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
- 格式:ppt
- 大小:455.50 KB
- 文档页数:28
表面活性剂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表面活性剂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摘要:表面活性剂在石油工程的油气钻井、开采及储运中均有很广泛的应用。
综述了表面活性剂在石油工程中的研究及应用现状,由于国内一些大型油气藏已到开采后期,油田采收率较低,利用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采收率。
高分子类型的表面活性剂既能提高波及系数,又能提高洗油效率,是很好的驱油助剂。
目前不少油田在开采低渗透油藏以及页岩油气藏,压裂液助剂的开发研究是现在及将来的一个研究热点。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石油工程;应用;研究表面活性劑是一类分子由极性的亲水部分和非极性的亲油部分组成的,少量存在即能显著降低溶剂表面张力的物质。
它们广泛用于日常生活[1,2],以及石油工程。
例如,在油气钻井工作中可以用作钻井液的杀菌剂、缓蚀剂、起泡剂、消泡剂、解卡剂、乳化剂等;在油气开采作业中可以用作黏土稳定剂、驱油剂、清防蜡、酸压助剂(可用于乳化酸、泡沫酸,成胶和破胶、助排剂等);在油气田地面工程中可以用作减阻剂、破乳剂、杀菌剂、絮凝剂等,于浩洋等[3-6]对其在油田中的主要应用及其作用机理进行过归纳。
目前国内一些大型油藏已到开发后期,原油采收率较低,可以采用化学驱进行驱油。
例如,大庆油田的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三元复合驱为大庆油田的增产和稳产作出了巨大贡献[7]。
对低孔低渗的油气藏如目前国内外热门的页岩油/气藏的开采则多用压裂工艺,其中关键的化学剂常用到表面活性剂[8-11]。
根据表面活性剂在水中起活性作用的亲水基团来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非离子型及特种类型(包括含氟和含硅、Gemini、Bola及生物表面活性剂等)表面活性剂。
现根据其类型对其在石油工程尤其是在低孔低渗油气藏中的研究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供我国页岩油/气藏开采技术的研究人员作参考。
1普通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及应用1.1阴离子型在水中起活性作用的部分为离子的表面活性剂。
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研究进展
蔡昌武;柏新喜;曾银凤
【期刊名称】《产业创新研究》
【年(卷),期】2022()24
【摘要】表面活性剂被广泛运用于工农业、高新技术、日常生活等领域,是关键工业助剂,有“工业味精”之称。
本文所研究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基于生物物质的活性剂,具备良好的表面性能和抗毒、抗菌性能,可做防腐剂,充分、深入探究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进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总页数】3页(P81-83)
【作者】蔡昌武;柏新喜;曾银凤
【作者单位】巢湖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4
【相关文献】
1.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研究进展
2.N-酰基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3.氨基酸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进展
4.特种表面活性剂和功能性表面活性剂(XV)——开关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研究进展
5.特种表面活性剂和功能性表面活性剂(Ⅴ)——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表面活性剂/洗涤剂领域技术进展作者:李秋小,张高勇摘要:分6个方面对国内表面活性剂/洗涤剂行业近几年来技术进展情况进行了概括总结,主要内容包括:表面活性剂主要品种及其原料的生产技术进展,如烷基苯、脂肪醇、脂肪胺及脂肪酸的生产以及磺化工艺和乙氧基化技术;新型表面活性剂的研究与开发,主要品种有烷基多苷、醇醚羧酸盐、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葡糖酰胺、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等;助剂制造技术的进步,如4A沸石、层状硅酸盐、酸制剂等的研发情况及生产技术的提高;洗涤用品制造技术,包括洗衣粉规模化生产技术,液洗配方技术等;表面活性剂在高新技术领域如新材料领域、能源领域、农药、医药与生命科学领域应用的研发情况;表面活性剂/洗涤剂行业技术标准进展情况。
总体看行业技术取得明显进步,但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需加快技术进步步伐,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过40余年的建设,我国表面活性剂涤涤用品工业由最初的肥皂发展成为集科研开发、人才培养、生产及应用技术相结合的完整行业体系,其应用领域已从家用洗涤用品、个人清洁保护用品、工业与公共设施清洗用品拓展到国民经济的其他领域。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整体工业技术水平的快速提高,表面活性剂/洗涤剂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基本满足国内需求。
2002年表面活性剂/洗涤剂行业总产值315亿5千万元,年增长率达7.84%,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做出了贡献。
我国表面活性剂/洗涤剂行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是技术的进步。
通过行业技术改造、技术攻关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促进了行业结构调整和工艺装备水平的提高,增强了主要产品的规模化生产能力和短缺品种的自给能力,提高了行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总体看,我国表面活性剂/洗涤剂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某些方面还必须加快发展进度。
本文旨在对近年来我国表面活性剂/洗涤剂行业的主要领域的技术进展作一归纳分析,以期更进一步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于表面活性剂对水基纳米流体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在能量传递研究及应用技术方面,纳米流体作为一种新型换热工质已获得关注。
目前,关于纳米流体,主要从其制备、稳定性、热物性及传热传质等方面研究。
稳定的纳米流体是进行各种研究及应用的基础。
由于悬浮于流体中的纳米粒子有热力学不稳定性、动力学稳定性和聚集不稳定性的特点,因此如何保持粒子在液体中均匀、稳定地分散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常用的纳米流体分散技术里表面活性剂对纳米流体特性的影响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具有不对称性,即亲水性的极性基团和憎水性的非极性基团。
根据其在水中能否电离将其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根据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成的活性基团,又将其分为阴离子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纳米流体中表面活性剂的选择主要考虑基液、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浓度。
在水基纳米流体中,常见的表面活性剂有阴离子型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阳离子型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非离子型的辛基苯酚聚氧乙烯醚(OPE)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表面活性剂对纳米流体特性的影响主要从种类和浓度来考虑。
针对已有的研究,总结和分析表面活性剂对纳米流体稳定性和热物性影响的实验研究,并从机理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同时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未来相应的研究方向。
1 表面活性剂对流体稳定性的影响表面活性剂对纳米流体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
已发表的文献中,重点研究其种类和浓度对纳米流体稳定性的影响。
由于影响纳米流体稳定性的因素非常多,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不同,实验所得的研究结果存在一些差异。
李金平等提出了水基纳米流体中选择表面活性剂的一些建议,研究了表面活性剂聚乙烯醇(PVA)和 SDBS 对 Cu、Ag 和 TiO2纳米粒子悬浮液分散稳定性的影响,得出 PVA、SDBS 及两者的混合能够使 Cu、Ag 纳米流体稳定悬浮,而不能使TiO2纳米流体保持 1h 以上的稳定悬浮。
基金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000007)作者简介:张慧娟(1988-),女,安徽合肥人,合肥工业大学硕士生;惠爱玲(1978-),女,安徽合肥人,博士,合肥工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活性提取张慧娟 惠爱玲(合肥工业大学农 产品生物化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合肥 230009)摘 要:生物表面活性剂是一类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表面活性的物质,与化学表面活性剂相比,具有无二次污染、环境友好等显著优点。
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医药、农业、石油开采、环境修复等方面的应用潜力,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对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提取方法及近年来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关键词:生物表面活性剂;提取;前景The Isolation of BiosurfactantsZHANG Hui-juan ,HUI Ai-ling(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Bio-process in Ministry of Education ,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23009,China)Abstract :Biosurfactants are natural surface-active compounds mainly synthesized by microorganisms, which have distinct advantages like no secondly pollution and friendly to environment compared with chemical surfactant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biological technology, biosurfactants have been shown a variety of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cluding medicine, agriculture, oil prod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so it has already caused many researchers a strong interest in the production of biosurfactants making use of biological technology. A review is made from the isolation of biosurfactants. In addition, on the foundation of the analysis,several suggestion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biosurfactants are proposed. Key words : Biosurfactant ;Isolation ;1 生物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是一类重要的化工原料, 素有工业味精之称, 它在石油工业、环境工程、食品工业、精细化工等许多领域中占有特殊和重要的地位[1]。
腰果酚基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研究进展王春华;马晓刚;王玉伟;王鹏祥;王俊【摘要】简要介绍了生物质腰果酚的化学结构与组成.重点综述了通过各种化学改性制备多种腰果酚基表面活性剂的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包括腰果酚聚醚类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其中有聚氧乙烯醚、聚醚羧酸盐和聚醚磺酸盐;腰果酚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腰果酚羧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期刊名称】《精细石油化工进展》【年(卷),期】2012(013)003【总页数】4页(P25-28)【关键词】腰果酚;表面活性剂;改性【作者】王春华;马晓刚;王玉伟;王鹏祥;王俊【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化工省重点实验室,大庆163318;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化工省重点实验室,大庆163318;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化工省重点实验室,大庆163318;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化工省重点实验室,大庆163318;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化工省重点实验室,大庆163318【正文语种】中文腰果酚是从腰果壳液中提取的活泼单组分酚,具有石油酚的活性是单羟基苯酚有一个长的含氢基碳链在其间位上的生物质原料,具有来源广泛,可再生性、低毒性和生物降解性,因此,以腰果酚为原料生产的表面活性剂具有传统表面活性剂无法比拟的优点,近年来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
特别是利用腰果酚替代石油酚可以开发众多的工业表面活性剂,这些表面活性剂可用于日化、食品、制药、化工及石油开采等领域。
为此,笔者综述了通过腰果酚的化学改性合成腰果酚基表面活性剂所取得的研究进展。
腰果树别名槚如果树,大多种植在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如:巴西、印度、莫桑比克、马尔加什共和国和菲律宾等热带国家。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面积种植腰果树,主要分布在海南岛。
腰果树结有一种形状象肾脏的坚果,长约25 mm,果壳呈软蜂窝状结构,厚约3.2 mm,内含红棕色粘稠的油状液体,重量占坚果的67%,这种液体即为腰果壳液(cashew nut shell liquid)。
第O l期三聚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进展三聚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进展李晨胡志勇朱海林(中北大学化:C与环境学院,山西太原。
030051)摘要:综述了三聚裘而活性剂的结构特点及其合成方法,井介绍了其高表面活性、高增溶性、良好的水溶性等那化性能,预测了其在材料、生物、二i次采油等领域的潜在应用前景。
关键词:羔聚丧面活性荆;合成;直用。
中囤分类号:TQ42312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T1672—8114(2012)0l一叭5—051三聚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及其合成路线在传统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仅含有一个亲水基团和一个疏水长碳链基团,分子间亲水基团由于带有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导致在界面或溶液体相中难以形成紧密排列,造成表面活性偏低。
而与之不同的是,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千以上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尽管有着较好的增溶,增稠,分散,絮凝等优良性质,但由于其分子体积较大,难以在溶液表面形成有序而稳定的排列,导致其所需平衡时间较长,表面活性同样偏低。
而近年来出现的双子表面活性剂以及三聚或四聚表面活性剂,综合了以上两种表面活性剂的长处,有着较高的表面活性,有些还有着与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想当的增稠性…。
三聚表面活性剂的结构通常是通过连接基团把三个传统表面活性剂分子在其头基或靠近头基的位置以化学键联接在一起的口I,表面活性大大增强。
其分子量通常介于传统表面活性剂与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之间。
这类表面活性剂的出现,填补了传统表面活性剂与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之间的空缺,并且正逐渐成为胶体化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
其结构如图1.1所示。
其中联接体可以是短链、长链、柔性的或刚性的;联接体可以是极性的,也可以是非极性的【3I。
亲水头基可以是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阴阳离子及离子对等种类。
疏水尾链一般是碳氢链,一般含有杂原子HJ。
其整体结构可以是对称的,也可以是不对称的。
其结构如图l所示:三聚表面活性剂/\/\燃离曼基品图1.三聚表面活性荆结构示意图作者简介:李胜:在读预I研究蛰研究扪秘:i埭翱蜥性荆的合成及,m联结基团的介人一面增强了碳氢链的疏水作能测定r 用,使疏水基团自水溶液中逃逸的趋势增大;另一16化工中间体C henm i cal Int e咖edi at e2012年第叭期面,由于化学键长有限,离子头基问由于静电斥力和水化层问的斥力作用而相互分离的作用被大大削弱,使得多个表面活性剂单体结合的更加紧密,进而大大增强了其表面活性。
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进展孔玉明;罗跃;任朝华;刘国霖;谭良柏【摘要】Amino acid-based amphoteric surfactants are a kind of environmental friendly surfactants based on biological substances. The different synthesis methods and progress for two types of carboxylic amino acid-based amphoteric surfactants (N-alkyl-β-aminopropionic acid and N-acylamino acid) were summarized. The synthetic routes of sulfonic.sulphonicphosphatic and other amino acid-based amphoteric surfactants were related in brief. It was pointed out that enzymatic method and chemo-enzymatic method had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the synthesis of amino acid-based amphoteric surfactants.%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是一类以生物物质为基础的环保表面活性剂.主要综述了两种羧酸基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N-烷基-β-丙氨酸和N-酰基氨基酸)的合成方法和合成进展,简述了磺基、硫酸基、磷酸基及其它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路线.指出环境友好的酶法和化学-酶法合成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期刊名称】《化学与生物工程》【年(卷),期】2012(029)003【总页数】4页(P9-12)【关键词】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合成;N-烷基-β-丙氨酸;N-酰基氨基酸;酶法;化学-酶法【作者】孔玉明;罗跃;任朝华;刘国霖;谭良柏【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荆州434023;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荆州434023;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荆州434023;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湖北荆州434023;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湖北荆州434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231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表面活性剂新品种不断出现,研发高质量的多功能环境友好型表面活性剂已成为表面活性剂工业的主要方向。
表面活性剂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第21l卷第3期2012年3月精细与专用化学品FineandSpecialtyChemicalsMar.20l2●,●表面活性剂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孙淑华,李真,万晓萌(大连界面化学技术有限公司,辽宁大连116021)摘要:较全面叙述了我国表面活性剂行业生产企业,产品品种,产量和各主要应用领域市场发展现状和最新进展,预测了今后发展趋势.关键词:表面活性剂;聚羧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绿色表面活性剂StatusanddevelopmenttrendsofsurfactantindustrySUNShu—hua.L1Zhen.WANXiao—meng (DalianInterfaceChemistryTechnologyCo.,Ltd.,Dalian116021,China)Abstract:Theproductionenterprises,varieties,productionofsurfactantindustryinChinawe remorefullydescribed.andthedevelopmentstatusandthelatestdevelopmentsofmainapplicationareaso fmarketwerealsointroduced.Thedevelopmenttrendwasputforward.Keywords:surfactant;po1ycarboxy1ates;fattyalcoholpolyoxyethyleneethersulfate;gree nsurfactant表面活性剂是指具有一定活性,能使溶液表面张力显着下降的化工新材料产品,被誉为"工业味精",广泛应用于化妆品调制,食品加工,纤维加工,纺织品印染及整理,农药和医药加工,矿物浮选,石油开采,油品处理以及洗涤等许多工业领域. 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繁多,各品种之间的生产原材料,生产工艺,产品构成以及用途各不相同.根据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特性,表面活性剂可分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以及特种表面活性剂.其中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以进一步分为阴离子,阳离子以及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根据使用原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石油基表面活性剂以及天然油脂基表面活性剂;根据使用领域不同,可以分为工业用表面活性剂以及日用表面活性剂.石油基表面活性剂是以石油为基础原料制成的,如以烷基苯,烷基酚,烯烃等为原材料再进一步反应制成的表面活性剂,主要包括LAS,AOS, Tx,OP,NP等产品.天然油脂基表面活性剂是以天然油脂为原材料制得的表面活性剂,主要包括用天然油脂制成的6501,CMEA等产品,用天然油脂衍生物脂肪醇制成的AES,AESA,LsA,K12等醇系表面活性剂,及用天然油脂衍生物脂肪酸甲酯制成的MES等产品.工业用表面活性剂主要指用于石油化工,造纸,皮革,纺织,建材等行业的表面活性剂,比如重烷基苯磺酸盐,石油磺酸盐,萘磺酸盐,蒽磺酸盐,木质素磺酸盐,SS,SPS等产品.日用表面活性剂则主要指用于日用洗涤剂,化妆品,个人护理用品等领域的LAs,AES,AESA,LSA,AOS,MES,6501,APG,AEO等产品.1我国表面活性剂行业现状表面活性剂是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国际大型工业用表面活性剂企业主要分布在北美以及欧洲等经济发达国家,比如罗地亚(Rhodia),西卡(Sika),赢创德固赛(EvonikDegussa),道康宁(DowComing),巴斯夫(BASF),赫克力士(Hercules),英国兰凯表面活性剂(Lankem),瑞典依卡化学品(EkaChemicals)以及陶氏化学(Dow),这些大型化工企业目前都在我国占有一定比例的市场份额.收稿Et期:2012—02—21作者简介:孙淑华(1954一),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工业表面活性剂的产品开发和应用研究.?8?精细与专用化学品第20卷第3期我国表面活性剂行业起始于2O世纪5O年代,起步较晚,但发展和更新速度较快.2009年中国表面活性剂生产厂家总数达到5386家,是2000年的3.7倍,比2005年增加了34.11;我国生产表面活性剂企业,主要分布在江苏(898家),山东(620家),广东(598家),浙江(496家),上海(399家),河南(296家),辽宁(259家),天津(189家),河北(196家),湖北(176家),四川(123家)和安徽(120家).我国表面活性剂主要品种的发展经历了2O世纪8O年代的千吨级,90年代的万吨级,2O世纪发展到十万吨级,21世纪出现了百万吨规模等几个阶段.其中,超百万吨级品种是萘和甲基萘磺酸甲醛缩聚物钠盐以及聚羧酸盐;超十万吨级品种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AE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2,3,7,9),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聚丙烯酰胺(PAM),木质素磺酸钙,胺基磺酸盐;超万吨级品种有K12,AS,ASA,AESA,AOS,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等38个品种;超千吨级品种有EL40,乙二醇硬脂酸酯,聚乙二醇(6000,8000)硬脂酸酯等33个品种.2009年我国工业表面活性剂产量约为450万t,品种总数为6154种,其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567种,占比25.46;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970种,占比32.01;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173种,占比35.31;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444种,占比7.21%.尽管我国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表面活性剂生产国,但还称不上是表面活性剂强国.我国人均表面活性剂消费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十分低下,2009年我国人均日用表面活性剂消费量仅为1.3kg/a,而同期日本的人均消费量为3.5kg/a,北美为3.8kg/a.此外,我国表面活性剂企业的研发水平与生产制造水平与国际领先企业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通过我国表面活性剂企业的不懈努力和巨大付出,这一差距正在逐步缩小.随着我国近年来表面活性剂产量的逐年增加,我国表面活性剂行业生产企业数量偏多,规模偏小的局面正在逐步改善,一些优势明显的企业经过快速发展壮大,已经在各个细分领域占据了明显的领导地位,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有:浙江传化集团,山东滨化集团,江苏钟山化工有限公司,辽宁奥克化学股份公司,辽宁华兴化工集团公司,金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德美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博特化工公司,南京太化化工公司,中轻物产化工有限公司,浙江赞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炼化公司, 巨化集团,罗地亚飞翔精细化工公司,辽宁科隆化工公司,北京恒聚化工集团,佳化化工,浙江皇马化工集团,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浙江闰土股份,江海化工,天音化工,深圳诺普信有限公司,抚顺洗化,广州浪奇,山东泰和水处理,广东天赐以及新崛起的三江精细化工,江苏生物科技,成都金石新材料公司,吉林钟鑫化工等,相信随着我国表面活性剂行业的不断发展,将有更多的优秀企业涌现出来.2我国表面活性剂行业发展趋势2.1市场容量预测金融危机严重打击了世界金融和实体经济市场,随着各国经济刺激计划的颁布实施以及消费者信心的重建,全球表面活性剂市场正逐步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据GlobalIndustryAnalysts公司分析,2012年全球表面活性剂的市场将达到166.5 亿美元,到2015年产量将达到1780万t,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8,亚洲地区作为新兴经济体云集的地区,将成为未来带动表面活性剂行业增长的发动机,预计在未来几年可以达到年均6.04的增长率.我国作为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一直保持着对表面活性剂的较高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工业用表面活性剂的市场需求量将保持较快增长,同时人均消费量也逐步提高,预计到2015年,表面活性剂的市场每年将保持9的增长速度,市场容量将达约692万t的水平.2.1.1洗涤剂行业洗涤剂行业主要包括日用以及工业用洗涤剂,是表面活性剂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其用量约占表面活性剂总用量的51.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进人世界洗涤用品生产大国行列,产品形态及产品品种日益丰富,专业化,功能化,个性化产品不断涌现,形成个人清洁护理用品,家庭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和公共设施清洁用品三大品类体系.近年来产量增长较快,2003~2010年我国洗涤用品产量增长了83.72%,年均增长率为l1.96oA.2010年我国洗涤用品的产量虽然达到826.75万t,人均消费量约6.4kg,但仍然低于1995年世界洗涤用品人均消费量7.8kg的水20l2年3月孙淑华等:表面活-眭剂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9? 平.我国洗涤用品工业"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洗涤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将达到2060亿元,年均增长率在12.主要发展浓缩,液化洗涤剂,着重开发功能型,环保型表面活性剂新品种,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着重发展油脂化工行业,开发油脂化工产品及其衍生物,加强功能性强,生物降解性好的表面活性剂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加强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因此可以期待,洗涤用品工业的强劲发展趋势,将有利地推动我国表面活性剂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1.2农药用表面活性剂农药原药极少数能直接使用,绝大部分需要加工成不同的剂型使用.农药剂型是指具有一定组成成分和规格的农药原药的加工形态,目前我国已制定《农药剂型名称及代码国家标准》,规定了120 个农药剂型的名称及代码,其中乳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乳剂,微乳剂,悬乳剂,可溶液剂,水剂等是目前产量最大,用量最多的农药剂型.农药制剂是指农药原药加工成的具有一定有效成分含量,一定剂型,可按一定方法使用的成药产品,一般由农药原药以及农药助剂配制而成.农药助剂是指在农药加工和应用过程中的辅助药剂,能帮助主要药剂成分(农药原药)发挥效能的物质. 农药助剂可分为表面活性剂和非表面活性剂两大类,农药表面活性剂主要有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渗透剂,展着剂,发泡剂,消泡剂,增溶剂,增黏剂等,而非表面活性剂主要是指溶剂,载体,填料,防冻剂,稀释剂,警戒剂,抗结块剂,增效剂等.农药助剂的主体是表面活性剂,由于85以上的农药要加水稀释使用,表面活性剂对农药制剂稀释液的乳化稳定性,悬浮率等技术指标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且影响着药效的发挥.农药是农,林,牧,渔业及公共卫生等部门用于防治病,虫,草,鼠害以及调节农作物生长的化学品,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和救灾物资.农药的应用对保证农业丰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据有关资料报道,全世界由于病,虫,草,鼠害而损失的农作物收获量相当于潜在收获量的1/3,如果一旦停止用药或严重的用药不当,一年后将减少收成25%~4O(与正常用药相比),两年后将减少40~60以至绝产.据农业部统计,由于使用农药,我国平均每年挽回粮食2500万t,棉花4O万t,蔬菜800万t,果品330万t,减少经济损失约300亿元.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药生产国和最重要的农药产品出口国,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农药消费国之一.我国农用耕地面积年均超过1.5亿公顷,其中粮食作物年均耕地面积超过1亿公顷,巨大的耕地面积成为农药消费的巨大的刚性需求保证.2011年,我国的农药产量和出口量分别达到了264.87万t和79.6万t,已高于我国2010年全年农药产量的234.25万t和出口量61.3万t.其中,除了大量出口原药及其部分不用助剂的农药制剂外,近半的农药原药需加入农药助剂而制成各种不同的剂型.农药助剂作为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渗透剂和增溶剂等广泛应用于加工乳油,微乳剂,水乳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可溶液剂,水分散粒剂和水剂等农业上使用最多的农药制剂.对充分发挥农药的药效,安全经济的达到杀虫,除草,杀菌等目的起到重要作用.近两年我国用于加工农药制剂的助剂需求量在4O万~50万t左右, 其中农药表面活性剂需求量约在6万t左右,而这6万t的农药表面活性剂,将直接影响近250万t的农药效果,关系到上千亿的产值.表面活性剂在农药及农药助剂之中的应用,深刻影响着农药的使用效果,农药助剂行业的发展也影响着农药行业发发展,同时,对于不断提出的农药新功能和新作用的要求有力地推动了农药用表面活性剂行业的发展.我国巨大的耕地面积,世界第一位的人口数量,农药对于粮食作物的至关重要性,都决定了农药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关键地位.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制定推出,如免征农业税及给予种粮,良种,农机及化肥农药补贴等的实施到位,将加大对化肥农药的投入;另外对高性能,新功能,低毒性以及绿色环保农药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因此,我国农药行业的持续发展将会在未来长久的时间内有效推动我国表面活性剂行业的持续发展以及技术升级.2.1.3炼油助剂行业炼油助剂主要用于炼油厂原油炼制,对提高炼油工艺水平,炼油效率,产品质量和发挥炼油设备作用至关重要,能解决炼油加工过程存在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炼油助剂行业的发展与炼油工业紧密关联,是?10?精细与专用化学品第20卷第3期当代石油化工的一个重要分支和组成部分,也是石油化工向下游高附加值产品延伸并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服务的一个重要领域.自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全球范围内原油的重质化,劣质化,高质量轻质油品需求量的增加以及环保法规的实施,越来越多的炼油助剂在石油开采及加工过程中被采用.尤其是近几年来,国际原油价格的飙升,更是对原油综合加工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与炼油工业联系紧密的炼油助剂行业,其发展将伴随着炼油能力的提升而加快.截止2010年底,世界炼油厂数量总计661座,总加工能力从2009年的8720万桶/天增加到8822 万桶/天,增加了约100万桶/天.其中,2010年亚洲原油加工能力增长近150万桶/天,是世界炼油能力增长的主要动力,新投产的3座炼油厂均在亚太地区;北美加工能力大致与2009年持平,而西欧加工能力萎缩;其他地区的加工能力变化不明显."十一五"期间,我国炼油工业发展迅速,2005年,我国原油加工能力为3.47亿t/a,年加工量为2.86亿t;2009年,我国原油加工能力为4.78亿t/a,稳居世界第二位;根据国家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原油产量达2.O3亿t,同比增长6.9,创近年最大增幅.新增炼油能力约3000万t,一次原油加工总能力达5.12亿t,成品油(汽,煤,柴油合计)产量2.53亿t,同比增长1O%.根据全国能源工作会议相关资料,"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完成约1亿t新增炼油能力建设,到2015年,全国一次原油加工能力将达到6亿t,成品油年产量将达到3.1亿t.根据炼油厂每炼制1万t原油,对各类炼油助剂的需求量平均在1.17t左右计算,我国2015年炼油助剂的需求量将达到约7万t,而2010年我国原油加工量2.86亿t,消耗炼油助剂约3.3万t,据此推算,"十二五"期间,我国炼油助剂行业预计将保持16的年复合增速.2.2发展趋势分析表面活性剂作为化工新材料行业的主要分支,其规模发展将在全球尤其是亚太地区呈稳步增长趋势,这为我国相关行业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我国表面活性剂行业的发展趋势逐渐与国际同行业接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2.1绿色表面活性剂将逐步大规模工业化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环境保护和社会资源节约方面的意识逐步增长,因而对于表面活性剂产品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满足使用安全性的前提下,市场对表面活性剂产品的资源可再生性以及环境友好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采用天然可再生资源如植物油为原料生产的天然油脂基表面活性剂,得到了大力发展.可以预计,我国大品种绿色表面活性剂将逐步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2.2.2特种表面活性剂将迅速发展普通表面活性剂的疏水基一般是碳氢链,若将碳氢链中的氢原子部分或者全部替换成氟原子,就成为含氟表面活性剂,类似的还有含硅表面活性剂以及含硼表面活性剂等,称之为特种表面活性剂.由于结构上具有特殊性,特种表面活性剂具有普通表面活性剂所没有的一些特性,并在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含氟表面活性剂具有高表面活性,高耐热稳定性以及高化学稳定性,其应用领域已经扩展到包括石油,农药,机械,染料,建材,皮革等国民经济的众多领域中,且应用领域还在进一步扩大;含硅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湿润性,较强的黏附力,极佳的延展性,气孔渗透率和良好的抗雨水冲刷性等,已被应用于油田等工业领域,并逐渐由特种发展成为常规表面活性剂;含硼表面活性剂也在石油炼制,润滑油添加剂,高水基汽车刹车液,高水基液压液等工业领域得到实际应用. 2.2.3生物表面活性剂将逐渐工业化,且应用领域逐步扩大生物表面活性剂是指由细菌,酵母和真菌等多种微生物产生的,具有表面活性剂基本结构与性质的化合物.与化学合成表面活性比较,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结构更多样性,表面活性/$L化性更强; 可生物降解无毒或低毒;生产工艺简单,施工简单;通过微小孔隙能力强,不堵地层,耐盐性好,不结垢,保护地层等优势.经过多年努力,目前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许多研究成果已应用于石油,医药和食品等工业领域.随着科研开发的不断深入,新功能产品的不断问世,我国生物表面活性剂将会在石油,化工,医药,洗涤剂,化妆品,食品,农业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2021| 02基础研究当代化工研究Modern Chemical R esearch ^表面活性剂洗漆剂的成分及性能研究*丁小龙祝緩緩(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湖北430000)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较之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卫生条件以及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而卫生条 件得到改善的背后,洗漆剂无疑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
通过对表面活性剂洗济剂的成分和性能研究,我们将知道表面活性剂在生活中的广 泛应用的原因,并确保其高效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关健词:表面活性剂;成分;应用性能中图分类号:TQ文献标识码:AResearch on Composition and Properties of Surfactant DetergentDing Xiaolong,Zhu Yuanyuan*(School of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Zhixing College,Hubei University,Hubei,430000)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society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of s cience and technology level, compared w ith the initial s tage of reform and o pening up, China's s anitary conditions and q uality of l ife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ehind the improvement ofsanitary c onditions, detergents have undoubtedly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hrough studying the composition and p erformance of s urfactant detergent, we will know the reason why surfactant is widely used in our life, and ensure its high efficiency, safety and reliability.Key words:surfactant;composition^ application p erformance身处21世纪的今天,我们在市场上能搜寻到的洗涤剂 品种更加丰富性能也更加全面,表面活性剂洗涤剂更是在其 中举足轻重。
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进展摘要:1971年,一类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首次合成,但当时并未在社会内部引起太大波澜,随着研究不断深入,直到1999年,福州大学学者向外界系统介绍了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在国外的发展进程,此后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并实现了广泛应用。
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是由两个普通单季铵盐表面活性剂,通过化学键将两个头基连接而成,根据疏水链和连接基的不同,可将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分为六种类型,即直链型、羟基型、酯基型、含复杂基型、醚基型和含氟型,它的性能十分优良,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关键词: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合成进展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是通过化学键,将两个普通的单头基单烷烃链表面活性剂,在离子头基处,用联接基团联接起来的新一代表面活性剂。
有效攻克了传统单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分离倾向。
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十分优异,可以在痱子聚集体或界面上紧密排列,是现阶段胶体与界面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一、直链型有学者通过对合成的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进行了研究,着重考察了它的表面性质及其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结果显示,连接基越短,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ycmc越小,同时cmc也越小,其表面活性越高。
通过采用SEM进一步分析发现,12-2-12型双子表面活性剂更易形成直径在20-30nm的拉长胶束而不易形成小囊泡,与连接基较短有着直接关系。
也有学者以二甲基长链烷基叔胺和1,5-二溴戊烷为原料合成了系列疏水链长度不同的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m-5-m),并对其表面活性进行了研究,讨论了疏水烷基链对表面活性的影响。
研究表明,随着疏水烷基链长度的增加,表面活性剂的ycmc逐渐降低,当m=12时,ycmc达到最低。
另外,还有学者以溴代烷和N,N,N',N'-四甲基乙二胺为原料,经两步季铵化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不对称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二亚甲基-1-正己基二甲基溴化铵-2-十八烷基二甲基溴化铵,通过研究其表面活性发现,产物具有较低的Krafft点和较强的聚集能力。
脂肪酸酰胺类外表活性剂合成应用研究进展刘先杰陈立功曹书翰杨鑫向硕朱立业(后勤工程学院军事油料应用与管理工程系,重庆401311)摘要:介绍了脂肪酸酰胺类外表活性剂的开展概况、主要特性以及其在各工业领域的应用情况。
概述了烷醇酰胺主要制备、分析方法及其各自特点。
同时,简介了当前国内外利用不同原料制备烷醇酰胺的现状,重点介绍了其几类重要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外表活性剂;脂肪酸酰胺;工业应用;衍生物RESEARCH PROGRESS ON SYNTHESIS OF ALKANOLAMIDE AND ITSAPPLICATIONLiu Xianjie, Chen Ligong, Cao Shuhan, Yang Xin, Xiang Shuo, Zhu Liye (Department of MilitaryOil Use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 PLA Logist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1311)Abstract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of alkanolamide, its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in various industrial fields. An overview of the features of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analysis methods of alkanolamide. At the same time, introduced the present research situation of synthesis of alkanolamide from different raw materials, centering 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its important derivatives .Keywords surfactant; alkanolamide;industry application; derivatives0前言烷醇酰胺是一类具有良好外表活性的具有阴离子特性的非离子型外表活性剂,其化学通式为:RCON(CnH2noH)2(n=2〜3),其外观通常为淡黄色或琥珀色粘稠液体或膏状体。
褐藻糖胶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Research progress of bioactivity of fucoidan李波芦菲孙科祥LI Bo LU Fei SUN Ke-xiang(河南科技学院食品学院,河南新乡453003)(Food School,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nxiang,Henan 453003,China)摘要:褐藻糖胶是指含有相当数量岩藻糖和硫酸基的多糖,它是褐藻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凝血、抗血栓、抗肿瘤、抗病毒、降血酯等多种生理功能,综述了褐藻糖胶在生物活性及其构效关系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褐藻糖胶;生物活性;抗凝血;褐藻Abstract:Fucoidans,polysaccharides that containing a number of fucose and sulfate groups,are the main bioactivity composition of brown seaweed.Fucoidans have numerous biological activities such as anticoagulant,antithrombus,antitumour, antiviral,and hypolipidemic activities.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bioactivity of fucoida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ucture and bioactivity. Keywords:Fucoidan;Bioactivity;Anticoagulant;Brown seaweed褐藻糖胶是指含有相当数量岩藻糖和硫酸基的多糖。
1913年Kylin首次提取出这种多糖时将其命名为fucoidin,现今根据国际命名原则统一称为fucoidan(褐藻糖胶或褐藻聚糖),也有人称其为fucan和fuco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