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真题——化学(天津卷)含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394.31 KB
- 文档页数:12
- - 2023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理综化学解析
1、 以下有关“化学与生活”的表达不.正.确.的是
A、 点燃爆竹后,硫燃烧生成SO 3
B、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去除铜镜外表的铜锈
C、服用阿司匹林消灭水杨酸反响时,用NaHCO 3 溶液解毒
D、 使用含钙离子浓度较大的地下水洗衣服,肥皂去污力气减弱
【答案】A
S
2、 以下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3+,无 Fe2+
B、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C、灼烧白色粉末,火焰成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无 K+
D、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原气体是CO 2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 项 Fe3+遇 KSCN 会使溶液呈现红色,Fe2+遇 KSCN 不反响无现象,假设该溶液既含Fe3+,又含 Fe2+,滴加KSCN 溶液,溶液呈红色,则证明存在Fe3+但并不能证明无Fe2+,故A 项错误;B 项气
体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则发生反响:CuSO +5H O═CuSO ·5H O,CuSO ·5H O 为蓝色,故可
4 2 4 2 4 2
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B 项正确;C 项灼烧白色粉末,火焰成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 Na+,Na+
颜色反响为黄色,但并不能证明无 K+,由于黄光可遮住紫光,故 K+颜色反响需透过蓝色的钴玻璃滤 - - 去黄光后观看,故C 项错误;D 项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有CO 、SO 等,故将气体通入澄清
2 2
石灰水,溶液变浑浊,则原气体比确定是CO ,D 项错误;此题选B。 2
考点:物质、离子检验。
3、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Na 与H O 的反响是熵增的放热反响,该反响能自发进展 2
B、饱和Na SO 溶液或浓硝酸均可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但原理不同 2 4
C、FeCl 和 MnO 均可加快H O 分解,同等条件下二者对H O 分解速率的转变一样 3 2 2 2 2 2
D、 Mg(OH) 固体在溶液中存在平衡:Mg(OH) (s) Mg2+(aq)+2OH—(aq),该固体可溶于NH Cl 溶 2 2 4
液
【答案】C
考点:化学
反响原理。
4、 锌铜原电池装置如以下图,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响
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c(SO 2-)减小 4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
D、 阴阳离子离子分别通过交换膜向负极和正极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 - - 参与的物质 结论
A 50mL 1 mol·L-1H SO 2 4 反响完毕后,c(Na+)=c(SO 2-) 4
B 0.05molCaO 溶液中 增大
C 50mL H O 2 由水电离出的c(H+)·c(OH—)不变
D 0.1molNaHSO 固体 4 反响完全后,溶液pH 减小,c(Na+)不变 【答案】C
考点:原电
池原理。
5、 室温下,将 0.05 mol Na CO 固体溶于水配成 100mL 溶液,向溶液中参与以下物质。有关结论正确的 2 3
是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室温下,将 0.05 mol Na CO 固体溶于水配成 100mL 溶液,溶液中存在 CO 2—+H O 2 3 3 2
HCO —+OH—溶液呈碱性;A 项参与 50mL 1 mol·L-1H SO ,H SO 与 Na CO 恰好反响,则反响后 3 2 4 2 4 2 3
的溶液溶质为 Na SO ,故依据物料守恒反响完毕后 c(Na+)=2c(SO 2-),故 A 项错误;向溶液中参与 2 4 4
0.05molCaO,则CaO+ H O=Ca(OH) ,则c(OH—)增大,且Ca2++CO 2—=CaCO ↓,使CO 2—+H O
2 2 3 3 3 2
HCO —+OH—平衡左移,c(HCO —)减小,故 增大,故B 项正确;C 项参与 50mL H O,溶液体 3 3 2
积变大,CO 2—+H O 3 2 HCO —+OH—平衡右移,但c(OH—)减小,Na CO 溶液中H+、OH—均由水 3 2 3
电离,故由水电离出的 c(H+)·c(OH—)减小,故 C 项错误;D 项参与 0.1molNaHSO 4 固体,NaHSO 为 4
强酸酸式盐电离出 H+与 CO 2—反响,则反响后溶液为 Na SO 溶液,溶液呈中性,故溶液 pH 减小, 3 2 4
引入了Na+,故c(Na+)增大,D 项错误;此题选B。考点:盐类水解平衡应用。 - - 6、 某温度下,在2L 的密闭容器中,参与1molX〔g〕和2molY〔g〕发生反响:X〔g〕+m Y〔g〕 3Z
〔g〕,平衡时,X、Y、Z 的体积分数分别为 30%、60%、10%。在此平衡体系中参与 1molZ〔g〕,再次到达平衡后,X、Y、Z 的体积分数不变。以下表达不.正.确.的是
A、 m=2
B、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一样
C、X 与 Y 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 1:1
D、 其次次平衡时,Z 的浓度为 0.4 mol·L-1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某温度下,在2L 的密闭容器中,参与 1molX〔g〕和 2molY〔g〕发生反响:X〔g〕+m Y〔g〕
3Z〔g〕,平衡时,X、Y、Z 的体积分数分别为 30%、60%、10%。在此平衡体系中参与 1molZ
〔g〕,则可等效为两等效平衡体系合,在合并瞬间 X、Y、Z 的体积分数不变,但单位体积内体系分子总数增多,依据勒夏特列原理平衡应朝使单位体积内分子总数减小方向移动,但再次到达平衡后,
X、Y、Z 的体积分数不变,则说明 m+1=3,故 m=2,A 项正确;同一化学反响的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两次平衡温度不变,故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一样,B 项正确;m=2,则起始量 X 与 Y 之比为1:2,则反响过程中由方程式可知反响的X 与Y 之比为 1:2,故X 与 Y 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 1:1,C 项正确; m=2,则该反响为反响前后气体总量不变的反响,故其次次平衡时 Z 的物质的量为:
4×10%=0.4mol,故 Z 的浓度为 0.4mol÷2L=0.2mol/L,故D 项错误;此题选D。
考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计算。
7.(14分)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用字母X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以以下图所示。
依据推断出的元素答复以下问题:
(1) f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
。
(2) 比较d、e常见离子的半径的小〔用化学式表示,下同〕 > ;比较g、h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是: > 。
(3) 任选上述元素组成一种四原子共价化合物,写出其电子式 。
(4) 1mole的单质在足量d2中燃烧,恢复至室温,放出255.5kJ热量,写出该反响的热化学方程式: - -
。 (5) 上述元素可组成盐R:zx f(gd ) ,向盛有10mL1mol·L-1R溶液的烧杯中滴加1mol·L-1NaOH溶液,沉淀 4 4 2
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示意图如下:
①R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挨次是: 。
②写出m点反响的而梨子方程式 。
③假设R溶液改加20mL1.2 mol·L-1Ba(OH) 溶液,充分反响后,溶液中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为 2
mol。
【答案】〔1〕第三周期ⅢA族 〔2〕r(O2-)>r(Na+)、HClO >H SO 4 2 4
〔3〕 〔 或 〕
〔4〕2Na(s)+O (g) =Na O (s) △H=-511kJ·mol-1 2 2 2
〔5〕 ①c(SO 2-)>c(NH +)>c(Al3+)>c(H+)>c(OH-) 4 4
②NH + + OH-=NH ·H O ③0.022 4 3 2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中的化合价和原子半径的大小,可以退出x是H元素,y是C元素,z是N元素,d是O元素,e
是Na元素,f是Al元素,g是S元素,h是Cl元素。〔1〕f是Al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第三周期ⅢA
族。〔2〕电子层构造一样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r(O2-)>r(Na+);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故HClO >H SO 4 2 4
〔3〕四原子共价化合物,可以是NH 、H O 、C H 等,其电子式为: 〔 或 3 2 2 2 2
〕
〔4〕1molNa的单质在足量O 中燃烧,放出255.5kJ热量,则该反响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a(s)+O (g) = 2 2
Na O (s) △H=-511kJ·mol-1 2 2
〔5〕①R是NH Al(SO ) , Al3+比 NH +水解程度更大,故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挨次是:c(SO 2-)>c(NH +) 4 4 2 4 4 4
>c(Al3+)>c(H+)>c(OH-)②m点过程中参与氢氧化钠沉淀物质的量不变,是NH4+ 发生了反响,离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