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写作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第一次正式接触写作教学,因此教材以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写作的兴趣为主要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激发学生对写作的热情。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写作的意义,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学会观察生活,培养写作兴趣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小学阶段过渡到初中阶段,对于写作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但是他们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和热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写作的意义,认识到写作是对生活的记录和表达。
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值得记录的事物。
3.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乐于动笔,享受写作的过程。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激发写作兴趣。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将这些美好转化为文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生活。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欲望。
3.同伴教学法:让学生互相评改,互相学习,提高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设计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带好笔记本,准备好记录生活中的点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照片或者故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呈现一些优秀的作文样本,让学生了解写作的意义,认识到写作是对生活的记录和表达。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生活场景,让学生观察和体验,然后动笔写下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4.巩固(10分钟)学生互相评改,教师进行反馈,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将这些美好转化为文字。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和心得,让学生在讨论中提高写作能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优质精品课课堂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的实例和素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面对刚进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他们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和热情,但同时也面临着写作的困难和挑战。
他们在写作中常常感到无话可说,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帮助他们找到写作的素材和灵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重要性,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素材,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情感,提高对生活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重要性,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素材,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从生活中发现素材,如何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实例,熟悉教材内容,准备好写作的素材和话题。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好笔记本和笔,准备好观察生活和写作的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写作实例和素材,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写作话题,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进行写作练习。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教材分析】教育部统编教材写作共设六个专题,设置于每单元阅读之后,对七年级学生进行系统地写作指导,架起阅读与写作之间的桥梁。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是第一单元的写作训练点。
教材主要从“写作就是用笔来说话”“写作是表达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是有创意的表达”三个方面来进行指导,旨在解决“写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的作文难题,以此帮助学生在初中写作之旅开始之初克服写作的“畏难”心理。
最后从观察感受自然、摄取生活瞬间、选取提炼素材三个角度设计写作练习,循序渐进,指导性强。
第一单元所选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抒发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成为引导学生写作的范例。
例如《春》:课后第一题描绘春日图景;《济南的冬天》:第一题描述景物,第五题家乡风景描写;《雨的四季》阅读提示中的语句体味;《古代诗歌四首》:第四题情景感受……【教学目标】1.用美好的片段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学着观察生活。
2.引导学生理解写作和生活的关系,学习记真事抒真情。
【预习提示】1.想想自己每天的生活完全一样吗?是不是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人,发生不同的事,而你的心情也会有所不同呢?2.仔细观察家庭中爸爸妈妈的生活细节,观察新校园的环境、同学以及老师。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多媒体播放展示北京生活气息的视频)同学们,我们刚刚看到的是一段关于北京的视频。
在镜头下,我们的生活原来如此美好。
(多媒体出示课堂学习目标)二、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其实,我们的生活原本就是丰富多彩的,正如同法国雕塑家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发现我们生活中的美好呢?1.听一个故事(多媒体出示孔雀上土堆先迈哪只脚的故事)一天,开封宣和殿前栽的荔枝成熟了,孔雀争着啄食掉落的果实。
宋徽宗赵佶立即宣旨:宣画家前来图写。
图画院里的画师画出了一幅幅生动、富丽的孔雀荔枝图。
赵佶一张张审阅,看完后说:“画得不错,可惜把细节都画错了。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教学设计推荐3篇〖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教学设计第【1】篇〗【精选】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习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写作指导及优秀范文写作指导:1.审读要义,确定角度。
文章限制人称和表现对象,即以“我”的视角来写、写“我”的成长经历等。
2.搜集资料,选材新颖。
可以写:①校园一角的美景。
②新学期发生的有意思的事。
③我所了解的新学校。
④认识的老师、学生等。
⑤步入初中,感受到的学习氛围或同学之间的友好气氛。
选材要力避陈旧,这样才能吸引人,令人耳目一新。
3.立意高远,详略得当。
应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新校园生活中遇到的人和事。
挫折和打击是不可避免的,失败和彷徨是暂时的,这些都是对大家的磨砺,是大家的发展机会。
只有经历苦痛,才能体味出别样的甘甜。
还要注意详略得当,这样才能做到重点突出,中心明确。
优秀范文:我的新学校我的新学校是一个充满了阳光、朝气、活力的学校。
老师的温和儒雅,同学们的聪慧细心构成这一美丽的学校。
新学校最大的特点是四季常青,即使是在寒冷的隆冬时节,操场边的铁树,教室里的绿萝依然绿意盎然,让人感到生命的顽强和不屈。
不仅如此,新学校还是一个处处令人有启发的圣地,最令我记忆深刻的莫过于红日东升图了。
一进校园就可以看到那气势磅礴的红日东升轮红日冉冉升起,映红了那东方的半边天。
看到这幅红日东升图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国伟大的领袖毛主席说的话:“你们就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世界是你们的……”再看看图上的题字:今天是我们唯一可以依赖的一天。
你一定会深深震撼的!正如岳飞的《满江红》中写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少年啊,趁我们现在还年轻,让我们努力学习,为成为祖国之栋梁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新学校里不仅有鼓舞学生的红日东升图,还有叮咛老师的呵护幼苗图。
在教学楼的正中央挂着一幅“呵护幼苗图”双巨大的手小心翼翼地捧着一棵幼小的嫩芽。
我想无论任何老师只要看到了这幅呵护幼苗图,就一定会想到教师的使命:用心为祖国培养更好的下一代。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第二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写作的热爱。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写作的素材,感受生活的美好。
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对生活充满好奇,有强烈的表达欲望。
但由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他们对生活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观察力有待提高。
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对写作存在恐惧心理,觉得无话可说,无从下笔。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激发对写作的热爱。
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
4.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写作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将生活中的素材转化为有深度的写作内容,提高写作质量。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写作素材。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写作,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将生活中的素材转化为写作内容。
3.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评价,提高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准备相关写作素材,设计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观察生活,准备写作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发现的写作素材。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组关于生活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给你带来了哪些感受?你打算如何将这些素材融入写作中?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进行现场写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前言写作是一项非常基础的技能,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在当今社会,写作技能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因此,通过教学让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的责任与义务。
一、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热爱写作的能力。
2. 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素养。
3. 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选读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教授课文《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在听读中学习课文意思、语言结构和特点,了解作者的观点,对“热爱生活,热爱写作”这个主题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和思考的能力。
2. 写作技巧讲解写作技巧是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
通过教授各种写作技巧,让学生学会在阅读中找出关键句和重点词汇,思考文章结构和特点,分析文章的主旨和观点,进而能够进行有效的写作。
三、教学方法1. 互动授课法在课程中,采用师生互动、情感互动和知识互动等方式,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图片展示法通过图片的展示,让学生在视觉上更好地理解文章,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表达和结构。
3. 情景教学法以情境教学为基础,营造出具有生活化、人情味的语文教学氛围,帮助学生更快地融入课程和生活中。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需要预备好相应的教材和课件资料,并提前对课文进行阅读和分析,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2.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图片向学生展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场景,引导学生自发谈论,通过谈论,让学生了解到写作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实,为后续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3. 课文阅读及分析教师引导学生依据文章的标题,粗略阅读文章,然后进行细读及分析,重点掌握文章的思想内容、语言特色、文体结构等。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写作主题是“热爱生活,热爱写作”,通过这一主题,引领学生关注自然、社会、自我,从中发现和感悟生活的美好,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并进而产生写作的冲动和欲望。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写作基础,但还存在着诸如材料选择不当、表达不准确等问题。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在提高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的同时,重点指导学生在写作中如何选材以及如何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2.指导学生在写作中如何选材。
3.指导学生如何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教学重难点】1.如何观察生活、感悟生活。
2.如何选材和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系列与大自然、动物、植物有关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教学环节。
二、新课探究1.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观察生活、感悟生活。
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从身边的小事入手,结合课本中的提示,举例说明。
教师可作如下提示:(1)留心身边的人和事,关注他们的特点和细节。
例如父母的日常琐事,同学的趣闻轶事,邻里的矛盾纠纷等。
(2)随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感想。
把生活中的点滴变成文字,把心中的故事倾诉在纸上。
(3)积极体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生活。
例如充当家庭中的各种角色;参加班级、学校的各种活动;尝试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等等。
2.如何选材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写作中如何选材,根据学生的回答作相应的点评和总结。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选择自己熟悉的题材。
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者是自己身边的人和事,都可以成为写作的题材。
这些题材不仅真实可信,而且能够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选择有意义的题材。
写文章的目的不仅是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更重要的是要让读者受到启发和教育。
因此,在选择题材时,要选择那些有积极意义、对社会有贡献的题材进行写作。
精品文档
写作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教学设计
精彩开篇词文档设计者: 设计时间 : 文档类型:
文库精品文档,欢迎下载使用。Word精品文档,可以编辑修改,放心下载
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息。叶圣陶说:“作
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可见,要写好文章,就要热爱
生活,从生活中找到写作素材,发掘生活之真善美。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敏感性和好奇心。
2.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不仅用眼睛看,更要用心去思考。
3.引导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选择富有真情实感的材料写作。
教学过程
一、文题展示
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什么经历让你一直难以忘怀?或是有什么印象深刻的故事想和大家分享
呢?回忆一下,把它写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二、写作导航
1.仔细观察生活,保持敏感和好奇心,时时捕捉生活素材。大自然的春花秋月、校园的一草一
木、家庭的平凡琐事、社会的点滴见闻……都是我们的写作素材。
2.积累到的生活素材,不仅用眼睛看,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思考、感悟,以此来表达我们阳光向
上的人生志向和情趣。
3.选择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生活来写,有真体验、真感受的材料,写时才能得心应手,情感
自然而真挚地流露。同时,也要善于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环境进行描写,
才能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
三、例文引路
我发现枕头里有个世界
从小,我就有落枕的毛病,早晨起来,常常是歪着脖子,疼得哭爹喊娘。母亲自然是小心地替
我揉来揉去,可这毕竟不是个长久之计。
市场上卖的枕头对我不适合,母亲决定自己动手做。棉花是最如意的材料,可是太软了不行,
太硬了也不行,母亲就一把把地挑过去,感觉适中才放进枕袋。两天后,我感激地接过妈妈的这只
花枕头,它那么轻,却又那么重。把头放上去,花枕的中间正好凹下去,将我的头包在里面。棉籽
轻轻按摩着我的头部,让人感觉舒适极了,就像是静静的深夜,躺在海边沙地上,看满天繁星,呼
吸清新空气,呼吸之间全是妈妈的一瓣心香。
可是夏天来了,棉花被汗水一浸,就会发出霉味。于是,我索性撇开枕头,仰着头睡觉,结果
自然是我又歪了脖子,母亲又有了心事。
没办法,只好托人从外地带回一大包绿豆壳,母亲用它又缝制了一只新枕头,这只枕头可比棉
花的好多了,睡在上面,只要我轻轻一动,就会有一种“沙沙”的声音,像没有歌词的童谣,在静
静的夜空弥散,连夜的精灵都会因此止住脚步,我当然睡得格外香。后来才知道,这些绿豆壳花了
精品文档
父亲近半个月的薪水,或许是因为太喜欢这绿豆枕了,我做作业时都会捧着它。终于有一天,枕布
破了,看到满枕的绿豆壳飘然落地,我的眼泪也一下子落了下来:这可是母亲第二次为我做的枕头
啊!
上初中了,离家那天,母亲塞给我一只新枕头,新枕头溢着一股药香,沁人心脾。母亲说,这
是父亲特地上南通买的。在学校的每一夜,枕着药枕,听枕中药材的声音,那简直是在欣赏人间最
美妙的音乐,我仿佛又找到了家的感觉,每一次闭上眼睛,就像是一手牵着父亲,一手牵着母亲,
来到了落叶林,看一地金黄,满是温馨。
岁月流逝,我渐渐明白,在这变化的枕头里有个不变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一种情感无时
无刻不在延续。也许,关于这个世界的故事并不精彩,可它会伴我一生一世!
【名师点评】本文选择了生活中的小事——父母为“我”准备枕头一事,以极为普通的枕头为
线索,由小见大,感悟到父母对子女的一片爱意,感情真挚,令人动容。文章三写枕头,让这一小
物件成为感情的触发点和凝聚点,且由此构成层层递进的结构,构思新颖,不落俗套。
四、板书设计
观察生活,捕捉素材
思考生活,感悟生活 写作源于生活
写最熟悉、最动情的生活
可以编辑的试卷(可以删除)
温馨提示
After writing the test paper, you must remember to check Oh, I wish you all can achieve good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