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理中汤(张仲景)

理中汤(张仲景)

理中汤(张仲景)
理中汤(张仲景)

理中汤(张仲景)

人参9克、白术9克、炙甘草9克、干姜9克,水煎服。

本方出于《伤寒论》,原方是“理中丸”,原用法是四味为末,以蜜丸鸡子黄大,用沸汤和一丸,研碎温服,日三至四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

汤。可见本方也可作丸服,也可煎汤服,后世医家多以汤剂用之。但中成药中也

有“理中丸”和“附子理中丸”以供临床选用。

本方主治中焦虚寒,气不能爕理,腹痛,大便自利,便溏不成形,口不渴,寒多而呕,脉沉无力或手足逆冷不温(厥逆)。

方中以人参补气益脾为主药,白术健脾燥湿为辅药,甘草和中补土为佐药,干姜温胃散寒为使药。因脾胃居中焦(或称中宫),故名曰“理中”。

本方加附子6~9克名附子理中汤(丸),主治中焦寒盛,腹痛,身痛,四肢厥逆,拘急者。

加枳实6~9克,茯苓9~12克,蜜丸,名枳实理中丸,主治寒实结胸,疼痛欲绝,胸膈高起,手不可近,用大陷胸汤(大黄、芒硝、甘遂)治之不效者(此

为大下之后的虚逆之证,气已不理,而复上攻,气搏结于胸者,用此丸先理其气,

次疗诸疾,其效如神)。若口渴者加天花粉10克,加重参、术用量。自汗多者,

可加生牡蛎20~30克(先煎)。

去甘草,加茯苓15克、川椒6~9克、乌梅6~9克,蜜丸,名理中安蛔丸。主治胃寒痛、吐蛔虫。

加当归9克、白芍12克、陈皮9克、厚朴9克、川椒6克、生姜6克,名温胃汤。主治忧思郁结,脾肺气滞,胀满上冲,饮食不下等症。

加青皮6克、陈皮9克,名治中汤。主治理中汤证见腹满痞闷,兼有食积者。

加陈皮9克、茯苓15克,名补中汤。主治泄泻。若泻而不已者,再加附子6~9克;食思缺乏,食而不化者,再加砂仁6克。

加黄连6~9克、茯苓9~25克,名连理汤。主治伤暑泻肚而作渴之证。前人经验认为,外受酷暑,内伤生冷而致此症者,非此汤不可。

《内外伤辨惑论》中有厚朴温中汤,其组成为厚朴12克,陈皮12克,干姜10克,茯苓6克,草蔻仁6克,木香6克,炙甘草6克,共七味药。二方比较,其共同点是,二方均能健脾燥湿,主治中焦寒盛,呕吐不食,脘腹冷痛,喜暖喜

按,尿清便溏,舌淡苔白,脉滑等症。二方不同之点是:理中汤中有人参、白术,

故偏治症见神疲少气、脉沉细无力或迟缓者;厚朴温中汤有厚朴、广木香、陈皮、

茯苓,故侧重治疗脘腹胀满较重,泛吐清水,脉沉紧或沉弦者。前者的功效是温

中祛寒,补益脾胃;后者的功效是温中理气,燥湿除满。

我在临床上经常用理中汤随证加减,用于治疗中焦虚寒腹痛泄泻之症。其中包括西医学的急慢性肠炎、慢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病。对症见急性泄泻、胃

肠不适,甚至呕逆胀满者,常合藿香正气散随证加减。经验方是:藿香10

克,苏叶6克(后下),白芷6克,茯苓25克,土炒白术10克,陈皮10克,半夏曲10克,芡实米15克,干姜6克,党参9克,炙甘草5克,广木香6克,车前子12克(布包),诃子6克。

对症见慢性泄泻,便前腹部隐痛,大便一日三次左右,溏薄不成形或带些血液,或兼见里急后重者(包括慢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痢疾、结核性结肠

炎等)。我常用此方合四神丸方随证加减应用。经验方是:补骨脂10克,吴朱萸6~9克,五味子9克,肉豆蔻10克,土炒白术10克,党参9~12克(或人参3~6克),茯苓20~30克,干姜6克,广木香6~9克,诃子10克,车前子12克

(布包)、赤石脂12克,禹余粮12克,炙甘草5克,伏龙肝60克(煎汤代水)。大便带血较多者,可再加地榆炭20~30克、防风6克。

以上两个经验方是我临床常用的方剂,效果很好,请参考试用。

例如:杨某某,男,32岁,初诊日期1975年12月16日。

1975年9月20日在北京某大医院经X线拍片证实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经用药灌肠治疗60多次,同时服抗菌素、黄连素等,未见效果。现大便一日二、

三次,大便干稀交替不等,有时带脓血,次数多,时有下坠感,左下腹部隐痛。

大便镜检:红细胞10个~成堆,白细胞数基本同红细胞,腹部怕冷,舌苔薄白,

脉沉滑。

辨证:脾肾虚泄。

治法:温补脾肾,固元止泄。

处方:补骨脂10克,五味子9克,肉豆蔻12克,炒白术9克,茯苓12克,吴朱萸6克,党参12克,制附片6克,炮姜3克,诃子12克,赤石脂15克(打碎),灶心土60克(煎汤代水)。

1976年2月23日复诊:上药服20付,腹已不痛,大便一日一行,大便镜检阴性。病已基本痊愈。舌苔微微欲现薄黄,脉弦滑。上方加炒麦芽9克,赤石脂改为12克,党参改为9克。又服6~10剂而收功。

理中汤与养中煎(人参3~6克,炒山药6~9克,炒扁豆6~9克,炙甘草3克,炒干姜3~6克)比较:二方均能治中焦虚寒而致呕泄之证。但前者有白术(无山药、扁豆),故益气健脾之力大于后者,并且对急性的中焦虚寒腹痛、

腹泄,见效速于后者。后者有炒山药、炒扁豆(无白术),山药不但健脾且能益

肺补肾。扁豆不但健脾,且能祛暑湿,故健脾、益肾、化湿祛暑的作用优于前者。

其功效平稳和缓,故名养中。

浅述张仲景对针灸学的贡献

浅述张仲景对针灸学的贡献 王红云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9) 收稿日期:2003-02-25;修回日期:2003-04-10 作者简介:王红云(1973-),女,助理研究员,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中医临床基础(伤寒论)。 摘 要:阐述了5伤寒论6对针灸学的重要贡献:学术思想上,强调/治未病0、/针灸必脉诊0、/辨证论治0、/针药并用0;治疗法则上,指出/泻实用针、温补用灸0;取穴方法上,倡导/循经取穴0、/局部取穴0、/选取特定穴0;临证禁忌,提出/表实证、阴虚证禁用火灸0。5伤寒论6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东汉以前的针灸理论,而且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张仲景;伤寒论;针灸学 中图分类号:R22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50(2003)03-0014-03 东汉医学大师张仲景所著5伤寒杂病论6,开创辨证论治之先河,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和治疗的一般规律。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0,不仅精于汤药,而且善于针灸。书中有关针灸治疗的条文,内容独树一帜,与5内经6、5难经6及后来的针灸 专著5针灸甲乙经6,一并成为我国针灸源流的滥觞。历代医家不乏对其进行研究者,且成果斐然。为求更深刻地认识5伤寒论6对针灸学说的现实价值,学术界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整理。笔者仅就 已掌握的资料,从学术思想、治疗法则、取穴方法、临证禁忌四个方面,简述如下:1 学术思想 5伤寒论6一书有关针灸治疗的条文不多,但见解独到,其中蕴含了重要的学术思想,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东汉以前的针灸理论,而且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1 阐发/治未病0的防治思想 5素问#四气调神大论6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05难经#七十七难6云:/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0仲景在5伤寒论6中从针灸的角度阐发了这一学术思想。如第8条指出:/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0太阳病不解,邪气有向阳明经传变的趋势,可先针足阳明经穴,使气血流畅,则邪不再传而病解112 。柯琴在5伤寒来苏集6中谓: /不曰传足阳明,而曰欲作再经,是太阳过经不解,复病阳明而为并病也。针足阳明之交,截其传路, 使邪气不得再入阳明之经,则太阳之余邪亦散。0仲景此条是祖国医学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未雨绸缪预防思想的具体体现122。 这里所说的/针足阳明0应针足阳明经的下合 穴足三里,此穴有扶正祛邪之功,诸病皆治,/若要安,三里莫要干0,后人常灸足三里以作保健、预防之用,后世盛行的保健灸,如膏肓灸、神阙灸、气海灸等,无不受仲景之针灸可防病保健观点的启发,这一观点是当今预防医学和老年病学的起源之一。 1.2 主张针灸必诊脉的思想 5灵枢#九针十二原6云:/凡将用针,必先诊脉。0仲景也非常重视诊脉识证在针灸治疗上的重要性132。5伤寒论6121条曰:/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以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0脉浮紧,为邪实,可刺期门。292条:/少阳病,吐利,,脉不主者,灸少阴七壮。0脉不主为阳虚,气血无力鼓动,用灸法以温经回阳复脉。116条:/微数之脉,慎不可灸。0脉微数为阴血不足,或内热郁伏,故应禁灸。书中许多条文均包含了这一思想, 病种亦仅性欲亢盛一类,如阳强易举、阳强不痿、梦遗、滑精等。据此,朱丹溪所论相火含义,与临床最为密切,当推广应用之。 参考文献: [1]孙启明.君火相火析.辽宁中医杂志,1986,23(1):7-81[2]丁光迪.金元医学评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郭永洁.明代相火说评议.浙江中医杂志,1995,20(2):367-3691 ) 14)

张仲景的针灸特色

张仲景的针灸特色 作者:王家骜 关键词: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针灸特色 张仲景不仅是一位擅长外感杂病的内科医生,还是位具有相当造指的针灸专家,整部《伤寒杂病论》涉及到针灸的条文共有69条。张仲景针灸法直接继承了《内经》的思想方法,并开创了后代针灸学的广阔道路。他的针灸法和他的整部著作一样,实用性强,言简意赅,内容丰富。张仲景的针灸特色,主要表现在下列四个方面。 重视预防,截断病情 针灸的作用之一是预防保健。《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开宗明义指出:“上工治未病”。所谓治未病,有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两层意思。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抗御外邪,保卫机体,在正虚邪盛的情况下,经络又是传注病邪的途径。《素问·五藏生成篇》云:“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大谷”即经脉,“小溪”即经穴,卫气健旺而运行于经络、穴道,发挥卫外的生理功能。若是卫外功能失调,则邪气乘虚而入,首先客于经络,针刺即

可疏通经络,使卫外功能正常,以预防疾病、抗御外邪。正因为经络在生理和病理上有如此的重要性,所以张仲景对经络的作用颇为重视,认为:如果人能养生防病,邪气就不得侵犯经络,如果一时不慎,外邪侵犯了经络,应及时治疗,以冀邪气不得入里。“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比如说:“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之,勿令九窍闭塞。”所谓“四肢才觉重滞”,就是外邪已侵入人体经络,经络之气阻滞不通,这时如及时使用以上诸法,以疏通经络之气血,祛邪外出,疾病便不得深入了。 《伤寒杂病论》中,针灸还用于防止疾病的转化,即利用针灸截断疾病的发展方向,使病情停止传变,而趋向痊愈,如“太阳病……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对于经久不愈,有可能传向阳明经的太阳病证,使用针刺调动阳明经的经气,阻断其传,就可以防止变化发生了。 三阳宜针,三阴宜灸 整部《伤寒杂病论》,应用针刺的绝大多数为“三阳经疾病”,应用灸法的(包括烧针、熏、熨等)绝大多数为“三阴经疾病”。我们知道,针法和灸法虽然各有其补泻手法的不同,

针灸巧记

针灸学重点笔记(个人总结) 经络:经脉和络脉的统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通路。 经络系统:经络的主要内容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临床的刺激点。 一夫法:又称横指同身寸。是以食、中、环、小指四指相并,以中指中节近端横纹为标准,四指横度为3寸量取穴位的方法. 得气:进行针刺时,患者所产生的酸、麻、重、胀、疼痛或触电样反应等针感以及医者刺手手下的沉紧等感觉。 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手足阳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足阴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太阴,少阴,至内踝上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顺序: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交胆肝续。 奇经八脉的功能:督脉与六阳经有联系,称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任脉与六阴经有联系,称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冲脉与任、督脉,足阳明、足少阴等经有联系,故有“十二经之海”、“血海”之称,具有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带脉约束联系了纵行躯干部的诸条足经;阴阳维脉联系阴经与阳经,分别主管一身之表里;阴阳跷脉主持阳动阴静,共司下肢运动与寤寐。 四海:髓海,脑(百会,风府);血海冲脉(大杼,上下巨虚);气海膻中(大椎,人迎);水谷之海胃(气冲,足三里)。 腧穴的主治特点:1近治作用,睛明治眼疾;2.远治作用,合谷治本经所过出头面疾病;3特殊作用,大椎退热。 募穴:位于胸腹部,为脏腑之气结聚之处的特定穴。 阴经郄穴多治血证,阳经郄穴多治急性疼痛。 十二经原\络穴:胆经——丘墟、光明;肝经——太冲、蠡沟;小肠经——腕谷、支正;心经——神门、通里;胃经——冲阳、丰隆;脾经——太白、公孙;大肠经——合谷、偏历;肺经——太渊、列缺;膀胱经——京骨、飞扬;肾经——太溪、大钟;三焦经——阳池、外关;心包络——大陵、内关。 五腧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特定穴:分成“五腧穴”、“原穴”、“络穴”、“郄穴”、“下合穴”、“俞穴”、“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和“交会穴”等。 第一部分 1、最早的针灸学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 2、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内经》 3、又称《针经》的是:《灵枢》 4、针灸第一次总结:《内经》;第二次总结:《针灸甲乙经》;第三次总结:《针灸大成》 5、起承前启后作用的是:《针灸甲乙经》 6、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唐代孙思邈绘制的“明堂三人图” 7、首次把任、督二脉和十二静脉并称十四经:元代滑寿编撰的《十四经发挥》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秦亮甫针灸医案五则

秦亮甫针灸医案五则 摘要:本文介绍了上海市名老中医秦亮甫的五则验案。1.老年便秘案。运用肺与大肠相表里之原理。针刺泻肺经的尺泽、鱼际、以润肠通腑。2.术后呃逆案。此证属肝气犯胃,故针取肝经的行间、太冲二穴、加足三里、内关以取平肝降逆止呃之功。3.月经不调案。此案证属肝肾不足、冲任失调,故取内关、公孙、列缺等穴调补肝肾,调和冲任。4.三叉神经痛案。根据不同的分支循经取穴,以温针法治疗,同时配合祛风通络的中药,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5.慢性胃炎案。本案属虚实夹杂。脾胃虚损为本,气滞湿热蕴阻为标,针刺取穴局部配远道,如中脘、梁门、足三里等,同时配合中药炙海螵蛸、浙贝母等,针药结合,疗效良。 秦亮甫教授是上海市名老中医,擅用针灸或针药结合,通过经络辨证和脏腑辨证综合治疗疾病。 经络理论临床上广泛用于辨证和取穴用药,是针灸和其他各科理论基础。不论内外妇儿各科,都可用以指导实践,而非针灸所专用。秦师认为经络学说包含着哲理、物质、现象、实践等内容,如同脏腑学说。历代名医如扁鹊、张仲景、华佗、李时珍等非常熟谙经络学说。明代喻嘉言说:“不明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历代医书中经络学说贯穿在辨证论治中,指导临床实践,例如张仲景《伤寒论》中的六经分证论治。 老年便秘案 马××,男,75岁。主诉:便秘数月,长期服用水果、甜杏仁、蜂蜜,大便仍觉困难。有慢性支气管炎史。舌苔薄白,舌边齿痕,舌质正常,寸脉浮弦滑,关尺软滑。诊断:老年便秘。辨证:肺气失于肃降,肺阴失于润肠。治则:清肺养阴,使肺气得以肃降,阴液可以润肠。针刺取穴:尺泽(双)、鱼际(双)。此2穴均用泻法,每天针刺1次,连续2次后大便已通;3次大便正常。仍嘱服杏仁、蜂蜜。 按:便秘多由大肠积热、或气滞、或寒凝、或阴阳气血亏虚,使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所致。《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也。”从脏腑病机的角度来说,便秘之病机,主要在于肺、脾、肾。秦师在治疗时运用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原理,泻肺经的尺泽穴、鱼际穴,是因为肺气壅塞,当泻其子,肺属金,金之子为水,尺泽是肺经的合水穴,鱼际是肺经的荥火穴,以清肺经的内热,使肺气得到肃降,使阴液得以润肠,以达到通腑的作用。术后呃逆案 马××,男,65岁。主诉:呃逆10天。因心脏手术后引起血胸,再次手术止血,发生呃逆不止,不能入睡,不能进食,用镇静药无效,靠补液维持,已有10天。他医针刺内关、足三里,加耳针:膈、神门,呃逆未止。呃逆时头胀痛,口苦。苔淡黄腻偏干,脉弦滑数。诊断:心脏术后呃逆。辨证:肝气犯胃,胃有湿热。治则:平肝和胃,降逆化湿。针刺取穴:行间(双)、太冲(双)、足三里(双)、内关(双)。均用泻法,用电针留针20分钟,呃逆突然停止,30分钟后起针。呃逆停止6小时,至夜间呃逆又出现,但程度较前减轻,已能稍进流质。以后每天针一次,治法按原,共针4次而愈。 按:呃逆俗称打嗝,古称“哕”,是胃气上逆,失于和降所致。《灵枢·口问篇》云:“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今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入于胃,新故相乱,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秦师在治疗时根据症状,认为此病属肝气犯胃,由于肝气偏盛见脉弦;肝气上逆见头痛、呕吐;口苦、苔淡黄腻,为胃中湿热。肝气犯胃是肝之经脉夹胃故也,此病人当用平肝和胃,降逆止呃,针取足厥阴肝经荥火穴行间,及肝经原穴太冲,该2穴以挫肝气横逆之势,泻足三里以清胃中湿热,加内关以降逆,理气宽胸。 月经不调案

略论张仲景运用白术之特色

略论张仲景运用白术之特色 关键词白术药性用药特色张仲景中医学术发掘 白术,性味苦、甘,温,归脾、胃经。现代中医临床公认其具有补脾益气,燥湿利水,固表止汗之功效。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多首方剂中使用了白术,其特色是运用了白术的相反性能。即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予以相应的不同配伍,发挥白术升与降、浮与沉、补与消等相反属性的治疗功效。本文拟就有关内容整理论述如下。 1 仲景运用白术的五大相反性能 中药的性能主要包含性味、归经、作用趋向(升降浮沉)、补泻等内容。大多数中药仅有性能的同一性而不具备相反性。仲景对白术的运用体现出五大相反性能。 1.1 升散发表与渗下利尿:白术苦温,具有发汗除湿功效,主治肌表寒湿证。其使用每与麻黄配伍。如《金匮要略》麻黄加术汤治“湿家身烦疼”,以“发其汗为宜”。方中麻黄汤发散风寒,白术发表除湿,以微微汗出而解。此性能以升、散为作用趋向。与此相反,仲景制五苓散治太阳蓄水证,症见“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伤寒论》161条),病由邪入膀胱,膀胱气化失司,水气内停所致。方中桂枝通阳化气行水,并外散肌表之邪;白术配猪苓、茯苓、泽泻,利尿燥湿,导水下行。共奏化气行水、表里同治之功。此白术的功能特点是主降趋下。再有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茯苓泽泻汤、泽泻汤等均属此类。 1.2 生津通便与燥湿止泻:白术具有生津润燥和燥湿健脾的相反属性。前者可用于津亏致燥的便秘、口干等症;后者可治疗脾虚湿盛的腹泻便溏。 如《金匮要略》桂枝附子汤治“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此因风湿之邪痹阻肌表肢节,津液受损,故去桂枝辛温伤津,既用附子配白术祛肌表风湿,又取白术生津润燥,以润肠通便。又如《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曰:“里水者,……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方用越婢汤发汗行水,兼清内热,加白术生津止渴。再有《伤寒论》385条理中丸方后加减曰:“渴欲得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重用白术意在健脾生津。笔者对一些习惯性便秘患者,累用滋阴润肠不应时,运用验方生白术60g,生地30g,升麻5g投之,每能获得良效,究其原理,是取生白术生津润肠、动而不守之功。

传承中医文化 谱写针灸新篇

传承中医文化谱写针灸新篇 如果说中医是祖国文化的一个宝库,那么针灸就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这种中医特有的治疗手段,由外治内,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利用针或灸的方式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数千年来,古代医家,从扁鹊、华佗到张仲景、孙思邈、杨继洲等,通过针灸解除病痛、挽救生命,也让这一行之有效的疗法世代相传。直到今天,依然有无数人工作在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岗位上,他们不仅治病救人,更进一步继承发扬祖国文化。我国知名针灸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赖新生教授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赖新生教授,1955年9月生,全国知名针灸专家,博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百类人才。1996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担任国家科技部973计划中医理论研究专项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刺灸法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等。 1980年9月,赖新生干福建中医学院针灸系毕业后,一直从事针灸教学、临床、科研工作,30年来不遗余力。他教导的学生,从本科、硕士到博士乃至博士后,从全国各地到

世界各国,目前已培养指导硕士、博士、博士后90余人,其中已培养博士后3人,在站博士后1人,已培养博士25人,在读博士生5人,已培养硕士50人,在读硕士生6人。在教学上他富于启发性和创造性,效果优秀,曾获“千百十工程”优秀指导老师、首届“新南方优秀教师”等称号。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共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包括SCI论文4篇。主编了10部针灸医学书籍,以副主编身份编写或参编全国规划教材等多部,并获得多项奖项。 在临床上,赖教授是一位认真负责,经验丰富的好医生,擅长治疗中风及相关疾病、血管性痴呆、帕金森氏病、癫痫,过敏性哮喘等疾病。他是广东省第一位针灸博士,是新中国自己培养起来的新一代高级医学人才。集师承,院校教育的优势,他有着坚实的中医基础理论修养,熟谙中医经典的精髓,崇尚辨证施针并护正气于施治,擅长各种传统针刺补泻手法并率先倡导子午流注灸法。同时,他又注重传统理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利用广博的现代理论和先进科学实验技术知识和技能,有效开展针灸治疗对血管性痴呆,智力结构、智力因子的研究,以及与大脑学习、记忆调节关系的神经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并率先在国内开展针灸治疗过敏性疾病的临床机制研究。 在科研方面,赖教授主要以经穴效应规律的研究和针灸治疗免疫性疾病为研究方向。目前承担了国家973计划课题

张仲景治疗虚劳病的特点

浅述张仲景治疗虚劳病的特点 摘要:虚劳病,是因劳伤过度而体质虚损所致的慢性衰弱性疾患的总称,五脏功能衰退,气血阴阳亏损是其基本病机。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中对虚劳病的论述,体现了其治疗虚劳病的特点,也对后世医家对虚劳病治疗的深入探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虚劳病,张仲景,治疗特点 虚劳病,是因劳伤过度而体质虚损所致的慢性衰弱性疾患的总称,五脏功能衰退,气血阴阳亏损是其基本病机。虚劳这一病名首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此篇中,张仲景从虚劳病的脉象、辨证、证治等各方面详细加以论述,体现了其治疗虚劳病的特点,也对后世医家对虚劳病治疗的深入探讨奠定了基础。 所谓虚劳,即虚损与劳伤,因虚致损,因劳成伤,而虚劳病在辩证上又分为阴虚、阳虚及阴阳两虚。仲景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中所列治疗虚劳病的方共有七首,分析其体现的治疗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注重中焦,补益脾肾 中医理论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失健运,则气血阴阳无以生化。肾为先天之本,内寄真阴真阳,虚劳病无不关系到肾。从整体上看,脾肾两脏是相互资助,相互促进的。因此,调理好脾胃,使中气立,则能化生气血,气血生则阴阳协调;而注重补肾,则体现了固先天之本以助后天之本即脾的功能正常运行这一思想。而仲景治疗虚劳病的七方中,更是有五方均从调理脾胃入手。 如条文13,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痠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这一条文论述的是阴阳两虚的虚劳证治。阴阳两虚,寒热夹杂,治疗时若补阳则损阴,养阴则碍阳。因此,必须调补脾胃,建立中气,才能调和阴阳。小建中汤中饴糖、炙甘草、大枣等温中补虚,使脾胃健运,水谷精微得以化生气血,各脏腑得气血充养,则诸虚逐渐得治。 又如条文15,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 此条文论述的是肾阴阳两虚的虚劳证治,其中八味肾气丸以桂枝、附子等温补肾气,但同时也配伍了山药、茯苓以健脾益气,增强了补肾气之力,也协调了脾肾关系。 2、以甘为主,甘温扶阳 上述提及,仲景治疗虚劳病的特点之一为注重补益脾肾,但也非一味地温补,而是注重辩证,以甘为主,甘温扶阳。 按中医理论,甘味入脾,因此缓中益脾药也以甘味药为主。甘温可助阳,酸甘可化阴,两者合用,可平调阴阳,而其中的代表方为小建中汤。小建中汤是甘温与甘酸合用的方剂,而以甘温为主。方中以饴糖为君,桂枝温阳通阳,得饴糖辛甘养阳;芍药酸甘,滋阴敛营,补阴之虚,助饴糖缓急止痛。全方温中补虚,甘温扶阳。 其他如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甘温摄精,调补阴阳;黄芪建中汤则是甘温补中益气,固表健脾,均体现了甘温扶阳这一治则。 3、寒热并用,平调阴阳

针灸的发展史

针灸学从产生到成熟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关于针刺疗法起源的传说可以追溯到我国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制度时期,如古籍记载伏羲氏“尝味百草而制九针”:“黄帝咨访岐伯、伯高、少俞之徒……针道生焉”等,伏羲氏等都是远古时期传说中的代表人物。但是针刺疗法真正产生的时间应该是“砭石”((Bian stone or needle stone,an ancient acupuncture instrument made of stone)应用以后一个漫长的时期,大约是新石器时代。“砭石”是针具的雏形或前身,它是远古时代人们在生活、劳动等实践中经验积累的产物,从无意中发现石块按压或刺破体表可以治病到对石块加工形成砭石而专用于治疗疾病,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当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出现了精治的石针。其后出现了骨针、陶针、竹针等,尤其是人类发明冶金术后,金属针具出现了大大的推动的刺法的发展。灸法的起源可追溯到原始社会人类学会用火以后。人们在用火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了温热的治疗作用,通过长期的实践,形成了灸法。 在针法和灸法产生以后,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古代哲学思想及其它自然科学知识的渗透,针灸学理论体系开始形成、发展和不断完善,大致上可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肇始时期 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个人临床实践对针灸知识的初步认识,大约在《黄帝内经》成书以前。具有代表性的医家有传说中的岐伯、伯高、少俞等和春秋时期的名医医缓、医和等。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有两种古代经脉的文献,即“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其中对十一经脉的循行分布、病候表现及灸法进行了论述,这是现存最早的针灸学文献,反映了经络系统认识的早期面貌。 (二)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时期 主要从战国到秦汉,以《黄帝内经》成书为标志。《黄帝内经》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为主要内容,从总体上论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治方法和原则,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体系。其中对经络的循行和病候、腧穴、针灸方法及适应症、禁忌症等,也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尤其是《灵枢》中有大量篇幅专门论述针灸学理论和临床治疗,故被称为“针经”,标志着针灸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在这个时期,大约成书于汉代的《黄帝八十一难经》,以阐明《黄帝内经》为要旨,其中关于奇经八脉和原气的论述,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同时,还提出了八会穴,并用五行学说对五输穴的理论和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已佚的《明堂孔穴治要》应该是这一时期有关腧穴的专著。华佗亦对针灸颇有研究,创立了“华佗夹脊穴”。东汉张仲景创立六经辨证,在《伤寒杂病论》中也记载了许多针灸处方,主张针药并用,辨证论治。这些成就都丰富了针灸学的发展。 (三)针灸学术发展时期 魏晋时代的皇甫谧在魏甘露间(公元256~260年),将《素问》、《灵枢》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著作的针灸内容汇而为一,编撰成《针灸甲乙经》,共收录349个腧穴的名称、定位和刺灸法,并对各科病证的针灸治疗进行了归纳和论述,成为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是继《黄帝内经》之后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在针灸学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两晋和南北朝时期,随着针灸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化,出现了许多临床医家和针灸专著。如晋代名医葛洪撰《肘后备急方》,收载针灸医方109条,其中99条为灸方,大大地推动了灸法的临

浅谈针灸养生

浅谈针灸养生 健康与长寿是人类的共同愿望。中医养生学对人类防病治病、延缓衰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倾向未病先防, 强调修心养性, 动静结合,饮食调理, 同时还讲究四时不同的养生方法, 并辅以药物、食疗、针灸等手段从而怡养天年。众所周知,针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的治疗手段,在临床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其效果是得到了国内外中西医和 广大患者的认可的。但是,针灸可以作为一种养生保健的手段这些年来却越来越被人们所忽视甚至忘记。其实针灸不仅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 同时也是预防疾病、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 运用针灸以防治疾病、抗老延寿的实践,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了,《黄帝内经》对针法和灸法具有养生保健的作用分别有明确的记载。《素问·刺法论》云:“是故刺法有全神养真之旨也,法有修真之道,非治疾也”。明确指出针刺有保全精神"调养真气"维护机体自然状态的养生作用"并非专为治疗疾病而设。《素问·刺热论》则说明赤色为五脏热病先兆,据赤色所见部位不同"辨所病脏腑"予以针刺"可预防五脏热病发作。《灵枢·逆顺》云:“上工刺其未生者也”,把针刺治未病的医者称为上工。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言:若人能慎养,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其中论述了可用针灸方法来达既病防变的目的:《伤寒论》中则有关于应用针刺调补胃气,防太阳病邪再入阳明经的论述"此为既病防变的具体应用。《灵枢·经脉篇》说:“灸则强食生肉”;《灵枢·官能篇》

也说:“阴阳皆虚,火当自之”。以后的文献记载,均从不同侧面记载了针灸尤其是灸法可以延年抗老,使得灸法得以推广应用。《扁鹊心书》云:“于人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院……虽未得长生,亦可保命百余年矣”。唐·孙思邀说:“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两三处灸之……则瘴病温毒,不能着人”。还说:“吴蜀多行灸法,语云:若要安,三里常不干”。说明当时不仅医师,即使一般人群,也常常用灸法来保健防病抗衰。宋代王执中所著(针灸资生经》,明确推崇摄生保健灸,认为灸气海、关元等穴位有强壮抗衰等作用,可治“脏气虚惫,真气不足,一切气疾”,并亲自实践,说:“予年逾壮,往寒夜观书,每觉脑冷,饮酒过量,脑亦疼甚,后因灸此(指自会穴,在头部正中线上,前额骨与顶骨陷者中取穴)而愈”。宋代窦材的《扁鹊心书》指出保健灸是防治老年病的重要方法,对保持老年健康和延年益寿有很好的作用,他说:“余年五十,常灸关元五百壮,即服保健延寿丹,渐至身体健康,羡进饮食。六十三岁时,因优怒忽见死脉,脉于右手寸部,十九动而一止,乃灸关元、命门各五百壮,五十日后死脉不复见矣,每年常如此矣,遂得老年康健”。说明灸法具有强壮延年作用,“阳精若壮千年寿,阴精若在必长生”,灸法保健延年的作用可见一斑。 由此可见,古人养生保健十分倚赖针灸疗法,但从从文献记载来看针刺和艾灸相较,艾灸养生保健的文献内容更为丰富。在具体应用中艾灸也多于针刺,针刺多用于既病防变,而正常机体的未病先防则多用灸法。这是因为艾灸在预防疾病发生、发展、病后防复、强身健体及延年益寿方面具有更好的功效。针灸养生保健的腧穴以任脉的神阙

中医针灸发展史

中医针灸发展史 针灸医学起源于我国远古时期。古代原始社会的人类,由于居住在山洞,地处阴暗潮湿,加上与野兽搏斗,故多发生风湿和创伤。当身体某处有了痛楚时,除祈祷鬼神外,很自然地会用物去揉按、捶击以减轻痛苦,或用一种楔状石块叩击身体某部,或放出一些血液使疗效更为显著,从而创造了以砭石为工具的医疗方法,这就是针刺的萌芽。《山海经》记载有“高氏之山,有石如玉,可以为箴。”这是远古人类以砭石代针治病的佐证。 1963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多伦旗头道洼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1根磨削的石革,据鉴定为针刺的原始工具。《素问·异法方宜论篇》记载:“东方之域,天地之所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而嗜咸……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说明了砭石治病与当时人类所处的环境和历史条件是分不开的。随着人类智慧和社会生产工艺的不断发展,针具由石针、骨针逐步发展成青铜针、铁针、金针、银针,直至现代的不锈钢针。 当人类知道用火以后,发现身体某一部位发生病痛时,受到火的烘烤会感到舒适或缓解,故认识到灸熨可以用于治疗,继而从各种树枝施灸发展为艾灸。《素问·异法方宜论篇》记载:“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芮。故灸芮者,亦从北方来。”说明灸法的发明与寒冷的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此外,拔罐法亦起源于原始社会。初时是利用兽角做成的饮具,借燃火的热力,排除其中空气,使其吸附在皮肤表面来治病,故古代称之为“角法”。 针灸学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近年来在甘肃、宁夏、河南马迹山、淮阳、禹县、以及江苏镇江等地,均发现了夏商时期骨制、铜制的医疗针具,反映了早期针灸医学面貌的一个侧面。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我国由奴隶社会迈进到封建社会。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为医药学的发展提供了条件。针刺工具由砭石、骨针发展到金属针具,特别是灸针的出现更扩大了针灸实践范围,促进了针灸学术飞跃发展,针灸理论也不断得以升华。据《左传》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的医缓、医和均擅长于针灸。先秦名医扁鹊(秦越人)在给虢太子治尸厥时,让其弟子子阳取外三阳针刺而使太子复苏,又令弟子子豹药熨两胁下,而见太子坐起……。证明在先秦时期针砭、火灸、热熨等均已广泛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为临床实践的总结和提高以及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有两种古代关于经脉的著作,它论述了十一条脉的循行分布、病假表现和灸法治疗。根据其足臂阴阳的命名特点,称为“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反映了针灸学核心理论经络学说的早期面貌。战国时代开始逐渐成书的《内经》,包括《灵枢》和《素问》两部分,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精神、气血等为主要内容,从整体观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要领和防治原则,重点论述了经络、腧穴、针法、灸法等。特别是《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