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儿歌欣赏(幼儿园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62.00 KB
- 文档页数:4
小班语言活动儿歌《小星星》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语言领域教材《小星星》。
本节课主要学习儿歌《小星星》,通过学习儿歌,让幼儿认识星星,了解星星的特征,同时培养幼儿对太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星星,了解星星的特征,知道星星在夜空中的分布情况。
2. 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儿歌,培养幼儿的朗读能力、歌唱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太空的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宇宙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熟悉儿歌《小星星》,能够正确朗读和演唱。
难点:让幼儿理解星星的特征,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星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星星贴纸、画纸、彩笔。
学具:幼儿课本《小星星》、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晚上带幼儿观察天空,引导幼儿发现星星,激发幼儿对星星的好奇心。
2. 学习儿歌:让幼儿跟读儿歌《小星星》,熟悉儿歌内容。
3. 讲解星星特征:通过课件,讲解星星的特征,让幼儿了解星星。
4.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星星的特征。
5.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星星。
6. 歌唱儿歌:让幼儿集体演唱儿歌《小星星》,培养幼儿的歌唱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星星的特征、儿歌《小星星》歌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星星的特征,并演唱儿歌《小星星》。
2. 答案:星星是天空中的亮点,它们有不同的大小和颜色,星星在夜空中闪烁,儿歌《小星星》的歌词如下:小星星,小星星,闪烁闪烁,挂在天际,像眼睛,像珍珠,照亮我们的梦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次课程,发现幼儿对星星充满了好奇,但在描述星星特征时,部分幼儿的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幼儿表达能力的培养。
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在家里尝试用废旧材料制作星星模型,进一步加深对星星的认识。
同时,可以组织一次户外观星活动,让幼儿在实际环境中观察星星,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小班语言儿歌课件《我的好妈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园小班语言儿歌《我的好妈妈》。
该内容选自教材《幼儿快乐语言》第一册第三章。
具体内容包括儿歌的歌词学习、节奏感知、动作创编以及情感体验。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熟悉并掌握儿歌《我的好妈妈》的歌词和节奏。
2. 培养幼儿对母亲的热爱和感激之情,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儿歌节奏的感知和动作创编。
重点:儿歌歌词的学习和情感体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音响设备、歌词卡片、动作卡片。
学具:彩色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妈妈们辛勤劳动的场景,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自己妈妈的辛苦付出。
2. 歌词学习(10分钟)分组教学,每组学习一句歌词,然后进行集体展示,确保每位幼儿都能熟悉歌词。
3. 节奏感知(10分钟)教师示范儿歌节奏,幼儿跟随敲击乐器感受节奏,并尝试跟着节奏朗读歌词。
4. 动作创编(10分钟)教师示范动作,幼儿跟随学习。
然后鼓励幼儿自己创编动作,增强课堂趣味性。
5.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引导幼儿理解儿歌所表达的情感,让幼儿学会关爱和感激母亲。
6.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进行歌词和动作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7. 情感体验(10分钟)让幼儿谈谈自己妈妈的辛苦和关爱,引导幼儿学会表达对妈妈的爱。
六、板书设计1. 《我的好妈妈》2. 歌词:以卡片形式展示每句歌词,字体大且颜色鲜艳。
3. 节奏:用图形表示节奏,让幼儿直观感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妈妈画一幅画,并写上一句对妈妈的爱。
2. 答案示例:画面为一个爱心,爱心内写上“妈妈,我爱你!”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后为妈妈表演儿歌《我的好妈妈》,增进亲子关系。
同时,家长可协助教师关注幼儿在家的表现,共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节奏感知3. 动作创编4. 情感体验5. 作业设计一、实践情景引入1. 语言描述要生动形象,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小班语言活动儿歌《小星星》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儿歌《小星星》。
该内容出自教材《幼儿快乐语文》第2册,第3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儿歌的歌词理解、朗读、节奏感知和动作表演。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星星》儿歌的内容,能够熟练朗读歌词。
2. 培养学生对语言节奏的感知,能跟随节奏做相应的动作。
3. 通过学习《小星星》儿歌,激发学生对天文知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儿歌节奏的把握和动作的表演。
教学重点:理解儿歌歌词的含义,熟练朗读儿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儿歌《小星星》音频、星星图片。
学具:儿歌歌词卡片、动作表演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出示课件,展示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星星的特点。
播放《小星星》儿歌,让学生跟随音乐感受节奏。
2. 例题讲解(10分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儿歌的内容。
教师示范朗读儿歌,并解释歌词含义。
带领学生跟随节奏朗读儿歌,并学习动作表演。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挑选一名代表进行朗读和动作表演。
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纠正发音和动作。
4.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用动作和语言表达对星星的认识。
教师挑选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演绎《小星星》儿歌。
学生集体表演《小星星》儿歌,展示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1. 儿歌《小星星》歌词2. 星星图片和动作示意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表演《小星星》儿歌,并讲述儿歌的含义。
2. 答案:儿歌《小星星》歌词及动作表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小星星》儿歌,学生对语言节奏和动作表演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天文知识,观察夜空中的星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同时,鼓励学生创编自己的儿歌,激发他们的创作潜能。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互动环节的组织与实施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用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1)难点解析:儿歌节奏的把握和动作表演。
小班语言活动儿歌《小星星》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小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儿歌与童谣》,详细内容为《小星星》儿歌的学习与欣赏。
《小星星》歌词简短、朗朗上口,通过描绘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学会唱《小星星》儿歌,并能独立表演。
2. 通过学习儿歌,培养幼儿对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欣赏能力。
3.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词的节奏感和音准掌握。
教学重点:学会唱《小星星》儿歌,理解歌词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音响设备、星星卡片、黑板。
2. 学具:歌词卡片、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星星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星星的特点。
讲解星星在夜空中的位置,激发幼儿对星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教师播放《小星星》儿歌,引导幼儿倾听并感受歌曲的节奏。
分组讨论,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儿歌内容。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习《小星星》歌词,逐句教唱。
针对歌词节奏和音准进行讲解,并示范演唱。
4.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进行唱《小星星》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互动游戏(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星星找家”的游戏,巩固歌词内容。
游戏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每组选出代表进行唱《小星星》的表演。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绘制夜空和星星图案。
2. 黑板右侧:书写《小星星》歌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唱《小星星》儿歌,并讲述歌词内容。
2. 答案:根据课堂所学,正确唱出《小星星》儿歌,描述夜空中星星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学习儿歌,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观察夜晚的星空,发现更多有趣的事物,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词的节奏感和音准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