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熏蒸疗法

中药熏蒸疗法

中药熏蒸疗法
中药熏蒸疗法

中药熏蒸疗法

一:中药熏蒸的功效:

祛风寒湿邪,温通经络,活血化瘀,调和气血,保健防病。

二:中药熏蒸的适应症:

骨伤科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急慢性腰痛,股骨头坏死,椎管狭窄症,骨质疏松症,骨质增生症,各类骨折、脱位后功能恢复,手脚麻木冰冷。妇科疾病:盆腔炎,附件炎,痛经,月经不调,乳腺增生,乳腺炎,更年期综合症。

月子病:产后留下的腰、腿痛综合症,头痛,眩晕,浑身无力,四肢冰凉,怠惰嗜卧,身重酸楚等。男科疾病: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性功能障碍,阳痿,早泄,盗汗。

呼吸科疾病:老慢支,咳嗽,气喘,风寒感冒。

消化科疾病:慢性胃痛,腹泻,胃寒,腹胀。

其它:免疫力低下,易疲劳,易上火,失眠,神经衰弱,湿疹,痤疮。

三:中药熏蒸的禁忌症:

(1)重症高血压、心脏病、急慢性心功能不全者,重度贫血、动脉硬化症,心绞痛、精神病、青光眼等;

(2)饭前饭后半小时内、饥饿、过度疲劳;

(3)妇女妊娠及月经期;

(4)急性传染病;

(5)有开放性创口、感染性病灶、年龄过大或体质特别虚弱的人;

四:中药熏蒸的疗程:

每次40分钟,每天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

五:中药熏蒸的优点:

效果独特——药物施布于皮肤、孔穴、腧穴等直达病灶,迅速取得内服药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原理科学——促使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驱邪而不伤正气,发汗而不伤营卫,内病外治,通经活络。绿色高效——药物通过毛细血管进入血管,有效增大药物浓度,最大限度提高药物利用率,真正达到完全吸收。

环保安全——“皮肤吃药”,毒副作用小,肝肾受损少,不伤肠胃,它既能防病治病,又不需“良药苦口”。

六:中药熏蒸的注意事项:

1,掌握好熏蒸温度,以60—70度为宜,避免烫伤,年老体弱者防止虚脱。

2,某些患者在熏蒸过程中,可能发生头晕,恶心、胸闷、气促、心跳加快等不适,应当立即停止熏蒸,卧床休息。

3,熏蒸后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受风,治疗期间注意休息,切忌过劳。

4,空腹与饱食后均不宜熏蒸。

5,治疗过程中患者适当饮水。

6,治疗时间不宜超过一小时。

7,老人和儿童应有专人陪护。

中药熏蒸配方

治疗痛风性关节炎配方

中药熏蒸组分为:

(1)以湿热为主者,处方:苍术30g,薏苡仁30g,红花20g,川乌15g,威灵仙15g,艾叶20g,木瓜20g,牛膝20g,茯苓20g.

(2)以痰浊为主者,处方:苍术20g,生半夏20g,制南星20g,艾叶20g,红花)15g,王不留行40g,大黄30g,海桐皮30g,葱须3根.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熏蒸方:肉桂40g,威灵仙40 g,川芎40 g,丁公麟30g,马钱子30 g,羌活、独活各30 g,药酒:追风止痛酒(本院自制),白花蛇1条,制川乌、制草乌各10g川芎10g,防风10 g,麻黄10 g,细辛10 g,制乳、没各10g 鲜姜10片,60'白酒50 ml浸2周滤出备用。五虎除痹汤:全虫3 g,地龙15 g,娱松2条,僵蚕10 g,玄驹(黑蚂蚁)10g,桂枝15g,附片l0g.麻黄6 g,熟地20g,酒白芍30 g,当归15g,甘草10g组成。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熏蒸药袋的方剂为川乌、草乌、羌活、独活、防风、透骨草、牛膝、杜仲、乳香、没药、当归、川芍12味药等。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采用中药武当追风胜湿液熏蒸治疗,方剂为制川乌、制草乌、羌活、独活、伸筋草、秦艽、四叶参、丁香各30g,桂枝、木瓜、黄芪、石斛、姜半夏、丹参、姜黄各15g。

关节疼痛--阴虚化热证

临床表现:周身关节疼痛,受累关节红肿热痛,们之灼热,僵直不利,活动受限,或身热而赤,五心烦热、失眠,舌质红,苔黄,脉浮数或洪实有力。治则:育阴清热活络。组方:细生地15g,嫩桑枝30g,京知母12g,忍冬藤20g,伸筋草15g,地骨皮12g,川牛膝10g,土茯苓10g,生杜仲15g,盐黄柏15g,毛苍术15g,黑玄参10g,晚蚕砂10g,夜交藤15g。

关节疼痛--痰淤络脉证

临床表现:周身关节重着酸困,屈伸不利,局部肿胀,晨僵无力,肢体渐萎,舌淡,脉细涩。治则:姆痹涤痰祛癖。组方:威灵仙15g,清半夏12g,白芥子10g,嫩桑枝30g,伸筋草15g,透骨草15g,细辛10g,苏木15g,红花15g,川牛膝15g,海风藤10g,制乳没各10g。

关节疼痛--气滞血疡证

临床表现:阴雨天疼痛加剧,少气乏力,倦怠,面色无华,关节疼痛,如针锥刺人,痛有定处,伸屈不利,形体消瘦,腰膝酸软无力,舌黯或有痕斑,少苔,脉细弱或细涩。治则:益气活血化滞。组方:

全当归20g,赤白芍15g,炒桃仁20g,牡丹皮20g,生姜15g,川军15g,苏木10g,红花10g,紫草10g,乳香15g,没药15g,乌药10g,秦艽20g,汉防己10g,雷公藤20g,狗脊10g。

关节疼痛--寒湿内停证

临床表现:受累关节肿痛,僵硬或畸形,活动受限,挛缩拘急,剧痛难忍,夜间尤甚,皮温降低,口渴喜热饮,喜暖畏寒,遇冷则重,舌质淡,苔薄白,脉象沉紧。治则:宜痹化湿通络。组方:当归20g,黄茋20g,独活25g,川羌活15g,伸筋草10g,透骨草15g,秦艽15g,桂枝10g,制附片10g,苍术10g,杜仲20g,桑寄生10g,露蜂房10g,威灵仙12g,干姜20g。

中药熏蒸腰腿痛

熏蒸中药组成麻黄9g、细辛3g、川芎12g、红花15g、生熟地12g、鸡血藤15g、伸筋草15g、杜仲12g、川断9g、土元3g、桑叶6g、菊花9g、知母6g、黄柏12g、桂枝

9g、柴胡12g,用水1500ml浸泡原药,倒入熏蒸锅中,加热后熏蒸患处。

治疗膝关节僵直

以透骨草、牛膝、川断、苏木、钻地风各15g,当归、威灵仙、红花、乳香、没药、独活、川芎、白芷、赤芍、木瓜、防风、细辛各10g,降香、秦艽各5g,为基本方随症加减。每次1剂,每日2-3次。

治疗骨性关节炎

伸筋草20 g,透骨草20 g,木瓜20 g,桂枝20 g,鸡血藤20 g,牛膝20 g,红花20 g,川椒20 g寒湿痹阻者加乌头、细辛,气滞血疲者加乳香、没药,肝肾亏虚者加杜仲、狗脊。

治疗骨痹

杜仲、川牛膝、透骨草、桂枝、桑枝、伸筋草、木瓜、艾叶、生川乌、生草乌、乳香、没药、五加皮、海桐皮、当归、红花、肉桂、威灵仙、白芥子各等份,将上药按比例粉碎成粗粉并混匀,用时每次取药粉500g,加水10倍煎煮熏蒸。

治疗痹痛

羌活30 g、桂枝15g、川芎40 g,当归30g、独活30 g、丹参30 g等为基础方,针对痹症的寒、热、央及体质强弱等分别用专方治之。

中药熏蒸加牵引治疗颈椎病

熏蒸药物:桂枝葛根乳香当归川芎川乌草乌各15g 地鳖虫桃仁红花威灵仙各10g伸筋草透骨草鸡血藤各30g 三棱莪术各10g,食醋10ml。

中药熏蒸加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

熏蒸药物: 苏木、当归、鸡血藤、透骨草、伸筋草、路路通各30 g,川椒20 g,地龙干、鹰虫、桂枝、乳香、没药、川乌、草乌各15 g.

治疗颈肩腰腿痛

祛风胜湿活血通络止痛桑寄生30g 、当归15g ,川芎15g、赤芍15g、苍术15g、威灵仙20 g、木瓜15g、仙灵脾15g、草乌l0g、独活30 g、川牛膝20 g、鸡血藤30 g. 滋补肝肾生地12g、丹皮10g ,LLI 药15g、山芋肉、15g、云菩12g、泽泻12g、旱莲草15g、女贞子15 g。

治疗颈肩腰腿痛

选用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的药物,如当归、川芍、红花、丹参、赤芍、威灵仙、伸筋草、透骨草、鸡血藤、红藤、桑枝、牛膝、川乌、草乌等。风寒湿盛可酌加羌活、独活、秦芜、艾叶。每次一般选用6-10味药,每味药剂量l0g -3 0g..

治疗慢性腰肌劳损

选用我科自拟方温通汤组成:红花、透骨草、桂枝、桑枝.伸筋草、川牛膝、木瓜,艾叶、生川乌、生草乌、花椒、刘寄奴、五加皮、荆芥、防风,海桐皮,当归.威灵仙各等份将上药按比例粉碎成粗粉并混匀、用时首次取药粉500g,加水8一10倍煎煮熏蒸:以后每次加药粉50g,水适量,复煎,每用l0次重新换药1次

中药熏燕加手法复位治疗腰推间盘突出症

方剂组成,透骨草20g、苏木10g、红花12g、牛膝10g、三棱12g,羲术12g、秦艽12g、麻黄12g、桂枝15g、丝瓜络20g,可随证加减:血癖型可加川芍、鸡血藤;风寒湿型可加细辛、小茴香;肾虚型可加杜仲、枸祀子。

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桂枝、防风、伸筋草、透骨草、川乌、草乌各30g,红花、川芎、牛膝、红花各50g.

治疗慢性盆腔炎

中药以活血化瘀为主,辅以清热解毒、清瘀止痛、处方为:小茴香50g,炮姜20g,醋元胡15g,益母草20g,

五灵脂15g,没药15g,当归15g,川芎20g,生蒲黄15g,肉桂15g,白花蛇舌草20g,败酱草20g上药水煎,将热药液置入中药熏蒸汽自控治疗器熏下腹部.

用于骨折后康复护理

上肢骨折患者方用:红花12g、羌活20 g、制乳香15g、制没药15g、透骨草20 g、荆芥10 g,姜黄15g、续断log、威灵仙12g、细辛10g、苏木l0g、五加皮15g、伸筋草20 g;下肢骨折患者方用:三棱15 g,获术l0g、威灵仙l0g、桑白皮10 g,木瓜15g、细辛10 g,海风藤12g、络石藤12g、透骨草20 g、刘寄奴10g、海桐皮15g、川牛膝20 g、伸筋草20 g。

治疗前列腺增生

黄芩、连翘、蒲公英、大黄、黄柏、赤芍、川乌、草乌、甘草、杜仲、木瓜、防风、秦艽、乳香、没药置于标准型中药熏蒸汽控治疗器的高压锅内煎煮30米min,以药液蒸汽熏蒸会阴。

治疗尿毒症皮肤痰痒症

由地肤子、大黄各100g,葛根35g,桂枝30g,生姜15g,蝉衣50g.

中药熏蒸及外用药膏治疗慢性手足湿疹

中药处方:土获苓30g,白鲜皮30g,赤芍20g,苍术30g,生地30g,三棱30g,荆芥10g,防风10g,银花15g,莪术10g,黄柏30g,红花30g,白蒺藜15g,生甘草15g.

治疗尿道综合症

健脾益肾,利气化湿:益智仁30g,沙菀子15g,黄精30g,扁豆花12g,败酱草30g,百条根30g,沉香6g,藿香12g,甘松15g。肾阳不足加补骨脂、菟丝子;中气不足吞服补中益气丸(10g,3次/d);肝郁加香附、川楝子、麦芽;湿热甚加佩兰、泽泻、白豆蔻。

治疗带状疤疹后遗神经痛

熏蒸中药为自拟熏燕方,以活血化疲、理气通络为主,卞要药物组成为:桃仁、红花、当归、川牛膝、鸡血藤、虎杖各30 g,玄胡索、柴胡、郁金、香附各20 g,全蝎、地龙、桑枝、黄茋各15g。

治疗带状疤疹

熏蒸中药药方苍耳子30g、银花30g、延胡素10g、蛇蜕10g、丹皮15g、丹参15g、冰片3g

疗玫瑰糠疹以疏风清热、凉血养阴为主。

主要药物有: 防风、蝉衣、桑叶、银花各20 g,连翘、紫草、生地、赤芍、丹皮、板蓝根各30 g。

治疗疥疮

方药组成:苦参、土茯苓、白鲜皮、地肤子、野菊花各30g,明矾、黄柏、百部、苍术、花椒、狼毒各20g.治疗慢性荨麻疹

五味子、白术、防风、白芍、蛇床子、地肤子、苦参、苍术、透骨草各15g黄芪30g,桂枝9g干姜10g.

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

苦参20g、百部15g,冰片3g、当归30g。

中药熏蒸使用后的十大好处

1、中药熏蒸对神经衰弱和失眠的好处。每天中药熏蒸,可使神经系统得到强制锻炼,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改善睡眠质量,防治失眠。

2、中药熏蒸可防治风湿性关节炎。中药熏蒸能促使血液循环,通络活血,祛寒消炎,排出骨关节风湿,长期熏蒸对风湿性关节炎有很好的理疗效果。

3、中药熏蒸可防治腿脚麻木。中药熏蒸可激活腿部神经末梢,疏通腿部经络,消除腿脚麻木,并可防治手脚冰凉。

4、中药熏蒸可防治高血压。中药熏蒸可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系统,清除血管壁上的血脂,排出血管垃圾,增强血管弹性,促使血流通畅,从而使血压平稳。

5、中药熏蒸可防治糖尿病。坚持中药熏蒸可调节内分泌,使胰岛细胞康复,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6、中药熏蒸能起到全身美容的作用。使用美容养颜类中药做中药熏蒸,可排出体内各脏腑毒素,清除皮下黑色素,能改善全身皮肤色素沉着,美白淡斑,润泽肌肤。

7、中药熏蒸的减肥效应。用减肥中药对人体进行全方位的熏蒸,全身毛孔扩张,促进皮下多余脂肪排出,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8、中药熏蒸身体局部,能对妇科病、前列腺、痔疮等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9、中药熏蒸对腿脚肿痛、酸软无力具有很好的恢复作用。

10、经常使用中药熏蒸,可保持经络通畅、消除疲劳、预防感冒、强身健体、抗衰防老。

中药熏蒸禁忌症:

(1)高血压、心脏病、急性脑出血、重度贫血、动脉硬化症等患者;

(2)饭前饭后半小时内、饥饿、过度疲劳;

(3)妇女妊娠及月经期;

(4)急性传染病;

(5)有开放性创口、感染性病灶、年龄过大或体质特别虚弱的人;

(6)对药物过敏者。

中药熏蒸注意事项:

(1)中药熏蒸过程中应注意有无恶心、呕吐、胸闷、气促、心跳加快等不适,严防出汗虚脱或头晕,若有不适,立即停止熏蒸;

(2)中药熏蒸温度以38℃~42℃为宜;

(3)中药熏蒸时间每次不宜超过半小时;

(4)中药熏蒸治疗过程中应适当饮水;

(5)老人和儿童应有专人陪护;

(6)冬季熏蒸后走出室外应注意保暖。

中药熏蒸疗法1

中药熏蒸疗法 熏蒸疗法应用范围相当广泛,涉及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儿科、皮肤科、五官科、骨伤科和肛肠科等数百种疾病。熏蒸疗法既是治疗慢性疾病的好方法,又适用于急性病的辅助治疗;既可治病,又可防病,是治未病的一种重要手段。 中药熏蒸疗法是传统中医的一种外治方法。中药熏蒸使药物通过皮肤表层吸收,角质层渗透和真皮层转运进入血液循环而发挥药效。并能使体内五脏六腑的“毒气”、“邪气”、“寒气”通过汗腺迅速排出体外,能疏通经络、益气养血,调节机体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之目的。 中药熏蒸疗法,是用中草药煎煮产生的药汽熏蒸肌体,以达到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一种中医外治方法。中药熏蒸疗法,因蒸汽熏蒸的热能与对症使用的药物,具有显著、强大、持久的生理、药理效应。治疗过程中,热与药这一对治疗因子是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机体产生协同增效作用的。 热是一种物理因子,热疗属物理疗法的范畴。熏蒸过程的热效应是由源源不断的热药蒸汽以对流和传导的方式直接作用于人体的。而药疗效应或是由熏蒸药物中逸出的中药粒子(为分子或离子,下同)作用于体表直接产生杀虫、杀菌、消炎、止痒、治痛等作用,或是经透皮吸收进入人体,通过激动组织细胞受体的生物化学过程发挥药疗作用。中药熏蒸过程中,丰富热能和大量药物持续作用于人体,使身体出现以下一系列生理、药理效应。 一、促进气血循环。中药熏蒸时,周身体表毛细血管网被充分扩张、开放,外周血容迅速增多,导致体内储血和内脏血液重新分布,进而促进全身血液大循环。这种因热能因子疏通腠理及产生的舒张血管、通达血脉、促进血液大循环的结果,同时也促进了熏蒸时所加中药的渗透与吸收。如熏蒸时添加舒筋活血类中药:当归、川芍、丹参、益母草等,随着这些活血化瘀药物的吸收并发挥药效,会使因热效应产生的活血化瘀作用更加突出,更加持久。 生命的特征在于机体能从所处的环境中吸取营养进行合成代谢,以实现细胞和组织的生理功能,同时还要进行分解代谢以排除对机体的有害物质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保持机体正常功能及物质与能量的平衡。 上述过程的正常进行必须依赖畅通无阻和时刻不停的体液循环来保证,尤以血液循环为突出。现代微循环研究清楚地揭示了血液循环状况与人的健康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中医理论亦明确指出:“气血不畅,百病乃变化而生”。活血化瘀的治则在祖国传统医学和临床的医疗实践中始终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对慢性病的治疗,对老年病康复,对养生保健更是意义深远。 二、促进发汗,祛风、除湿、驱寒、解毒。中药熏蒸时,低密度、易流动、热量高、传热效果好的熟药蒸汽作用于人体产生的“发汗”效应。发汗为中医治病基本手法之一,具有解表去邪,祛风除湿,利水消肿,排泄体内有毒有害物质的功能,可有效清洁机体内环境、维护机体健康。由于发汗可有效调节体内水液输布、运行和排泄,而机体组织的水份又高达65%,所以,发汗手段的灵活、辨证运用,其生理效应和对体液的调节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其意义之一为:可迅速排出体内多余水份及代谢废物,这对肾功能不全或其它原因导致的水肿或尿潴留病人显得尤为重要。据临床研究得知:肾功能不全时,皮肤的代偿性排泄尿素氮、肌酐和尿酸的功能明显增强,可有效缓解尿毒症状,减轻肾脏的排尿负担。如发汗

熏蒸治疗仪的标准操作程序

熏蒸治疗仪的标准操作程序 一、目的: 中药熏蒸主要是通过物理温热和中药吸收的双重作用达到治疗目的,人体在熏蒸作用下,全身毛孔开放、排汗,这样,一方面可以将体内新陈代谢产物和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另一方面有效的中药成分通过开放的毛孔进入体内,从而起到活血化淤、温经散寒、驱风祛湿、消炎止痛的作用,将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避免了内服药对人体产生的毒负作用。 二、适用范围: 适应症: 1、风湿类疾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强直性脊柱炎 等; 2、骨伤类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退行性骨关节病、各种急慢性 软组织损伤; 3、皮肤类疾病:神经性皮炎、各种癣、疥疮、湿疹、皮肤搔痒症、 扁平疣等; 4、内科:感冒、咳嗽、糖尿病、失眠、神经官能症、血栓闭塞性 脉管炎、慢性肠炎; 5、妇科:痛经、闭经等; 6、五官科:近视、远视、泪囊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 禁忌症: 1、有重症高血压、重症贫血者禁用; 2、有高热、结核病、大失血、精神病、某些传染病(如肝炎、性病等)禁用; 3、皮肤破溃、心血管疾病代偿功能障碍者禁用; 4、有青光眼、严重肝肾疾病者禁用; 5、孕妇禁用。 6、中度糖尿病以上患者、身体部位神经无知觉者、偏瘫肢体无感觉者等禁用。 三、定义:无 四、职责规定齐宁宁负责本SOP的编写与修订 规定董军梅负责本SOP的培训 规定刘雪梅负责本SOP的执行 五、程序: 1.操作流程: ①核对医嘱,评估患者一般情况,相关病情,既往病史,传染病史。

②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合作程度,告知其操作的目 的和配合要点以及使用药物的作用等,取得合作。 ③护士洗手、戴口罩,将熏蒸机药锅内放入煎好的熏蒸药两袋,接通电源,打 开开关。 ④调节设定参数,包括时间和温度,进行预热,温度最高40℃,时间30分钟。 ⑤待温度到达预设温度后,帮助患者脱衣物,进入熏蒸舱,并盖好舱门。 ⑥设定患者的熏蒸温度,不超过40℃,时间为冬天30分钟,夏天20分钟。 ⑦按运行按钮,开始治疗。 ⑧治疗过程中询问患者有无胸闷、憋气、心慌等不适,如有不适立即停止,并 通知医生。 ⑨治疗结束后,帮助患者开舱门出舱,协助患者整理衣物。 2.注意事项: ①饭前饭后半小时不宜汽疗,汽疗时室温不应低于20℃,冬季汽疗后走出室外 应注意保暖。 ②药汽温度以不烫为宜,治疗时间不宜太长,老人、儿童及急症患者应有专人 陪护,并适当减低温度,减少时间。 ③医院必须备有严格的接地线,并与设备做可靠连接。做熏蒸治疗时,应保持 在屋内湿度小,地面无水的环境下治疗。 ④每天治疗结束后,将药液排出,然后用清水反复冲洗蒸汽发生器2-3次为宜, 三天以上不清理会产生药渍,造成排水口堵塞或加热慢。 ⑤本设备在使用时应远离电磁辐射干扰源,如短波、微波、CT、核磁等高频设 备,一般应远离30米以上,并隔房间使用或屏蔽。不要与其同用一个电源, 否则可能引起治疗机的工作不稳定。 ⑥与患者接触的皮革、床板等,在每个患者治疗完毕时,使用医用酒精棉球擦 试消毒。 ⑦出现故障要请专业维修人员维修,每月请专业人员进行维护。 中医内科 2016-6-1

中药熏蒸疗法

中药熏蒸疗法 熏蒸疗法应用范围相当广泛,涉及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儿科、皮肤科、五官科、骨伤科与肛肠科等数百种疾病。熏蒸疗法既就是治疗慢性疾病的好方法,又适用于急性病的辅助治疗;既可治病,又可防病,就是治未病的一种重要手段。 中药熏蒸疗法就是传统中医的一种外治方法。中药熏蒸使药物通过皮肤表层吸收,角质层渗透与真皮层转运进入血液循环而发挥药效。并能使体内五脏六腑的“毒气”、“邪气”、“寒气”通过汗腺迅速排出体外,能疏通经络、益气养血,调节机体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之目的。 中药熏蒸疗法,就是用中草药煎煮产生的药汽熏蒸肌体,以达到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一种中医外治方法。中药熏蒸疗法,因蒸汽熏蒸的热能与对症使用的药物,具有显著、强大、持久的生理、药理效应。治疗过程中,热与药这一对治疗因子就是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机体产生协同增效作用的。 热就是一种物理因子,热疗属物理疗法的范畴。熏蒸过程的热效应就是由源源不断的热药蒸汽以对流与传导的方式直接作用于人体的。而药疗效应或就是由熏蒸药物中逸出的中药粒子(为分子或离子,下同)作用于体表直接产生杀虫、杀菌、消炎、止痒、治痛等作用,或就是经透皮吸收进入人体,通过激动组织细胞受体的生物化学过程发挥药疗作用。中药熏蒸过程中,丰富热能与大量药物持续作用于人体,使身体出现以下一系列生理、药理效应。 一、促进气血循环。中药熏蒸时,周身体表毛细血管网被充分扩张、开放,外周血容迅速增多,导致体内储血与内脏血液重新分布,进而促进全身血液大循环。这种因热能因子疏通腠理及产生的舒张血管、通达血脉、促进血液大循环的结果,同时也促进了熏蒸时所加中药的渗透与吸收。如熏蒸时添加舒筋活血类中药:当归、川芍、丹参、益母草等,随着这些活血化瘀药物的吸收并发挥药效,会使因热效应产生的活血化瘀作用更加突出,更加持久。 生命的特征在于机体能从所处的环境中吸取营养进行合成代谢,以实现细胞与组织的生理功能,同时还要进行分解代谢以排除对机体的有害物质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保持机体正常功能及物质与能量的平衡。 上述过程的正常进行必须依赖畅通无阻与时刻不停的体液循环来保证,尤以血液循环为突出。现代微循环研究清楚地揭示了血液循环状况与人的健康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中医理论亦明确指出:“气血不畅,百病乃变化而生”。活血化瘀的治则在祖国传统医学与临床的医疗实践中始终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对慢性病的治疗,对老年病康复,对养生保健更就是意义深远。 二、促进发汗,祛风、除湿、驱寒、解毒。中药熏蒸时,低密度、易流动、热量高、传热效果好的熟药蒸汽作用于人体产生的“发汗”效应。发汗为中医治病基本手法之一,具有解表去邪,祛风除湿,利水消肿,排泄体内有毒有害物质的功能,可有效清洁机体内环境、维护机体健康。由于发汗可有效调节体内水液输布、运行与排泄,而机体组织的水份又高达65%,所以,发汗手段的灵活、辨证运用,其生理效应与对体液的调节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其意义之一为:可迅速排出体内多余水份及代谢废物,这对肾功能不全或其它原因导致的水肿或尿潴留病人显得尤为重要。据临床研究得知:肾功能不全时,皮肤的代偿性排泄尿素氮、肌酐与尿酸的功能明显增强,可有效缓解尿毒症状,减轻肾脏的排尿负担。如发汗过程设计准确、操作得当,可替代或部分替代临床常用的血液透折或腹膜透析,有学者称这种熏蒸发汗排毒的方法为“皮肤透析”,有良好应用前景。其意义之二为:发汗启动、引导了体内水按由内向外的运行与排泄。局部熏蒸可造成局部组织的水液加速流动与排泄,全身熏蒸可造成大范围的水液流动与排泄.根据不同的治疗目的,通过准确设定熏蒸强度,控制好熏蒸部位与发汗量,就可造成相应区域或全身不同程度的缺水状态,此时,有针对性地经口服途径给机体补充汤药,根据

中药熏蒸疗法操作规程

中药熏蒸疗法操作规程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中药熏蒸疗法操作规程 一、简介 根据中医理论,利用中医中药与现代高科技熏蒸器的完美结合,借热力和药力的双向作用,实现“皮肤吃药”的物理疗法。用热的药液蒸气熏蒸眼部,使之起到局部用药,扩张血管,使药物直达病灶,帮助机体恢复功能,药借热力,热助药力,相得益彰,熏蒸面部皮肤,可起到气血流畅,排毒养颜,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由于湿润的热气能加速皮肤对药物的吸收,同时皮肤温度的升高,可导致皮肤微小血管扩张,增加汗腺的分泌,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因此有利于症状的缓解和病灶的消失。 二、适应症 睑板腺口阻塞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睑板腺囊肿、睑板腺功能退化等)、结膜炎、角膜炎、睑缘炎、泪囊炎、视疲劳、急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等。 三、禁忌症 重症高血压、重症贫血、高热、结核病、大失血、精神病、某些传染病(如肝炎、性病等)、皮肤破溃、外伤、血肿、心血管疾病代偿功能障碍、青光眼、严重肝肾疾病、孕妇及经期妇女等禁用。四、用物准备

中药熏蒸仪一套(眼科多功能熏蒸仪)、中药协定方、特制药袋、毛巾等。 五、操作步骤 1、先将准备好的药物装入药袋,并用绳子把药袋口扎紧(防止药渣外漏,堵塞蒸气孔)放入塑料盆内加温水浸泡半小时后,将药袋和水一同放入熏蒸仪内,再加适当的水,盖紧锅盖避免输气管扭曲。 2、接通电源,打开总开关,根据要求在控制面板上设定各参数。 3、当听到电脑语音提示舱内温度达到稳定后,请患者去除眼镜等面部物品,坐姿状态于熏蒸仪旁,然后缓缓的调节到自感舒适的卧姿状态下接受治疗。 4、熏蒸仪内温度应自动控制在95~100℃之间,病人通过体感温度调节距离来调节温度,治疗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每日1—2次,一周为一个疗程。在治疗中,温度和时间可根据病人的体质、耐受程度而定。 5、治疗过程中要加强巡视,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如有头晕、心慌、胸闷等不适感觉,应停止熏蒸,让患者卧床休息。对初次使用者,尤其是老人、体弱者,在治疗时间和温度上应循序渐进,护士要每隔5~10分钟观察询问一次。

中药熏药治疗的技术操作规程

中药熏药治疗的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中药熏药治疗是使用熏蒸治疗仪,借助药力和热力的作用,使药气渗透穴位,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调节机体阴阳平衡;在物理湿热的间接辅助刺激作用下,不仅加快了药物的渗透,而且由表及里,可使毛细血管扩张,促进局部和周围血液及淋巴循环,促进新陈代谢。适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物品准备】 中药汽疗仪一套(汽疗熏蒸舱体、底座、操作控制盒)、中药协定方、特制药袋、专用衣裤 一套、大毛巾、冲淋室、冲淋物品一套、拖鞋、毛巾等。【操作流程】 1.先将药物装入药袋,并用绳子把药袋口扎紧(防止药渣外漏,堵塞蒸气孔)放入塑 料盆内加温水浸泡半小时后,将药袋和水一同放入蒸锅内,再加适当的水,盖紧锅盖避免输气管 扭曲。 2.接通电源,打开总开关,根据要求在控制面板上设定各参数。 3.当听到电脑语音提示舱内温度达到37℃后,请患者脱去外衣,换上专用衣裤,将治 疗舱体立姿,患者在立姿状态进入治疗熏蒸舱,双下肢放在舱体两侧,合上治疗舱盖,头部 暴露于治疗舱外,颈部用毛巾围裹,以防气雾外漏。然后缓缓的调节到自感舒适的卧姿状态 下接受治疗。 4. 舱内温度应自动控制在 39~ 42℃之间,治疗时间不宜超过 30 分钟。每日一次,二周为一 个疗程。在治疗中,温度和时间可根据病人的体质、耐受程度而定。 5.治疗过程中要加强巡视,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如有头晕、心慌、胸闷等不 适感觉,应停止熏蒸,让患者卧床休息。对初次使用者,尤其是老人、体弱者,在治疗时 间和温度上应循序渐进,护士要每隔5~10 分钟观察询问一次。 6.治疗完毕提示病人走出熏蒸舱,并及时冲淋清洗皮肤表面残留的药物,更换衣服, 并饮用约 300ml 温开水或果汁等液体食物。 7.每次熏蒸治疗完毕后,均应按“消毒键” 对治疗舱内腔进行喷淋消毒(一般常规用 1:100 的 84 消毒液),再用清水和纱布擦去消毒液残留。 8.整理用物,物归原处。 【注意事项】 1.压力锅一定要放在加热器的中央,使锅底红灯亮。 2.锅盖要拧紧,避免药液烧干及舱温不升。 3.病人初次使用应缩短熏蒸时间,进出舱时注意保暖。 4.未婚男、女熏蒸时温度不宜过高,以免影响生育。

中药熏蒸疗法的适应症禁忌症

中药熏蒸疗法的适应症 禁忌症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中药熏蒸疗法的适应症禁忌症 中药熏蒸又叫中药汽疗,古称“淋渫”、“淋拓”,西周时期就盛行于宫廷王室,用来洁身、辟邪,也是相互招待的一种礼仪。从晋唐起,开始应用到临床各科,到明清,进入鼎盛阶段。 中药熏蒸的特点是经皮肤给药,避免药物对口腔粘膜、消化道及胃肠的刺激,减轻肝脏、肾脏负担,从而提高药物利用度;应用的是天然的中药材,绿色环保,安全可靠;有内服药物所不能发挥的独特作用;在养生康复、强身健体、消除疲劳、克服亚健康、美肤美体等方面独特效果。 熏洗疗法的目的:通过熏、蒸将药力和热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药汽的温度刺激使皮肤温度升高,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及淋巴的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功能,药汽的温热刺激还使毛孔开放,让体内“邪毒”随汗排出体外,既扶元固本又消除疲劳,给人以舒畅之感,药汽在由下至上循行的途径上,还同时渗透穴位、疏通经络,故能益气养血,调节机体阴阳平衡,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针对颈\肩\腰\腿痛类诸多病症进行辨证施治、保健养生。 适应症:(1)脊柱和四肢等各种软组织损伤;颈椎病;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肩周炎;骨质疏松症;骨质增生症;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慢性腰、腿痛;各类骨折、脱位后功能恢复;(2)脊柱和四肢有明确的疼痛症状和功能障碍;(3)有胃病不能口服止痛药物者。 禁忌症:(1)重症高血压、心脏病、急性脑血管意外、急慢性心功能不全者,重度贫血、动脉硬化症等;(2)饭前饭后半小时内、饥饿、过度疲劳;(3)妇女妊娠及月经期;(4)急性传染病;(5)有开放性创口、感染性病灶、年龄过大或体质特别虚弱的人;(6)对药物过敏者。

中药熏蒸疗法操作规范

中药熏蒸疗法操作规程 一、简介 中药熏蒸治疗疗法又叫蒸汽治疗疗法、汽浴治疗疗法、中药雾化透皮治疗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利用药物煎煮后所产生的蒸汽,通过熏蒸机体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治疗疗法。 二、适应症 1、风湿类疾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强直性脊柱 炎。 2、骨伤类疾病:腰椎间盘脱出症、退行性骨关节病、各种急慢 性软组织损伤。 3、皮肤类疾病:银屑病、硬皮病、皮肤瘙痒症、脂溢性皮炎等。 4、内科:感冒、咳嗽、高脂血症和高蛋白血症、糖尿病、失眠、 神经官能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慢性肠炎。 5、妇科:痛经、闭经等。熏蒸疗法的十大功效:疏通经络可放松筋骨,打通人体经络,促进气血循环,对各种风痛有效。 6、五官科:近视、远视,泪囊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 三、禁忌症 重症高血压、重症贫血、高热、结核病、大失血、精神病、某些 传染病(如肝炎、性病等)、皮肤破溃、心血管疾病代偿功能障碍、 青光眼、严重肝肾疾病、孕妇及经期妇女等禁用。 四、用物准备 中药汽疗仪一套(汽疗熏蒸舱体、底座、操作控制盒)、中药协定方、特制药袋、专用衣裤一套、大毛巾、冲淋室、冲淋物品一套、 拖鞋、毛巾等。 五、操作步骤 1、先将药物装入药袋,并用绳子把药袋口扎紧(防止药渣外漏, 堵塞蒸气孔)放入塑料盆内加温水浸泡半小时后,将药袋和水一同放

入蒸锅内,再加适当的水,盖紧锅盖避免输气管扭曲。 2、接通电源,打开总开关,根据要求在控制面板上设定各参数。 3 、当听到电脑语音提示舱内温度达到 37℃后,请患者脱去外衣,换上专用衣裤,将治疗舱体立姿,患者在立姿状态进入治疗熏蒸舱, 双下肢放在舱体两侧,合上治疗舱盖,头部暴露于治疗舱外,颈部用 毛巾围裹,以防气雾外漏。然后缓缓的调节到自感舒适的卧姿状态下 接受治疗。 4、舱内温度应自动控制在39~42℃之间,治疗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每日一次,二周为一个疗程。在治疗中,温度和时间可根据病 人的体质、耐受程度而定。 5、治疗过程中要加强巡视,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如 有头晕、心慌、胸闷等不适感觉,应停止熏蒸,让患者卧床休息。对 初次使用者,尤其是老人、体弱者,在治疗时间和温度上应循序渐进,护士要每隔 5~10 分钟观察询问一次。 6、治疗完毕提示病人走出熏蒸舱,并及时冲淋清洗皮肤表面残 留的药物,更换衣服,并饮用约300ml 温开水或果汁等液体食物。 7、每次熏蒸治疗完毕后,均应按“消毒键”对治疗舱内腔进行喷 淋消毒(一般常规用 1:100 的 84 消毒液),再用清水和纱布擦去消 毒液残留。 8、整理用物,物归原处。 六、注意事项 1、压力锅一定要放在加热器的中央,使锅底红灯亮。 2、锅盖要拧紧,避免药液烧干及舱温不升。 3、病人初次使用应缩短熏蒸时间,进出舱时注意保暖。 4、中医临床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胸闷、 气促、心跳加快等不适。水温以38℃~42℃为宜,严防汗出虚脱或头晕,若有不适立即停止熏蒸。治疗过程中应嘱患者适当饮水。

中药熏蒸疗法的适应症禁忌症

中药熏蒸疗法的适应症禁 忌症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中药熏蒸疗法的适应症禁忌症 中药熏蒸又叫中药汽疗,古称“淋渫”、“淋拓”,西周时期就盛行于宫廷王室,用来洁身、辟邪,也是相互招待的一种礼仪。从晋唐起,开始应用到临床各科,到明清,进入鼎盛阶段。 中药熏蒸的特点是经皮肤给药,避免药物对口腔粘膜、消化道及胃肠的刺激,减轻肝脏、肾脏负担,从而提高药物利用度;应用的是天然的中药材,绿色环保,安全可靠;有内服药物所不能发挥的独特作用;在养生康复、强身健体、消除疲劳、克服亚健康、美肤美体等方面独特效果。 熏洗疗法的目的:通过熏、蒸将药力和热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药汽的温度刺激使皮肤温度升高,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及淋巴的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功能,药汽的温热刺激还使毛孔开放,让体内“邪毒”随汗排出体外,既扶元固本又消除疲劳,给人以舒畅之感,药汽在由下至上循行的途径上,还同时渗透穴位、疏通经络,故能益气养血,调节机体阴阳平衡,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针对颈\肩\腰\腿痛类诸多病症进行辨证施治、保健养生。 适应症:(1)脊柱和四肢等各种软组织损伤;颈椎病;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肩周炎;骨质疏松症;骨质增生症;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慢性腰、腿痛;各类骨折、脱位后功能恢复;(2)脊柱和四肢有明确的疼痛症状和功能障碍;(3)有胃病不能口服止痛药物者。 禁忌症:(1)重症高血压、心脏病、急性脑血管意外、急慢性心功能不全者,重度贫血、动脉硬化症等;(2)饭前饭后半小时内、饥饿、过度疲劳;(3)妇女妊娠及月

中药熏蒸疗法培训课件

中药熏蒸疗法 一:中药熏蒸的功效: 祛风寒湿邪,温通经络,活血化瘀,调和气血,保健防病。 二:中药熏蒸的适应症: 骨伤科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急慢性腰痛,股骨头坏死,椎管狭窄症,骨质疏松症,骨质增生症,各类骨折、脱位后功能恢复,手脚麻木冰冷。妇科疾病:盆腔炎,附件炎,痛经,月经不调,乳腺增生,乳腺炎,更年期综合症。 月子病:产后留下的腰、腿痛综合症,头痛,眩晕,浑身无力,四肢冰凉,怠惰嗜卧,身重酸楚等。男科疾病: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性功能障碍,阳痿,早泄,盗汗。 呼吸科疾病:老慢支,咳嗽,气喘,风寒感冒。 消化科疾病:慢性胃痛,腹泻,胃寒,腹胀。 其它:免疫力低下,易疲劳,易上火,失眠,神经衰弱,湿疹,痤疮。 三:中药熏蒸的禁忌症: (1)重症高血压、心脏病、急慢性心功能不全者,重度贫血、动脉硬化症,心绞痛、精神病、青光眼等; (2)饭前饭后半小时内、饥饿、过度疲劳; (3)妇女妊娠及月经期; (4)急性传染病; (5)有开放性创口、感染性病灶、年龄过大或体质特别虚弱的人; 四:中药熏蒸的疗程: 每次40分钟,每天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 五:中药熏蒸的优点: 效果独特——药物施布于皮肤、孔穴、腧穴等直达病灶,迅速取得内服药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原理科学——促使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驱邪而不伤正气,发汗而不伤营卫,内病外治,通经活络。绿色高效——药物通过毛细血管进入血管,有效增大药物浓度,最大限度提高药物利用率,真正达到完全吸收。 环保安全——“皮肤吃药”,毒副作用小,肝肾受损少,不伤肠胃,它既能防病治病,又不需“良药苦口”。 六:中药熏蒸的注意事项: 1,掌握好熏蒸温度,以60—70度为宜,避免烫伤,年老体弱者防止虚脱。 2,某些患者在熏蒸过程中,可能发生头晕,恶心、胸闷、气促、心跳加快等不适,应当立即停止熏蒸,卧床休息。 3,熏蒸后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受风,治疗期间注意休息,切忌过劳。 4,空腹与饱食后均不宜熏蒸。 5,治疗过程中患者适当饮水。 6,治疗时间不宜超过一小时。 7,老人和儿童应有专人陪护。

中药熏药治疗的技术操作规程

中药熏药治疗的技术操 作规程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中药熏药治疗的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中药熏药治疗是使用熏蒸治疗仪,借助药力和热力的作用,使药气渗透穴位,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调节机体阴阳平衡;在物理湿热的间接辅助刺激作用下,不仅加快了药物的渗透,而且由表及里,可使毛细血管扩张,促进局部和周围血液及淋巴循环,促进新陈代谢。适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物品准备】 中药汽疗仪一套(汽疗熏蒸舱体、底座、操作控制盒)、中药协定方、特制药袋、专用衣裤一套、大毛巾、冲淋室、冲淋物品一套、拖鞋、毛巾等。 【操作流程】 1. 先将药物装入药袋,并用绳子把药袋口扎紧(防止药渣外漏,堵塞蒸气孔)放入塑料盆内加温水浸泡半小时后,将药袋和水一同放入蒸锅内,再加适当的水,盖紧锅盖避免输气管扭曲。 2. 接通电源,打开总开关,根据要求在控制面板上设定各参数。 3. 当听到电脑语音提示舱内温度达到37℃后,请患者脱去外衣,换上专用衣裤,将治疗舱体立姿,患者在立姿状态进入治疗熏蒸舱,双下肢放在舱体两侧,合上治疗舱盖,头部暴露于治疗舱外,颈部用毛巾围裹,以防气雾外漏。然后缓缓的调节到自感舒适的卧姿状态下接受治疗。 4. 舱内温度应自动控制在39~42℃之间,治疗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每日一次,二周为一个疗程。在治疗中,温度和时间可根据病人的体质、耐受程度而定。

5. 治疗过程中要加强巡视,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如有头晕、心慌、胸闷等不适感觉,应停止熏蒸,让患者卧床休息。对初次使用者,尤其是老人、体弱者,在治疗时间和温度上应循序渐进,护士要每隔5~10分钟观察询问一次。 6. 治疗完毕提示病人走出熏蒸舱,并及时冲淋清洗皮肤表面残留的药物,更换衣服,并饮用约300ml温开水或果汁等液体食物。 7. 每次熏蒸治疗完毕后,均应按“消毒键”对治疗舱内腔进行喷淋消毒(一般常规用1:100的84消毒液),再用清水和纱布擦去消毒液残留。 8. 整理用物,物归原处。 【注意事项】 1. 压力锅一定要放在加热器的中央,使锅底红灯亮。 2. 锅盖要拧紧,避免药液烧干及舱温不升。 3. 病人初次使用应缩短熏蒸时间,进出舱时注意保暖。 4. 未婚男、女熏蒸时温度不宜过高,以免影响生育。

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骨质增生有效果

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症有效果 来源:作者:2006-6-15 摘要: 2006年06月15日中国医药报12 腰椎骨质增生症多是由于腰椎关节软骨变性、长期磨损、外伤以及遭受风、寒、湿等物理因素侵袭所致,以中老年人多见。传统治疗多以口服中西药物、针灸理疗...... 2006年06月15日中国医药报腰质增生症是由于腰椎软骨、长期、以及遭受风、寒、湿等物理因素侵袭所致,以中老年人多见传统治疗多以口服中物、理疗以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疗效欠佳。最近,广东省清远市中医院黄国明副主任运用自拟治疗腰椎的患者,取得定疗效。 黄国明收集该院腰椎患者100例,随机分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50例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在51~63岁之间,平均65岁。对照组50例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在50~64岁之间,平均年龄55岁。两组在病情、病程、分型、年龄和性别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腰椎增生症的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标准》:经X线或CT腰椎摄片检查确诊为腰椎骨质增生;全部患者均有慢性病史;部分患者伴有下肢或等症状。 研究人员对治疗组采用中药熏:患者仰卧于电脑熏蒸床上,使腰胝部暴露并对准治疗床的开孔处,孔下置中药熏蒸器,将该院制中末(姜活、、、、川断、、、、、、、、、、、、、、和穿石破各20克,打碎成粉)置于熏蒸器中,通电煮沸后熏蒸腰胝部。治疗每次30分钟,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完成1个疗程后,休息3天再进行第2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对照组采用目常用的针:取、(双侧)、肠俞(双侧)、(双侧)、(双侧)、、和穴;局部常规后,快速,并后接(G6805A型)以疏密波中电疗(电流强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宜);治疗每次30分钟,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完成1个疗程后,休息3天再进行第2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50例中痊愈27例%),好转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对照组50例中痊愈14例%),好转2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两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腰椎骨质增生症在中属于“痹症”和“腰痛”范畴,认为其发病是由于人体不足,脾肾两虚,以及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所致;或由于跌扑闪挫,过度,损伤腰部,以致受损,气阻不通而致病。该病治疗重在活血补肾,,。 熏蒸疗法所用姜活、仙、透骨草祛风通络除湿,为君药;细辛、冰片、薄荷为;杜仲、川断为佐药;制、伸筋草、缓急止痛,为使药。众药合用,起到活血补肾、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之功效;并通过熏蒸直接于患处,促进局部,加快局部,从而起到消除局部非性、缓解腰肌痉挛等效果。

中药熏蒸疗法操作规程

一、简介 根据中医理论,利用中医中药与现代高科技熏蒸器的完美结合,借热力和药力的双向作用,实现“皮肤吃药”的物理疗法。用热的药液蒸气熏蒸眼部,使之起到局部用药,扩张血管,使药物直达病灶,帮助机体恢复功能,药借热力,热助药力,相得益彰,熏蒸面部皮肤,可起到气血流畅,排毒养颜,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由于湿润的热气能加速皮肤对药物的吸收,同时皮肤温度的升高,可导致皮肤微小血管扩张,增加汗腺的分泌,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因此有利于症状的缓解和病灶的消失。 二、适应症 睑板腺口阻塞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睑板腺囊肿、睑板腺功能退化等)、结膜炎、角膜炎、睑缘炎、泪囊炎、视疲劳、急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等。 三、禁忌症 重症高血压、重症贫血、高热、结核病、大失血、精神病、某些传染病(如肝炎、性病等)、皮肤破溃、外伤、血肿、心血管疾病代偿功能障碍、青光眼、严重肝肾疾病、孕妇及经期妇女等禁用。四、用物准备 中药熏蒸仪一套(眼科多功能熏蒸仪)、中药协定方、特制药袋、毛巾等。

五、操作步骤 1、先将准备好的药物装入药袋,并用绳子把药袋口扎紧(防止药渣外漏,堵塞蒸气孔)放入塑料盆内加温水浸泡半小时后,将药袋和水一同放入熏蒸仪内,再加适当的水,盖紧锅盖避免输气管扭曲。 2、接通电源,打开总开关,根据要求在控制面板上设定各参数。 3、当听到电脑语音提示舱内温度达到稳定后,请患者去除眼镜等面部物品,坐姿状态于熏蒸仪旁,然后缓缓的调节到自感舒适的卧姿状态下接受治疗。 4、熏蒸仪内温度应自动控制在95~100℃之间,病人通过体感温度调节距离来调节温度,治疗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每日1—2次,一周为一个疗程。在治疗中,温度和时间可根据病人的体质、耐受程度而定。 5、治疗过程中要加强巡视,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如有头晕、心慌、胸闷等不适感觉,应停止熏蒸,让患者卧床休息。对初次使用者,尤其是老人、体弱者,在治疗时间和温度上应循序渐进,护士要每隔5~10分钟观察询问一次。 6、治疗完毕提示病人离开熏蒸仪,并及时冲洗皮肤表面残留的药物,擦净面部。 7、每次熏蒸治疗完毕后,均应及时清洗熏蒸仪,处理药包及掉残留药渣,保持周围环境卫生。

中药熏药治疗的技术操作规程

欢迎阅读 中药熏药治疗的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中药熏药治疗是使用熏蒸治疗仪,借助药力和热力的作用,使药气渗透穴位,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调节机体阴阳平衡;在物理湿热的间接辅助刺激作用下,不仅加快了药物的渗透,而且由表及里,可使毛细血管扩张,促进局部和周围血液及淋巴循环,促进新陈代谢。适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物品准备】 中药汽疗仪一套(汽疗熏蒸舱体、底座、操作控制盒)、中药协定方、特制药袋、专用衣裤一套、大毛巾、冲淋室、冲淋物品一套、拖鞋、毛巾等。 【操作流程】 1.先将药物装入药袋,并用绳子把药袋口扎紧(防止药渣外漏,堵塞蒸气孔)放入塑料盆内加温水浸泡半小时后,将药袋和水一同放入蒸锅内,再加适当的水,盖紧锅盖避免输气管扭曲。 2.接通电源,打开总开关,根据要求在控制面板上设定各参数。 3.当听到电脑语音提示舱内温度达到37℃后,请患者脱去外衣,换上专用衣裤,将治疗舱体立姿,患者在立姿状态进入治疗熏蒸舱,双下肢放在舱体两侧,合上治疗舱盖,头部暴露于治疗舱外,颈部用毛巾围裹,以防气雾外漏。然后缓缓的调节到自感舒适的卧姿状态下接受治疗。 4.舱内温度应自动控制在39~42℃之间,治疗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每日一次,二周为一个疗程。在治疗中,温度和时间可根据病人的体质、耐受程度而定。

欢迎阅读 5.治疗过程中要加强巡视,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如有头晕、心慌、胸闷等不适感觉,应停止熏蒸,让患者卧床休息。对初次使用者,尤其是老人、体弱者,在治疗时间和温度上应循序渐进,护士要每隔5~10分钟观察询问一次。 6.治疗完毕提示病人走出熏蒸舱,并及时冲淋清洗皮肤表面残留的药物,更换衣服,并饮用约300ml温开水或果汁等液体食物。 7.每次熏蒸治疗完毕后,均应按“消毒键”对治疗舱内腔进行喷淋消毒(一般常规用1:100的84消毒液),再用清水和纱布擦去消毒液残留。 8.整理用物,物归原处。 【注意事项】 1.压力锅一定要放在加热器的中央,使锅底红灯亮。 2.锅盖要拧紧,避免药液烧干及舱温不升。 3.病人初次使用应缩短熏蒸时间,进出舱时注意保暖。 4.未婚男、女熏蒸时温度不宜过高,以免影响生育。

中药熏蒸疗法操作规程

中药熏蒸疗法操作规程 【原理】 熏蒸疗法又称“汽浴疗法”,是利用药物加水煮沸后所产生的药蒸汽熏蒸患处,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可以起到疏通气血,活血化瘀,祛风寒湿邪的功效,是一种有效的外治方法。中药熏蒸通过热、药双重作用而起效,温热作用能疏松腠理,开发汗孔,活血通经,松弛痉挛的肌筋。 【适应症】 1、风湿类疾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强直性脊柱炎。 2、骨伤类疾病:腰椎间盘脱出症、退行性骨关节病、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 3、皮肤类疾病:银屑病、硬皮病、皮肤瘙痒症、脂溢性皮炎等。 4、内科:感冒、咳嗽、高脂血症和高蛋白血症、糖尿病、失眠、神经官能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慢性肠炎。 5、妇科:痛经、闭经等。熏蒸疗法的十大功效:疏通经络可 放松筋骨,打通人体经络,促进气血循环,对各种风痛有效。 6、五官科:近视、远视,泪囊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 【禁忌症】 重症高血压、重症贫血、高热、结核病、大失血、精神病、某些传染病(如肝炎、性病等)、皮肤破溃、心血管疾病代偿功能障碍、青光眼、严重肝肾疾病、孕妇及经期妇女等禁用。 【用物准备】

中药汽疗仪一套(汽疗熏蒸舱体、底座、操作控制盒)、中药协定 方、特制药袋、专用衣裤一套、大毛巾、冲淋室、冲淋物品一套、拖鞋、毛巾等。 【操作步骤】 1、先将药物装入药袋,并用绳子把药袋口扎紧(防止药渣外漏,堵塞蒸气孔)放入塑料盆内加温水浸泡半小时后,将药袋和水一同放入蒸锅内,再加适当的水,盖紧锅盖避免输气管扭曲。 2、接通电源,打开总开关,根据要求在控制面板上设定各参数。 3、当听到电脑语音提示舱内温度达到37 C后,请患者脱去外衣,换上专用衣裤,将治疗舱体立姿,患者在立姿状态进入治疗熏蒸舱,双下肢放在 舱体两侧,合上治疗舱盖,头部暴露于治疗舱外,颈部用毛巾围裹,以防气雾外漏。然后缓缓的调节到自感舒适的卧姿状态下接受治疗。 4、舱内温度应自动控制在39?42C之间,治疗时间不宜超过30 分钟。每日一次,二周为一个疗程。在治疗中,温度和时间可根据病人的体质、耐受程度而定。 5、治疗过程中要加强巡视,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如有头晕、心慌、胸闷等不适感觉,应停止熏蒸,让患者卧床休息。对初次使用者,尤其是老人、体弱者,在治疗时间和温度上应循序渐进,护士要每隔5?10分钟观察询问一次。 6、治疗完毕提示病人走出熏蒸舱,并及时冲淋清洗皮肤表面残留的药物,更换衣服,并饮用约300ml温开水或果汁等液体食物。 7、每

熏蒸消毒的操作过程以及注意事项

国内最权威的养猪行业门户网站中国养猪网https://www.doczj.com/doc/c211468121.html, 熏蒸消毒的操作过程以及注意事项 熏蒸消毒是指利用福尔马林与高锰酸钾反应,产生甲醛气体,经一定时间后杀死病原微生物。是禽舍常用和有效的一种消毒方法。其最大优点是熏蒸药物能均匀地分布到禽舍的各个角落,消毒全面彻底省事省力,特别适用于禽舍内空气污染的消毒。甲醛能使菌体蛋白质变性凝固和溶解菌体类脂,可以杀灭物体表面和空气中的细菌繁殖体、芽胞下真菌和病毒,为了充分发挥熏蒸消毒的作用,确保消毒效果,禽舍熏蒸消毒时应注意以下8个方面: 1 、禽舍要密闭完好 甲醛气体含量越高,消毒效果越好。为了防止气体逸出舍外,在禽舍熏蒸消毒之前,一定要检查禽舍的密闭性,对门窗无玻璃或不全者装上玻璃,若有缝隙,应贴上塑料布、报纸或胶带等,以防漏气。 2 、盛放药液的容器要耐腐蚀、体积大 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具有腐蚀性,混合后反应剧烈,释放热量,一般可持续10~30分钟,因此,盛放药品的容器应足够大,并耐腐蚀。 3、配合其他消毒方法 甲醛只能对物体的表面进行消毒,所以在熏蒸消毒之前应进行机械性清除和喷洒消毒,这样消毒效果会更好。 4、提供较高的温度和湿度 一般舍温不应低于18℃,相对湿度以60%~80%为好,不宜低于60%。当舍温在26℃,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消毒效果最好。 5、药物的剂量、浓度和比例要合适 福尔马林毫升数与高锰酸钾克数之比为2:1。一般按福尔马林30毫升/立方米、高锰酸钾15克/立方米和常水15毫升/立方米计算用量。 6、消毒方法适当,确保人畜安全 操作时,先将水倒入陶瓷或搪瓷容器内,然后加入高锰酸钾,搅拌均匀,再加入福尔马林,人即离开,密闭禽舍。用于熏蒸的容器应尽量靠近门,以便操作人员能迅速撤离。操作人员要避免甲醛与皮肤接触,消毒时必须空舍。 7、维持一定的消毒时间 要求熏蒸消毒24小时以上,如不急用,可密闭2周。 8、熏蒸消毒后逸散气体 消毒后禽舍内甲醛气味较浓、有刺激性,因此,要打开禽舍门窗,通风换气2天以上,等甲醛气体完全逸散后再使用。如急需使用时,可用氨气中和甲醛,按空间用氯化铵5克/立方米、生石灰10克/立方米、75℃热水10毫升/立方米,混合后放入容器内,即可放出氨气(也可用氨水来代替,用量按25%氨水15毫升/立方米计算)。30分钟后打开禽舍门窗,通风30~60分钟后即可进禽。 猪病求助、技术分享、在线问答、行业资料下载可移步中国养猪网 官方论坛http://bbs.zhuwang.c c或新浪微博@中国养猪网

中医康复理疗技术操作规范.精讲.doc

中医康复理疗技术操作规范 (一)刮痧技术操作规程 1.操作规范: (1)在操作部位涂上刮痧介质(如刮痧油、冷开水、香油或中药提取浓缩液等)后,操作者手持刮痧板(或光滑的硬币、铜勺柄、瓷碗、药匙、有机玻璃纽扣),在施术部位按一定的力度刮拭,直至皮肤出现痧痕为止。 (2)刮板与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度-90度进行刮痧刮拭方向从颈到背、腹、上肢再到下肢,从上向下刮拭,从内向外刮拭。 (3)刮痧关键在于力度与速度的掌握和控制。“重而不板,轻而不浮”是力度的要求。刮拭操作时,要不停地询问病人的主观感受,并注意观察局部皮肤的情况。“快而不滑,慢而不滞”是速度的要求。 (4)刮痧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20分钟。 2.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试部位。 (2)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试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 (4)刮痧出痧后30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 (5)空腹、过度疲劳患者忌刮;低血压、低血糖、过度虚弱和神经紧张特别怕痛的患者轻刮。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白血病,血小板少慎刮;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6)刮痧板一定要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二)火罐技术操作规程 1.操作规范: (1)暴露须拔罐部位(选择肌肉较为丰满、平整处)。 (2)用闪火器(镊子、血管钳或细铁丝制作)夹取95%酒精棉球,点燃。 (3)一手持罐,罐口向下,另一手持燃有酒精棉球之闪火器,迅速伸入罐内闪火立即退出,同时将罐叩按在所选部位上。 (4)待罐内皮肤隆起并呈红紫现象,留置5~15分钟。 (5)起罐时,一手按住罐口皮肤,另一手扶住罐体,空气进入罐内,火罐即可脱落。 (6)拔罐后除留罐外,尚可在火罐吸着后,立即拔下,再闪火再吸、再拔,反复多次称闪罐;若待火罐吸着后,一手扶住罐体,用力上下左右慢慢来回推动,称走罐,用于面积较大的部位;若患处皮肤消毒后,先用梅花针叩打或用三棱针浅刺出血,再行拔罐,留置10分钟后,起罐消毒皮肤,称刺血拔罐。

中药熏蒸原理与作用

中药熏蒸原理与作用 中药熏蒸机是根据中医理论,利用中医中药与现代高科技熏蒸器的完美结合,借热力和药力的双向作用,实现“皮肤吃药”的物理疗法。用热的药液蒸气熏蒸人体肌肤,使之发汗,扩张毛孔,将深伏于关节、经络、骨骱的瘀血、痰浊等病邪从毛孔透出体外,使药物从毛孔渗入体内,帮助机体恢复功能,药借热力,热助药力,相得益彰,促使腠理疏通,脉络调和,调节脏腑,平衡阴阳,祛风散寒,气血流畅,排毒养颜,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由于湿润的热气能加速皮肤对药物的吸收,同时皮肤温度的升高,可导致皮肤微小血管扩张,增加汗腺的分泌,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因此有利于症状的缓解和病灶的消失。又由于熏疗过程中角质层吸收水份变得疏松,而药物成份还有一定的溶解角质层的作用,使药物成份更易透过皮肤屏障而发挥治疗作用。此外,角化细胞亦能贮存某些药物,这种“库存效应”能够使贮存的药物成份被缓慢吸收。所以短时间的熏疗可以发挥长时间的疗效,仅用小剂量的中药熏蒸就能产生显著的效果。 中药熏疗治疗的康复机理 1、药物直接穿透肌肤吸收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除有抵御外邪侵袭的保护作用外,还有分泌、吸收、渗透、排泄、感觉等多种功能,其次,皮肤的吸收渗透与湿度有关,药汽体中含有水分子,湿度又有增强皮肤吸收渗透效果。中药熏疗法是利用皮肤这一生理特性,配用不同药方的药物与物理湿热双重作用融为一体产生的汽体,在物理温热作用下,使皮肤血管扩张,使药物通过多途径转运进入血液循环,并加快药物利用度,药物吸收过程较匀速、稳定扩散,剂量均匀递增,浓度相对恒定辐射深入腠理、脏腑发挥药效。 2、调节神经 中药熏疗汽体中所含芳香化浊、辛香走窜等药物离子作用于全身皮肤、腧穴后,通过神经体液装置系统而调节高级神经中枢、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刺激效应,达到迅速调整人体脏腑气血和免疫功能,治愈疾病,改善全身生理过程等作用。对松驰骨骼肌、镇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基础代谢率,加强物质代谢过程,能使糖、脂肪、蛋白代谢增强、睡眠显著改善。 3、药物与物理温热双重作用,温热能加速新陈代谢及增加组织再生能力 中药汽化是在物理温热作用下产生的,其一,有药物离子特性作用于皮肤,又有温热作用,使皮肤附属器汗腺、毛囊、皮脂腺开放,促使炎性致病介质和代谢产物排出,增加药物穿透、吸收的通道,加速提高中药导入功效,迅速消除或改善临床症状;其二,药物与温热双重作用于全身皮肤组织温度升高,促使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快,

帐幕熏蒸操作规程.doc

帐幕熏蒸操作规程 1、适用范围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出入境植物、植物产品、木制品及木包装材料 等的帐幕熏蒸处理。 2、药剂 帐幕熏蒸使用的常用药剂有:溴甲烷、硫酰氟、磷化氢或环氧乙 烷与二氧化碳混合制剂等。熏蒸剂的产品质量必须达到国家标准,其 生产厂家必需三证 (生产许可证、农药登记证和工商营业执照)齐全。 3、器材 3.1 帐幕: 聚乙烯帐幕:厚度 0.15mm 以上,最多可以重复使用 6 次;聚氯乙烯帐幕:厚度 0.19mm 以上,最多可以重复使用 6 次;双面挂胶帐幕:如外观无破损,可多次重复使用。 3.2 熏蒸剂气体检漏及浓度检测仪器: XK系列熏蒸气体浓度检测仪或国外同类热导式气体浓度检测仪器 (灵敏度不低于 1 克/ 立方米 ); 卤素检漏仪;磷化氢或环氧乙烷检测管。 3.3 气化器:气化器出口的熏蒸剂气体温度不低于20 摄氏度。 3.4 电风扇:溴甲烷熏蒸种子、苗木或鲜活植物产品时,必须使用电风扇,以便在短时向内将熏蒸剂气体与空气混匀.每分钟循 环风量应等同于熏蒸总体积。单个电风扇的风量以不大于70 立方米/分钟为宜;如果熏蒸体积大于 70 立方米,则相应地增加电风扇的数量。 3.5 其他器材:磷化铝盛药盘或盛药罐、投药管、钢瓶接嘴、测毒采样管、测温仪(温度计)、计算器、卷尺、磅秤、沙袋或水袋(直径不小于 15cm)、粘胶带、剪刀、支架和防毒面具等。 4、熏蒸场所 通风良好的库房或背风的露天场地,是合适的熏蒸场所。风力大 于5 级以上的地方不能进行熏蒸。必须具备平整无缝干净的水泥、三合土或沥青地面;其它地面如平整的泥土地面应进行六面封种苗、水果和蔬菜等鲜活货物,其熏蒸场所应避免 30 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和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