮减速器、一级减速器、曲柄滑块机构、最终执行机构组成。如方案一图所示。 其中,r=148.5mm; l=1371.5mm; e=666mm; 最大压力角α=33°; 急回夹角β=7°,急回特性为k=1.081。 采用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外加开式齿轮减速器,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可靠,设计制造,维护方便。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带传动

实验一 带传动性能分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带传动试验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转矩、转速、转速差的测量方法,熟悉其操作步骤。 3、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及打滑现象。 4、了解改变预紧力对带传动能力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 1、测试带传动转速n 1、n 2和扭矩T 1、T 2。 2、计算输入功率P 1、输出功率P 2、滑动率ε、效率η。 3、绘制滑动率曲线ε—P 2和效率曲线η—P 2。 三、带传动实验台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传动实验台是由机械部分、负载和测量系统三部分组成。如图1-1所示。 1直流电机 2主动带轮 3、7力传感器 4轨道 5砝码 6灯泡 8从动轮 9 直流发电机 10皮带 图1-1 带传动实验台结构图 1、机械部分 带传动实验台是一个装有平带的传动装置。主电机1是直流电动机,装在滑座上,可沿滑座滑动,电机轴上装有主动轮2,通过平带10带动从动轮8,从动轮装在直流发电机9的轴上,在直流发电机的输出电路上,并接了八个灯泡,每个40瓦,作为发电机的负载。砝码通过尼龙绳、定滑轮拉紧滑座,从而使带张紧,并保证一定的预拉力。随着负载增大,带的受力增大,两边拉力差也增大,带的弹性滑动逐步增加。当带的有效拉力达到最大有效圆周力时,带开始打滑,当负载继续增加时则完全打滑。 2、测量系统 测量系统由转速测定装置和扭矩测量装置两部分组成。 (1)转速测定装置 用硅整流装置供给电动机电枢以不同的端电压实现无级调速,转动操纵面板上“调速”旋钮,即可实现无级调速,电动机无级调速范围为0~1500r/min ;两电机转速由光电测速装置测出,将转速传感器(红外光电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带轮背后的“U ”形糟中,由此可获得转速信号,经电路处理即可得到主、从动轮上的转速n 1、n 2。 (2)扭矩测量装置 电动机输出转矩1T (主动轮转矩)、和发电机输入转矩2T (从动轮转矩)采用平衡电机外壳(定子)的方法来测定。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外壳支承在支座的滚动轴承中,并可绕转子的轴线摆动。当电动机通过带传动带动发电机转动后,由于受转子转矩的反作用,电动机定子将向转子旋转的相反方向倾倒,发电机的定子将向转子旋转的相同方向倾倒,翻转力的大小可通过力传感器测得,经过计算电路计算可得到作用于电机和发电机定子的转矩,其大小与主、从动轮上的转矩1T 、2T 相等。 只要测得不同负载下主动轮的转速1n 和从动轮的转速2n 以及主动轮的扭矩1T 和从动轮的扭矩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范本

计算及说明 结果 一、设计任务书 1、设计任务 设计带式输送机的传动系统,采用带传动和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2、原始数据 输送带轴所需扭矩 τ=950Nm 输送带工作速度 ν=0.8m/s 输送带滚筒直径 d =350mm 减速器设计寿命为8年(两班制),大修期限四年。 3、工作条件 两班制工作,空载起动载荷平稳,常温下连续(单向)运转,工作环境 多尘;三相交流电源,电压为380/220V 。 二、传动系统方案的拟定 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方案如图所示:(画方案图) 带式输送机由电动机驱动。电动机1将动力传到带传动2,再由带传动传入 一级减速器3,再经联轴器4将动力传至输送机滚筒5,带动输送带6工作 。传动系统中采用带传动及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采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三、电动机的选择 按设计要求及工作条件选用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卧式封闭结构,电压 380V 。 1、电动机的功率 根据已知条件由计算得知工作机所需有效效率 KW Fv P w 17.21000 8 .035.0950 1000=?== 设:η1—联轴器效率=0.97; η2—闭式圆柱齿轮传动效率=0.99 η3—V 带传动效率=0.96 η4—对轴承效率=0.99 η5—输送机滚筒效率=0.96 由电动机至运输带的传动总效率为 8588.096.099.096.099.097.0353 4 321=????==ηηηηηη 工作机所需电动机总功率 KW P w 53.28588 .017 .2P r == = η 由表所列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数据中可以确定,满足Pm ≥Pr 条件的

电动机额定功率Pm 应取为3KW 计算及说明 结果 2、电动机转速的选择 根据已知条件由计算得知输送机滚筒的工作转速 m i n /68.43350 14.38.0100060100060r d v n w =???=?=π 额定功率相同的同类型电动机,可以有几种转速供选择,如三相异步电动 机就有四种常用的同步转速,即min /3000r 、min /1500r 、min /1000r 、 min /750r 。(电动机空载时才可能达到同步转速,负载时的转速都低于同步 转速)。电动机的转速高,极对数少(相应的电动机定子绕组的极对数为2、 4、6、8),尺寸和质量小,价格也便宜,但会使传动装置的传动比加大,结 构尺寸偏大,成本也会变高。若选用低转速的电动机则相反。一般来说,如 无特殊要求,通常选用同步转速为min /1500r 或min /1000r 的电动机。 选用同步转速为 min /1000r 的电动机,对应于额定功率Pm 为3KW 的电 动机型号应为Y132S-6型。有关技术算据及相应算得的总传动比为: 电动机型号:Y132S-6 额定功率:3KW 同步转速:1000r/min 满载转速:960r/min 总传动比:21.978 电动机中心高H=132mm ,轴伸出部分用于装联轴器段的直径和长度分别为 D=38mm 和E=80mm 。 四、传动比的分配 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 978.2168 .43960=== w m n n i 由传动系统方案,分配各级传动比 978.21522.598.321=?=?=齿带i i i 五、传动系统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传动装置从电动机到工作机有三轴,分别为Ⅰ、Ⅱ、Ⅲ、Ⅳ轴,传动系统各轴 的转速、功率和转矩计算如下: ①Ⅰ轴(电动机轴): m i n /9601r n n m == KW P P r 53.21==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要点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简明指导手册 ================== 一、进度安排 二、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第一周 周2) ● 由于是专用减速器,计算各轴的功率、转矩时,按所需功率计算,不是按照电机的额定 功率计算。 ● 电机的转速按满载转速计算。 ● 电动机为Y 系列,转速选1000rpm ,1500,3000rpm 。 ● 传动方案:V 带+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 ● 带传动传动比:2~3比较合适,总传动比大时取大值 ● 两级齿轮传动比分配:高速级传动比i1与低速级传动比i2应满足:21)35.1~3.1(i i ● 计算结果制成P19表2-6形式,交给指导教师检查。

三、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第一周3) ● 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参考课本。 ● 小带轮半径不大于电机中心高。 ● 在高速级齿轮传动设计完毕后,应根据实际传动比来调整低速级齿轮传动的传动比,确 保总传动比误差不超过3%~5%。 ● 由于功率较小,为了方便绘图,齿轮传动一律采用软齿面斜齿轮传动。 ● 软齿面齿轮传动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校核齿轮的弯曲强度即可。 ● 齿轮传动不需要变位。 ● 要求中心距圆整,为了绘图方便,要求两级齿轮传动中心距之和一般不大于280。 ● 为了避免中间轴大齿轮与低速轴干涉,应保证中间轴大齿轮直径比低速轴大齿轮直径小 20毫米以上。 ● 为了便于中间轴大齿轮甩油润滑,中间轴大齿轮的直径与低速轴大齿轮直径的差值不能 超过50~60mm 。具体参看P30表4-2。 ● 采用斜齿轮,螺旋角范围:8~20°。 ● 为了使中间轴上齿轮轴向力相互抵消一部分,两齿轮的螺旋角方向应相同。 ● 齿轮计算时,螺旋角应精确到秒,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等应精确到0.001mm 。 ● 齿轮的模数不小于2mm 。 ● 带传动的关键数据(i ,d1,d2,a ,型号,根数(不大于5),带轮宽度)和两对齿轮传 动的参数填入P22表3-1(有关变位部分删除),交给指导教师检查。 四、减速器箱体关键尺寸的确定(第一周4) ● 仔细阅读第4章减速器结构,根据齿轮有关参数,填写表4-1。 ● 注意:表中83025.0≥+=a δ 表示如果83025.0<+=a δ就取:8=δmm 。 ● 注意,螺纹应选标准直径系列,不同的螺栓对应不同的扳手空间。 五、装配草图第一阶段(第一周5~第二周1): 1) 严格按照《课程设计》顺序画图和计算。 2) 仔细阅读《课程设计》第5章。准备一张大的白纸(做草图用)。 3) 参照P34的步骤,按1:1比例绘制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装配草图(图5-2),相关尺寸严 格按要求选取。其中:)12~8(212+++≥C C l δ太大,可取:)5~3(212+++=C C l δ。 4) 由于齿轮速度较低,轴承的润滑一律采用脂润滑,3?按图5-3b 选取。 5) δ>?2 6) 按纯扭转强度估算轴的最小直径,直径应满足《课程设计》P112表14-28要求,长度仅

完整版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步骤减速器的设计

目录第一章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一、电动机选择 1. 选择电动机的类型 2. 选择电动机的功率 3. 选择电动机的转速 4. 选择电动机的型号 二、计算总传动比和分配各级传动比 三、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1. 各轴转速 2. 各轴功率 3. 各轴转矩 4. 运动和动力参数列表 第二章传动零件的设计 一、减速器箱体外传动零件设计 1. 带传动设计 二、减速器箱体内传动零件设计 1. 高速级齿轮传动设计 2. 低速级齿轮传动设计 三、选择联轴器类型和型号 1. 选择联轴器类型 2. 选择联轴器型号 第三章装配图设计 一、装配图设计的第一阶段 1. 装配图的设计准备 2. 减速器的结构尺寸 3. 减速器装配草图设计第一阶段 二、装配图设计的第二阶段 1.中间轴的设计 2. 高速轴的设计 3. 低速轴的设计 三、装配图设计的第三阶段 1.传动零件的结构设计

2.滚动轴承的润滑与密封 四、装配图设计的第四阶段 1. 箱体的结构设计 2.减速器附件的设计 3. 画正式装配图 第四章零件工作图设计 一、零件工作图的内容 二、轴零件工作图设计 三、齿轮零件工作图设计 第五章注意事项 一、设计时注意事项 二、使用时注意事项 第六章设计计算说明书编写

第一章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电动机选择 1. 选择电动机的类型 电动机有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直流电动机需要直流电源,结构复杂,价格较高;当交流电动机能满足工作要求时,一般不采用直流电动机,工程上大都采用三相交流电源,如无特殊要求应采用三相交流电动机。交流电动机又分为异步电动机和同步电动机,异步电动机又分为笼型和绕线型,一般常用的是Y系列全封闭自扇冷式笼型三相异步电动机,它具有防止灰尘、铁屑或其他杂物侵入电动机内部的特点,适用于没有特殊要求的机械上,如机床、运输机、搅拌机等。所以选择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2. 选择电动机的功率 电动机的功率用额定功率P ed表示,所选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应等于或稍大于工作机所需的电动机输出 功率P d。功率小于工作要求则不能保证工作机正常工作,或使电动机长期过载,发热大而过早损坏;功率 过大,则增加成本,且由于电动机不能满载运行,功率因素和效率较低,能量不能充分利用而造成浪费。 工作机所需电动机输出功率应根据工作机所需功率和中间传动装置的效率等确定。 工作机所需功率为:P w, n w――工作机(卷筒)的效率,查吴宗泽P5表1-7。 1000 n 工作机所需电动机输出功率为:F d P w—, n i ——带传动效率;n 2——滚动轴承效率; n n n n n n 3 ――齿轮传动效率;n 4――联轴器效率,查吴宗泽P5表1-7。 电动机的额定功率:P ed=(启动载荷/名义载荷)X P d ,查吴宗泽P167表12-1选择电动机的额定功率。 3. 选择电动机的转速 具有相同额定功率的同类型电动机有几种不同的同步转速。低转速电动机级数多,外廓尺寸较大,质 量较重,价格较高,但可使总传动比及传动装置的尺寸减小,高转速电动机则相反,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选取适当的电动机转速。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常用的冋步转速有3000r/min、1500r/min、1000r/min和750r/min,—般多选同步转速为1500r/min和1000r/min的电动机。为使传动装置设计合理,可根据工作机 的转速要求和各级传动机构的合理传动比范围,推算出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即 n d=(i1i2…i n)n w, n d为电动机可选转速范围,h, i2,…,i n为各级传动机构的合理传动比范围,n w为工作机转速。 工作机转速:n w 60 1000 v d D 查吴宗泽P188表13-2知:i v带传动=2~4 , i单级圆柱齿轮传动=2~5,则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n d=(2~4) X (3~5) X (3~5) X n 电动机转速推荐选择1500r/mi n 4. 选择电动机的型号

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1

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

目录 实验一机械零件列柜演示实验 (4) 实验二带传动分析 (6) 实验三轴系结构分析 (11) 实验四减速器结构分析 (14) 实验五滑动轴承实验 (16) 实验六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列柜演示实验 (22) 实验七机械传动系统方案设计和性能测试综合实验指导书 (24)

学生实验守则 一、学生实验前应认真预习相关实验容,明确实验目的、容、步骤,对指导教师的抽查提问回答不 合要求者,须重新预习,否则不准其做实验。 二、学生在实验中,应听从指导教师及实验人员的安排,在使用精密、贵重仪器时,必须按要求操 作以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禁止随意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若对实验容持有创见性的改革,实施前必须经指导人员同意后方可进行。 三、学生应认真地进行实验,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事,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实验后要认真做好实验报 告,认真分析实验结果、处理实验数据。 四、严格考勤,对无故缺席实验的学生以旷课论处,不得补做;对请假的学生,须另行安排时间予 以补做。 五、实验完毕后,学生必须按规定断电、关水、关气、整理设备、清扫场地,经指导教师检查合格 后方可离开。如发现有损坏仪器设备、偷盗公物者,一经查实,须追究责任,视情节按有关规定论处。 六、实验室应保持安静,不准高声喧哗、吸烟,注意环境卫生。实验时应注意安全,节约水、电、 气,遇到事故应切断电(气)源,并向指导教师报告

实验一机械零件列柜演示实验 一、实验设备: XJ-10B型精选机械零件列柜、铅笔、橡皮、直尺等绘图工具、钢笔或圆珠笔等二、实验目的: 了解常用机械零件的构造及应用。 三、实验要求: 1.回答每一柜中一个简答题; 2.画出主动斜齿轮、主动锥齿轮、主动蜗杆的受力图。 四、实验容: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范本)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说明书 题目: 院(系):电子信息工程系 专业: 学生姓名: 组员: 学号:2009219754106 指导教师:邓小林 2013年12月28日

目录 作品内容简介 (2) 1 研制背景及意义 (3) 2 结构特点 (3) 2.1 绞碎机的结构 (5) 2.2 压榨机的结构 (5) 3 工作原理 (6) 4 性能参数 (7) 5 创新点 (8) 6 作品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8) 7 参考文献 (9) 附图: (10)

作品内容简介 作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家用辅助机器的绞碎机和压榨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市面上的绞碎机和压榨器往往只具有绞碎或者压榨的功能,针对上述不足,我们小组经过深入研究分析,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制作了一款同时具备绞碎和压榨功能的绞碎压榨机。 该机主要由螺杆、四叶刀和绞碎筒体组成绞碎系统实现绞碎功能。由双旋向螺杆、压榨活塞和压榨筒体组成的差动螺旋机构实现压榨功能。该机可同时实现绞碎和压榨功能,在具备上述功能的基础上,可根据需要,随时拆开,单独作为绞碎机和压榨机使用。 该机具有结构巧妙、拆装方便、使用方便简单、工作稳定可靠、效率高等特点。

1 研制背景及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开始更多地关心注重生活的质量,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不法生产商为了谋取暴利,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特别是假冒伪劣食品对人民的生命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更无法谈及高品质生活。例如:阴霾笼罩的食品市场中的劣质肉馅、含化学色素的合成果汁和化学物质合成的速冲豆浆等。这无疑是阻挡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巨大绊脚石。针对当前的实际情况,联系大赛“绿色、环保、创新”的主题,通过走进社会,深入到群众中,我们研究小组经过科学的调查研究,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决定设计一台家用绞碎压榨机器。 目前,市场上手动的绞碎和压榨机都是分离的。其中,大部分的绞碎机是针对中小企业或者作坊设计的,结构多为变螺距锥形螺杆与相应的锥筒配合,使用电动机带动实现绞碎功能,但是结构复杂不利于维修,体积大、功耗大不适合家庭使用。压榨机则多为在密闭的空间里通入压缩空气能实现高效率、大规模压榨,但是需要辅助的空气压缩机增大机器设备的体积、功耗大,噪声大不适宜小规模的家用压榨。我们的作品是针对家庭绞碎和压榨,实现全手动驱动而设计的两用家庭绞碎压榨机,具有体积小、噪声小、绿色环保等特点。 该机器不但能够为人们提供新鲜的肉馅,而且能够提供各种新鲜的果汁等。该机器不仅能够对水果、豆类、瓜类和肉类等进行单独压榨或者绞碎,而且能够对其进行先绞碎后压榨。它是把绞碎和压榨功能集为一体的机械产品,具有体积小、效率高、制造成本低、安全可靠和绿色环保等的特点。它适用于广大的普通家庭,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因此该产品具有较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2 结构特点 如图2-1所示是按1:1所绘制的绞碎压榨机三维模型,设计尺寸规格为304mm*476mm*245mm。图2-2为绞碎压榨机的分解图。绞碎压榨机由绞碎机构、压榨机构和机架三部分部分组成。绞碎机构与压榨机构间通过绞碎筒体右端盖14和连接螺母套筒15实现连接,机架11、17与机身8、20通过内六角螺钉连接。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完整版

------------------------------------------装订线------------------------------------------ 综合课题说明书 题目传动系统测绘与分析 机电工程系机械设计专业04机43 班 完成人xx 学号xxxxxx 同组人xx、xxx…… 指导教师XX 完成日期200x 年x 月xx 日 XX机电工程学院

目录 课题任务书 (1) 一、减速器结构分析 (1) 1、分析传动系统的工作情况 (1) 2、分析减速器的结构 (2) 3、零件 (3) 二、传动系统运动分析计算 (7) 1、计算总传动比i;总效率 ;确定电机型号 (7) 2、计算各级传动比和效率 (9) 3、计算各轴的转速功率和转矩 (9) 三、工作能力分析计算 (10) 1、校核齿轮强度 (10) 2、轴的强度校核 (13) 3、滚动轴承校核 (17) 四、装备图设计 (18) 1、装备图的作用 (18) 2、减速器装备图的绘制 (19) 五、零件图设计 (22) 1、零件图的作用 (22) 2、零件图的内容及绘制 (22) 参考文献 (25)

04机电综合课题任务书 学号:xxx 姓名:xxx 指导教师:xx 同组姓名:xx、xxx、xxx、xx、xx 一、课题:机械传动系统与分析 二、目的 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的知识和绘图技能,完成传动装置的测绘与分析,通过这一过程全面了解一个机械产品所涉及的结构、强度、制造、装配以及表达等方面的知识,培养综合分析、实际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已知条件 1.展开式二级齿轮减速器产品(有关参数见名牌) 2.工作机转矩:300N.m,不计工作机效率损失。 3.动力来源:电压为380V的三相交流电源;电动机输出功率 P=1.5kw。 4.工作情况:两班制,连续单向运行,载荷较平稳。 5.使用期:8年,每年按360天计。 6.检修间隔期:四年一次大修,二年一次中修,半年一次小修。 7.工作环境:室内常温,灰尘较大。 四、工作要求 1.每组拆卸一个减速器产品,测绘、分析后将零件装配复原,并使用传动系统能正常运转。 2.每组测绘全部非标准件草图(徒手绘制),并依据测量数据确定全部标准的型号。 3.每组一套三轴系装配图(每人一轴系)。 4.各人依据本组全部零件测绘结果用规尺绘制减速器装配图、低速级大齿轮和输出轴的零件工作图。 5.对传动系统进行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并确定电动机型号、工作能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

目录 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绘制 (1) 实验二齿轮范成原理 (2) 实验三带传动实验 (3) 实验四齿轮效率实验 (6) 实验五减速器拆装 (9) 实验报告一 (10) 实验报告二 (11) 实验报告三 (12) 实验报告四 (14) 实验报告五 (15)

实验一 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和分析 一.实验目的 1. 学会根据实际机构或模型的构造测绘机构运动简图的技能。 2. 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机构的组成和机构自由度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二.实验设备 1. 机械实物及机械模型。 2. 钢板尺,游标卡尺,内、外卡尺。 3. 三角板,铅笔,橡皮,草稿纸等(自备)。 三.原理和方法 1. 原理 机构运动的性质与机构中构件的数目和运动副的类型、数目、相对位置有关。因此画机构运动简图时,应以规定的符号代表运动副,并以一定的比例尺按实际尺寸定出运动副间的相对位置,用尽可能简单的线条表示机构中各构件。这种用比例尺绘出的机构简单图形称为机构运动简图,若不按比例尺绘出,则称为机构示意图。 2. 测绘方法 ⑴缓慢驱动被测机构,仔细观察各构件的运动,分清各运动单元,从而确定机构构件的数目。 ⑵根据相连接两构件的接触情况及相对运动性质,确定各运动副的类型。 ⑶在草稿纸上绘出机构示意图。用1,2,3…依次标注各构件,用A,B,C …分别标注各运动副,在原动件上标出表示运动方向的箭头。 ⑷测量与机构运动有关的尺寸,并标注在草图上。 ⑸选长度比例尺图示长度实际长度=μ (m/mm )。在实验报告纸上画出机构运动 简图。

实验二 齿轮范成原理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用范成法加工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原理,观察齿廓曲线的形成。 2. 了解渐开线齿轮的根切现象和齿顶变尖现象,分析比较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的异同点。 二.实验设备与工具 1. 齿轮范成仪,剪刀,绘图纸 齿轮范成仪基本参数:25.0120mm 20**a ==?==c h m ,,,α,被加工齿轮齿数z =10。 2. 同学自备:圆规,三角板,铅笔,橡皮,计算工具。 三.原理和方法 范成法是应用一对共轭齿廓互为包络线的原理来加工齿轮齿廓的。实验时,齿条代表切削刀具,齿条节线与被加工齿轮的分度圆做纯滚动。这样,刀具刀刃各位置的包络线即为被加工齿轮的齿廓。由于刀刃是齿条型直线(相当于基圆半径无穷大的渐开线),所以包络出的齿廓必为渐开线。 当齿条中线与被加工齿轮分度圆相切并作纯滚动时,所加工的为标准齿轮;如果是齿条中线的一条平行线与被加工齿轮分度圆相切并作纯滚动时,所加工的为变位齿轮。 四.实验步骤 1. 根据齿条刀具的基本参数和被加工齿轮的齿数以及变位系数计算出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的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和基圆直径,并画在绘图纸上。 2. 将图纸固定在齿轮范成仪的圆盘上,对准中心,调节刀具中心线与齿轮毛坯分度圆相切,制作标准齿轮。开始时将刀具推向最右边,然后将溜板慢慢向左移动。每移动一定距离,在代表齿轮毛坯的图纸上用铅笔描下刀具的刀刃位置,直到形成三个完整的齿形为止。 3. 使刀具离开轮坯中心线,移动xm 毫米(=0.4×20),再用上法推出三个变位齿轮的齿形。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要求及具体安排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目的 机械设计课程是培养学生机械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课程设计则是机械设计课程重要的实践环节,其基本目的是: 1.通过课程设计,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和实际知识,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会从机器功能的要求出发,合理选择传动机构类型,制定设计方案,正确计算零件的工作能力,确定它的尺寸、形状、结构及材料,并考虑制造工艺、使用、维护、经济和安全等问题,培养机械设计能力; 3.通过课程设计,学习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等,培养机械设计的基本技能。 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内容 课程设计题目一般为机械传动装置或简单机械。 1.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 2.内容: 1)传动方案的分析和拟定; 2)电动机的选择,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 3)传动件的设计(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等); 4)轴的设计(所有轴的结构设计,弯、扭组合强度校核); 5)轴承的设计(轴承的组合设计及寿命计算); 6)键的选择及强度校核; 7)联轴器的选择; 8)减速器的润滑与密封; 9)减速器装配图设计(箱体、箱盖、附件设计等); 10)零件工作图设计; 11)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3.工作量:(每个学生应完成) 1)部件装配图(如减速器装配图)1张(用A2图纸绘制,手绘,用两个视图和

必要的局部剖视图表达); 2)零件工作图2张(用A3图纸绘制,手绘,一张是中间轴、一张是低速轴上的齿轮); 3)设计说明书一份(约6000—8000字)。(手写,包括计算及其它说明) 4.进行方式 1)每人组一题,学生按指定题号,在教师指导下,按时、保质、按量完成全部设计; 2)教师每天基本按一定时间到设计教室进行答疑和检查。 三、课程设计的步骤 课程设计大致按以—下步骤进行: 1.设计准备:阅读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要求和工作条件;通过看实物、模型、录像或减速器拆装实验等,了解没计对象;阅读行关资料、图纸;拟定设计计划等。 2.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比较和选择传动装置的方案;选定电动机类型和型号;确定总传动比和各级传动比;计算各轴转速和转矩。 3.传动件的设计计算:设计计算各级传动件的参数和主要尺寸,例如减速器外传动零件(带、链等)和减速器内传动零件(齿轮、蜗杆传动),以及选择联轴器的类型和型号等。 4.装配图设计:绘制装配草图;设计轴(强度计算和结构设计等);选择计算轴承和进行支承结构设计;进行箱体及附件的设计;完成装配图的其他内容(标注尺寸、配合,技术要求,零件明细表和标题栏等)。 5.零件工作图设计 6.编写设计说明书 7.设计小结 四、进度 1.第一阶段:设计准备,分题号、借图板、手册、图册等,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传动件的设计(3天) 2.第二阶段:装配草图的设计与绘制,减速器的拆装,装配工作图的绘制与总成(3天)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小结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小结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次课程设计时间一周略显得仓促一些。但是通过本次很充实的课程设计,从中得到的收获还是非常多的。这次的课程设计对于我来说有着深刻的意义。这种意义不光是我们组能够完成设计任务,更重要的是在这段时间内使我们深刻感受到设计工作的那份艰难。而这份艰难不仅仅体现在设计内容与过程中为了精益求精所付出的艰辛,更重要的是为每一个精细数字的付出!这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设计一个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由于我们理论知识的不足,再加上平时没有什么设计经验,一开始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不知从何入手,很迷茫。不过在我们组员的共同努力下,和同学们之间的认真仔细的讨论之中,我们总算克服了种种难关,让每个数字都找到了自己的归宿。现在想想其实课程设计期间我们过得还蛮充实的,特别是大家在一起讨论,研究,专研的时候,那让我感觉到了集体的团结,团结的力量,力量的伟大。所有的成果不是属于个人的,而是集体,因为它凝聚了集体所有的精华。 在设计过程中,整个过程培养了我们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及其他课程理论知识和利用生产时间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在此期间我们同学之间的那些辛酸,那些执着,那些付出。一路走来,我们伴着风雨,携手欢笑,共同面对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当中遇到的困难,虽然我们做的还是不够完美,但是我们的团队一定很完美。 在这些过程当中我充分的认识到自己在知识理解和接受应用方面的不足,特别是自己对系统的自我学习能力的欠缺,将来一定要进一步加强。而今后的学习还要更加的努力。总之,本次课程设计不仅仅是对自己所学的知识的一次系统的总结与应用,还算是对自己体质的一次检验吧。

机器人实验指导书

实验1机器人机械系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机器人机械系统的组成; 2、了解机器人机械系统各部分的原理和作用; 3、掌握机器人单轴运动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 1、RBT-5T/S02S教学机器人一台 2、RBT-5T/S02S教学机器人控制系统软件一套 3、装有运动控制卡的计算机一台 三、实验原理 RBT-5T/S02S五自由度教学机器人机械系统主要由以下几大部分组成:原动部件、传动部件、执行部件。基本机械结构连接方式为原动部件——传动部件——执行部件。机器人的传动简图如图2——1所示。 图2-1机器人的传动简图 Ⅰ关节传动链主要由伺服电机、同步带、减速器构成,Ⅱ关节传动链有伺服电机、减速器构成,Ⅲ关节传动链主要由步进电机、同步带、减速器构成,Ⅳ关节传动链主要由步进电机、公布戴、减速器构成,Ⅴ关节传动链主要由步进电机、同步带、锥齿轮、减速器构成在机器人末端还有一个气动的夹持器。 本机器人中,远东部件包括步进电机河伺服电机两大类,关节Ⅰ、Ⅱ采用交流伺服电机驱动方式:关节Ⅲ、Ⅳ、Ⅴ采用步进电机驱动方式。本机器人中采用了带传动、谐波减速传动、锥齿轮传动三种传动方式。执行部件采用了气动手爪机构,以完成抓取作业。 下面对在RBT-5T/S02S五自由度教学机器人中采用的各种传动部件的工作原理及特点作一简单介绍。1、同步齿形带传动 同步齿形带是以钢丝为强力层,外面覆聚氨酯或橡胶,带的工作面制成齿形(图2-2)。带轮轮面也制成相应的齿形,靠带齿与轮齿啮合实现传动。由于带与轮无相对滑动,能保持两轮的圆周速度同步,故称为同

步齿形带传动。 同步齿形带传动如下特点: 1.平均传动比准确; 2.带的初拉力较小,轴和轴承上所受的载荷较小; 3.由于带薄而轻,强力层强度高,故带速可达40m/s,传动比可达10,结构紧凑,传递功率可达200kW,因而应用日益广泛; 4.效率较高,约为0.98。 5.带及带轮价格较高,对制造安装要求高。 同步齿形带常用于要求传动比准确的中小功率传动中,其传动能力取决于带的强度。带的模数 m 及宽度b 越大,则能传递的圆周力也越大。 图2-2同步齿形带传动结构 2.谐波传动 谐波齿轮减速器是利用行星齿轮传动原理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减速器。谐波齿轮传动(简称谐波传动),它是依靠柔性零件产生弹性机械波来传递动力和运动的一种行星齿轮传动。 (一)传动原理 图2-3谐波传动原理 图2-3示出一种最简单的谐波传动工作原理图。 它主要由三个基本构件组成: (1)带有内齿圈的刚性齿轮(刚轮)2,它相当于行星系中的中心轮; (2)带有外齿圈的柔性齿轮(柔轮)1,它相当于行星齿轮; (3)波发生器H,它相当于行星架。 作为减速器使用,通常采用波发生器主动、刚轮固定、柔轮输出形式。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样板)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设计计算说明书 设计题目:带式输送机的减速器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二、传动方案拟定·································· 三、电机的选择···································· 四、传动比分配···································· 五、传动系统运动及动力参数计算······················· 六、减速器传动零件的计算···························· 七、轴及轴承装置设计································ 八、减速器箱体及其附件的设计······················· 九、减速器的润滑与密封方式的选择·················· 十、设计小结····························

一、设计任务书 1、设计任务: 设计带式输送机的传动系统,采用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和开式圆柱齿轮传动。 2、原始数据 输送带有效拉力 输送带工作速度 输送带滚筒直径 减速器设计寿命为5年 3、已知条件 两班制工作,空载启动,载荷平稳,常温下连续(单向)运转,工作环境多尘;三相交流电源,电压为380/220V。 二、传动方案拟定 1.电动机 2.联轴器 3.减速器 4.联轴器 5.开式齿轮 6.滚筒 7.输送带

传动方案如上图所示,带式输送由电动机驱动。电动机1通过联轴器2将动力传入减速器3再经联轴器4及开式齿轮5将动力传送至输送机滚筒6带动输送带7工作。 计算与说明 结果 三、电机的选择 1.电动机类型的选择 由已知条件可以算出工作机所需的有效功率 Kw Fv P w 64.41000 8 .058001000=?== 联轴器效率 滚动轴承传动效率 闭式齿轮传动效率 开式齿轮传动效率 输送机滚筒效率 传动系统总效率 总 工作机所需电机功率 总 由附表B-11确定,满足 条件的电动机额定功率P m = 7.5Kw 2.电动机转速的选择 输送机滚筒轴的工作转速 初选同步转速为 的电动机。 3.电动机型号的选择 根据工作条件两班制连续工作,单向运转,工作机 所需电动机功率计电动机同步转速等,选用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卧式封闭结构,型号为Y132M-4,其主要数据如下: w P w k 64.4= 电动机额定功率选为 7.5Kw 初选1440r/min 的电动机

机械传动实验指导书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实验 机械传动系统方案设计和性能测试 实验指导书 2012-10-10 机械工程学院 实践技能及培训中心

目录 一、实验目的 (1) 二、实验设备介绍 (1) 三、实验任务 (3) 四、实验台的使用与操作 (3) 1.实验台各部分的安装连线 (4) 2.实验前的准备及实验操作 (4) 五、实验步骤 (5) 六、测试软件介绍 (6) 1.界面总览 (6) 2.数据操作面板 (6) 3.电机控制操作面板 (6) 4.下拉菜单 (7) 附录1机械传动方案设计和性能测试综合实验报告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2实验系统各模块展示 (17) 附录3转矩转速传感器介绍 (18) 附录4实验注意事项 (26)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机械传动合理布置的基本要求,机械传动方案设计的一般方法,并利用机械 传动综合实验台对机械传动系统组成方案的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组成方案的特点; 2. 通过实验掌握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的工作原理和方法,掌握计算机辅助实验的 新方法。 3. 测试常用机械传动装置(如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在传递运 动与动力过程中的参数曲线(速度曲线、转矩曲线、传动比曲线、功率曲线及效率曲线等),加深对常见机械传动性能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验设备介绍 1 实验台系统组成 “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台”由机械传动装置、联轴器、变频电机、加载装置和工控机几个模块组成,另外还有实验软件支持。系统性能参数的测量通过测试软件控制,安装在工控机主板上的两块转矩转速测试卡和转矩转速传感器联接,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机械传动测试系统组成示意图 变频电机 ZJ 扭矩传感器 被试传 动机构 ZJ 扭矩传感器 负载 工控机 转速调节 负载调节 扭矩测量卡 扭矩测量卡 D/A 转换卡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总结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总结

经过近一周的奋战,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终于完成了。看着自己的“巨作”,打心底里佩服自己,虽然还有好多不足之处。从当初看着书本后面例题图纸那种茫然,到自己小试牛刀,再到最后圆满完成课程设计,短短的六天觉得过的好长好长,付出很多收获也很多。 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要是设计一个单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工作条件为两班制工作,使用年限为5年,单向连续运转,载荷平稳。课程设计中最麻烦的是初步的计算,齿轮、轴、轴承、键、电动机等等的零件都需要计算、校核。然后最重要的就是画图,当然这也是费时间的。画图不仅要求画图能力好,还应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以及整体观念。这个步骤也能检查设计书是否完美。设计过程中我出了好多错误,电动机和齿轮的计算在校核的时候发现都不符合,所以都得重新选择。还有画图时轴承盖也出现了小问题。但是整体效果还是蛮不错的,无论是速度还是完成的质量都还令我满意。 还好天公作美,整个课程设计时间里武汉并没有显示出它夏天该有的威力。好像老天在帮我们一样,要么淅沥沥的小雨,要么并不高温的晴天,这天气在武汉的夏天来讲还是很好的。还有一个有利因素就是我们率先抢得先机占到了教室,抢到了画图桌、空调。全班同学都在跟赛跑似的,争先恐后没日没夜的画图计算。有的就干脆不午休了,中午都在画图,还有的甚至吃饭时间都没有,直接让同学带饭回教室,晚上回去还

得计算校核,就为了早点完成任务。以前只有在高考前才有过这么紧迫,那么高强度的学习想想就可怕,真不知道自己当时是咋过来的。 我觉得课程设计是个对自我检验及修正的过程。在这次设计过程中暴露了好多问题,比如对概念不清楚、公式不理解、作图能力不好等等。这也是今后学习当中应该注意到的问题和提高的地方。让我加深了《对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的学习,尤其是齿轮这方面的知识,还学到了设计--校核这种方法。我深深的体会到课程设计不是孤立的一门课,它牵涉到好多学科,有互换性、工程图学、金属工艺学,机械设计基础等。这个课程设计让我巩固了好多知识,学到了好多知识。 最后要感谢许老师半年来的教导,传授了知识,带来了欢乐。感谢班里学霸对我在课程设计时的帮助,指点迷津。还要感谢同学们的支持。

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

第4章机械性能和工作能力的测试与分析 4.1 概述 提高机械及其零部件的性能和工作能力是提高机械产品质量的关键。机械及其零部件的性能和工作能力的测试涉及运动学特性、动力学特性、精确度、承载能力、可靠性、安全性、人机工程、节能环保等,项目和内容十分广泛,其基本内容包括机械传动的效率、振动、噪声等,这些测试项目常常作为评定机械产品性能的基本质量指标。因此,掌握机械性能和工作能力的测试方法,对于研究、改进和创新机械以及对机械设备进行故障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4.2 机械设计展示开放实验 4.2.1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对各种机械零部件、各种传动装置的结构组成形式以及润滑与密封、零件的失效形式等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与了解。 4.2.2 实验设备 机械设计示教板,由18个陈列柜组成,如图4-1所示。 图4-1 机械设计示教板 4.2.3 实验内容 (1)螺纹联接1:螺纹的类型、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常见的各种螺纹联接件; (2)螺纹联接2:螺纹联接的防松、提高螺纹联接强度的措施、螺纹联接的装拆; (3)键、销和花键联接; (4)铆、焊、粘和过盈联接; (5)带传动1:V带传动、平带传动、同步带传动及带传动的张紧装置; (6)带传动2:平带的材料与接头形式、V带的结构与型号、其它带传动、各种带轮的结构; (7)链传动:滚子链的结构与接头形式、齿形链、无级变速链、起重链、链传动的布置与张紧; (8)齿轮和蜗杆传动:齿轮的结构、蜗杆的类型、蜗轮的结构; (9)滑动轴承:轴瓦与衬的材料、滑动轴承的结构、动压滑动轴承油膜压力分布; (10)滚动轴承1:滚动轴承的结构、常用类型与代号、尺寸系列、滚动轴承的装拆; (11)滚动轴承2:内圈和外圈的固定方法、轴承的预紧与调整、密封、轴承座的形式; (12)联轴器:刚性固定式、刚性可移式、弹性联轴器、安全联轴器; (13)离合器:牙嵌离合器、摩擦离合器、安全离合器、离心式离合器、超越离合器; (14)轴1:轴的承载类型、轴的结构类型、轴的结构设计; (15)轴2:轴上零件的定位; (16)弹簧:拉伸弹簧、压缩弹簧、扭转弹簧、组合弹簧以及弹簧的应用; (17)润滑与密封:润滑装置、密封件、润滑剂; (18)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残余变形、断裂、磨损、胶合、点蚀、腐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