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种蛋选蛋标准BBBODD0401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1
摘要:1.种蛋的选择种蛋品质的好坏与孵化率的高低、初生雏的品质及其以后的健康、生活力和生产性能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对种蛋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严格认真的选择。
1.种蛋的选择种蛋品质的好坏与孵化率的高低、初生雏的品质及其以后的健康、生活力和生产性能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对种蛋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严格认真的选择。
所谓种蛋是指公母鸡按一定性比例组群配种或运用人工授精配种后所产的蛋。
(1)种蛋的来源种蛋必须来源于非疫区高产的健康鸡群。
公母比例恰当,受精率才高,种蛋受精率应在80%以上。
初产母鸡半个月以内的蛋不应作种蛋,因为这时的母鸡性机能活动差,故受精率低。
(2)种蛋的保存期种蛋越新鲜越好,一般以保存一周以内的蛋为好。
夏季保存期应不超过10天,春秋季不应超过半个月。
(3)种蛋的颜色蛋壳颜色应符合品种特征,如来航鸡蛋呈白色,洛岛红、白洛克以及当地的土种鸡则为褐色,色不正表明品种不纯。
(4)蛋壳厚度蛋壳应致密,厚薄要适度,过厚不利于破壳出雏,过薄易破碎。
凡蛋壳不光泽、粗糙有砂眼(称砂皮蛋)或硬壳(称钢皮蛋)、皱皮者不可用作种蛋,一般壳厚应在0.2~0.4毫米之间,壳厚0.33~0.35毫米孵化率最高,0.27 毫米以下孵化率较低。
(5)种蛋大小及形状大小应以品种而论,一般在45~65 克之间。
如来航以在45~50克范围内为好,巴布考克B-300在50~60克之间为好,其他兼用种应在50~65克之间。
种蛋的形状应正常。
过大的、过小的、过长的、过圆的、腰鼓蛋等畸形蛋均不宜做种蛋,而且双黄、三黄、蛋中蛋,血斑、肉斑蛋都不可作种蛋。
(6)种蛋表面要清洁卫生如蛋上沾染粪便、污泥、饲料等,易遭细菌侵人,引起种蛋腐败变质或造成死胎。
2.种蛋的保存条件鸡的胚胎发育的临界温度是23.9℃,因此种蛋保存的环境温度应保持10~15℃,如果保存期较长则以不超过12℃为宜。
湿度以70%~75%力量适宜。
种蛋放置的位置应小头向上,如大头向上则必须每天翻蛋一次。
鸡蛋分级标准(一)
鸡蛋分级标准
1. 引言
鸡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食材之一,而对于鸡蛋的分级标准
也是我们需要了解的知识。
本文将介绍鸡蛋的分级标准及其相关内容。
2. 分级标准
•AA级鸡蛋:蛋壳完整,无任何瑕疵,并且蛋黄和蛋白呈现出紧密的结合,没有明显液体流动。
•A级鸡蛋:蛋壳完整,可能有轻微瑕疵,蛋黄和蛋白结合良好,稍有液体流动。
•B级鸡蛋:蛋壳可能有一定损坏,蛋黄和蛋白结合较差,明显有液体流动。
3. 判断方法
判断鸡蛋的级别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 * 外观:蛋壳是否完整,有无裂纹等。
* 结合程度:通过轻轻摇晃鸡蛋,观察蛋黄与蛋白的结
合程度,以及有无明显的液体流动。
* 色泽:AA级鸡蛋的蛋黄颜色较深,A级鸡蛋的蛋黄颜色较浅,B级鸡蛋的蛋黄颜色较淡。
4. 使用建议
•AA级鸡蛋适合直接食用或制作高级糕点等食品。
•A级鸡蛋适合一般烹饪中使用。
•B级鸡蛋适合制作煎饼、饺子馅等需要打散的菜肴。
5. 注意事项
•鸡蛋在购买时要注意检查外观,避免购买损坏或已过期的鸡蛋。
•在存储鸡蛋时,应放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煮鸡蛋时,要掌握好时间,避免过熟或不熟的情况发生。
6. 结论
了解鸡蛋的分级标准对我们选择和使用鸡蛋十分重要。
通过对鸡蛋外观、结合程度和色泽等方面的观察,可以判断出鸡蛋的级别,并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鸡蛋进行烹饪。
鸡蛋品质技术指标鸡蛋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食品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饲养、生产和销售过程中,鸡蛋的品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食用体验。
制定一系列科学严谨的鸡蛋品质技术指标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对鸡蛋品质技术指标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一、外观指标鸡蛋外观是最直接的品质评价指标之一。
在外观方面,主要包括鸡蛋的形状、颜色、表面光滑度和整洁度等方面指标。
合格的鸡蛋应该具有外形完整,表面光滑,无明显破损、裂纹和污渍。
鸡蛋大小合适,颜色均匀一致,蛋壳清洁干净,无异味。
二、蛋壳硬度指标蛋壳硬度是鸡蛋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硬度不仅直接与蛋的新鲜度有关,更与蛋的保鲜期和运输过程中的耐碰撞性息息相关。
通常,可以通过蛋壳硬度计等仪器进行测试。
合格的鸡蛋蛋壳硬度应该在合理范围之内,能够承受一定程度的挤压和撞击。
三、蛋黄和蛋白质量指标蛋黄和蛋白是鸡蛋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鸡蛋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蛋白应该清澈透明,没有异物和混浊物质;蛋黄应该饱满、颜色鲜艳且中心点位居中。
蛋黄和蛋白的比例也是一个重要参数,这需要通过相关仪器进行精确检测。
四、气室大小指标气室是鸡蛋内蛋壳与蛋白之间的空间,其大小与鸡蛋的新鲜度和保存期密切相关。
一定范围内的气室大小是正常的,过大或者过小的气室大小都可能意味着鸡蛋的品质存在问题。
通过适当的仪器检测鸡蛋的气室大小,可以有效判断鸡蛋的新鲜度和保存期。
五、细菌和病原体检测指标在鸡蛋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由于不当的生产环境和保存条件,鸡蛋很容易受到细菌和病原体的污染。
检测鸡蛋中的细菌和病原体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
常见的检测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合格的鸡蛋应该在规定范围内,且不能含有致病菌。
六、营养成分含量指标鸡蛋是一种蛋白质丰富、脂肪含量适宜、维生素和矿物质丰富的食品,其营养成分含量是评判鸡蛋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胆固醇含量、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等都是对鸡蛋营养价值的重要评价指标。
1、鸡蛋的品质等级鸡蛋品质检测分级标准,主要使用欧盟标准、美国标准和本标准三大标准,根据鸡蛋的外形尺寸、重量、蛋壳表面缺陷(裂纹、污斑面积)、蛋黄颜色、血斑及肉斑等指标进行分级。
美国禽蛋品质分级标准中,将合格禽蛋分为AA、A、B三级,不合格禽蛋列为C级。
美国的鸡蛋标准我国鲜蛋的卫生标准主要对鲜蛋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以及食品添加剂等作出了要求,商务部颁发的鲜鸡蛋分级行业标准SBT10638-2011中,对蛋壳、蛋白、蛋黄、异物、哈夫单位、重量等作了规定。
中国鲜鸡蛋和鲜鸭蛋的品质分级要求2、鸡蛋的重量等级鸡蛋的重量是评定蛋的等级、新鲜度和结构的重要判断指标,是最直观、最常用的壳蛋分级指标。
很多国家以蛋重作为区分等级的标准,分为五个等级,一般来讲大蛋较国外鲜蛋重量分级标准自动分级系统中国鲜蛋重量分级标准3、鸡蛋的包装分级要求包装产品分级判别要求二、蛋的外在质量1、蛋壳质量良好的蛋壳质量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食品安全的风险,也能减少蛋壳破损导致的经济损失。
蛋壳品质的好坏由蛋壳的结构决定,根据测量尺度的不同,蛋壳的结构可分为4个层次:表观结构(肉眼视角)、微观结构(光学显微镜视角)、超微结构(电子显微视角)与晶体结构(X射线晶体衍射)蛋壳表观结构鸡蛋壳超微结构性状示意图2、蛋壳强度蛋壳强度即蛋壳最大承受的应力,国际上要求蛋竖放时,在2.94×10⁵pa(30个大气压)压下不破裂,2.65-3.5×10⁵pa的压力下,破蛋率不超过1%。
蛋壳强度与品种、营养和环境有关,白壳蛋的破损率相对较高。
鸡蛋的纵轴耐压力高于横轴,因此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以竖放为好。
蛋壳强度用蛋壳测试仪测定,单位单位kg/cm²或pa。
蛋壳强度测试仪3、蛋壳厚度蛋壳厚度是构成蛋壳耐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蛋品重要的质量和经济指标。
蛋壳的厚度一般应保持在0.35mm以上,耐压性好,可长途运输,便于储存。
蛋壳厚度对破损率有很大影响,壳厚0.38mm~0.40mm破损率为2%~3%,壳厚0.30mm~0.27mm破损率可能高达10%,壳厚小于0.25mm时破损率会高达85%。
鸡蛋品质技术指标
1. 外观指标:
- 蛋壳颜色均匀、光滑,无裂纹、变形或破损。
- 蛋壳无明显异味或污渍。
- 蛋壳的硬度适中,不易碎裂。
- 蛋壳表面光泽度良好,无斑点或毛发残留。
2. 内部指标:
- 蛋黄和蛋白比例适当,黄白分界明晰。
- 蛋黄坚挺、球形,无破损或凹陷。
- 蛋黄颜色鲜黄,纯正饱满。
- 蛋白清澈透明,无杂质或凝块。
- 蛋白黏度适中,不过稀或过浓。
- 蛋味香浓,无异味或腥味。
3. 重量指标:
- 鸡蛋的重量符合规定标准,一般为50克左右。
- 鸡蛋重量的波动范围小,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4. 存放指标:
- 鸡蛋存放期间无明显变质迹象,如腐烂、霉斑等。
- 蛋壳在存放过程中无明显变色或变硬。
5. 鸡蛋营养指标:
-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 胆固醇含量较低。
- 蛋黄富含脂溶性维生素A、D、E和K。
- 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均衡,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请注意,以上仅为一般而言的鸡蛋品质技术指标,并非详尽无遗。
因各地区、品种及养殖方式不同,可能还有其他指标需考虑。
具体品质指标应根据当地法规和标准进行确切判定。
鸡蛋品质技术指标鸡蛋作为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食材之一,其品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饮食体验。
为了保障鸡蛋的品质安全,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鸡蛋品质技术指标体系,以便对鸡蛋的关键品质指标进行准确评判和监控。
本文将从鸡蛋的外观、营养成分、味道、安全指标等方面,详细介绍鸡蛋品质技术指标。
一、外观指标1. 鸡蛋壳色:鸡蛋壳色应均匀一致,无破裂和污渍,颜色应符合国家标准。
2. 鸡蛋形状:鸡蛋应成椭圆形,大小适中,不应出现异常扁平或椭圆形。
3. 鸡蛋表面光滑度:鸡蛋表面应平整光滑,没有凹凸不平或明显的瑕疵。
4. 鸡蛋清蛋白透明度:清蛋白应透明且无异味,不应有浑浊或发黄的情况。
二、营养指标1. 蛋白质含量:蛋白质是鸡蛋的重要营养成分,其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保证鸡蛋的营养价值。
2. 脂肪含量:适量的脂肪对鸡蛋口感和口感的提高有重要作用,但过高的脂肪含量则会影响鸡蛋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
3. 维生素含量:鸡蛋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D等,这些维生素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对其含量进行检测可以确保鸡蛋的营养价值。
三、味道指标1. 鸡蛋蛋黄颜色:鸡蛋蛋黄颜色应鲜艳,丰满,符合鸡蛋的特征。
2. 味道:鸡蛋应具有新鲜的蛋香味道,没有异味和口感,符合食用要求。
3. 蛋黄液体度:蛋黄应具有一定的黏稠度,不应过于稀薄或者稠厚。
四、安全指标1. 重金属含量:检测鸡蛋中的重金属含量,保证鸡蛋的食用安全。
2. 农药残留:检测鸡蛋中的农药残留情况,确保鸡蛋的食用安全。
3. 病原微生物检测:对鸡蛋进行病原微生物的检测,保证鸡蛋的卫生安全。
通过上述品质技术指标,可以对鸡蛋进行全面的品质评估和监控。
厂家和消费者在购买和食用鸡蛋时也可以根据这些指标来选择符合要求的优质产品,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和健康。
实现了鸡蛋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的全面监管和质量保障。
鸡蛋质量检测与筛选的方法与评测标准鸡蛋是我们餐桌上常见的食物之一,饱含丰富的营养物质,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
然而,我们在购买鸡蛋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如何进行鸡蛋质量检测与筛选成了一项关键性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鸡蛋质量检测与筛选的方法与评测标准,帮助读者挑选到优质的鸡蛋。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鸡蛋质量检测的常见方法。
目前,鸡蛋质量检测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一、外观检测:外观是判断鸡蛋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仔细观察鸡蛋的外壳来评估它的质量。
一个外壳完整、光滑的鸡蛋往往意味着它的质量较好。
同时,我们还可以用手指轻轻敲击鸡蛋壳来判断其中是否有裂纹,如果发出清脆的声音,那么鸡蛋的质量就较好。
二、气室检测:气室是鸡蛋内部的一小块空气囊,也是评判鸡蛋新鲜程度的重要标志。
通过将鸡蛋沿竖直方向光源下观察,我们可以看到气室的大小。
新鲜的鸡蛋气室较小,可以用手指轻轻按压鸡蛋大头部位,如果感觉有一定的弹性,那么说明鸡蛋质量较好。
三、摇晃检测:敲击鸡蛋后摇晃鸡蛋,如果内部振动较小,那么说明蛋清与蛋黄的比例合理,鸡蛋质量较好。
相反,如果摇晃鸡蛋时有明显的杂声,可能是蛋清与蛋黄分离,鸡蛋的质量较差。
此外,鸡蛋质量检测中还存在着一些精细化的方法,如透明度检测、气味检测等。
这些方法需要仪器的辅助,主要应用于鸡蛋质量检测的专业领域。
然而,仅仅了解鸡蛋质量检测的方法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了解鸡蛋质量评测的标准。
国家对鸡蛋质量有明确的标准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外观指标:外观指标主要包括鸡蛋壳的完整性、色泽和光泽等。
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好的鸡蛋外壳应该完整、干净,色泽鲜亮,光泽适中。
二、内部指标:内部指标主要包括蛋黄和蛋白的比例、蛋黄颜色的鲜艳度等。
在国家标准中规定,新鲜鸡蛋的蛋黄比重应在0.14-0.16之间,蛋黄颜色偏黄。
三、微生物指标:微生物指标主要用来评估鸡蛋内部是否存在细菌、霉菌等有害物质。
国家标准对鸡蛋的总菌落数和大肠菌群数都有明确规定,好的鸡蛋应该不存在超标现象。
鸡蛋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常见的食材之一,其品质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品质。
鸡蛋的品质主要包括外观、内部结构和营养成分三个方面。
为了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各国都有相应的鸡蛋品质测定标准,本文将对鸡蛋品质测定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外观品质测定标准1.鸡蛋的形状应该为椭圆形,长径比应在1.2-1.4之间。
2.鸡蛋壳的颜色应为自然色,表面应光滑整洁,无裂纹、斑点等缺陷。
3.鸡蛋壳的硬度应适中,用手轻轻捏压时,应感觉坚实而有一定弹性。
4.鸡蛋的大小应符合标准,通常根据重量来区分,普通鸡蛋的重量为50g左右。
二、内部结构品质测定标准1.鸡蛋清应为透明或微黄色,不应有混浊或异味。
2.鸡蛋黄应为圆形或椭圆形,颜色应为鲜黄色或橙黄色,不应有异常颜色或异味。
3.鸡蛋的蛋壳和蛋白之间应有清晰的分界线,不应有混合现象。
4.鸡蛋内部应无血丝、血点等杂质。
三、营养成分品质测定标准1.鸡蛋中的蛋白质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一般为12%以上。
2.鸡蛋中的脂肪含量应适中,一般为10%左右。
3.鸡蛋中的胆固醇含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一般不超过250mg/100g。
4.鸡蛋中的维生素含量应保持在一定水平,其中维生素A和D 的含量较为重要。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的品质测定标准,还有一些其他方面需要注意:1.鸡蛋的保存期限一般为28天左右,过期的鸡蛋会产生恶臭,不能食用。
2.鸡蛋在煮熟时,要确保完全熟透,以避免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感染。
3.鸡蛋的来源应该可靠,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鸡蛋,以免食品安全问题。
总之,对于鸡蛋的品质测定需要注意多个方面,从外观、内部结构、营养成分等多个角度来进行评估。
消费者在购买和食用鸡蛋时,也应该仔细检查鸡蛋的品质,保证自己的健康和食品安全。
鸡蛋的内在质量标准
鸡蛋营养丰富,营养价值也很高,是一种优质的肉类食品,在我们的饮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们特别适合制作成各种美味的菜肴,是家庭膳食中极为必要的一种食物。
然而,要想买到好的鸡蛋,我们还需要了解鸡蛋质量标准。
一般来说,在评估鸡蛋质量时,应考虑的因素主要有鸡蛋的外观形态、质地、口感、口味、营养成分、活力和防腐功能。
首先,鸡蛋的外观要整齐,即鸡蛋的外壳应完整、有光洁,不带有破损、夹汁、生锈等现象。
其次,质地上也要求鸡蛋外壳结实,不致易碎。
此外,在口感方面,鸡蛋的外壳必须柔软而又温度钝感,口感舒适,其外壳能够与鸡蛋的黄褐色色泽契合,不致形成抵抗感。
鸡蛋的口味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应该清香干净,不含有异味。
此外,在鸡蛋的营养成分方面,鸡蛋的营养价值很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及钙、铁、磷、镁等多种营养素,可提供荷尔蒙、血红素及胆碱等物质。
另外,鸡蛋还具有较强的活力,可以更完善地释放营养物质。
最后,鸡蛋还具有较强的防腐能力,不易腐烂,可以延长使用期。
以上就是鸡蛋的内在质量评估标准,在选择鸡蛋时,要仔细检查鸡蛋的外形、质量、口感、口味等各个方面,以确保鸡蛋质量达标。
此外,还要注意存储鸡蛋的正确方法,在购买鸡蛋时尽量少买,并尽快食用,以免鸡蛋在储存中受潮,变质,影响食用安全。
只有掌握正确的鸡蛋选购、储存方法,才能确保食用更安全、更健康。
鸡蛋质量标准
鸡蛋的质量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外观:鸡蛋的表面应干净、无裂纹、无污渍、无异味、无变色、无霉斑等。
另外,鸡蛋应该是自然的形状而不是歪斜的。
2. 重量:根据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法规,鸡蛋的平均重量通常在50-70克之间。
3. 大小:鸡蛋的大小取决于种类,通常按照蛋子的重量排序小(45-53g)、中(53-63g)、大(63-73g)。
4. 蛋黄和蛋清的光泽和透明度:健康的鸡蛋应该可以明显地看到蛋黄和蛋清的颜色,同时它们应该清晰的区分。
5. 蛋白质含量和新鲜程度:摇晃鸡蛋时,新鲜鸡蛋的蛋白质应该有很少的液体移动,并且只在蛋黄周围有点蛋白清。
如果蛋白质变得薄并且发粘,表示鸡蛋已经过期。
6. 鸡蛋存储和保鲜性:鸡蛋应该存放在干燥,温度控制良好的地方,并且要尽量避免在存储期间受到冲击或震动。
鸡蛋的保质期通常在三到五周之间,透过蛋壳可以了解蛋浆龄。
鸡蛋品质测定标准鸡蛋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常见的一种食材,其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被广大消费者所喜爱。
为了确保消费者能够购买到优质的鸡蛋,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鸡蛋品质测定标准。
1. 外观:鸡蛋的外观是判断其品质的第一指标。
外观主要包括形状、大小、颜色和表面状况。
一般来说,优质的鸡蛋具有整齐的椭圆形状,大小均匀,壳面光滑无裂纹。
颜色方面,根据不同品种的鸡蛋,可以有不同的标准。
一般而言,黄壳鸡蛋应该呈现出均匀明亮的黄色,白壳鸡蛋应该呈现出均匀明亮的白色。
同时,鸡蛋的表面也不应该有任何异味、霉斑或污渍。
2. 内部品质:内部品质主要包括蛋黄和蛋白的状况。
蛋黄应该呈现出鲜亮的橘黄色,而且质地应该均匀饱满,没有液体渗出。
蛋白应该透明、凝固度适中,没有血丝、黑点或者其他异物。
3. 蛋壳强度:鸡蛋蛋壳的强度是判断鸡蛋新鲜程度和是否易碎的重要指标。
通常情况下,新鲜的鸡蛋蛋壳应该坚硬,不易破碎。
鸡蛋蛋壳强度的测定可以通过使用硬度计进行,结果应该在一定范围内。
4. 蛋黄含量:鸡蛋的蛋黄含量是一个重要的营养指标。
根据不同品种的鸡蛋,其蛋黄含量有所差异。
优质的鸡蛋应该具有较高的蛋黄含量,而且蛋黄的颜色饱满、均匀。
5. 细菌检测:为了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鸡蛋需要进行细菌检测。
常规检测项目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
合格的鸡蛋应该没有细菌污染。
6. 含铅量检测:铅是一种有害的重金属,过量摄入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鸡蛋中的铅含量也是一个重要的检测项目。
合格的鸡蛋应该含铅量在国家规定的安全范围内。
综上所述,鸡蛋的品质测定标准涵盖了外观、内部品质、蛋壳强度、蛋黄含量、细菌检测、含铅量检测等多个方面。
通过执行这些标准,可以确保消费者购买到优质、新鲜、安全的鸡蛋,保障其健康与权益。
鸡蛋的相关标准及检验一、国家卫生标准为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加强对蛋与蛋制品的卫生管理,提高蛋品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国家制定了蛋品卫生标准。
按照卫生部提出的、原技术监督局《鲜蛋卫生标准》(GB2748—2003),鲜蛋的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应达到下列要求。
1、感官指标2、理化指标二、鸡蛋的品质鉴别方法(一)感官检别法:感官鉴别是凭检验者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觉器官,通过看、听、嗅、摸等方法来鉴别鸡蛋的质量。
该方法基本上不需要任何仪器设备、操作简便,因此应用最为广泛但其检验结果受检验者的实践经验是否丰富的影响较大。
(二)光照鉴别法:利用光线透视观察鸡蛋的内容物变化情况来鉴别蛋的品质。
此法简单易行,准确、快速。
该法是国内外经营鲜蛋和蛋品加工普遍利用的理想方法,用以补充感官检验的不足。
光照透视原理是根据蛋壳分布的气孔具有透光性,在光的透视下,可观察蛋壳、气室高度、蛋白、蛋黄、系带和胚胎状况,鉴别禽蛋的品质,做出综合评定。
(三)相对密度鉴别法:利用蛋的新鲜程度降低后,蛋内水分蒸发,气室扩大,内容物质量减轻的变化,在一定相对密度的盐水溶液中观察其沉浮情况来鉴别蛋的新鲜程度。
(四)荧光检验鉴别法:荧光鉴别的原理是用紫外光照射,蛋的鲜陈由荧光强度的强弱反映出来,质量新鲜的蛋荧光强度弱,而越陈旧的蛋荧光强度越强。
三、国内销售鲜蛋的分级标准目前虽然尚未有全国统一的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但各地为了适应消费者需要,也制定了分级标准,一般是:1、一级蛋:鸡蛋不分大小,凡是新鲜、无破损的按一级蛋销售。
成批的仔蛋、裂纹蛋、大血筋蛋、血环蛋以及泥污蛋、雨淋蛋按一级蛋折价销售。
2、二级蛋:指硌窝蛋、黏眼蛋、穿眼蛋(小口留清)、头照蛋(指未受精蛋)、穿黄蛋和靠黄蛋等。
3、三级蛋:指大口留清蛋、红贴皮蛋、散黄蛋、外霉蛋等。
对于其它不能食用的变质蛋一律不准销售。
上述一、二、三级不同等级的蛋,由于质量上有差别,所以销售价格也同样存在差别,其差价幅度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也有所不同。
Poultr ̄Science 中图分类号:¥879.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1 1)03-0027-02 健康、优良的种禽所产的种蛋并非100%都合 格。因此,对种蛋必须严格选择。种蛋的品质是决 定孵化率高低的关键因素,也关系到雏禽的质量 和以后的生活力,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选购种蛋 时要小心仔细,防止意外破损,按照合格种蛋标准 挑选,尽量避免将合格种蛋剔除,也不可大意收购 劣质种蛋或无精蛋造成经济损失。一般可从种蛋 的外观判断种蛋的新鲜程度和是否合格,必要时 也需要检查蛋壳、气室、蛋黄、血斑等肉眼看不见 的项目。选购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种蛋来源与受精率 1.1 种蛋来源 对于种蛋选择的原则是首先注 重种蛋的来源,其次要对品质进行表观选择。种蛋 应来自饲养管理正常、健康而高产的群体,否则将 导致生产性能不高,或者带来疾病。群体患病有的 可通过蛋传递下一代,如鹅白痢等,同时也影响受 精率和孵化率。 1.2 受精率受精率是影响孵化率的主要因素。 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若鸭群的公母配偶比例 适宜,一般为1:5~8,则鸭种蛋的受精率较高,一 般在90%以上。健康种鹅群公、母配比要适当(1: 3~5),受精率高。肉种鸡公母的配比一般为1:10 左右,蛋种鸡的公母配比一般为1:40左右,此外 种鸡的年龄与孵化率也有关系,一般鸡在第二年 产的蛋比较好,孵化率也比较高。初产母鸡半个月 以内的蛋不应作种蛋,因为这时的母鸡性机能活 动差,故受精率低。 1.3 种禽的免疫 种禽一般在饲养场里都会受 到常规的免疫接种,但要注意在选购种蛋时要询 收稿日期:2011一Ol—l7 成就未来 问一下,产蛋种禽在开产前是否注射过母体免疫 疫苗。注射过这样的疫苗,雏禽出雏就已经得到了 的免疫,这样的雏禽在售出前就不必再接种疫苗 了。相反,种禽没有接受过这样的免疫,所产的种 蛋所孵化出的雏禽必须接种疫苗。否则无论孵化 场还是购买的农户都会因雏禽生病死亡受到极大 的经济损失。 2 新鲜度 种蛋保存时间越短,蛋越新鲜,胚胎生活力越 强,孵化率越高。种蛋一般在产出7日后入孵为 宜,3~5d之间效果最佳,最长不能超过15d,因为 7d内的受精种蛋孵化率下降不明显,但7d之后受 精种蛋孵化率明显下降,15d以上的受精种蛋孵化 率不足50%。因此应以选购产后一周内的蛋为宜。 否则,孵化率降低,雏禽体质衰弱。从蛋的外观可 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蛋的新鲜程度,新鲜的种蛋 蛋壳干净,附有石灰质的微粒,好似覆有一层薄霜 状粉末,没有光泽。陈蛋则蛋壳发亮,壳上有斑点。 通过照蛋可以观察到,陈蛋气室大,这样的种蛋不 宜用于孵化。 3 清洁度 种蛋蛋壳要保持清洁,合格种蛋的蛋壳表面 清洁,无粪便、破蛋液等污物,新鲜种蛋的表面光 滑,带有光泽。如有粪便或脏物污染,易被细菌入 侵,引起腐败发臭,死胚增加,雏鸡品质下降,甚至 污染正常的种蛋,造成孵化率下降,同时污染物可 能堵塞气孔,影响气体交换,使胚胎得不到应有的 氧气和排不出二氧化碳,造成死胚,降低孵化率。 对少数轻度污染的种蛋,可轻轻擦拭和消毒后入 孵,消毒可以用40℃左右温水稀释成的0.1%新洁 家禽科学2011.3 尔灭溶液擦洗,并抹干后作为种蛋人孵。 4 蛋重 种蛋按照品种、品系的特点,选择大小适中, 符合品种的蛋重要求的种蛋人孵。一般不超过蛋 重标准的±15%为宜,蛋重过大或过小,其孵化率 都会降低,且雏鸡体重大小不一。如蛋用鸭要求在 50 ̄65g。一般鹅蛋重为160 ̄200g(3.2~4两)。另 外,适于孵鸡的种蛋重量在55~60g较为适宜。 5 蛋形 蛋形以椭圆形为宜,两端匀称,过长、过圆、腰 凸、橄榄形等畸形蛋必须剔除,否则孵化率降低, 甚至出现畸形雏。鸭蛋的蛋形指数最佳在1.3~ 1.4,鸡蛋的蛋形指数为0.72~O.75,鹅的蛋型指数 是1.4~1.5,蛋形指数即蛋的纵径与横径之比。双 黄蛋不许做种蛋。蛋壳有皱纹、沙皮的都属于遗传 缺陷,不能作种蛋。 6蛋壳厚度 种蛋应选择蛋壳结构致密均匀、厚薄均匀适 度,蛋壳过厚,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发不良,胚胎破 壳困难,孵化率也低;太薄或粗糙,水分蒸发快,也 易破裂,孵化率低,这两种蛋都不宜留作种用。蛋 壳破损的蛋不能用来孵化。鸡种蛋的蛋壳厚度一 般为0.33-0.35mm左右,鸭蛋壳厚度一般是0.35~ 0.37mm。观察蛋壳薄厚可已通过测比重了解。
青岛正大有限公司种禽事业部 文件编号:BBBODD0401
合格种蛋选择标准
1.蛋重:50-70g之间,前期种蛋可降至下限48g,后期种蛋蛋
重可适当放宽标准
2.蛋形:正常形状为卵圆形,其它如:双黄蛋、过长、过圆、
腰凸、橄榄形(大小头不分)、两头尖、小头歪等均应列入淘汰蛋范
围。另外,同一批次种蛋相对比较,过大或过小的种蛋也应列为淘汰
蛋。
3.蛋壳颜色和质量:蛋壳正常颜色为浅棕褐色,质地致密,无
裂纹。蛋壳过厚的钢皮蛋、蛋壳过薄的沙皮蛋、裂纹蛋、皱纹蛋、破
蛋均列为淘汰蛋。
4.清洁度:作为合格的入孵种蛋蛋壳表面必须保持清洁,不准
有异物和污物,包括粪便、蛋黄、蛋清、垫料、羽毛等,脏蛋坚决淘
汰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