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康训专用病历

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康训专用病历

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康训专用病历
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康训专用病历

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康训专用病历

————————————————————————————————作者:————————————————————————————————日期:

?

上饶市儿童福利院

孤残儿童康复训练专用档案

姓名性别

出生年月入院时间

诊断

上饶市儿童福利院制

康复训练登记表

性别男□女□出生年月年月

所属福利院养育方式机构集中供养□家庭寄养□其他□

院长联系电话

●是否伴有其他残疾

视力□听力□语言□精神□

●诊断

诊断结果:

智商(IQ):

社会适应行为(DQ):

诊断时间:年月日

●既往治疗及康复情况

⒈药物治疗□⒉传统方法□⒊康复训练□

⒋手术治疗□⒌使用假肢、矫形器及辅助用具□

6.理疗□7.其他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如有无癫痫等)

康复医师(员)签名: 登记日期:年月日

康复初评表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诊断:

粗大运动

精细运动

语言

智力

社会适应能力

备注:

评估时间:

肌力评定lowet分级法评定标准

分级表现0 无可见或可感觉到的肌肉收缩

1可扪及肌肉轻微收缩,但无关节活动

2在消除重力姿势下能作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3能抗重力作全关节活动范围的活动,但不能抗阻碍力

4 能抗重力和部分阻力运动

5 能抗重力和全部阻力运动

肌张力和神经科分级方法

分级表现

0 肌张力降低

1 肌张力正常

2 肌张力稍高,但肢体活动未受限

3 肌张力高,肢体活动受限

4 肌肉僵硬,肢体被动活动困难或不能

PT 评估记录表

仰卧位头侧位□头正中位□四肢对称□非对称□

侧翻身□手口协调□手足协调□

俯卧位头低臀高位□抬头3秒□抬头45度□

抬头90度□肘支撑□手支撑□

肘爬□腹爬□四点爬□高爬□

坐位全前倾□半前倾□扶腰坐□直腰坐□

扭腰坐□自由坐□长坐位□后倾坐位□

立位支持反射□不能支持□短暂支持□足尖支持□

立位跳跃□扶站□抓站□独站□

平衡反射坐位:前方□侧方□后方□

立位:前方□侧方□后方□

辅助使用轮椅□三角椅□助行器□矫正鞋□

足踝支架□足弓垫□站立架□鼻胃管□

侧脑引流管□其他

评估时间:

脑瘫康复训练评估

领域编号项目初期中期末期月日月日月日

运动功能

1 头部控制(抬起、竖直、活动)4个月

2 翻身(仰卧、侧卧、俯卧变化) 7个月

3 坐起(卧位到坐位变化) 8个月

4 坐位移动(床、便器、轮椅间)8个月

5 爬(双手、双膝支撑爬行3米)10个月

6 站起(坐位到立位变化)12个

7步行(平地上行走10步)20个月

8 上下台阶(15cm台阶,三级)2岁

9 伸手抓、放物体

5个月

捏取物体(直径1厘米小物体)10个月运动功能合计分数:

生活自

11 进食(使用食具、送入口中、咀嚼、咽下)22个月

12 穿脱上衣(包括帽子、围巾)3岁

13 穿脱下衣(包括鞋、袜) 3岁

14洗漱(洗脸、漱口、刷牙、梳头) 2.5岁

理15 大小便(脱裤、使用便器、便后清洁)3岁生活自理能力合计分数:

社会适应16理解(对语言、手势、图示的理解)9个月

17 表达(通过语言、手势、图示的表达)20个月

18 使用辅助器具(轮椅、假肢、矫形器)

19 参加集体活动或上学(院内和学校活动)3岁

20协助院内工作(三种以上的工作或劳动)7岁

21 参加社会活动(使用公共设施、购物等) 7岁

社会适应能力合计分数:

整体评估分数:

评估人员签名

评估说明:

*:项目1

活动自如3分,能抬头,但不稳2分,短时间抬头1分,不能抬头0分。**:项目2--13

独立完成3分,少量帮助2分,大量帮助1分,完全帮助0分。

***:项目14--21

能2分,部分能1分,不能0分。

脑瘫康复训练计划

康复训练目标:经过三个月康复训练,预期达到:

1.运动功能:

2.姿势矫正:

3.生活自理能力:

4.其他方面(语言交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

康复训练项目:针对主要障碍和困难,确定的康复训练项目为:

1.

2.

3.

4.

康复训练方式:

1.运动疗法

2.作业疗法

3.训练器具

4.传统疗法

5.其他

计划制定人:

训练执行人:

训练日期:

训练记录

记录日期: 年月日训练人员签名:

记录日期:年月日训练人员签名:

记录日期:年月日训练人员签名:记录日期:年月日训练人员签名:

记录日期:年月日训练人员签名:

记录日期:年月日训练人员签名:

记录日期: 年月日训练人员签名:

记录日期:年月日训练人员签名:

记录日期: 年月日训练人员签名:

记录日期:年月日训练人员签名: 记录日期:年月日训练人员签名:

记录日期: 年月日训练人员签名:

评估和总结

中期评估:

评分:初次评分,中期评分,提高分数(初次至中期)为。

康复训练执行情况小结,孤残患儿当前的主要功能障碍和困难,训练中存在哪些问题以及训练计划进行了哪些调整:

评估人日期

末期评估和总结:

评分:末期分数,初次至末期提高分数。

康复训练效果:显效□有效□无效□。

(训练效果提高15%以上为显效,训练效果提高1—14%为有效,训练效果无效。

实现康复目标情况

1.运动功能:明显改善□改善□

2.姿势矫正: 明显提高□提高□

3.生活活动能力:明显增强□增强□

进一步康复建议

1.康复医疗□2.继续康复□ 3.装备矫形器或辅助用器等□4.参与集体活动□ 5.转介□6.其他

评估人日期

评估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脑瘫儿童进行康复训练的效果评价,包括评估项目、评分依据和效果评定三项内容。

一、评估项目

编号项目

1 头部控制(抬起、竖直、活动)4个月

2翻身(仰卧、侧卧、俯卧变化)7个月

3 坐起(卧位到坐位变化)8个月

4 坐位移动(床、便器、轮椅间)8个月

5爬(双手、双膝支撑爬行)10个月

6 站起(坐位到立位变化)12个月

7 步行(平地上行走10步)20个月

8 上下台阶(15cm台阶,三级)2岁

9伸手抓、放物体5个月

10 捏取物体(直径1厘米小物体)10个月

11 进食(使用食具、送入口中、咀嚼、咽下)22个月

12 穿脱上衣(包括帽子、围巾)3岁

13 穿脱下衣(包括鞋、袜)3岁

14洗漱(洗脸、漱口、刷牙、梳头)2.5岁

15 大小便(脱裤、使用便器、便后清洁)3岁

16 理解(对语言、手势、图示的理解)9个月

17 表达(通过语言、手势、图示的表达)20个月

18 使用辅助器具(轮椅、假肢、矫形器等)

19 参加集体活动或上学(院内和学校活动)3岁

20 协助院内工作(三种以上的工作或劳动)7岁

21 参加社会活动(使用公共设施、购物等)7岁

二、评分依据

按照脑瘫儿童完成评估项目动作、活动的程度和范围,分为四个等级评分,说明如下:

评分说明

3 不需要他人帮助能独立完成

需要他人小部分帮助完成

2

大部分能完成帮助才能完成

需要他人大部分帮助才能完成

1

小部分能完成才能完成

完全依赖他人才能完成

不能完成康复训练

三、效果评定

1、末期训练效果评定:通过对脑瘫儿童初期、中期和末期的三次整体评估的评分,按照总分来评定训练的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具体评定方法如下: 训练效果 标 准 说 明

显效 总分值提高12分以上 根据末次总分与初总评分之差,评定训练效果。

训练效果=末期总分-初期总分

有效 总分值提高1-11分 无效

总分值无提高

2、单项领域训练效果评定:在单项领域中进行效果评定,分值提高达到该领域总分的20%以上,为显效,具体评定方法如下:

训练领域 显效标准 说 明

运动功能

总分值提高6分以上

根据单项领域末期总分与初期总分之差,评定各领域的训练效果。 训练效果=末期总分-初期总分

生活自理能力 总分值提高2分以上 社会适应能力 总分值提高2分以上

关爱残疾儿童活动方案

关爱残疾儿童活动 方案 1

关爱残疾儿童活动方案 【篇一:关爱残疾儿童活动方案】 关爱残疾儿童活动方案导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更... 篇一关爱残疾儿童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rsquo; rsquo;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目标要求 1、提高留守儿童心理素质、开发潜能、培养健康品质、预防心理疾病、促进人格健全发展。增强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的适应、自我调节、适当求助、健康成长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2、在实践及活动层面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政策、物质、环境、师资等相关方面形成长期运作、效果明显、切实可行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工作机制。 3、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政教处、少先队组织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工作力度,为提高留守儿童综合素质做出应有贡献。

三、具体安排 1、倡导全校师生,为留守儿童献出自己的爱心。开学典礼上,为贫困留守儿童搞一次募捐活动,让她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2、在师生之间开展手拉手、同成长为主要形式的结对互助活动(同伴结对、师生结对)。 3、实行代理家长制,满足留守儿童的心理需要。各教师代理两位留守儿童的家长,定期与学生交谈,了解其生活和心理上的需要,给学生以家庭般的温暖,从而使其安心学习。 4、各班组织本班留守儿童开展两地书亲子情活动,让学生把学习、生活中的乐趣和困难告知父母,能与父母更好地沟通。(学校免费提供信封)学校在五月份将开展一次给远方父母一封信为主题的征文活动。 5、打开留守儿童心灵之窗,每月上一节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课,政教处开设心理咨询,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在教学楼下设立悄悄话信箱,每周五开信箱,阅后并给与回复。 6、关注留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每位教师需帮扶两位留守儿童,做到随时与孩子沟通交流,关注孩子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帮扶教师必须按照三知、三多、三沟通的家长职责和三个二的具体要求,主动履行家长义务,正确引导孩子成长。 四、德育成果经过近一年来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留守儿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的行为习惯好了,成绩提高了,待人接物

社会工作小组活动案例分析

社会工作小组活动案例分析 摘要:孤残儿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是我国社会福利事业和社会救助的重点对象。文章通过具体的案例,并结合具体的工作做法,展现出阅读绘本对于孤残儿童的康复工作带来的帮助,体现出社会工作者的责任感。 关键词:社会工作;助残活动;绘本阅读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2-0180-02 DOI:10.16657/https://www.doczj.com/doc/be11398240.html,ki.issn1673-9132.2017.32.114 一、案例背景 孤残儿童是特殊群体,无依无靠、无人抚养,他们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最基本的需要是生活需要、替代性养护的需要、教育和医疗需要等等。孤残婴幼儿以保育为主,同时开展学龄前教育。对孤残儿童中的健全儿童实行养与教相结合的方式,有条件的自己开班上课,无条件的送到附近学校走读;对肢体残缺但智力发育健全者,实行养、治、教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给予康复治疗,使其能自理生活,另一方面给予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创造条件;对痴呆儿童,侧重训练其生活自理能力和从事简单劳动的能力。

虽然孤残儿童的基本生活是有保障的,但是对于他们的成长性需求(包括学习知识及能力培养)和情感性需求,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社会工作者应为其提供支持性教育,以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与成长需要。 二、实施过程 社会工作者根据孤残儿童的情况选取了《大声回答“哎”》《你好》《好朋友》《排好队一个接一个》《尿床了》《谁哭了》《我会关心别人》《我想念你》八本绘本,安排活动。将孤残儿童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开展活动。 第一次绘本小组活动。社会工作者采用介绍名字并介绍自己的好朋友的方式点名和每个儿童打招呼,互相问好。在点名时,儿童要回答“哎”,引出第一本绘本故事。此次活动中有的儿童表现很活跃,有的儿童融入活动很慢,始终进入不了状态。由于是第一次见面,社会工作者应当把建立关系的环节做充分些,相处时间长些,当儿童和社会工作者熟悉后,再进入正式环节,这样更容易使儿童进入状态,听课的效果会好一些。 为更好地引导每一名儿童听懂故事,社会工作者还为每一个儿童准备了小玩偶,以吸引儿童注意力,激发其参与活动的兴趣,并根据故事中的情节,做相应的情景表演。每一名儿童都被故事深深吸引,拿自己的小玩偶充当故事中的主人公,积极地参与到故事中,互动性非常强。

关爱孤残儿童

5月是一个充满爱心的月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四十八条规定:“每年五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今年的5月18日,是我国第二十六个助残日。这是一个有善心良知的人不会忘记的日子,是所有孤残儿童都期盼的幸福快乐的日子。孤残儿童是特殊的社会群体,是社会救助的对象。据统计,我国有60多万孤残儿童。有的残疾儿童,他们一出生便处于一个无声的世界,有的至今无缘看到这阳光灿烂的春天,有的因家庭经济原因面临困境……可他们同样是祖国的未来,同样充满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可当我们每天迎着朝阳,走向光明的人生时,他们却是需要依靠冰冷的轮椅度过人生的每一个台阶;当我们和家人齐聚在电视机旁,共同欣赏每一个精彩节目时,他们却连聆听鸟语、观看蓝天也是一种奢望。他们带着残缺的身体在这个世界上艰难地活着,忍受着常人无法体会的痛苦,经历过无数的磨难,他们哪怕要取得一点点成绩,都要付出比常人多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但他们没有向命运低头,用自己的意志去搏击、去创造,不仅为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而且实现了自己壮丽的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如张海迪,她五岁时因患病,腰部以下瘫痪,她无法上学,就在家自学了中学课程,又自学了大学英语,还学了日语、德语等,翻译了16万字的外文著作。又如周婷婷,从一位哑女变成为了神童,被著名的哈弗大学录用。还有让我们感动的《千手观音》这个节目,表演者也全是聋哑人。面对命运的不公平,他们更需要家人的亲情和世人的温情。他们

渴望社会的关注,热心人的扶助。他们在克服自身困难的时候,需要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乐观向上精神,需要健全人的理解,需要健全人以春天般的温暖激发他们顽强的生命力。 我们是幸福的,我们能够唱歌,能够欣赏音乐,能够听见树叶 哗哗作响,能够领略小鸟欢快的歌声,还能幸福的在美丽的校 园里读书……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牢牢地记住这个日子。我们同 在一片蓝天下生活,这些孤残儿童也是我们幸福生活中的一分子,我们要尊重和关心他们,只要我们多献出一份爱心,多做 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只要我们多一点温馨友善的目光,多带 去一声声亲切的问候、马路上一回回悄悄地让道、公交车上一 次次主动地让座……让温暖的阳光充满在他们的周围,让他们 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爱、让每一个人都能拥有爱!关爱残疾人 是全社会的责任,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不只 是在助残日那天,而是在今后的每一天,弘扬中华民族扶残助 残的传统美德,理解残疾人,平等对待他们,关心孤残儿童,让爱撒满人间。 。

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第二章 儿童社会工作

第二章儿童社会工作 第一节儿童的特点和需要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从儿童社会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幼儿时期的儿童需要完成()人格的培养。[2015年真题] A.信任 B.自主 C.勤奋 D.独立 【答案】B 【解析】儿童的社会心理发展具有顺序性。从积极人格培养的角度,婴儿时期的儿童需要完成信任人格的培养;幼儿时期的儿童需要完成自主人格的培养;学前阶段的儿童则需要完成勤奋的人格培训。这些社会心理人格的培养,必须在儿童成长发展的某一个阶段完成,这些阶段无法变更顺序。 2.某儿童服务中心计划为3岁以下的儿童及家长开展科学喂养知识讲座和亲子活动,为3~6岁的儿童及家长开展辅导、娱乐等活动,为7~14岁的儿童及家长开展沟通交流活动以及青春期身心健康教育,上述活动主要是依据()特点而设立。[2014年真题] A.儿童性格 B.儿童发展 C.家长心理 D.家长行为 【答案】B

【解析】儿童成长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点。阶段性是指在儿童发展的连续过程中,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会表现出某些稳定的、共有的典型特点。儿童从出生到18岁以前,其成长阶段通常包括婴儿阶段(0~1岁)、幼儿阶段(2~3岁)、学前阶段(4~5岁)、学龄阶段(6~12岁)和青少年阶段(13~18岁)。不同阶段的儿童,不仅具有较为相似的生理发展特点,也具有需要完成的共同的社会心理发展任务。题中,该儿童服务中心为不同年纪的儿童开展不同的活动,依据了儿童成长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而设计的。 3.小李发现邻居小张经常打骂女儿,于是向社会工作者小邓反映,希望小邓进行干预。小张表示打骂孩子是自己的家事,不用外人管。小邓告诉小张,不能用打骂的方式管教孩子,管教不当造成严重伤害将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小邓上述说法依据的基本价值理念是()。[2016年真题] A.家长对儿童具有权威性 B.儿童权利的保护和实现 C.保障家庭利益的最大化 D.儿童教育发展的最优化 【答案】B 【解析】儿童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是儿童权利的保护和实现。儿童社会工作要以保障儿童的基本生存和发展,保障所有儿童获得公平服务,保障儿童利益最大化,保障儿童参与社会等为专业服务活动的基本原则。儿童受国家保护,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保护的义务,禁止虐待、残害儿童,儿童有受教育的权利等。小张经常打骂女儿属于虐待行为。 4.某地自实行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办法以来,接收了100多名孤残儿童。为了提升孤残儿童的生活质量,社会工作者开展了一系列服务活动,其中属于宏观层面的选项是()。[2013年真题] A.走访寄养家庭,了解寄养家庭的实际困难 B.开展调研,撰写报告,向政府提交政策建议 C.开办支持小组,提升孤残儿童的自我效能感

孤残儿童社会福利服务发展的探讨

孤残儿童社会福利服务发展的探讨 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这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决策。提升孤残儿童社会福利服务,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儿童福利院的机构一直是政府的慈善机构,主要靠国家政策拨款进行运作。服务主体是因天灾和不可预测事故失去双亲的孤儿或因患难以完全康复的智残、肢残等重残或因严重疾病而被父母遗弃的儿童。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孤残儿童社会福利社会化,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的必然要求。孤残儿童社会福利机构如何应对新形势、新任务、新发展、新要求的挑战,现在,结合儿童社会福利机构的现状与问题,就有关儿童社会福利机构发展的方向、管理、决策,以及提升孤残儿童社会福利服务社会化等方面,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现状与问题 (一)基本状况 我国的儿童福利事业工作是中国儿童工作的特殊组成部

分。儿童福利机构监护养育的儿童主要因天灾和不可预测事故失去双亲的孤儿,或身患难以完全康复的智残、肢残等重残或因严重疾病而被父母遗弃的儿童。目前,这类在院监护养育的儿童共有 2 万名左右,约占中国未成年人总数的十万分之五左右。为此,由各地政府投资举办的儿童福利机构 73 所,监护养育孤儿和被遗弃的病残儿童 8900 人,全国城市的 1200 多个社会福利院和部分农村敬老院,也监护养育部分孤儿和被遗弃的病残儿童,还有一些孤儿和被遗弃的病残儿童或分散在群众家中寄养,或由群众依法收养。此外,全国各地区还兴办了孤儿学校、康复中心、弱智儿童培训班、残疾儿童康复站、社区康复站等为社区孤儿、残疾人服务的组织近万个,社会个人或组织还兴办社会福利机构上百家。 (二)机构类型 目前,我国儿童社会福利事业单位基本分为三类:一类是收养性的儿童社会福利事业单位,如儿童社会福利院、儿童村等,它们的主要职能是对孤儿进行收养,并使其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另一类是康复型的儿童社会福利事业单位,如各类残疾儿童寄托所、残疾儿童学前班、特殊教育学校和教育性、收养性兼有的孤儿学校等,它们的主要职能是使各类残疾儿童受到足够的教育,增强他们的生活和劳动

家庭儿童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家庭儿童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曹振瑶社区091) 案例背景 (一)家庭情况: 小白在寄养家庭中生活,家中只有妈妈,奶奶已经60岁,眼睛有残疾视力模糊,由于小白经常发病,李女士一个人照顾觉得很吃力,需要他人帮助才能带孩子和轮椅下楼。李女士的亲人不支持他寄养这个孩子,很少来看望青青,给予的帮助很少。 备注:小白幼年被妈妈捡到抚养至8岁,送到福利中心希望得到更好的治疗和教育,但是由于一些原因又被其带回家抚养中心于近年将其转为寄养。 案主之居住环境:家住六楼,一室一厅,屋内只有简单家具和电器,堆放杂物多显得家中拥挤。 (二)引发的重要事件: 滥打电话给他人造成困扰,也影响了家庭经济情况;经常发病给照顾者(李女士)带来压力。 (三)曾做出的调试及成效 有义工关爱探访小组上门不定期看望案主(现在次数较少),陪护案主,给案主及李女士以关心;居委会给案主残疾人补助,每月200百,能保障基本的生活。 (四)学业及行为表现: 喜欢球类运动,爱打电话,爱出去玩。有时候会任性发脾气,对学习缺乏耐心。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 (五)朋辈关系 案主没有同辈朋友,联系最多的是来探访过他的朋友。案主的照顾者的家人不支持她养育案主,因而很少来看他们。 (六)情绪状况 因为疾病有时情绪不稳定,有时候突然变得很激动,烦躁。 (七)精神病记录 没有任何精神方面的疾病记录。 (八)健康状况 残疾。因脑积水导致癫痫,经常发病,右手无力,走路不稳,出门需要做轮椅。采集者退散 (九)经济状况 妈妈李女士有退休工资,寄养小白每月得到一定的抚养费,并且小白的的医疗费基本可以报销。但由于小白经常生病,报销又有规定的时日,手机电话这类的通讯费开销大(每月300多),仅能维持基本的生活。 (十)支持网络 社工为案主积极寻求资源,建立支持网络。 1.医疗:为案主寻找免费的康复治疗,联系了市二医院见到了儿科陈主任,得知免费治疗项目已经结束。 2.义工:为案主寻找有专业医护背景的义工,以减轻照顾者的压力,联系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具体事宜还需进一步协商;联系义工建议多来案主家中探访,帮助解决生活困难(整理家中杂物,带小白下楼玩耍,陪护看病等)在案主家中留下了社工和义工服务心得交流本,为使来到的义工能准确了解案主的病情和照顾的注意事项,更好的为案主提供服务,也便于加强义工和社工今后的合作。

关爱孤残儿童策划书

“关爱孤残儿童,促进文化建设”策划书去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院党员服务站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贯彻落实校党委工作部署,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特举办“关爱孤残儿童,促进文化建设”活动,为继承传统,光大师大精神贡献力量。 一、活动主题:关爱孤残儿童,促进文化建设 二、活动时间:2012年3月15-17日 三、活动地点:各食堂门口、南昌市儿童福利院 四、活动对象:教育学院全体学生党员 五、活动意义:通过大家为儿童福利院的募捐活动,提高学生党员服务意识, 增强学生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同时号召更多同学关爱弱势群体,给儿童福利院的小朋友们送去温暖,更快的建设和谐社会。有利于将党的宗旨和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也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六、活动内容 (一)关爱小天使,捐赠小礼物 1.活动时间:2012年3月15-16日 2.活动地点:一、二、三、四食堂门口 3.活动步骤:学院学生党员以及服务站全体成员分组在食堂门口设立

募捐点,摆放好宣传海报。每天中午11点到13点上岗, 为儿童福利院的小朋友们筹集捐款。 4注意事项 (1)捐赠的东西既可以是钱,也可以是物品 (2)筹集捐赠物品时佩戴好工作证 (3)搜集儿童福利院的材料,为同学做好讲解工作 (4)认真登记捐赠同学的班级姓名,当天做好记录,对捐赠物品进行汇总。 5部门分工: (1)办公室:制作捐款箱,准备记录本,记录笔,做 好人员的安排工作; (2)实践部:将活动地点摆放好桌椅 (3)宣传部:制作宣传海报 (4)学术部、信管部:搜集儿童福利院的材料 (5)监察部:保管好捐赠物品,做好财务统计 (二)看望小天使 1. 活动时间:2012年3月17日 2. 活动地点:南昌市儿童福利院 3. 活动对象:教育学院学生党员、党员服务站全体成员、自愿报名的 同学 4.活动步骤: (1)准备礼物:带着同学们捐赠的物品,购买图书,画

福利院孤残儿童的人性化护理对策

福利院孤残儿童的人性化护理对策 发表时间:2019-10-23T15:15:19.117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12期作者:王闻琳[导读] 我省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大,其中孤残儿童的数量多,为了能够妥善安置这些孤残儿童,能够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为以后祖国的建设提供一份自己的力量,那么就需要人员针对孤残儿童的特殊性进行人性化的护理。王闻琳 河南省新乡市社会福利中心 453000 摘要:我省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大,其中孤残儿童的数量多,为了能够妥善安置这些孤残儿童,能够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为以后祖国的建设提供一份自己的力量,那么就需要人员针对孤残儿童的特殊性进行人性化的护理。再加上孤残儿童由于自身的处境和自身的缺陷,其容易产生自卑、孤僻的心理,所以对孤残儿童人性化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就对孤残儿童的人性化护理对策进行综述,以为相关人士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孤残儿童;特殊性;人性化护理;对策;综述 在我国,据不完全统计,0--14岁的残疾儿童就有近千万,可见我国的孤残儿童数量之多,对于残疾儿童,《残疾人保障法》中对残疾人的合法利益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规定,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教育、医疗等方面和其他公民享有同等的权利,也规定了任何人不得侮辱、歧视、侵害残疾人,《残疾人保障法》中的这些规定同样适用于残疾儿童,但由于孤残儿童的特殊性,需要在其成长中给予个性化的护理,以让孤残儿童无论是心理还是身体都能够健康的成长。 1.针对基础设施对孤残儿童进行人性化护理 护理人员在对幼小儿童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选取玩具或者暖色调图案对房间予以装饰,在日常护理中与其进行有效地交流与沟通,如通过书写、手语以及口语等一系列方式使其感到轻松、舒适,减轻其恐惧心理,使其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怀、爱护。同时,护理人员还可以根据孤残儿童的实际状况,为其安排相应的任务,并督促、指导其完成,以此进一步提升孤残儿童的自主能力,并给予适当奖励,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强化,提升孤残儿童的生活能力。 由于孤残儿童在生理、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残障,因此其在生活环境方面的要求也比较高。人性化护理的基础就是以孤残儿童为中心,一切从理解和方便患儿的角度出发,居住环境的布置上以干净整洁、宽敞舒适、安全活泼、便利为主要特点,给孤残儿童创造出适合他们生活的温馨家园,如根据残疾的部位不同对居住的室内外环境也有所不同,如肢体残疾则需要在床铺上安装防护床栏、卫生间地面放置防滑垫、配备大小合适的坐便器,同时在走廊和室内安装高度适宜的扶手,以方便孤残儿童的日常行动。 为了使孤残儿童更好的适应、融入社会,护理人员应当多组织、引导孤残儿童到邮局、超市、公园以及游乐场等一系列社会场所中去,向其说明到达目的地的具体路线与方法,使孤残儿童在感受优美风景的时候,对其视野予以进一步开阔。同时,社会群体活动的开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孤残儿童的社会公德、环境保护意识予以培养,这样不仅能够使孤残儿童做到普通人可以完成的事情,也增强了孤残儿童对于社会的适应能力,更增加了孤残儿童的自信心。 2.针对本院孤残儿童的心理进行人性化护理 大多数孤残儿童在心理上均存在自卑状况,无法对自身的生理疾病予以正视,而且拒绝与人进行交流与沟通,因此,护理人员在对孤残儿童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当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为孤残儿童考虑,积极主动的对其心理上存在的问题予以处理,增强孤残儿童的自信心。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当按照孤残儿童的不同年龄阶段与心理实际状况,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方案。 对孤残儿童进行心理护理的时候,则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对于自卑者主要是由于其多半是不能够正视自己的生理残疾问题,所以常会表现出这种心态,因此在护理的时候需要对患儿进行心理引导,使得其接受现实。对于孤僻患儿,其主要表现是喜欢与自己有相同境遇的儿童玩耍或者独自玩耍,导致自身性格孤僻,适应陌生环境的能力非常差,甚至对于融入社会存在抵触心理。对于多疑患儿,其常会表现为人际活动中常会出现偏见、误解等,这类患儿仅仅是根据事物的表象来判断自己的推断结果,对于周围的事物则漠不关心,尤其是对于一些无联系的事物常会产生反感或者疑虑情绪。对于一些比较激动过度患儿,由于受到的不公正的对待或者曲解了其原意,常会产生这种反常的心态,其行为举止、处世态度等均会出现偏激。对于这类行为儿童进行护理时,需要从其心理上开展教育,不断提高孤残患儿的思想认识,从根本上解决其认识性问题。 孤残儿童在日常的生活中常常会受到冷遇以及不公平的对待,这些都是一种现实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孤残儿童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或者遇到了失败,更加容易产生自卑观念。现实往往会使得孤残儿童产生消极的观念,使得其自信心受到极大的打击,常会表现出缺乏进取心、缺乏上进心、缺乏求胜心。他们经常会表现出缺乏朝气、显得无精打采,其行为活动极易表现出压抑或者畏缩。如果孤残儿童的自信心丧失,那么其在学习和生活上必将会遇到极其难度过的坎。因此开展孤残儿童护理的时候,首先要摆正态度,对于孤残儿童要以一种赏识的眼光面对他们,激发他们的强烈兴趣,让他们感受到世界的精彩,激发其自尊心,使得其自信心不断提升。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孤残儿童由于残疾原因,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属于弱势群体,更需要工作人员的呵护,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残疾儿童的特点开始一系列的基础工作,将人性化护理运用在孤残儿童护理过程中,确保每个孤残儿童能够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和尊重,通过护理人员的行动和引导,让孤残儿童走出残疾的阴影,树立起良好的心态积极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谭星莲.福利院孤残儿童心理护理现状分析及护理[J].健康之路,2014,(5):263-263,264. [2]刘淑珍,饶宁.浅谈孤残儿童在家庭寄养中的康复与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2):164-165. [3]于素英.孤残儿童实施心理护理的重要性[J].中国民康医学,2011,(19):2444.

家庭儿童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家庭儿童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曹振瑶社区091) 案例背景 (一)家庭情况: 小白在寄养家庭中生活,家中只有妈妈,奶奶已经60岁,眼睛有残疾视力模糊,由于小白经常发病,李女士一个人照顾觉得很吃力,需要他人帮助才能带孩子和轮椅下楼。李女士的亲人不支持他寄养这个孩子,很少来看望青青,给予的帮助很少。 备注:小白幼年被妈妈捡到抚养至8岁,送到福利中心希望得到更好的治疗和 教育,但是由于一些原因又被其带回家抚养中心于近年将其转为寄养。 案主之居住环境:家住六楼,一室一厅,屋内只有简单家具和电器,堆放杂物 多显得家中拥挤。 (二)引发的重要事件: 滥打电话给他人造成困扰,也影响了家庭经济情况;经常发病给照顾者(李女士)带来压力。 (三)曾做出的调试及成效 有义工关爱探访小组上门不定期看望案主(现在次数较少),陪护案主,给案主及李女士以关心;居委会给案主残疾人补助,每月200百,能保障基本的生活。 (四)学业及行为表现: 喜欢球类运动,爱打电话,爱出去玩。有时候会任性发脾气,对学习缺乏耐心。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 (五)朋辈关系

案主没有同辈朋友,联系最多的是来探访过他的朋友。案主的照顾者的家人不支持她养育案主,因而很少来看他们。 (六)情绪状况 因为疾病有时情绪不稳定,有时候突然变得很激动,烦躁。 (七)精神病记录 没有任何精神方面的疾病记录。 (八)健康状况 残疾。因脑积水导致癫痫,经常发病,右手无力,走路不稳,出门需要做轮椅。采集者退散 (九)经济状况 妈妈李女士有退休工资,寄养小白每月得到一定的抚养费,并且小白的的医疗费基本可以报销。但由于小白经常生病,报销又有规定的时日,手机电话这类的通讯费开销大(每月300多),仅能维持基本的生活。 (十)支持网络 社工为案主积极寻求资源,建立支持网络。 1.医疗:为案主寻找免费的康复治疗,联系了市二医院见到了儿科陈主任,得知免费治疗项目已经结束。 2.义工:为案主寻找有专业医护背景的义工,以减轻照顾者的压力,联系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具体事宜还需进一步协商;联系义工建议多来案主家中探访,帮助解决生活困难(整理家中杂物,带小白下楼玩耍,陪护看病等)在案主家中留下了社工和义工服务心得交流本,为使来到的义工能准确了解案主的病情和照顾的注意事项,更好的为案主提供服务,也便于加强义工和社工今后的合作。 road days original-Grand floor 28 26 5 4 4 8 road five-star Village-South door bridge 30 11 15 10 5 9 road Salt ping BA-Dong Zi mouth 38 22

关爱孤残儿童总结

篇一:《关爱留守儿童、孤残儿童总结》 集宁六中关爱留守儿童、孤残儿童总结 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我校充分认识到关爱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我校从实际出发,加强了对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的管理教育工作,使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为切实做好关注教冇,关注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的这一工,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召开家长会,摸淸情况 每学期开学初,学校以班为单位召开家长会,会上除了向家长汇报学校的工作情况,另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向家长了解学生的监护情况。有的学习无人管理,出现疑难问题缺乏指导: 有的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普遍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绪波动大:有的行为习惯差, 常有违纪现象。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教育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我们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之家,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工程。 二、成立关爱小组,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领导小组。形成了以校长亲自挂帅,副校长负责对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的安全法制教冇,总辅导员负责对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的思想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的学习教育及生活教冇等。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活动顺 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髙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三、营造氛用,健全制度,开展活动 1、营造关爱氛围,感受温暖 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工作作为师徳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对''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的良好氛用,尊重“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达到让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暧。 2、健全关爱制度,明确责任 为了让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 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在每班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由 班主任、科任老师与本班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 随时

福利院孤残儿童的人性化护理对策

福利院孤残儿童的人性化护理对策 摘要:我省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大,其中孤残儿童的数量多,为了能 够妥善安置这些孤残儿童,能够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为以后祖国的建设提供 一份自己的力量,那么就需要人员针对孤残儿童的特殊性进行人性化的护理。再 加上孤残儿童由于自身的处境和自身的缺陷,其容易产生自卑、孤僻的心理,所 以对孤残儿童人性化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就对孤残儿童的人性化护理对策 进行综述,以为相关人士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孤残儿童;特殊性;人性化护理;对策;综述 在我国,据不完全统计,0--14岁的残疾儿童就有近千万,可见我国的孤残儿 童数量之多,对于残疾儿童,《残疾人保障法》中对残疾人的合法利益进行了全 面而系统的规定,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教育、医疗等方面和其他公 民享有同等的权利,也规定了任何人不得侮辱、歧视、侵害残疾人,《残疾人保 障法》中的这些规定同样适用于残疾儿童,但由于孤残儿童的特殊性,需要在其 成长中给予个性化的护理,以让孤残儿童无论是心理还是身体都能够健康的成长。 1.针对基础设施对孤残儿童进行人性化护理 护理人员在对幼小儿童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选取玩具或者暖色调 图案对房间予以装饰,在日常护理中与其进行有效地交流与沟通,如通过书写、 手语以及口语等一系列方式使其感到轻松、舒适,减轻其恐惧心理,使其感受到 护理人员的关怀、爱护。同时,护理人员还可以根据孤残儿童的实际状况,为其 安排相应的任务,并督促、指导其完成,以此进一步提升孤残儿童的自主能力, 并给予适当奖励,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强化,提升孤残儿童的生活能力。 由于孤残儿童在生理、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残障,因此其在生活环境方面 的要求也比较高。人性化护理的基础就是以孤残儿童为中心,一切从理解和方便 患儿的角度出发,居住环境的布置上以干净整洁、宽敞舒适、安全活泼、便利为 主要特点,给孤残儿童创造出适合他们生活的温馨家园,如根据残疾的部位不同 对居住的室内外环境也有所不同,如肢体残疾则需要在床铺上安装防护床栏、卫 生间地面放置防滑垫、配备大小合适的坐便器,同时在走廊和室内安装高度适宜 的扶手,以方便孤残儿童的日常行动。 为了使孤残儿童更好的适应、融入社会,护理人员应当多组织、引导孤残儿 童到邮局、超市、公园以及游乐场等一系列社会场所中去,向其说明到达目的地 的具体路线与方法,使孤残儿童在感受优美风景的时候,对其视野予以进一步开阔。同时,社会群体活动的开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孤残儿童的社会公德、环 境保护意识予以培养,这样不仅能够使孤残儿童做到普通人可以完成的事情,也 增强了孤残儿童对于社会的适应能力,更增加了孤残儿童的自信心。 2.针对本院孤残儿童的心理进行人性化护理 大多数孤残儿童在心理上均存在自卑状况,无法对自身的生理疾病予以正视,而且拒绝与人进行交流与沟通,因此,护理人员在对孤残儿童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当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为孤残儿童考虑,积极主动的对其心理上存在的问题 予以处理,增强孤残儿童的自信心。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当按照孤残儿童的不同 年龄阶段与心理实际状况,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方案。 对孤残儿童进行心理护理的时候,则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对于自卑者

民政社会福利事务科多措并举做好孤残儿童救助工作

民政社会福利事务科多措并举做好孤残儿 童救助工作 **市十分重视孤残儿童救助工作,通过规范管理,加大投入,福利机构的数量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三无”孤儿和社会弃婴的养育、教育、治疗、康复得到进一步的保障。有效维护了孤残儿童的基本生活权益。 一、做好收养登记的审查和通报工作 一是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和《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的规定,规范收养登记办证程序,认真审查社会弃婴和福利机构抚养孤儿的收养登记资料,鼓励符合收养条件的公民按照《收养法》规定收养孤残儿童、社会弃婴,让儿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XX年我市依法办理了收养登记135例,其中社会弃婴、儿童114例,社会孤儿10例。二是妥善解决“事实收养”子女问题。根据国家民政部、公安部等5部委《关于解决国内公民私自收养子女有关问题的通知》,迅速启动了解决国内公民私自收养子女的收养登记工作。三是认真做好收养登记通报工作,各县市区民政部门按部门职责的要求,定期及时将收养登记工作信息通报各级计生部门。在收养登记工作中,无1例违反《收养法》规定,无1例借收养登记规避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四是严格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的规定,在弃婴、儿童入院、体检、送养等工作环节中,进一步规范管理,标准化运行。认真审查社会弃婴和福利机构抚养孤儿的收养登记资料,严格送养工作纪律。在涉外送养工作中,严格按照《**省涉外送养工作规范》要求,切实做好涉外送养各项工作。 二、全方位做好孤残儿童的救助工作 长期以来,我市在孤残儿童救助工作上,认真贯彻“养、治、教”相结合的方针,采取多种形式妥善安置孤残儿童,逐步实现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为孤残儿童提供集生活、教育、康复于一体的救助保护。 一是认真做好家庭寄养工作。根据鄂民政发[XX]79号文件精神,让孤残儿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经过对寄养家庭严格审查和筛选,至今已有89名孤残儿童进入伍家岗区、东苑小区、东苑一农场和南苑小区的58户家庭进行寄养。为保证家庭寄养的质量,市儿童福利院每周不定期抽查寄养儿童生活情况,每月定期派员上门对对家庭进行评估,指导家长做好儿童成长记录和康复教育计划,使孩子们融入家庭,感受家庭的温暖。 二是做好孤儿养护、收治和学生教育工作。每年收入市儿童福利院的弃婴大约40名,根据儿童类别,分别做好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特殊教育,疾病儿童医疗养护和健康儿童

残障社会工作(完整版)

一、单项选择题 1.残疾人事业和残障社会工作的基本内涵是(A )。 A.保障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2.残障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有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努力维护残障者的合法权益,二是(B )。 B.千方百计改善和提高残障者的生活质量 3.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全面保护残疾人的法律是(A )。 A.《残疾人保障法》 4.残疾人回归社会,首先表现为经济方面,最重的社会障碍是(B )。 B.就业难 5.无障碍环境主要包括物质环境无障碍、(D )。 D.信息和交流无障碍 6.下列不属于物理性障碍的是(C )。C.地铁站的坡型通道 7.下列哪类残疾会影响残疾人的创造性?(C ) C.精神残疾与重度智力残疾 8.1961年世界上第一个制定无障碍标准的国家是(B)。 B.美国 9.每年的“国际残疾人日”是( C)。C.12月3日 10。2006年11月,第61届联合国大会以协商一致的方式通过了什么公约(A )。A.《残疾人权利公约》 11.我国对无依无靠的老年人、残疾人和弃婴主要实行(A )制度。 A.福利院集中收养 12.中国政府批准的全国性残疾人事业团体是( C )。 C.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13.杜绝先天性残疾儿出生,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工程。下列哪种做法无助于降低先天性残疾儿的出生率(D )。D.孕期不参加体育活动,防止运动损伤14.残疾人康复的最终目标是(C)。c.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15.下列哪一理论是残障扶助中的核心理论(A )。 A.社会网络理论 16.残疾人生命意义的核心是(B )。B.有尊严的生活17.社会工作者遭遇伦理困境时要遵守伦 理原则的优先顺序。最重要的伦理原则是 (C)。 C.保护生命 18.社会支持网络的哪种特性是保持社会 支持得以延续的最重要条件。(A) A、互惠性 19.(A)在残疾人社会支持系统中的作 用是无可替代的。 A、家庭 20.1990年通过的哪像法律,被称为是中 国残障者扶助政策历史上的里程碑。(B) B、《残疾人保障法》 21.我国的助残日是(C)。 C.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 22.( C )是孤儿和弃婴重返家庭、融入社 会的最佳途径。 C.收养 23.寄养年满( A )周岁的儿童,应当征得 被寄养儿童的同意。 A.10 24.各地残疾人就业的比例由当地残联规 定,但不得低于(D)。 D.1.5% 25.下列哪种心理特征是残障者最主要的 心理特征(A )。 A.悲伤 26.一个核心家庭包含的次系统中最重要 的是(A)。 A.夫妻关系 27.下列哪类人不会对家庭结构造成重大 影响(C)。 C.运动外伤病人 28.融入为本的社会支持模式认为,残疾 人参与社会生活,有赖于社会的帮助,更 取决于(A)。 A、自身的素质和奋斗 29.在社会工作的各种沟通技巧中,主要 的工具是(B)。 B、语言 30.下列哪类不属于肢体瘫痪者(D)。 D、风湿病人 31.下列哪类不属于视力残障者(A)。 A、老年人白内障致盲,可手术复明 32.盲人的特殊用具不包括(D) D.导盲犬 33.下列哪类不属于听力残障(C)。 C.听力残留轻度影响听说交往 34.下列哪类残障者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最强(D)。 D.聋哑儿童 35.造成智力障碍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 (A )。 A.出生缺陷 36.轻度智障人士可从事的简单社会劳动 中不包括(A)。 A.电脑程序员 37.精神病人经治疗(B)年以上仍未痊 愈而时有发作,属于残障。 B.一年 38.在社会保障领域,下列哪项残障社会 工作不参与(A)。 A、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39.下列哪项是残疾人就业帮扶工作的重 点(B)。 B、盲人就业 40.下列不属于我国的残障社会工作总体 情况的是(D)。 D、农村残疾人得不到切实服务 二、多项选择题 1.1990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残疾人保障法》对残疾人有如下定义“残 疾人是指在( ABC )上,某种组织、功能丧 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 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A.心理 B.生理 C.人体结构 2.《残疾人保障法》保障的残疾人,主要 包括(ABCD )。 A.肢体残疾者 B.听力、视力残疾者 C.智力残疾者 D.精神残疾者 3.残疾人享有哪些权利?( ABCD) A.社会福利权 B.社会保险权 C.社会优抚权 D.社会救助权 4.我国的残疾人社会工作主要包括( ABCD) A.康复工作 B.特殊教育 C.劳动就业 D.社会适应 5.残障社会工作对残疾人有哪些功能? ( ABCD) A.提供物质帮助B、给予心理支持 C、促进能力发展 D、维护合法权益 6.残障社会工作的开展,对社会具有什么 功能?(ABCD ) A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 B.促进制度建设与社会进步 C.增加社会资本与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D.促进社会文明与良好道德风尚发展

我国儿童社会福利现状的反思

对我国儿童社会福利现状的反思 与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儿童社会福利的对比分析 儿童是家庭的瑰宝,民族的希望,国家的基石,社会的明天。中国是世界上儿童数量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儿童与社会、国家与儿童、儿童与家庭、儿童与儿童的关系,成为公共政策、社会政策与福利政策议程的核心议题。 为所有儿童提供一个安心、安全能最大程度实现自我和社会参与的健康成长环境,是儿童福利的核心部分,而儿童福利政策则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政策保障。1959年《儿童权利宣言》会议对儿童福利作了如下定义:凡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全,发展与正常生活为目的的各种努力、事业及制度等均称之为儿童福利。 儿童福利政策是实现儿童福利的政策保障,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涉及的对象为所有儿童;第二、对儿童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条件的保障;第三,为儿童提供能够最大程度实现自我、参与社会、全面健康发展的保障。 根据安德森的理论,西方福利国家明显地分为三种制度类型。第一种是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在此模式中,公共福利的责任范围较窄——主要是针对穷人,大多数人主要依靠市场来获得保障,代表国家是美国和英国。第二种是欧洲大陆传统模式,其前提是就业和贡献相关联的公共社会保险计划,代表国家是德国。第三种是“社会民主”模式”,主要是指斯堪的纳维亚制度,它与其他两种制度有着明显区别。 瑞典福利橱窗中的--儿童社会福利 瑞典最早颁布《儿童福利法》,促进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瑞典政府充分考虑到儿童发展的需要,通过推行父母保险、儿童津贴、家庭津贴、各种医疗保险和福利服务,为所有家庭创造了一个适宜照料儿童的社会环境,为儿童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并以优厚的亲职假给付(也有译为“父母津贴”,“亲子假”)与普遍的公共托育服务著称。 尤其是母亲友好型福利政策,充分配合父母工作需要,尤其是工作母亲的需要,设计不同类型的亲职假,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家庭需要制定适宜的政策。良好的儿童福利制度无疑是提高女性就业率与生育率的重要因素,使得瑞典享有先进国家中甚高的妇女就业率与生育率。 瑞典将儿童福利作为福利的重心之一,将福利深入儿童成长的方方面面,根据儿童成长的不同阶段的不同特征,制定针对性不同的福利制度,同时注重普惠性、人性化。采取国家干预的方式,基本上由政府承担儿童照顾及家庭支持的责任。国家支持的母亲友好型儿童福利政策。表现出公共提供、平等普及、充分配合父母工作需要等明显特征。这不仅有利于瑞典的儿童福利政策的发展,而且是建立在增进男女平等的基础上,对社会的稳定,经济的繁荣有重要作用。 日本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童福利特色 日本自二战后开始对儿童社会福利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日本经历了从“补缺救助型”到“普惠型”的巨大转变。在此过程中,既有社会发展变迁的影响和需求,也蕴含着从“保护”、“救助”到“自立支援”的社会福利观和儿童观的

学校关爱孤残儿童活动实施方案

篇一:《关爱“残疾儿童”工作实施方案》 忠信小学关爱“残疾儿童”工作实施方案 当同学们每天健康成长时,还有一部分残疾儿童由于身体原因不能接受正常的学校教育,为了给这些孩子送去一些温暖,为能让这部分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我校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残疾学生康复教育需求,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关爱工作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维护残疾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残疾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二、领导机构 组长韩建林 副组长王峰 组员李杰施洁静各班班主任 三、工作目标 积极探索、创新残疾儿童教育管理模式,把学校建成残疾儿童的温馨家园和成长乐园。组织全体教职工认领受助学生,分析研究,找到影响这些学生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为残疾学生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实现残疾儿童“学业有教、监护有人、生活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护”目标。 四、主要措施 1、建立帮扶学生档案,签订承诺书。认真调查研究,摸清残疾儿童的底数,建立每残疾儿童的专门档案。学校与党员教师签定帮扶残疾儿童工作承诺书。 2、建立健全教职工与帮扶学生的谈心制度。教职工要经常与结队学生谈心,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教职工要不时与帮扶互相交流、沟通,掌握被帮扶残疾儿童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定期家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学生的情况,帮助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定期召开教职工、受助学生、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 3、开展人文关爱活动。注重对帮扶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思想上出现问题、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结对教职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多与学生交流,作到细致入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以充分利用我校的心理咨询室,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

浅析孤残儿童的特殊教育—以院舍社工服务为例

浅析孤残儿童的特殊教育 摘要:院舍社工主要是在福利院、养老院等社会保障和救助机构进行工作的专业工作人员,目前,在我国的孤残儿童的生活和救助实践中,院舍社工正在发挥更为日渐重要的作用,这使得我国的孤残特殊教育事业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同时,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儿童特殊教育事业还存在很大差距,这需要不断努力进行改进。 关键词:孤残儿童;特殊教育;院舍社工

Abstract This article aim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characteristics of orphans and disabled children's needs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ir education, so as to find a new foothold introducing the social work methods to the education of orphans and disabled children,and point out some problems in the education of orphans and disabled children. Social workers believe that everyone is valuable. There is untapped potential in the orphans and disabled children expecting us to discover. Social workers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maximizing the interests of the orphans and disabled children. From initiating the government to mak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in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welfare policy, advocating the community gave love to the orphans and disabled children, hoping for suitable education methods for disabled children. Key Words:Orphans and disabled children,Social Work,educatio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