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急诊科医师的临床思维
- 格式:ppt
- 大小:584.50 KB
- 文档页数:30
者自己认为患有的疾病,进行初步评估判断、急诊处理、治疗和预防,或对人为及环境伤害给予迅速的内、外科及精神心理救助。
临床问题;第二阶段:急诊学科概念形成对急诊危重症、创伤早期评估急诊危重症患者特点:复苏后生命指征不稳定,需要循环、呼吸支持;病情垂危不能搬动、转运;只需要短时间监护救治即可治愈,无需住院治疗;专科难以收住院的危重患者。
(一)急迫(时限性紧迫)急危重症、创伤主要特征:突然发生,病情难以预料;病情变化快,很快出现生命危险;应激反应性强,如SIR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代偿能力差,如急性心衰、ARDS。
急诊强调时间窗概念,强调早期目标治疗,越早治疗临床预后越好。
心肺复苏:<10min;ACS(急性冠脉综合征)-溶栓:30min; 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90min;糖尿病酮症:补液2000ml/ 初2hr;降糖3.9- 6.1 mmol/L/h;脓毒症:EGDT(早期目标治疗)<6hr。
(二)危重(病情严重)生命指征不稳,随时可发生猝死;未能即刻认清有致命危险;信息资源缺乏;工作环境的影响。
(三)可救(病机可改变)在病理生理学中寻常可见可逆变化的机制;许多突发性病变经及时地处理、调整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通过改善机体某种病理生理状态,可使组织细胞的生命期得以延长。
(四)复杂(情况参杂不清)当多个器官功能相继发生病理改变,机体超出了单一器官对整体的影响,而表现出新的、更复杂的特殊规律;急诊可与器官相关也可能跨越解剖器官,并将各种功能按其生理的储备进行区分,急诊医学却是探讨当多个器官功能共同发生障碍时机体反应的新规律。
二.急诊医生如何思维面对临床的专业问题,急诊医生需培养专业品质--敏锐和关注。
培养能快速采集患者病史,决定应做哪些必要的辅助检查,综合分析所有的临床资料,用于提高病情判断和救治的能力。
注重对有生命危险的急症判断和紧急处理,并非要立即确诊为某种疾病;不可忽略疾病的急危重阶段有其独特的规律和特点。
急诊临床思维的建立和培养
急诊临床思维的建立和培养是指医生建立并培养在急诊临床实践中快速、有效、正确分析病情、确诊疾病、选择治疗方案以及有效地宣教患者和家属的能力。
一、实践急诊临床技能。
1、培养正确的急诊认知:需要培养医生能够对急诊病人急救护理时能够迅速识别病人病情,凭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充分的临床经验,做出正确的诊断,选择正确的治疗方式,避免出现误诊的情况。
2、培养完整的急诊流程:医生应该深入基础理论,熟悉病理、实验室、影像学及其它临床辅助检查,了解急诊的基本流程,熟练掌握诊断和处置的基本安排。
3、培养临床决策能力:及时诊断病理,有效处置,准确掌握病人病情,能够按照国家药品用药指征,熟悉当地医药政策,根据病理和治疗要求,正确选用药物,合理进行治疗。
二、结合急诊临床实践的研究。
1、不同急诊实践的研究:急诊中使用的药物、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以及急诊临床实践中疾病多样性、诊断标准和治疗结果等问题,均需要临床研究,建立有效的急诊体系和标准。
2、急诊临床实践教学研究:对急诊临床实践教学中学生学习情况和效果进行调研,并对急诊临床实践教。
急诊医师的临床思维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李春盛作者单位:100020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急诊,无论从工作环境、患者,还是从工作性质,都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专业。
这一专业要求急诊医生除具有医生基本的品质和素质之外,还要求具备对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临床思维。
1识别急诊医师对患者的识别至关重要。
所谓识别就是认识、判断患者的危险程度,并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血压、呼吸、脉搏、意识等分为危重(A)、重(、普通(C)三种情况,这样就有利于对患者的分别救治。
对于A类患者要立即救治,B类患者诊断治疗相结合,C类患者要注意寻找危及生命的潜在原因。
2稳定对A类患者遵循先救命后治病的原则。
首先用一切尽可能的办法稳定生命体征,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再寻找病因,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治疗。
对此类患者在治疗措施和手段上要:(1)简单即要充分考虑其有效性,而不是安全性。
如对室颤室速的救治要推注胺碘酮,此时并不需要考虑给药会引起血压下降、肺纤维化等副作用,因为这时纠正室颤恢复窦率是第一需要,即救命是第一需要。
如过敏引起的喉头水肿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环甲膜穿刺或气管切开先通气,而不是气管插管,因为由于喉头水肿易致插管失败耽误时间。
(2)时效性“时间就是生命”是对此类患者救治最为生动的写照,快速、高效是处理此类患者的法宝。
3急诊症状的鉴别诊断急诊患者一般都是以症状来就诊,如呼吸困难、发热、胸痛、头痛等,对于急症症状首先要思考是否危及生命,重症和一般.如胸痛患者首先考虑是AMI、夹层动脉瘤、自发性气胸、肺动脉栓塞、食管破裂等威胁生命的疾病,其次考虑为肺炎、心包炎、食道炎等重病、一般性疾病为肌肉骨骼神经痛.再根据疼痛性质、部位、放射、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发作特点,关键辅助检查:血常规、心电图、胸片等做出诊断和鉴别诊断。
再者在作出诊断时要尽量模糊,如有下腹部疼痛的女患者此区域涉及到输卵管、卵巢、输尿管、阑尾,在不十分肯定时,一定要下一个局限性腹膜炎的诊断,而不能精确到阑尾炎、输尿管、输卵管炎等,因为模糊的诊断留有余地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