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明代文学概论

明代文学概论

明代文学概论
明代文学概论

目录

明代文学/1

第一章明代文学概述/1

第一节城市文化的形成/1

第二节明代文学的哲学基础/2 第三节俗文学的发展/4

第四节流派发展/6

第二章明代诗文/8

第一节明初诗文/8

第二节中期诗文/9

第三节晚期诗文/10

第三章三国演义/11

第一节成书过程和作者/11

第二节情节和主旨/13

第三节人物形象/16

第四节艺术成就/18

第四章水浒传/21

第一节成书过程和作者

第二节思想意蕴/21

第三节人物形象/25

第四节艺术特征/26

第五节影响/30

第五章明代杂剧流变/30

第一节明初杂剧/31

第二节中后期杂剧/34

第三节徐渭/34

第六章明代传奇/33

第一节明初传奇/34

第二节三大传奇/34

第三节沈汤之争/35

第七章汤显祖/37

第一节生平思想/37

第二节临川四梦/38

第三节牡丹亭/40

第八章西游记/45

第一节故事源流/45

第二节故事构架/46

第三节形象分析/48

第四节艺术元素/48

第九章金瓶梅/58

第一节思想内容/48

第二节人物分析/51

第三节文学地位/53

明代文学

元明清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第二个高潮。如果说,元代戏曲是这个高潮的开始,那么,明代文学则是一个突变。文学观念、文学内容、文学形式和审美趣味都发生突变的时代。

第一章明代文学概述

重点:明代文学的文化背景;哲学基础;俗文学主流

明代文学发展的走势,是一个先抑后扬态势。以嘉靖年间(1522 ——1566年)为界,可分前后两期。前期为准备期;后期为文学突变期。

前期,回归期。即对儒学文艺观的回归。社会由乱而治。(虽然明初的动荡,形成了一股人心思治、崇拜英雄的思潮,出现了一批有忧患意识和时代使命感的作家,也产生了一批崇尚雄健、具有阳刚之美的作品。最有代表性的是长篇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给文坛带来了短暂的繁荣。)随着明初经济复苏,社会相对稳定,再加之政治上的特务统治和文化上的专制主义,思想的理学控制,增添了创作上的不安全感。无奈文人向古人乞讨人们转向对平稳和谐、雍容典雅的欣赏。此时台阁体、道德剧大行其道,创作步入了贵族化和御用化的轨道,而走向死沉。

后期,是文学突变时期。随着商业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思想统治的松动,王阳明心学的流行,创作主体精神高扬,文学很快复苏而大步迈进,很快地迎来了文学突变和全面繁荣。小说有《西游记》、《金瓶梅》问世;戏曲有《宝剑记》、《浣沙记》、《鸣凤记》三大传奇问世,汤、沈剧坛争霸;诗文流派此起彼伏;三言两拍,叹为奇观。共同的审美趣味急剧转向世俗化、个性化和趣味化。完成了文学史上的一次突破。

构成这种突变的主要背景有:

第一节城市文化的形成(明代文学背景之一)商业与中国的文学总是有联系的,特别是宋词离不开宋代发达的商业经济。歌伎的浅斟低唱,更是商业经济的产物。到了明代,这种现象变得愈加明显。

一、文人商人化(文学突变的基础)。

至明代中、后期,随商业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迅速扩大,加强了文人与商人的联系。商人的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奢糜,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羡慕,清高的文人也走出了封闭的小天地,留恋繁华,出入市井,乐于于市民往来,具有了一种世俗平民化的特征。越到以后,越来越多的作家就是出身商人。这为明代文学的突变提供了可能。千百年文人一直持守的矜持、尊严和斯文,很快就彻底扫地了。这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悲哀。

二、读者市民化(文学突变的内因)

文人的市民化,促使了市民化的读者群的形成。读者的变化,要求作者对文学的内容、风格趣味作相应的调整。无疑市民的生活,市民的情趣,市民的形象成为了作家最关注的对象。在诗文、小说、戏曲中,显得越发举足轻重。再清高的作家,也按耐不住对城市的热闹和繁华的向往,毫不掩饰对美色和金钱的欣羡,甚至高歌恣情纵乐,在俗世的追逐欢笑中,寻求人生的乐趣。如《金瓶梅》中商人西门庆第一次成为了一部长篇小说的主人公,冠冕堂皇地走进了艺术殿堂。《三言》、《两拍》更是把市民中的总总林林、形形色色的人物,表现的淋漓尽致。作家能迅速的抓住这个看点,也证明了作者嗅觉的敏感。由此可见,物质利益对文学价值取向的影响。

三、艺术趣味世俗化(文学突变的方向)

作品内容的世俗化,也带来了艺术趣味和文学观念的世俗化。在明代时兴着一种“世俗之趣”。这种艺术趣味的基本特征:

其一,题材:重日常琐事,日用起居。

其二,语言:率真自然,俚俗明白。

其三,功用:供人爱玩、足资谈笑。文学的作用不再是“载道”和“明道”了,完成了对文学传统的一次反叛。表现多率真自然,语言尚俚俗明白,效果求俚俗明白。这些在小说、戏曲、民歌等通俗文学中表现得非常明显。文坛舆论也大力鼓吹“寄意于时俗”,从“耳目之内,日用起居”中极摹“世情”,欣赏“最浅最俚亦最真”的语言,提倡文章之用就是“供人爱玩”、“足资谈笑”。人们突然发现,原来文学与生活是如此贴近。

第二节张扬个性和肯定人欲(突变的思想基础)

一、王学兴起和禅学渗透:(价值观的哲学基础)

明初的独裁政治,必然带来思想的禁锢。理学的提倡,八股文的实行,造成了思想文化界的压抑。越是压抑,也越积累着冲破的力量,明中后期,思想界出现了两股重要的力量。一是王学;一是禅学。两者本质又具有同一性。

1、王学。

王学是指思想家王守仁创立的一种思想学说。由于他以心作为衡量事物是非的标准,故有称为“心学”。他认为“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心外无物”。一切以我“良知”为是非标准,孔子之言,良知以为不对,我也不敢以为对。这样的观点打破了程朱理学的统治,动摇了思想偶像的神圣地位,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只要心里想做的,就是合理的。还提出顺心率性而为。说“百姓日用即道”,“穿衣吃饭即理”。孔子也说:食、色性也。充分肯定了人欲要求和个性的自由发展。这一思想为文人士子广泛接受,对文学影响非常之大。

2、禅学。明代狂禅之风盛行。

禅学与心学有许多相通之处,本来王学吸收禅学许多东西。禅学所强调的也是张扬个性、自我肯定、否定权威、否定我以外的一切。主要观点有:本心是道,本心即佛。其它一切都是虚妄的,乃至佛祖、经义也是“死窖子”、“破草鞋”。是非善恶皆定于我。这种思想在文人阶层中广泛渗透。这些对作家影响很大。

两种理论都鼓吹否定偶像、冲破束缚、张扬个性、肯定自我。

二、肯定人欲

两种思想在文学上的反映,就是肯定人欲的合理性。人欲就是与生俱来的七情六欲,就是世俗的爱好和个人的情欲。在中国文学史上,从来没有那一个朝代像明代作家那样清楚的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和善待自己。他们把自身存在的和拥有的一切,都看成合理

的。即使是毛病和陋习,也自我欣赏爱不释手。而且,认为人的情欲是人身上最真实、最自然、最本我的部分,理应得到尊重和理解。李挚主张顺从人的个性,满足人的欲望。汤显祖、袁宏道把情欲在内的追求现实享受的“情”与“理”相对立,提出了“世总为情”、“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寄达观》)反对“拂情以为理”,极力宣扬“情”解放。袁宏道公开宣扬追求人间的真乐乃是“目极世间之色,耳极世间之声,身极世间之鲜,口极世间之谭”,乃至宾客满席,妓妾数人,寻欢作乐到朝不谋夕,恬不知耻的地步。因此,明中叶后,在文士中出现了一批放诞不羁的“狂士”(扬州八怪、吴中四子、唐伯虎点秋香,其妻妾可玩两桌牌),社会上兴起了一股高扬个性和肯定人欲的思潮。这一切深刻地影响到文学的创作。

第三节俗文学的发展

明代既有了市民文化的背景,又有了对个性和人欲的肯定,那么,以世俗为主的通俗文学的快速发展,就变得顺理成章了。当然,也表现出他们的策略。

一、俗文学地位的提高

(一)理论上的肯定。这实质上是认定其价值、给予其身份的工作。中国文学的传统观念中,诗文是正宗,俗文学被视为鄙野之言、淫邪之词。随着俗文学的普及、发展和读者群的扩大,从理论对它的评定成为了必须的工作。对俗文学的肯定,分两步走。

其一,与正宗文学平等。权威人士纷纷表明态度,文坛领袖李梦阳第一次将《西厢记》与《离骚》并列。唐宋派的王慎中、唐顺之一批名士,将《水浒》与《史记》并称。激进的思想家李贽将《西厢记》、《水浒》与《离骚》、《史记》和杜诗并列为五大奇书。

其二,高出正宗文学和经书。李贽认为一代有一代之文章,《西厢记》、《水浒传》就是“古今至文”。袁宏道说《六经》、《史记》都不如《水浒传》。冯梦龙认为《论语》、《孝经》的感染力不如小说“捷且深”。还说“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

以上的言论大大地提高了小说、戏曲和民间文学的地位,同时也鼓励了小说、戏曲和通俗文学的创作。

(二)本身的艺术魅力。

其一,四大奇书展示出无穷魅力。

第一,形式完美。创造出完美的也是唯一的章回小说形式,这一点与格律诗具有同样的意义。其特点: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每回故事相对独立,段落整齐,前后勾连,

首尾相接,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第二,形成系列。开创了四个小说系列:以《三国演义》为代表历史小说系列;以《水浒传》为代表的英雄传奇系列;以《西游记》为代表的神魔小说系列;以《金瓶梅》为代表的世情小说系列。对后世小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世人纷纷效仿,无超越者。

第三,显示轨迹。展示了长篇小说艺术发展的历程。长篇小说发展变化迅速。

主要特征:

成书过程:由历代集体创作而个人独创;

创作意识:从借史演义、英雄奇事、神话故事到面对现实,关注人生;

表现题材:从历史兴亡的国家大事、奇事到日常生活、家庭小事;

所写人物:由英雄怪杰,到寻常百姓;

塑造典型:由单一性格(特征性格),到多重性格(复合性格);

情节结构:由线形到网状;

语言叙述:由半白半文,到口语化、方言化。

其二,戏曲再起高潮。

第一,传奇:把中国戏曲推向了第二个高潮。三大传奇、文采派和格律派两

大阵容的形成(汤、沈两大戏曲泰斗的登场)。

第二,杂剧:虽已衰落,但还在不断地寻找突破和创新。创新有三:一是演

唱:形式多样。朱有燉的杂剧采用了对唱、合唱、接唱的形式和南北合套的体制。二是剧本:王九思的《中山狼院本》以一折为一本,开启了短剧创作的先风。三是词曲,以徐渭的《四声猿》为代表,兴起了用南曲写杂剧的风气。

二、通俗文学特征认识的深化(新的文学观念的形成)

随着小说、戏曲的发展,人们对于文学的特征认识进一步深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度重视情感特征。

明代作家对情感的论述特别丰富,常常把感情作为评价作品的重要标准,而传统的文论对情的表现是抑制的。对这点明确的有几个重要的作家。

冯梦龙提出了“情教”说,把自己的小说集定名为《情史》。

汤显祖提出了“至情”和“世总为情”的观点,并以“至情”为人生的最高境界。他塑造的至情人杜丽娘,就是这一艺术观点的实践。李贽称《水浒传》是“发愤之所作”。

李梦阳赞扬民歌“无非其情也”,说“真诗乃在民间”。从情感上否定了高雅文学的价值。这种对于文学特征的认识和思考,是一种肯定自我、张扬个性的表现,有力的促进了俗文学的发展。

(二)清晰认识虚实关系。

中国人是认真的,对文学中虚构认识远远落后于对“真”的认识。文史分家是一种迟来得醒悟。就是对文学的艺术虚构的肯定,是对小说和戏曲特征的理论上的认识升华。明以前的文学理论,主要建立在诗文的评论上,重在诚、真、信、实,对艺术虚构持否定态度。直到明代的胡应麟才对唐传奇的虚构有了清楚的认识,说“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作“幻设语”。称戏曲无非戏也。叶昼说:“《水浒传》事节都是假的,说来却是逼真,所以妙。”

(三)探讨人物性格刻划。(开始了对人物塑造的探讨)

1、写形传神

作为叙事性文学的首要标准被重视。徐渭在评《西厢记》时说:作西厢者,妙在竭力描写莺之娇痴,张之笨趣,方为传神。

2、个性鲜明

叶昼评《水浒传》时提到的标准是人物的鲜明的个性。称道《水浒》写人物是“一毫不差,半些不混。”

(四)注重语言通俗易懂。(对典雅语言发起了挑战)

蒋大器序中说《三国演义》:“读诵者人人得而知之。”还说三国“一开卷,千万载之事豁然于心胸。”这些标准对典雅语言艺术形成严重挑战。

三、雅、俗文学的交融

1、雅文学俗化

正宗的雅文学诗文,向民间文学靠拢。风格自由活泼,语言俗而有趣,浅而

不薄。文言小说话本化,诗歌民歌化。如袁宏道的《湖上》一诗:“一日湖上走,一日湖上坐;一日湖上住,一日湖上卧。”

2、俗文学雅化

民间文学中的俗字、俗体和通俗的风格作品,如戏曲、话本、民歌、笑话、

故事,不断的被文人修改、加工,逐步演变为雅部;俗文学的创作意趣、题材趋向、表现手法、语言运用,亦趋向雅化。

3、雅俗文学兼顾的作家群

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康海是状元作家,却大写戏曲。

王世贞雅文学的领袖却写小说。(有人说写了《金瓶梅》)

第四节流派的繁荣

一、集团林立、流派纷呈。

明代文坛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流派太多。明代人喜欢标新立异,也许这也是一种时代精神的在文学中的折射。

诗文方面有:以三杨(杨士奇、溥、荣)为代表的台阁体;李东阳的茶陵派;前后七子;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云间派。

戏曲方面有:临川派、吴江派。

还有按地域分的:吴中四杰、闵中十才子;社名分的:碧山十老、几社六子。时代分的:景泰十才子、嘉靖八才子。

二、观点偏颇、霸气十足。

其一,明代文学流派的形成特征,主要是“主张型”的。他们靠文学主张和观点的一致或相近聚合在一起。

其二,有强烈的革新意识。无论他们高喊什么样的口号,打着什么样的旗帜,其本质就是改革,革除前弊,使文学创作符合自己规范和要求:或重格律声调,或重意象风韵;或重形式文采,或重真情实感;或重直抒胸臆,或重法古就范。

其三,惟我独尊、霸气十足。这些流派中缺少领袖式人物,形成了群龙无首的局面。大家各执一端,不可一世,批评他人,抹杀一切。标新立异,矫枉过正,好走极端。如诗文流派之争,戏曲流派之争都是如此。

袁宏道、张岱。

第二章明代诗文

重点:流派多;观点多

总的成就不值唐宋,但有几点是远超过前代的。三多现象

其一,作家作品数量。作品的数量却浩如烟海,仅录于《明诗综》中的诗人三千四百家,著录于《千倾堂书目》的明人别集四千九百多种。数目之巨,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朝代。但众乏大家,成就不是很高。

其二,流派林立

明代诗文流派是非常之多,划分的方式也很多。有兴趣型、地域型、政治型。其中以主张型影响最大。

其三,主张众多。

明代诗人处于文学突变时期,虽无大家,但想法很多。事实证明,文学论争太少了过于寂寞,太多了容易混乱,还是中庸的好。

第一节初期诗文(低谷期)

明初诗文相对比较寂静,是低潮期

明初诗坛活跃的诗人,他们大都生活在元明交替之际,在元末的社会动荡和明初的政治高压之下,作品主要表现了时代的创伤和自己愁苦郁闷的心态,风格凝重悲怆。

一、高启(吴中四杰之一)

吴中四杰:指是明初四位诗人,他们是高启、杨基、张羽、徐贲。因为四位都是吴人,又因主要创作是诗,故又称“吴诗派”。其中以高启成就最高。

其一,其为人和诗风像李白,个性自由、才情奔放、飘逸。像李白一样,其才为皇上朱元璋所赏识,召修元史,授翰林院编修,迁户部侍郎。后坚辞求归,终被朱元璋腰斩于市,年三十九岁。他的死,与他孤傲放达、不肯与统治者合作的性格有关,他在《青丘子歌》中这样自我描述说:“青丘子,臞而清,本是五云阁下之仙卿。何年降谪在人间,向人不道姓与名。蹑屫厌远游,荷锄懒躬耕。有剑任锈涩,有书任纵横。不肯折腰为五斗米,不肯掉舌下七十城。赶好觅诗句,自吟自酬赓。”他的生活也非常个性化的,“头发不暇栉,家事不及营。儿啼不知怜,客至不果迎”。“向水中独坐,林中独行”。可见他是一位个性自由、无拘无束的苦吟诗人。

其二,其诗在内容上特点:一是鲜明的时代色彩,写动荡社会给人们带来得种种灾难和痛苦。如《过奉口战场》反映了战乱带给人们的苦难。二是对精神世界、心灵空间的拓展,写内心的苦闷,为官的拘束。如《池上雁》,以隐喻得手法,表现自己不得自由的苦闷和孤独。

其三,艺术上:可以说风格多样,也可以说没有风格。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模拟别人的风格。《四库提要》说他“拟汉魏似汉魏,拟六朝似六朝,拟唐似唐,拟宋似宋,凡古人之所长,无不兼之”。但“未能熔铸变化,自成一家“。但总的是取法汉魏,主张复古。开明中期复古先声。

二、宋濂

明代开国文臣,名气较大,据《明史》载,外国贡使多知其名,常问候,以

重金购其文集。

其一,他的散文以传记文最为出色,写人记事,简洁生动,善于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和一二件典型事例,寥寥数笔,突出人物形象。还善于寓褒贬于叙事之中,使是非善恶自见。代表作有《秦士录》、《王冕传》等。

其二,其文学观比较保守,主张继承唐宋古文家的“文以载道”的观点,对道之外的内容加以排斥,缺少一种包容的气魄,有浓烈的卫道气息,因而,他也成了后来台阁体的先声。

三、刘基

被称为一代宗师。政治地位高,名声显赫,元进士,任江浙儒学提举,后弃官归隐。

又被朱元璋邀请出山,以超人的智慧助朱元璋平定天下。官至御史

大夫、弘文馆学士。

作为文学家,诗、词、文皆有成就,但诗词不及高启,散文不及宋濂。成就最高的是他的寓言散文集《郁离子》。其特点有二:

其一,现实性、批判性强。通过寓言的形式,揭露社会的弊端,表达愤世嫉俗和拯救时弊的政治愿望。

其二,构思巧妙、寓意深刻。这些文章继承了先秦历史和诸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艺术传统,把要说的道理通过一个个故事的形式反映出来,夹叙夹议,既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又说明问题、深化主题。体裁短小,文字简洁。

四、台阁体(成为许多诗文流派批判的对象,许多流派的形成,都是针对它的存在)

其一,名解:是指明初台阁名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

的风格。

其二,特征:内容贫乏,题材是“颂圣德、歌太平”,多为应制、题赠、酬应。艺术上追求平正典丽。

五、茶陵派

其一,是指明前期以李东阳为代表的一个诗派,因其是茶陵人,故名茶陵诗

派。

其二,李东阳朝廷重臣,立朝五十年,入阁十八年,官至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他注意培养新人,奖掖后学,推举人才,故门生满朝。因而他的特殊的政治背景,成为了文坛上呼风唤雨的人物,影响很大。

其三,理论主张:诗学汉唐。为了匡救台阁体的弊端,特别强调宗法杜甫,重视诗法和声调,成为了前后七子的先导。(主要是方法)

其四,反映了官场的陋习,抒发了自己的真实感情。但由于自己的台阁生活,仍保留了许多台阁体的痕迹。这又引起了前七子的不满。(主要是内容、风格)

第二节中期诗文(酝酿期)

明中期诗坛经历了一次新的变化,变化的特征就是复古思潮日趋活跃。最有代表性的是前后七子和唐宋派。他们希望从文学遗产中寻找改变文坛寂静和僵化的药方,寻找推动文学发展的动力。

一、前七子

其一,是明代中期出现的一个诗派,他们是李梦阳、何景明、王九思、边贡、

康海、徐祯卿、王廷相七人。(七人皆为进士,其中康海还是状元,是中国文学史上整体学历最高的一个文学流派,皆在朝廷为官。)

其二,两个论点:

一是,复古论。提出了文必西汉、诗必盛唐的复古口号。从古诗中去寻找改变台阁体空洞无物的方法。

二是,主情说。不满理学风气盛行,提出“真诗在民间”的主情说。论点的提出是因为对文学的现状不满和对文学本质的思考,也反映了七子的文学观念由雅向俗转变的发展轨迹。由于过分重视古人的法度格调,也影响了作者情感自由充分的流露。

其三,内容。

第一,大量的拟古之作。有时显得内容空洞和情感浅薄。如李梦阳诗中总喜用常用的词和前人用过的词,特别喜用“风尘”二字,故称他为“李风尘”。

第二,反映时政、干预时政,有较强的使命感、危机感和批判意识。写了许多揭露社会黑暗、吏治丑恶、宦官专权的作品。反对台阁体的一味粉饰太平的做法。

第三,重视民间生活、表现市井人物。李梦阳一生与许多商人有过密切的交往,他的诗文中出现了不少的商人形象。

二、后七子

其一,是继前前七子之后,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的倡导复古的一个诗派。

其二,理论主张:

第一,重法。除在很大程度上承接前七子的文学思想外,在学古过程中,对

法度、格律的讲究更趋于强化和具体化。并把这些落实到具体作品的辞采、句法、结构中去,成为有板有眼的艺术法则。对一门进行了细化。

第二,重情。表现出对文学本质的深刻认识。后七子中复古理论集大成者王士贞提出:诗歌创作要“本于情实”,“因意见法”。把情视为艺术创作的重点,呼吁于诗要求真情,于人要求真人。这与当时的时代精神是相通的,受到普遍的赞扬和推崇。王士贞的诗文中就有许多感情真挚的佳作。

第三,重实。即重视现实、干预现实。复古不忘现实,是他们的可贵处。后七子,特别是领袖王士贞写了许多反映现实黑暗的作品。敢于把矛头直指严嵩父子和贵族藩王,表现出惊人的胆量和勇气。

三、吴中四子

其一,指的是明中期以唐寅为代表的“吴中四才子”,他们是祝允明、文徵

明和后来投奔前七子的徐祯卿。

其二,四才子除徐祯卿外,都是能诗能文,善书善画才情浪漫,风流倜荡。性格狷介、疏狂玩世,他们不再满足于精神方面的追求,而是强调物质方面的享受:声色之乐、羡艳之情、饮食之奉。有明显的市民色彩。如唐寅的诗中写到:“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四、唐宋派:是与前后七子对抗的一个流派。

1、名词解释:唐宋派是明中期一个文学(包括诗文)流派,代表人物有唐

顺之、茅坤和归有光等人。

2、理论主张:

其一,复古。但与七子不同,他们推崇唐宋的韩、柳、欧、曾,复唐宋之古。

他们以为秦汉之文,即不通顺又无生气。王慎中认为:“学马迁莫如欧,学班固莫如曾。”特别推崇曾巩。茅坤辑录八大家之文,提出八大家之名。

其二,“直据胸臆,信手写出。”他们只是借古人之法,来表现个人的“真精神和千古不可磨灭之见”。

第三节后期诗文(突变期)

明后期诗文,相对以前的诗文,有了很大的变化。一是对前后七子的拟古蹈袭的否定,批评了他们创作失真的毛病。一是对人欲、人性和文学的主体性的肯定。这成为了明后期诗文的主要特色。

一、公安派

(一)名词解释:是晚明出现的一个相当有影响的文学流派主要代表有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其中以元宏道影响最为突出。因为他们是湖北公安人,故称公安派。

(二)基本主张:

一是,重性灵。袁宏道提出“性灵说”的著名主张。性灵的核心,就是真情、真声、真言。即“任性而发”,“信心而出,信口而谈”。他说:“情至之语,自能感人,是谓真诗。”充分肯定了个人情感的与生活意欲的合理性,同时,把个体自由情性和欲望作为创作的重要内容。任性得如刁蛮无理的公主,一切任性而为。

二是,个性化。他自己的解释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意思是强调独创、个性化的重要性,反对各种条条框框的约束。因此,写出了许多不象诗的诗。

这是对传统“文以载道”的文学观是一个有力的冲击。

(三)创作情况:

其一,内容上:他们知道什么多写,什么不写。有意躲避崇高,无关国计民生。不

当正人君子,不摆训人面孔。不关心主旋律的东西,只说生活中的事情。

一是,主要抒发个人的感受。有官场的压抑和苦闷,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也有抒写放荡不羁的豪情和怀才不济的抑郁。

二是,根据生活体验与个人志趣爱好,抒情写景,赋事状物,最不喜铺陈道理,刻意雕琢。如自己白了一根头发写了一首诗;妓女掉了一根头发,也立即写首诗作纪念。总之,所写都属于自己的,个性色彩鲜明。绝不写那种“心中本无可喜事而欲强笑,亦无可哀事而欲强哭”的“虚浮”的诗。

其二,风格清新洒脱、轻逸自如、意趣横生,语言通俗活波。

其三,率直浅俗,缺少锤炼。如《渐渐诗戏题壁上》:“明月渐渐高,青山渐渐卑;花枝渐渐红,春色渐渐亏;禄食渐渐多,牙齿渐渐稀;姬妾渐渐广,颜色渐渐衰。”再如:“一日湖上走,一日湖上坐;一日湖上住,一日湖上卧。”可见这是信口而出,毫无诗意,算得上败笔。

二、竟陵派

(一)名词解释:是明后期继公安派之后,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诗歌流派,因其代表是湖北竟陵人,故称竟陵派。

(二)理论主张:他们的主张与竟陵派相比,有同有异。

其一,重性灵、写真诗。强调诗歌是个人情性的流露,即使学习古人,也要从古人的诗词中去寻找真精神、真性灵。钟、谭在所选的《诗归序》中说:“引古人之精神,接后人之心目。”这是对公安派的继承。

其二,写孤怀、孤诣。幽深孤峭、冷僻苦涩。即要求诗歌只表现属于自己的,难以捕捉的情怀,即所谓“孤怀”、“孤诣”,追求一种幽深奇僻、孤往独来的审美趣味。这一点是对公安派的浅薄直露诗风的反正。这样就把文学反映现实的任务缩小到表现自我,而且只表现自我的幽僻情怀,有一种特别的自我化的特色。

其三,求异。形式上追求新奇。为了掩盖内容上的空乏,喜用奇字险韵,故做深奥;语序颠倒,语言诘屈。

有人作了这样的比喻:说前后七子好比星际宾馆的小姐,经过严格训练,修养有素,她的一举一动、一招一式十分讲究、十分到位。如他们的拟古之作。公安派作诗,犹如宠坏了的小公主,刁钻任性,风流浪荡,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竟陵派作诗,更似表演的模特女郎,穿着、走路,虽是讲究,却矫揉造作。

三、小品文

是晚明散文的一大亮点。是公安、竟陵“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文学主张的又一产物。

(一)小品文的特征:

其一,篇幅短小。小品文是与“高文大册”相对的“小文小说”。凡随意抒写的短小文字皆称为小品文。如杂记、游记、日记、书信、随笔、序跋、墓志。

其二,适意性。即随意抒写。突破了传统的文以载道的限制。内容题材的个人化、生活化成为了小品文的重要特色。小品文所写作者个人的所见所闻和所感,表达个人的性情和艺术趣味。

其三,山水、风俗、人情。这是小品文表现最多的内容。如张岱所写有山水人物、茶楼酒肆、歌馆妓院、斗鸡走狗、工艺书画、地方风俗、文物古迹。

其四,率真直露、真情实感。作者无论写个人经历、日常生活、艺术感受,还是评议时政,抨击流俗,都能不加掩饰,直露胸臆。如张岱在为自己写的《自为墓志铭》中,以坦露的笔法写出自己年轻时“极爱繁华”的生活经历。

(二)主要作家:

袁宏道、张岱。

第三章三国演义

重点:成书过程;拥刘贬曹的倾向;三绝;七实三虚;特质型性格刻画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具有极大的开创意义。《三国演义》的登场,我们才看到了明代的主要作品。

第一节成书、作者和版本

一、章回小说大概

(一)章回小说:是我国古代小说中主要的、完美的、甚至唯一的体裁,它的特点是分回标目、首位完整、故事连接、段落整齐。

(二)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争战兴废、朝代更替等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次表明一定的政治理想、道德观念、美学理想和历史评判。

(三)发展过程:章回小说是从宋元讲史话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经历了下列几个阶段。

其一,章回小说之祖。这是王国维先生提出的一个说法,他指的是宋代的三个话本,即《五代平话》、《京本平话》、《宣和遗事》是章回小说最早的起源。

其二,章回小说的雏形。指的是宋人话本《唐三藏取经诗话》,从形式上看,它已经具有了分段标目的的特征。

其三,章回小说的成熟。以《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为标志。这是的章回小说形式已基本定型。分章标双目。

其四,章回小说的繁荣。以《西游记》、《金瓶梅》为标志,这时长篇小说创作大量出现,题材更加广阔,形式更加完美。

其五,章回小说的顶峰。以《红楼梦》为标志。

二、成书过程:是世代累积型的过程。

1、三国故事的主要来源: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三国志注》。这为文学艺术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文学价值《三国志注》更大。作为文学创作,主要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2、隋唐为口头流传阶段。据杜宝《大业拾遗记》载,隋炀帝在水上看杂戏,就有曹操谯水击蛟,刘备檀溪越马的故事。李商隐有《娇儿诗》云:“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

3、宋代已进入文字记载阶段,开始广泛流传,并出现了两个特色。

一是,出现了“说三分”的专门科目和专业艺人。据《东京梦华录》记载,霍四究就是说三分的专家。

二是,出现了“尊刘贬曹”的倾向。苏轼的《志林》载:“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4、元代的三国故事流传的形式主要是:三国戏和《三国志平话》,主要贡献是人物和小说框架逐步定型。

一是,在金、元时期,舞台上上演了大量的三国戏。现存目的有六十余种,存剧本二十一种。著名的有《单刀会》、《西蜀梦》、《三战吕布》、《赤壁鏖战》。这些剧不但有鲜明的拥刘反曹的倾向,而且确立了蜀汉人物的中心地位。

二是,《三国志平话》基本奠定了《三国演义》的故事框架。《平话》共有三卷。第一卷:从黄巾起义到董卓被杀;第二卷:献帝拜刘皇叔到赤壁之战;第三卷:刘孙争荆州到三国归晋。主要人物的性格也基本定型,曹操奸,孔明智,刘、关、张具有草莽英雄的气息。

5、最后写定者罗贯中,他在戏曲和平话的基础上,博采正史《三国志》、《三国志注》和《资治通鉴》,再加上民间传说、个人生活经验和艺术才能,将八万字的评话,写成了七十五万字的长篇小说,并创造了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唯一的艺术形式。

三、作者和创作:

(一)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人。生卒年不详,生平资料很少。仅有的材料只有零零星星。他的好友明初贾仲明说:“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

其一,王圻《稗史汇编》载:罗贯中是“有志图王者”,比较关注政治和军事大事。徐渭说其与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关系密切,可见他的为人处世不同常人。

其二,他还是文学家施耐庵的学生,很有文才。总之,他是一个有抱负、有理想,有一定军事才能和深厚的文学修养的奇才,他具备了创作《三国演义》所需要的一切条件。只有到了罗贯中时,《三国演义》的故事才能最后完成。

(二)作品:他的作品大都是一些英雄传奇的故事,歌颂了叱咤风云的的伟人,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崇敬和向往之情。

戏曲:《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小说:《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三遂平妖传》等等

四、版本

第二节情节和主旨

一、基本情节:

全书描述了从东汉灵帝建宁二年(169)起,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此,其间一百余年的战争风云、历史波涛和政治旋涡。全书以蜀刘政权为中心,写出了魏、蜀、刘三国盛衰历史。全书分四大部分:

(一)从黄巾起义(群雄纷争)到曹操平定北方。(一至三十三回)主写曹。两次机会给了各路英雄豪杰起事的理由。一次是黄巾起义,一次是董卓造反。平息之后,各路诸侯相互拼杀。

1、魏、吴、蜀三家初起(1——2回)。

以黄巾起义为引子,引出各路英豪。

其一,桃园三结义,刘关张聚事,

其二,曹、孙坚起事。

2、各路诸侯讨伐董卓(3——9回)。

其一,董卓收吕布、废少帝、立献帝。(何进引狼入室,招董卓)

其二,各路诸侯讨卓,卓火烧洛阳。

其三,王司徒用连环计,借吕布之手除卓。

3、诸侯混战、曹定北方(10——33回)。

其一,曹操挟持献帝,迁都许昌,破袁术、败袁绍、平定北方。

其二,孙坚死,孙策投奔袁术,借兵下江南统一江东,建立吴国。

其三,刘备是流亡政治家。事曹、投袁绍、奔刘辟、依刘表,四处奔波。

(二)赤壁之战。(34——50回)主要展示魏吴之争。是一场改写历史的重要战争,也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战争。主写吴。

曹军压境。似乎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争。

三顾茅庐。刘备的领导班子才组建完成,在隆中对策,讨论建国大计。

巧借荆州

刘吴联盟:舌战群儒、义激周瑜、定计火攻、蒋干中计、献苦肉计。

赤壁鏖战

(三)三分天下(51——104回)。以蜀为主线,诸葛亮为主体,夹写魏吴两国。

1、蜀国的创建。从无到有,由弱而强。

拓疆建蜀:借荆州、攻西川、取汉中,称汉中王。

2、蜀国由强而弱。

失荆州

彝陵之战;白帝城托孤

3、孔明活动。

安居平五路。

七擒孟祸

六出祁山

九伐中原

写出了孔明无力回天的困境,多次出征,寸土为得,最后病死沙场,完善的只是个人的人格、道德。

(四)三国归晋(105——120回)。完成了一次历史循环。

二、主旨:

作为历史小说,符合历史小说的要求:基本上展示了100多年历史的真实风貌,描绘出历史的发展轨迹,揭示了历史发展规律,合理地解释了历史现象,塑造了一大批历史人物,还原了历史真实,表达了民众的朴素愿望。这些是一部历史小说应该完成的主要任务。

1、深刻地揭示出统治阶级的本质。(这是历代统治者的共同特征,是贬曹倾向形成的原因)

其一,残忍和奢侈。残忍的本性和糜烂的生活。(这是历代统治者的共同特征,两者之间也存在必然联系。)

残忍:董卓说:“吾为天下计,岂为小民哉。”杀百姓以充战功。杀洛阳富豪数千人以占有其财富。

曹操的人生格言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杀吕伯奢一家充分说明之。其父死于徐州,便要杀徐州人以报父仇。

奢侈:董卓建眉坞别墅,役民二十五万,其规模如长安城,囤积粮食可用二十余年,选民间少女八百余人实其中,金玉、彩帛、珍珠不计其数。曹操修铜雀台费时三年,耗费巨资,为的是以娱晚年。

与此相对立的是大开杀戒的战争,到处充满了血腥和恐怖,到处是千里无人烟,出门见白骨,老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地的惨象。

其二,功利和虚伪。(廉耻的缺失和道德的沦丧)政治上的功利性和道德上的虚伪性。在一个社会动乱、权势欲膨胀的时代,传统的道德观、价值观完全失去了约束力,对功利的追逐取代了一切。《三国演义》中,上层社会的统治者已丢弃了温文尔雅的外衣,暴露出赤裸裸的狰狞面目。在他们之间,崇高、友谊、善良、真诚等传统道德都出现了危机。取而代之的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你死我活,还有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关系等一切,都被残酷的政治斗争和利益争夺所取代。甚至,连神圣的爱情和婚姻,也成了斗争的卑贱的奴婢和手段,一切美的东西,都在相反面对蜕变。王允献貂婵,就是用貂婵的婀娜多姿和甜言蜜语离间对手吕布和董卓,进而除掉董卓,达到清除奸臣的政治目的;袁术同意儿子娶董卓的女儿,是为了借吕布之手杀刘备,以消除自己的威胁;

曹操嫁女儿给献帝,是为了进一步控制皇帝,达挟榭天子以令诸侯目的;刘备东吴招亲,孙权是为了控制刘备,索回荆州。

2、歌颂理想政治和健全人格。(反映出社会心理和人民愿望,尊刘贬曹倾向明显)这主要体现在蜀刘政权上,作者把一切美好的、理想的东西集中到刘备集团上,反映出尊刘反曹的倾向在小说中的影响。三国之争中曹的天时、吴得地利,刘得人和。

其一,仁德和仁政

自从儒学设计了那套“民为邦本”和仁政王道的蓝图后,就逐步沉淀为民族的社会心理和民族意识。千百年来知识分子为之奋斗,广大民众向往不已。刘备打出的就是这张牌。刘备的过人之处就在这里。刘备没有什么特长,智商一般,武艺平平,家境贫寒,虽有皇室血统,也早已远离了政治权利的中心,实际作用不大。他的制胜的法宝,就是不同于曹操的仁德和仁政。(在找到诸葛亮之前,犹如一只无头苍蝇,到处乱闯,其势力不但无法与曹、孙相比,也员不及刘表和刘彰。)具体的如下:

第一,聚义。义是仁的一种外在形式。刘备建功立业的起点就是从义开始的,即“桃园三结义”。兄弟三人抱定的是“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理想踏上奋斗征程的。这样的“义”,从此就成了他们的行动指南,行为准则。他们兄弟三人用一生在演绎“义”的内涵。义使他们的集团有了凝聚力,也有了号召力。

第二,爱民。“仁者爱人”这是最权威的解释。刘备用行动又不断地为这句话作诠释。刘备的一生几乎是爱民的一生。刘备初为安喜县尉时,就以爱民而民声大噪。人们对他的评价是“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再为新野牧时,更是推行爱民政策,深得百姓好评。那里的百姓自编歌谣颂扬他: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更为感人的是,当曹操来犯时,无力对抗,只好被迫转移。这是一个感人的场景出现了。全城的百姓都舍家随他而去。部下权他放弃,刘备却说:宁死也不抛弃百姓,至襄阳后,那里的老百姓也随其逃难,把一次军事转移,变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难民大迁徙(当然也有作秀的因素)。两地百姓还高呼:我等虽死,也愿随使君。这是一种何等的力量。因此,很好解释,为何占领成都时,作为侵略者的他,却受到了老百姓的夹道欢迎。这个结果体现的正是“仁”的力量。益州别驾张松献西川图本给曹操,碰壁之后有意路过荆州西川,想看看刘备是否像人们传闻的“仁义远播久已”。他刚刚到邺州界口,刘备已经派赵云“轻装软扮”,带领五百余骑人马等候多时。相见后“军士跪奉酒食”,赵云亲自进敬,“送自思曰‘人言刘寻德宽仁爱客,今果如此’”。来到荆州界道,天色已晚,而关羽却奉命“洒扫绎庭,击鼓相迎”,又“派上酒宴欢饮方罢”。第二天一早,刘备带领诸葛亮,庞统亲自来接,远远望见张松,便下马等候。这里把刘背集团礼贤下士,谦恭好客的风度分为不同层次,渐进深入地加以烘托和渲染,与张松的听闻相互印证,一下子就攫取了张松的心。他为刘备的“宽仁爱士”所感动,使有意将西川图本献给刘备,正如毛宗岗所说的:“张松暗暗把西川欲送与曹操,曹操却白白把西川让与玄德。玄德以谦得之,操以骄失之也”。刘备留张松宴饮三日,却不提川中之事。十里长亭送别“玄德举酒酌松曰:“甚荷大夫不外,留叙三日;今日相别,不知何时再得听教。”言罢,潸然泪下。张松自思:“玄德如此宽仁爱士,安可舍之?不如说之,令取西川。”刘备先以言钓之。张松明确让刘备长驱西指,霸业可成时,他又一语漾了开去,表达了不忍夺“帝室宗亲”之心。张松听后,殷切地分析了益州这块宝地,已在他人觊觎之下,“今若不取,为他人所取,悔之晚矣。”直到这时刘备才流露出取川之难的想法,张松已在此刻,义无反顾地慷慨地献出西川图本,上载“地理行程,远近阔狭,山川险要,府库钱粮”。如果说,刘备三顾茅庐从诸葛亮那里看到的西川挂图,启迪了战略意识,那么今天在这里看到的西川图本,则是战术上具体的打战行军图了。至此,刘备集团迈开向西川进军的坚实的一步。从中我们更深刻地体味到,刘备把仁义之术玩弄得烂熟,在道

德的光环下,不知不觉地开拓进取,既不露痕迹,又名扬天下。

刘备的胜利,很大程度上是仁政和仁德的胜利。

第三,平等的政治关系。

与部下、大臣的关系是君臣——兄弟——朋友,以义维持,以诚感人。对兄弟、大臣表现出大度和信任。关公过五关斩六将,克服重重阻力,来到他的身边,就是基于这种平等和信任。白帝城托孤的临终嘱托,令多少人泪流满襟。刘备曾自我总结说: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以操反,事乃可成。还说:吾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历史完全证明了他的正确。

其二、人格上重忠义

道德评判,是《三国演义》评价人物的一个重要标准。《三国演义》在人格的建构上,恪守的是以忠义为核心的道德标准。全书写人论事,都是以忠义作为尺度,区分善恶、评定高下。一般不问其身处何方,也不论贵贱贫富,只要义不负心,忠不顾死,一律加以赞美。特别是对孔明的“忠”,关公的“义”,著者倾注了全部的感情,把他们塑造成了理想人格的化身。孔明竭尽忠诚,为刘氏政权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病死沙场。关公的义更是被渲染到了极至。这样的道德标准,比较多的体现了民众的理想和愿望。

其三,才能上尚智勇

《三国演义》中评价能力的一个标准是崇尚智勇。这是作为个人立身之本来肯定的。在乱世中,要走出乱世,成为强者,必须具有智和勇,作者对此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小说中写的最多的,称颂的最多的除忠义者外,还有两类人:智者和勇者。各个政治集团都有一大批这样的人。

3、展示战争历史。

其一,战争类型。进攻战、防御战、阻击战、心理战、新闻战、(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单骑突入、十里埋伏、短兵相接、铁骑漫卷、围而不歼、打而不追;以弱胜强、以强制弱;先胜后败、败中取胜;火攻水淹、虚张声势。离间计、假降计等等。

其二,战略经验。在美国此书曾被译成《智慧之书》,元末起义领袖,曾以此书作为军事教科书。大量的战例告诉了人们:战争不是简单的军事较量,而是政治、外交、智勇多种因素的综合。如奠定曹操在北方统治地位的官独之战,改写历史的赤壁之战,安居平五路的外交战,还有从必然死亡中脱险的心理战空城计。

第三节人物形象

全书所写人物有四百多人,成功的有十几人,性格最鲜明、特征最突出的是“三绝”。

一、曹操

是书中刻画最成功的人物,具有深广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是一个价值和道德判断上彻底否定的人物,美学评判上不朽的典型。被称为古今第一奸雄。

1、奸残暴、权术

是经典的阴谋家和野心家,身上集中了人类社会的一切丑恶和罪孽。年轻时许邵为其看相,驭言他“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听了之后,激动不已,每天盼望动乱的到来。最能体现其残暴本性的是大量杀人。

其一,中风诬叔。初尝奸诈的甜头,获得了自由空间。

其二,杀人方式繁多,富有创意。

借谋反杀人:除掉政治对手,扫清夺权障碍,展示出无中生有、造谣的力量。仅一次就杀掉了伏皇后、董贵妃、马腾、伏完、吉平等七十余个强劲对手和七百余口无辜者,连怀孕五个月的生命也不放过。

疑而杀人:华佗、吕伯奢一家、蔡瑁、张允水军都督

借刀杀人:杀祢衡是为了泄私愤。

梦中杀人:杀管家是为了保护自己

酒后杀人:杀刘馥是为了警告别人。

忌而杀人:杨修。活——一合酥——鸡肋

其三,狡诈善变。(对部下、朋友)

刺卓。由刺杀到献刀,由凶相到媚态,在瞬间完成角色的转变,不露声色,入情入理,非常人所能做到,免去了一场杀身之祸,又获得了英雄的美名。

释辽。张辽被擒归来,先是拔剑在手,定要亲自杀掉张辽,此时,刘备挽住他手,张飞跪求于前,他立即明白了杀张辽弊大于利,瞬息之间,电击雷轰的脸上变得春风荡漾,掷剑在地“亲释其缚,解衣衣之,延之上座。”这一招效果明显,既收买了人心,又延揽了大将。

哭笑。哭笑的时机掌握得恰到好处。赤壁之战后三次中伏时的三次大笑,以激励将士们的勇气和斗志,逃出重围后,真正地解除了危机,却捶胸顿足的大哭了一次,大哭早死的郭嘉,如郭奉孝不死,那有今日之败。这一哭,既祭奠了死者又骂了生者。多么反常又多么具有深意

谎言。官渡之战时与许攸的对话。“可支一年”、“半年耳”、“三个月”对别人的真诚,也使用谎言,一点也不脸红,训练有素。

2、雄。即英雄的一面,毛泽东评价说,曹操是一个英雄。

他有头脑、有眼光、有胆略、有气魄、有自信,文才武略,样样超人。青梅煮酒,以英雄自许;横槊赋诗,以周公自比。

(1)光远大、识才重才。

其一,识关公于弓马手之时,说服袁绍让关公出战,斩华雄前斟酒壮行;始终于关公交好,关公义释曹操。识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天下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曾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徐晃本是袁绍之将,后为曹操所用。毛宗岗说:“操爱才如此,焉有不得天下。”

其二,烧信,是收买人心很高明的一招。事情发生在诸侯混战,社会无序的时候。官渡之战刚刚结束,在战利品中发现了许多不愿看到的东西——部下写给袁绍的信件。如何处理,很能看出一个人的水平。要杀这些人,那很简单,要用这些人,使这些不坚定分子,成为了死心塌地的拥护者,是很需要智慧的。他知道羽毛尚为丰满,需要人才。此招实从晋公子重耳“摘帽”那招变化而来。

其三,不做皇帝,顾全大局。三国的元老,只有曹操没有做皇帝。但他的权利最大,他只做“周文王”,把唾手可得的“皇位”,当作遗产,留给了儿子。他怕树敌太多,激怒天下,他要借自己的有利地位为儿子扫清障碍,。

(2)足智多谋。在三国的人物中,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军事上,曹操都算得上是一位出色的智者。他一生打过许多漂亮的仗,最能体现其智慧的是一些败中取胜的战斗。

其一,败中取胜。濮阳之战,与吕布的一场战事。先败后胜。潼关之战,虽是败得狼狈,但比司马懿要光彩得多。(割须、弃袍、以旗裹头;司马懿被吓后,跑了五十多里路才停下来,第一句问话是“吾头尚在否?”

其二,转嫁危机。关公死后,厚葬关公,既避免了一场兵祸,又能坐收鱼翁之利。

其三,化被动为主动。释张辽

总之,曹操是奸和雄的结合体,同时又是刘备的衬托者。他虽奸犹雄、以奸显雄、奸得可爱、奸得有趣。惟有他的奸,才更能显示出刘备的仁。

二、关公

是按照社会理想塑造出来的典型,因此获得了社会各界层的喜爱和尊重,官方和民间都修关帝庙,各行各业的人都敬奉关公。关公是一个超时代、超阶级的艺术典型。

1、神勇。他不只是万人敌。他战胜敌人不是靠力量、武艺、技巧、战术,而是凭一种磅礴的气势,任何强大的敌人在他的面前只有引颈就戮的份。华雄、颜良无不如此。斩颜良,刀起头落,干净利落;死后还能显灵,使曹操落下了头痛的毛病。

2、大义

其一、信用、忠诚。一生履行着自己的诺言,追随刘备。过五关斩六将投奔哥哥。死后化为神还在为蜀刘出力。

其二,超越性。超越集团和阶级的利益。社会上出现了一种奇异现象,关公得到了各阶层和各类人的崇敬。官方的、民间的、正义的、邪恶的甚至连小偷、强盗也敬之若神。如义释曹操。

其三,不变性(稳定性)。土山约三事。让关公的义经受各种艰难的考验。这种义不是任何力量可以改变的。

3、傲气

听不进意见,导致了败走麦城而丢失荆州。

与马超比武,要马超出丑

因为黄忠,不受五虎将封号。

因此,关公的悲剧是性格悲剧。

三、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第一主角。有七十回以他为核心。诸葛亮何以成为第一主角,而不是刘备、关羽,年龄是最关键的因素。

1、智。集中华民族智慧于一身,天文地理人文历史、国计民生、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他的智集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一种融会贯通的大智慧。隆中对策中充满了辩证法和老子的思想和智慧。对策中的两可两不可和曹操由弱而强、袁绍由强而亡充满了辩证法。他告诉了刘备什么该为,什么不该为。聪明是一般的智慧,我们的生活中并不缺乏聪明者。具有大智慧的人,一个时代不会很多。这主要指具有战略眼光的人。大智如“隆中对策”未出茅庐而尽知天下。中智:赤壁之战,是最能体现孔明智慧的章节。如果说“隆中对策”只是一种设想,那么赤壁之战则是具体实施。安居平五路,七擒孟获。小智:借东风,缩地法,祭水,木牛流马,八卦阵。

诸葛亮的智慧有两个来源,一是丰富的知识储备,二是,已有知识的融会贯通。这样,当作者把那些子虚乌有的东西加在他的身上时,显得那样自然可信。

2、忠。两朝元老,一片忠诚。一旦选定明君,终身追随。白帝城托孤后,竭尽全力辅助幼主,从未生篡位之心;六出祁山,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最后病逝沙场,履行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诺言。

3、德。又是道德的楷模,在他的身上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德。不居功、不争功、不记恨,任劳任怨。误用马谡,自贬三级,还能重用马谡儿子;西取成都,让庞统建功;妻子丑陋,忠于爱情。

孔明的悲剧是命运悲剧,他一生在追求一个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梦想,是典型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第四节艺术特色

一、七实三虚。(章学诚言)是《三国演义》最成功的经验之一,很好地处理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

1、七分事实(历史真实)

其一,取材史书。材料的真实性毋庸置疑。

其二,历史重大事件和历史重要人物与历史相符

其三,揭示历史规律、解释历史现象。

魏国的胜利靠政治阴谋和权术

吴国的存在靠起用年轻人

蜀国的胜利靠仁德仁政。

所以,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按鉴重编”的历史小说,充分地肯定了小说的真实性。

2、三分虚构(艺术真实)

其一、思想倾向和内容比重

史书:尊魏轻蜀,魏多蜀少

小说:拥刘反曹,蜀多魏少

其二,人物塑造:

孔明的虚构成分就很多。《三国志诸葛亮传》载:“然亮才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由此可见,智谋正是诸葛亮所缺乏的。《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成了智慧的化身,智绝。

为了表现孔明让周瑜蒙受了诸多的冤屈,主要有才智之冤、功劳之冤和品质之冤。

其三,情节安排

创改史实:东吴招亲一事,史料记载,诸葛亮极力劝阻刘备不要去,担心有阴谋。“孔明谏孤莫行,其意独笃《三国志庞统传》。”史料只是表现诸葛亮的谨慎,《三国演义》改成了诸葛亮极力劝说怂恿刘备前去,并给了赵云三条锦囊妙计,弄得吴国赔了夫人又折兵。

七擒孟获由《三国志平话》赔金珠变成了心服。

空城计由一出祁山前移到了一出祁山。

张冠李戴:草船借箭一事,由孙权而周瑜,最后放到了孔明的名下,死诸葛走活仲达是姜维的计,《三国演义》中变成了孔明的遗计。

无中生有:木牛流马,司马父子被围,

二、结构特色(天造地设)

1、线形结构。

五条线索:汉亡为引线;晋统一为终线;中间是魏蜀吴兴亡三条主干线。三条干线中以魏蜀冲突为主;魏蜀中又以蜀为主体;蜀中又以诸葛亮为重点;诸葛亮又以隆中对策为关键。

这样显得井然有序,脉络清晰,大而不乱,多而不杂。

2、情节特色(曲折奇异、张弛有致、重点突出、形式多样。)这是组织安排情节时的特点。

(1)曲折奇异。这是情节设计时的技巧,非常符合中国人的审美鉴赏心理。毛宗岗评《三》时说:“读书之乐,不大惊则不大喜,不大疑则不大快,不大急则不大慰。……今读者眼中,如猛电之一去一来,怒涛之一起一落。”这段话形象地说出了《三》情节的审美过程是:惊而后喜,疑而后快,急而后慰。

《失街亭》:其一,孔明点将;其二,马王争执,马谡被围;其三,街亭拉锯;

明代文学概况

二、明代文学发展概况 (一)明代文学分期 明代文学以嘉靖时期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明前期文学的著名作品几乎都集中在元明之际。戏曲、小说成就较高,《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等长篇章回小说的问世,以及一些南戏改编作品,为明后期小说、戏曲的繁荣准备了一定条件。 明后期,小说和戏曲再现辉煌。产生了许多杰出的作家和作品,如徐渭和《四声猿》、汤显祖和《临川四梦》、吴承恩和《西游记》、兰陵笑笑生和《金瓶梅》、冯梦龙和《三言》、凌濛初和“二拍”等。在诗文方面,最突出的是公安派。 (二)俗文学地位的提高和繁荣 在传统文学观念中,人们一向把诗歌、散文等雅文学视为正宗,而把小说、戏曲等俗文学视为鄙野之言,甚至是淫邪之辞。明初,朱元璋还制定了压抑通俗文学的政策。但是,后来出于最高统治者自己享乐的需要,他们又往往破坏了某些禁令。朱元璋就喜欢听平话,特别是后来承平日久,荒淫无耻的帝王们在寻欢作乐之余,对小说、戏曲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正德皇帝爱看《金统残唐记》,万历皇帝爱看《水浒传》,上行下效,朝廷大臣、文人学士也开始爱好俗文学。这为俗文学地位的提高和繁荣,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明代从理论上肯定俗文学的价值从李梦阳赞扬民歌开始,到嘉靖以后,李贽、袁宏道、汤显祖、冯梦龙等,都为俗文学大声疾呼。李贽把《西厢》《水浒》称作“古今之至文”(《童心说》),袁宏道将词、曲、小说与《庄》《骚》《史》《汉》并提,称《水浒》《金瓶梅》为“逸典”(《觞政》)。冯梦龙认为小说比《论语》《孝经》的感染力“捷且深”。这些言论,在当时都无异于振聋发聩,对俗文学繁荣起了巨大促进作用。 明代俗文学最引人注目的首先是小说的勃兴。长篇章回小说的发展,以《三国》《水浒》《西游》《金瓶梅》这“四大奇书”为主要标志。短篇小说以“三言”“二拍”为突出代表。其次是戏曲的兴盛。由宋元南戏演变而来的传奇,是明代戏曲的主流。明前期传奇,总的色彩比较黯淡。嘉靖以后,“三大传奇”陆续问世;“四大声腔”中,昆山腔、弋阳腔异常火爆。涌现了汤显祖、沈璟等一大批剧作家和曲论家,杰出的《牡丹亭》把传奇剧的创作推向了高峰。随着南戏传奇的繁荣,北区杂剧也开始了蜕变。明初皇室作家朱有炖,率先打破元杂剧一本四折、一人主唱的惯例,开创了对唱、合唱、接唱等形式,甚至有南北合套的体式。明中叶,出现了明代首屈一指的杂剧作家徐渭和他的《四声猿》,展示出明杂剧的特殊风貌。 (三)对文学特性认识的深化 俗文学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文学特性的进一步认识。主要表现在:一是高度重视文学的情感特征;二是清晰认识文学的“虚”“实”关系;三时开始关注人物的性格刻画;四是更加注重文学语言的通俗易懂。 (四)众多的文学群体及文学的论争 1、不同的文学群体形式 明代文学集团林立,流派纷呈。标新立异,争讼不息。明初以“三杨”和李东阳等台阁文人为核心的群体,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而成,其性质属于兴趣型;中叶以后的文人集团,如前后七子、唐宋派、公安派等,都各有鲜明的理论主张,其团体性质属于主张型;万历以后,国事日非,文人结社多指斥朝政,臧否人物,党同伐异,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如复社、几社等,这类团体属于政治型。 2、明代文学论争的特点 最受人注目的是“主张型”的文学团体的论争。其特点是:各有明确的文学主张;都有较强的革新意识。另外也有故意标新,矫枉过正,拉帮结派,不容异己的霸气倾向存在。当然,正常的论争可以促进文学的创作,如“唐宋派”的创作,“沈汤之争”后的情形都是。

明代文学第二部分

第十讲《金瓶梅》与世情小说的勃兴 一、所谓“世情小说”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世情小说)大率为离合悲欢及发迹变态之事,间杂因果报应,而不甚言灵怪,又缘描摹世态,见其炎凉,故或亦谓之“世情书”也。 二、《金瓶梅》的创作时代、作者与主要版本 (一)《金瓶梅》创作于万历间(前中期)。 (二)《金瓶梅》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兰陵笑笑生,还有王世贞、李开先、屠隆、王稚登等说法。无从确考。(三)《金瓶梅》最早的刊本是“词话本”或“万历本”,即万历年间刊刻的《新刻金瓶梅词话本》。崇祯年间又有“崇祯本”。清康熙年间有“第一奇书本”等。现在通行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排印的删节本。 三、《金瓶梅》的内容与思想内涵 (一)《金瓶梅》从《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讲“不甚读书,终日闲游浪荡”的西门庆,本有一妻三妾,又看上了潘金莲,于是毒杀金莲的丈夫武大,将潘氏纳为妾室。武大的弟弟武松来报仇,误杀了李外傅,被刺配孟州。于是安然无恙的西门庆,日益放纵,先跟潘金莲的侍婢庞春梅私通,又跟李瓶儿有染,都纳作妾室。嗣后,因贿结宰相蔡京为义父,和太尉、巡抚等大臣有往来,又发了几场横财,更加肆无忌惮,谋财害命,霸占良家妇女,直至纵欲暴亡。西门庆死后,他的妻妾还有一些故事,不展开了。 (二)思想内涵: 1、“著此一家,即骂尽诸色”(p144)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至谓此书之作,专以写市井间淫夫荡妇,则与本文殊不符,缘西门庆故称世家,为搢绅,不惟交通权贵,即士类亦与周旋,著此一家,即骂尽诸色,盖非独描摹下流言行,加以笔伐而已。 2、“《金瓶梅》是一部哀书”(p146) (明代中后叶工商业的发展,已经影响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商人阶层的崛起,是其中一个突出的现象。西门庆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西门庆固然是一个罪恶累累的恶棍,但是他的身上又有着一种特别的魅力,那就是精明强干,他可以不顾传统道德、蔑视朝廷法规、疯狂地追求金钱与女人,享受到人世的各种欢乐,这是普通老百姓和士大夫阶层都做不到的。这引起了人们的诅咒和欣羡。 但是在《金瓶梅》中,西门庆这个恶棍、精明的商人,在他的事业走到高峰的时候,迅速地因为纵欲过度,断送了性命,这是一个悲剧。) 小说撷取明代社会的一个断面,通过对以西门庆为主,以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为辅的社会人事的描写,揭示出一个有点极端而悲剧性的现实:明代社会新兴的商人阶层,通过纵欲主义的方式,向传统道德、禁欲主义(“存天理,灭人欲”)挑战,以令人耳目耸动的方式,客观地表明了晚明涌动的人性思潮;但是同时,也因为他们极端的纵欲主义的方式,因为他们对于人自身价值(道德、理性、正义等)的毁灭,这种挑战最终被宣告失败。于是小说以沉重的笔调告诉我们,腐朽的旧世界固然在走向毁灭,但是新兴的同样也前途渺茫。“整个《金瓶梅》的世界一片漆黑,令人感到悲哀,感到窒息。”

元明清文学简答论述题汇总

元明清文学简答论述题汇总 简答 1、元代杂剧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元杂剧的发祥地山西、河北一带,本身就有着民间艺术的深厚传统和较为频繁的演出活动,特别是诸宫调和金院本的演出,对北杂剧的形成和发展曾起了重要的作用。山西、河北的一些地方,在宋、金、元时期受战争破坏较少,便于经济的发展和演员的相对集中,这在客观上为元杂剧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特别是元代的首都大都,更是成为集中北方各地的伎艺与优秀演员的中心,这对于各种艺术的相互竞争、吸收,对元杂剧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在元代,科举考试制度被取消,大批知识分子为糊口、为发泄对元代统治者的不满而投身于杂剧的创作。他们创作了许多作品,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影响之大,对于提高元杂剧的整体艺术水平和思想内涵,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再次,元代统治者连年忙于征战厮杀,他们对汉文化了解不多,因而造成元代思想文化统治比较宽松,作家所受到的思想羁绊也就较少,创作比较自由。这对元杂剧的繁荣十分必要。蒙古统治者对元杂剧的喜爱也对它的兴盛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他们可以对儒学到底有什么用不大在意,但却很重视工匠、艺人的价值,他们中许多人的汉语文化修养不足以欣赏高雅的诗词,他们的民族性格也难以对这种纯粹的书面文艺发生兴趣,所以歌舞伎乐为他们所特别嗜好。另外,元杂剧的繁荣,与它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样式,对广大观众有着比诸宫调、宋金杂剧更大的吸引力。元朝统一南北之后,北杂剧也在向南发展,盛行于南北,构成了全国大繁荣的局面。这显然与它得到广泛的喜爱与广泛的流传有密切的关系。 2、《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实质是什么? 拥刘反曹表面上是个政治态度,但本质上却是对封建纲常的坚持。在《三国演义》的作者看来,刘备虽然崛起草莽,但他是汉室皇族中山靖王之后,在血统上具备继承刘汉王室的资格,而曹操尽管“挟天子以令诸侯”,位为丞相,从血统和政治操作的角度却是汉贼。因之拥刘反曹的实质,在作者那里是对君臣伦理的严明,对汉室正统的坚持。 3、简析窦娥形象。 窦娥的性格基本上具有如下的特点:善良、有原则、多愁善感、坚韧、聪明有心计和勇于反抗封建势力。 首先,窦娥是一个善良的女子。如窦娥在自己性命尚且不保的前提下,还想着不让自己的婆婆着急生气,这样的思想也体现了她的心里亲人比自己的性命还要重要的善良精神。 从《窦娥冤》这部作品中,还可以看出主人公窦娥的行事有原则的精神。这一点可以从她无论如何也不嫁张驴儿的事情中看出。同时,她批评婆婆不应该答应张驴儿父子到家中来也可以体现出她有原则的精神。 尽管窦娥办事有原则,但她并不是一个死板的女子,她也有多愁善感的一面,这点在第一折中窦娥出场时就有体现。“满腹闲愁,数年禁受,天知否?天若是知我情由,怕不待和天瘦。问那黄昏白昼,两般儿忘餐废寝几时休?大都来昨宵梦里,和着这今日心头。地久天长难过遣,旧愁新怅几时休?则这业艰苦,双眉皱,越觉的情怀冗冗,心绪悠悠。”“似这等忧愁,不知几时是了也呵!”当然,窦娥的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和她的悲惨命运是分不开的,因为命运坎坷,窦娥才会有这样的对忧愁和烦恼的叹息。 坚韧也是窦娥的性格中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有坚韧的性格,窦娥才会断然拒绝张驴儿死缠烂打的追求,因为有坚韧的性格,窦娥才会面对严刑拷打宁死不屈,因为有坚韧的性格,窦娥

明清小说整理

明清小说 ---By cly 中国长篇小说的模式是章回体,中篇文言小说主要集中于明嘉靖朝时期,小说地位在明万历朝时期第一次得到较普遍肯定。 万历中期以后,出版中心由福建移至江浙。 梁启超提出“熏浸刺提”,概括小说的四种艺术感染力是“熏”、“浸”、刺、提。 影响小说创作的五个主要社会因素是作者、读者、小说理论、出版、官方文化政策 书坊主越位、对小说进行编创被称为熊大木模式(余象斗杨尔曾) 康熙二十六(1687)年,清政府正式颁禁毁小说令。 由改编向独创过渡的小说类型有:拟话本小说神魔小说 拟话本小说:《石点头》《照世杯》《十二楼》《豆棚闲话》 写过谴责小说的人物:曾朴李宝嘉 《金瓶梅》是:通俗小说章回小说 三言二拍(短篇白话小说): 三言:作者冯梦龙《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喻世明言》 二拍:作者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 抱瓮老人将“三言”“二拍”中的作品选出40篇,编成《今古奇观》 三话: 剪灯新话、剪灯余话、觅灯因话 《三国演义》人物: 典韦陆逊吕蒙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指的是曹操毛宗岗评点 《红楼梦》人物: 紫鹃林红玉傻大姐标志着明清小说由改编到独创这一过程的结束学界一般认为,《红楼梦》后四十回是书商程伟元伙同文人高鹗续作的 《水浒传》人物: 燕青乐和(铁叫子)石秀杨志宋清金圣叹评点 《金瓶梅》人物: 宋惠莲陈经济清代初年张竹坡以评《金瓶梅》闻名 《儒林外史》人物:严贡生杜慎卿周进(哭昏)牛浦郎杜少卿牛浦郎婴宁马纯上匡超人名言:“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 《聊斋志异》人物:青凤纪昀批评其是“一书而兼二体” 明代蒲松龄编写的一部志怪传奇的文言小说。近500篇。多是神仙狐鬼精魅故事。表现的却是作者对人生、社会思考的结果。在艺术上情节丰美,叙述语言平易,具有诗化倾向。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旧红学”(清代乾嘉年间至1921年以前)的代表人物是王国维,“新红学”(1921到1954)的代表人物是胡适、俞平伯 话本与拟话本:

明代文学史论述题(汇编)

●论述题: 简述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的发展与演变,并举例。 一、概况: 复古是明代文学的主流和总体特色,从明朝初年的宋濂到中期的前后七子,再到明末的张溥、陈子龙等人,均是鼓吹复古的。文学复古经历了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的第一个复古浪潮,然后是以谢榛、李潘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的第二个复古浪潮,以及明末“言志”“崇道”思潮复兴的第三个复古浪潮。自前七子明确提出复古此命题后,复古与反复古的斗争,即形成了明代文学发展的一条明显的主线。 复古文学的兴起既是对明初“台阁体”歌吟升平、文风萎靡的反拨,又是明初王学盛行、思想异动的情势之下,李梦阳、何景明等人对宋元以来文学审美理性化而出现的“道学体”的逆转。同时宋朝严羽的复古思想对明朝诗学家影响很大,不仅明初的高棅、李东阳深受影响,而且对明中期前后七子的复古思潮有很大影响,很大程度上是对严羽复古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二、复古实质与目的: 复古运动实质上就是一场力图恢复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古典诗歌的审美特征的文学运动,目的是荡涤宋元诗歌之流弊,矫正台阁体之陋态,振兴儒家文化之正统,复兴汉魏高古之人品。 三、复古的动因: 1.诗歌式微:从明朝开始,以诗文为代表的传统文学形式被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通俗文学形式所取代,明代的诗学家们希望探寻诗歌复兴之途。 2.社会氛围:前七子之前的弘治时期,作为正统文学的诗歌、散文有复兴的倾向,社会上学古之风日盛,为复古运动的蓬勃开展营造了氛围。 3.发展趋势:明初文坛在“台阁体”的笼罩下,创作大多以程朱理学为基础,道学气浓厚,追求雅正平和的风格,内容贫乏,文风萎靡,而代之而起的“茶陵派”并未彻底纠正台阁体的偏颇。 四、复古运动的发展过程: ◆明初自洪武至宣德、正统的近百年间,文学思想上以明道宗经为主导倾向,诗歌创作上推崇汉魏盛唐。其代表人 模拟,借拟古而振起元末纤秾柔丽之风。 创作主张继承韩愈、欧阳修等唐宋古文学家“文以明道”的观点,注重“以道为文”的文道一 。 以盛唐为法。高棅专门编撰《唐诗品汇》,提出“以初唐为正始,盛唐为正宗,中唐 明永乐至成化年间,当时的台阁重臣以“三杨”为代表的“台阁体”占据文坛主导地位,三杨是指杨士奇、 诗文以欧、曾为师。他们所写的诗文内容大都比较平乏,除朝廷诏令奏议外,大多为应制、颂圣或应酬、南朝宫体诗一脉相承却又有所区别。) 李 诗学汉唐的 。他的这些复古论点成为前、后七子拟古派的先 1465—1572),文坛上流派众多,互相间有融合,也有冲突,文学复古思潮日趋活跃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掀起了第一和第二次文学复古革新思潮。这期间的主要流派有前后七子和唐宋派。 1.郎署文学: 在成化、弘治时期,郎署文学逐渐兴起,代表人物是邵宝、储巏。二人被视为复古运动“开启门户”的人物。 在诗文复古方面,储巏重视“法律”、“典则”,他还非常反感当时靡弱的文风,竭力倡导刚健向上的诗风。他的许多文学主张与活动,为后来的李梦阳发动诗文复古运动奠定了基础。邵宝是茶陵诗派李东阳的门生,他有着较为明确

第一讲 明代文学概况;明代小说的繁荣

第一讲明代文学概况(第四周1) 绪论: 综观明代文学,小说成就最高,戏曲次之,诗文相对衰微。 《三国志演义》可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高峰,《水浒传》则是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西游记》可说是神魔小说的楷模,《金瓶梅》在世情小说中揭露封建社会黑暗方面也是前无古人的。明代的白话短篇小说,是宋、元话本的继续和发展,其成就也很高,代表作是“三言”、“二拍”。戏曲中的《牡丹亭》以其独特的构思,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精神,影响深远。所以,明代小说、戏曲的成就是极为辉煌的。 明代文学的演变发展,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大的阶段,从明初到正德年间是明代文学的前期,从嘉靖年间到明亡是明代文学的后期。这两个阶段的文学有着显著的变化,表现着鲜明的时代特点。这种变化和特点,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思潮发生变化的必然结果。 【前期文学】明代前期文学的发展,有个曲折的过程。除元、明之交产生了著名的长篇小说《三国志演义》和《水浒传》外,这时期没有产生成就较大的作品,只是到成化年间戏曲和民歌才有一些新的开拓。 【后期文学】从嘉靖以后,小说、戏曲等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创作十分繁荣,不仅数量多,而且取材面也较广。这是明代后期文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明代后期的通俗形式的文学取得了重大成就。长篇小说《金瓶梅》,短篇小说集“三言”和“二拍”,戏剧如汤显祖的《牡丹亭》等,都在各自领域中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这一时期“雅”、“俗”文学传统相互混融的现象,也比前一时期更为突出。 一、明代社会对文学的影响 (一)前期沉寂的原因 元明之际社会动荡,形成了一股人心思治、崇拜英雄的思潮,涌现了一批精神上比较解放而且富有时代使命感的文人,作品有阳刚之气,作家有忧患意识。以《三国演义》、《水浒传》、南戏中兴、宋濂、刘基、高启诗文为代表。但这种繁华很快就遭到阻扼和摧残。 1、明初,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把自秦汉以来的封建专制主义发展到 顶峰。

明代文学

第十一章明代文学创作基本特征 明代社会从1368年朱元璋建国开始,到1644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明崇祯皇帝上吊自杀为至,前后共经历了277年的历史。在这277年中,明代社会每一发展过程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现状都对当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具体而言如下: 一、明代文学创作呈现为波浪型的发展态势: (一)、元明交替之际社会动荡、思想失控促进了文学创作的繁荣:---------元末动荡至1368年前 在元明交替之际,各路起义军逐鹿中原,社会战争频仍,这一方面导致了广大人民生活在朝不保夕的动荡之中,生活异常贫困;另一方面也导致了统治阶级无暇顾及思想文化方面对全社会的统治,整个社会思想处于失控之中。在这种状况下,不仅在全社会形成一股人心思治、崇拜英雄的思潮,并且为当时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素材和表现的可能。于是,一批精神上比较解放而且富有时代使命感的文人,就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反映这种社会现实和社会心理,这便促使了文学创作繁荣局面的到来。元明交替之际的作家创作,在崇尚酣畅雄健的阳刚之美时,也常常浸透着作家深沉的忧患意识。具体来说,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出现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长篇章回小说,从而拉开了明代小说创作出现繁荣局面的序幕; (二)、南戏创作出现了中兴; (三)、以宋濂、刘基、高启为代表的诗文创作繁荣局面出现。他们作品不仅总体上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并且创作风格多种多样。 (二)、明前期高度集权专制的政治思想文化统治,导致了文学创作沉寂局面的出现,“台阁体”成为此时的主导文风。---------1368年至1487年 1、政治上的高度集权: (1)、开国之初,寻找政治上的借口,洪武二十三年通过左丞相胡惟庸、洪武二十六年通过大将蓝玉“谋反”案,连作诛杀数万人,几乎杀尽了开国功臣,并趁机废除了在中国历史上已实行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和七百多年的三省制度,将军政大权独揽一身。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三二《胡蓝之狱》云:“汉高诛戮功臣,固属残忍;然其所去者,亦止韩、彭。至英布,则因其反而诛之。……未尝概加猜忌也。独至明祖,借诸功臣以取天下,既天下既定,即尽举取天下之人而尽杀

《文学概论》讲义课程资料

第一讲文学与文学理论 学习目标 1、掌握文学理论的含义。 2、了解文学理论的当前特征。 3、懂得如何学习文学理论。 一、从文学到文学理论 文学对于读者来说都不陌生,我们一起不妨来看看牛汉(1923-2013)写作的诗歌《夜》(1997):关死门窗 觉得黑暗不会再进来 我点起了灯 但黑暗是一群狼 还伏在我的门口 听见有千万只爪子 不停地撕裂着我的窗户 灯在颤抖 在不安的灯光下我写诗 诗不颤抖! 【赏析】 牛汉这一辈子,遭受了太多太多的苦难:流亡、饥饿、受迫害、被捕、监禁、坐牢、受审判、劳动改造,什么重活都干过……的确称得上是一种”痛苦而丰富的人生”,他的诗就是这种生命痛感的真实记录。 读这首诗,我有一种独行者蹒跚在凄冷的暗夜里忽然得到了一盏灯的指引一样,莫名的兴奋与快慰! 从全诗的叙事情调看,它采用了具有象征寓意的故事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洞察对人生历程的审视。从诗行排列形式看,它由六个小节组成,各节都由鲜明的形象;六节之间存在着严谨的因果逻辑,组成一个耐人寻味的生存场景。每节行数有着严格的控制,多则两行,少则一行,且每行字数很少,这样铺展在纸页的平面空间上,产生了一种醒目的视觉美感。从诗歌内容上看,六节完整地展现了一个紧张的故事情节。首节是故事的开端,关死门窗阻隔黑暗,一下子就揭示了对立双方的冲突。”觉得”,表明面对夜的黑暗,”我”尚未看清其狰狞面目,采取的抗争方式(”关死门窗”)太过幼稚,这也见出”我”的善良、单纯。次节,是故事的发展,”我点起了灯”,改变了与黑暗的斗争方式,灯是黑暗的反面,可以驱散黑暗而带来光明。第三、四节,是故事的再发展,”我”惊奇而恐惧地发现,”灯”并不能驱散黑暗。”但黑暗是一群狼/还伏在我的门口”,这一句用形象的比喻生动地写出了黑暗的凶残。”千万

(完整word版)明代文学整理

明代文学 第一章三国演义 一、基本知识 1、章回小说: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形式。其特点是:分回标目,分章叙事。首尾完整,故事连接,段落整齐。 2、“七实三虚”:这是关于《三国演义》艺术构思的一种说法。章学诚在《章氏遗书外编?丙辰札记》中说《三国演义》具有“七分事实,三分虚构”的构思特点。正因为《三国演义》的作者能较好的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使作品产生了巨大的艺术魅力。 3、“三绝”:《三国演义》在人物描写方面,采用类型化的写法,塑造了许多成功的人物形象,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毛宗岗所说的“三绝”,即最具智慧的诸葛亮、忠义之士关羽以及奸诈的曹操。 二、主要作家作品 1、精读作品:《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 2、阅读作品:《三国演义》全书。 三、思考与练习 1、如何看待《三国演义》的“拥刘反曹”倾向? 应从三个方面分析:一是史学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就存在着孰为正统的不同看法;二是三国故事在民间流传中融入了人民希望出现明君仁政的愿望;三是小说创作中主题思想的需要。(要求举出具体的材料事例加以论析) 2、《三国演义》在战争描写方面有什么特色? 《三国演义》在战争描写上的成就十分突出。作者笔下的战争写的丰富多彩、变化无穷。充分表现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另外,在战争描写中,不仅写出了两军相斗勇者胜,而且,还写出了两勇相斗智者胜。重点表现统帅人员的运筹帷幄、分析决策,给予读者许多启示。 3、《三国演义》的语言特色是什么? 《三国演义》具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语言特色。它是文言,但又夹杂着白话;是白话,但又有不少文言成分。可谓雅而不涩,俗而不俚。 第二章水浒传 一、基本知识 1、繁本和简本:指的是《水浒传》的版本可分为两大系统。繁本文繁事简,均无平王庆、田虎情节。简本文简事繁,有平王庆、田虎事。 2、金本:指的是明末清初,江苏吴县人金人瑞对《水浒传》进行评改,砍掉七十二回以后的部分,又把第一回改为“楔子”,形成新的版本,即七十回繁本《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金本流传广泛,成为通行本。 二、主要作家作品 1、精读作品:《水浒传》第三十一回。 2、阅读作品:《水浒传》全书。 三、思考与练习 1、《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与《三国演义》有哪些不同? 《三国演义》主要采用的是类型化的写法,而《水浒传》已经开始注重个性化特征的描写(要求结合作品的实际来论述)。 2、《水浒传》前半部分的结构有何特色?这种结构与内容有何关系? 《水浒传》由相对独立完整的各个故事连接成一个整体。前段分别写几个主要人物被逼上梁山的故事,实为一个个英雄传记,而这些小传又都围绕起义斗争这条主线,一方面反映了梁山起义队伍的逐步发展,另一方面又如同一条链上一个个紧紧相扣的环,既使主要人物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提纲第一编先文学 第一章先文学概说 1.概述先文学的发展历程。 2.简述先历史散文的发展历程。 3.简述先诸子散文发展的历史阶段。 第二章神话 1.举例叙述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容。 2.结合具体作品,试论中国古代神话的艺术特征。 3.结合《鲧禹治水》、《女娲补天》,谈谈上古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 4.名词解释:神话。 第三章《诗经》 1.《诗经》的集结与成书的大致情况如何? 2.《诗经》是如何分类与编排的? 3.汉代的传《诗》的情况如何? 4.《诗经》的思想容大体上可分为哪几类?试举例说明。 5.结合作品论述《诗经》的艺术成就。 6.举例论述、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7.《诗经》的语言和形式特点有哪些? 8.从《大雅·生民》、《王风·黍离》、《风·蒹葭》、《卫风·氓》、《豳风·七月》、《小雅·采微》、《王风·君子于役》中,选择两篇进行赏析。 9.名词解释:《诗经》、“诗之六义”、赋比兴、风雅颂、三家诗、毛诗、毛诗序。 第四章历史散文 1.简述《尚书》的文学价值。 2.简述《春秋》的艺术成就及影响。 3.简述《左传》的基本思想。 4.试论《左传》的主要文学成就。 5.举例论述《左传》战争描写的特点。 6.选择《左传》中《晋公子重耳之亡》,或《晋楚城濮之战》进行分析。 7.《国语》的主要艺术特点有哪些? 8.简析《国语·邵公谏弭谤》的艺术特点。 9.举例论述《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10.选择《战国策》中《始将连横》或《谖客孟尝君》进行分析。 11.名词解释:《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 第五章诸子散文 l.谈谈你对孔子思想的理解。 2.简论《论语》的艺术特点

明清的主要文学流派知识讲解

明清的主要文学流派

明清两代的主要文学流派及主张。 明代文学 明代文学的发展以弘治、正德年间为界,可划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文坛相对寂寞,后期相对繁荣。严酷的文化专制导致明代诗文继续衰退,围绕拟古和反拟古,涌现出众多流派。明代通俗文学成绩斐然。戏曲方面,北方杂剧退潮,南戏成为主导。一代戏剧大师汤显祖将戏曲传奇推向高峰。小说方面,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拟话本”标志着短篇小说的繁荣,而《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的问世,则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长篇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崛起。 (一)流派纷纭的明代诗文。著名流派有:台阁体。明代永乐至成化年间的诗派,以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文渊阁大学士杨荣、武英殿大学士杨溥为代表。“三杨”历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四朝,时逢明代的“太平盛世”,皆为台阁重臣、太平宰相,位极人臣,倍受宠幸。他们的创作雍容典雅,洋溢着志得意满的神气,内容上极尽歌功颂德、粉饰太平,被称为“台阁体”。茶陵派。成化至弘治年间的流派,以湖南茶陵人李东阳为首。李继“三杨”之后,以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的地位主持诗坛。他不满“台阁体”阿谀粉饰的流弊,主张宗法唐诗。不过,他要学的只是唐诗音韵格律,而非唐诗精神。因此,茶陵派仍未脱净台阁体气息,但启发了前后七子的复古运动。前七子。弘治至正德年间的流派,以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等七人为骨干,针对八股文和“台阁体”造成的虚饰、委顿的文坛风气,掀起了以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为号召的复古运动,同时在政治上勇敢地跟残暴贪婪的权贵进行斗争。他们以关注现实的诗文创作和挑战强权的战斗精神形成巨大影响。但也

明清文学所有的名词解释

1.台阁体: 台阁主要指明初的内阁与翰林院,又称为“馆阁”。“台阁体”是以当时馆阁 名臣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题材上“颂圣德,歌太平”,艺术上追求平正典丽;流行的原因跟作家的生活遭际有关,他们身居要职,处境优裕;还有当时政权稳定,国力逐趋强盛,另外当时全国实行整饬政策。代表作品是杨士奇《东里诗集》,杨荣《随驾幸南海子》。 2.茶陵派 弘治年间,在台阁体造成文学萎靡不振的局面情况下,李东明等人发动了对台阁体文学的冲击以此来重振文坛而形成的诗歌流派,茶陵派以李东明为主,主要成员有谢铎、张泰、邵宝、石珤、鲁铎等人;李东阳提出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强调对声调节奏等法度的掌握;代表作是李东阳的《茶陵竹枝歌》。 3.前七子 明代弘治、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为核心的文学群体,其他成员有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创作上重视市政题材,民间生活;他们扫除台阁体的无病呻吟,但拟古形式为主,缺乏创造性,他们以复古自命,实质上时借助复古手段而欲达到变革的目的,代表作:李梦阳的《禹庙碑》《梅山先生墓志铭》、李攀龙的《太华山记》。 4.后七子 明嘉靖、隆庆年间的文学流派。成员包括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和吴国伦。后七子继承前七子的文学主张,同样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以汉魏、盛唐为楷模,"谓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无一语作汉以后,亦无一字不出汉以前",较前七子更绝对。他们复古拟古,主格调,讲法度,从而把明代文学的复古倾向推向高潮。 5 公安派 晚明以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为代表。因为他们都是湖北公安人,所以称作“公安派”,他们文学主张提倡“性灵说”,反对拟古蹈袭,创作上注重有感而发、直写胸臆,写作态度信手写成、随意而出。其创作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清新活泼,自然率真,但多局限于抒写闲情逸致。代表作品袁宏道《叙小修诗》,袁宗道《论文》,袁中道《感怀诗五十八首》。 6. 竟陵派 晚明时期,继公安派之后,以锺惺、谭元春为代表。两人均为湖北竟陵人,因名竟陵派。重“真诗”,重“性灵”,重视作家个人情性流露,看重向古人学习,追求幽深奇僻、孤往独来的文学审美情趣;代表作品是二人编选的《诗归》。 7.梅村体 清初,吴伟业的七言歌行在继元、白诗歌的基础上,自成一种具有艺术个性的“梅村体”,以怆怀故国和感慨身世荣辱为主,又突出叙事写人,多了情节的传奇化,它以任务命运浮沉为线索,叙写实事,映照兴衰,组织结构,设计细节,极尽俯仰生姿之能事;代表作《圆圆曲》。 8.神韵派

明代文学整理

明代社会绪论 ●背景: 一:明代政治——专制独裁 1.大兴党狱,雄猜好杀诛戮功臣; 2.八股取士,千篇一律,钳制士人; 3.宦官专权,锦衣、厂卫特务统治; 二:明代经济——商业经济繁荣:文人市民化 1.景德镇万余人从事陶业; 2.苏州“比户皆工织造,转贸四方”; 3.文人兼职从商:凌濛初、陈云龙等兼营印刷业; 4.很多著名文人均出身商家:屠隆、唐寅、顾宪成等 三:社会思潮——理学失控心学兴起 1.王守仁(阳明先生)——倡导心学 泰州学派:王艮、李贽、徐阶 2.王艮(初名银):提出“百姓日用即道” 3.李贽(卓吾):主张“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 4.汤显祖——师承泰州学派成员罗汝芳; ★四:明代社会思潮下明代文学 1.俗文学在理论上得到肯定: 2.俗文学创作高潮时期到来:四大奇书与“临川四梦”; ★3.俗文学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于文学特性认识的深化: A高度重视文学的情感特征:情有者理必无 B清晰地认识文学的“虚”“实”关系; C开始关注人物的性格变化; D更加注重文学语言的通俗易懂; ●八股文格式(歇后语)——千篇一律 八股文每篇文章均按一定的格式写成,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 内容限制——从洪武到永乐年间,经义考试的思想标准已由官方明确规定下来,那就是《四书五经大全》,由礼部刊行天下。 字数限制 ●王学左派——即泰州学派:王艮、李贽、徐阶 王艮(初名银):提出“百姓日用即道”——肯定人欲的合理要求,主张人际间地位之平等; 李贽(卓吾):《童心说》 A主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答耿中丞》) B提出《童心说》:童心即真心。他认为,童心,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了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去了真人; C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汤显祖——师承泰州学派成员罗汝芳 主张“世总为情”,“人生而有情”,是谓“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 是有主情如《牡丹亭》《紫钗梦》,厌世如《邯郸梦》《南柯梦》之作; 泰州学派师承:王艮→徐樾→颜均→罗汝芳→汤显祖

民间文学概论讲义

民间文学概论授课大纲 第一讲导论 一.民间文学的定义 二.民间文学的创作主体 三.民间文学的范围 四.民间文学的性质 第二讲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一.民间文学的口头性特征 二.民间文学的集体性特征 三.民间文学的传承性特征 四.民间文学的变异性特征 第三讲民间文学的价值及其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一.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与多重价值 1.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 2.民间文学的多重价值 二.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1.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哺养 2.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的影响 第四讲民间文学田野作业与科学写定——搜集、记录与整理一.田野作业的形式与规则 二.田野作业中的全面搜集 三.田野作业中的忠实记录 四.田野作业资料的整理与科学写定 第五讲神话 一.神话界说与起源 二.神话分类 三.神话的基本特征 四.神话的价值及其研究 第六讲民间传说 一.民间传说概说 二.民间传说的分类 三.民间传说的特征 四.民间传说的价值及其研究 第七讲民间故事

一.民间故事的界定与分类 二.民间故事的特征与价值 三.故事家与民间故事的传承 四.民间故事的研究问题与故事学研究方法 第八讲民间歌谣 一.民间歌谣的概说 二.民间歌谣的分类 三.民间歌谣的艺术特征与功能 四.歌俗、歌节与歌手 第九讲民间叙事诗 一.民间叙事诗的概念 二.民间叙事诗的分类 三.民间叙事诗的特征 四.民间叙事诗的研究 第十讲史诗 一.史诗的定义与意义 二.史诗的分类 三.史诗艺人与史诗传承 第十一讲民间谚语、谜语、歇后语一.谚语 二.谜语 三.歇后语 第十二讲民间说唱 一.民间说唱概说 二.评书与评话 三.快书与快板 四.相声 第十三讲民间小戏 一.民间小戏的概念、类型与源流 二.民间小戏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三.民间道具戏 第十四讲民间文学研究 一.国际性的学术研究领域 二.民间文学研究的重要学术流派及其方法三.民间文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明代文学2

第五章历史演义:《三国演义》 朱一玄、刘毓忱:《三国演义资料汇编》,百花文艺出版社 沈伯俊、谭良啸:《三国演义大辞典》,中华书局 丘振声:《三国演义纵横谈》,漓江出版社 陈其欣选编:《名家解读三国演义》,山东人民出版社 章回小说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它的特点是分章叙事、标明回目、故事连贯、首尾完整。 一、《三国演义》的成书 (一)本事的起源 晋陈寿《三国志》;六朝刘宋裴松之注《三国志》 (二)故事的流传与演变: (三)文本的修订: 宋代的讲史话本,对《三国演义》小说的产生有直接的影响。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三国故事的话本,是元代至治年间《全相三国志平话》(见文学史第三卷第一章话本小说p247),从内容和结构上已粗具《三国演义》的规模。 元末明初,罗贯中整理提炼,创作出了长篇历史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 二、《三国演义》的版本 1、现存此书的最早刊本,是嘉靖元年(1522)刊印的《三国志通俗演

义》 2、万历以后的多种翻刻本: 3、毛氏修订评刻本《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 清初康熙年间,苏州人毛纶、毛宗岗父子加工、整理、评点,是为《三国志通俗演义》。 三、关于拥刘反曹倾向 1、明君贤相的理想。 《三国演义》把蜀国的刘备、诸葛亮、关羽等君臣作为理想中的政治道德观念的化身,把魏国的曹操等作为“霸道”的代表,形成了全书明显的拥刘反曹的倾向。 2、“正统观”及其与特定历史时期的民族意识的影响。 3、此倾向经过毛氏父子的改定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四、《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 1、歌颂统一,反对分裂 2、歌颂仁政,反对奸伪 3、重视智谋,歌颂英勇 五、《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1、虚实相间的艺术观念。 2、类型化的塑造人物形象方法。 《读三国志法》 吾以为三国有三奇,可称三绝:诸葛孔明一绝也,关云长一绝也,曹操亦一绝也。历稽载籍,贤相林立,而名高万古者莫如孔明。其处而弹琴抱膝,居然隐士风流,出而羽扇纶巾,不改雅人深致。在草庐之中,而识三分天下,则达乎天时;承顾命之重,而至六出祁山,则尽乎人事。七擒八阵,木牛流马,既已疑鬼疑神之不

明代文学发展概况--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

明代文学发展概况 明代文学呈现波浪形态势,大致可分成2个阶段: 一.前期作为元文学馀波和明中后期文学突变的准备,可视为中古文学最后阶段; 二.嘉靖(1522~1566)后,文学变革迅猛异常,步入近古新时代。(一)明中叶到鸦片战争是近古期第一段。 (二)元明际社会动荡,形成人心思治、崇拜英雄的思潮,涌现一批精神上较解放且富时代使命感的文人,文学作品尚酣畅雄健的阳刚之美,浸透忧患意识,如《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游传》;南戏中兴和宋濂、刘基、高启等诗文作家。 (三)明初经济复苏,士人忧患意识消蚀;思想文化专制和特务统治,平添不安全感,知识分子转而欣赏平稳和谐、雍容典雅美:小说、戏曲创作受限,“台阁体”诗歌和讴歌富贵、道德、神仙的戏剧泛滥,文学倾向贵族化、御用化而滑入低谷。 (四)明中叶,商业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统治集团腐朽、思想控制松动、王阳明心学流行,嘉靖后文学复苏: 1.文学创作随接受对象下层化、市民化而更加面向现实,创作主体精神高扬,突出个性和人欲的表露。 2.叙事文学全面成熟,向近代化变革: (1)《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词话》问世;(2)戏曲:从《宝剑记》、《浣纱记》、《鸣凤记》等三大传奇问世,

传奇定型和昆腔改革,到汤显祖写“临川四梦”,戏曲创作推向继元杂剧后的又一高峰; (3)诗文:继前七子在弘治年间(1488~1505)以“复古”开展文学革新运动后,相继出现唐家派、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等。(4)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白话短篇小说繁荣, (5)“挂枝儿”、“山歌”等民间文学的流行和整理。 3.明末天启、崇祯(1621~1644)间,国事多艰、经世实学思潮抬头,向理性回归,重新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开启清文学思潮的转变。三.明中期后,文学向世俗化、个性化、趣味化流动。 第一节商业经济的繁荣与城市文化形态的形成 一.工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壮大,新读者群形成。 二.新内容与新形象:市民生活、市民情趣、市民形象。 (一)诗文对表现商人的兴趣;小说和戏曲中,广泛表现市井生活,塑造众多商人和作坊主形象,并流露出同情、理解和赞美,透出对世俗物质利益关注的价值取向。 (二)艺术趣味趋向世俗化,基本特点: 1.题材重日常琐事,表现多率真自然,语言尚俚俗明白,效果求怡心娱目。 2.明中后期,文坛大力宣扬“寄意于时俗”(欣欣子《金瓶梅词话序》),从“耳目之内,日用起居”(《拍案惊奇序》)中极摹“世情”,欣赏“最浅最俚亦最真”(《挂技儿?别部》)的语言,提倡文章之用即在于“供人爱玩”(郑超宗《媚幽阁文娱自序》)“足资谈笑”(天

明代文学

明代文学概况 明代文学的主要成就是小说和戏曲 明代小说创作无论是长篇或短篇都呈现了空前繁荣的盛况。明代前期历史题材的章回演义小说《三国演义》,是我国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它和英雄传奇小说《水浒传》共同拉开了我国小说世界的帷幕。明中叶以后,小说创作进入了新的天地,我国第一部杰出的浪漫主义神魔小说《西游记》、第一部由文人独创的世情小说《金瓶梅》相继问世,为中国长篇小说的发展开拓了新领域。这四部小说被称为明代“四大奇书”。明中叶的短篇小说,也十分兴旺发达:以冯梦龙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凌蒙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为代表,无论在思想内容的深度广度和艺术成就上,都比前人有很大进步。明代还出现了为数不少的文言短篇小说。 明代小说创作的特点,从发展过程来说,经历了由人民群众的集体创作,到文人的加工整理,再发展为作家的个人创作的过程。从思想内容来说,明代小说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理想、愿望,具有强烈的人民性;从艺术形式来说,明代开始了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塑造;从创作方法来说,大多是现实主义的,有的作品也达到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新高度。明代小说的这些特点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民族风格。 明代戏剧是沿着杂剧、传奇两条线发展的。杂剧是元杂剧的余波,已趋于衰落,只是在南戏影响下,创作形式上发生了一些变化。 传奇是明代戏剧的主要成就:成化以后,由南戏演变而来的传奇十分盛行。中叶以后,剧坛呈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首先出现了伟大的戏剧家汤显祖和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剧作《牡丹亭》,此外,还涌现了大批有成就的戏曲作家,形成了各具特的艺术流派。主要是以汤显祖为代表的强调内容、注重文采的“临川派”和以沈璟为代表的讲究音律的“吴江派”,这两个流派影响很大。另外,还有以梁辰鱼为代表的着力词藻的“昆山派”。其次,是剧作题材的广泛:有的取自本朝的现实题材,如《鸣凤记》(无名氏);有的采自历史或民间故事,如《浣纱记》(梁辰鱼);还有用寓言题材写成的,如《中山狼》(康海)。此三剧被称为明代三大传奇。其三为戏曲形式的演进和表现手法丰富。唱腔不断革新与多样化,各种戏曲形式同时涌现。其四戏曲理论的发展和戏曲作品的大量刊行。 明代的诗歌、散文,和小说相比,成就较差,它们是在拟古与反拟古的反复斗争中曲折前进的。明初的诗文作家宋濂,刘基、高启等,都亲身经历过元末的大动乱,写出了一些反映现实的作品,永乐时期以杨士奇、杨荣,杨溥“三杨”为代表的“台阁体”、内容上歌功颂德,艺术上追求雍容典雅、平正淳实的风格,形成一股不良文风,统治文坛数十年。到明中叶,李东阳为首的“茶陵派”,力求以文学的复古来反对“台阁体”文风,但他们侧重形式,成就不高。弘年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包括康海、王九思、边贡、王廷相、徐祯卿的“前七子”和嘉靖中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包括谢榛、宗臣、梁有誉、吴国伦、徐中行的“后七子”,先后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他们用理论和实践,取代了“台阁体”在文坛的统治地位。但他们一味摹拟抄袭,盲目复古仿古,仍是形式主义。王慎中、归有光、唐顺之、茅坤等为代表的“唐宋派”,提倡唐宋古文,肯定唐宋古文八大家的历史地位,对前后七子都持批判态度,但也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前人的束缚。以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为代表的“公安派”,反对贵古贱今,主张文学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但其作品只注重形式革新,较少反映现实。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对前后七子及“公安派”都想纠正,但脱离现实生活,只注重雕琢词句,忽视内容的倾向更突出。相比较而言,明末复社张溥的诗文,表现了真实感情;另外,为抗清而慷慨捐躯的陈子龙、夏完淳的作品,表现了民族气节,充满了爱国热情。 明代的词,在词史上处于低潮时期,但在词学理论研究、词作批评、词章的编选、整理

明代文学

明代文学 一、明代文学的政治历史背景 恶棍草包与文学生态 鲁迅:“唐朝大有胡气,明朝无赖儿郎!” 柏杨先生对明代皇帝的分类:“恶棍型”皇帝;“草包型”皇帝 ※“恶棍型”皇帝代表: (一)洪武帝·朱元璋(1368~1398)(《中国人史纲》:《朱元璋的大屠杀》、《人权的蹂躏》《大黑暗时代》《朱棣的大屠杀》、《断头政治》等等。) [洪武朝特殊的政治生态] A.“洪武四大案”: ①“胡惟庸案”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谋不轨”罪诛宰相胡惟庸九族,同时杀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数人。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颁布《昭示奸党录》,以伙同胡惟庸谋不轨罪,处死韩国公李善长、列侯陆仲亨、已故的滕国公顾时的子孙等开国功臣。后又以胡惟庸通倭、通元(北元),究其党羽,前后共诛杀3万余人,时称“胡狱”。 ②“大将军蓝玉谋反案” 蓝玉案,是指明洪武帝朱元璋诛杀大将蓝玉、继而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宿将的历史事件。此为明初洪武四大案之一。洪武二十六年(1393),朱元璋为加强集权借口凉国公蓝玉欲图谋反,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名将的重大政治案件。因蓝玉案被株连杀戮者逾1.5万。 ③“空印案” 空印案是发生在明代洪武年间,因空白盖印公务文书而引发的案件。此案在当时受到明太祖朱元璋相当程度的重视,并因此诛杀数百名相关官员。 ④“郭桓案” 郭桓案,是明初四大案之一,发生在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年),属于官吏贪污案件。户部侍郎郭桓等人,通同各直省的官吏作弊,盗卖官粮。后被揭发,以其涉案金额巨大,对经济领域影响深远而为世人瞩目。对此,明太祖将六部左右侍郎以下皆处死。为了追赃又牵连到全国各地的地主,遭到抄家破产的不计其数,地主对此怨恨极深,朱元璋为了平息怨气又将审刑官吴庸等人处死。 B.” C. // “贼”谐音);释来复 D.明朝的言论狱: (二)明成祖朱棣(1360~1424),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等。(靖难之役;方孝孺) 明代政治的特点:特务政治;廷杖政治(例如“大议礼事件”);宦官政治(司礼太监) 中国历史上宦官的黄金时代:东汉、晚唐、明朝 王振(“土木堡之变”);北京保卫战(于谦);汪直;魏忠贤 ※“草包型”皇帝代表: (一)明宪宗“成化” (二)明孝宗“弘治” (三)明神宗“万历”(“六不皇帝”) 政治历史背景→文学文化运行 历史与文学的连带效应:思想的禁锢与突围; 明代“八股文”的核心思想——“代圣人立言” 诗文流变:台阁体→茶陵派(李东阳)→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后七子(李攀龙、王世贞)→[晚明]公安派、竟陵派 明代中后期文学的表现:市民化、人情化、趣味化指向的多元化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