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载水处理技术对比表
- 格式:xlsx
- 大小:13.70 KB
- 文档页数:2
污水处理工艺对比表1、工艺对比项目工艺特征优点缺点导流曝气生物滤池(CCB)1、采用U型双锥结构,使污水在同一个处理单元实现内两次曝气,两次沉淀。
2、在连续进水的同时完成进水-曝气-沉淀-出水的间隙曝气过程,其它污水处理需要四个池子,而导流曝气生物滤池在同一个池池就能完成。
3、滤池滤料的比表面积是BAF等生物滤池的2倍以上,具有同向流和异向流的双倍功效。
4、生物膜活性是较BAF等生物滤池提高2倍左右,氧利用率是BAF的1.5倍。
1、具备BAF曝气生物滤池的全部优点。
2、连续条件下实现间歇曝气,比SBR间歇曝气方式更科学和省能,3、在同一个污水处理单元体内实现两曝两沉,比AB法、A20法接触氧化法等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更显科学合理,4、自动排泥,脱氮除磷效果比A20法效果更好。
主要缺点:需要定期进行反冲洗。
曝气生物滤池(BAF)曝气生物滤池分为下向流曝气生物滤池,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二大类。
滤料比表面积大,生物膜活性高;气水同向流,滤层阻力小,可得到较高的滤速;抗阻塞能力强,氧利用效率高;独特的反冲洗形式,自动化程度高。
1具有较高的生物浓度和较高的有机负荷;2工艺简单、出水水质好;3抗冲击负荷能力强;4氧的传输效率高;5易挂膜、启动快;6脱氮效果好等优点。
1、BAF法需要定期进行反冲洗。
2、脱氮效果好,除磷效果差。
3、氧的传输效率高,但氧的利用率效低。
传统活性污泥法原废水从池首端进入池内,回流污泥也同步注入,废水在池内呈推流形式流动至池的末端,经历了第一阶段的吸附和第二阶段代谢的完整过程,活性污泥也经历了对数增长,经衰减增长到池末端的内源呼吸期的完全增长周期。
传统活性污泥法系统对污水处理的效果极好,BOD5去除率可达90%以上,适于处理净化程度和稳定程度要求较高的污水。
1、曝气池容积大,占地面积大,基建费用高;2、水质、水量变化适应能力低,效果受水质、水量变化的影响;3、脱氮除磷效果较差;运行费用高、管理难度大,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污水与回流污泥进入曝气池后,立即与池内混合液充分混合,可以认为池内混合液是已经处理而未经泥水分离的处理水1、对冲击负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2、污水在曝气池内分布均匀,各部位的水质相同,将整个曝气池的工况控制在最佳条件,活性污泥的净化功能得以发挥。
阐述船舶压载水处理技术及处理系统随着船舶压载水在港口领域频繁的排出和压入产生了大量细菌和浮游生物,为各种病原体提供了转移和船舶通道,为外来物种的入侵提供了渠道,严重影响了海洋环境和公众安全。
为了降低、消除船舶压载水排放对公众安全和海洋环境造成的影响,国际海事组织对船舶压载水的控制和排放提出了要求,为了达到公约中的要求,迫切需要进行压载水处理系统的选型和安装。
1 较为常见的压载处理技术1.1 利用物理化学方法进行处理1.1.1 紫外线处理法:通过放在石英套管中的汞灯对大小不同的微生物的照射,从而达到处理微生物的目的。
1.1.2 脱氧处理法:通过向压在水中加注惰性气体,使水中的氧气排出,而水中的微生物由于缺氧会窒息死亡,以此达到处理的效果。
1.1.3 超声波处理法:由于超声波作用于压载水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及压力波偏向,从而使微生物的表面细胞壁被破坏,继而起到杀灭生物体的作用。
1.1.4 加热处理法:通过对柴油机的冷却水的利用,使压载水的温度达到38℃~50℃,且需要保持一段时间,以此消灭压载水中的微生物。
1.1.5 氧化处理法:通过臭氧或者过氧化氢在相关环境的释放使生物的酶出现变性而死亡。
1.1.6 氯化处理法:通过电解压载水等方法产生出氯离子,从而达到杀灭微生物的作用。
1.2 具体的机械处理法通常对于压载水中相对较大的生物及杂质会用机械处理法进行处理。
具体方法包括过滤及旋分等技术,一般会将滤出的物质返回海洋,也可以将其存储在专门的单仓中定点进行处理。
2 我国对压载水处理系统的研究现状现阶段,我国针对压载水的处理设备的研发已经有较多的企业进行了参与,而且投入的资金量也非常可观。
按照有关公约规定,相关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应由相关国家主管机关进行签发认可,而船舶若行至美国水域则还需要更高形式的认可方式。
截至去年,我国已经有一部分船舶得到了相关国际公约的认可。
站在相关处理技术的角度进行分析:较多厂家在技术水平上难分高低,但仔细进行了解发现,每个系统都存在程度不同的缺陷,因此为了提高相关系统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及竞争力,就必须对相关产品进行升级换代,同时做好有关的售后服务工作,只有这样才可能提升自己、壮大自己。
压载水技术:争奇斗艳殊途同归导语:随着《压载水公约》生效的日期越来越近,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及装备市场倍受业内关注,《公约》不仅对全球新造船市场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全球造船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专家对目前普遍采用的压载水处理方法及原理和实用性进行了总结和对比。
依据处理原理的差异可以将压载水处理方法划分为机械处理法、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组合处理法几种类型,每种类型又有不同的技术手段。
机械处理法机械处理法通常包括过滤、离心分离等技术,将压载水通过滤网/筛子或“离心分离器”,滤出杂质和有害微生物,实现固液分离。
滤出物将被返回海洋或者储存到单独的舱里。
这些方法对于小的病原体无效且整体处理能力有限,通常不适用于装载大量压载水的货船。
过滤的实用性主要取决于在给定的操作压力下获得的流量,而维持这个流量则要求滤器是均匀清洁的。
因此泵的流量、操作压力和滤器的清洗频率之间的平衡决定过滤过程的实用性。
物理处理法物理处理方法通过不同手段分离、排除或灭杀海水中的危害性生物与物质, 主要手段包括紫外线、超声波、加热等,破坏、抑制微生物和细菌的存活条件。
其特点是对能处理的微生物非常有效,且对环境无害。
但是有一些微生物可能不受这种方法的影响,可能需要附加工作管系。
加热法则可能对船上装载的货物和长期使用的泵和管系存在不利影响。
化学处理法化学法主要是通过改变压载水中某些化学物质或元素的含量,以创造压载水内有害细菌与微生物抑制环境来进行压载水处理。
化学处理法的实现手段一种是通过添加特定的化学物质来改变压载水成分;另外一种是通过一些催化手段快速改变压载水自身的成分组成。
海水是一种天然的电解质溶液,电解海水可以产生次氯酸、次氯酸钠等,可将微生物体内的生物酶氧化分解致使其失效,或者作用于微生物的细胞壁,使其通透性增大,导致细胞因细胞质流出而死亡。
目前应用比较多的还有臭氧处理方法。
组合处理法单一处理方法的处理能力有限,而各种处理方法的组合则能取得很好的处理效果。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压载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让我给你简单介绍一下压载水。
船舶在航行过程中,为了保持稳定性,会向船舱内注入海水,这就是压载水。
但是,这些压载水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比如生物入侵、水质污染等。
所以,我们需要一套有效的压载水处理系统来解决这些问题。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压载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一、项目背景随着全球贸易的快速发展,船舶运输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船舶在航行过程中产生的压载水问题日益严重。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们决定研发一套高效、环保的压载水处理系统。
二、技术方案1.系统组成(1)预处理单元:对压载水进行过滤、沉淀等预处理,去除悬浮物和杂质。
(2)消毒单元:采用先进的紫外线消毒技术,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3)反渗透单元:通过反渗透膜技术,去除水中的盐分和有机物。
(4)排放单元:将处理后的压载水排放至大海。
2.技术特点(1)高效节能:采用先进的反渗透膜技术,降低了能耗,提高了处理效率。
(2)环保安全:紫外线消毒技术避免了化学消毒剂的二次污染。
(3)智能控制:系统具备自动监测、报警、切换等功能,确保运行稳定。
(4)易于维护:模块化设计,方便维修和更换部件。
三、实施方案1.设备选型(1)预处理设备:包括过滤器、沉淀池等。
(2)消毒设备:紫外线消毒装置。
(3)反渗透设备:反渗透膜组件。
2.设备安装(1)预处理设备安装:将预处理设备安装在船舶甲板上,连接管道和电源。
(2)消毒设备安装:将紫外线消毒装置安装在预处理设备之后,连接管道和电源。
(3)反渗透设备安装:将反渗透膜组件安装在消毒设备之后,连接管道和电源。
3.系统调试设备安装完成后,进行系统调试,确保各设备正常运行,处理效果达到预期。
四、项目优势1.环保:有效减少船舶压载水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2.经济:降低船舶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安全:保障船舶航行安全,避免生物入侵等风险。
4.社会效益:提升我国环保形象,为全球环保事业作出贡献。
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的处理技术一、背景介绍船舶压载水是指在航行过程中进入船舱的海水,用于平衡船体重心和提高稳定性。
但是,这些水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有机物和悬浮物等,对海洋环境造成了污染。
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水还会沉积产生沉积物,对船只的安全和效率造成影响。
因此,处理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二、处理技术1. 物理方法(1)过滤法:通过设置过滤器或网格来去除悬浮颗粒物。
(2)离心法:利用离心力将悬浮颗粒分离出来。
(3)沉淀法:让水在静止状态下沉淀,并将上层清水抽出。
2. 化学方法(1)加药法:向压载水中添加化学药剂,在化学反应中去除污染物。
(2)吸附法:将吸附剂加入压载水中,使污染物被吸附到吸附剂上。
3. 生物方法(1)生物滤池法: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压载水中的有机物。
(2)生物吸附法:利用植物或微生物对压载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和分解。
三、常见处理设备1. 压力过滤器:通过高压将水通过过滤介质,去除悬浮颗粒和微生物等。
2. 沉淀池:让水在静止状态下沉淀,再将上层清水抽出。
3. 生物滤池: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有机物。
4. 吸附剂反应器:加入吸附剂并与压载水进行反应,将污染物吸附到吸附剂上。
四、处理流程1. 进水口:船舶压载水进入处理系统。
2. 过滤处理:使用过滤器或网格去除悬浮颗粒和微生物等。
3. 化学处理:向压载水中添加化学药剂,在化学反应中去除污染物。
4. 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有机物。
5. 沉淀处理:让水在静止状态下沉淀,并将上层清水抽出。
6. 出水口:经过多重处理后,船舶压载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可以直接排放到海洋中。
五、处理效果经过处理后,船舶压载水中的微生物、有机物和悬浮物等均被去除或分解,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
同时,沉积物也得到了有效的处理,不会对船只的安全和效率造成影响。
六、总结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的处理技术是一个复杂而且重要的问题。
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方法进行处理,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染物,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4-科学技术创新2019.06国内外船舶压载水处理技术现状分析何德涛(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湖北武汉430065)摘要:船舶压载水能保证空船的稳定性,对船舶的安全航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们对压载水带来的外来物种入侵所带来的生态问题的日益关注,压载水的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本文研究了国内外船舶压载水的处理技术和处理系统,对其进行了现状分析,希望可以推动船舶压载水处理技术与系统的发展。
关键词:国内外;船舶压载水;处理技术;现状中图分类号:U69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390(2019)06-0004-02在国际贸易中,百分之八十的贸易通过船舶进行运转。
为了保证船舶不倾覆,船舶需要保持一定的吃水深度,因此需要在船舶底仓的位置注入一定的海水,以增强船舶在载货时的抗风浪能力,然后释放海水,这种海水叫做船舶压载水。
1船舶压载水公约概述2004年2月在伦敦国际海事组织总部举行的压载水和底泥管理外交会议最终通过了《压载水和底泥控制和管理国际公约》。
《公约》生效的条件是至少有30个国家批准《公约》,这些国家加起来占世界商船总吨位的35%以上叫《公约》规定,2016年所有远洋船只必须安装压载水处理设备,而安装在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必须通过国际海事组织或主管机关批准类型叫2国内外压载水处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船舶压载水作用是为了保证船的稳定性和和航行安全,具体目的如下:调整船舶的稳心高度;控制船体变形,使船体震动下降;使空舱适航性提高。
船舶压载水的分类及对海洋环境的污染一般有两种船舶压载水:油罐压载水和货舱压载水。
压载水或货舱排出的洗涤水是有毒液体的主要来源,主要由化学船舶引起。
排入海洋的有毒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千差万别,其影响的程度和形式也千差万别。
一些会沉到海底,一些会浮在水面,一些会很容易与海里的物质反应,一些会很快消散在海里,它们的危害也是不同的。
国际船舶压载水管理条例要求国际海事组织的国际条例规定,船舶压载水的处理必须按照安全、效率、环境保护、可操作性和经济性的规则进行叫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成功开发或开发了60多个系统,包括瑞典的Alfa Laval Pure压载系统、韩国Techcross Electro Clean系统和日本日立Clear压载系统。
水力空化处理压载水技术摘要:针对水力空化技术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包括空化的产生、发展及溃灭的过程,以及空化产生的机理及其应用,并设计制作了一套用于处理船舶压载水的水力空化发生装臵。
关键词:空化;空泡;孔板[3]一.压载水船舶空载时为了保持稳定性,在起航时要将一定量的海水抽进压载舱以增强抗风浪能力,到港装货时再将水排出,这部分海水称为船舶压载水。
油轮卸油后在回程途中,为保证规定的适航性,避免砰击现象或空船振荡,必须加装压载水。
沿海油轮所需压载水量为总载油量的20%-25%,远洋油轮为35%-40%,恶劣天气为40%-50%,特殊情况下高达50%-60%[4]。
目前,压载水处理系统采用的处理方法主要有:(1)机械法利用离心、过滤等方法去除有害生物,一般机械法和其它方法配合使用。
(2)物理法利用紫外线直接杀毒,利用脱氧法去除舱室和海水的氧气使微生物死亡。
(3)化学法在水中生成强氧化性物质,杀死水中的微生物。
电解产生次氯酸钠,化学药剂产生的过氧化氢都是属于这种类型。
[2]二.水力空化原理三.远洋船舶压载水可能造成的危害人们对船舶产生的油污染、柴油机排放造成的空气污染等环保问题已达成共识,但对船舶压载水造成污染还缺乏足够重视。
船舶装载压载水是船舶离岸时携带用于船舶稳定平衡的压载物,许多种细菌、植物、动物存活于压载水及其沉淀物中,会不可避免地吸入水生微生物,其中一些是有毒害的。
且其它一些微生物当从它们本地生态系统进入另外一个不同生态系统时会出现潜在的危害性。
这不仅污染当地的水域环境,也危及人类健康。
据估计,全球所有海上运输船舶所携带的压载水数量,每年大约有120亿吨,每天存在于船舶压载水中随船周游世界的生物达7000种。
如此,从一个国家港口加装的压载水所含的水生物,就会在船舶到达另一个国家港口装货时随压载水被排放到改过的水域中,其中某些生物可能会造成经济和环境方面的灾难性后果。
有关方面在对大连港口船舶压载水入侵生物现状的调查时发现,4种甲藻等有毒藻类是通过船舶压载水传播到我国的,并造成大面积的赤潮灾害。
1国外主要的压载水处理系统介绍1.1NEI公司的文氏管脱氧方式压载水处理系统(Venturi Oxygen Stripping——VOS)NEI公司从2002年开始致力于研制VOS系统来解决水栖有害生物问题,同时保护压载舱不被腐蚀。
该系统使用氮气在船舶压载舱内制造一个低氧的环境,该环境限制了含氧量,避免了氧化铁或锈的形成;同时,该低氧环境极大降低了随压载水带来的水栖生物的生存率。
该项技术已在船舶实验中得到证明,完全符合IMO的压载水排放标准。
图1为VOS系统流程图。
VOS系统与船舶现有的压载系统相结合,当吸入的压载水流经安装在压载管路上的文氏管喷射器时,将会发生空化现象;同时在其中喷入由制氮装置产生的氮气,使其达到过饱和。
经过这一过程,压载水中的含氧量将在l0s内减少95%。
当压载水排出压载舱时,VOS系统将通过甲板管路向空舱中注入氮气,以使压载舱中保持低氧的环境。
此脱氧过程可参见图2。
该系统通过了美国船级社的技术审查,获得了利比里亚船级社的形式认可,具备装船条件。
1.2OceanSaver公司的OceanSaver系统OceanSaver的工作原理,是分两个阶段使压载水中氮气过饱和。
压载水经由船舶的海水吸人箱抽吸到船上,先经过滤清、再进入C3-T空化室,承受极高压力脉冲的作用;紧接着空化作用之后,在船上利用膜板型氮气发生器生产的氮,在一个两级处理过程中喷入水流。
有一部分水从主水流中分出,利用混合装置与氮气混合或实现过饱和。
然后这部分水流立刻被重新喷射到主水流中,在此与来自C2-E系统的活化水合流。
一小部分压载水(小于规定的系统流量的0.5%)在过滤以后被送入C2-E系统,在此受到电渗析处理,然后与氮气一同被重新喷射入水流中,对压载水进行消毒。
C2-E系统的组成包括给水和喷射管路、恒定电流电源装置及电渗析单元组件。
水过滤之后,经过空化和过饱和的处理后,成含氧量低的水,此时即进入压载舱。
水舱配备有压力/真空控制系统,用以防止氮气从水舱内泄漏出来,并防止水舱受空气污染,这样便抑制了水生物再生的可能性,水舱壁表面的氧化(由此引起的腐蚀和涂层的老化)也明显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