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学实验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电学实验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电学实验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电学实验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电学实验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目的】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实验原理】

1.实验原理;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其方法有:①如图1所示,改变变阻器的阻值,从电流表、电压表中读出几

组U ,I 值,由U =E -Ir 可得:211221I I U I U I E --=,2

11

2I I U U r --=;

1 2

②为减小误差,至少测出6组U ,I 值,且变化范围要大些,然后在U -I 图中描点作图,由图线纵截距和斜率找出E 、r ,如图2所示。

2.实验器材:被测电池(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键和导线等. 3.实验步骤:

(1)确定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按图89-1示电路把器材连接好; (2)把变阻器的滑动片移到一端使阻值最大;

(3)闭合电键,调节变阻器,使电流表有明显示数,记录一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用同样方法测量并记录几组I 、U 值;

(4)断开电键,整理好器材;

(5)数据处理:用原理中方法计算或在U —I 图中找出E 、r . 【注意事项】

1.使用内阻大些(用过一段时间)的干电池,在实验中不要将I 调得过大,每次读完U 、I 读数立即断电,以免于电池在大电流放电时极化现象过重,E 、r 明显变化.

2.在画U -I 图线时,要使较多的点落在这条直线上或使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而不要顾及个别离开较远的点以减少偶然误差.

3.干电池内阻较小时U 的变化较小,坐标图中数据点将呈现如图89-3甲所示的状况,下部大面积空间得不到利 用,为此可使坐标不从零开始,如图乙所示,把坐标的比例放大,可使结果的误差减小些.此时图线与横轴交点不表示短路电流.计算内阻要在直线上任取两个相距较远的点,用

I

U

r ??=

计算出电池的内阻r .

4.实验误差的来源与分析

(1)每次读完电表示数没有立即断电,造成E、r变化;

(2)测量电路存在系统误差,I真=I测十I v,末考虑伏特表分流.

【典型例题】

例1 现有一阻值为10.0Ω的定值电阻、一个开关、若干根导线和一个电压表,该电压表表面上有刻度但无刻度值,要求设计一个能测定某电源内阻的实验方案(已知电压表内阻很大,电压表量程大于电源电动势,电源内阻约为几欧)要求:

(1)画出实验电路图.

(2)简要写出完成接线实验步骤。

(3)写出用测得的量,电源内阻的表达式r=________________。

例2 (上海)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电路进行实验,实验时该同学将变阻器的触片P移到不

将电压表内阻看作无限大,电流表内阻看作零。

(1)电路中E、r分别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R1、R2、R3为定值电值,在这五个物理量中,可根据上表中的数据求得的物理量(不要求具体计算)_________。

(2)由于电路发生故障,发现两电压表示数相同了(但不为零),若这种情况的发生是由用电器引起的,则可能的故障原因是________。

实验: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一、选择题

1.下面给出多种用伏安法测电池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数据处理方法.其中既能减小偶然误差,又直观、简便的方法是()A.测出两组I、U的数据,代入方程组E=U1+I1r和E=U2+I2r,求出E、r。

B.多测几组I、U的数据,求出几组E、r,最后分别求出其平均值。

C.测出多组I、U的数据,画出U-I图像,再根据图像求E、r。

D.多测出几组I、U的数据,分别求出I和U的平均值,用电压表测出断路时的路端电压即为电动势,再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出内电阻r。

2.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为了使测量值比较准确,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A.为了多测几组电流、电压值,应尽量使回路中电流大些

B.每次读完电流值和电压值之后,应立即断开开关

C.在作路端电压U和干路电流I的U-I图线时,应尽量使图线在坐标纸上分布的范围大些

D.由于电压表内阻远大于电池内阻,应把电流表接在电源附近

3.如图所示是根据某次实验记录的数据画出的U-I图像,关于此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纵轴的裁距表示电源的电动势,即E=3.0V

B.横轴的截距表示电源的短路电流,即I短=0.6A

C.电源的内阻r=5Ω

D.电源的内阻r=1Ω

二、解答题

4.用伏安法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时,有下如实验步骤:

A.打开电键,切断电路

B.恰当选择实验器材,按电路图连好电路.

C、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减小接入电路的电阻,记录一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D.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至一端,使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

E.逐次减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记录多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F.闭合电键接通电路.

把以上步骤的序号按合理顺序填写在横线上:

5.如图所示为测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电路图,用两节干电池串联做电源(每节电池电动势接近1.5V,内阻约为0.5Ω),除给出的电源、导线和电键外,还有以下器材:A.直流电流表,量程0~0.6A,内阻0.5Ω;

B.直流电流表,量程0~3A,内阻0.1Ω;

C.直流电压表,量程0~3V,内阻IkΩ;

D.直流电压表,最程0~15V,内阻5 kΩ;

E.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Ω,额定电流2A;

F.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50Ω,测定电流1.5A

其中电压表应选用;电流表应选用;滑动变阻器应选用.改变R的阻值,得到两组U1、I1,U2、I2的测量值,则内电阻r=,电源电动势E=6.(上海)某学生用电流表和电压测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时,所用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为0-20Ω。连接电路的实物图如图

(1)该学生接线中错误的和不规范的做法是()

(A)滑动变阻器不起变阻作用

(B)电流表接线有错

(C)电压表量程选用不当

(D)电压表接线不妥

(2)在方框里画出这个实验的正确电路图。

7.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一个小组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试根据这些数据在图89-4中画出U-I图线,由图线可知,电源的电动势E=,内电阻r =。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参考答案

1.(1)略 (2)断开开关,记下电压表偏转格数N 1;合上开关,记下电压表偏转格数N 2 (3)2

21)

(N R

N N r -= 2.(1)可测出的物理量是R 2、R 3和E 。 (2)可能R 2断路,也可能R 2、R 3都断路。

[练习]1.C 2.B C 3.A D 4. BDFCEA 5.C E A

2112I I U U r --=

2

11221I I U

I U I E --= 6.(1)A B D (2)略 7. 1.46V 0.73Ω

电动势的测定及其应用(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电动势的测定及其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对消法测定电动势的原理及电位差计,检流计及标准电池使用注意事项及简单原理。 2.学会制备银电极,银~氯化银电极,盐桥的方法。 3.了解可逆电池电动势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原电池由正、负两极和电解质组成。电池在放电过程中,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则发生氧化反应,电池反应是电池中所有反应的总和。 电池除可用作电源外,还可用它来研究构成此电池的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性质,从化学热力学得知,在恒温、恒压、可逆条件下,电池反应有以下关系: △r G m =-nFE 式中△r G m 是电池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增量;n 为电极反应中电子得失数;F 为法拉第常数;E 为电池的电动势。从式中可知,测得电池的电动势E 后,便可求得△r G m ,进而又可求得其他热力学参数。但须注意,首先要求被测电池反应本身是可逆的,即要求电池的电极反应是可逆的,并且不存在不可逆的液接界。同时要求电池必须在可逆情况下工作,即放电和充电过程都必须在准平衡状态下进行,此时只允许有无限小的电流通过电池。因此,在用电化学方法研究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性质时,所设计的电池应尽量避免出现液接界,在精确度要求不高的测量中,常用“盐桥”来减小液接界电势。 为了使电池反应在接近热力学可逆条件下进行,一般均采用电位差计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原电池电动势主要是两个电极的电极电势的代数和,如能分别测定出两个电极的电势,就可计算得到由它们组成的电池电动势。 附【实验装置】(阅读了解) UJ25型电位差计 UJ25型箱式电位差计是一种测量低电势的电位差计,其测量范围为 mV .V 1171-μ(1K 置1?档)或 mV V 17110-μ(1K 置10?档) 。使用V V 4.6~7.5外接工作电源,标准电池和 灵敏电流计均外接,其面板图如图5.8.2 所示。调节工作电流(即校准)时分别调节1p R (粗调)、2p R (中调)和3p R (细 调)三个电阻转盘,以保证迅速准确地调 节工作电流。n R 是为了适应温度不同时标准电池电动势的变化而设置的,当温 图5.8.2 UJ31型电位差计面板图 + - -++- + -标准 检流计 5.7-6.4V 未知1 未知2 K 1 R P2 R P3 R P1 R n K 2 I II III 1.01×10 ×1 未知1 未知2 标准断断粗 中 细 ×1 ×0.1 ×0.001 粗细短路

测电压表内阻的六种方法

测电压表内阻的六种方法在实验试题的考查中,经常出现测定电压表内阻的问题,学生在处理此类问题时常不如人意。现把测电压表内阻常见的六种方法归纳如下。 一、利用欧姆表测量 欧姆表是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制成的。把电压表看成普通的电阻,利用欧姆表的电阻档测量。 二、利用伏-安法测量 理想电压表的内阻视为无限大,但实际使用的电压表内阻并不是无限大。例1、为了测量某一电压表的内阻,给出如下的实验器材:A、待测电压表(0~3v、内阻约为4KΩ),B、电流表(0~0.5mA),C、滑动变阻器(0~20Ω),D、6V学生电源,E开关和若干条导线。由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远小于待测电压表的内阻,采用分压式接法,电路图如图-1所示,电压表与电流表串联,多次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利用U-I图象即可得出电压表的内阻。 图-1 三、利用伏-伏法测量 所谓伏伏法就是在电流表不能用或没有电流表等情况下,要考虑两 块电压表并用的方式测量电阻。在设计电路时,既要考虑电压表的量程,还要考虑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 图-2 1、伏伏串联测量:例 2、利用现有的器材测量某电压表的内阻。实验器材如下:A、待测电压表V1(0~3V、内阻未知),B、电压表V2(0~ 3V、内阻3.5KΩ),C、滑动变阻器(0~50Ω),D、6V电池组(内阻不计),E、开关和若干条导线。部分同学想两块电压表的最大量程都是3V,把两表串联直接接到电源上即可。同学们把两电压表串联的想法是好的,但直接接到电源上的不可以的。因为在串联电路中电阻大的分得的电压就多,所以不能草率地将表直接接到电源上。设计的电路图如图-2所示。两电压表的内阻都远大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采用分压式接法。电压表V1的示数,电压表V2的示数,两表串联电流相等,有,得。 2、伏伏法并联测量:例 3、为测量量程为3V的电压表V1的内阻 R V1(约为3KΩ),实验时提供的器材有:A、电流表(0~0.6A、内阻0.1Ω),B、电压表V2(0~6V、内阻5KΩ),C、变阻箱1(0.1~9999.9Ω),D、变阻箱2(0.1~99.9Ω),E、滑动变阻器(0~

测定电池的电动势与内阻--精选习题1

实验三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题型一 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例1】 某同学将铜片和锌片插入水果中制成一个“水果电池”,该同学利用下列所给器材测量该“水果电池”的电动势E 和内阻r. A .电流表A 1(量程0.6 A ,内阻约1 Ω) B .电流表A 2(量程20 mA ,内阻约50 Ω) C .电压表V 1(量程4 V ,内阻约4 kΩ) D .电压表V 2(量程15 V ,内阻15 kΩ) E .滑动变阻器R 1(0~1 000 Ω) F .滑动变阻器R 2(0~9 999.9 Ω) G .待测“水果电池”(E 约为4 V ,内阻r 约为200 Ω) H .开关S ,导线若干 (1)为尽量减小实验的误差,电流表选择________;电压表选择________;滑动变阻器选________. 请在虚线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2)该同学实验中记录的6组对应的数据如下表,试根据表中数据在图5中描点画出U -I 图线;由图线可得,“水果电池”的电动势E =________V ,内电阻r =________Ω. I/mA 4.0 5.0 8.0 10.0 12.0 14.0 U/V 3.04 2.85 2.30 1.90 1.50 1.14 (3)实验测得的“水果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与真 实值相比,E 测________E 真,r 测________r 真(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题型二 安阻法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实验器材:一节干电池、电流表、电阻箱、电键. 依据的基本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原理图:如图6所示 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若作出R -1I 图象(或1 I -R 图象), 图象在R 轴上的截距即为电源内阻的负值,图线的斜率即为电动势E. 【例2】 (北京理综·21(2))某同学通过查找资料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电池.该同学想测量一下这个电池的电动势E 和内电阻r ,但是从实验室只借到一个开关、一个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 Ω,可当标准电阻用)、一只电流表(量程Ig =0.6 A ,内阻rg =0.1 Ω)和若干导线. (1)请根据测定电动势E 和内电阻r 的要求,设计图7中器件的连接方式,画线把它们连接起来. (2)接通开关,逐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 ,读出与R 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I ,并作记录.当电阻箱的阻值R =2.6 Ω时,其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如图8所示.处理实验数据时,首先计算出 每个电流值I 的倒数1 I ;再 制作R -1 I 坐标图,如图9 所示,图中已标注出了(R ,1 I )的几个与测量对应的坐标点,请你将与图8实验数据对应的坐标点也标注在图9上. (3)在图9上把描绘出的坐标点连成图线. (4)根据图9描绘出的图线可得出这个电池的电动势E =________V ,内电阻r =________Ω. 题型三 伏阻法(利用电压表、电阻箱)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 实验器材:一节干电池、电压表、电阻箱、电键. 依据的基本公式:E =U +U R r 或1U =1E +r E ·1 R

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编稿:张金虎 审稿:代洪 【学习目标】 1.知道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原理,进一步感受电源路端电压随电流变化的关系。 2.经历实验过程,掌握实验方法,学会根据图像合理外推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 3.尝试进行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测量误差的分析,了解测量中减小误差的方法。 4.培养仔细观察,真实记录实验数据等的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的品质。 【要点梳理】 要点一、 实验原理 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基本原理是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但是根据不同的实验器材和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不同表达式,采用的方法是不同的,常用的有以下三种. 1.伏安法测E 和r (1)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2)实验原理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 U Ir =+,改变外电路电阻R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出两组总电流,12I I 、和路端电压12U U 、,即可得到两个欧姆定律方程:11E U I r =+和

22 E U I r =+,解此方程组可得电源的电动势为1221 12 E I I = - ,电源的内阻为 21 12 U U r I I - = - . 本实验是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同时测电压和电流,所以称为“伏安法”,但这里的被测对象是电源. 2.电流表和电阻箱法测E 和r (1)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2)实验原理:改变电阻箱的阻值,记录R和I,应用11 22 () () E I R r E I R r =+ ? ? =+ ? ,求出E和r. 3.电压表和电阻箱法测E和r (1)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2)实验原理:改变电阻箱的阻值,记录R和U,应用 1 1 1 2 2 2 E U r R U E U r R =+ ? ? ? ?=+ ?? ,求出E和r。 要点二、实验方法 1.按照电路图(伏安法)选择所需的实验器材,并确定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把器材连接好,如图所示,注意应使开关处于断开状态,且使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移到阻值最大的一端(图中是最右端). 2.闭合开关,改变滑片的位置,读出电压表的读数U和电流表的读数,并填入事先绘制好的表格. 3.多次改变滑片的位置,读出对应的多组数据,并一一填入下表中. 实验序号12 3456 A I/ 1 I 2 I 3 I 4 I 5 I 6 I V U/ 1 U 2 U 3 U 4 U 5 U 6 U 4.断开开关,整理好器材. 5.数据处理:用原理中的方法计算或从U I-,图中找出电动势和内电阻. 要点诠释:

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九 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测定Cu -Zn 电池的电动势和Cu 、Zn 电极的电极电势。 2.学会几种电极的制备和处理方法。 3.掌握SDC -Ⅲ数字电位差计的测量原理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电池由正、负两极组成。电池在放电过程中,正极起还原反应,负极起氧化反应,电池内部还可以发生其它反应,电池反应是电池中所有反应的总和。 电池除可用来提供电能外,还可用它来研究构成此电池的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性质。从化学热力学知道,在恒温、恒压、可逆条件下,电池反应有以下关系: G nFE ?=- (9-1) 式中G ?是电池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增量;n 为电极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数目;F 为法拉第常数(其数值为965001C mol -?);E 为电池的电动势。所以测出该电池的电动势E 后,进而又可求出其它热力学函数。但必须注意,测定电池电动势时,首先要求电池反应本身是可逆的,可逆电池应满足如下条件: (1)电池反应可逆,亦即电池电极反应可逆; (2)电池中不允许存在任何不可逆的液接界; (3)电池必须在可逆的情况下工作,即充放电过程必须在平衡态下进行,亦即允许通过电池的电流为无限小。 因此在制备可逆电池、测定可逆电池的电动势时应符合上述条件,在精确度不高的测量中,常用正负离子迁移数比较接近的盐类构成“盐桥”来消除液接电位。 在进行电池电动势测量时,为了使电池反应在接近热力学可逆条件下进行,采用电位计测量。原电池电动势主要是两个电极的电极电势的代数和,如能测定出两个电极的电势,就

可计算得到由它们组成的电池的电动势。由(9-1)式可推导出电池的电动势以及电极电势的表达式。下面以铜-锌电池为例进行分析。电池表示式为: 4142()()()()Zn s ZnSO m CuSO m Cu s |||| 符号“|”代表固相(Zn 或Cu )和液相(4ZnSO 或4CuSO )两相界面;“‖”代表连通两个液相的“盐桥”;1m 和2m 分别为4ZnSO 和4CuSO 的质量摩尔浓度。 当电池放电时, 负极起氧化反应: { }22() ()2Zn Zn s Zn a e ++-+ 正极起还原反应: 22()2()Cu Cu a e Cu s ++-+ 电池总反应为: 2222()()()()Cu Zn Zn s Cu a Zn a Cu s ++++++ 电池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值为: 22ln Cu Zn Zn Cu a a G G RT a a ++?=?- (9-2) 上述式中G ?为标准态时自由能的变化值;a 为物质的活度,纯固体物质的活度等于1,即1Cu Zn a a ==。而在标态时,221Cu Zn a a ++==,则有: G G nFE ?=?=- (9-3) 式中E 为电池的标准电动势。由(9-1)至(9-1)式可得: 22ln Zn Cu a RT E E nF a + + =- (9-4) 对于任一电池,其电动势等于两个电极电势之差值,其计算式为: E ??+-=- (9-5) 对铜-锌电池而言 22,1 ln 2Cu Cu Cu RT F a ??+ + += - (9-6) 22,1 ln 2Zn Zn Zn RT F a ??+ + -= - (9-7) 式中2,Cu Cu ? +和2,Zn Zn ?+是当221Cu Zn a a ++==时,铜电极和锌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 对于单个离子,其活度是无法测定的,但强电解质的活度与物质的平均质量摩尔浓度和

电压表电流表内阻问题

1.某同学复习中用图1甲所示的电路再次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实验时意外发现:“当变阻器滑片P 向左移时,两电压表的读数之和减小。”他产生了疑惑,在老师的引导下,知道了用久的普通干电池内部 有不可忽略的电阻,可将它看作一个理想电源(电压U 恒定,电阻为0)与一个电阻r 的串联(图1乙所示). ) 请你帮他选择适当器材,设计测量干电池电阻r 的实验方案。 可供选用的器材:一个电压表,符合实验要求的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 1、R 2(R 1≠R 2), 导线和开关若干,一节旧干电池。 要求R 1、R 2在同一电路中不能同时工作。请完成: (1)面出实验电路图; (2)根据你设计的电路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和需测量的物理量: (3)写出电阻r 的数学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 2.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可以测未知导体R 的电阻值,即伏安法测电阻,图甲为小白设计的一种测量方案的原 理图。 { (1) 根据电路图,在图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图。 : (2)某次实验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的读数为 ,电压表的读数为 ,+ - 3 A 3 & 15V B D A C P 图丙 - 图甲 图乙 图1

测得的电阻值为________。 @ (3)如果考虑到电流表的电阻不为零,则用该测量方案测出的结果必然存在误差。请 你分析说明用这种实验方案测量出来的电阻值会比电阻的真实值偏大或偏小已知电流 表的内阻R A为1 Ω,要求用此方案测出的电阻值与真实值间的差异不大于真实值的1%, 则对待测电阻的真实值R要求是什么 3.如图所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UV和IA,电压表内阻为R VΩ,那么待测电阻Rx 的测量值比真实值,测量值为Ω,真实值为Ω. . 4.常用的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计G改装而成的,如图是一个量程为0~3mA 的电流计G,电阻Rg=10Ω (1)若将该电流计改装成一个0~3V的电压表,应怎样改装,先画出电路图,并进行计算应连入多大的电阻. (2)若将该电流计改装成一个0~的电流表,怎样改装,画出电路图,并算出连入的电阻值. (3)试推导,改装后的电表的刻度盘仍然是均匀的. ( 5.如图5所示电路中,电阻R1和R2的阻值分别为11Ω和Ω.单刀双掷开关接1端和2端时,电流表示数分别为和,不计导线电阻和电流表内阻,则该电源电压为V,内阻为Ω.(写出分析过程) ~ 6.常用的电压表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和阻值很大的电阻串联改装而成.如图甲所示,电流表G的量程是0-3mA,串联一个电阻后,改装成量程为0~15V的电压表.

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其应用

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其应用 摘要:本实验中我们通过对消法测量原电池Cu│CuCl2(m1)║AgNO3(m2)│Ag 和不同温度下原电池Ag-AgCl│KCl(m3)║AgNO3(m2)│Ag 的电动势。通过能斯特方程以及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我们计算了不同温度下氯化银的溶度积和电池反应的热力学常数。 关键词:电池电动势; 对消法; 热力学函数 Measure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Potential of Reversible Batter Abstract:In this experiment, we measure the electromotive force of two primary cells, Cu│CuCl2(m1)║AgNO3(m2)│Ag and Ag-AgCl│KCl(m3)║AgNO3(m2)│Ag by using compensation method. At the same time, the electromotive force of the latter one is measured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s. By means of Nernst equation and Gibbs-Helmholtz equation, we calculate the solubility product of AgCl and thermodynamic functions of the cell reaction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s. Keywords:Reversible Battery,Electrode Potential,Thermodynamic Functions the

《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报告范例

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日期: 年 月 日 实验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1.掌握测定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 2.学会用图象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 【实验原理】 1.如图1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改变时,电路中路端电压和电流也随之改变.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方程组: r r 2211I U I U +=+=εε。 由此方程组可求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2 11 221I I U I U I --= ε,2112I I U U r --=。 2.以I 为横坐标,U 为纵坐标,用测出的几组U 、I 值画出U -I 图象,将所得的直线延长,则直线跟纵轴的交点即为电源的电动势值,图线斜率的绝对值即为内阻r 的值;也可用直线与横轴的交点I 短与ε求得短 I r ε =。 【实验器材】 干电池1节,电流表1只(型号: ,量程: ),电压表1只(型号: ,量程: ),滑动变阻器1个(额定电流 A ,电阻 Ω),开关1个,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 1.确定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 图1 实验电路图

2.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至最大。 3.闭合开关,调节变阻器,使电流表有明显示数,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4.用与步骤3同样的方法测量并记录6-8组U、I值. 5.断开开关,整理好器材。 6.根据测得的数据利用方程求出几组ε、r值,最后算出它们的平均值。 7.根据测得的数据利用U-I图象求得ε、r。 【数据记录】 表1 电池外电压和电流测量数据记录 【数据处理】 1.用方程组求解ε、r 表2 电池的电动势ε和内阻计r算记录表 2.用图象

法求出ε、r(画在下面方框中) 图2 电池的U-I图象 【实验结论】 由U-I图象得:电池的电动势ε= V,r= Ω。 【误差分析】 1.系统误差 以实验电路图1进行原理分析。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Ir,本实验电路中电压表的示数是准确的,而电流表的示数比通过电源的实际电流小,所以本实验的系统误差是由电压表的分流引起的。为了减小这个系统误差,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应该小一些,所选用的电压表的内阻应该大一些。

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与应用物化实验报告

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热力学函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电位差计的测量原理和测量电池电动势的方法; 2) 掌握电动势法测定化学反应热力学函数变化值的有关原理和方法; 3) 加深对可逆电池,可逆电极、盐桥等概念的理解; 4) 了解可逆电池电动势测定的应用; 5) 根据可逆热力学体系的要求设计可逆电池,测定其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动势值,计算电池 反应的热力学函数△G 、△S 、△H 。 二、实验原理 1.用对消法测定原电池电动势: 原电池电动势不能能用伏特计直接测量,因为电池与伏特计连接后有电流通过,就会在电极上发生生极化,结果使电极偏离平衡状态。另外,电池本身有内阻,所以伏特计测得的只是不可逆电池的端电压。而测量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只能在无电流通过电池的情况下进行,因此,采用对消法。对消法是在待测电池上并联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外加电源,这样待测电池中没有电流通过,外加电源的大小即等于待测电池的电动势。 2.电池电动势测定原理: Hg | Hg 2Cl 2(s) | KCl( 饱和 ) | | AgNO 3 (0.02 mol/L) | Ag 根据电极电位的能斯特公式,正极银电极的电极电位: 其中)25(00097.0799.0Ag /Ag --=+ t ?;而+ ++-=Ag Ag /Ag Ag /Ag 1 ln a F RT ?? 负极饱和甘汞电极电位因其氯离子浓度在一定温度下是个定值,故其电极电位只与温度有关,其关系式: φ饱和甘汞 = 0.2415 - 0.00065(t – 25) 而电池电动势 饱和甘汞理论—??+=Ag /Ag E ;可以算出该电池电动势的理论值。与测定值 比较即可。 3.电动势法测定化学反应的△G 、△H 和△S : 如果原电池内进行的化学反应是可逆的,且电池在可逆条件下工作,则此电池反应在定温定

串并联电路电压表、电流表

串并联电路、电压表、电流表 【学习目标】 1.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并能熟练地识别电路中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能够运用串并联的规律理解计算电表的改装。 2.识别电路中各元件的连接关系,画出简明的等效电路图,以及电流表、电压表、电容等对电路的影响。 【要点梳理】 要点一、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性质 1.基本特点 (1)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即 123n I I I I I =====L . (2)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即 123n U U U U U =++++L . (3)串联电路的等效总电阻为各电阻值之和,即 123n R R R R R =++++L . 2.性质 (1)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关系:各个电阻两端 的电压跟它们的阻值成正比,即 或 123123=U :U :U R :R :R . 其中: 1 11232 2123 3 3123 =++=++= ++R U U , R R R R U U ,R R R R U U. R R R (2)串联电路的功率分配关系:各个电阻消耗的功 率跟它们的阻值成正比,即 或: 123123=P :P :P R :R :R 要点诠释: n 个相同的电阻R 串联后的总电阻 =R nR 总.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于其中任一部分电路电阻。 串联电路的每个电阻R 都分担了一部分电压,串联电路的这种作用叫作分压作用,起分压作用的电阻叫作分压电阻。 要点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性质 1.基本特点 (1)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相等,即 123n U U U U U =====L . (2)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 123n I I I I I =++++L . (3)并联电路的等效总电阻R 与各支路的电阻 123,n R R R R L 、、的关系是: 12311111 n R R R R R =++++L .

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九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测定Cu-Zn电池的电动势和Cu、Zn电极的电极电势。 2.学会几种电极的制备和处理方法。 3.掌握SDC-Ⅲ数字电位差计的测量原理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电池由正、负两极组成。电池在放电过程中,正极起还原反应,负极起氧化反应,电池内部还可以发生其它反应,电池反应是电池中所有反应的总和。 电池除可用来提供电能外,还可用它来研究构成此电池的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性质。从化学热力学知道,在恒温、恒压、可逆条件下,电池反应有以下关系: G nFE ?=-(9-1) 式中G ?是电池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增量;n为电极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数目;F为法拉第常数(其数值为965001 ?);E为电池的电动势。所以测出该电池的电动势E后,进而 C mol- 又可求出其它热力学函数。但必须注意,测定电池电动势时,首先要求电池反应本身是可逆的,可逆电池应满足如下条件: (1)电池反应可逆,亦即电池电极反应可逆; (2)电池中不允许存在任何不可逆的液接界; (3)电池必须在可逆的情况下工作,即充放电过程必须在平衡态下进行,亦即允许通过电池的电流为无限小。 因此在制备可逆电池、测定可逆电池的电动势时应符合上述条件,在精确度不高的测量中,常用正负离子迁移数比较接近的盐类构成“盐桥”来消除液接电位。 在进行电池电动势测量时,为了使电池反应在接近热力学可逆条件下进行,采用电位计 测量。原电池电动势主要是两个电极的电极电势的代数和,如能测定出两个电极的电势,就

可计算得到由它们组成的电池的电动势。由(9-1)式可推导出电池的电动势以及电极电势的表达式。下面以铜-锌电池为例进行分析。电池表示式为: 4142()()()()Zn s ZnSO m CuSO m Cu s |||| 符号“|”代表固相(Zn 或Cu )和液相(4ZnSO 或4CuSO )两相界面;“‖”代表连通两个液相的“盐桥”;1m 和2m 分别为4ZnSO 和4CuSO 的质量摩尔浓度。 当电池放电时, 负极起氧化反应: { }22()()2Zn Zn s Zn a e ++ - + 正极起还原反应: 22()2()C u C u a e C u s + +- + 电池总反应为: 2222()()()()C u Zn Zn s C u a Zn a C u s ++++ ++ 电池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值为: 22ln C u Zn Zn C u a a G G RT a a ++?=?- (9-2) 上述式中G ? 为标准态时自由能的变化值;a 为物质的活度,纯固体物质的活度等于1,即1Cu Zn a a ==。而在标态时,221C u Zn a a + +==,则有: G G nFE ?=?=- (9-3) 式中E 为电池的标准电动势。由(9-1)至(9-1)式可得: 22ln Zn C u a R T E E nF a ++ =- (9-4) 对于任一电池,其电动势等于两个电极电势之差值,其计算式为: E ??+-=- (9-5) 对铜-锌电池而言 22,1ln 2C u C u C u RT F a ??+ ++=- (9-6) 22,1ln 2Zn Zn Zn RT F a ??+ + -=- (9-7) 式中2,Cu Cu ?+ 和2,Zn Zn ?+ 是当221C u Zn a a + +==时,铜电极和锌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 对于单个离子,其活度是无法测定的,但强电解质的活度与物质的平均质量摩尔浓度和

测电压表内阻的六种方法.doc

测电压表内阻的六种方法 在实验试题的考查中,经常出现测定电压表内阻的问题,学生在处理此类问题时常不如人意。现把测电压表内阻常见的六种方法归纳如下。 一、利用欧姆表测量 欧姆表是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制成的。把电压表看成普通的电阻,利用欧姆表的电阻档测量。 二、利用伏-安法测量 理想电压表的内阻视为无限大,但实际使用的电压表内阻并不是无限大。例1、为了测量某一电压表的内阻,给出如下的实验器材:A 、待测电压表(0~3v 、内阻约为4K Ω),B 、电流表(0~),C 、滑动变阻器(0~20Ω),D 、6V 学生电源,E 开关和若干条导线。由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远小于待测电压表的内阻,采用分压式接法,电路图如图-1所示,电压表与电流表串联,多次记录电压表和电流 表的示数,利用U-I 图象即可得出电压表的内阻。 三、利用伏-伏法测量 所谓伏伏法就是在电流表不能用或没有电流表等情况下,要考虑两块电压表并用的方式测量电阻。在设计电路时,既要考虑电压表的量程,还要考虑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 1、伏伏串联测量:例 2、利用现有的器材测量某电压表的内阻。实验器材如下:A 、待测电压表V 1(0~3V 、内阻未知),B 、电压表V 2(0~3V 、内阻Ω),C 、滑动变阻器(0~50Ω),D 、6V 电池组(内阻不计),E 、开关和若干条导 线。部分同学想两块电压表的最大量程都是3V ,把两表串联直接接到电源上即可。同学们把两电压表串联的想法是好的,但直接接到电源上的不可以的。因为在串联电路中电阻大的分得的电压就多,所以不能草率地将表直接接到电源上。设计的电路图如图-2所示。两电压表的内

实验一原电池电动势测定

实验一 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测定Cu -Zn 电池的电动势和Cu 、Zn 电极的电极电势。 2.学会几种电极的制备和处理方法。 3.掌握SDC -Ⅲ数字电位差计的测量原理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原电池由正、负两极和电解质组成。电池在放电过程中,正极起还原反应,负极起氧化反应,电池内部还可以发生其它反应,电池反应是电池中所有反应的总和。 电池除可用来提供电能外,还可用它来研究构成此电池的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性质。从化学热力学知道,在恒温、恒压、可逆条件下,电池反应有以下关系: G nFE ?=- (9-1) 式中G ?是电池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增量;n 为电极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数目;F 为法拉第常数(其数值为965001C mol -?);E 为电池的电动势。所以测出该电池的电动势E 后,进而又可求出其它热力学函数。但必须注意,测定电池电动势时,首先要求电池反应本身是可逆的,可逆电池应满足如下条件: (1)电池反应可逆,亦即电池电极反应可逆; (2)电池中不允许存在任何不可逆的液接界; (3)电池必须在可逆的情况下工作,即充放电过程必须在平衡态下进行,亦即允许通过电池的电流为无限小。 因此在制备可逆电池、测定可逆电池的电动势时应符合上述条件,在精确度不高的测量中,常用正负离子迁移数比较接近的盐类构成“盐桥”来消除液接电位。 在进行电池电动势测量时,为了使电池反应在接近热力学可逆条件下进行,采用电位计测量。原电池电动势主要是两个电极的电极电势的代数和,如能测定出两个电极的电势,就可计算得到由它们组成的电池的电动势。由(9-1)式可推导出电池的电动势以及电极电势的表达式。下面以铜-锌电池为例进行分析。电池表示式为: 符号“|”代表固相(Zn 或Cu )和液相(4ZnSO 或4CuSO )两相界面;“‖”

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教案

2.10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教材分析 “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第十节的内容,它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深化和实际应用,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能巩固电学问题的分析思路,加深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能力,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基本原理。 2、掌握利用仪器测量电池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方法. 3、用解析法和图象法求解电动势和内阻。 (二)过程与方法 1、体验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探究过程,以及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寻找规律的科学思维方法。 2、学会利用图像处理数据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用实验手段处理物理问题的基本程序和技能,具备敢于质疑的习惯、严谨求实的态度和不断求索的精神,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测定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如何进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难点:如何利用图像得到结论以及实验误差的分析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并且已经有从电路的内、外电阻来分析电路的意识,但是由于对电学实验接触比较少,对实验电路的选择、设计能力还没有形成,对于电路的分析能力仍需进一步的加强,这也是本实验探究的一个重要任务。另外,对于数据的处理,学生较熟悉的是计算法〔亦称代数法〕,利用图像处理数据的能力的培养是本次实验探究的另一个重要任务。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解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导学案(包括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习题)。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实验教学。 教学过程

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及电阻表检定规程

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及电阻表检定规程 1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及修理后的直接作用模拟指示直流和交流(频率 40Hz~10kHz) 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和电阻表(电阻1Ω~1MΩ)以及测量电流、电压及电阻的万用表(以下均 简称仪表)的检定。 本规程不适用于自动记录式仪表、数字式仪表、电子式仪表、平均值和峰值电压表、低功率因素 表、泄漏电流表及电压高于600V的静电电压表的检定。 2引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124---2005 3计量性能要求 3.1准确度等级 仪表的准确度等级及最大允许误差(即引用误差)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准确度等级及最大允许误差 3.2 3.2.1仪表的基本误差在标度尺测量范围(有效范围)内所有分度线上不应超过表1中规定的最大 允许误差。 仪表的基本误差以引用误差表示,按(1)式计算。 式中:X——仪表的指示值; Xo——被测量的实际值; X N——引用值(各类仪表的引用值由附录1给出)。 3.2.2升降变差 仪表的升降变差不应超过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按(2)式计算。 式中:X01和X02分别为某点被测量的上升和下降的实际值,X N的含义与公式(1)中的相同。 3.3偏离零位 对在标度尺上有零分度线的仪表,应进行断电回零试验。 3.3.1在仪表测量范围上限通电30s,迅速减小被测量至零,断电15s内,用标度尺长度的百分数表 示,指示器偏离零位分度线不应超过最大允许误差的50%。 3.3.2对功率表还要进行只有电压线路通电,指示器偏离零分度线的试验,其改变量不应超过最大 允许误差的100%。 3.3.3 对电阻表偏离零位没有要求。 3.4 位置影响

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九 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测定Cu -Zn 电池的电动势和Cu 、Zn 电极的电极电势。 2.学会几种电极的制备和处理方法。 3.掌握SDC -Ⅲ数字电位差计的测量原理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电池由正、负两极组成。电池在放电过程中,正极起还原反应,负极起氧化反应,电池内部还可以发生其它反应,电池反应是电池中所有反应的总和。 电池除可用来提供电能外,还可用它来研究构成此电池的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性质。从化学热力学知道,在恒温、恒压、可逆条件下,电池反应有以下关系: G nFE ?=- (9-1) 式中G ?是电池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增量;n 为电极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数目;F 为法拉第常数(其数值为965001C mol -?);E 为电池的电动势。所以测出该电池的电动势E 后,进而又可求出其它热力学函数。但必须注意,测定电池电动势时,首先要求电池反应本身是可逆的,可逆电池应满足如下条件: (1)电池反应可逆,亦即电池电极反应可逆; (2)电池中不允许存在任何不可逆的液接界; (3)电池必须在可逆的情况下工作,即充放电过程必须在平衡态下进行,亦即允许通过电池的电流为无限小。 因此在制备可逆电池、测定可逆电池的电动势时应符合上述条件,在精确度不高的测量中,常用正负离子迁移数比较接近的盐类构成“盐桥”来消除液接电位。

在进行电池电动势测量时,为了使电池反应在接近热力学可逆条件下进行,采用电位计测量。原电池电动势主要是两个电极的电极电势的代数和,如能测定出两个电极的电势,就可计算得到由它们组成的电池的电动势。由(9-1)式可推导出电池的电动势以及电极电势的表达式。下面以铜-锌电池为例进行分析。电池表示式为: 4142()()()()Zn s ZnSO m CuSO m Cu s |||| 符号“|”代表固相(Zn 或Cu )和液相(4ZnSO 或4CuSO )两相界面;“‖”代表连通两个液相的“盐桥”;1m 和2m 分别为4ZnSO 和4CuSO 的质量摩尔浓度。 当电池放电时, 负极起氧化反应: { }22()()2Zn Zn s Zn a e ++-+? 正极起还原反应: 22()2()Cu Cu a e Cu s ++-+? 电池总反应为: 2222()()()()Cu Zn Zn s Cu a Zn a Cu s ++++++? 电池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值为: 22ln Cu Zn Zn Cu a a G G RT a a ++?=?- (9-2) 上述式中G ?为标准态时自由能的变化值;a 为物质的活度,纯固体物质的活度等于1,即1Cu Zn a a ==。而在标态时,221Cu Zn a a ++==,则有: G G nFE ?=?=- (9-3) 式中E 为电池的标准电动势。由(9-1)至(9-1)式可得: 22ln Zn Cu a RT E E nF a + + =- (9-4) 对于任一电池,其电动势等于两个电极电势之差值,其计算式为: E ??+-=- (9-5) 对铜-锌电池而言 22,1 ln 2Cu Cu Cu RT F a ??+ + += - (9-6)

实验七 电池电动势的测定

实验七电池电动势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对消法测定电动势的原理和方法,学习使用电位差计(SDC-Ⅰ精密数字电位差计)测量电池的电动势。 2、学习制备电极、盐桥,组装电池,认识甘汞电极。 3、了解一些可逆电池电动势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原电池由两个“半电池”(电极)组成一个电池,不同的半电池可以组成各种各样的原电池。当原电池处于平衡状态时,两极间的电位差为最大,这一最大电位差称为电池电动势,电池处于平衡状态的首要条件是两个电极间不能有电流通过,若有电流通过,电池的平衡状态就会被破坏,因此在测量电池电动势时,必须遵守两个电极间不能有电池通过或通过的电流为无限小这一条件。 因此,不能直接用电压表去测量电动势,电压表尽管内阻很大,但还不是无限大,当把它接在电池的两极间进行测量时,总有一定的电流通过电压表,同时两极间也有同样大小的电流通过。怎样使电池的两极间没有电流通过,测量电池电动势呢?可利用一个外加工作电池和待测电池并联,这样工作电池和待测电池的电动势方向相反,当它们数值相等时,二者相互对消,检流计中无电流通过,这时测出的两极间的电位差Δφ就等于电动势E,即为E=Δφ(Ⅰ→0),对消法就是根据上述原理测定电池电动势的方法,其实验原理图如图一所示。 E、E N、E X分别为工作电池、标准电池、待测电池,G是检流计,K是转换开关,AB是均匀电阻,C是滑动接触点,r是可变电阻。工作电池E、均匀电阻AB、可变电阻r组成一个通路。 按图测定Ex的原理如下:将转换开关合在“1”的位置,工作电池经AB构成一个 通路,在均匀电阻AB上产生均匀电势降。标准电池的正极经过检流计和工作电 池的正极相连,负极连接到一个滑动接触点C上,改变滑动接触点的位置,找到 C点,使检流计中无电流通过,则标准电池的电动势恰为AC段的电势差完全抵 消(实际工作是:调节r核C使检流计G为零,此时AB段的电势差确定,即 AB电阻单位长度段的电阻为定值)。再将转换开关合在“2”的位置上,用同样的 方法滑动C到C’可以找出检流计无电流通过的另一点C’,此时A C’段的电势差 就等于待测电池电动势Ex。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 SDC-Ⅰ精密数字电位差计全套,标准电池,甘汞电极,锌电极,铜电极,0.1mZnSO 溶液,0.1mCuSO溶液,饱和KCl溶液,盐桥,洗瓶,100ml烧杯3个,水砂纸。 四、实验步骤 1、制备饱和KCl盐桥 在一个锥形瓶内,加入3克左右琼脂和100ml蒸馏水,在电炉上加热,直至琼脂完全溶解,加入30克左右的KCl充分搅拌,直到KCl完全溶解后,趁热把此溶液装入盐桥管中,不要夹带气泡或留有断层,静置待琼脂凝结后即可使用,不用时将其放在饱和KCl溶液里存放。 2、电位差计的使用: ⑴将仪器和220V电源联接,开启电源,预热三分钟。 ⑵标定:采用“内标”(仪器内自带标准电池)进行校验。首先,将“测量选择”置于“内标”位置,调节“”六个大按钮,使“电位指示”为“1.00000”V,然后调节“检零调节”,使“检零指示”接近“0000”。(此外,本实验也可采用“外标”进行校验。此时,首先将外接标准电池的“+,-”极性对应和面板“外标”端子连接好,并将“测量选择”置于“外标”位置,调节“100~105”六个大旋钮,使“电位指示”数值与外标电池值相同。(通常标准电池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式:E t=1.01865-0.0000406(t-20)-0.00000095(t-20)2,按此式对外标电池进行温度检验,否则将影响测量精度)。然后调节“检零调节”使“检零指示”接近“0000”)为方便起见,本实验统一用“内标”进行校验。应注意,在校验结束后的一个测量周期内,不得再调节“检零调节”或碰“检零调节”旋钮,否则影响测量结果。 ⑶测量:用盐桥把待测电池锌的两个电极连接起来,把这个电池的负极与正极对应和仪器面板上“测量”端子连接好,并将“测量选择”置于“测量”,调节“100~105”六个大旋钮,使“检零指示”接近“0000”,此时,“电位指示”值即为被测电动势值,然后将“测量选择”置于“外标”位置,也即将电路断开,隔约3分钟,再将“测量选择”置于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实验报告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实验报告(人教版)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电路图:(如右图所示) 4、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注意事项: 压表都应处于最大量程,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处于电阻最大的状态,开关应断开。 ②连接完毕,能够试触一下,闭合开关,如发现指针摆动过大,指针反向偏转等情况,应立即断开电源,避免损坏电表。 ③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流时,电表的量程要恰当,选择电表的量程过大,指针偏转过小,会影响读数的精确度,电表每次的读数相差要尽量大些,以减小实验误差。 ④数据处理可采用计算法,即根据每一组的电压和电流强度值,根据R U I 计算电阻 值,再取平均值。 6、实验步骤: A.按电路图连接线,此时电键应处于断开状态,且让滑动变阻器,处于最大电阻值。 B.估算或用试触确定所选伏特表和安培表量程是否恰当,若不当,则调整。 C.检查电路无误后,接通电路,开始实验。 D.闭合开关,观察和记录安培表,伏特表的示数填入下面表格中(或自己设计表格)。 E.改变滑动变阻器滑动片的位置,重复步骤D,并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三次测量的 平均值。 数据 次数 U(伏)I(安)Rx(欧) Rx的平均值(欧) 1 2 3 (3)计算出Rx的三次阻值,求出Rx的平均值。Rx=(Rx1+Rx2+Rx3)/3 7、实验结果:Rx=(R1+R2+R3)/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姆 8、整理器材:实验完毕要整理好仪器。 ☆☆☆(实验要求:积极动手,按要求操作,记录数据、计算结果要实事求是。实 验完毕后,将导线取下捆成一捆,并将仪器排放整齐。) ☆☆☆ 1.★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 在使用欧姆定律对电路实行判定和计算时必须要充分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 1、串联电路的特点: ⑴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强度处处相等 用公式写出为I总=I1=I2=I3=…… ⑵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段电压之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