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CT下动态演变过程
- 格式:pdf
- 大小:198.55 KB
- 文档页数:2
脑出血病理、MRI信号表现及要点总结
脑出血是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
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即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
脑出血的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早期死亡率很高,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
MRI信号表现
上图是MRI信号的演变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血红蛋白出现不同变化,最后在MRI上的信号也出现动态变化,在很多时候临床需要对脑出血进行分期,根据分期很多年轻的老师,尤其是刚刚接触MRI 的老师,有时候一次性记住脑出血的信号变化,有时候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这篇文章用手势教你一次性记住脑出血的MRI信号的演变过程,具体如下:
上图第一只手表示:T1
上图第二只手表示:T2
超急性:小拇指急性期:无名指亚急性早期:中指亚急性晚期:食指慢性期:大拇指
指头伸展表示:高信号指头弯曲表示:低信号
总结
通过手势可以简单记住脑出血的MRI信号演变过程,在DWI上的变现手势和T2WI的手势相同,所以要记住DWI的信号变化,直接记住T2WI的手势即可。
一、实训背景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临床病例分析、病理生理学知识学习和技能操作,提高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诊疗能力。
二、实训内容1. 病例分析病例一:患者,男性,65岁,因突发头痛、呕吐、意识模糊3小时入院。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5年。
查体:神志模糊,血压180/110mmHg,右侧肢体偏瘫,肌力0级。
头颅CT检查示: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
病例二:患者,女性,58岁,因突发头痛、意识不清2小时入院。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
查体:浅昏迷,血压160/95mmHg,左侧肢体偏瘫,肌力2级。
头颅CT 检查示:左侧丘脑区脑出血。
2. 病理生理学知识学习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高血压病导致脑动脉硬化,使血管壁脆弱,易破裂出血。
(2)血压骤然升高,超过血管壁承受能力,导致血管破裂。
(3)出血后,血液流入脑实质,压迫周围脑组织,引起神经功能障碍。
3. 技能操作(1)血压测量:使用血压计对患者进行血压测量,了解血压水平。
(2)神经系统检查:观察患者意识、肢体活动、感觉等神经系统功能。
(3)辅助检查:进行头颅CT检查,了解脑出血部位、大小及周围脑组织受压情况。
(4)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给予降血压、止血、脱水等药物治疗。
(5)手术治疗:对于出血量大、压迫脑组织严重者,可行手术治疗。
三、实训总结1.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病因、病理生理学机制及临床表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学会了血压测量、神经系统检查、辅助检查等技能操作,提高了诊疗能力。
3. 认识到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原则,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4. 了解到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预后与治疗时机、出血量、脑组织受压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四、实训体会1.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2. 临床医生应熟练掌握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诊断、治疗及护理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