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寒食节起源和由来介绍大全

寒食节起源和由来介绍大全

寒食节起源和由来介绍大全
寒食节起源和由来介绍大全

寒食节起源和由来介绍大全

导语:清明节与寒食节大家都不陌生把,寒食节一般比清明节要早一到两天,清明节一般都是和寒食节一起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寒食节的来历及意义,欢迎借鉴!

寒食节的来历

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封赏有功之臣。唯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逼其下山。谁知介子推母子宁愿被烧死也不肯出来。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绵山改名为介山,并修庙立碑。同时,还下令在介子推遇难的这一日,寒食禁火,举国上下不许烧火煮食,只能吃干粮和冷食。

远古时期

寒食节的源头,应为远古时期人类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又往往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害,于是古人便认为火有神灵,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后再重新燃起新火,称为改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

春秋时代

禁火节,后来又转化为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

士介子推。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藏山里。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于是在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魏晋时期

汉时,山西民间要禁火一个月表示纪念。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曾下令取消这个习俗。《阴罚令》中有这样的话,闻太原、上党、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子推,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三国归晋以后,由于与春秋时晋国的晋同音同字,因而对晋地掌故特别垂青,纪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习俗又恢复起来。不过时间缩短为三日。同时,把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的说法推而广之,扩展到了全国各地,于是寒食节成了全国性的节日,寒食节禁火寒食成了汉民族的共同风俗习惯。

寒食节有什么特殊意义

寒食节活动由纪念介之推禁烟寒食为主,逐步演变为以拜扫祭祖为主,其中蕴含的忠孝廉洁的理念,完全符合中国古代国家需要忠诚,家庭需要孝道的传统道德核心,成为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重要载体。发展到现代,寒食节已成为缅怀革命先烈,教育青少年重要形式。同时,每逢寒食节,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回乡扫墓祭祖,成为传承中华民族根祖文化,体现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的重要节日。古代先民,对寒食节

禁烟冷食的执着,表达了对千古先贤介之推忠贞不渝的怀念之情。寒食食品和饮料达数十种,多数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盘兔,介休俗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有企盼国富民强之意;祭食面燕,介休方言为教育后人念念不忘介公高风亮节。

寒食节介绍

【寒食节介绍】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之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古为一人。深冤何用道,峻迹古无邻。魂魄山河气,风雷御宇神。光烟榆柳火,怨曲龙蛇新。可叹文公霸,平生负此臣。”唐代诗人卢象这首《寒食》诗,所言即是寒食节的来历“之推绵山焚身”的故事。相传此俗源于纪念春秋时晋国介之推(姓介名推,又称介子推,之为虚词,子为敬称)。当时介之推与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割股肉供文公充饥。文公复国后,之推不求利禄,与母归隐绵山。文公焚山以求之,之推坚决不出山,抱树而死。文公葬其尸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于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 中国过往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直到后来改为清明节。但韩国方面,仍然保留在寒食节进行春祭的传统。 【寒食节由来】 寒食节原发地是山西介休绵山,距今已有2640年的历史(比端午节的发生早358年)。据《辞源》、《辞海》“寒食节”释义:春秋时,介子推历经磨难辅佐晋公子重耳复国后,隐居介休绵山。重耳烧山逼他出来,子推母子隐迹焚身。晋文公为悼念他,介休即依介子推休于此而得名,将绵山改为介山,并下令在子推忌日(后为冬至后一百五日)禁火寒食,形成寒食节。关于寒食节起源于介之推在介休绵山被焚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桓谭《新论·卷十一·离事》,后陆续载于《后汉书·郡国志·太原郡》、《后汉书·周举传》、曹操《明罚令》、《晋书·石勒传》、郦道元《水经注·汾水》、北魏《齐民要术·煮醴酪》、南宋周密《癸辛杂识》、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等典籍。历史上,寒食清明两节相近,久而久之,便合为一个节日。《唐会要·卷八十二·休假》明确记载:“(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三天。”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大观》载:“大致到了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 每年四月四日,清明节的前一天。传说,这个节日,是纪念春秋的介之推的。 介之推是当年晋国的贤臣,侍奉公子重耳(后为晋文公)。晋国发生内乱,公子重耳被迫逃亡国外,介之推不畏艰难困苦跟随重耳流亡;曾经割自己腿肉熬汤,献给重耳。重耳做了国君后,开始时还铭记介之推,但是时间久了,也把他淡忘了。介之推心中十分难受,和其年迈的母亲回到家乡,隐居在山中。 有一天,晋文公发现自己左右少了介之推,想起自己忘了奖赏这个"割股奉君"的贤臣,非常内疚,亲自跑到他隐居的山中寻找。但是只见山峦重叠,葱苍树木,就是不见介之推的影子。他想,介之推是个孝子,如果放火烧山,他一定会背着母亲出来。于是,命令放火烧山,结果火一下蔓延数十里,连烧三日不熄,但介之推没有出来。火熄之后,大家进山察看,才发现介之推和他的老母相抱在一起,被烧死在深山之中。 这事传出来,人人尊敬和怀念介之推。以后便在他被烧死的这天纪念他,这天就在每年四月清明节的前一天。因为介之推是被火烧死的,大家在这天都不忍心举火,宁愿吞吃冷食,所以,这天叫"寒食节"。 关于由来的其它说法 寒食节,是山西民间春季一个重要节日。 寒食节的具体日期,古俗讲究在冬至节后的一百零五天。现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少数地方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寒食节的源头,应为远古时期人类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又往往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害,于是古人便认为火有神灵,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后再重新燃起新火,称为改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1 寒食-

古诗三首《寒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插图和注解展开想象力自学古诗,学会“御”和“暮”两个生字,理解诗意,了解作者的写作情怀。 2、有节奏、有韵味的的诵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韵脚,用自己的声音呈现古诗的画面感,最终达到自然成诵的效果。 3、了解现在已将寒食、清明、上巳日和三而一,统称为清明节;了解清明节的习俗。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领悟诗情,激发诵读古诗、积累古诗的兴趣。 【教学难点】 把诗情读厚,把诗意读简。 【教学准备】 课件、音频 【教学过程】 一、初读感知诗人诗境。 (一)范读导入 1、配乐范读古诗。 请同学们坐好,让自己的身体里都住进一只美丽的天鹅。把身子挺直,美美的。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唐诗,题目是——《寒食》。板书课题和作者,学生齐读诗题。播放课件,古筝音乐起,老师范读古诗。指出“花、斜、家”三个字是这首诗的韵脚。

2、简要介绍这首诗的价值。 这首诗可了不起,文字优美,内容新鲜。据说就是因为这首《寒食》诗人得到了唐德宗的赏识,晋升不段。那句“春城无处不飞花”也成了唐德宗心中的佳句。 (二)了解作者 1、学生简要汇报对作者的了解。 提问:对于诗人韩翃,你有多少了解?用一两句话说一说。 2、教师补充作者资料。 说起韩翃,他家徒四壁,但才华横溢。凭着自己的才学成为唐朝大历十才子之一。韩翃一生曲折而传奇。有一首诗,也是词可以见证他的传奇故事。请跟老师一起读一读。 章台柳 【唐】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同学们课后可以查一查资料,更多的了解韩翃的故事,接下来我们学习《寒食》这首诗。 (三)解析题目 1、了解寒食节的来历和节日的风俗。 提问:寒食节有哪些风俗? 总结:寒食节就是我们现在的清明节。清明节是将古代上巳日、寒食节和清明节和三为一了。

寒食节

寒食节 漫话寒食节 寒食节的具体日期,古俗讲究在冬至节后的一百零五天。现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少数地方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寒食和清明,本是我国古代的两个节日,大致在公历每年4月5日前后。这两个节日时间相近(中间仅隔一天),习俗相连,故逐渐合二为一,时至今日,很多人只知"清明"而不知"寒食"了。 寒食节的起源说法不一。《周礼》云"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荆楚岁时记》则有 "冬至后一百五日,谓之寒食,禁火三日"的记载。另一种说法是寒食禁火导源于介之推,《邺中记》云:"冬至后一百五日为介之推断火冷食。"这是指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在出亡的十九年中,介之推始终伴随,曾割下了自己腿上的肉为重耳充饥。后来重耳复国执政,史称晋文公,据史书记载"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说:"天末绝晋,必将有主,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遂与其母楷隐绵山(在今山西省介休县,又称介山)。晋文公得知后亲往求之,之推避而不见。文公火焚绵山,介之推守志不移,终不下山,母子双双抱木而死。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这天不举烟火,并把这天定为"寒食节"。 以上说法始于晋宋,此前未见记载。据《周礼·秋官·司煊氏》称:"……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汉代郑玄注:"为季春将出火也。"所谓"火",指"心宿二",即行星中的"大火"(火星)。古人迷信,认为春季见于东方的"苍龙七宿"属木,而季春三月黄昏时火星(大火)从东方升起,"惧火之盛,故为之禁火"(《后汉书·周举传》李贤注)。其实,这才是寒食节的真正起因。 《赵书》里有这么一段记载,赵王石勒不准老百姓发怀古之幽情,下令禁止群众过寒食节。这天突然狂风大作,劈雷闪电,暴雨夹带冰雹,一时间平地水深三尺。石勒大惊,只得收回成命,让老百姓象过去一样过寒食节。从这个记载来看,石勒的禁令与狂风

寒食节的来历与传说

寒食节的来历与传说 导读:寒食源于重耳辜负介之推 在清明节到来之际,寒食节也相随而至。现在,有些人把寒食与清明混为一谈,实际上是不对的。因为两者一个是农耕节气,一个是民俗节日,本来就不是一码事。 清明节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公历四月四、五日前后。《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时节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说的是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杜牧的诗《清明》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寒食节吃冷食 清明时节,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大好时光,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把个清明节过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农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两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因时间上和清明节接近,并受其影响,因此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重耳辜负介之推 相传此俗源于纪念春秋时晋国介之推。当时介之推与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割肉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派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文公见烧死了救命爱臣,疼痛不已,就把介之推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于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

寒食节的传统食物

寒食节谈寒食 清明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今天清明节的主题是祭祀死者,好像并无什么特别的节日食品,但被清明节取代的寒食节却是中国古代最重视饮食的节日,有“懒妇思正月,馋妇思寒食”的俗语。 寒食节在冬至之后的105日,故又称“百五日”,相传寒食节是晋文公为了纪念焚死绵山的介子推而来的,晋文公严令不准生火做饭,只准吃提前准备好的冷食,故称“寒食”。 唐代以前,寒食节仅局限于晋地,魏晋时期山西一带的寒食禁火颇严,时间长达一个月。唐代时,晋地作为李唐皇室的龙兴之地,寒食节也由山西一地逐渐成为全国性的大节日。宋代时,寒食节开始衰落。宋代以后,寒食节逐渐被清明节取代。 在寒食节最为兴盛的唐宋时期,寒食的时间一般为三天。家家户户提前准备大量节食,寒食一到,随意取食,令人大快朵颐,故有“寒食十八顿”等俗语。寒食节最著名的节日食品是“寒具”,后世的焦圈、馓子等均是“寒具”发展而来的。 宋代的苏东坡还专门写过一首《寒具诗》:“纤手搓来玉数寻,碧油轻蘸嫩黄深。夜来春睡浓于酒,压褊佳人缠臂金。” 寒食节还流行“镂鸡子”,“鸡子”即鸡蛋,是将鸡蛋煮熟后精心雕镂装饰。“镂鸡子”在魏晋时就已经出现,唐代时风行

全国。初唐诗人骆宾王《镂鸡子》云:“幸遇清明节,欣逢旧练人。刻花争脸态,写月竞眉新。晕罢空余月,诗成并道春。练知怀玉者,含响未吟晨。” 诗人把善为镂鸡子的人称为“练人”,以示其熟练技能。元稹《寒食夜》也有“红染桃花雪压梨,玲珑鸡子斗赢时”从这些诗中可以得知,当时的人们把鸡蛋雕成人脸形状,并在腮上染上红晕,光彩照人。人们还要把镂刻成形的鸡蛋拿出来相互比试,争巧斗艺,这种习俗当时称为“斗鸡子”。 寒食节的节日食品还有“子推燕”、糯米藕、乌饭、陵糕等。其中,“子推燕”又名“飞燕枣錮”“子推蒸饼”等,即北方人春节常蒸的枣糕(又称“枣花馍”)。糯米藕和乌饭流行于江南苏州一带,糯米藕是将糯米灌入藕孔中蒸熟,食用时切片浇上糖稀或撒上白糖食用。乌饭又称“青粳饭”,是将乌桕树叶榨汁和粳米一起蒸制的饭。最有意思的是“陵糕”,它实际上就是剩稀饭。

寒食节有什么习俗

寒食节有什么习俗 寒食节习俗,你知道哪些呢?寒食节也被称为“冷节”、“禁烟节”等等。寒食即禁火,只能吃冷或预先煮好的食物。那么,寒食节习俗有哪些?下面就跟来了解。 寒食节的习俗1、禁烟冷食: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着,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 2、拜扫祭祖:寒食节扫墓祭祖 百姓上坟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3、寒食饮食: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 4、寒食插柳: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 5、寒食踏青:也叫踏春,盛兴于唐宋。 6、寒食秋千:秋千原为古代寒食节宫廷女子游乐项目。 寒食节的特点1、节日形成早。源于春秋时,介之推被焚于介休绵山。晋文公下令在子推忌日禁火、寒食,以寒食寄哀思。到唐代时已

形成全国性法定节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形成最早的节日。 2、延续历史长。距今二千六百四十年,期间各历史时期、节日期限不等, 3、文化内涵深。由尊崇介之推忠君爱国,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清正廉明的政治抱负,隐不违亲的孝道品德发展为聚民心、凝国魂,体现中华民族根祖文化的重要节日。并形成饧、青精饭等系列养生长寿的寒食食品。 4、节日活动多。拜扫展墓、禁烟、祭祖、寒食、插柳、踏青、蹴鞠、秋千、赏花、斗鸡、馈宴、咏诗等。 寒食节的饮食文化寒食节吃冷食 清明时节,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大好时光,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把个清明节过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农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两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因时间上和清明节接近,并受其影响,因此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清明节和寒食节区别1、功能不同 在清明节到来之际,寒食节也相随而至。现在,有些人把寒食与清明混为一谈,实际上是不对的。因为两者一个是农耕节气,一个是民俗节日,本来就不是一码事。清明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公

从介子推作《龙蛇歌》谈寒食节的来历 -中国传统礼仪

从介子推作《龙蛇歌》谈寒食节的来历-中国传统礼仪 介子推焚死绵山的故事,自古相传,对此一故事的风俗文化背景及其与寒食节之间的关系,学者已多有阐释,此不赘述。但是,介子推故事中,有一个重要环节,即介子推作《龙蛇歌》一事,似乎一直没有引起学者们的注意。这一说法在战国时期即见诸文献,在《韩诗外传》、《吕氏春秋》、《淮南子》、《史记》、刘向《新序》和《说苑》、蔡邕《琴操》等战国两汉文献中俱有记载,其说大同小异,《乐府诗集》中并有托名介子推所撰《士失志操》(即龙蛇歌)四则。这些记载足以表明,介子推与龙蛇歌这一故事在上古一度广为流行,并且是与寒食节故事和风俗一同流传的,因此,认识这一故事的来龙去脉,对于我们了解寒食节的来历以及介子推故事的文化内涵至关重要,这里仅就早期文献中关于这一故事的记载略作抄撮,呈诸同好,至于对此故事之深考,则请俟异日。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内外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

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后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庄子·盗跖》) 晋文公反国,酌士大夫酒,召舅犯而将之,召艾陵而相之,授田百万。介子推无爵。齿而就位。觞三行,介子推奉觞而起,曰:“有龙矫矫,将失其所。龙既入深渊。得其安所。蛇脂尽干,独不得甘雨。此何谓也。”文公曰:“嘻!是寡人之过也。吾为子爵与,待旦之朝也。吾为子田与,河东阳之间。”介子推曰:“推闻君子之道,谒而得位,道士不居也,争而得财,廉士不受也。”文公曰:“使我得反国者,子也。吾将以成子之名。”介子推曰:“推闻君子之道,为人子而不能承其父者,则不敢当其后。为人臣而不见察于其君者,则不敢立于其朝。然推亦无索于天下矣。”遂去而之介山之上。文公使人求之,不得。为之辟寝三

寒食节的起源寒食节与介子推的故事

介子推与寒食节 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二日,冬至以后一百零五日,这一天要禁火,从上到下只吃瓜果点心一类冷食。民间普遍认为寒食起源于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的故事。人们为了纪念介子推,就在那个月不生明火,吃饭也吃冷的食物。后来一个月渐渐减少到清明节的前一天,即为“寒食节”。过节的当天,家家门上插柳枝、烧纸钱、在野外祭祀、吃冷饭这些都是为了纪念介子推。 不过现在人们也常常在寒食节纪念死去的亲人。 虽然寒食节的真正起源并非来自于介子推,但将纪念介子推作为寒食节起源的说法却更为流行,甚至后来寒食节逐渐被清明节取代,许多人又把纪念介子推作说成清明节的起源。 传说文公为哀悼介子推,下令全国介子推被焚的三月五日为火禁日,禁止烟火,仅食寒食,并从此形成了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节日“寒食节”。第二年清明节,晋文公率众臣到绵山下的介庙祭奠介子推,看到焚烧林山坡上的被烧柳树死而复活。晋文公以为柳树是介子推转化,他便赐柳树为清明柳。要求晋国百姓家家门上挂柳枝,扫墓栽柳,上绵山踏青,抒发思念之情。并令寒食前一是为“炊熟日”,人们要做许多蒸饼,称作“子推蒸饼”;也有人家用面粉和枣泥做成燕子状饼(三角馅饼),然后用柳条串起挂在门据上晾晒,称作“子推燕”。 每年清明节不仅在房屋(村后)栽柳,而且青年男女要上山踏青,’并要头戴上用柳条编织的柳冠或柳环。当时有民谣说: “清明不戴柳,xx成皓首。” 在介山,有“思烟台”遗址。传说文公焚林,有百鸦绕烟而噪,或围在介子推周围,用躯体遮挡烈焰。晋人感其功德,在此筑起一高台,纪念这些义禽。篇二: 寒食节起源于介之推的故事,请从社会文化角度予以说明 寒食节起源于介之推的故事,请从社会文化角度予以说明 最佳答案

小学语文《寒食》 教案

《寒食》教案设计 【教材简析】 这是一首描写宫廷寒食节的诗。寒食节禁火,然而受宠的宦官,却得到皇帝的特赐火烛,享有特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借助注释、图画了解、想象诗中描绘的景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效果及自学能力。 (1)指名读。(读后评读) (2)填空练习。《韩食》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所做。 二、教师点拨。 (1)知诗人,解诗题。 韩翃: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原有诗集,后散佚,明人辑有《韩君平集》。 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 (2)明诗意,感情读。 师:自由读诗,结合注释看能不能说说诗句的含义。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宽阔,全城景物,尽在望中。“春城”一语,高度凝炼而华美。“春”是自然节候,城是人间都邑,这两者的结合,呈现出无限美好的景观。“无处不飞花”,是诗人抓住的典型画面。春意浓郁,笼罩全城。诗人不说“处处飞花”,因为那只流于一般性的概括,而说是“无处不飞花”,这双重否定的句式极大加强了肯定的语气,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诗人不说“无处不开花”,而说“无处不飞花”,除了“飞”字的动态强烈,有助于表现春天的勃然生机外,还说明了诗人在描写时序时措辞是何等精密。“飞花”,就是落花随风飞舞。这是典型的暮春景色。不说“落花”而说“飞花”,这是明写花而暗写风。一个“飞”字,蕴意深远。由此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诗人炼字的功夫。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首诗能传诵千古,主要是其中的警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而这一句诗中最能耀人眼目者,就在一个“飞”字。 “寒食东风御柳斜”,春风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御苑。苑中垂柳也随风飘动起来了。风是无形无影的,它的存在,只能由花之飞,柳之斜来间接感知。照此说来,一个“斜”字也是间接地写风。 第三、四句,论者多认为是讽喻皇宫的特权以及宦官的专宠。不过我们也不妨只视之为风俗画。“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其中写实的成份是主要的。唐代制度,清明日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以示恩宠。又寒食日天下一律禁火,唯宫中可以燃烛。“日暮汉宫传蜡烛”,皇帝特许重臣“五侯”也可破例燃烛,并直接自宫中将燃烛向外传送。能得到皇帝赐烛这份殊荣的自然不多,难怪由汉宫(实指唐朝宫廷)到五侯之家,沿途飘散的“轻烟”会引起诗人的特别注意。 (3)悟诗情。 师:如果说一二句是对长安寒食风光一般性的描写,那么,三四句就是这一般景象中的特殊情景了。两联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一二写白昼,三四写夜晚,“日暮”则是转折。寒食节普天之下一律禁火,唯有得到皇帝许可,“特敕街中许燃烛”(元稹《连昌宫词》),才是例外。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以得到这份恩典。“谁优先享受到这种特权的? 读到这里,你会想到写什么? (4)朗读全诗。

关于寒食节的诗歌赏析

1.《寒食》王禹偁 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 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 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 注释 ①寒食,清明节前两天为寒食节。介子推追随晋文公流亡十九年,不得封赏,负母逃进绵山,晋文公放火烧山逼他出来,竟被烧死。为纪念他,就规定这一天不得升火煮饭,只能吃冷的食物,故称之为寒食节。②撰碑钱,为别人写碑文、墓志铭的稿费。 简析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这是唐朝诗人韩翃写的京城寒食节的美好景象的名句。唐宋两朝,清明、寒食期间是游玩、宴会的好日子,故有人间佳节唯寒食这样的诗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也是汴京清明、寒食期间的盛况,这便是明证。 首联写自己被贬官的心情,忆昔西都看牡丹,稍无颜色便心阑。而今寂寞山城里,鼓子花开亦喜欢。作者这几句诗就是最妙的解说词。今昔的强烈对比,怎不惹起诗人无限的惆怅呢? 颔联的句法是套用杜甫《江村》中的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的句式;颈联写的是草树沐新雨和依依墟里烟两种境界。中间两联对仗是山里寒食风光的具体描绘,写得很有特色,笔法也很老到。尤其是颈联,比起草树沐新雨和依依墟里烟这两句更有韵味,更富诗家语。诗人偏偏不说草树,而说绿;不说墟里烟,而说乍禁烟,既含蓄,又使形象显得更为突出。用这样的语言去写才叫做写诗,懂得这样去鉴赏才算是会读诗。 尾联是反语,是牢骚语,虽然嘴里说莫惆怅,心里早已是因思世事悲心事,更听风声杂雨声。靠替人写碑文,写墓志铭得来的钱买酒喝,要不然酒债寻常行处有,这过的是什么日子!犹有,看似旷达,实为愤激,里面藏有多少潜台词呵。 2.《和子由寒食》苏轼 寒食今年二月晦,树林深翠已生烟。 绕城骏马谁能借,到处名园意尽便。 但挂酒壶那计盏,偶题诗句不须编。

寒食节起源和由来介绍大全

寒食节起源和由来介绍大全 导语:清明节与寒食节大家都不陌生把,寒食节一般比清明节要早一到两天,清 明节一般都是和寒食节一起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寒食节的 来历及意义,欢迎借鉴! 寒食节的来历 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 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封赏有功之臣。唯独介 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逼 其下山。谁知介子推母子宁愿被烧死也不肯出来。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绵山 改名为介山,并修庙立碑。同时,还下令在介子推遇难的这一日,“寒食禁火”,举国上下不 许烧火煮食,只能吃干粮和冷食。 远古时期 寒食节的源头,应为远古时期人类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又 往往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害,于是古人便认为火有神灵,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 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后再重新燃起新火,称为改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 春秋时代 禁火节,后来又转化为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传说 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群臣时却忘记

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 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藏山里。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结 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于是在介子推死难 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魏晋时期 汉时,山西民间要禁火一个月表示纪念。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曾下令取消这个 习俗。《阴罚令》中有这样的话,“闻太原、上党、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 为子推”,“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三国 归晋以后,由于与春秋时晋国的“晋”同音同字,因而对晋地掌故特别垂青,纪念介子 推的禁火寒食习俗又恢复起来。不过时间缩短为三日。同时,把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的 说法推而广之,扩展到了全国各地,于是寒食节成了全国性的节日,寒食节禁火寒食 成了汉民族的共同风俗习惯。 寒食节有什么特殊意义 寒食节活动由纪念介之推禁烟寒食为主,逐步演变为以拜扫祭祖为主,其中蕴含的忠孝廉洁的理念,完全符合中国古代国家需要忠诚,家庭需要孝道的传统道德核心,成为家 庭和谐、社会稳定的重要载体。发展到现代,寒食节已成为缅怀革命先烈,教育青少年重要形式。同时,每逢寒食节,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回乡扫墓祭祖,成为传承中华民族根 祖文化,体现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的重要节日。古代先民,对寒食节禁烟冷食的执着,表 达了对千古先贤介之推忠贞不渝的怀念之情。寒食食品和饮料达数十种,多数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盘兔,介休俗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有企盼国富民强之意;祭食面燕,介休方言 为教育后人“念念”不忘介公高风亮节。 相关文章: 1.关于寒食节的来历传说故事 2.寒食节有什么风俗寒食节的由来起源 3.寒食节和清明节的区别 4.清明为什么要上坟扫墓的由来 5.四年级清明节手抄报图片简单好看

热门-《寒食》教学设计

《寒食》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这是一首描写宫廷寒食节的诗。寒食节禁火,然而受宠的宦官,却得到皇帝的特赐火烛,享有特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借助注释、图画了解、想象诗中描绘的景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效果及自学能力。 (1)指名读。(读后评读) (2)填空练习。《韩食》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所做。 二、教师点拨。 (1)知诗人,解诗题。 韩: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官至中书 舍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原有诗集,后散佚,明人辑有《韩君平集》。 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 (2)明诗意,感情读。 师:自由读诗,结合注释看能不能说说诗句的含义。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宽阔,全城景物,尽在望中。“春城”一语,高度凝炼而华美。“春”是自然节候,城是人间都邑,这两者的结合,呈现出无限美好的景观。“无处不飞花”,是诗人抓住的典型画面。春意浓郁,笼罩全城。诗人不说“处处飞花”,因为那只流于一般性的概括,而说是“无处不飞花”,这双重否定的句

式极大加强了肯定的语气,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诗人不说“无处不开花”,而说“无处不飞花”,除了“飞”字的动态强烈,有助于表现春天的勃然生机外,还说明了诗人在描写时序时措辞是何等精密。“飞花”,就是落花随风飞舞。这是典型的暮春景色。不说“落花”而说“飞花”,这是明写花而暗写风。一个“飞”字,蕴意深远。由此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诗人炼字的功夫。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首诗能传诵千古,主要是其中的警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而这一句诗中最能耀人眼目者,就在一个“飞”字。 “寒食东风御柳斜”,春风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御苑。苑中垂柳也随风飘动起来了。风是无形无影的,它的存在,只能由花之飞,柳之斜来间接感知。照此说来,一个“斜”字也是间接地写风。 第三、四句,论者多认为是讽喻皇宫的特权以及宦官的 专宠。不过我们也不妨只视之为风俗画。“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其中写实的成份是主要的。唐代制度,清明日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以示恩宠。又寒食日天下一律禁火,唯宫中可以燃烛。“日暮汉宫传蜡烛”,皇帝特许重臣“五侯”也可破例燃烛,并直接自宫中将燃烛向外传送。能得到皇帝赐烛这份殊荣的自然不多,难怪由汉宫(实指 唐朝宫廷)到五侯之家,沿途飘散的“轻烟”会引起诗人的特 别注意。 (3)悟诗情。 师:如果说一二句是对长安寒食风光一般性的描写,那么,三四句就是这一般景象中的特殊情景了。两联情景有一个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 一是清明寒食,为缅怀晋国大夫介之推介休绵山——清明节的发源地在我国悠久的民俗文化中,因纪念历史人物的节日只有两个:一是五月端午,为纪念楚国大夫屈原;一是清明寒食,为缅怀晋国大夫介之推。:作文 对此,叶剑英元帅有过精辟论述:“以寒食寄托哀思,为了怕引火再烧了绵山。这大概和五月端午屈子死难日乘龙舟往汩罗江丢粽子一样,一来为了纪念屈原,一来也怕鱼类再糟蹋屈子的躯体。这是无权的人民群众怀念他们所热爱的历史人物的最好方法。”同一时期的两位贤哲,一南一北,双星辉映;一水一火,赴义成仁;一江一山,永载史册。寒食节起源,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

代,晋文公上绵山悼念介之推。当时,晋国公子重耳为逃避郦姬迫害而流亡国外,行至五鹿,在最困难的时候,随臣介之推“割股奉君”。十九年后,重耳返国为君,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赏当年随他流亡的功臣时,唯独忘了介之推。介之推认为自己顺应天命辅君复国,不愿再同那些邀功争赏之人同朝为伍,便携老母隐居到介休绵山。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便亲自来到绵山寻而不获。文公无奈,听人之计,放火烧山,本想逼他出来,但直到大火熄灭后,才发现介之推母子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为了悼念介之推,文公下诏,在介之推忌日,禁烟寒食。第二年寒食节的次日,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那棵被烧死的老柳树竟然死而复活。他触景生情,想起介之推割股奉君时对他的希望“我不求任何封赏,只愿你做一个清明的国君!”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把这一天定为“清明节”。以上故事,在先秦时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庄子·盗

清明节的来历资料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清明节的来历资料 篇一: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的由来1,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2,清明节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被,还是与自然共处的 人体,都在此时换去冬天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实现由阴到阳的转化。 古有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之说,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寒食合而

为一。唐代扫墓日期一般在寒食节,宋后移到清明。传说中“寒食节”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来历即是为纪念介子推“割股充饥”而不图为报,最终在此被大火烧山而亡,绵山也因此又称“介山”。相传大禹治水后,人 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风俗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明清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清明节还有许多失传的风俗,如古代曾长期流传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据载,辽代风俗最重清明节,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为乐,仕女云集,踏青之风也极盛3,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

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教案:寒食节

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教案:寒食节2016年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教案:寒食节 清明节教案(1) 活动目的: 1.使幼儿了解寒食节的来历;感受寒食节与其它节日在气氛上有 何不同。 2.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教育幼儿学习古人舍己为人、不争功名的精神。 活动准备: 不同节日的代表物品:月饼、新年树、花灯、白花、纸盒。 活动过程: 1.介之推与寒食节的故事。 ①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过寒食节的?让幼儿了解寒食节家 家户户都吃凉鸡蛋等冷食。 ②讲介之推的故事: 远在两、三千年以前的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儿子重耳被骊姬陷害,长期逃亡在外,一共过了19年,才回国当上国君,这就是春秋五霸 之一的晋文公。晋文公在外逃亡的这些年中,多亏了一些大臣辅保,所以他即位后,马上对随同他一起逃亡的大臣逐个论功行赏。介之 推是一位十分忠诚的有功之臣,他跟随晋文公在外十九年,有一次,晋文公被困在魏国,吃不上饭,他就偷偷地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 来给晋文公吃。可是,晋文公奖赏大臣的时候却把他忘了,他呢, 也不争功,背起母亲到山西介休县的绵山上去了。

晋文公想起了介之推,马上派人去他家里找,没找到。后又找到绵山脚下,晋文公知道介之推很孝顺,想放火把山烧了,以为那样介之推就会背着母亲出来,可是呢,介之推和母亲都宁可烧死也不下山,这样,他母子就死在了山上。晋文公很难过,也很后悔,就规定每年介之推死的那一天(也就是清明前一天),家家严禁烟火,吃寒食,即延续为寒食节。 2.讨论。 ①寒食节是怎样来的? ②现在人们为什么过寒食节?为了纪念谁? 3.词语练习。 ①用“偷偷地”说一句话。 ②用“后悔”说一句话。 ③请解释“寒食”的意思。 4.游戏。 ①摸箱:将不同节日的代表物品放入有盖的纸盒里,请幼儿从中摸出一件,说出名称及属于哪个节日。 ②连线:将节日及代表物品的字卡贴在黑板上,让幼儿连线。 清明节教案(2) 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插柳是黄河口一带清明节期间的一种习俗,并知道其由来。 2.通过插柳活动,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 3.让幼儿理解插柳的意义,懂得植树造林的好处。 活动准备:

清明节和寒食节的故事

清明节和寒食节的故事 导读: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下面是关于清明节的.故事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公子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

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关于清明节和寒食节的故事】 1.清明节和寒食节的历史关系 2.寒食节的故事 3.清明寒食节对联精选 4.清明节是寒食节吗 5.寒食节与清明节的由来 6.丰子恺的清明节和清明词 7.关于清明节的故事及传说 8.关于寒食节的诗句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寒食》教学设计

《寒食》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这是一首描写宫廷寒食节的诗。寒食节禁火,然而受宠的宦官,却得到皇帝的特赐火烛,享有特权。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过程与方法:借助注释、图画了解、想象诗中描绘的景物。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难点: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效果及自学能力。(1)指名读。(读后评读)(2)填空练习。《韩食》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所做。 二、教师点拨。(1)知诗人,解诗题。韩翃: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原有诗集,后散佚,明人辑有《韩君平集》。

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2)明诗意,感情读。师:自由读诗,结合注释看能不能说说诗句的含义。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宽阔,全城景物,尽在望中。“春城”一语,高度凝炼而华美。“春”是自然节候,城是人间都邑,这两者的结合,呈现出无限美好的景观。“无处不飞花”,是诗人抓住的典型画面。春意浓郁,笼罩全城。诗人不说“处处飞花”,因为那只流于一般性的概括,而说是“无处不飞花”,这双重否定的句式极大加强了肯定的语气,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诗人不说“无处不开花”,而说“无处不飞花”,除了“飞”字的动态强烈,有助于表现春天的勃然生机外,还说明了诗人在描写时序时措辞是何等精密。“飞花”,就是落花随风飞舞。这是典型的暮春景色。不说“落花”而说“飞花”,这是明写花而暗写风。一个“飞”字,蕴意深远。由此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诗人炼字的功夫。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首诗能传诵千古,主要是其中的警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而这一句诗中最能耀人眼目者,就在一个“飞”字。 “寒食东风御柳斜”,春风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御苑。苑中垂柳也随风飘动起来了。风是无形无影的,它的存在,只能由花之飞,柳之斜来间接感知。

《寒食》拓展阅读-《寒食节由来》

寒食节由来 寒食节原发地是山西介休绵山,距今已有2640年的历史(比端午节的发生早358年)。据《辞源》、《辞海》“寒食节”释义:春秋时,介之推历经磨难辅佐晋公子重耳复国后,隐居介休绵山。重耳烧山逼他出来,子推母子隐迹焚身。晋文公为悼念他,介休即依介子推休于此而得名,将绵山改为介山,并下令在子推忌日(后为冬至后一百五日)禁火寒食,形成寒食节。关于寒食节起源于介之推在介休绵山被焚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桓谭《新论·卷十一·离事》,后陆续载于《后汉书·郡国志·太原郡》、《后汉书·周举传》、曹操《明罚令》、《晋书·石勒传》、郦道元《水经注·汾水》、北魏《齐民要术·煮醴酪》、南宋周密《癸辛杂识》、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等典籍。历史上,寒食清明两节相近,久而久之,便合为一个节日。《唐会要·卷八十二·休假》明确记载:“(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三天。”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大观》载:“大致到了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 寒食节在每年四月四日,清明节的前一天。传说,这个节日,是纪念春秋的介之推的。 介之推是当年晋国的贤臣,侍奉公子重耳(后为晋文公)。晋国发生内乱,公子重耳被迫逃亡国外,介之推不畏艰难困苦跟随重耳流亡;曾经割自己腿肉熬汤,献给重耳。重耳做了国君后,开始时还铭记介之推,但是时间久了,也把他淡忘了。介之推心中十分难受,和其年迈的母亲回到家乡,隐居在山中。 有一天,晋文公发现自己左右少了介之推,想起自己忘了奖赏这个“割股奉君”的贤臣,非常内疚,亲自跑到他隐居的山中寻找。但是只见山峦重叠,葱苍树木,就是不见介之推的影子。他想,介之推是个孝子,如果放火烧山,他一定会背着母亲出来。于是,命令放火烧山,结果火一下蔓延数十里,连烧三日不熄,但介之推没有出来。火熄之后,大家进山察看,才发现介之推和他的老母相抱在一起,被烧死在深山之中。 这事传出来,人人尊敬和怀念介之推。以后便在他被烧死的这天纪念他,这天就在每年四月清明节的前一天。因为介之推是被火烧死的,大家在这天都不忍心举火,宁愿吞吃冷食,所以,这天叫“寒食节”。 今天,山西民间禁火寒食的习俗多为一天,只有少数地方仍然习惯禁火三天。晋南地区民间习惯吃凉粉、凉面、凉糕等等。晋北地区习惯以炒奇(即将糕面或白面蒸熟后切成骰子般大小的方块,晒干后用土炒黄)作为寒食日的食品。一些山区这一天全家吃炒面(即将五谷杂粮炒熟,拌以各类干果脯,磨成面)。 寒食节,民俗要蒸寒燕庆祝,用面粉捏成大拇指一般大的飞燕、鸣禽及走兽、瓜果、花卉等等,蒸熟后着色,插在酸枣树的针刺上面,装点室内,也作为礼品送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