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化学知识点专题复习:分子结构与性质 刷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307.08 KB
- 文档页数:17
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解题模板与练习题汇编
【解题模板】
一、 生物变异类型的分析
1. 不同变异类型的判断
宏观角度:看生物种类;看变异性状的传递;看变异个体数量
微观角度:细胞分裂类型;基因;显微观察
2. 基因突变类型的判断
(1) 碱基对变化种类确定:
a. 比序列:对比基因突变前后碱基序列或多肽链的氨基酸序列
b. 找位置:依据对比结果,在变化点找出突变位置
b.定变化:确定基因突变类型
(2) 显性突变与隐性突变的判断
交配实验:突变体自交:后代是否出现野生型
突变体与野生型杂交:后代是否出现突变体
二、 常染色体基因定位与育种分析
1. 常染色体基因定位
2. 育种分析
(1) 明确目标分析变量:目的品种性状的显隐性、基因型
(2) 选择源种构建亲本模型:依据目的品种和材料选择源品种
(3) 选择方法推导过程:依据各育种法的特点、育种要求、品种的繁殖特点制定育种方案
(4) 进行预测汰劣留良:依据生物的遗传特性和性状特点选择合适的筛选方法
三、现代生物理论核心问题分析
1. 基因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关系 (1)计算:基因频率(区分常染色体基因频率与性染色体基因频率)(2)推断:生物是否发生进化
【练习】
1.倒位的两条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也可能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换。如图为果蝇精
原细胞中倒位染色体发生交换的部分图示,已知染色体所含基因不完整时配子无活性。相关
叙述错误的是()
A. “随机断裂”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 配子细胞中所含染色体会发生染色体片段缺失
C. 该精原细胞能产生4种染色体正常的配子
D. 倒位的遗传学效应可能抑制基因重组的效应
2. 深海中生存着一种通体透明的超深渊狮子鱼,它与栖息于海岸岩礁的狮子鱼相比,色素、
视觉相关基因大量丢失,与细胞膜稳定有关的基因也发生了变化,增强了该鱼的抗压能力。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超深渊狮子鱼视觉退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第 1 页 共 17 页 2022年高考化学知识点专题复习:分子结构与性质 刷题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晶体中只存在离子键
B.在CS2、PCl3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D.干冰升华时,分子内共价键会发生断裂
2.下列对分子及其性质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液态氟化氢中存在氢键,所以氟化氢的沸点比氯化氢高
B.CH4、CO2、C2H2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C.[Cu(NH3)4]2+中含有离子键、极性键、配位键
D.因为非羟基氧原子数目逐渐减少,所以酸性HClO4>H2SO4>H3PO4>HClO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水分子与其他水分子之间只能形成2个氢键
B.含氢键的分子熔沸点一定比不含氢键的分子熔沸点高
C.分子间作用力常包括氢键和范德华力
D.当水有液态变为气态时只破坏了氢键
4.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分子晶体的微粒之间可能含有离子键
B.构成原子晶体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离子晶体发生状态变化时,需要克服离子键
D.碘晶体升华时,分子中共价键发生断裂
5.利用镍(Ni)及其他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 CH2=CH2 和 CO2 氧化偶联合成丙烯酸的催化机理如图:
第 2 页 共 17 页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丙烯酸的分子式是 C3H4O2
B.该反应可消耗温室气体 CO2
C.该催化循环中 Ni 的成键数目未发生变化
D.总反应可表示为 CH2=CH2+CO2Ni催化剂 CH2=CHCOOH
6.下列过程与配合物的形成无关的是
A.向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入氨水至过量
B.除去铁粉中的氧化铝可用强碱溶液
C.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氨水至沉淀消失
D.向Fe3+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呈血红色
12022年高考化学真题完全解读
(全国乙卷)
试题评价2022年高考化学试题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稳中有新,稳中有变,体
现化学学科的基本价值观念和思维方法,回归学科本质,助力“双减”工作。巧选载体,
多维呈现,引导学生认识化学与生命健康、材料发展、科技进步的紧密关系,突出学科主
干内容,促进学生化学观念、科学思维和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引导学生提
升综合素质。
一、注重实际情境,突出学科育人功能。
试题素材情境取材广泛,围绕与化学关系密切的材料、环境、能源与生命等领域,通过
对应用于社会生产实践中化学原理的考查,充分体现出化学学科推动科技发展和人类社会进
步的重要作用,凸显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很好地发挥了育人功能。
例如第7题,分别选取了HB铅笔芯、食品膨松剂、青铜黄铜以及节日焰火4个与考生
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情境,在带给考生答题亲切感的同时更让考生充分感受到课堂所学内容
中蕴含的应用价值;第8题二氧化碳的固定及再利用是对“碳达峰”、“碳中和”理念的化学诠
释,传递了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思想,展示了我国为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正在逐步实现碳
达峰和碳中和的远景目标。第26题废旧铅蓄电池铅膏中铅资源的回收,充分展现了化学变
废为宝的神奇功能;第28题通过呈现工业上硫化氢的不同处理方法,引导学生关注化
学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增强社会责任感;第36题药物合成的试题情境,
表现化学研究成果在人类健康中的作用。
二、凸显学科主干,筑牢学科内容基础。
试题重点考查主干知识,保障基础性,选取与生活和生产相关的素材为情境,拓展延伸,
增强了试题的灵活性与创新性。选择题涉及知识面广,考查了典型物质的性质、基本化学实
验操作、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元素性质与周期律、电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等主干内
容,在此基础上转变设问角度和考查方法。
例如:第11题,既考查学生依据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知识推导元素,又考查元素周
期律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融入了热重分析,考查学生对图表信息的提取与整合能力。第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二轮复习专题训练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应用(河北适用)
选择题(共27小题)
1.(2022•沧州二模)作为我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人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后的首个世界级体育盛会,北京2022年冬奥会向世界展现了我国的科技实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速滑运动员佩戴的头盔使用的碳纤维属于无机材料
B.可穿戴式智能测温设备“测温创可贴”的测温芯片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C.二氧化碳取代氟利昂作为制冷剂,对保护臭氧层作出重要贡献
D.可降解餐具的原料玉米淀粉、甘蔗渣的主要成分都属于糖类
2.(2022•张家口三模)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可降解的聚碳酸酯塑料有利于控制白色污染
B.磷酸二氢钾是复合肥料,过量施用对环境无影响
C.冬奥运动员的速滑竞赛服采用的合成纤维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D.中国古代使用明矾溶液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利用的是明矾溶液的酸性
3.(2022•河北模拟)化学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力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制造“蛟龙号”潜水艇载人舱的钛合金是金属材料
B.“天和”核心舱舷窗使用的耐辐射石英玻璃的主要成分为Na2SiO3
C.利用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D.我国“硅﹣石墨烯﹣锗高速晶体管”技术获重大突破,C、Si、Ge都是主族元素
4.(2022•邯郸一模)化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运用化学知识对下列选项进行的
分析合理的是( )
A.石油的分馏、海水晒盐、煤的气化都是物理变化
B.烟熏腊肉中含有丰富的脂肪,脂肪属于酯类,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制作湘绣需使用大量的丝绸,古代丝绸所含的天然纤维主要是蚕丝纤维
D.大量SO2排放到空气中,不但能形成酸雨,而且易产生光化学烟雾危害环境
5.(2022•青龙县模拟)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绝密★启用前
2024年高考考前信息必刷卷(江西专用)03
化学
(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预测2024年江西省高考化学试题,会以省适应性考试为模板,难度适中,试题立足于高中化学主干内容,
强调化学与科技、生产、生活的亲密联系。在考查化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实现了对化学学科素
养的全面考查。
单选题尽管只有14小题,但却集中体现了对高中化学主干与核心知识的考查,特别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
学实验和氧化还原反应等主干知识,是考查的重点,所占分值高。对于非选择题,注意全新的情境和考法。
本套试卷江西情境丰富,如第1题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情境;第4、5、15题都是以江西工业为背景命题;
第8、9、17题以新科技、新成果为情境;第3题以实验创新为情境;第7、18题以新药物为情境;第6题
以陌生知识为情境,第10、16题以材料为情境。
试卷突出了对化学反应原理、实验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内容的考查,如第8、9、11、14、17题都考
查到了化学反应原理,如第3、5、12、15、16题都考查了实验基础知识,第2、4、10、11、13、15题考
查了物质结构与性质基础知识。第13、15题对晶胞结构的考查。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Li7O16F19Cl35.5Ca40Ti48Co59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江西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李渡烧酒酿造技艺、峡江米粉的制作技艺、婺源
绿茶制作技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景德镇手工制得的瓷器是硅酸盐产品
B.烧酒酿造过程中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峡江米粉中含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婺源绿茶在冲泡的过程中体系的熵值增大
【答案】B
【解析】A.玻璃、水泥和陶瓷均属于硅酸盐产品,A正确;B.烧酒酿造过程是由淀粉转化为葡萄糖的过
程中发生水解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葡萄糖再转化为酒精,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C.淀
2022年高考化学真题完全解读
(河北卷)
2022年是河北省施行新高考的第二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化学命题以《高考评价体系》《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为指导,持续稳妥推进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河北省新高考化学考试时间为75分钟、总分100分,题型题量与2021年相当。试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方向是核心,平稳是关键”的原则,坚持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引导,深化基础性,优化情境设计,强化关键能力考查,增强试题开放性、灵活性,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加强考教衔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充分发挥高考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一、突出立德树人,凸现“五育并举”
立德树人是高中学科教学的根本任务,新高考的化学试题基于“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引导教学”的核心立场,发挥学科优势,突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提升品德修养,让考生感受化学学科的独特价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挥化学试题的立德树人作用。例如:第1题,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定窑;第3题化学与材料;第16题氢能的综合利用等。
二、减少机械刷题,加强考教衔接
高考命题进一步深化基础性考查,强调对基础知识全面深刻的理解和融会贯通的运用,引导中学教学遵循教育规律,回归课标、回归教材;进一步加强联系实际的应用性考查,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优化试卷结构、丰富呈现方式、改变设问角度,创新考查方式方法,引导中学教与学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 试题对典型化合物的性质、基本反应类型、物质结构基础理论、物质基本转化规律、基本化学实验操作方法等基础知识的考查,能有效地鉴别学生对学科基础的掌握程度,以引导中学教学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教学,实现考教衔接。例如:第2、4、10、11题考查的是学科基础知识。
1 2022年河北高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可能用到 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Na-23Mg-24Al-27Si-28S-32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在每小题给出 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
1.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其生产 白瓷闻名于世.下列说法正确 是( )
A.传统陶瓷是典型 绝缘材料 B.陶瓷主要成分为和 2SiOMgO
C.陶瓷烧制 过程为物理变化 D.白瓷 白色是因铁含量较高
2.茯苓新酸是从中药茯苓中提取 一种化学物质,具有一定生理活性,其结构简式如DM
图.关于该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 是( )
A.可使酸性溶液褪色 B.可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4KMnO
C.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 D.分子中含有3种官能团 2H
3.化学是材料科学 基础.下列说法错误 是( )
A.制造5G芯片 氮化铝晶圆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制造阻燃或防火线缆 橡胶不能由加聚反应合成
C.制造特种防护服 芳纶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可降解聚乳酸塑料 推广应用可减少“白色污染”
暂无4-7题,后续如有题目会及时更新~
8.溶液可作为替代氟利昂 绿色制冷剂.合成工艺流程如下: LiBrLiBr
下列说法错误 是( )
A,还原工序逸出 用溶液吸收,吸收液直接返回还原工序 2BrNaOH
B.除杂工序中产生 滤渣可用煤油进行组分分离
C.中和工序中 化学反应为 2322LiCO2HBrCO2LiBrHO
D.参与反应 为1∶1∶1 224nBr:n(BaS):nHSO
暂无9题,后续如有题目会及时更新~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 四个选项中,有
一项或两项符合题目要求.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
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 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 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
2022年河南高考理综化学真题及答案
7.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铅笔芯的成分为二氧化铅 B.碳酸氢钠可做食品膨松剂 HB
C.青铜和黄铜是不同结构的单质铜 D.焰火中红色来源于钠盐灼烧
8.一种实现二氧化碳固定及再利用的反应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化合物1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共平面 B.化合物1与乙醇互为同系物
C.化合物2分子中含有羟基和酯基 D.化合物2可以发生开环聚合反应
9.某白色粉末样品,可能含有、、和.取少量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24NaSO23NaSO223NaSO23NaCO
①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②向①的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溶液变浑浊,有刺激性气体逸出.离心分离.
③取②的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溶液有沉淀生成. 2BaCl
该样品中确定存在的是
A. B. C. D. 24223NaSONaSO、23223NaSONaSO、2423NaSONaCO、2323NaSONaCO、
10.由实验操作和现象,可得出相应正确结论的是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再加入淀粉溶液 NaBrKI先变橙色,后变蓝色 氧化性:
222ClBrI
B 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水浴加热,加入新制的
悬浊液 2Cu(OH)无砖红色沉淀 蔗糖未发生水解
C
石蜡油加强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的
溶液 2Br4CCl溶液红棕色变无色 气体中含有不饱和烃
D 加热试管中的聚氯乙烯薄膜碎片 试管口润湿的蓝色石蕊
试纸变红 氯乙烯加聚是可逆反
应
11.化合物可用于电讯器材、高级玻璃的制造。W、X、Y、Z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4582YWX4WZZ
次增加,且加和为21。分子的总电子数为奇数,常温下为气体。该化合物的热重曲线如图所示,在2YZ
以下热分解时无刺激性气体逸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00℃
1
A.W、X、Y、Z的单质常温下均为气体
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 YX
C.阶段热分解失去4个 100~200℃2WZ
第1页(共9页)
高考化学练习题: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2015•浙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液晶态介于晶体状态和液态之间,液晶具有一定程度的晶体的有序性和液体的流动性
B. 常压下,0℃时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水在4℃时密度最大,这些都与分子间的氢键有关
C. 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和纳米银粒子的聚集都是化学变化
D. 燃料的脱硫脱氮、SO2的回收利用和NOx的催化转化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
考点: 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
分析: A、通常我们把物质的状态分为固态、液态和气态,但是某些有机化合物具有一种特殊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他们一方面像液体,具有流动性,一方面又像晶体,分子在某个方向上排列比较整齐,因而具有各向异性,这种物质叫液晶,据此解答即可;
B、冰中存在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其体积变大;
C、纳米粒子是指粒度在1﹣100nm之间的粒子,与胶体相同,胶体的聚沉属于物理变化;
D、根据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为减少酸雨的产生,只要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就可以防止酸雨的产生.
解答: 解:A、液晶态是指介于晶体和液体之间的物质状态,像液体具有流动性,像固体具有晶体的有序性,故A正确;
B、冰中存在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其体积变大,则相同质量时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故B正确;
C、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均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但是纳米银粒子的聚集属于小颗粒的胶体离子变成大颗粒聚成下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采用燃料脱硫技术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产生,从而防止出现酸雨,NOx的催化转化生成无污染的氮气也是减少酸雨的有效措施,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液晶的概念以及其性质、胶体的性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空气污染与防治等,综合性较强,有一定难度.
1
专题五物质结构与推断
真题研练·析考情
【真 题 研 练】
1.[2022·海南卷]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同周期并相邻,Y是组成水的元素之一,Z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金属性最强,W原子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W3是非极性分子
B.简单氢化物沸点:X>Y
C.Y与Z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D.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水溶液呈酸性
2.[2022·湖南卷]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的共价化合物(结构如图所示),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的原子序数等于X与Y的原子序数之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X>Y>Z
B.非金属性:Y>X>W
C.Z的单质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D.原子序数为82的元素与W位于同一主族
3.[2022·辽宁卷]理论化学模拟得到一种N13+离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该离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
B.N原子的杂化方式有2种
C.空间结构为四面体形
D.常温下不稳定 2
4.[2022·广东卷]甲~戊均为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戊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丁>戊>乙
B.非金属性:戊>丁>丙
C.甲的氢化物遇氯化氢一定有白烟产生
D.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能与强碱反应
5.[2021·山东卷]X、Y为第三周期元素、Y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二者形成的一种化合物能以[XY4]+[XY6]−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X>Y
B.简单氢化物的还原性:X>Y
C.同周期元素形成的单质中Y氧化性最强
D.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小于X的元素有4种
【考情分析】
考点 考向 预测
元素周期律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高考常以元素推断为载体,全面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此类题呈现形式多样,考查方式灵活,今年高考仍会以考查递变规律和性质为主,题目一般通过图表、文字等手段推断元素种类,并在确定元素的基础上,进一步考查考生对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规律的理解,要求考生对“位-构-性”有充分的认识,并能将元素周期表、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等内容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运用。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课练3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和化学用语
—————————[狂刷小题 夯基础]———————
[练基础]
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16的硅原子:1614Si
B.碳酸的电离方程式:H2CO32H++CO2-3
C.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乙酸的球棍模型:
2.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甘油加水后作护肤剂
B.用明矾净化水
C.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
D.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点
3.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选项 碱 酸 盐 碱性氧
化物 酸性氧
化物
A NaOH H2SO4 BaCO3 MgO CO2
B NaOH HCl NaCl Na2O CO
C NaOH CH3COOH CaCl2 CO SO2
D KOH HNO3 CaCO3 Na2O2 SO3
4.下列各组物质不宜用物理性质区分的是( )
A.苯和四氯化碳 B.酒精和汽油
C.氯化铵和硝酸铵晶体 D.碘和高锰酸钾固体
5.有些古诗文包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古诗文 化学解释 A 日照香炉生紫烟 体现了丁达尔效应
B 蜡炬成灰泪始干 “泪”就是燃烧生成的水
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D 丹砂烧之成水银 是化学变化,生成了汞和硫
6.下列事实与胶体知识无关的是( )
A.河海交接处易形成沙洲
B.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C.一支钢笔使用不同品牌的蓝黑墨水易出现堵塞
D.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7.(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aCl晶体既可制成溶液又可制成胶体
B.根据是否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C.Fe(OH)3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物沉降,达到净水的目的
D.胶体的分散质可以通过过滤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
8.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单元检测七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4C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在高层大气中由宇宙射线产生的中子或核爆炸产生的中子轰击14N可使它转变为14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4C和14N互为同位素
B.14C和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C.14C核素中的中子数为8
D.14CO2的摩尔质量为46
2.R、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且Y的某种浓酸与铜反应后溶液呈绿色,这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X>Y>Z>R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Y
C.R、X、Y能形成化合物R3X—YR3
D.由R、Y两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3.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ⅠA族的元素称之为碱金属元素
B.原子序数为14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ⅣA族
C.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第二周期第Ⅳ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
4.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W和X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也是Y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W和X的单质常温下均为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Z>Y>X>W
B.W与X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C.Y的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不与强碱反应
D.W、X和Z可形成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
5.我国嫦娥五号探测器带回1.731 kg的月球土壤,经分析发现其构成与地球土壤类似,土壤中含有的短周期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Y、Z为同周期相邻元素,且均不与W同族。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W>X>Y>Z
B.化合物XW中的化学键为离子键
C.Y单质的导电性能弱于Z单质的
1 新教材高考化学微专题小练习:
专练5 化学与STSE
一、单项选择题
1.[2022·广东卷]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世界文明中独树一帜,汉字居功至伟。随着时代发展,汉字被不断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其载体也发生相应变化。下列汉字载体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的是( )
汉字
载体
选项 A.兽骨 B.青铜器
汉字
载体
选项 C.纸张 D.液晶显示屏
2.[2021·广东卷]今年五一假期,人文考古游持续成为热点。很多珍贵文物都记载着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具有深邃的文化寓意和极高的学术价值。下列国宝级文物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的是( )
选项 A B C D 2 文物
名称 铸客大铜鼎 河姆渡出土陶灶 兽首玛瑙杯 角形玉杯
3.[2022·四川广安二中月考]下面的“诗”情“化”意,分析正确的是( )
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B.“日照澄州江雾开”中伴有丁达尔效应
C.杜康用高粱酿酒的原理,是通过蒸馏法将高粱中的乙醇分离出来
D.“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新醅酒”即新酿的酒,在酿酒过程中,葡萄糖发生了水解反应
4.[2022·合肥九中月考]《中国诗词大会》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诗词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李白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紫烟”指“香炉”中碘升华的现象
B.刘禹锡诗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金性质稳定,可通过物理方法得到
C.王安石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的燃放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D.曹植诗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这里的能量变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5.化学与生活、生产、社会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古成语“刀耕火耨”,其化学原理是以灰肥田,并可以有效降低土壤的酸度
B.东汉蔡伦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作为原料,制造成较低成本的书写纸,史称“蔡侯纸”。“蔡侯纸”的主要成分可能是天然纤维
山东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Cl 35.5 Ti 48 Co 59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古医典富载化学知识,下述之物见其氧化性者为( )
A.金(Au):“虽被火亦未熟”
B.石灰(CaO):“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
C.石硫黄(S):“能化……银、铜、铁,奇物”
D.石钟乳(3CaCO):“色黄,以苦酒(醋)洗刷则白”
2.下列试剂实验室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
A.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 B.氢氧化钠固体保存在广口塑料瓶中
C.四氯化碳保存在广口塑料瓶中 D.高锰酸钾固体保存在棕色广口瓶中
3.138O、158O的半衰期很短,自然界中不能稳定存在。人工合成反应如下:16313a828bOHeOX;16315m828nOHeO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中子数为2
B.X、Y互为同位素
C.138O、158O可用作示踪原子研究化学反应历程
D.自然界不存在1382O、1582O分子是因其化学键不稳定
4.下列高分子材料制备方法正确的是( )
A.聚乳酸([||O|OCHC]n3CH )由乳酸经加聚反应制备
B.聚四氟乙烯([22CFCF]n)由四氟乙烯经加聚反应制备
C.尼龙66([2264||||OONHCHNHCCHC]n)由己胺和己酸经缩聚反应制备
D.聚乙烯醇([2|CH]CHnOH )由聚乙酸乙烯酯([2|CH]CHn3OCOCH )经消去反应制备
5.AlN、GaN属于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二者成键结构与金刚石相似,晶体中只存在NAl键、NGa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绝密★启用前|学科网考试研究中心命制
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山东专用)
第一辑(模拟卷四)
(本卷共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Mg 24 Cl 35.5 K 39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江西省赣抚吉名校2022届高三联考)我国科学家潘锦功发明了“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被科学家
称为“挂在墙壁上的油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周期表中碲和镉都位于长周期
B.该电池将光能全部转化成电能
C.推广使用该电池有利于“碳中和”
D.保护层压件的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解析】选B。碲和镉都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五周期,4、5、6、7周期都是长周期,A选项正确;太阳能
电池将光能全部转化成电能过程中肯定有部分能量损失,能量转化率不可能达到100%,B选项错误;推广
使用太阳能电池,有利于减小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碳排放,保护环境,C选项正确;合金属于金属材
料,D选项正确。
2.(江苏省如皋市2022届高三11月期中调研)乙醛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
3CHO+2Ag(NH
3)
2
OH2Ag↓+CH
3COONH
4+3NH
3↑+H
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H
3CHO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比例为6∶1
B.配离子[Ag(NH
3)
2]+中提供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的是Ag+
C.NH
3
的电子式为
D.CH
3COONH
4中碳原子的轨道杂化方式均为sp3杂化
【解析】选A。CH
3CHO
分子的结构式为,含6个σ键和1个π键,A选项正确;配离子[Ag
(NH
3)
2]+中提供孤电子对的是N原子,提供空轨道的是Ag+,B选项错误;NH
3分子中N原子上还有1对
孤对电子,C选项错误;CH
3COONH
4中,甲基上的碳原子采用sp3杂化,羧基上的碳原子采用sp2杂化,D
选项错误。
3.(2022·河北承德高三11月期中)科学家用钙离子撞击锎(Cf)靶,产生了一种超重元素-Og,其反应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必考考点训练 单选题
1、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CH2=CH2+Cl2→CH2Cl−CH2Cl
B.CH3Cl+Cl2→光CH2Cl2+HCl
C.CH3CH3+Cl2→光CH3CH2Cl+HCl
D.CH3−CH2−Br+H2O→△NaOHCH3−CH2−OH+HBr
答案:A
解析:
A.CH2=CH2与Cl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CH2Cl-CH2Cl,A符合题意;
B.CH3Cl与Cl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产生CH2Cl2 .HCl,B不符合题意;
C.CH3CH3与Cl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产生CH3CH2Cl、HCl,C不符合题意;
D.CH3—CH2—Br与H2O在NaOH的水溶液中加热,发生取代反应产生CH3—CH2—OH、HBr,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2、拉希法制备肼(N2H4)的主要反应为NaClO+2NH3=NaCl+N2H4+H2O。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错误
的是
A.中子数为7的氮原子:714NB.NaClO的电子式:
C.N2H4的结构式:D.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答案:B
解析:
A.中子数为7的氮原子,质量数为7+7=14,可表示为:714N,A正确;
B.NaClO为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B错误; C.N2H4的电子式为: ,结构式为:,C正确;
D.Cl的原子序数为17,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正确;
答案选B。
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18O2中含有的中子数为8NA
B.30g乙烷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7NA
C.标准状况下,2 .24L CHCl3分子中含C-Cl键的数目为0 .3NA
D.1mol N2与4mol H2充分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A
答案:B
解析:
A.18g 18O2的物质的量为0 .5mol,含有的中子数为10NA,A错误;
第 1 页 共 17 页 2022年高考化学知识点专题复习:分子结构与性质 刷题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晶体中只存在离子键
B.在CS2、PCl3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D.干冰升华时,分子内共价键会发生断裂
2.下列对分子及其性质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液态氟化氢中存在氢键,所以氟化氢的沸点比氯化氢高
B.CH4、CO2、C2H2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C.[Cu(NH3)4]2+中含有离子键、极性键、配位键
D.因为非羟基氧原子数目逐渐减少,所以酸性HClO4>H2SO4>H3PO4>HClO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水分子与其他水分子之间只能形成2个氢键
B.含氢键的分子熔沸点一定比不含氢键的分子熔沸点高
C.分子间作用力常包括氢键和范德华力
D.当水有液态变为气态时只破坏了氢键
4.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分子晶体的微粒之间可能含有离子键
B.构成原子晶体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离子晶体发生状态变化时,需要克服离子键
D.碘晶体升华时,分子中共价键发生断裂
5.利用镍(Ni)及其他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 CH2=CH2 和 CO2 氧化偶联合成丙烯酸的催化机理如图:
第 2 页 共 17 页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丙烯酸的分子式是 C3H4O2
B.该反应可消耗温室气体 CO2
C.该催化循环中 Ni 的成键数目未发生变化
D.总反应可表示为 CH2=CH2+CO2Ni催化剂 CH2=CHCOOH
6.下列过程与配合物的形成无关的是
A.向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入氨水至过量
B.除去铁粉中的氧化铝可用强碱溶液
C.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氨水至沉淀消失
D.向Fe3+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呈血红色
7.足球烯(C60)分子形成的晶体是碳的一种单质形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形成该单质的微粒间作用力为范德华力
B.足球烯晶体的熔沸点低于金刚石晶体
C.足球烯、石墨均可作为生产耐高温的润滑剂材料
D.足球烯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
8.微粒间的作用力主要有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存在于金属单质与合金中)、一般的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有的相互作用力类型最多的一组是
A.Na2O2 Na2O B.KClO CO2 C.K HBr D.HF NaOH
9.下列关于物质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 3 页 共 17 页 A.锗Ge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IVA族,简化电子排布式为[Ar]4s24p2,属于P区
B.乙醛(CH3CHO)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有sp2和sp3两种杂化方式
C.Cu(OH)2是一种蓝色絮状沉淀,既能溶于硝酸、也能溶于氨水,是两性氢氧化物
D.HF晶体沸点高于HCl,是因为H-Cl键的键能小于H-F键的键能
10.CuCl的盐酸溶液能吸收CO生成复合物氯化羰基亚铜[Cu2C12(CO)2·2H2O],其结构如图
下列有关氯化羰基亚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配合物的配体有CO、H2O两种
B.该复合物中Cl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
C.该配合物中,Cu+提供空轨道接受弧对电子形成配位键
D.该配合物中,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4
11.下列关于微粒间作用力与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某物质呈固体时不导电,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则该物质一定是离子晶体
B.H2O和CCl4的晶体类型相同,且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C.F2、Cl2、Br2、I2的沸点逐渐升高,是因为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大
D.干冰溶于水中,既有分子间作用力的破坏,也有共价键的破坏
12.物质的下列性质或数据与氢键无关的是
A.甲酸蒸气的密度在373 K时为1.335 g/L,在297 K时为2.5 g/L
B.邻羟基苯甲酸()的熔点为159℃,对羟基苯甲酸()的熔点为213℃
C.乙醚微溶于水,而乙醇可与水以任意比混溶
D.HF分解时吸收的热量比HCl分解时吸收的热量多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气体单质中,一定有σ键,可能有π键
B.基态C原子有两个未成对电子,所以最多只能形成2个共价键
C.1个N原子最多只能与3个H原子结合形成NH3分子,是由共价键的饱和性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