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讲解GB/T24001-ISO14001:1996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讲解GB/T24001-ISO14001:1996

ISO14001:2015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引言 0.1.背景 达到一个平衡的环境,社会和经济被认为是基本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目标是通过平衡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 社会对可持续发展、透明度和问责的期望已经从环境污染、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废物管理不当、气候变化、生态系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方面发展了越来越严格的立法,对环境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这使得环境管理组织采用一种系统化的方法通过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目的是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支柱。 0.2.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 本标准的目的是为组织提供一个框架,来保护环境和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与社会经济平衡的需要。它指定要求,使一个组织能够实现预期的结果集的环境管理体系。 一个系统的环境管理方法,可以为高层管理人员提供信息,来建立长期的成功和创建选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的: ——保护环境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 ——减轻潜在的不利环境条件对组织的影响; ——协助组织实现合规义务; ——提高环境绩效; ——控制或影响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制造、分布式、消费和处理,通过使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可以防止环境影响生命周期内无意中被转移到别的地方; ——实现财务和运营效益的同时,还实现环保的替代品,加强组织的市场地位; ——环境信息交流有关利害关系方。 本国际标准,就像其他国际标准,并不打算增加或改变一个组织的法律要求。 0.3.成功因素 环境管理体系的成功取决于承诺所有级别和功能的组织,由最高管理层组织利用机会来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提高有益的环境影响,尤其是那些具有战略和竞争的影响。高层管理可以有效地解决其风险和机遇,将环境管理融入到组织的业务流程、战略方向和决策,使他们与其他业务优先级,将环境管理融入其整体管理系统。示范的成功实现本国际标准可以用来向利害

项目实施管理规范

项目实施管理规范 为了提高施工效率,控制工程质量,优化施工管理,保证工程效益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区域能源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现场安装施工项目的管理。 项目经理在部门经理下负责本规范的执行。

一项目实施管理流程1.1项目实施整体流程

1.2项目实施流程所需资料及注意事项 1.2.1流程1 (1)项目招投标文件(最终版),由商务人员提供。 (2)项目合同(最终版),由商务人员提供 (3)项目启动会议记录(可选) 1.2.2流程2 (1)设备采购申请表(备注设备到货时间),提交给采购部(2)工具材料申领表,提交给技术部后勤 1.2.3流程3 (1)现场勘测调查报告表(可选) (2)客户沟通会议记录(可选) 1.2.4流程4: (1)项目实施方案(可选)和施工安排进度计划表 (2)项目实施费用预算表 1.2.5流程5 (1)项目开工报告 (2)工程延期申请 (3)变更资料 (4)设备进场记录 (5)设备安装调试记录(含现场施工照片) (6)项目施工图纸其他过程类资料 (7)系统测试报告

1.2.6流程6 (1)项目完工报告 (2)试运行报告 (3)项目验收报告 (4)验收资料目录 (5)客户满意度调查表 1.2.7流程7 (1)项目实施费用结算表(项目实施费用流水账) (2)交接资料清单 1.2.8流程8 (1)售后服务记录 1.3 参与项目实施人员岗位职责划分 1.3.1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 (1)负责参与项目所有流程,并严格按照流程规定执行。 (2)负责项目货物,人员,实施费用的调配。 (3)负责项目施工质量和进度的监督。 1.3.2项目技术人员 (1)负责项目技术实施、货物的收取和存放。 (2)负责项目过程类资料的制作 (3)负责项目现场与施工有关的其他工作。 1.3.3项目外聘人员 (1)由项目负责人负责工作安排和职责划定。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方法(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方法 (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9733-77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方法(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是指组织内部对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是组织的自我检查与评判。内审的过程应有程序控制,定期开展。内审应判断对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预定安排,是否符合ISO14001标准要求。环境管理体系是否得到了正确实施和保持,并将审核结果向管理者汇报。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对象是环境管理体系,一次完整的内审应全面完整地覆盖组织的所有现场及活动,覆盖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所有要素,并包括组织的重要环境因素受控情况,目标批标的实现程度等内容。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应保证其客观性、系统性和文件化的要求,应按审核程序执行。内审的程序应对以下内容进行规定:

A、审核的范围,可包括审核的地理区域、部门或体系要素; B、审核的频次,应根据组织自身的管理状况和外部机构要求确定; C、审核的方法,一般可包括检查文件及记录,观察现场及*作,与相关人员面谈等; D、审核组的要求和职责,如审核组长及组员的能力与职责等; E、审核报告及结果的要求和报送办法等。在开展每次审核前应制定审核计划(方案),包括人员与时间的安排。审核的内容应立足于所涉及活动的环境重性和以前审核的结果。 环境管理体系简称EMS,我国新版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标准是:GB/T 24001:2004 等同于ISO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项目实施标准流程规范

项目实施标准规范流程 为保障我公司项目实施的成功率,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项目实施流程,使我公司实施人员在同一方法、同一模式下工作,是保障项目的关键。软件项目实施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越是复杂的工作越是要讲究方法,而越复杂的工作越是需要在方法中进行细化、标准化。为此,制定工作流程如下:系统项目的实施流程依次包括收到任务、前期调研、准备、制定方案、实施、培训、验收、回访八个顺序阶段。 (1)收到任务: 在立项阶段,根据公司签订的合同,明确项目背景和技术方案,由部门负责人任命项目下达《工 程施工单》,实施人员收到领导派的任务以及施工单,首先明确施工的目标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以及实施城市,客户联系方式和地址。 (2)前期调研: 向客户负责人了解现场情况,确认客户的具体需求、项目实施的具体条件和环境;为项目顺利实 施打下良好基础。了解各服务器的硬件配置。给客户约定实施时间。调研结束后,应产生<项目 调研报告>报告内容基本包括以下两点甲方:客户负责人姓名、电话、地址等 乙方:项目负责人、项目实施工程师、下发施工单领导等 (3)准备: 在实施前明确实施内容;明确目标,提高项目实施进度;实施内容首先得到用户认可,减少实施 期间的变更,提高工程质量。了解项目情况后,提前准备实施时所用到的安装包以及工具,多加 练习,至U现场进行实施时按照平时练习的顺序进行实施。可以提高实施的速度,还可以更有效 率的完成实施工作。 (4)制定方案: 制定项目实施进度的分配方案,需求调研完成之后,制定有效的实施方案可以提高 实施人员对项目实施的时间把控。主要包括项目目标,实施范围、实施模块等。方案制定完成之 后可以更有效的节约成本和时间。 (5)实施: 按照制定的实施方案在实施现场进行实施,及时发现项目潜在风险,并及时提交相 关人员分析、解决;根据实施情况制定实施日报,写明现场实施情况以及明天要做的工作,及时 汇报公司领导以及项目负责人。实施中过程中的功能更改,由销售人 员负责,实施时按合同以及施工单的内容进行实施。 (6)培训: 系统培训阶段是整个项目实施工作中也是比较正要的工作,用户对软件的操作功能 是否熟练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软件使用效果,所以在项目实施之前对用户的相关人 员进行系统和规范的产品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在项目安装调试过程中,对用户进行 现场讲解和培训。必要时召开培训会议,主要讲解项目如何使用,达到让用户了解产品各个功 能,最终能让客户自己在使用中能够解决问题。 (7)验收: 系统正式运行后,由用户提出验收要求,双方共同制定《项目验收计划》,组成验收小组,功能 进行项目验收。项目实施负责人负责和客户、运作部门的联络,安排好项目的验收时间、地点和 人员。在项目验收结束后,应完成验收单,包括验收报告、验收设备清单等。验收工作将由用户 组织的客户负责人进行全面的验收和鉴定,并在项目验收报告上签字,并签署验收意见, (8)回访 主要是指正式上线运行一段时间之后的项目,回访周期根据工程项目施工特性选择 性的回访,一般定为两个或三个月回访一次。定期回访有助于公司与客户建立信任 关系,获取重要信息,进而实现在成交。项目定期回访主要包括咨询客户项目的使用情况,记录

环境管理体系准则

精心整理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1、范围 2、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4.1总要求 组织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 4.2环境方针 a b)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c d e)形成文件,付诸实施,予以保持; f)传达到全体员工; g)可为公众所获取。 4.3规划 4.3.1环境因素 1) 2 4.3.2 ,用来 a)确定适用于企业环境因素的法律要求;企业应遵守的其他环境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法律和要求的渠道。 b)确定这些要求如何应用于组织的环境因素。 企业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它应遵守的法律要求和其他环境要求加以考虑。 4.3.3目标、指标和方案 企业应针对其内部每一有关职能部门建立相应的环境目标和指标,建立并保持环境目标和指标。环境目标和指标应形成书面文件。 可行时,目标和指标应可测量。目标和指标应符合环境方针,包括对污染预防、持续改进和遵守法律要求及企业应遵守的其他环境要求的承诺。

企业在制定和评审环境目标时,应考虑法律与其他环境要求,它自身的重大环境因素、可选技术要求、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法律法规要求,以及各相关方的观点。 企业应制定并保持一个或多个旨在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环境管理方案,其中应包括: a.规定企业的每一有关职能部门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职责; b.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 4.4实施与运行 4.4.1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企业管理者应确保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提供必要的资源。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企业的基础设施,以及技术和财力资源。 为便于环境管理体系工作的有效开展,应对作用、职责和权限作出明确规定,形成文件,并予以传达。 应明确规 定其作用、职责和权限,以便: a b 4.4.2能力、培训和意识 这些要求。应保存相关记录。 b) 境效益。 c)包括应急准备与响应要求方面的作用与职责。 4.4.3 并将决定形成文件。如决定进 4.4.4文件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a)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 b)对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的描述; c)对环境管理体系主要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以及相关文件的查询途径; d)本标准要求的文件,包括记录; e)企业应确保对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的过程进行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和记录。 4.4.5文件控制 应对本标准和环境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进行控制。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应依据的要求进行控制。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以规定: a.文件在发放前由授权人签字批准,确保其内容的准确性和适宜性;

ISO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环境管理体系一规范及使用指南﹕ ·ISO前言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联合会﹒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完成﹒对某技术委员会工作感兴趣的成员团体有权参加该技术委员会﹒国际上的其它组织﹐无论是官方的或非官方的﹐也可通过与ISO的联络参加其工作﹒ 由技术委员会正式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各成员团体表决﹐国际标准须取得至少75%参加表决的成员团体同意才能正式通过. 国际标准ISO 14001是由ISO/TC 207 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环境管理体系分技术委员会(SC 1)制定的﹒

·引言 现在﹐各种类型的组织都越来越重视通过依照环境方针和目标来控制其活动﹑产品或服务对环境的影响﹐以实现并证实良好的环境表现(行为)﹒这是由于有关的立法更趋严格﹐促进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和其它措施都在陆续出台﹐相关方对环境问题包括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也在普遍增长。 许多组织已经推行了环境“评审”或“审核”﹐以评定自身的环境表现(行为)但仅靠这种“评审”或“审核”本身﹐可能还不足以为一个组织提供保证﹐使之确信自己的环境表现(行为)不仅现在满足﹐并将持续满足法律与方针要求﹒要使评审或审核行之有效﹐须在一个结构化的管理体系内予以实施﹐并将其纳入全部管理活动的整体﹒ 国际环境管理标准旨在为组织规定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要素﹐它们可与其它管理要求相结合﹐帮助组织实现环境目标与经济目标﹒如同其它国际标准一样﹐这些标准不是用来制造非关税贸易壁垒﹐也不增加或改变一个组织的法律责任﹒ 本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该体系拟适用于任何类型与规模的组织﹐并适用于各种地理﹑文化和社会条件﹒体系的成功实施有赖于各个层次与职能﹐特别是最高管理者的承诺﹒这样一个体系可供组织据以建立一套程序﹐用来设立环境方针和目标﹐并向外界展示这种符合性﹔同时这一体系还可用来评定程序的有效性﹒本标准的是支持环境保护的污染预防﹐协调它们与社会需求和经济需求的关系﹒应当指出的是﹐其中许多要求是可以同时或重复涉及的﹒ 本规范提出了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认证/注册和(或)自我声明的要求﹐它用来为组织实施或改进环境管理体系提供一般性帮助的非认证性指南有重要差别﹒环境包容了全方位的内涵﹐其中有些还具有战略性与竞争性含义一个组织可以通过展示对本标准的成功实施﹐使相关方确信它已建立了妥善的环境管理体系 ﹒关于环境管理支持技术的指南见其它标准 本标准仅包含那些用于认证﹑注册和(或)自我声明目的﹐可以进行客观审核的要求﹒需要得到对环境管理体系中诸多问题更加全面指导的组织﹐可参阅(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 应当说明的是﹐本标准除了要求在方针中对遵循有关法律﹑法规和进行持续改进作出承诺外﹐未提出对环境表现(行为)的绝对要求﹐因而两个从事类似活动但具有不同环境表现(行为)的组织﹐可能都是遵守本标准要求的﹒

项目实施管理流程规范

项目实施规范 广州XXXXX科技有限公司 二零一九年

第1章概述 1文档目的 为了使项目实施过程更加标准、规范,提高项目实施质量。项目实施人员必须掌握项目实施主要阶段及各阶段关键工作和标志性成果,项目实施人员需根据公司项目实施要求开展项目实施工作并完成各阶段项目成果文档。 2读者对象 工程所有项目实施人员:项目经理、实施工程师。

第2章项目实施流程图

第3章项目实施标准流程 1启动阶段 在启动过程中,定义初步范围和落实初步项目调用资源,识别那些将相互作用并影响项目总体结果的内外部干系人,选定项目经理。本过程组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干系人期望与项目目的的一致性,让干系人明了项目范围和目标,同时让干系人明白他们在项目和项目阶段中的参与,有助于实现他们的期望。本组过程有助于设定项目愿景——需要完成什么。 1.1项目内部启动会 项目经理组织召开项目立项会,邀请拓展同事、部门领导、实施工程师、干系事业部成员等项目干系人参加,并由拓展同事介绍项目情况及合同约定,明确项目目标、项目范围。商讨确定项目节点时间、实施周期、项目各成员任务分配,评估项目风险,并填写《项目启动会记录表》。 项目文件:商务合同、项目启动会议记录表 1.2项目立项 项目立项会结束后,根据会议决议内容,项目经理填写《项目立项申请表》,并提钉钉给公司领导审批,完成项目立项后,正式开展项目实施工作。 项目文件:项目立项申请表

1.3项目外部启动会 在项目现场与客户方、集群商组成的项目组成员一起召开项目外部启动会,使项目主要干系方对该项目的整体情况(包括项目的建设背景、项目的基本需求、项目总体规划及项目团队成员等信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让项目各主要干系方清楚各自的职责和义务,让项目建设方、用户方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所需要给予的支持和配合给予承诺,从而让各方就项目建设的相关事宜达成共识。 项目文件:会议记录表 1.4需求调研 项目开始前,和项目主要干系人初步沟通项目需求,评估需求级别,对系统、施工现场环境等多维度考虑,现有功能无法满足且影响客户使用、验收的需求提前沟通确认,提交研发。 项目文件:需求调研报告、需求规格说明书 2规划阶段 规划过程组包含明确项目范围,定义和优化目标,为实现目标制定行动方案的一组过程。规划过程组制定用于指导项目实施的项目管理计划和项目文件。规划过程组的主要作用是,为成功完成项目或阶段确定战略、战术及行动方案或路线。对规划过程组进行有效管理,可以更容易地获取干系人的认可和参与。规划过程明确将如何做到这一点,确定实现期望目标的路径。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知识简介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知识简介 ISO14000产生的背景 我们知道ISO9000是为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把关,那么ISO14000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温室效应加剧、酸雨不断蔓延、臭氧空洞的出现、水体不断遭到严重污染、土地大量荒漠化、草原退化、森林锐减、许多珍稀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这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中,可以说有大部分是由于人为对自然的破坏造成的。这些问题已经危及到了我们人类社会的健康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面对如此严重的形势,人类开始考虑采取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各种各样的组织重视自己的环境行为和环境形象;并希望以一套比较系统、完善的管理方法来规范人类自身的环境活动,以求达到改善生存环境的目的。 首先开始酝酿制定这样一套比较系统、完善的管理方法的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性国际标准化机构,它成立于1947年2月,主要从事各行业国际标准的制定,从而促进世界范围内各国贸易的友好往来以及文化、科学、技术和经济领域内的合作。ISO自成立以来,已经制定并颁发了许多国际标准,其下设若干个技术委员会,其中第176技术委员会(TC176)在1987年成功地制定和颁布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系列标准,对改善企业的质量管理模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很大的凡响。 进入90年代以后,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ISO对此作了非常积极的反应。1993年6月,ISO成立了第207技术委员会(TC207),专门负责环境管理工作,主要工作目的就是要支持环境保护工作,改善并维持生态环境的质量,减少人类各项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使之与社会经济发展达到平衡,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其职责是在理解和制定管理工具和体系方面的国际标准和服务上为全球提供一个先导,主要工作范围就是环境管理体系(EMS)的标准化。为此,ISO中央秘书处为TC207预留了100个标准号,标准标号为ISO14001-14100,统称为ISO14000系列标准。 此后,一个全新的概念——环境管理体系(EMS)产生了。环境管理体系是一个组织的整个管理体系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环境管理体系这个概念产生以后,经过了3年的发展与完善,达到了可以用标准来衡量的程度。于是ISO考虑将其标准化,于1996年9月出台了两个国际标准——ISO14001和ISO14004标准,这是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项目实施基本流程(正式)

项目实施基本流程 说明 根据公司多年项目实施案例证明,软件项目是否成功、用户的软件使用情况是否顺利、是否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不仅取决于软件产品本身的质量,软件项目实施的质量效果也对后期用户应用的情况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 项目实施的组织方式分为职能式和独立式,公司采用职能式组织实施,各部门按职能协调配合实施项目;实施过程中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工作事项,各个阶段之间都是承上启下关系,上一阶段的顺利完成是保证下一阶段的工作开展的基础。项目实施、系统开发人员要注意项目实施整体过程中的三个重点: ●《需求规格说明书》的编制 ●系统设计与开发 ●里程碑设计,向用户呈现项目实施过程 里程碑:项目实施过程中要设计若干节点,将项目实施的进展呈现给用户,让用户了解、检验实施工作。 第一阶段、项目衔接 项目中标后,根据公司指派项目经理指导实施人员做好项目的衔接工作,汇集有关项目资料,了解项目前期情况,重点应汇集、熟悉

的资料有: 1、招标文件 2、投标文件 3、项目合同 4、前期给用户演示的产品材料 5、用户提供的其他材料 以上资料方案部提供 公司任命项目经理(与投标文件中一致),项目经理与用户、销售、采购、研发、财务协商起草《项目实施计划》, 《项目实施计划》,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项目目标、主要项目阶段、里程碑、可交付成果。所计划的职责分配(包括用户的); (2)项目实施中如何进行项目管理,项目的质量如何控制; (3)项目实施中用户的参与和领导的支持的重要作用; (4)阶段验收、技术交接和项目结束后如何对用户提供后续服务。 第二阶段、项目启动 1、启动会议 项目组与用户共同召开的项目实施正式开始的会议,最好请公司主管领导参加。会议介绍的PPT一定会前仔细检查,会程需落实的内容一定要会前仔细研讨,检查、核对需要用户签署的文件。

GB4706.1标准19.11.3条款举例分析

摘要:家用电器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们日常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受到一些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使得家用电器会产生故障或安全隐患,影响家用电器的稳定运行,制约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威胁人们健康和安全。为此,家用电器产品需要重视安全检测,并结合gb4706.1标准19.11.3条款,强化家电的安全检测。以下文章就展开探讨,结合家用电器产品的安全检测和实验室建设,采用举例的方式对gb4706.1标准19.11.3条款进行解读,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促使家电安规检测技术、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提高家电的安全系数,规避安全隐患的发生,发挥家电的功能性,推动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家电安规检测技术;实验室体系建设;gb4706.1标准;19.11.3条款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完善,人们对家电市场的要求不断变高,为了使得家电的性能和安全性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家电生产企业更加重视家电生产的安全性和智能化。在实际的家电设计和解读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对gb4706.1标准19.11.3条款进行解读,此外,在进行家电的安规检测技术应用时,同样需要对gb4706.1标准19.11.3条款进行解读和分析,促使家电的检测质量可以满足标准的需求,规避安全隐患。但是,如果对gb4706.1标准的解读不够完善,必然会对检测的结果和设计的结果造成影响,影响家电的有效使用。为此,需要强化对gb4706.1标准19.11.3条款的解读,确保家电安全。 1 家电安规检测技术的相关概述 家电安规检测是促使家电产品满足安全标准,其主要目的是减少家电使用过程中,对人员的伤害,提高安全系数,规避安全隐患。家电安规检测技术主要是针对家电的不同部分,采取有效的检测方法,及时发现家电中的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故障,促使家电安全可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1.1 保护电子电路的相关概述 在实际的家电系统中,保护电子电路是家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避免家电使用过程中出现危险和隐患的关键。其中gb4706.1标准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为了使得保护电子电路可以始终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需要科学的对保护电子电路进行测试,及时发现保护电子电路的安全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促使保护电子电路的运行质量和运行效率可以得到提升,规避安全隐患。 1.2 19.5条款的分析 gb4706.1标准19.11.3条款与19.5条款之间是存在一定联系的,根据19.11.3条款与19.11.2条款的内容,分析19.5条款。促使电热元件与外鞘连接,重复19.4实验,当温度过高时,电子电路保护器会采取保护动作,19.5条款中,通过对器具电源极性,从而实现过热保护,符合标准要求。 2 gb4706.1标准19.11.3条款举例解读 gb4706.1标准19.11.3条款主要是对家电的保护电路进行规范。其中如果保护电子电路切实满足19章的基本内容时,可以根据19.11.2条款的基本需求,采用模拟单一故障的方式重复展开,从而使得家电的检测质量和检测效率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为此,结合案例对gb4706.1标准19.11.3进行解读与分析。 结合19.11.3条款的基本内容,模拟单一故障的方式,以图1中的ntc-ic-继电器为例,在实际的测试中,会存在误判的情况,认为熔断体的保护动作,是在“电子温控器”工作的前提下才会发挥功能,起到保护的动作。由于没有对19.5的试验现象进行解读和分析,误认为该线路中缺乏保护电子线路。 (1)保护电子线路中三极管c、e施加故障,如果出现这类故障,需要根据标准中的基本内容,重复19.5的试验,按照具体的电路情况,对不利因素进行排除,完成对保护电子线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使用指南

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使用指南》 GB/T 24001-96 批准日期1996-12-01 实施日期1996-12-01 引言 现在,各种类型的组织都越来越重视通过依照环境方针和目标控制其活动、产品或服务对环境的影响,以实现并证实良好的环境表现(行为)。这是由于有关的立法更趋严格,促进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和其他措施都在陆续出台,相关方对环境问题包括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也在普遍增长。 许多组织已经推行了环境“评审”或“审核”,以评定自身的环境表现(行为)。但仅靠这种“评审”和“审核”本身,可能还不足以为一个组织提供保证,使之确信自己的环境表现(行为)不仅现在满足,并将持续满足法律与方针要求。要使评审或审核行之有效,须在一个结构化的管理体系内予以实施,并将其纳入全部管理活动的整体。 国际环境管理标准旨在为组织规定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要素,它们可与其他管理要求相结合,帮助组织实现环境目标与经济目标。如同其他国际标准一样,这些标准不是用来制造非关税贸易壁垒,也不增加或改变一个组织的法律责任。 本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该体系拟适用于任何类型与规模的组织,并适用于各种地理、文化和社会条件。其运行模式如图1所示。体系的成功实施有赖于各个层次与职能,特别是最高管理者的承诺。这样一个体系可供组织据以建立一套程序,用来设立环境方针和目标,实现对它们的符合,并向外界进行展示这种符合性;同时这一体系还可用来评定程序的有效性。本标准的总目的是支持环境保护和污染预防,协调它们与社会需求和经济需求的关系。应当指出的是,其中许多要求是可以同时或重复涉及的。

本规范提出了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认证/注册和(或)自我声明的要求,它和用来为组织实施或改进环境管理体系提供一般性帮助的非认证性指南有重要差别。环境管理包容了全方位的内涵,其中有些还具有战略性与竞争性含义。一个组织可以通过展示对本标准的成功实施,使相关方确信它已建立了妥善的环境管理体系。 关于环境管理支持技术指南见其他标准。 本标准仅包含那些用于认证、注册和(或)自我声明目的,可以进行客观审核的要求。需要得到对环境管理体系中诸多问题更加全面指导的组织,可参阅GB/T24004—1996(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 图1本标准环境管理体系(EMS)模式 应当说明的是,本标准除了要求在方针中对遵循有关法律、法规和进行持续改进作出承诺外,未提出对环境表现(行为)的绝对要求,因而两个从事类似活动但具有不同环境表现(行为)的组织,可能都是遵守本标准要求的。

项目实施工作流程指导规范()

项目实施工作流程指导规范(2015) 1、确定项目经理 工程部接到具体施工任务(销售人员派发任务单),由部门总监确定项目经理。较大项目需输出项目授权书(建设方需要)。 2、项目调研勘测:项目经理首先需要找负责该项目的市场人员收集项目 合同、前期交流资料、客户联系方式等资料信息。根据合同工期要求,提前到项目现场进行项目调研勘测。输出勘测记录表、客户需求表及调研结论。 3、制定项目计划 根据调研结果制定项目计划,输出备货计划表、实施计划表、风险控制计划表。具体内容如下: ?施工人员确定:公司内部实施工程师,外包施工队伍。 ?工作内容确定:包括哪些系统,具体要实现哪些功能及任务。 ?项目工期:根据工作内容列明项目工期天数。每段时间内都完成什么工作。输出备货计划表(外购设备和公司生产设备)和实施计划 表。 ?提出需要市场人员和其它部门配合的具体工作、责任人和落实时间。 ?风险控制:包括质量控制和安全控制,输出风险控制计划表。 4、计划评审 项目经理制定的项目计划要通过项目评审组进行讨论、评审,此计划也将作为项目内验的主要依据。输出计划评审会议纪要。 评审组的组成:项目经理、销售人员、工程部、商务部、研发部(软硬

件及生产部、质量部)。 5、制定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经理根据合同要求和现场调研资料,制定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实施方案包括:设备位置图、布线图(线缆及电缆)、安装工艺要求、施工步骤、防雷措施、机房建设、施工难点说明、设备及工程详细清单等。 6、制定项目成本预算 项目成本预算包括系统软硬件设备预算和现场工程实施预算。 项目经理根据现场勘测数据,制定准确的项目现场实施成本预算。应包括:工程费用、材料费、施工辅料费、设备租赁费、人工费、运费、人员差旅费、商务应酬费、项目预备费(暂定项目成本预算的3%)等。具体到单价、数量、厂家、规格。 项目奖惩:设置项目实施优秀奖,奖金暂定2000元。罚款金额视情况而定。 优秀奖评判标准:按合同工期完成项目实施并顺利验收通过,项目实施成本控制在项目成本预算内(没有使用项目预备费)。 奖金发放人员:项目组成员。 7、方案与成本预算评审 项目经理制定的实施方案和成本预算要通过项目评审组进行讨论、评审,根据评审组讨论结果修改确定最终的方案和成本预算,并将方案和预算发送到项目组成员,此方案和预算也将作为项目内验的主要依据。 评审组的组成:项目经理、销售人员、工程部、商务部、研发部(软硬件及生产部、质量部)。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doc

ISO14001GB/T 24001-1996 引言 现在,各种类型的组织都越来越重视通过依照环境方针和目标控制其活动、产品或服务对环境的影响,以实现并证实良好的环境表现(行为)。这是由于有关的立法更趋严格,促进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和其他措施都在陆续出台,相关方对环境问题包括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也在普遍增长。 许多组织已经推行了环境“评审”或“审核”,以评定自身的环境表现(行为)。但仅靠这种“评审”和“审核”本身,可能还不足以为一个组织提供保证,使之确信自己的环境表现(行为)不仅现在满足,并将持续满足法律与方针要求。要使评审或审核行之有效,须在一个结构化的管理体系内予以实施,并将其纳入全部管理活动的整体。 国际环境管理标准旨在为组织规定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要素,它们可与其他管理要求相结合,帮助组织实现环境目标与经济目标。如同其他国际标准一样,这些标准不是用来制造非关税贸易壁垒,也不增加或改变一个组织的法律责任。 本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该体系拟适用于任何类型与规模的组织,并适用于各种地理、文化和社会条件。其运行模式如图1所示。体系的成功实施有赖于各个层次与职能,特别是最高管理者的承诺。这样一个体系可供组织据以建立一套程序,用来设立环境方针和目标,实现对它们的符合,并向外界进行展示这种符合性;同时这一体系还可用来评定程序的有效性。本标准的总目的是支持环境保护和污染预防,协调它们与社会需求和经济需求的关系。应当指出的是,其中许多要求是可以同时或重复涉及的。 本规范提出了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认证/注册和(或)自我声明的要求,它和用来为组织实施或改进环境管理体系提供一般性帮助的非认证性指南有重要差别。环境管理包容了全方位的内涵,其中有些还具有战略性与竞争性含义。一个组织可以通过展示对本标准的成功实施,使相关方确信它已建立了妥善的环境管理体系。 关于环境管理支持技术指南见其他标准。 本标准仅包含那些用于认证、注册和(或)自我声明目的,可以进行客观审核的要求。需要得到对环境管理体系中诸多问题更加全面指导的组织,可参阅GB/T24004—1996(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

ISO14001-2015中文版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ISO FDIS 14001:2015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ISO14001:2015 FDIS 中文稿(节选) ——新旧版本管理体系模式的变化: 2004版本管理体系模式 北京华夏健峰企业管理咨询 ISO14001:2004 EMS 运行模式PDCA 4.6管理评审 4.5.1 监测和测量4.5.2 合规性评价 4.5.3 不符合,纠正及预防措施4.5.4 记录控制4.5.5 内部审核 4.3.1 环境因素 4.3.2 法律及其它要求4.3.3 目标指标和方案 4.4.1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4.4.2 能力、培训和意识4.4.3 信息交流4.4.4 文件4.4.5 文件控制4.4.6 运行控制 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 A P C D 4.2 环境方针 2015版本的管理体系模式 北京华夏健峰企业管理咨询 ISO14001:2015 --PDCA 领导力(5) 策划(6) 绩效评价(9) 改进(10) 支持与运作(7、8) 外部与内部的问题(4.1)) 相关方需求与期待(4.2) 环境管理体系的成果

3 术语定义(部分) 3.15 生命周期 从获取原材料,或者利用自然资源加工到废弃处理的连续的相互关联的产品系统。 注:生命周期包括活动,产品和服务,既可以包括采购的产品和服务,也可以包括产品废弃处理和运输服务,如:设计、制造、运输、包装、最终使用和处置。 3.18 风险 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 注: ——影响是对预期的偏离—积极或消极。 ——不确定性是指对事件、其后果或可能性的认识或了解方面的信息的缺乏或不完整的状态。 ——风险通常以潜在事件和后果,或他们的组合来描述。 ——风险通常以事件的后果(包括环境的变化)和发生可能。 3.5 相关方 能影响某项决定或活动或被其影响的,或感知到自身将受其影响的个人或组织。 注: ——相关方可能包括关注或受组织环境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感知自身受影响”指来自与已知组织。 ——相关方可能包括客户、团体、供应商、监管者、非政府组织、投资商、员工。 3.12 绩效 可测量的结果。 注: ——绩效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 ——绩效可以涉及活动、过程、产品(包括服务)、体系或组织的管理。 3.22 合规性责任 组织必须或选择遵守的要求。 注:责任可能来自于强制的要求,如适用的法规或自愿承诺,如组织的和工业标准,合同关系,良好管理 原则和社区及道德标准。 3.7 文件化的信息 组织需控制或维持的信息及其载体。 注: ——文件化的信息可以是任何形式或载体,并任何来源 ——文件化信息可能涉及: - 环境管理体系,包括其相关的过程; - 用于组织运行的信息(文件); - 所达成结果的证据(记录) 4 组织的环境 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组织应确定与其宗旨/意图相关的并影响其达成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能力的内部和外部事宜,这些事宜包括能影响或受组织影响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条件。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确定: ——环境管理体系涉及的相关方;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内容

参考资料

ISO1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得要求,使一个组织能够根据法律法规与它应遵守得其她要求,以及关于重要环境因素得信息,制定与实施环境方针与目标.本标准适用于组织确定其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得那些环境因素.但标准本身并未提出具体得环境绩效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有下列愿望得组织: a)建立、实施、保持并改进环境管理体系; b)使自己确信能符合所声明得环境方针; c)通过下列方式证实对本标准得符合: 1) 进行自我评价与自我声明; 2) 寻求组织得相关方(如顾客)对其符合性得确认; 3) 寻求外部对其自我声明得确认; 4)寻求外部组织对其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认证(或注册)。 本标准旨在使其所有要求都能纳入任何一个环境管理体系。其应用程度取决于诸如组织得环境方针,活动、产品与服务得性质,运行场所与条件等因素。本标准还在附录A中对如何使用本标准提供了资料性得指南. 2规范引用文件 无规范引用文件。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审核员 auditor 有能力实施审核得人员。 3、2 持续改进 continual improvement 不断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强化得过程,目得就是根据组织得环境方针,实现对整体环境绩效得改进。 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于活动得所有方面。 3、3纠正措施 corrective action 为消除已发现得不符合得原因所采取得措施。 3、4 文件document 信息及其承载媒体。 注:媒体可以就是纸张,计算机磁盘、光盘或其她电子媒体,照片或标准样品,或它们得组合。 3、5 环境 environment 组织运行活动得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得相互关系。 注:从这一意义上,外部存在从组织内延伸到全球系统。 3、6环境因素 environmental aspect 一个组织得活动、产品与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得要素。 注:重要环境因素就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得环境因素。 3、7 环境影响environmentalimpact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得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得任何有害或有益得变化。 3、8环境管理体系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EMS) 组织管理体系得一部分,用来制定与实施其环境方针,并管理其环境因素。 注1:管理体系就是用来建立方针与目标,并进而实现这些目标得一系列相互关联得要素得集合。 注2: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与资源。 3、9 环境目标environmental objective

公司项目管理制度规范

公司项目管理制度规范 为了保证公司项目决策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流程化,提高决策效率,优化程序,加强风险管控,保障公司资产的保值与增值,特制定本规范。 一、组织设置及职能 1、决策委员会决策委员会承担了公司新项目是否开展的最终决策权,委员会共设7 人,由总经理任委员会主席,其他六位成员分别为运营部总监,市场部总监,财务部总监,人力行政部总监,市场策划部总监,小记者负责人。委员会表决采取多数决形式,由参与会议的2/3 以上表决通过,方可执行相关项目,但总经理享有一票否决权。 2、项目组负责项目的立项报告、资金预算、项目流程、风险分析等系列材料的制作、管理及审批。项目组设项目经理,项目成员根据需要,提请决策委员会审批同意后,由人事统一调度。 二、新设项目程序 1、项目发起公司部门经理及以上人员可发起新项目,提交至部门负责人,由部门负责人提交至总经理处,总经理经初步审核通过后,召集决策委员会进行表决。 2、项目立项由决策委员会确立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立项工作,由项目经理负责 《立项报告书》的起草,立项报告书应包括项目内容,可行性分析,项目预算,项目营利性分析等,报告书提交至决策委员会进行评估,项目经理负责向委员会进行立项汇报。

3、项目启动 3.1 项目章程: 公司每个项目都需要建立相应的项目章程,需要包括项目描述,项目组职责,包括组长职责与组员职责,以及相应的处罚奖励权。通过项目章程指导和约束管理整个项目的运作。由项目经理牵头制定项目管理章程,发送给决策委员会成员。 3.2 项目启动会议: 每个项目在启动时,均需要举行项目启动会议,由项目组长组织召开,总经理列席参加或派人参加。 会议议程包括:项目介绍、发起人对项目的描述、项目需求和背景、项目目标或者目的、项目范围、角色和职责、下一步的工作安排、问题及下发相关资料。 3.3WBS (工作分解结构)工作表: 通过WBS 工作表,明确项目中具体的工作内容,以及相关工作项目之间的结构关系。并以此作为项目整体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项目经理牵头完成WBS 工作表后,发送给决策委员会及项目组全体成员。 3.4 项目预算管理: 项目预算的主要依据应按照WBS 工作表进行制定,初步预算还应包括其他的费用投入,包括项目的整体投入部分。项目预算作为后期项目实施过程中费用支出的重要参照标准。由项目经理负责制定项目预算,发送给决策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证业务范围管理实施指南DOC30(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证业务范围管理实施指南 中国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CNAB)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证业务范围管理实施指南 1 范围 1.1本文件为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实施认证业务范围管理,满足CNAB-AC32:2004文件G4. 2.9能力分析的要求提供指南。 1.2 本文件适用于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实施认证业务范围的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文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文件的条款。以下引用的文件,注明日期的,仅引用的版本适用;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的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 CNAB-AC3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通用要求 CNAB-AC32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通用要求》应用指南 CNAB-AR01 认证机构认可规则 GB/T19011-2003 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idtISO19011:2002) NACE CODE:2003 经济活动统计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4 总则 4.1针对认证业务范围的管理,认证机构应建立和实施能力分析和评价系统,并配备相应的专业资源。对认证业务范围的管理是认证机构的责任。 4.2 认证机构的能力分析和评价系统至少覆盖以下活动: 1)对认证业务范围的专业特点的分析与评估,确定认证业务范围的分类和分组; 2)针对不同认证业务范围,认证人员管理能力和专业能力的需求分析和资格准则的确定; 3)针对不同认证业务范围,认证人员管理能力和/或专业能力的培训需求分析; 4)针对不同认证业务范围,专业审核指导性文件编制的需求分析;

5)认证人员管理能力和/或专业能力的评价、培训和监督的实施; 6)认证实施过程中的管理能力和专业能力的管理; 7)认证业务范围的扩大和缩小的管理; 8)认证机构的相关利益方(符合4.1.2-e)条要求的委员会)对认证业务范围发展的意见。 4.3认证机构应对能力分析和评价系统制定相应文件,并保持充分的分析和评价记录。 4.4认证机构应有程序就申请认证业务范围的认可做出规定。 4.5本指南仅就从事合同评审的人员、审核人员和技术专家的专业能力提出指导性意见,认证机构的能力分析系统还应包括对各类认证人员的管理能力和其它认证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 5 认证业务范围的管理 5.1 认证业务范围的分类与分级 5.1.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业务范围分类以NACE CODE:2003《经济活动统计术语》为基础,划分为不同的行业类别(见附表)。 5.1.2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业务范围参考CNAB-AC32《<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通用要求>应用指南》附录1的表2《业务类别与环境因素复杂程度类别的联系示例》,按环境因素的复杂程度由高至低划分为一、二、三级(其中表2中“有限的”复杂程度归为三级,特殊的复杂程度归为一级),每一大类可能包含不同环境因素复杂程度的中、小类别(见附表)。 鉴于《经济活动统计术语》的特点,本文件未就每一经济活动(大类、中类和小类)中分属不同环境因素复杂程度的认证业务范围逐一识别,认证机构宜配备具有专业能力的人员对认证业务范围分类的合理性进行逐一识别并管理。 5.1.3同一认证业务范围的所有组织并不一定都属于同一环境因素复杂程度等级。认证机构的认证业务范围分级及合同评审等的管理应适应此特点,以确保在申报业务范围认可和确定组织的环境因素复杂程度等级时充分考虑到了行业及组织的特殊活动。 注: 例-1化学行业的大部分组织都属于一级环境因素复杂程度,而从事无化学反应或排放的混合作业或贸易的组织则可以归为二级或三级环境因素复杂程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