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G寡核苷酸对人外周血B淋巴细胞免疫刺激作用
- 格式:pdf
- 大小:151.41 KB
- 文档页数:3
12/15-LOX对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杨丽萍;殷商启;田李星;黄祺;罗艳;梁华平【摘要】12/15-脂氧合酶(12/15-LOX)是LOX的家族成员,可通过对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酶促氧化反应生成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脂质代谢产物,如羟基二十碳四烯酸、脂氧素等.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发挥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12/15-LOX及其代谢产物通过调节多种免疫细胞的发育及生物活性,在炎症和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大量报道在疾病(腹膜炎、哮喘、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进展过程中,12/15-LOX对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均有调节作用.在不同的病理生理状态下,12/15-LOX对不同免疫细胞调控的具体作用及机制十分复杂且互相关联.【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8(024)020【总页数】8页(P3959-3965,3970)【关键词】12/15-脂氧合酶;免疫细胞;免疫调节【作者】杨丽萍;殷商启;田李星;黄祺;罗艳;梁华平【作者单位】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重庆400016;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2;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重庆400016;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2.11人类有6种编码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的基因,包括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5-脂氧合酶(arachidonate 5-lipoxygenase,ALOX5)、ALOX12、ALOX12B、ALOX15、ALOX15B、ALOXE3,其中由ALOX15基因编码的15-LOX-1是人类脂类代谢的关键酶,可将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亚油酸(linolenic acid,LA)、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及其他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转变为有生物活性的脂质代谢产物,如脂氧素、保护素、消退素、Maresins、12-羟基二十碳四烯酸(12-hydroxyeicosate-traenoic acid,12-HETE)、15-HETE等,从而影响细胞结构、代谢及信号转导。
HLA-A2型人外周血MAGE-A10特异性T细胞的体外激发及功能检测史泓浏;Petra Baumgaertner;陈忠平【期刊名称】《中华肿瘤防治杂志》【年(卷),期】2008(15)21【摘要】目的:探讨体外激发HLA-A2型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MAG-E-A10(254-262)特异性T淋巴细胞及其功能检测方法。
方法:分别采用肽段MAGE-A-10(254-262)直接刺激PBMC的Bulk Culture法和自体DC负载肽段MAGE-A10(254-262)刺激CD3+CD8+法,均经3次刺激进行体外扩增tetramer-MAGE-A10(254-262)阳性T细胞。
以人流感病毒肽段flu-matrix(58-66)为阳性对照。
Intracellular staining法检测其针对MAGE-A10(254-262)的穿孔素、颗粒酶B的分泌能力。
结果:HLA-A2型PBMC用BuckCulture或DC负载肽段刺激CD3+CD8+法培养,激发的tetramer-flu阳性T细胞率均>10%,DC法激发的tetramer-flu阳性T细胞率显著高于Buck Culture,t=9.79,P<0.01。
Bulk Culture法得到的阳性T细胞率分别为0.01%和0.02%,DC法则分别是0.05%和0.12%。
Sorting得到的tetram-er-MAGE-A10(254-262)阳性T细胞,效靶比为10∶1时其特异性杀伤为46%,细胞针对MAGE-A10(254-262)分泌穿孔素、颗粒酶B的百分率分别为39%和87%。
结论:从捐献的人血细胞中用自体DC负载肽段刺激CD3+CD8+法激发tetramer阳性T细胞的效率优于Bulk Culture法。
【总页数】5页(P1647-1650)【关键词】抗原特异性;T细胞;MAGE-A10(254-262)四聚体;功能试验【作者】史泓浏;Petra Baumgaertner;陈忠平【作者单位】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实验研究部,广东广州510060;Ludwig肿瘤研究所临床肿瘤部,瑞士洛桑1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相关文献】1.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及经体外诱生的HPV16抗原特异性CD8+细胞毒性T细胞检测 [J], 钱起丰;张明霞2.人外周血CD4+CD25+细胞体外扩增T细胞亚群及功能检测 [J], 王志红;陈虎;刘广贤;冯凯;廖丽3.唑来膦酸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扩增γδT细胞及其在肝癌非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 [J], 邱建平;高泉根;戴玮;袁建毛;沈根海;沈喜平4.来源于人膀胱癌细胞株EJ的HSP70负载的DC所激发的特异性CTL细胞的体外应答效应 [J], Lingfeng He ;Jianhua Wang ;Xiaofeng Wang ;XiangjunHe ;Zheng Yan ;Kexin Xu ;Kaopeng Guan ;Shukun Hou5.狂犬病疫苗对人外周血B淋巴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的体外诱导作用 [J], 林卫;王棣;马瑞;王玉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床医学检验:MHC与HLA检测及应用题库考点五1、判断题血清学分型法是最简单、最快速检测组织相容性的方法之一。
() 正确答案:对2、单选HLA基因复合体位于()A.第6对染色体的短短臂B.第15号染色体(江南博哥)C.第14号染色体D.第9号染色体E.第7号染色体正确答案:A3、单选细胞间相互作用受MHCI类分子限制的是()A.TcB.ThC.TsD.B细胞E.以上均不对正确答案:A4、填空题CDC试验的关键在于获得各种HLA的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标准抗血清5、单选HLA细胞学分型法用于检测()A.HLA-A、BB.HLA-DR、DQC.HLA-A、DPD.HLA-D、DPE.HLA-C、D正确答案:D6、填空题PCR-SSO分型法中标记的寡核苷酸称为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探针7、单选作HLA-Ⅱ类分子分型时,下列哪种方法是应用最广泛且最简便、快捷和精确的方法()A.SBTB.PCR-SSOC.PCR-SSPD.RFLPE.PCR-SSCP正确答案:B8、单选下列关于单向MLC的描述,错误的是()A.单向MLC以刺激指数作为判断淋巴细胞反应强度的指标B.阴性分型法的SI=标准分型细胞对待测细胞刺激的cpm/待测细胞自身刺激的cpmC.阳性分型法的SI=待测细胞对预致敏淋巴细胞刺激的cpm/预致敏淋巴细胞自身刺激的cpmD.HLA-D抗原可用阴性和阳性分型法检测E.HLA-DP抗原可用阴性和阳性分型法检测正确答案:E9、名词解释纯合子分型细胞(homozygous typing cell)正确答案:是指表面只有一种LD抗原的细胞,以此作为刺激细胞与待分型细胞进行单向MLC,以作HLA分型。
10、单选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A.MHCB.MHAC.HLAD.H-2E.RLA正确答案:A11、单选HLA-A*03011写法中“03”代表()A.基因座次B.等位基因数C.等位基因组D.等位基因号E.以上均不对正确答案:C12、多选CDC试验作HLA血清学分型的方法学评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操作简便易行B.结果可靠,重复性好C.需花大量时间去筛选抗血清D.HLA-DQ、-DR抗原分型所用的抗血清须经血小板吸收以除去针对I类抗原的抗体E.待检细胞应为纯化的B细胞正确答案:A, B, C, D, E13、单选对人类来说,HLA抗原属于()A.异种抗原B.同种异体抗原C.独特型抗原D.肿瘤特异性抗原E.改变的自身抗原14、问答题简述HLA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临床的关系。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年3月第7卷第9期DOI:10.19347/j.cnki.2096-1413.202209054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西医学习中医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9〕13号)。作者简介:蒋童(1997—),女,汉族,江苏常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内分泌与代谢病学。*通讯作者:郑仁东,E-mail:*****************.
RoleofTcellsandBcellsinthepathogenesisofdiabeticnephropathyJIANGTong,ZHENGRendong*,LIUChao(AffiliatedHospitalof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Nanji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Nanjing210028,China)
ABSTRACT:Diabeticnephropathy(DN)isoneofthemajorcomplicationsofdiabeticmellitusandiscurrentlythemostcommoncauseofend-stagerenaldiseaseworldwide.Traditionally,themainpathogenesisofDNismetabolicdisturbance,hemodynamicchanges,oxidativestressandsoon.However,inrecentyears,moreandmoreevidenceshowsthatimmunecell-mediatedchronicinflammatoryresponseplaysanimportantroleinthepathogenesisofDN.LymphocytesarecloselyrelatedtothepathologicalprocessofDN.TcellsandBcellscanleadtorenalinjurybyproducingpro-inflammatoryfactors,andTcellsparticipateintheoccurrenceanddevelopmentofDNthroughdifferentmechanismsofCD4andCD8subsets.Thesefindingshelptoidentifynewtherapeutictargetsforthedisease.KEYWORDS:diabeticnephropathy;immunecell;Tcells;Bcells
pbmc增殖实验原理
PBMC增殖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细胞生物学实验,用于研究外周血
单个核细胞(PBMC)的增殖能力。
PBMC是一种混合细胞群,包括淋
巴细胞、单核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
进行PBMC增殖实验的原理主
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PBMC分离和培养,首先,从外周血中分离PBMC,通常采用
密度梯度离心法。
然后将PBMC进行培养,提供适当的营养物质和生
长因子,以促进其生长和增殖。
2. 刺激因子的作用,在培养PBMC的过程中,可以加入不同的
刺激因子,如激活剂、抗原或药物等,以模拟体内的免疫应答过程。
这些刺激因子可以激活PBMC,促进其增殖和分化。
3. 测定增殖活性,通过不同的方法来测定PBMC的增殖活性,
常用的方法包括MTT法、放射性核素标记法、流式细胞术等。
这些
方法可以定量或定性地评估PBMC的增殖能力。
4. 数据分析和解释,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
比较不同条件下PBMC的增殖活性,探讨刺激因子对PBMC增殖的影
响,从而揭示PBMC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
总的来说,PBMC增殖实验的原理是通过培养PBMC并加入刺激因子,测定其增殖活性,从而研究PBMC在免疫应答中的生物学特性和调控机制。
这种实验方法在免疫学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免疫佐剂的作用和发展佐剂(Adjuvants)是先于抗原或与抗原同时应用,能非特异性地改变或增强机体对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能增强相应抗原的免疫原性或改变免疫反应类型,而本身并无抗原性的物质,又称免疫佐剂或抗原佐剂。
佐剂可选择性地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产生体液和\或细胞免疫。
改变体液抗体的种类IgG亚类和抗体的亲和性。
佐剂可改变抗原的构型,使疫苗诱导T辅助细胞和细胞毒T淋巴细胞(CHL)反应。
佐剂可改变免疫反应为MHCⅠ型或MHC Ⅱ型。
佐剂还能改变T辅助细胞(Th1和Th2)的免疫反应。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新一代疫苗,如合成肽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的研究已取得了初步成果,但现代疫苗研究过程所遇到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其免疫原性较弱,往往需要佐剂来克服。
对适合于推广应用的新疫苗的研制,佐剂的研究显得至关重要。
因此,近年来免疫佐剂的研究进展更为迅速。
本文就各种免疫佐剂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进行简要的讨论。
1 矿物质矿物质佐剂是传统佐剂中的一类,包括AL(OH)3和磷酸铝等。
1926年Glenny首先应用铝盐吸附白喉类毒素,至今已有70多年了,但它还是唯一被FDA批准用于人用疫苗的佐剂。
常用佐剂中效果较好的是AL(OH)3和磷酸铝佐剂,其次磷酸钙较常用。
铝佐剂主要诱导体液免疫应答,抗体以IgG1类为主,刺激产生Th2型反应,还可刺激机体迅速产生持久的高抗体水平,也比较安全,对于胞外繁殖的细菌及寄生虫抗原是良好的疫苗佐剂。
它虽是人医和兽医均获批准的佐剂,广泛应用于兽医疫苗,特别是各种细菌苗,但其仍存在缺点:如有轻度局部反应,可以形成肉芽肿,极个别发生局部无菌性脓肿;铝胶疫苗怕冻;可能对神经系统有影响;不能明显地诱导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疫苗中加入磷酸三钙[Ca3(PO4)2]作佐剂,与铝胶一样具有吸附沉淀作用,但使用更加简便。
其缺点是:含盐量高;贮存日久有结晶沉淀。
皮下注射时偶有肿胀或结块,抗原免疫原性弱时,不足以提高其免疫原性,特别是保护性免疫机制要求活性介导的免疫参加时,应使用其他佐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