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展中国家实施“出口导向型”的利与弊

发展中国家实施“出口导向型”的利与弊

发展中国家实施“出口导向型”的利与弊
发展中国家实施“出口导向型”的利与弊

摘要:“出口导向型”战略的核心思想是使本国的工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并以制成品的出口代替初级产品的出口。该战略是根据国际比较利益的原则,通过扩大其有比较利益的产品的出口,以改善本国资源的配置,从中获得贸易利益和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这种模式将本国产品置于国际竞争的环境中。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引用了这一战略,在实行进程中,它的优势与不足之处也逐渐暴漏出来。本文即针对发展中国家实施“出口导向”战略的利与弊进行分析。

关键词:出口导向出口替代发展中国家

目录:

一、出口导向战略现状

二、执行出口导向战略的利弊分析

(一)、发展中国家执行出口导向型战略的优势

(二)、在发展中国家执行出口导向型战略的弊端

一、出口导向型战略现状

出口导向战略也称出口替代战略。是指国家采取种种措施促进面向

的工业部门的发展,以非传统的出口产品来代替传统的初级产品的出口,扩大对外贸易,使出口产品多样化,以推动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出口导向战略着眼于出口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通过对初级产品的深加工,然后组织产品出口,以代替原先的初级产品的出口。

美国次债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发展中国家外贸出口,各国应抓住这一契机,调整出口导向战略,要通过适度降低外贸依存度,扩大内需,充分利用本国优势加速产业结构升级,避免向长期产品附属化增长模式的方向发展。放弃单一的出口导向型战略,通过鼓励与扶持高附加值产业与产品出口,走向内外需求均衡的大国经济,走向技术引领的经济增长模式。

二、执行出口导向战略的利弊分析:

(一)在发展中国家实行出口导向战略的优势之处有以下几点:

1、通过出口贸易的方式来换取本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机器设备、资金等。处于高速发展需

求之中的发展中国家必定需要赖以支撑的经济资源,而自身又往往相对缺乏,通过出口导向战略可以以本国优势产品来换取相对不充裕的需要品,达到与其他国家互通有无的目的。

2、出口市场上的激烈竞争促进本国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出口顾名思义就

是走出去,实行对外化开放化,而出口市场上不可能只有少数几国,在对手云集的环境中,为提高本国销路,就需要不断完善自我,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以获取最大利

润,这就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现代化的进程。

3、可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满足本国物质文化需求。通过对外贸易,互通有无,使

本国居民享受到更多的经济福利,提高其生活水平,促进了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4、通过贸易,可以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中国家以往以人口密集型产业

为主,通过与国际接轨,利于更新传统模式,引进先进生产管理方式,进一步促进发展。

5、可以扩大就业量。发展中国家实行劳动密集性产业方式,并且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

因此需要大量大量的就业机会,本国市场无法满足,出口贸易为其提供了一定的就业机会。

6、出口贸易可以不受本国居民低收入的限制。发展中国家往往经济水平不够发达,人均入

水平也相对低,进口导向的方式在发展中国家实行必定会受到低消费水平的限制,而出口导向则可弥补这一缺陷。

7、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一国的外汇压力,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并与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

劳动力资源相结合,生产并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换取若是产品,同时也是大量外汇流入国内,优化外汇结构。

8、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开发和创新市场,寻找新的产业与市场,促进创新型发展,优化产业

发展模式,提高经济效率。

9、有利于发挥国际分工优势,形成规模经济。在国际分工中节约劳动,在全球性的产业结

构调整中,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改变传统劳动密集性生产方式,获取因分工而产生的规模经济效益。

10、利于发展中国家适应国际贸易规范、紧跟国际进程。充分利用世界先进科学文化技术,

促进共同发展,符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思想。

11、为国内剩余产品和闲置的生产资源找到了出路,使其进入国际市场,提高了资源的利

用效率,降低了资源的闲置成本与机会成本,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本国相关产业和部门的发展。

(二)发展中国家实行出口导向战略也存在以下弊端。

1、发展出口导向战略会增加本国经济对外部的依赖性,从而丧失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易

受到外部市场的摆布,很容易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经济发展大起大落,实行出口导向战略使一国经济开放度大大提高,国内经济容易受到外部经济冲击的影响,如汇率、利率、贸易条件、债务条件的变动和国际游资的袭击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比较薄弱,市场体系不够发达,监督和管理制度也不健全,缺乏抵御外部经济冲击的能力,一旦危机发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这对一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2、受低经济水平限制,无法获得较高的经济利益。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的水平受制于其

国内的经济发展水平,这决定了即使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实行了全面的对外开放,其水平和层次也不会很高,这必然会降低其在开放中所能获取的比较利益。

4、受自身相对落后的经济政治体质制约。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中处于非常

不平等的地位,不平等的贸易地位将使之获利较少甚至无法获利,并且其贸易条件将不断恶化,从而使这些国家在对外开放中陷入比较利益的恶性循环中而无力逃脱。

5、出口导向型战略的实施,容易使许多跨国公司介入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替代活动”中,很容易使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所有权、销售权和管理权落入其强有力的控制之中,这非常不利于发展中国家战略性产业的成长和起飞,并可能在发展中国家对一些跨国公司失去控制力的情况下,危及这些国家的经济安全。

6、其优势作用受到市场发展的制约。亚洲一些国家所奉行的出口导向型是以国外市场的

需求,主要又是发达国家的市场需求为重点的。在西方产业结构调整的高潮时期,西方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使得一些传统产业逐步退出其市场,这时实施出口导向型战略,将大量传统产业打入发达国家市场,正好适应了其市场上传统产品不足,需要填补的要求;并且,当实行出口导向型战略的国家较少,传统产业的市场还未饱和时,相对于没有实施该战略的国家而言,少数实施出口导向型战略的国家,很容易从相对较大容量的传统产品市场中获益;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实施出口导向型战略的国家增多,并加入传统产品的生产行列,这时,早期实施该战略的少数发展中国家就不仅要面临来自发达国家具有更高生产效率对手的竞争,还面临来自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竞争,这就使得其出口增长下降成为必然,并且在竞争中,发展中国家为了赢得并不丰富的市场,可能会形成一种恶性的价格竞争,结果只会恶化其出口结构,进一步降低其比较利益,这最终是不利于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的。

7、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在一定情况下可能会强化落后经济的“二元化”特征。出口发展

模式会改变出口国的区域经济结构,结构可能会朝不同的方向变化。发展中国家实施出口替代的一个出发点,本身是想借用“国际经济大循环”,通过国际市场的转换机制,纠正和消除落后经济中的“二元结构”的偏差,以实现经济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但如果该战略的实施导致区域经济差距扩大而不是缩小时,贫富分配不均出现两极分化时,反而会使该战略的实施结果违背其初衷走向反面,强化落后经济的“二元化”特征。

8、出口导向战略受到国际市场的极大限制。国际市场对劳动密集型工业品的需求有限,

随着更多的发展中国家采取外向型贸易战略,各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再加上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扩张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困难。

9、出口导向战略也需要实行一些保护措施,这些措施实施的同时也会在某种程度上扭曲

市场价格体系,降低资源配置效率。

10、易出现外汇收支不平衡

11、易受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的影响

12、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弱化趋势。一方面,因为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实施出口导向模

式时这种模式才能高效地促进该国经济发展。而当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同时实施这种战略模式时,这种战略的优势就减弱甚至较化为劣势,这时注重并实施进口替代战略模式的国家其效果可能更好。

13、随着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双边、多边贸易谈判.现在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已经很低,出

口国已没有多少讨价还价的余地,这种情况使实施出口导向模式的国家处于不利地位。

14、在某种程度上,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往往是低级产品,出口这些产品需长期依赖于大

量的劳动力和相较落后的生产水平,这些国家很难发展成为发达国家。

15、出口会遇到出口国及其市场的制约,同时受国际市场有限性的影响。很多时候,出

口贸易会受到出口国家的抵制,如高关税、贸易保护主义等,发达国家实行种种贸易保护措施,致使发展中国家的优势产品很难打进国际市场,即使进入,也会因发达国家各种名义的贸易保护措施而丧失其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假如为促进出口,一国的出口补贴力度太大的话,又会加重发展中国家的财政负担,出现企业受益而国家损失的局面。这非常不利于出口的发展。

16、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对于较大的发展中国家会产生不同于小国的效果,有些是不利的。一方面,小国因地域狭小,人口总量不大,市场容量较小,如采取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积极扩大外贸出口,就可以使其产品生产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取得较大的规模经济效益。而相对于小国而言,大国面临数额巨大的失业劳动力、剩余产品等问题,即使有较大的出口增长,也只能在一个相对较小的范围内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小国的失业劳动力、剩余产品、闲置生产资源的数量相对于大国而言都比较小,只要出口达到一定规模,就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而大国则不然,其庞大的国内市场足以支撑任何一种产品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如中国,其国内供给满足其国内需求的程度较高,无需过分依赖于国外的市场需求;

出口导向战略

出口导向战略:也称出口替代战略。是指国家采取种种措施促进面向出口的工业部门的发展,以非传统的出日产品来代替传统的初级产品的出口,扩大对外贸易,使出口产品多样化,以推动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出口导向战略在中国要以新的外贸战略加以代替。对此,从亚洲金融危机前后东亚相关国家的发展现实,结合中国的实际,来说明中国出口导向战略不仅不能因亚洲金融危机或加入WTO而被抛弃,更要在坚持中加以调整,在调整中加以发展。 目录[隐藏] 1 基本概况 2 战略背景 3 与进口替代差别 4 发展方向 5 参考资料 出口导向战略-基本概况 中国出口 在出口供给方面,作为全球最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供给国,中国的贸易条件现阶段趋于恶化,而且国际上劳动密集产品出口竞争日益激烈,再加上中国此类产品生产规模增长过快,引起此类商品价格逐年下降。由于以出口为主的企业主要分布在长三角与珠三角一带,而近期这些地区中部分企业出现了破产倒闭等问题。这些负面冲击了中国实体经济。 暂时有必要通过财政政策的适当调整,防止出现因出口大幅下滑而影响中国实体经济。这次出口退税率调整对中国的服装纺织行业、玩具、机电行业以及高附加值医药行业构成一定程度的利好。 美国次债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中国外贸出口,中国应抓住这一契机,调整出口导向战略,要通过适度降低外贸依存度,扩大内需,充分利用大国优势加速产业结构升级,避免向长期产品附属化增长模式的方向发展。放弃单一的出口导向型战略,通过鼓励与扶持高附加值产业与产品出口,走向内外需求均衡的大国经济,走向技术引领的经济增长模式。 出口导向战略-战略背景 海运出口 出口退税调整一共涉及3486项商品,大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25.8%。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适当提高纺织品、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退税率;二是提高抗艾滋病药物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 由于中国出口型企业受多方面不利因素冲击,利润下滑显著。中国通胀压力较大,原材料涨价比较厉害,同时劳动力成本上涨压力也比较大,给中国企业带来较大成本压力;人民币不断升值,给中国出口型企业也带来了较大的出口压力;与此同

我国企业对外贸易出口品牌战略实施研究.

我国企业对外贸易出口品牌战略实施研究 衡量一个国家的强弱,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重要的指标,而企业的品牌不仅是企业的形象, 同时也能为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美国之所以全力支持自由经济和全球化,因为它在全球化方面的能力是最强的,美国的大公司、跨国公司最多,全球营销能力最强,品牌竞争力也最强, 它们在世界 500强中占据了全球生产企业的 40%, 国际贸易的 50%, 国际技术转让的 60%。同样一个定牌加工制造耐克运动鞋的中国厂家, 制造同款式、同档次、同质量的运动鞋, 如果采用自己的商标在国外销售,与耐克运动鞋的售价比大约是 1:10。企业因品牌的知名度,从中获取高额利润。我国服装的出口品种和出口额堪称世界之最,但却没有一个叫得响的品牌行销全球,中国出口的衬衫平均一件只有 30美分到 40美分的利润。低附加值的产品使我国在国际商品交换中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 一、实施品牌战略的重要性 品牌战略是指企业以品牌的制造、使用以及维持为核心,在研究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制定的企业总体行动计划。从实际操作角度看,品牌战略就是选择、包装、培育、宣传和保护其品牌,使之逐步享有声誉,并充分发挥名牌效应来促进品牌和企业共同发展壮大的过程。品牌战略的主体目标就是要创造极高的知名度、较高的信誉度、较大的市场份额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可以看出,实施品牌战略的直接目的是扩大企业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影响力,借以增加市场份额,从而获得经济效益。 1、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2、增强国家实力 从产品制造到品牌创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市场升级的重要过程。由以前的没有创新能力到现在的有创新能力,由以前所谓的代工生产到自有品牌生产,成为一个独立的产品提供商,这个转变是目前中国的企业特别是企业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随着技术能力的提高, 由产品制造变成品牌创造是一个必然的结果。由产品制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探讨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下,提高我国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己成为关键。我们国家当前的对外贸易处在从低期跨入上峰的时候,我们需要有效地改变我们对外贸易的策略,及时地采取措施,这样我们对外贸易才能更上一个台阶。我们要有效地利用现有的资源,将我们的贸易模式彻底地改变。 关键词: 1、调整对外贸易发展 2、对外贸易所存在的困难 3、对外发展的考量 4、与外国客户谈判技巧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融合,它是世界生

产力发展的结果,其推动力是追求利润、取得竞争优势和谋求经济的发展。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大大加强,导致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原因是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环境出现了新变化。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己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经济全球化可以带来整个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最优配置,这一点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可以说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实现经济发展和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同时,经济全球化作为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中国只有积极参与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需要,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需要。进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将进一步发展,故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会与日俱深。中国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将面临国际激烈竞争的严峻挑战。 最近几年来,我们国家的对外贸易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在发展策略上我们有必要及时的调整我们国家的外贸发展的目标,让我们的外贸发展的规模以及产品的结构与组成以及各种政策等方面需要与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能够有效地结合,我们应该仔细的的研究对外贸易可能对于我们国家的经济产生的各种层面的影响,并可以在这作为基础之上来进一步的展望我们国家对外贸易未来可能遭遇的各种问题,做一些具有现实意义与作用是事。 "贸易救济”就是指对在对外贸易领域或在对外贸易过程中,国内

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替代战略

最新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替代战略 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替代战略 一、两种经济战略的定义 (一)进口替代战略 进口替代战略乂称''内向发展战略”。是指用本国产品来替代进口品,或者 说,通过限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来促进本国工业化的战略。就是从经济上独立自主的LI的出发,减少或者完全消除该种商品的进口,国内市场完全山本国生产者供应的战略。山于实施该战略必须伴以贸易保护政策,因而不利于促进本国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工业技术进步,更不利于产品的出口。时间过长,不利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出口导向战略 出口导向战略也称出口替代战略。是指国家采取种种措施促进面向出口的工业部门的发展,以非传统的出口产品来代替传统的初级产品的出口,扩大对外贸易,使出口产品多样化,以推动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出口导向战略着眼于出口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通过对初级产品的深加工,然后组织产品出口,以代替原先的初级产品的出口。 二、两种经济战略的利弊分析 (一)出口导向型 1(出口导向战略的优点: 1)可以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并与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劳动力资源 相结合,生产并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以缓解一国的外汇 压力。 2)通过贸易有利于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以出口换取

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新型机器设备和资金,加速本国经济增长速度 加快本国工业化进程。 3)增加就业改善收入分配,可以通过对外贸易,互通有无,使本国居 民享受到更多的经济福利,提高其生活水平。4)可以在国际分工中节约劳动, 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在全球性 的产业结构调整中,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获取因分工而 产生的规模经济效益。 2(出口导向战略存在的问题:1)易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外资依存度过高,国民经济命脉易受外 国资本操纵。 2)以贸易带动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局限性。3)国内产业结构布局贸易出现畸形发展一些产业容易出现产能过 剩。 (二)进口替代型 1.进口替代战略的优点 1)有利于民族工业体系的迅速建立和国内丄业发展政策的独立之星 防止国民经济命脉受制于外国资本。 2)随着国内企业的成长,有助于提高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改善一国 的对外贸易的结构和条件,提高一国的对外开放水平,有效防止了 贸易条件恶化。 3)进口替代战略将为本国发展战略产业和实现工业化创造必备条件, 既可以在不断的学习和借鉴过程中,为本国培育大量技术和管理

论我国出口品牌发展战略研究

论我国出口品牌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 开放和竞争的世界,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名牌的世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上,品牌可谓是市场的灵魂。产品的竞 争力、企业的竞争力最终体现在品牌的竞争力上。改革开放 四十多年后的今天,我国有幸成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但我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8~12年,本土品牌的生命周期很短,生命力十分脆弱。我国企业要想大步走出国门,融入世 界经济浪潮中,品牌战略势在必行。本文以我国出口企业品 牌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来分析研究,以及借鉴国内外品 牌发展经验,提出针对现有问题的一些改善对策,对我国出 口发展品牌战略的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字】:出口品牌、品牌发展、战略 一、我国发展品牌战略概述 (一)我国品牌战略概念 品牌战略是指企业通过创立市场良好品牌形象,提升产品知名度,并以知名度来开拓市场,吸引顾客,扩大市场占有率,取得丰厚利润回报,培养忠诚品牌消费者的一种战略选择。品牌战略是现代企业市场营销的核心。从品牌战略 的功能来看,一个品牌不仅仅是一个产品的标志,更多的是产品的质量、性能、满足消费者效用的可靠程度的综合体现。它凝结着企业的科学管理、市场信誉、追求完美的精神文化 内涵,决定和影响着产品市场结构与服务定位。因此,发挥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带给消费者信心,给予消费者以物质和精神的享受正是品牌战略的基本功能所在。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品牌的竞争,现代跨国公司绝大多数都是世界知名品牌公司,尤其注重品牌战略的运用,通过品牌这种全方位的输出形态,跨国公司逐步占领了国际市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而今,品牌已是跨国公司实现全球战略目标的锐利武器,是实现资本扩张的重要手段。所以实施品牌战略对我国外贸出口乃至经济 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我国发展品牌战略的意义 1.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推动我国出口增长再上新台阶。长期以来,我国出口企业大都是靠降低成本、降低售价来维持出口增长,随着出口成本的上升,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原因,近年来我国出口后劲不足,靠价格竞争来占领市场,增加出口,已没有多少潜力可挖,要想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商品出口,必须要转换思路,商品竞争要从传统的价格竞争转向以品牌为中心的非价格竞争,靠品牌来争夺市场。 2.可以提高出口经济效益,促进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由以创汇为中心的粗放型增长转 向以效益为中心的集约型增长的过程中,出口企业又往往陷入了要创汇还是要效益的两难境地。在这种经营方式的转化 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有新的经营思想。降低成本和售价,实行薄利多销是一种思路,而通过塑造名牌、提高售价则更是一种重要的策略。 3.可以为企业增加无形资产,有利于出口企业积累资本,向规模化和集团化发展。品牌本身也有价值,是一种宝贵的无形资产,是良好声誉的象征,品牌出口企业可以用兼并、控股、收购、信贷等方式积累更多的资本,对于改变我国出口企业小型化分散经营的格局,实现规模化、集团化经营,提高出口竞争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贸易战略的比较

贸易发展战略思考 一、两种外贸战略的对比分析 无论是进口替代还是出口导向战略,不可能也不应当作为一切时代和所有国家(主要指发展中国家)的固定发展模式,而应当根据世界经济关系的时代特征和各国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其各自的战略。因为两种战略之间相互联系又互相区别,而且每个战略各有优缺点。 (一)两种贸易战略横向对比研究 (1)理论基础方面 进口替代战略的理论基础是保护贸易化,而出口导向战略的基础是自由贸易化。保护贸易理论认为,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没有经济实力与发达国家自由竞争,应利用关税或配额等措施来支持本国民族工业的建立和发展,直至他们能够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正是利用这一理论,拉美的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率先实行进口替代战略。自由贸易理论认为,各国可以按照自然条件,比较利益和要素丰缺状况,专心生产其较有利或不利较小的产品,从中获得贸易利益和推动经济发展。正是利用这一理论,日本、韩国、中国台湾、香港地区、新加坡等国相继推行了出口导向战略。 (2)促进就业方面 进口替代多多集中于发展中国家,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劳动力资源比较充裕,资本与技术要素比较稀缺,而对于进口替代产业来说,往往产生对资本密集工业的偏好,从国外进口的先进设备中,这些设备也往往是从节约劳动力的目的出发而设计的,这些技术设备的引进,对发展中国家的就业问题,往往并不能产生促进作用,难于解决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过剩这个难题。但出口替代则消除了进口替代对资本密集工业的偏好,在出口导向初期,通过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有力地推动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就业,从而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3)国际环境方面 对于进口替代产业,由于其市场主要面向国内,只要其国内市场比较大,它就可以发挥规模效应,降低产品成本,竞争能力得到增强,而最终在逐步放松进口替代政策后能同国际市场上的产品相互抗衡。但对于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则不然,它较多地受限于国际环境的变化。出口替代发展战略是以国际贸易中自由贸易为基础的,要求具有宽松

我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研究

本文提出了对市场多元化战略的新的概念,它的核心是:市场多元化战略是我 国全球市场战略,而不仅仅是地区市场战略;她的首要目标是在全球建立合理 市场格局,使我国出口贸易能够持续健康发展;它的另一重要目标是降低市场 集中度,分散市场风险;达到上述目标的主要途径是采取各种符合国际规范的 政策和手段提高我国外贸竞争力。 一、我国出口市场格局分析 90年代初期我国提出的,以降低出口市场集中度,减少风险为主 要内容的“市场多元化战略”,经过十年努力已初步取得成果。目前 我国出口市场已形成以美国、日本、欧盟、港台为重点,遍布全球的 多元化格局。 概括十年来我国出口市场格局变化,其特点为:(1)在努力深度 拓展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非洲、拉美、东欧和独联体等重点市场和新兴市场,我国出口市场布局渐趋合理, 已初步形成市场多元化格局;(2)主要出口市场仍然集中在美欧和以 日本、香港、东盟为代表的亚洲市场,但集中度下降,各主要市场间 份额趋于平衡,并逐渐稳定化;(3)新兴市场和重点开拓市场发展很快,但市场份额增长远低于贸易额增长,并出现份额增长乏力甚至减 缓趋势。 对目前我出口市场格局分析的结果是:我对香港和日本市场依赖度 较高,但由于对香港的出口中相当部分是转口贸易,香港实际担当了 内地出口商的角色,对内地出口是有促进作用的。而我对日本的出口 市场依赖度较高,这也是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出口大幅下降,以 及近年与日本贸易纠纷不断,以至影响总体出口增长的原因之一。欧 盟占世界进口市场的18%,但如果包括内部贸易,其占世界进口市场 份额应为39%,而我对欧盟出口仅占我总出口的15.3%,占欧盟进口 的3.6%由此可见,贸易区域化趋势对我开拓市场构成了较大障碍。我 对美国市场和其他市场的分布格局基本是合理的。对拉美市场出口份 额不足,存在较大开拓空间。 对我国出口市场集中度研究表明,我国出口市场集中度比之美、日、香港市场集中程度要低。

进口替代 出口导向

对外贸易在一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应当选择一条什么样的贸易战略,引起了广大发展经济学家的广泛关注与研究。一些经济学家从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出发提出了一些贸易战略理论,成为发展中国家制定贸易战略的依据,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进口替代战略理论和出口导向战略理论,这两种战略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特别是经济起飞阶段得到了很好的实践与运用,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了经济的飞跃,从而初步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因此,通过对这两种战略理论的比较研究,可以总结出很多经验和教训,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战略 1.1进口替代战略的提出 进口替代是指用本国生产的工业制成品来替代从国外进口的工业制成品,这一战略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依据两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普雷维什和辛格提出的,之后亚非拉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实行了进口替代战略。 进口替代一般要经过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先建立和发展一批最终消费品工业,以求用国内生产的消费品替代进口品,当国内生产的消费品能够替代进口商品并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时就进入第二阶段;在第二个阶段,进口替代由消费品转向国内短缺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的生产。经过这两个阶段的发展,进口替代工业日趋成熟,为全面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1.2出口导向战略的含义及内容 出口导向是指发展中国家通过促进本国产品的出口,积累发展资金,发展经济的战略。这是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有了一定程度后采取的战略,这些国家的经济一般具有的经济特征是二元经济,即一部分是传统的、落后的经济,而另一部分却具有现代化的经济特征。它们以本地廉价的劳动力与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相结合,发展出口产品的生产,从而加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出口导向战略一般也要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轻工业产品出口替代初级产品出口,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以重化工业产品出口替代轻工业产品的出口,致力于发展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此后,极少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开始着手建立知识和信息密集型等高科技产业,力图在高科技产业产品的世界出口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出口导向战略的效应分析 1.积极效应 ①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确立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通过培育出口企业,以此拉动经济增长。从零星的出口贸易,逐渐跻身世界贸易大国的行列,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迅速,出口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曾经在“亚洲四小龙”身上所表现的强劲增长势头,日益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中表现出来。自1984年以来,出口贸易增长率显著超过了GDP增长率,并且一直保持了同期两倍于GDP 增长率的势头。根据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仅2004年、2005年和2006年三年出口贸易增长率就达到了30%以上的平均值。 ②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出口产品的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逐渐对外资开放制造业以来,外资在经济中的规模不断扩大,在投资总量增加的同时,不断向产业的纵深方向发展从劳动密集型和低技术产业向高技术产业深入,导致我国贸易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口总额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也进一步优化。 ③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基于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我国的产业升级进度因此得到推动。在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布

我国外贸出口品牌战略研究

我国外贸出口品牌战略研究 目录 一、发展品牌战略的意义和作用 (2) (一)品牌的概念和重要性 (2) (二)品牌战略的概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发展品牌战略的意义 (2) 二、我国出口品牌的发展现状以及问题 (3) (一)我国出口品牌的发展现状 (3) (二)我国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现状 (4) (三)我国出口品牌发展存在的问题 (4) 三、国内外知名品牌发展的经验 (7) (一)国外知名品牌发展给的经验——花旗银行 (7) (二)国内知名品牌发展给的经验——雅戈尔集团 (9) 四、我国出口品牌的战略发展方向和完善措施 (10) (一)深化品牌意识,努力创建自己的优秀出口品牌 (10) (二)加强自主创新,提升出口品牌的设计能力 (11) (三)加强出口品牌的营销措施,提高品牌市场占有率 (11) (四)强化品牌安全意识,做好境外商标的注册保护工作 (11) (五)国家要从宏观层面上积极创造出口品牌建设的各种条件 (12) (六)注重品牌的维护 (12) 五、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一、发展品牌战略的意义和作用 (一)品牌和品牌战略的概念 品牌(Brand)是一种识别标志、一种精神象征、一种价值理念,是品质优异的核心体现。它是用来识别某一个或某些生产、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并用以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劳务相区别的专用的个性化名称,是企业为了彰显其所生产、制造、加工、销售的产品而使用的名称、词句、标志、符号、图案、设计或上述的各项组合。品牌除了产品本身,还包含了附加在产品上的文化背景、情感、消费者认知等无形的价值。 品牌战略是市场经济中竞争的产物,所谓品牌战略顾名思义,是指企业通过创立市场良好品牌形象,以品牌的营造、使用和维护为核心,提升产品知名度,以此来开拓市场,吸引顾客,扩大市场占有率,取得丰厚利润回报,培养忠诚品牌消费者的一种战略选择。品牌战略是增强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现代企业市场营销的核心。选择正确的品牌战略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决策。 (二)发展品牌战略的意义 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一个有影响力的品牌往往具有很高的品牌价值,是企业的一项极为可观的无形资产,甚至比企业的产品本身、企业的设备意义都要深远。首先,品牌战略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其次,品牌战略利于产品参与市场竞争;再次,品牌战略可以提高员工向心力;最后,品牌战略能够维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

关于调整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分析

关于调整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分析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逐渐建立起来。实践证明,这种发展战略在过去是行之有效的,为中国的经济保持长期稳定的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国内国际形式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多的问题暴露出来,并且对中国的发展造成了各种影响。于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必须进行调整,从出口导向型向综合平衡型转变。 一、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实施的战略背景 (一)基本国情的决定 出口导向型经济(Export-oriented Economy)指一国采取各种措施手段,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与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出口工业的发展,促进出口产品的多样化,以增加外汇收入,并带动工业体系的建立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当出口对GDP的贡献远远高于20%,而投资和消费对GDP的贡献远远低于80%时,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就被称之为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属于外向型经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出口导向型模式取得经济发展的辉煌成就。 1、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新中国成立后的近30年里,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片面地重视重工业,导致轻工业和农业严重滞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践行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坚持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高速增长的巨大成就。这种增长业绩与上世纪50年代的工业化战略以及为工业化战略服务的相关政策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工业化战略以强化高度集中的资本积累和制造业投资为基本特征,长期忽略内部消费市场的开发。并在人均收入很低水平上出现了产能过剩。从开始对外开放到加入WTO,中国的过剩产能得以通过国际市场逐渐释放,并且使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获得了强劲的生命力。 2、剩余劳动力的增长

亚洲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评析

亚洲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评析 内容摘要:目前需求不足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制约,而出口增长在需求的增长中又一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认为,中国的人口结构所带来的比较优势,决定了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还是离不开出口导向的制造业。 关键词:出口导向增长路径 “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是战后落后国家追赶发达国家发展经济的两种模式。前者短期,效果好;后者长期,后劲足。二战后日本、亚洲四小龙、东盟或直接采取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或很快从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模式转型,获得了巨大成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由“进口替代”型转变为“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亦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金融危机以后,我国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导的出口方式遇到了重大挑战。 中日韩的出口贡献比较:基于自回归模型的经验分析 本文以江苏省为例,来说明中国的情况。虽然同为外向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但是江苏经济增长的出口依存度显然要大于日本和韩国,亦大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江苏出口占GDP的比重达到6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比日韩同期分别高17和44个百分点。1985年以来,江苏净出口占GDP的比重一直在10%左右波动,而日本经济膨胀期的均值在2%,韩国更低。同时,江苏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远大于韩国和日本。本文选取国内生产总值和出口这两个变量进行分析。将其时间序列分别表示为GDP、EX。而为了降低异方差,本文对四个变量分别进行了对数化处理,分别记为:LnGDP、LnEX。 (一)ADF检验 在进行模型估计之前,首先进行单位根检验,以避免出现伪回归的错误。结果表明,这四个变量都是平稳变量(见表1、表2)。因此,对LnGDP、LnEX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 AR)。在V AR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考察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析的结果判断各变量对经济增长的中长期影响。 Johansen共积性检验显示,三国的GDP和出口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建立协整关系约束下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ECM),进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 (二)V AR模型 四个变量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可以考虑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将

中印发展模式的对比

中印发展模式的对比 中国和印度同为文明古国,所在的亚洲曾经是非常富庶的地方,直到19世纪之前,中国比欧洲或者亚洲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强大,在1820年时,中国的GDP比西欧及其衍生国家的总和还要高出将近30%。 在西方国家进行殖民扩张以前,印度是后来成为西方殖民地国家中唯一的工业品出口国,即使到了英国对印度进行殖民地统治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印度的工业规模仍然要比其他任何一个欧洲殖民地的工业规模都要大 但是,随着西方对印度的殖民、以及对中国的殖民渗透,本来就已处在停滞状态的中印两国经济更是出现了历史性的大逆转,在此后的 100 多年时间里,中国与印度、以及这两个大国所在的亚洲很快就成为世界上最为贫困的地区,而且大部分贫困人口恰好集中在中国与印度这两个人口规模极其巨大的国家里。 亚洲的复兴是从1950 年代开始的,但是走出亚洲经济复兴第一步的并不是中国和印度,而是日本,这是因为中国与印度在争得民族独立与解放之后,出于对西方国家的“ 敌意”而选择了被事实证明是缺乏效率的“ 计划经济体制”,结果未能实现有效的经济增长,从而也就不能有效地解决多个世纪积累起来的贫困 但是,当日本于20世纪70年代成功实现对美国与欧洲的赶超,以及随之而来的东亚“ 四小龙” 与“四小虎” 的经济起飞,给中国以巨大的冲击。 中国在经过审慎的思考以后,在1979年以后毅然决然地走上了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道路,从而创造了令世人震惊的中国经济奇迹。面对中国的经济奇迹,印度最终也在1992年开始了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结果,在进行转型后的10多年时间里,也发生了在印度历史从来没有过的经济增长。 中国与印度的崛起为解决世界性的贫困问题提供了新的希望;中国和印度的崛起将对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长做出更为积极的贡献;中国和印度的崛起可以为世界经济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一、中国和印度不同的发展模式 1、中国和印度走向市场化道路不同 (1)历史遗产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基本制度的计划经济,而印度在其改革开放以前所实行的则是以私有制为基本制度的计划经济,这种根本制度上的差异导致了这两个国家在向市场经济转型时,必须要选择不同的改革道路。 (2)中国的产权改革 中国要想完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首要的任务便是进行所有制的改革,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正式引入产权和私人企业制度。这项改革最初是从农村开始的,然而就以星星之火燎原之势迅速地在整个经济领域中得以推行,从而成功地奠定了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制度基础。根据世界银行的估算,仅仅是在1978至1984年间,由于中国政府在农村进行了明确土地产权和其他一些产权的改革,就使中国农业产出提高了四十二个百分点。 在整个中国的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增长与产权改革与私人企业的发展呈现出高度的正相关性。 综观今日之中国,什么地方民营经济发展的越好,那么该地区的经济增长也就越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就提高的越快;什么地方产权改革越是滞后,那么该地区的经济增长也就越慢,贫困的问题也就会变得更加严重。 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尽管再分配可以缓解不同地区间的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矛盾,但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方法可能还是在于产权和其他相关制度的改革。

我国实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可行性

我国实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可行性 摘要: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是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较常采用的两种不同的发展战略,两种发展战略各有不同的优缺点。由于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在我国实施中产生了许多弊端,以及东亚一些国家运用出口导向发展战略获得成功的示范作用,我国逐渐的从进口替代转向了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在我国的实施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取得了不少成就。 关键词:出口导向加工贸易亚洲四小龙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亚洲的香港、台湾、新加坡、韩国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腾飞,一跃成为全亚洲发达富裕的地区。 1998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不少国家陷入衰退。这四个成功发展且位于东亚和东南亚的经济体,其极为成功的经济发展过程和经验使其安然度过危机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典型例子。它们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会,吸引外国大量的资金和技术,迅速走上发展道路,成为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经济火车头之一,国际社会普遍皆视亚洲四小龙为发达国家及地区。 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紧紧抓住了国际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实行了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确立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在一定程度上来看,这是也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的成功战略,同时也被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这种经济发展战略,在长达30多年的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在我国取得了辉煌的成效, 使我国成为今天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该战略主张大力发展外向型的加工业,扩大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把国际市场作为本国经济的活动中心,把制成品出口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其主要措施是鼓励出口贸易的同时,也大量引进外资、技术、进口原料,以弥补内资金和原材料的严重不足。 出口导向能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战略重点,并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出如此重要的作用,是与我国的基本国情及实行对外开放的经济发展战略密切相

讨论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在中国的可行性

论中国实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可行性 ——运用国际贸易条件有关理论 指导老师:马辛老师 班级:金融(2)班 学生姓名:叶志梅 学号:130702232

论中国实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可行性 摘要:20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亚洲四小龙通过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实现了经济起飞,运用国际贸易条件有关理论来分析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在中国的可行性。 关键词:金融危机出口导向贫困化增长生产要素不平衡货币贬值 一、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特点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亚洲的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腾飞。所谓“东亚模式”引起全世界关注,它们也因此被称为“亚洲四小龙”。 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中国香港都属于幅员不大、工矿资源不多,但地理位置优越且同西方发达国家有特殊关系的国家或地区。它们的经济发展具有一些鲜明的特点:增长速度快,出口扩张迅速,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失业减少。 对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的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有以下4点因素: 1.外部世界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上世纪50~70年代,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为亚洲四小龙的出口导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科学技术革命使发达国家生产转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工业,亚洲四小龙拥有质高价廉的劳动力资源,正好发展劳动密集工业。东亚地区的稳定也使它们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发展上。 2.实行正确的经济政策。中国台湾从50年代后期开始,放弃凯恩斯主义政策,采用货币贬值以利出口,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货膨胀,并刺激居民储蓄以开投资来源等政策。韩国也仿效中国台湾货币贬值提高利率等方法。新加坡与中国香港则抓住有利时机,将消费城市转变为工业城市。 3.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亚洲四小龙的政府都为经济发展创造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并积极参予投资,适当进行经济管理。 4.中国优良的文化传统。亚洲四小龙同属中华文化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我国出口商品国际贸易战略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d2567214.html, 我国出口商品国际贸易战略研究 作者:王国宇 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7年第12期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进出口贸易迅猛发展。目前,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占主导 地位的是工业制成品,辅助初级产品,此结构明显表现出的弊端在于产品深加工程度严重不足,在出口贸易中处于商品自主知识产权匮乏的不利局面,这也就说明目前我国在出口商品战略结构布局上仍存在着比较突出问题。对于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以及不断对接国际市场的要求中,就迫切要求我们要对现有的出口商品战略进行适度调整,这也是我国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和上升为贸易大国的关键。战略调整方向应加快发展以新兴产业、技术主导产业、和服务型产业为主导,同时要实行品牌战略、调整出口商品结构促使其多元化发展等方面。 关键词:进出口贸易;战略调整;商品结构升级 一、我国的商品结构如何进一步调整优化是实现我国出口可持续增长的关键。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以加工为主体的出口贸易模式,这是一种以数量扩张、低价竞争为主要手段的粗放式发展道路。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给我国的外贸发展造成许多障碍。这就需要对我国现有的出口商品结构模式进行分析与思考,然后给出一套合理的解决方案,为我国的外贸出口战略提出一个可行性的指导方针。二战后,日本在亚洲率先实行了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成就了自己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经济地位。20世纪60年代开始,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紧随日本相继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在短短的二十几年里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实现了经济的腾飞。“亚洲四小龙”因此得名,这个现象也被称为“亚洲奇迹”。一时间,“亚洲四小龙”成为中国,尤其是中国沿海省份的楷模。同一时期我国也在“出口导向”战略的指导下,形成了目前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工业制成品,辅助初级产品的商品结构。 二、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 (一)工业制成品出口占据主导地位 1.改革开放以后,在理论界外贸“引擎”说和一些国家及地区凭借外贸出口鼓励使经济发展获得成功的诱导下,我国自觉不自觉地采纳和推行了出口导向战略 2.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主导着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而出口规模的扩大和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又推动产业结构不断由低级向高级转变。 (二)在工业制成品中资本技术密度型产品的比重超过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 罗勃津斯基定理指出:在两种生产要素、两种商品模型的情况下,在商品和生产要素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其中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增加了,而另一种生产要素保持不变,那么密集

国际经济学 整理

国际经济学 1.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P7)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 1)国际关系发生的原因:国家间经济关系日益密切 2)国际经济学考察的是:国家间经济往来的内容及对双方造成的影响3)国际经济学要说明的是:生产要素流动的原因、及发展趋势 2.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p7) 1)国际贸易纯理论研究 2)国际贸易政策研究 3)国际收支研究 4)外汇理论研究 5)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研究 6)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研究 7)开放经济的宏观调节研究 3.绝对利益学说基本内容(p13) 在某一种类商品的生产上,一个经济体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经济体,若各个经济体都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4.绝对利益说图解(P15) 从图形中可以看出两个国家的绝对优势,A国的优势在于生产产品X,B 国则为Y。在封闭状态下,A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为XoYo,B国为 Xo’Yo’,经过专业化分工,A国只生产X产品 B国只生产Y产品,两国是生产点分别为Xo、Yo’,A国出口X产品向B国交换Y产品,B国则相反,消费点为C、C’,两国均受益,世界的福利也因此得到提高。5. 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p21)

(一)假设前提 两个国家、两种产品(即A+B=W) A.B两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要素在一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在两国之间完全不能流动。 劳动价值论成立 交易双方单位生产的劳动成本不变,无规模受益,不考虑运输、保险等成本支出 收入分配不受贸易的影响 (二)基本内容 比较利益是相对优势,是本身各种优势之间的比较,因而人们要将自身各种优势进行比较后,从事那些自己有更大相对优势的工作。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也应该遵循同样的原则,即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不必停止生产所有的产品,而只应停止生产本国处于最大劣势的产品。通过自由贸易,参与交换的国家可以节约社会成本,增加产品的消费,世界也因为自由贸易而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论韩国成功实行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政策

论韩国成功实行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政策 论文摘要:经济基础很薄弱的发展中国家,在稳定的国际环境中,如 果想发展本国经济的话,应当根据本国的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首先实行适当措施(进口替代政策,它是指一国采取各种措施限制某些外国工业进口,促进国内有关工业品的生产,逐渐在国内市场上以本国产品代替进口品,为本国工业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工业化。)对本国的经济进行保护和引导其发展,等到本国经济根基牢固了,便是这个国家可以放心在实施出口导向政策(出口导向政策是外向经济发展的产物。它是指一国采取各种措施扩大出口,并通过积极引进国外资本和先进技术,发展出口工业,逐步用工业制成品代替初级产品出口,用精细加工制成品代替粗加工制成品出口以带动经济发展,实现工业化政策。)的情况下,放飞本国经济,让其在国际贸易的国际经济之中翱翔之时。 关键字:进口替代,出口导向,国情, 前言:任何一个经济薄弱的发展中国家都必须经过这两个过程来发展本国经 济。比如韩国,它是一个经济薄弱的农业国,要想跳过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政策灵活的与国际进行贸易往来却没有占优势的产品出口,也没有足够的资金进口别国的工业产品,即使能够进口,由于国内的贫穷,进口的工业产品也无法很好的在国内销售,因为经济太薄弱啦!“不会走还想跑”,与其先将资金投资在“跑”上,不如投资在“走”上。因此,每个经济基础薄弱的发展中国家应当先在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政策上进行“投资”,才会把本国经济发展成功。 正文:“二战”后,好多发展中国家通过实施这两项政策取得经济发展的成 功。而韩国与中国是典型的例子。 典型案例:韩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实行进口替代战略,建立了相对独立的民族工业体系,改变了单一的畸形经济结构和对发达国家的严重经济依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并于60年代初完成了重化工业的调整。然而新的问题也凹现出来:国内市场狭小,资源匮乏,剩余劳动力需要寻找出路。这促使韩国转变经济发展思路,实行出口导向性发展战略。 韩国实施该项政策,旨在以国外为原料供应地和销售市场,利用扩大出口,带动国内经济发展。政府以各种方式鼓励出口企业,包括给与种种优惠政策,如:直接补贴;免征出口税;对加工进口原材料、半成品免征进口税;减征国内税;对出口企业提供低息贷款等。同时,政府放松了金融管制,采用国际金融惯例,大量引进外资。相对灵活的金融市场,有利于经济稳定、健康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繁荣。以扩大出口为目的的出口导向战略,使得韩国的出口贸易(1960~1980)以年均14%的速度高速增长。出口产品结构顺利完成了从初级产品到工业制成品的转变,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到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转变。

我国外贸出口品牌战略的实施与研究.

我国外贸出口品牌战略的实施与研究 班级:09财务管理二班学号:902081148姓名:王晓媛摘要: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 已经成为一个出口大国,但却不是一个出口强国,品牌个性的单一性、缺乏性,使得中国的出口商品只能以密集型工业制品为主,连续几年的贸易顺差使得中国面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为了缓解中国面临的问题,中国外贸企业须扩大出口,且必须实施品牌战略,开拓发展自己的名牌产品,不断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外贸企业出口品牌品牌战略对策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玫瑰无论起什么名闻起来都是香的。”这话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殊不知莎翁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若玫瑰”不叫玫瑰而是被叫做刺儿玫”或 黑梅”还会有那么多的人去闻它吗?商品与玫瑰一样,为了吸引顾客去认知,也需要取个动听、别致的名字。由此可见品牌设计的重要性。为了打造完美的品牌,我们必须了解品牌市场的现状和我国外贸出口的壁垒,以及针对品牌所实施的战略。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来研究我国的品牌战略。 、我国外贸出口品牌现状 目前,我国外贸企业的品牌培育建设的积极性日渐提高,自主品牌出口额和比例 稳步上升,初步涌现出了一批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自主品牌。而且,现阶段,国家试图通过建立品牌培育基地,来改变我国出口品牌建设地区间、行业间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通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式,集中力量对品牌进行重点培育。在加大现有政策措施力度的基础上,协调各相关部门,全面提高我国出口品牌建设的整体水平,全面实施出口品牌战略。 但是,我国外贸出口品牌的附加值低,竞争力不强,虽然近年来国内已有不少自己的大品牌开始成长起来,但是与世界品牌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很难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另外,我国大量出口产品贴牌生产”尽管我国不少产品在质量、性能、加工技术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已经很小,但品牌劣势却在加大。外国 企业利用我国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使得国内加工企业在生产中仅获得少量的附加值导致我国外贸趋向单纯的数量扩张,出口额增幅大大低于出口量增幅,出口效益下降。 二、我国外贸出口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外贸企业的出口增长依赖低价竞争,虽然注册了一些商标,形成了

出口导向经济增长_ELG_的经验研究_综述与评论

出口导向经济增长(EL G )的经验研究: 综述与评论 许和连 赖明勇3 内容提要 本文对出口导向经济增长(Expo rt 2L ed Grow th ,EL G )假设命题的经验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与评论。以分析方法为主线,分别对跨国(地区)截面数据的研究、对单个国家的时间序列研究及对中国问题的时间序列研究进行了阐述。研究发现,早期的跨国(地区)截面数据分析结论一般都支持EL G 假设,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却是不一致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的分析方法得出不同结论的原因进行了评论。 关键词 出口增长 经济增长 3许和连:湖南大学数学与计量经济学院 电子信箱:xuhelian @https://www.doczj.com/doc/bd2567214.html, ;赖明勇: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410082。 本文得到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基金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1CJY 023)资助。 一、引言 自从古典经济学提出比较利益理论以来,出口贸易能否促进经济增长的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界 争论的一个焦点。其理论主要有:早期的亚当?斯 密有关“剩余产品出路” (ven t fo r su rp lu s )学说;20世纪30年代罗伯特逊提出的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engine fo r grow th )”命题;凯恩斯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E ?哈根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从出口贸易对技术进步的促进来寻找其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近年来以罗默为代表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对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机制的论述等。 出口导向经济增长(Expo rt 2L ed Grow th , EL G )一直被古典学派誉为最理智的、 最有效的发展战略,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N I C s ),特别是香港特区、新加坡、韩国和中国台湾的发展就是有力的证明。新古典经济学家R am (1985)和 Kavou ssi (1984)一致认为出口有如下好处:(1)加快了一国资本积累的速度;(2)提高了专业化 水平和优势资源的配置效率;(3)由于有效市场规模的扩大而提供了较大的规模经济;(4)一国的生产能力得到了较充分的发挥;(5)加快了技术进步的速度。因此,出口导向的贸易政策广泛地被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制定者采纳。 同时,出口导向经济增长(EL G )假设命题的经验研究,在近20年来引起了研究者广泛的兴趣,大量的研究文献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运用不同的模型与分析方法得出了不一致甚至相反的结论。有关EL G 假设命题的经验研究文献,已有一些学者在他们的研究中做了综述,如Greenaw ay 和Sap sfo rd (1994),D hanan jayan 和D evi (1997), ? 34? 期2第年2002 3济经界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