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4~6章)【圣才出品】

  • 格式:pdf
  • 大小:756.92 KB
  • 文档页数:5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4章知识的性质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4.1学习目标

1.用实例解释广义知识学习阶段与分类模型;

2.举例说明本章介绍的几种陈述性知识表征理论的优缺点;

3.举例说明陈述性知识学习的四种认知过程在课堂学习与教学中的体现;

4.根据陈述性知识学习的规律,为陈述性知识的教学提出建议或分析评价陈述性知识的教学案例。

4.2复习笔记

一、知识的性质

(一)知识的定义与类型

1.知识的定义

主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贮存于个体内即为个体的知识,贮存于个体外即为人类的知识。知识的本质是信息在人脑中的表征。

2.知识的类型

(1)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①陈述性知识,用于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

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三个阶段:

a.新信息进入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中被激活的相关知识建立联系,从而出现新的意义的建构;

b.新建构的意义储存于长时记忆中,如果没有复习或新的学习,这些意义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出现遗忘;

c.意义的提取和运用。

②程序性知识,用于回答“怎么办”的问题。

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三个阶段:

a.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相同。程序性知识学习的第一阶段学习的是陈述性知识,即程序性知识学习的前身是陈述性知识;

b.通过应用规则的变式练习,规则由陈述性形式转化为程序性形式;

c.程序性知识发展的最高阶段,规则完全支配人的行为,技能的执行达到相对自动化的程度。

(2)哲学的显性知识(明言知识)与默会知识

显性知识是能用语言文字(包括数学公式、图表)等诸种符号表达的知识;默会知识是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知识。

陈述性知识也就是显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中有些是个体不能意识到和用言语表达的,也就是默会知识。

(3)广义知识学习阶段与分类模型

“广义的知识”是涵盖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知识概念。

(二)陈述性知识的心理表征

1.命题与命题网络理论

(1)定义

“命题”指表达判断的语言形式,由系词把主词和宾词联系而成。在认知心理学中,命题是指语词表达的意义的最小单位。一个命题由一种关系和一组论题构成。

命题网络,即如果多个命题具有共同成分,就可以把若干命题彼此联系起来组成命题网络。

(2)主要观点

知识以命题网络的层次结构贮存;不同动物的知识概括水平不同;在每一概括水平上贮存了可以用来区分其他水平的物体的属性;随着问题概括水平的提高,被试判断问题真伪的反应时也随之延长。代表人物有科林斯、奎廉。

2.图式与脚本理论

(1)定义

人头脑中关于普通事件、客体与情景的一般知识结构。人的较复杂的整块的知识是用图式来表征的。其含义包括几下四点:

①图式具有概括性;

②图式中含有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也含有非本质特征;

③图式中的知识是以某种方式或结构组织起来的;

④个体的图式是发展的.

脚本指表征反复出现的有序事件的图式。脚本表征的事件有一定的时间顺序。

(2)图式的分类

①表征客体的图式;

②表征事件的图式。

3.双编码理论

代表人物是佩维沃。主要以陈述性知识的表征为主。陈述性知识的两种表征方式:

(1)言语

言语系统中的词是客体、事件和抽象观念代码,它们与其表正的对象的联系是任意的。言语表征一般是一系列化的;

(2)意象

意象表征包括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动觉、与情绪有关的骨骼肌感以及其他非言语表征。并且能同时对许多特征进行编码。意象表征系统和言语表征系统的成分是彼此联系的。

4.神经网络理论

(1)计算机中研究的神经网络的内容

①有与神经元相似的结点或单元;

②结点与结点之间有联结;

③学习是联结的创造及其强度的改变。

英语词汇中相同词干的词比无相同词干的词相更易识别。

(2)平行分布加工理论

知晓意识中的任何东西都要归根于神经网络中的基本表征,即联结的模式。应用于解释

英语单词的识别。词义(概念)的激活依赖较低级音节和模式的激活。它的教育含义即在掌握高级的知识之前,必须先掌握低级的知识。

二、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和条件

(一)奥苏伯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

1.定义

“同化”即接纳、吸收、合并成自身一部分的过程。在新知识的学习中,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起决定作用。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结果,就是新旧意义的同化,进而形成更为高度分化的认知结构。

2.三种同化过程

依据新的知识与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关系,可分为三种:

(1)下位学习(类属学习)

原有知识的包容和概括水平高于新学习的知识,即一般到个别。

有两种不同的类属过程:

①派生类属过程;

②相关类属过程;

通过类属过程,原有的概念或命题是否发生本质属性的改变,是区分两种类属过程关键。

(2)上位学习(总括学习)

原有知识的包容和概括水平低于新学习的知识;

(3)并列结合学习(类比学习)

原有知识与新学习的知识之间既不存在从属关系,又不存在总括关系,但两者在横向上存在某种吻合或对应关系。

(二)现代认知心理学对陈述性知识学习的认知过程的解释

陈述性知识学习的认知过程包括选择、整合、组织、精加工四部分。

1.选择

学习者将其注意集中于环境中所呈现的信息的有关方面,或者将有关的信息与无关的信息区分开来,并将信息从感觉记忆移送到工作记忆中。

2.整合

学习者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

3.组织

在工作记忆中建立新知识内部的联系,或者是将所选择的信息组织成一个连贯的整体。

4.精加工

对所呈现的信息进行添加、补充的活动。

(三)陈述性知识学习的条件

1.外部条件

主要指给学习者呈现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材料。此外,还包括教师为促进学生学习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反馈指导等。

2.内部条件

(1)学习者的原有知识基础;

(2)学习者的主动加工活动

三、陈述性知识学习规律的教学含义

(一)利用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促进陈述性知识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