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蒸疗法1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3
儿童鼻窦炎的中药熏蒸与草药熏洗疗法鼻窦炎是指鼻窦黏膜的炎症,常见于儿童。
鼻窦炎会导致鼻塞、头痛、咳嗽和流鼻涕等不适症状,给孩子带来痛苦。
目前,中药熏蒸和草药熏洗已被广泛应用于鼻窦炎的治疗,有效缓解症状,恢复鼻腔通畅。
本文将重点介绍儿童鼻窦炎的中药熏蒸与草药熏洗疗法。
一、中药熏蒸疗法中药熏蒸疗法是利用中药的药性和气味来刺激鼻黏膜,增加鼻腔的湿度,缓解鼻塞和炎症症状。
常用的中药包括薄荷、菊花、生姜等。
1. 准备工作首先,准备一适量的中药材,放入熏蒸器内。
然后,将熏蒸器放置在室内,使孩子能够舒适地接触到药气。
最后,调节熏蒸器的温度和湿度,以适应孩子的需求。
2. 熏蒸过程在孩子熟睡或平静时,开启熏蒸器,让中药的蒸汽在室内弥漫。
注意不要让孩子直接接触熏蒸器,以免烫伤或不适。
熏蒸时间一般控制在10-15分钟左右。
3. 熏蒸的频率中药熏蒸疗法一般每天进行1-2次。
根据孩子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可以适量调整频率和时间。
二、草药熏洗疗法草药熏洗疗法是指将草药汤液用蒸汽的形式进行熏洗鼻腔,达到排痰、舒筋活络的作用。
草药熏洗可以通过蒸汽的导入,直接接触到鼻腔和鼻窦,促进炎症的消散。
1. 熏洗工具准备准备一个草药熏洗器或称为鼻炉,然后选择适量的中药材进行煎药,保留草药和药水。
同时,准备一束柔软的稻草或棉签,用于吸取草药药水。
2. 熏洗步骤首先,将煎好的草药放入鼻炉内,然后让孩子坐立或俯卧,侧卧稍向上抬头。
再用纱布或纸巾将鼻炉口包裹住,使孩子的鼻腔处于密闭状态。
接下来,将稻草或棉签蘸取草药药水,放入鼻炉中。
最后,让孩子深呼吸,吸入草药的蒸汽。
整个熏洗过程约15分钟。
3. 熏洗的频率草药熏洗疗法一般每天进行1次,晚上睡前为宜。
但如果孩子病情较重,可以适当增加熏洗的频率。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中药熏蒸和草药熏洗的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此外,儿童在接受熏蒸疗法时,家长应始终留意孩子的情况,避免烫伤或不适。
总之,中药熏蒸和草药熏洗是治疗儿童鼻窦炎的有效方法。
中药熏蒸疗法预防中药熏蒸疗法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性传染病是指通过接触、空气传播等途径传播的疾病,常常导致大规模的疫情爆发,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预防传染病的关键之一是有效的消毒措施。
而中药熏蒸疗法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在预防传染病方面展现了很大的潜力。
本文将探讨中药熏蒸疗法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性,并讨论其在不同传染病防治中的应用。
1. 中药熏蒸疗法的原理中药熏蒸疗法是以中草药为原料,通过蒸汽、熏香等方式将草药的有效成分释放到空气中,对室内环境进行消毒和杀菌。
中药中常含有挥发油、鞣质、黄酮类等化合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可以有效杀灭空气中和物体表面的病原微生物。
2. 中药熏蒸疗法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性中药熏蒸疗法在预防传染病方面具有以下几个优势:2.1 药性温和,安全无害与化学消毒剂相比,中药熏蒸疗法更为温和,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损害。
中药成分天然且经过千百年的验证,其安全性得到了广泛认可。
2.2 覆盖范围广中药熏蒸疗法释放的草药成分可以在空气中覆盖广泛区域,包括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和真菌等。
这可以有效减少传染源和传播途径,降低感染的风险。
2.3 降低耐药性风险由于中药熏蒸疗法使用的是多种草药混合使用,不同的草药成分对不同的微生物有不同的杀菌作用。
这一特点减少了微生物产生耐药性的可能性,使中药熏蒸疗法有效预防传染病的效果更加稳定。
3. 中药熏蒸疗法在不同传染病防治中的应用中药熏蒸疗法可以广泛应用于不同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中。
以下以两种常见的传染病为例进行介绍:3.1 流感流感是一种传染性强、易发生季节性流行的疾病。
中药熏蒸疗法可以通过室内熏蒸方式,将草药成分释放到空气中,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存活和传播。
在流感高发季节,定期进行中药熏蒸疗法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的风险。
3.2 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是指通过口腔摄入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如腹泻、呕吐等。
中药熏蒸疗法可以通过将草药制成粉末,撒在厕所和厨房等易受污染的地方,降低病原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存活和传播,有效防止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中药熏蒸疗法熏蒸的发展中医熏蒸又叫蒸汽疗法、汽浴疗法、中药雾化透皮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利用药物煎煮后所产生的蒸汽,通过熏蒸机体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
西周时期就盛行于宫廷王室,是贵族权贵们用来洁身、治病、辟邪的一种手段。
从晋唐时期起,开始被广泛运用到临床各科,成为一种治疗方式。
在《黄帝内经》、《金匮要略》、《医宗金鉴》等中医经典中,都有详细的记载。
早在《内经》就有“摩之浴之”的论述。
《理渝骄文》曾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
”清代时,其进入鼎盛时期。
在千百年里,历代医家和民间应用中医熏蒸疗法取得良好效果的案例举不胜举。
今天,人们不仅在民间使用这种方法治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疾病,而且在大型的中医医院中,也是把它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应用在临床实践中。
实践证明,中药熏蒸疗法作用直接,疗效确切,适应症广,无毒副作用。
以前的蒸气是一点的,它局部温度高其它地方不行,现在改用多点喷雾,使病人的各个部位得到了进一步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
第二是以前的温度不能够控制,经过改进,使温度利用电子温控器得到了控制,基本上保证了箱体里的温度是恒温。
第三是以前病人的体位,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使得病人在治疗中感到不舒服、不舒适,经过改进,使病人的体位,分为坐式和躺式,所以比较舒适。
《慈禧光绪医方选仪》中就曾收载慈禧光绪常用熏蒸65首。
其中熏身方20首,熏头方16首,熏面方3首,熏眼方15首,熏蒸四肢方7首,坐熏蒸方4首。
《自然疗法大全》、《实用中医独特疗法大全》、《当代中药外治临床大全》、《中国医学疗法大全》等以及《宝欣疗法》一、中药熏蒸疗法的作用机理: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除有抵御外邪侵袭的保护作用外,还有分泌、吸收、渗透、排泄、感觉等多种功能。
中医熏蒸就是利用皮肤这些生理特性,使药物通过皮肤表层吸收,角质层渗透和真皮层转运进入血液循环而发挥药效。
药物熏蒸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及淋巴液的循环和新陈代谢,并能使体内的五脏六腑的“毒气”、“邪气”、“寒气”通过汗腺迅速排出体外,既扶元固本又消除疲劳,给人以舒畅之感,故能疏通经络、益气养血,调节机体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之目的。
熏蒸疗法
中医保健理疗
中药熏蒸疗法是通过药物的热辐射作用,使患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改善。
药物经熏蒸作用于肌体后,其挥发性成分经皮肤吸收,局部可保持较高的浓度,能长时间发挥作用,对改善血管的通透性和血液循环,加快代谢产物排泄,促进炎性致痛因子吸收,提高机体防御及免疫能力、促进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对风寒湿性关节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骨性关节炎、肩周炎等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药物的直接作用:
有效药物配方内的活性成分(挥发油、小分子的生物碱及酚类成分),在温度升高的同时,随着蒸汽同时作用于人体,通过因温热而致的毛孔疏张,表皮内毛细血管血流加快的吸收作用,迅速的作用于病灶,解除病痛。
局部的刺激作用:
通过薰蒸的温热,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改善周围组织的营养,起到了活血祛淤,消炎止痛,调肤悦颜等作用,这对于软组织损伤、风湿痹症、美肤祛斑等有良好的作用。
同时还能刺激皮肤内的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过神经反射,达到增加机体免疫功能和调整器官和组织功能的作用。
有利于防病和健身。
经络的输布作用:
人体通过经络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十二经脉内属脏腑,外络肢节,与奇经八脉相沟通,与体表皮肤,五宫九窍,皮肉筋骨等紧密相连,联系全身,起着行气血,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的作用。
薰蒸药物的有效成分和温热刺激通过经络可以入脏腑,输布全身,到达病灶,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脏腑的调衡作用:
五脏六腑表里相属,通过经络与体表相连,薰蒸的药物和温热刺激通过经络的输布作用,到达五脏六腑,再通过脏腑的调节,平衡,调整全身的功能,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中药熏蒸疗法中药熏蒸疗法适用于多种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这些疾病通常会导致疼痛和行动不便,而中药熏蒸疗法可以有效地缓解这些症状。
中药熏蒸疗法的优点在于它是一种自然疗法,没有副作用,而且效果持久。
它通过促进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而不是通过药物或其他外部手段。
中药熏蒸疗法还可以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压力和焦虑,提高人体的整体健康水平。
在进行中药熏蒸疗法时,患者需要前往专业的中医诊所或医院,由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中药熏蒸疗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疗法,它可以缓解多种疾病的症状,提高人体的整体健康水平。
如果大家正在遭受疼痛或行动不便的困扰,不妨尝试一下中药熏蒸疗法。
中药熏蒸疗法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中医治疗方法,因其独特的疗效和温和的治疗方式而备受推崇。
本文将探讨中药熏蒸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以期更好地理解其价值和潜力。
中药熏蒸疗法通过加热中药材产生蒸汽,再利用这些蒸汽熏蒸患者的身体,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药熏蒸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涉及到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等多个领域。
中药熏蒸疗法的原理可以追溯到传统的中药学和物理学。
在中药学中,不同的药材具有不同的药性和功效,通过科学配比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物理学认为,熏蒸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缓解疼痛等。
中药熏蒸疗法还涉及到化学反应,例如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在加热过程中可能产生一些具有治疗作用的化合物。
在临床应用方面,中药熏蒸疗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
例如,内科领域的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外科领域的关节炎、肌肉劳损等疾病,妇科领域的痛经、产后恢复等疾病,以及五官科领域的鼻炎、喉炎等疾病。
中药熏蒸疗法还被用于美容养颜、保健等领域,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青睐。
中药熏蒸疗法操作流程一、准备工作1.选取适合的中药材。
根据需要治疗的疾病或保健的目的,选择相应的中药材,如薰衣草、艾草、白芷等。
2.准备熏蒸器具。
常用的熏蒸器具有熏蒸桶、熏蒸盒等。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器具。
3.准备辅助材料。
可以准备一些辅助材料如白醋、酒精、布条等,用于熏蒸时的加热或增加药物挥发。
二、熏蒸操作1.清洗准备。
将熏蒸器具和辅助材料清洗干净,确保无杂质。
2.准备蒸汽源。
一般可以用煮沸的水作为蒸汽源,将水煮沸后置于熏蒸器具的下部。
3.加入中药材。
根据所选中药材的用量,将其放入熏蒸器具的上部。
可以将中药材捣碎或直接放入。
4.加热蒸发。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加热方式,如可以加热器具下部的水,或者在中药材上方喷洒少量白醋、酒精等辅助药物,利用其挥发的药性来加热。
5.熏蒸时间。
根据所需熏蒸时间的长短,保持加热或持续加入辅助药物,使药物的气味和药性充分挥发。
6.准备熏蒸环境。
在进行熏蒸的同时,可以将所需熏蒸的环境进行准备,如关闭门窗,确保熏蒸气体不外泄;调整室温和湿度,使其适合熏蒸的需要。
三、疗效维护和安全注意事项1.增加药效。
可以通过密闭的环境和适当的温度来增加熏蒸的药效,使药物的气味充分弥漫。
2.维持舒适感。
熏蒸过程中,要注意环境温度和湿度,以及呼吸的舒适感。
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调整熏蒸时间和强度。
3.安全注意事项。
熏蒸过程中,应注意防火防爆,尽量避免明火等易引发事故的物品。
同时,要确保熏蒸器具的稳定性和操作的安全性,避免烫伤或其他意外伤害。
四、疗效评估和调整1.疗效评估。
根据疗程的过程,观察是否有症状的缓解或改善,以评估疗效。
2.调整方案。
根据疗效评估的结果,可以适当调整中药的种类和用量,或者调整熏蒸的时间和频率。
3.持续保养。
通过定期熏蒸和适当的保健措施,可以持续保持疗效或改善身体健康。
总结:中药熏蒸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熏蒸中草药的药物气味和药性,以达到治疗疾病或保健的目的。
在进行熏蒸时,需要选择合适的中药材、准备熏蒸器具和辅助材料,控制好熏蒸时间和环境,保持舒适感和安全性。
中药熏蒸疗法
熏蒸疗法应用范围相当广泛,涉及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儿科、皮肤科、五官科、骨伤科和肛肠科等数百种疾病。
熏蒸疗法既是治疗慢性疾病的好方法,又适用于急性病的辅助治疗;既可治病,又可防病,是治未病的一种重要手段。
中药熏蒸疗法是传统中医的一种外治方法。
中药熏蒸使药物通过皮肤表层吸收,角质层渗透和真皮层转运进入血液循环而发挥药效。
并能使体内五脏六腑的“毒气”、“邪气”、“寒气”通过汗腺迅速排出体外,能疏通经络、益气养血,调节机体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之目的。
中药熏蒸疗法,是用中草药煎煮产生的药汽熏蒸肌体,以达到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一种中医外治方法。
中药熏蒸疗法,因蒸汽熏蒸的热能与对症使用的药物,具有显著、强大、持久的生理、药理效应。
治疗过程中,热与药这一对治疗因子是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机体产生协同增效作用的。
热是一种物理因子,热疗属物理疗法的范畴。
熏蒸过程的热效应是由源源不断的热药蒸汽以对流和传导的方式直接作用于人体的。
而药疗效应或是由熏蒸药物中逸出的中药粒子(为分子或离子,下同)作用于体表直接产生杀虫、杀菌、消炎、止痒、治痛等作用,或是经透皮吸收进入人体,通过激动组织细胞受体的生物化学过程发挥药疗作用。
中药熏蒸过程中,丰富热能和大量药物持续作用于人体,使身体出现以下一系列生理、药理效应。
一、促进气血循环。
中药熏蒸时,周身体表毛细血管网被充分扩张、开放,外周血容迅速增多,导致体内储血和内脏血液重新分布,进而促进全身血液大循环。
这种因热能因子疏通腠理及产生的舒张血管、通达血脉、促进血液大循环的结果,同时也促进了熏蒸时所加中药的渗透与吸收。
如熏蒸时添加舒筋活血类中药:当归、川芍、丹参、益母草等,随着这些活血化瘀药物的吸收并发挥药效,会使因热效应产生的活血化瘀作用更加突出,更加持久。
生命的特征在于机体能从所处的环境中吸取营养进行合成代谢,以实现细胞和组织的生理功能,同时还要进行分解代谢以排除对机体的有害物质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保持机体正常功能及物质与能量的平衡。
上述过程的正常进行必须依赖畅通无阻和时刻不停的体液循环来保证,尤以血液循环为突出。
现代微循环研究清楚地揭示了血液循环状况与人的健康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中医理论亦明确指出:“气血不畅,百病乃变化而生”。
活血化瘀的治则在祖国传统医学和临床的医疗实践中始终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对慢性病的治疗,对老年病康复,对养生保健更是意义深远。
二、促进发汗,祛风、除湿、驱寒、解毒。
中药熏蒸时,低密度、易流动、热量高、传热效果好的熟药蒸汽作用于人体产生的“发汗”效应。
发汗为中医治病基本手法之一,具有解表去邪,祛风除湿,利水消肿,排泄体内有毒有害物质的功能,可有效清洁机体内环境、维护机体健康。
由于发汗可有效调节体内水液输布、运行和排泄,而机体组织的水份又高达65%,所以,发汗手段的灵活、辨证运用,其生理效应和对体液的调节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其意义之一为:可迅速排出体内多余水份及代谢废物,这对肾功能不全或其它原因导致的水肿或尿潴留病人显得尤为重要。
据临床研究得知:肾功能不全时,皮肤的代偿性排泄尿素氮、肌酐和尿酸的功能明显增强,可有效缓解尿毒症状,减轻肾脏的排尿负担。
如发汗
过程设计准确、操作得当,可替代或部分替代临床常用的血液透折或腹膜透析,有学者称这种熏蒸发汗排毒的方法为“皮肤透析”,有良好应用前景。
其意义之二为:发汗启动、引导了体内水按由内向外的运行和排泄。
局部熏蒸可造成局部组织的水液加速流动与排泄,全身熏蒸可造成大范围的水液流动与排泄.根据不同的治疗目的,通过准确设定熏蒸强度,控制好熏蒸部位和发汗量,就可造成相应区域或全身不同程度的缺水状态,此时,有针对性地经口服途径给机体补充汤药,根据体掖流动分配规则,就可带来熏蒸局部药物分布较为集中的“靶向效应”。
这不但是上述水液丢失急需补充水液的缘故,还因为局部熏蒸导致熏蒸局部的血液灌流量增加,就使得更多的药物流向人们期待的地方。
这种方法作用于全身,操作得当,其药物吸收、扩散的速度介于肌肉注射和静滴之间,这无疑给中药汤液的口服给药快速吸收和发挥作用增添了新意。
当然,发汗更是人体散热的重要途径,在气温较高或从事激烈活动时,发汗是保持体温恒定的主要方式。
发汗对于治疗疾病、对于我们机体的健康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这是不言而喻的。
用现代化的中药熏蒸方法实现“发汗程度”的准确控制,从而使临床医生运用“汗法”这一手段去治疗疾病、康复保健变得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在熏蒸过程中有选择地加入麻黄、桂枝,干姜、花椒等辛温中药,可在较低熏蒸强度条件下,强化发汗解衰过程。
三,调节和改善人体神经、经络系统。
人体皮肤分布着无数神经感受器和由腧穴,这些感受器和膪穴分别通过神经纤维和十二经络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网络,时刻保持着皮肤-内脏一大脑间频繁的信息传递与调节过程。
临床上常发现内脏病变时,某一区域皮肤痛觉变得敏感起来,还有可能发生牵涉痛或反射性肌痉挛。
这种联系反映在解剖上的关系是:外周传入感觉神经在脊髓段与内脏传入神经发生了交织与联系,从而使传导的信号相互影响。
因此,中药熏蒸的热药效应绝不仅仅是产生皮肤的温热或药疗作用,而是导致一系列如情绪轻松、肌肉松弛,睡眠改善、身心舒畅等生理、心理变化;反应在内部脏器上,就是偏胜偏衰的脏器功能趋于协调、平衡;这就是神经与经络调节的结果。
同时施用养血补气安神中药可促进和强化上述调节过程。
四,缓解和治疗肌肉骨疼痛。
痛觉感受,对人的身心与健康是一种不良刺激。
痛觉较重时,会对人的情绪、血压、饮食、睡眠乃至学习和工作造成严重干扰。
熏蒸治疗因子作用于感觉神经,可降低其兴奋性,使主观上的痛觉感受减轻。
这可能是因为感觉神经受到刺激产生的信号作为一种与痛觉信号同时传人脊髓神经再传至大脑中枢时,在传递的通路上对痛觉信号产生干扰,从而减弱其传至大脑中枢时的强度,使痛觉减轻。
再就是熏蒸热环境加剧了体内神经传递介质或其它相关分子、高于的无序运动,从而在分子或离子水平上阻碍或干扰了痛觉信号的传导过程,起了治痛作用。
还有就是治疗过程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加快清除局部代谢废物,炎性渗出物及致痛物质,减轻局部肿胀,缓解或消涂关节、肌肉拘挛等,亦使疼痛得以缓解。
另外,熏蒸中药雷公藤、马钱子、川、草乌等亦能发挥直接治痛或强化上述治痛过程的作用。
五、药物直接通过体表治疗,并引药入体继续发挥治疗作用。
中药熏蒸的药物治疗作用直接与皮肤相关,皮肤不但有保护机体免受外邪侵袭的屏障作用,而且具有分泌、掉泄,呼吸、渗透和吸收的功能,所以亦是与外界进行交换的器官。
对皮肤体表的痈疽疮疡及各种皮肤病,熏蒸药物的有效成分可直接在接触的肌肤部位产生药效或在向体内转运的透皮吸收过程即发挥其抑菌,消炎、杀虫止痒、消肿止痛等作用。
对这些皮肤外衰或浅表部位的病症,内服药鞭长莫及,药效的发挥和局部血药浓度难以令人满意。
而熏蒸施药却直达病所,起效迅捷,故历来受到医家的重视和患者的欢迎。
中药熏蒸治疗因子“热”与“药”的效应是广泛的,清.吴师机对此亦有论述。
吴氏曰:虽熏蒸最宜为之是寒症,即是热症亦可用之。
其因由:一则得热则行,二则以热引热,使热外出也。
故不但风、寒、湿症可用熏蒸法,即热症亦可用之;因气血得热则行,见冷则凝。
热能使患处或熏蒸者气血流通,经络和畅,从而消肿止痛,还可使毛孔疏松、腠理得开、热毒外泄,这就是得热则行,以热引热之意。
这些辩证论述与现代微循环研究结果和人体的产热散热机制完全相符。
对于熏蒸之用药,吴氏曰:外泊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性无二。
因此,熏蒸配方选药的余地是很大的。
在熏蒸条件下,热发药性,引药入体,药助热势,协同发挥治疗作用,因而疗效独特。
中药熏蒸使用后的十大好处
1、中药熏蒸对神经衰弱和失眠的好处。
每天中药熏蒸,可使神经系统得到强制锻炼,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改善睡眠质量,防治失眠。
2、中药熏蒸可防治风湿性关节炎。
中药熏蒸能促使血液循环,通络活血,祛寒消炎,排出骨关节风湿,长期熏蒸对风湿性关节炎有很好的理疗效果。
3、中药熏蒸可防治腿脚麻木。
中药熏蒸可激活腿部神经末梢,疏通腿部经络,消除腿脚麻木,并可防治手脚冰凉。
4、中药熏蒸可防治高血压。
中药熏蒸可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系统,清除血管壁上的血脂,排出血管垃圾,增强血管弹性,促使血流通畅,从而使血压平稳。
5、中药熏蒸可防治糖尿病。
坚持中药熏蒸可调节内分泌,使胰岛细胞康复,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6、中药熏蒸能起到全身美容的作用。
使用美容养颜类中药做中药熏蒸,可排出体内各脏腑毒素,清除皮下黑色素,能改善全身皮肤色素沉着,美白淡斑,润泽肌肤。
7、中药熏蒸的减肥效应。
用减肥中药对人体进行全方位的熏蒸,全身毛孔扩张,促进皮下多余脂肪排出,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8、中药熏蒸身体局部,能对妇科病、前列腺、痔疮等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9、中药熏蒸对腿脚肿痛、酸软无力具有很好的恢复作用。
10、经常使用中药熏蒸,可保持经络通畅、消除疲劳、预防感冒、强身健体、抗衰防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