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级与专业级非编产品的差异
- 格式:pdf
- 大小:317.84 KB
- 文档页数:4
大洋D3-Edit 7800A非线性编辑系统高清晰度电视,以其细腻的画面细节还原以及身临其境的环绕声伴音,将普通电视观众的收视体验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同时,其数倍于标清的数据量,也给广大节目制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中科大洋公司推出的新一代D3-Edit HD产品家族,依托于大洋二十年来在广电后期制作领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强大的广播级高清与标清视音频处理能力,为客户提供从DV到HD 的完整解决方案。
顶级的信号指标,高精度视频还原RedBridgeIII高质量硬件板卡,顶级信号指标,完美还原高清视频原始画面;10bit高精度量化,全色域空间处理,高质量非线性转换,最大避免后期制作每一个环节可能产生的质量下降。
软硬兼施,使D3-Edit HD轻松应对高清电视母版级制作的苛刻要求!与分辨率无关、与格式无关的编辑环境在先进的灵活可扩展的SoftCodec技术支持下,中科大洋一直以来都为客户提供具备广泛兼容性的创作工具。
D3-Edit HD继承了这一优点,支持各种分辨率的同时,几乎兼容所有常用编辑格式,完全无需转码,无需改变文件封装,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与分辨率和格式无关的高效率编辑环境!最快捷的编辑流程D3-Edit HD是迄今为止业内公认最快的编辑系统之一。
它针对不同编辑场景的需要提供了与其相适应的编辑模式,并提供了可定制的灵活的后期制作流程……快捷编辑,D3-Edit HD为您想的更多!眩目的视觉包装效果除了便捷的视音频剪辑操作,D3-Edit HD还提供多种视觉包装工具,足以满足复杂节目的创作。
更令人感到兴奋的是,D3-Edit HD提供的3D Pilot三维图文制作工具可以轻松实现三维字幕物件的制作和渲染,节目包装正式跨入三维时代。
强大的视音频一体工作站高质量的画面失去了逼真的声音,将是最大的遗憾。
D3-Edit HD对音频的处理能力也同样出色。
不仅可以实现HDTV所要求的5.1声道的混音,还可以通过内置的音频制作工具,实现音频素材的修饰以及音效的制作,同时D3-Edit HD还提供了对VST、DirectX 等其他特技插件的支持,让音频制作更加轻松!RedBridge Ⅲ广播级高标清视音频接口卡RedBridge Ⅲ卡是大洋久负盛名的RedBridge广播级视音频板卡家族中首款支持HD-SDI的板卡,也是国内第一块自主研发的支持HDTV的广播级视音频板卡。
用专业的眼光看DV用专业的眼光看DV,为什么用这样一个提法?DV是专业吗?DV不是民用吗?不同需求的使用者对DV有不同的认识。
作为21世纪消费用摄象机的统一磁带格式,是所有家用摄象机生产厂商生产的统一磁带格式,彻底改变了模拟录象机时代多种磁带格式大战的局面。
相反,在专业视频领域,经历了一场10年的数字格式大战之后(专业数字格式十几种之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DV。
在电视新闻,科技,教育,军事等领域,DV使这个世界更精彩。
DV的最大魅力在于它结合了专业质量和轻便灵活的优势,使它的应用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领域,象攀登珠峰,宇宙飞船、和战争现场。
DV为什么有如此精彩的表现力?它有什么样的专业潜质?这才是我们要讨论的话题。
用专业的眼光看DV,是从技术角度分析DV的特点,寻找与专业电视制作的结合点。
对专业工作者,DV使工作更灵巧、更自然、更经济、更方便;对越来越多的DV爱好者,用专业DV武装自己,使工作更自信、更出色、更完美。
用专业的眼光看DV,不是硬给DV戴上专业的光环,是发掘它本身所具有的专业特性。
DV是一种视音频记录格式,它是整个数字电视技术的一部分,是数字电视代替模拟电视的一部分。
在这个层次上,它与其它许多专门为广播专业制作而开发的数字视频格式是相通的,是在一个体系下的不同分支。
一、 DV是一种格式人们规范格式的目的是为了交流的时候可以互相识别,是一个交换的统一标准。
从另一个角度看格式又限制了交换,因为不同的格式不能互换。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与格式打交道,我们在稿纸上书写,在轨道上开火车,无处不体现格式的存在;在电脑的数字化世界里,更是无处不体现格式的存在,从操作系统到各种文件,谁占有了格式的先机,谁就是市场的统治者。
格式的转换需要付出代价,在某种意义上它还是防火墙。
录象机是把视音频信息写在磁带上,自然也少不了格式。
视频写在哪儿,音频写在哪儿,其它信息写在哪,都是按一定格式规范的。
视音频信息不能直接写在磁带上,要转换成可以直接记录的电磁信号。
用IEEE1394卡组装自己的非编
翟光达
【期刊名称】《内蒙古广播与电视技术》
【年(卷),期】2006(23)3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DV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广播级与专业级之
间鸿沟不再像以前那么巨大,两者之间的距离在缩小。
特别对于后期非线性编辑来说更是如此。
现在的非编正向着CPU+GPU+I/O技术发展,而IEEE1394技术更是一颗新的明星,由于它的出现使得高质量、低成本的非编制作设备成为了可能。
【总页数】2页(P28,40)
【作者】翟光达
【作者单位】乌兰察布电视台技术部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一种IEEE1394b主机光纤接口卡的设计与实现 [J], 郑俊杰;李立京;文怀涛
2.一种IEEE1394总线监控卡的设计与实现 [J], 王治;田泽;杨峰;李哲
3.用IEEE1394卡采集DV视频的常见问题 [J], 明波
4.集合IEEE1394/小型记忆卡的RICOH CardBus控制器 [J], 无
5.IEEE1394卡的认识与选购 [J], DVExpert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EDITMAX 1非线性编辑系统简介一、产品简述:1.1产品主要特征:EDITMAX 1,简称E1,是我们即将推出的非线性编辑产品,是CY21/E5系列的替代产品,其主要特征如下:■使用业已成熟的CPU+GPU核心技术■采用MG系列广播级IO卡作为输入输出手段■采用新一代PCI-E高性能计算机平台1.2产品总体简介:E1是替代CY21/E5的非线性单机产品,依靠目前在国内领先的CPU+GPU技术以及基于媒体网关技术的MG系列高性能广播级IO卡,E1虽然不再使用MATROX的DTV/LX非线性编辑板卡,但是在功能和性能上完全超越了CY21/E5,并具有更高的性能价格比;软件界面和操作流程继承了CY21/E5系列的易于学习、易于掌握的特点;稳定性和可靠性比CY21/E5系列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E1除了单机产品之外,将会具有不同类型的网络版本,其中,E-NETv2.0将在春节之后开始采用EN1系列网络非线性工作站,EN1系列将由多种不同用途的工作站变形,以适应E-NET中的无卡编辑、有卡编辑、上下载、合成输出、配音等多种不同规格的分级应用。
在sobeyNET中,也将开始应用E1的网络版本,具体的sobeyNET网络版本E1的详细情况将由网络产品事业部向大家介绍。
二、产品主要定位:E1既然是用来替代CY21/E5系列的产品,其市场定位与CY21/E5基本一致,但由于其性能的提高和价格的降低,将可以覆盖更大的目标市场,其主要目标市场如下:■标清广播级常规节目编辑(大、中、小电视台新闻、专题节目的制作,包括单机和网络运用))■标清广播级常规包装制作(各级电视台的栏目和专题节目的节目简单包装,比如添加一些2D/3D多层特技、AE插件特效)■标清行业视频应用(企业、政府、军队等行业用户的视频节目制作)■标清高端教育视频应用(比较有实力的教育系统的电化教育应用)■标清互联网视频内容制作(网站、WEB内容提供商的视频节目制作)■E1将只支持标清制作,对高清和HDV的支持将在E7系列产品中提供三、产品主要功能特点:E1虽然没有使用MATROX的DTV/LX板卡,但是在信号指标、实时性能、软件功能上完全超过了DTV/LX平台上的CY21/E5,严格地说,E1完全适应严格的广播级应用的需求,以下是E1的一些功能和性能特点的概要(不排除正式发布E1产品的时候,会有少量调整)■全面的A V接口,根据使用的MG卡的不同,支持以下接口MG1000A卡---- 复合、分量模拟视频接口平衡、非平衡模拟音频接口MG1000D卡---- SDI数字视频接口复合、分量模拟视频接口平衡、非平衡模拟音频接口AES/EBU数字音频接口SDI嵌入数字音频接口■支持专业光盘设备通过以太网接口上下载,30-50倍速低码率上载、2-4倍速高码率上载通过1394接口上下载,可直接浏览光盘素材,选择性上载所需素材直接编辑MXF格式完成的节目可通过以太网络或1394接口以MXF文件方式写回专业光盘■实时多格式混编,支持多种格式在同一时间线上进行任意混合编辑,包括以下格式: 无压缩MPEG-2 I帧(最高50Mbps)IMX(30、40、50Mbps)DV/DVCAM格式DVCPRODVCPRO 50MPEG-2 ibp(matrox格式的avi和wav,不支持MPG格式)WmvMPEG-4(sony和sobey自己的格式,avi和wav,不包括divx等格式)即将支持MXF和MPEG-TS流直接编辑将来可能支持更多的可编辑格式■支持通过1394接口上下载DV/DVCAM格式通过1394接口可以以文件方式上载DV/DVCAM/DVCPRO,DVCPRO50的上载也将会支持通过1394接口,可以以文件方式下载节目到DV/DVCAM录像机■完整的多层实时特技编辑完全实现DTV/LX+MAX的所有实时特技,包括所有CY21/E5的2D/3D特技、键特技、模糊和马赛克等凹凸贴图特技,质量上完全达到DTV/LX+MAX一样的水平,特技类型和调整方式完全与CY21/E5相兼容增强的色彩校正特技,色彩校正效果大大提升动态遮罩特技正在开发平滑的快慢动作,在效果上大大超越DTV板卡的快慢动作与CY21/E5相同的上千种特技模板以上系统特技均可实现4层以上实时编辑,在VGA上可以实时预监和调整,并可通过MG卡实时输出到监视器,与DTV+MAX和T3K+K2 相比,每一层都可以是任意的2D或3D特技,而不会限制只有一层实时的3D特技,性能上大大高于原有的CY21/E5。
珠联璧合随着人们对收看高清晰电视节目的急迫需求,加之目前高清晰电视节目尚比较贫乏的现状。
每一个影视工作者都应加油努力,充分利用手中设备进行影视创作。
高性价比便携高清摄像机的诞生就广播级高清摄像机而言,它的性能,指标以及画质当然是无与伦比的,可以和胶片媲美。
但它的价格昂贵,非一般影视制作公司或独立制片人可以承受的。
而广播级高清摄像机的体积重量也不适合小规模团队使用。
于是就需要一款便携的,高质量的经济型的,接近广播级标准的小型高清摄录一体机来解决这个问题。
根据“把高清视频带给普通用户”这个理念,2004年9月7日,日本索尼公司向全球推出了首款1080格式的民用级高清摄录―体机HDR―FX1F,其概念是使便携型的摄像机可以方便录制高质量,高清晰的影像。
这款HDV高清摄录一体机以时尚、美观的外形,卓越的品质。
强大的功能堪称HDV的经典之作,被誉为1080的起跑线,在影视界至今仍受到青睐。
HVR-Z1C摄录机采用全新的HDV格式(HDV 1080i)标准。
采用三片高分辨率的1/3英寸百万像素CCD,HVR-Z1c可以拍摄并重放1080i HD信号,同时兼容现有索尼DVeAM产品具有的DVCAM/DV格式的录制及重放功能。
此外,HVR-Z1c还可以提供高清下变换功能。
这些特性使得HVR-Z1C可以立即与现有的标清设备进行配合使用,同时还可以逐步购买其它配套的高清非编系统,用于完成高清节目的制作,摄影师可以继续选用原又的DVCAM或DV格式并根据需要随时切换成HDV格式,或者先采用HDV格式记拍摄并下变换成标清格式。
其多项摄像机功能大大增强,提供了最大可能的可操作性,并为创造性的拍摄拓展了一系列新的契机。
这些特性与HDV格式呈现的高清画质相结合,HVR-Z1c是现在和未来各种应用(从视频采集、婚礼及重大事件的拍摄,到培训制作、数字电影到广播新闻采集)的不可多得的拍摄工具。
和索尼公司DVCAM摄录机相比,HVR-Z1c价格具有高质量节目制作、高性价比等特点。
《非线性编辑系统》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非线性编辑系统》是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利用它不仅能非常方便的完成广播级数字电影的剪辑、音效合成等工作,还可以为数字电影加入各种特技和滤镜效果。
针对日益发展的现状, Premiere6.0在网络视频方面的应用功能大大增强了,能够实现网络上不同途径的视频格式输出。
本课程系统的介绍了Premiere6.0的视频编辑功能及其应用技巧,并通过完整的实例讲解了Premiere6.0的综合制作流程。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1、结合学过的课程,了解一些影视基础知识2、掌握非线编系统、非线编的软硬件知识3、掌握 Premiere6.0的基础知识4、了解在Premiere6.0中影片制作流程5、熟练运用Premiere6.0中各种工具、熟悉操作界面6、掌握Transitions面板,转场效果的引入、设置7、掌握滤镜面板,滤镜效果的引入、设置8、掌握叠加与Monitor效果使用9、掌握字幕的制作10、熟练音频的输入、设置、剪辑11、掌握Premiere6.0与Photoshop、After Effect的联系12、了解Premiere6.0与Internet的联系,掌握Advanced Window Media输出Advanced Real Media输出、 Camera – Web 输出三、课时分配本课总课时36学时,2学分,其中理论课18学时,实验课18学时,分配如下:四、教学内容绪论1、结合学过的课程,了解一些影视基础知识2、掌握非线编系统、非线编的软硬件知识3、非线编目前运用及发展状况初识Premiere6.01、同较低版本相比较,介绍Premiere6.0优势。
2、Premiere6.0的安装3、Premiere6.0的工作环境、操作界面·Load Project Settings对话框·Peoject 窗口·Timeline窗口·Monitor窗口·Clip窗口·Storyboard面板·Transitions Navigator and Info面板·Effect Controls and Commands面板·Video Audio and History面板·Audio Mixer窗口4、音频视频的输入输出·Movie Capture·Audio Capture·File/Export Timeline/MoviePremiere6.0基本剪辑1、了解在Premiere6.0中影片制作流程2、熟练运用各种工具、熟悉操作界面3、开始接触Transitions转场效果和滤镜效果4、介绍制作流程,通过几个实例复习各种工具,添加声音、预览场景转换效果制作1、掌握Transitions面板,转场效果的引入、设置2、预览各种转场效果,通过实例比较不同效果3、自带 Qicktime Transitions插件视频滤镜效果制作1、掌握滤镜面板,滤镜效果的引入、设置2、自带视频滤镜、第三方滤镜效果插件的使用方法3、通过实例预览比较滤镜不同效果叠加与Monitor效果使用1、叠加效果的说明、使用和制作实例2、键的类型简介,路径的说明使用3、用滤镜、叠加和Monitor技术制作几个实例,预览字幕的制作1、Title窗口与工具2、不同字幕的制作制作专业的声音效果1、音频的输入、设置、剪辑2、音频滤镜的使用3、为视频添加声音Premiere6.0的综合运用1、Photoshop中处理素材2、Premiere6.0与Photoshop、After Effect的联系3、制作几个实例,综合运用影视MTV制作1、MTV镜头的划分2、MTV镜头的制作Premiere6.0与Internet1、Advanced Window Media输出2、Advanced Real Media输出3、Camera – Web 输出五、大纲说明1、本大纲根据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及相关专业课程要求制定。
广播级与专业级非编产品的差异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视音频产品似乎是广播电视领域的专属。
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在广播级产品之外,逐渐出现了专业级和消费级的视音频产品。
消费级产品主要面向家庭和个人使用者,体积小,外观时尚,价格低廉,本文对此不详细论述。
但专业级产品和广播级产品看起来常常很接近,尤其是当他们是由同一个生产厂商制造的时候。
以大洋公司为例,就同时生产广播级非编D3-Edit和专业级非编Montage
Extreme(ME)。
所以当用户面对专业级和广播级产品时,经常会有疑问:为什么有些专业级产品的功能不比广播级产品差,甚至更多;PC配置也高,可以实时编辑多层视频,还支持高清,但价格却只是广播级产品的一半或更低?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应该如何选择?这成为每一个媒体从业者都在考虑的问题。
其实,对于非编产品,广播级、专业级和消费级的根本性区别不在于某些特定功能,而是一些核心的硬指标。
下面我们就使用者特征和业务特征做一下分析,以便得出这三类产品之间的差异。
在这个金字塔结构中,越靠近塔尖,对设备的安全性稳定性要求越高,对视音频质量要求越高,对服务质量要求越高;相反,越靠近塔基,用户群越大,同时对价格也越敏感。
1. 广播级产品多以整机交付,专业级产品大多提供板卡+软件
使用广播级设备的通常是各级电台、电视台、机关单位的宣传部门等喉舌机构。
对于设备的安全性、稳定性要求极高。
作为在线使用的广播级设备,对软件健壮性,以及对整机设备的总在线时间和总服务时间都是有要求的。
所以广播级非编提供整机交付的方式(也叫Turn Key,开钥匙,用户只负责开机即可应用),采用服务器架构。
这背后是整个设计、生产和质控团队的努力。
以大洋公司的广播级非编D3-Edit为例,它的整机结构、前后面板及接口、风道、散热都经过精细设计;测试、采购、储运、装配…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质量控制;另外,所有
设备出厂前都经过高温、高湿以及长时间烤机检验;整机质量符合ISO、CCC、CE、RoHS认证。
唯其如此,才能保证在任何苛刻环境中都能稳定运行。
专业级用户对安全性、稳定性要求较低,但对价格更为敏感。
所以专业级非编多采用板卡+软件的销售方式(比如大洋的ME专业非编产品),将工业设计和组装、储运等人工成本降至最低,就是为了给用户节省资金,让更多用户能够使用优质的产品。
2. 厂商对广播级产品提供整机售后服务,对专业级产品提供板卡售后服务
由于广播级非编是整机交付的,所以厂商会提供对整机以及整机内各个部件的售后服务,在其生命周期内都能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生产厂商会建立专门的技术支持团队,及时响应用户的反馈。
专业级非编以板卡+软件方式销售,因此厂商只提供针对板卡的更换、维修服务,以及软件版本的有限升级服务。
而PC平台的售后服务由经销商承担。
3. 广播级产品永远提供最高质量的视音频处理,专业级产品只采用简化的处理方式
在CCIR601以及高清演播室标准中,都明确提出对SDI通道的要求。
所以广播级非编通常都提供SDI接口,包括标清SDI和高清SDI。
并且对PQR、幅度、抖动、过冲、总谐波失真等指标都有极其严格的规定。
具有SDI通道,并且指标符合广电总局标准的才能称作广播级设备。
视频处理方面,量化精度至少是10bit,甚至更高的12bit、14bit。
专业级非编通常不具备SDI接口,数字接口多采用1394、HDMI这些民用级接口,视频处理通常采用8bit或10bit量化。
当然随着技术进步,视音频的处理质量总在不断提升。
比如DV50曾经是典型的广播级格式,现在已成为专业级设备的标配。
但广播级非编永远采用最高端的技术,提供最高质量的视音频处理。
4. 广播级产品采用帧内压缩,多代复制性能更好
广播业务流程中,对视频的复制少则2、3代,多则4、5代,对多代复制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否则很容易导致画面质量下降直至不可用。
所以广播级非编多使用帧内压缩,4:2:2或4:4:4采样格式。
专业级用户中的节目制作流程较之相对简单,基本没有多代复制的需求,对采样格式和GOP结构不敏感。
因此专业级非编多使用帧间压缩,4:1:1或4:2:0采样格式。
5. 广播级产品和专业级产品对数据安全级别处理不同
广播级用户要处理的数据至少几万条,并且要求数据绝对安全,因此广播级非编通常使用企业级数据库,比如Oracle、IBM DB2、SQL Sever2005等。
专业级应用对安全性要求稍低,数据量也小,多在几千条上下,因此MSDE这一级别的数据库足够应用。
6. 广播级产品具有网络化扩展能力和严密的管理功能
广播级用户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强调分工合作,因此对设备提出共享和协同的要求。
广播级非编必须可以联网使用。
同时对设备的使用和管
理严密。
这就需要有效的管理,否则容易造成播出事故。
网络管理功能不是广播级非编的附属功能,而是重要的支撑体系。
专业级应用中,强调一专多能,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小组就把节目完成了。
所以专业级非编管理功能相对弱化,通常也不提供联网功能。
7. 广播级产品提供面向多种应用的专用功能模块
多人、多部门配合是广播级用户节目生产的另一个特点。
大量时效性极强的节目需要多专业的通力协作,广播级非编除了基本的编辑功能以外,还提供体育转播、财经信息、天气预报、集中上载等多种应用模块。
专业级非编的模块相对单一。
高度集成的桌面编辑环境是专业级用户追求的目标。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由于应用不同,广播级非编与专业级非编有着明显的不同。
以大洋的两款产品:D3-Edit和Montage
Extreme(ME)为例,总结广播级非编与专业级非编产品的差异如
下:
本文试图从应用的角度,对广播级非编和专业级非编作了一下区分。
但是以上谈到的也不是绝对的。
随着专业级用户视频越来越走向专业化,自然对所用设备提出更高的要求。
专业级用户中拥有演播室,或者拍摄高清电视剧的也不在少数。
相反,电视台也在进军以往没有涉及的领域,比如开办网站进行直播、点播,移动电视、手机电视业务的开展,发布渠道也逐渐丰富起来。
顺应这种潮流,广播级非编和专业级非编各自都在不断发展、完善着自我,这两类产品从功能上、价位上和应用上都可能会产生一些交叉。
这是我们乐意看到的情况,毕竟,用户会因此多了一些选择。
选择什么,还得看应用和需求而定。
借用一句老话:“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