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

主要概况:

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由马斯洛创立,以罗哲斯为代表,被称为除行为学派和精神分析以外,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

特点:

人本主义和其他学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别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而并非集中研究人的问题行为,并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称为自我实现。

起源:

不少治疗师如罗哲斯、马斯洛等,都认为精神分析学派过于强调病态的行为和过于以决定论作为人的价值基础,缺乏了对行为的意义、正面的成长和发展的探索,因此决意创立一个全新的心理学取向,藉以强调正向的心理发展和个人成长的价值。同时又加入了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强调自由、个人决定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

主要理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和自我实现理论、罗杰斯的个人中心治疗和同理心等治疗理论,他亦在人本主义的治疗中特别重视治疗师必须要有三个成分:真诚一致、无条件正向关怀与同理心。

一、需要层次理论

个人是一个统一的、有组织的个体,个人的绝大多数欲望和冲动是相互关联的。驱使人类的是若干始终不变的、遗传的、本能的需要,这些需要不仅仅是生理的,还有心理的,他们是人类天性中固有的东西,文化不能扼杀它们,只能抑制它们。人类的需要是以层次的形式出现的,由低级的需要开始,逐级向上发展到高级层次的需要。当一组需要得到满足时,这组需要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基本需要的特性定义为:缺少它会引起疾病;有了它不会得病;恢复它可以冶愈疾病;在某种非常复杂的、自由选择的情况下,丧失它的人更愿意去寻求它,而不是寻求其他的满足;在一个健康人身上,它一般是不产生作用的,而是处于一种潜伏的状态。

在社会中有许多人,他们的各项基本需要只可能满足其中的一部分。在人们的需要层次的满足中,应有一个比较确切的描述,即从较低的层次逐级向上,满足程度的百份比逐级减少。

需要各层次,决不是一种刚性的结构,所谓层次,并没有截然的界限,层次与层次之间

是相互叠合,互相交叉的,随着某一项需要的强度逐渐降低,另一项需要将逐渐上升。此外,可能有些人的需要始终维持在较低的层次上,而没有向上一层次发展的机会。

各项需要的先后顺序,不一定适合于每一个人,即使两个行业相同的人,也并不见得有同样的需要,正所谓世界上没有两片同样的叶子。

层次理论最大的作用在于,它指出了每个人都有需要。身为主管人员,为了激励下属,必须要了解其下属要满足的是什么需要。不论主管人员采取的是何种途径,其措施总是以他对下属的需要与满足的假定为基础。

需求层次理论是解释人格的重要理论,也是解释动机的重要理论。其提出个体成长的内在动力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层次与性质的需求所组成的,而各种需求间有高低层次与顺序之分,每个层次的需求与满足的程度,将决定个体的人格发展境界。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六个)层次,由低到高,并分别提出激励措施,其理论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人是一种追求完全需求的动物”。

生理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也称级别最低、最具优势的需要,如:食物、水、空气、性欲。

未满足生理的需要的特征:什么都不想,只想让自己活下去,思考能力、道德观明显变得脆弱。例如:当一个人极需要食物时,会不择手段的抢夺食物。人民在战乱时,是不会排队领面包的。假设人为报酬而工作,以生理的需要来激励下属。

激励措施: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给予更多的业余时间和空间休息、提高福利待遇。安全需要

安全需要(Safety needs),同样属于低级别的需要,其中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拥有家庭、身体健康以及有自己的财产。

缺乏安全感的特征:感到自己对身边的事物受到威胁,觉得这世界是不公平或是危险的。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危险的、而变的紧张、徬徨不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恶”的。例如:一个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欺负、受到老师不公平的对待,而开始变得不相信这社会,变得不敢表现自己、不敢拥有社交生活(因为他认为社交是危险的),而借此来保护自身安全。一个成人,工作不顺利,薪水微薄,养不起家人,而变的自暴自弃,每天利用喝酒,吸烟来寻找短暂的安逸感。

激励措施:强调规章制度、职业保障、福利待遇,并保护员工不致失业,提供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退休福利、避免员工收到双重的指令而混乱。

社交需求

社交需求(Love and belonging needs),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如: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

缺乏社交需求的特征:因为没有感受到身边人的关怀,而认为自己没有价值活在这世界上。例如:一个没有受到父母关怀的青少年,认为自己在家庭中没有价值,所以在学校交朋友,无视道德观和理性地积极地寻找朋友或是同类。譬如说:青少年为了让自己融入社交圈中,帮别人做牛做马,甚至吸烟,恶作剧等。

激励措施:提供同事间社交往来机会,支持与赞许员工寻找及建立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开展有组织的体育比赛和集体聚会。

尊重需求

尊重需求(Esteem needs),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如: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等。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

无法满足尊重需求的特征:变的很爱面子,或是很积极地用行动来让别人认同自己,也很容易被虚荣所吸引。例如:利用暴力来证明自己的强悍、努力读书让自己成为医生、律师来证明自己在这社会的存在和价值、富豪为了自己名利而赚钱,或是捐款。

激励措施:公开奖励和表扬,强调工作任务的艰钜性以及成功所需要的高超技巧,颁发荣誉奖章、在公司刊物发表文章表扬、优秀员工光荣榜。

自我实现需求

自我实现需求(Self-actualization),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包括针对于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获得的需求,因此前面四项需求都能满足,最高层次的需求方能相继产生,是一种衍生性需求,如:自我实现,发挥潜能等。

缺乏自我实现需求的特征:觉得自己的生活被空虚感给推动着,要自己去做一些身为一个“人”应该在这世上做的事,极需要有让他能更充实自己的事物、尤其是让一个人深刻的体验到自己没有白活在这世界上的事物。也开始认为,价值观、道德观胜过金钱、爱人、尊重和社会的偏见。例如:一个真心为了帮助他人而捐款的人。一位武术家、运动家把自己的体能练到极致,让自己成为世界一流或是单纯只为了超越自己。一位企业家,真心认为自己所经营的事业能为这社会带来价值,而为了比昨天更好而工作。

激励措施:设计工作时运用复杂情况的适应策略,给有特长的人委派特别任务,在设计工作和执行计划时为下级留有余地。

超自我实现

超自我实现(Over Actualization)是马斯洛在晚期时,所提出的一个理论。

这是当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充分的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求时,所出现短暂的“高峰经验”,通常都是在执行一件事情时,或是完成一件事情时,才能深刻体验到的这种感觉,通常都是出现在艺术家、或是音乐家身上。

例如:

一位音乐家,在演奏音乐时,所感受到的一股“忘我”的体验。

一位艺术家在画图时,感受不到时间的消逝,他在画图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跟一秒一样快,但每一秒却活的比一个礼拜还充实。

二、延伸:自我实现理论

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大师马斯洛在1940年代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他将研究焦点放在心理健康的个体上,特别是那些所谓自我实现(Self-actualized)的人身上,尝试归纳出那些对生命感到满意、能发挥潜能又具有创造力的人的共通点。马斯洛发现,这些人之所以较不易受到焦虑与恐惧影响,是因为他们对自己及他人都能抱着喜欢及接纳的态度。他们虽然也有缺点,但因为能够接受自己的缺点,所以他们较一般人更真诚、更不防卫,也对自己更满意。

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家及教育家相信每个人天生均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级理论,当一个人较低层次的需求(如安全感)获得基本满足之后,他便会转而尝试满

足更高层次的需求(如自我实现),对生命的满意度也随之提高。但是当这样的倾向受到阻碍时,特别是孩童时期遭受父母冷酷或拒绝的态度,便会影响到这个人自我概念的健康发展和他对现实世界的觉察,开始有自我防卫的意识,甚至从真实的感受中抽离出来时,更难成为自我实现的人。

自我实现的人格特征:

1、了解并认识现实,持有较为实际的人生观。

2、悦纳自己、别人以及周围的世界。

3、在情绪与思想表达上较自然。

4、有较广阔的视野,就事论事,较少考虑个人利益。

5、能享受自己的私人生活。

6、有独立自主的性格。

7、对平凡事物不觉厌烦,对日常生活永感新鲜。

8、在生命中曾有过引起心灵震动的高峰经验。

9、爱人类并认同自己为全人类之一员。

10、有至深的知交,有亲密的家人。

11、只相信现实和自己,而不是相信三人成虎的成见和这社会的偏见。

12、具民主风范,尊重别人的意见(但并不代表接受别人的意见)。

13、有伦理观念,能区别手段与目的。绝不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

14、带有哲理气质,有幽默感。

15、有创见,不墨守成规。

16、对世俗不轻易苟同。

17、对生活环境有时时改进的意愿与能力。

自我实现之道:

对希望自己的人生能臻于自我实现的人,马斯洛有以下建议:

1. 把自己的感情出口放宽,莫使心胸像个瓶颈。

2. 在任何情境中,都尝试从积极乐观的角度看问题,从长远的利害做决定。

3. 对生活环境中的一切,多分析、思辨和欣赏、少抱怨;有不如意之处,设法改善;

坐而空谈,不如起而实行。

4. 设定积极而有可行性的生活目标,然后全力以赴求其实现;但不能期望未来的结果

一定不会失败。

5. 对是非之争辩,只要自己认清真理正义之所在,纵使违反众议,也应挺身而出,站

在正义的一边,坚持到底。

6. 莫使自己的生活僵化,为自己在思想与行动上留一点弹性空间,偶尔放松一下身心,

将有助于自己潜力的发挥。

7. 与人坦率相处,让别人看见你的长处和缺点,也让别人分享你的快乐与痛苦。

三、罗杰斯个体中心治疗理论

概况:个人中心治疗(Person-Centered Therapy)是由罗吉斯于二十世纪四、五年代在美国所创立的一个心理治疗取向,或会被称为“非指导式治疗”、“当事人中心治疗法”[1]。与心理分析学派有很大的分别,强调人的正面成长和发展,并且非常着重治疗师本身的态度如一致(Congruence)、真诚(Genuineness)、无条件尊重(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和同理心(Empathy)等,而非治疗的技巧。而且罗吉斯亦提出疗治应由案主洞察自己的问题,而非如传统心理分析治疗等由治疗师主导治疗过程。

主要概念:

1. 真诚的治疗关系:治疗师与案主之间的关系应为诚恳的、自然的,使案主在无戒心

的环境下治疗

2. 积极回应(positive feedback) :治疗师的真诚,而非假装关注案主个人的问题。

3. 无条件积极关注(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对案主的陈述,不带批判性的态

度,亦不作反对或赞成,仅去接纳和认同、关怀案主。治疗师在咨商过程中,应给

案主宾至如归的感觉。

4. 同理心(empathy):治疗师倾听案主自述后,站在案主的角度,设身处地的体会案

主的内心世界。

5. 沟通:事主能够接收到治疗师的理解和接纳。

6. 一致性:咨商师对案主能作到内外一致的接纳关怀。

起源与发展:

个人中心治疗的理论主要源于1940年代罗吉斯所提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当中不少概念来自存在主义的观点,例如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和责任,强调人生的意义等。罗吉斯相信

人本身是可信任的,并且自身有能力去理解和解决自己的困难和个人成长。

在起初的阶段,个人中心治疗被称为“非指导性辅导”(non-directive counseling),强调治疗师本身的态度和个人特质,并指出治疗关系是决定治疗效果的最重要因素。而精神分析学派一向重视的分析理论和技巧,则被罗哲斯所批评。之后,到了1950年代,个人中心治疗被称为“案主中心治疗”,强调在辅导过程中,以案主为中心的理念。而且在此阶段的“案主中心治疗”着重案主本身的世界观多于澄清事主的感受。

从1950年代后期开始,直到1970年代,罗吉斯开始将理论扩展,提出治疗中所需的特质和元素,并且进行大量的研究去支持“案主中心取向”的假设。1980年代开始,“案主中心治疗”开始被称为个人中心治疗,反映出该理论已不再局限于心理治疗的领域上,其取向被广泛扩展到教育、工业、小组、解决分争,甚至是世界和平等领域或议题上。

罗吉斯所强调的案主自我治愈(self-healing) 的能力,已经成为现今心理治疗上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因此,现今无论治疗师采取何种理论取向,都非常强调以案主为治疗中心的信念,并且相信事主有能力作出决定和改变。

治疗目标:为使事主更加独立并有更大程度的整合。

罗吉斯亦提出了四个指标以示自我实现的程度:

?对经验的开放程度

?对自己的信任程度

?自我评估的内在动力

?继续成长的意愿

人的本质:罗吉斯在他早期的著作里已经不断强调信任事主本身的能力来促进其个人成长,而且罗吉斯亦指出治疗师只需以真实的、关顾的、不带批判性的态度去理解和与事主沟通,事主就会发生显著的改变和成长。

以下五点综合罗吉斯对人的本质的看法:

1、基本上,人具有社会性、向善向上的倾向,人性是理性和切合实际的。人有力争上游的潜能,不仅会设法维持自己的生命,同时也在追求自我实现,以及提升生活的经验。

2、人与人之间即使潜能有差别,但每一个人都会尽力改善自己的生活。

3、人基本上是自发的,所以每个人均有机会发展和运用自己的各种能力,以引导其生活。

4、如果人处在一个不受批评与威胁的环境中,并且能客观的省视自己的问题时,他即能对

未来作出建设性的抉择。

5、人基本上是建设性的、可信赖的、善良的。

四、同理心

同理心(Empathy),又叫做换位思考、神入、共情,指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即于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主要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以及表达尊重等与情商相关的方面。

在既定的已发生的事件上,让自己进入他人角色,体会他人因环境背景、自身生理、心理状态,更接近“他人”在本位上的感受与逻辑。因为自己已体会“同样”的经验,所以也就更容易理解了当事人所处状态下的反应,以致理解这种行为和事件的发生。就算是自己的看法与人不同时,也能够理解对方在心理、情绪或行为上的反应,但能够理解并感同身受对方的反应并不代表是认同对方的行为。

简介:同理心应该要出自非主观以及外界客观的因素。

同理心的不同部分

同理心可分为两个主要的部分,它们分别如下:

认知同理心(cognitive empathy,又称“心灵内化(Mentalizing)”或“心智理论(Theory of Mind)”),一种辨别他人心智状态的能力;情感同理心(affective empathy),一种以正确的情感回应他人情感状态的能力

尽管许多的研究都指出自闭症和亚斯伯格症候群的患者在认知同理心方面有缺陷,但自闭症和亚斯伯格症候群的患者在情感同理心方面可能是没缺陷的。也就是说,自闭症患者在确定他人的想法和感觉方面会有困难,但当知道他人情感状态时可能会感受到同理心。

巴伦─柯亨(Baron-Cohen)认为自闭症患者和心理变态患者(psychopath)在同理心缺陷方面是彼此的镜像。心理变态患者的认知同理心是正常的,但心理变态患者的情感同理心有缺陷;而自闭症患者的情感同理心是正常的,但自闭症患者的认知同理心有缺陷。他指出这就是为什么心理变态患者可以不断地做出残忍的行为,而自闭症患者不常这样的原因。自闭症患者常在了解他人的动机、意图与行为方面有困难,并因此倾向避免发展关系,并认为人际关系使其困惑,但很少伤害他人;与此相对地,心理变态患者倾向于使用其完好的认知同理心来利用他人并常伤害他人。

参考文献:

1.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2. ^Maslow, A.H. (1943).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50 (4)

370–96. Retrieved from http://psychclassics.yorku.ca/Maslow/motivation.htm

3. ^ Maslow, A.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NY: Harper. 1954:

236. ISBN0-06-041987-3.

4. ^ Mittelman, W. Maslow's study of self-actualization: A reinterpretation.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1991, 31 (1): 114–135. doi:10.1177/0022167891311010.

5. ^ Maslow, A. (1954).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NY: Harper.

6. ^ Kremer, William Kremer; Hammond, Claudia. Abraham Maslow and the pyramid

that beguiled business. BBC news magazine. 31 August 2013 [1 September 2013].

7. ^宋学军?海鸽文化出版社图书有限公司?一次读完28本管理学经典?2006年9月1日?

台北?ISBN 978-986-7011-23-7

8. ^ Denhardt, Robert B. Managing human behavior in Public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California, U.S.A: SAGE Publications, Inc. :

148–149. ISBN9781412956673(English).

9. ^ Wahba, M. A.; Bridwell, L. G. Maslow reconsidered: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the

need hierarchy theory.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1976, 15 (2): 212–240. doi:10.1016/0030-5073(76)90038-6.

10. ^Carl Rogers Person-Centered Theory, retrieved 6-jun-2008.

11. ^ Corey, G. (2005). Theory and pracitce of counselling & psychotherapy. Belmont, CA:

Brooks/Cole. ISBN 0-534-53605-0.

12. ^ Corey, G. (2005). Theory and pracitce of counselling & psychotherapy. Belmont, CA:

Brooks/Cole. ISBN 0-534-53605-0.

13. ^Carl Rogers Person-Centered Theory, retrieved 6-jun-2008.

14.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bd2410055.html,/wiki/%E5%85%B1%E6%84%9F#.E8.8D.98.E5.AD.90.E3.

81.AE.E8.80.83.E3.81.88.E3.81.9F.E5.85.B1.E6.84.9F

15.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bd2410055.html,/wiki/Empathy.

论人本主义课程观及其启示

( 论人本主义课程观及其启示 摘要:人本主义课程范式是针对结构主义课程范式对课程教学的主体“人”的忽视与压抑而提出的,其主要理论观点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美国,形成了独特的以人为本的课程观。突出表现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本文对此进行深入探讨,达到有效借鉴,以推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关键词:人本主义课程观;以人为本;启示 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高度关注和重视,许多教育家把课程称作“教育事业的心脏”。为了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在课程发展自身规律的制约下,课程理论的演变作为课程改革的引导力与推动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课程改革是为了使课程教学的主体——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而且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也需要研究者、教师、学生等多方面的配合,这就必须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因此,“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对我国课程改革具有借鉴与指导的意义。 一、人本主义课程理论产生背景 (一)历史背景 20世纪70年代,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和实践受到人们严厉的批评,一些结构主义课程论者也进行了自我批评。学科结构课程造成了的新的分离与专业化,摒弃了学习者的生活以及广泛的社会情境的要求,将重心放到一些抽象的知识上了。认为“强调探究——发现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无非是强求学习者学习抽象的问题与教材,脱离了许多学习者的现实世界。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创立者布鲁纳也认为应该少谈学科的结构,多谈“学习者和他的学习结构”,并指出结构课程缺乏“人性化”“人本化”。于是,“人本化”的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兴起。 (二)` (三)心理学背景——第三思潮 人本主义课程的心理学基础是马斯洛的“第三思潮”,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逻辑起点与弗洛伊德一样,吸收了精神分析学派的本能决定论的观点,认为人的本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其创始人为马斯洛和罗杰斯,由于其兴起是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心理学之后,又称现代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但第三势力的称谓并不妨碍它成为当今最有市场的心理学流派之一。 人本主义心里学自产生起便讥讽精神分析心理学为不正常人的心理学;行为主义是低级动物和婴幼儿的心理学。它不但主张心理学应研究正常的人,而且更强调人的高级心理活动,如热情、信念、生命尊严等内容。它主张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不是将人的心理肢解为不能整合的几个部分。基于这些理论的特点,人本主义心理学对于教育领域中的学习研究和看法,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异彩,让人耳目一新。与传统的注重研究学习的性质、动机和学习后的迁移、保持等内容的学习理论不同,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并不认为上述内容是不值得研究的,因为在它看来,进行上述内容研究的学习理论都是站在第三者的位置上的。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根本看法是认为学习理论应是从学习者本身立场和意义出发,而不是以任何观察者的立场来描述学习的。也就是说只有对个人有意义的学习材料进行学习,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而一切与学习者个人意义无关的学习,只有相当于艾宾浩斯实验中的对无意义音节的背诵。与此观点相映衬,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有一个基本假设:每一个正常的人犹如一粒种子,只要能给予适当的环境,就会生根发芽、长大并开花结果。每个人在其内部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潜能。*而学习就是这种天生的自我实现欲得表现,也就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当中的生成。基于这种观念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重点,便是研究如何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学习者从他自己的角度来感知世界,如何发展个人对世界意义之形成,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看来,真正的学习关系到整个人,而不仅仅是为学习者提供材料。真正的学习经验能够使学习者发现他自己独特的品质,发现他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特征。*依此,与众不同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同时代的特有环境和教育

人本主义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基本特征: 一、所谓哲学上的人本主义(Humanism ) .泛指直接从人本身出发,研究人的本质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强调人的地位、作用及价值的一般学说。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属于这种理论范围。它肇始于19世纪中期,主要包括以叔本华、尼采为代表的唯意志论,以狄尔泰、柏格森为代表的生命哲学和以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它成为一个广泛的哲学思潮,对西方社会的各个文化领域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理论特征. 作为传统人本主义哲学理论的表现来说,它主张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但倡导对自然的研究,主张建立科学的人的王国,并颂扬人的理性的力量,相信用理性的方法即可获得对世界绝对真知的认识和把握。这种人本主义的理论倾向,在古希腊就已有端倪。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普罗塔戈拉就提出一个著名的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以人为中心,从人的观点出发衡量一切事物。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占据了统治地位,基督教神学宣扬以神为中心,贬低人的地位和价值。针对这种情况,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的格言是: “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无所不有”。他们主张以人代替神,重视人的世俗生活和世俗享受,提倡世俗教育和科学知识,反对作为封建制度精神支柱的中世纪神学。人本主义( Humcnism)一词,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但在当时,人本主义主要指的不是一种偏侠的哲学体系,而是指一种思想态度,即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这种人本主义对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逐渐与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相融合。因此,近代哲学创始人笛卡尔就倡导以人的理性力量,而不是神学的权威,对过去和现有的一切观念进行普遍的怀疑。他说:“决不把任何我没有明确地认识其为真的东西当作真的加以接受,……只把那些十分清楚明白地呈现在我的心智之前,使我根本无法怀疑的东西放进我的判断之中”. 他以这种人本主义精神为基础,以唯理论的认识论作为其哲学原则,建立起了一个二元论的哲学体系。这种人本主义精神也体现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康德正是在这个基点上,形成了批判哲学体系‘他认为,理性的批判是当时时代的精神,一切都应经受其检验,即使神圣的宗教、法律也不能例外。康德所说的“理性批判’,不仅认为必须施用于一切事物,而且必须施用于理性自身,即理性还必须进行自我批判,以求得理性对自身的“自知之明。”由此,康德清算了哲学上的独断论,企图建构起新形而上学。费尔巴哈则更称其哲学为人本主义,自觉地形成了近代人本主义哲学体系.他明确规定“新哲学将人连同作为人的基础的自然当作哲学唯一的、普遍的、最高的对象.”①他坚信人的理性的力量,坚持世界的可知性,企图建立科学的知识王国。在对人的理解上,他用自然主义的方法来说明,指出人不是某种神秘的精神力量的产物,而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主要本质是他的自然属性,即生物性和生理学的属性。他用这种观点还阐明了宗教和思辨哲学的本质。后来的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哲学人本主义,坚持了费尔色哈的基本观点。可以认为,现代西方人本主义与传统的人本主义有着内在的思想联系。但由于各自形成的历史及理论背景上的不同,在哲学形态上的表现也就不同。这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哲学的人本主义,倡导从人本身出发研究自然,主张建立“科学的人的王国。’而对人的理解,是把人看作世界的一个对象或客体,以某种精神或物质的实体为基点来加以说明。而现代人本主义则反对对自然的研究,认为哲学只研究人,他们把人的存在提到本体的高度,主张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本体论,而对人的理解,则竭力排斥作自然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解释,认为人即孤立的个人,其真实的存在及本质是情感意志和心理体验等,是超出物质和精神意识的存在之外的。叔本华,尼采哲学的主要特征就是非理性主义的唯意志论。他们把人看作是世界的核心,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生存意志或权力意志,进而推论出整个世界的本质也是意志,世界是意志的世界。因此,叔本华说,世界上“所有的观念、所有的客体,是现象的存在,唯有意志是自在之物”,“意志是世界的物自体,是世界的内在内容,是世界的本质;生命、可见的世界、现象只不过是世界的镜子。”二,尼采:“这个世界就是权力意志一一岂有他哉,”三,哲学继承并修改了这种唯意志论。它把生命现象神秘化、绝对化。它认为人的生命冲动创造了整个世界,因而生命冲动是万事万物的本原。这种生命冲动本身既不是物质,也不是一般的精神,而是一种纯粹的创造力,柏格森称其为“生命之流”或“绵延。”存在主义同样把人当作非理性的人,主张通过解释人来说明世界。但它赋予这种本体论以新的含义,即它不把人与世界的关系看作是派生与被派生的关系,而主张用人的存在揭示世界的存在并赋予后者以意义。他们认为,物质的存在是消极的、凝固的,本身没有意义,它的意义纯属主体所给予的,离开了主体的人,世界也即是无。他们哲学的注意力集中于描述孤立的个体的存在及体验。 (2)传统人本主义哲学强调人的理性的力量,主张以人的理性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他们相信,用理性的方法能获得对世界的绝对真知。而现代人本主义则把目光转向人的内心,注重于人的非理性的情感意志及体验。他们认为,理性只能认识现象,要把握人的存在及宇宙的本质,只有依靠非理性的直观。叔本华、尼采认为人的一切认识活动都是相对于人的意志而存在的,.是为意志服务的。生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理性的根本特点是分析和象,是从凝固的.靛止的观点表现和认识事物,因此不能把握真正的存在,唯有依靠理性的直觉,即超出主观对立的神秘的内心体验,才能深入到生命之流之中并与之相交融,从而真正体验到整个生命冲动的本质和意义。存在主义也从根本上反对科学的理性认识,在它看来,人们对一个对象所倾注的不只是思维,更主要的是厌恶、孤寂、恐俱、优虑等个人的情感,它注重于个人的非理性的情感体验和感受的描述。 (3)人本主义在传统哲学上表现为崇尚理性、重视对自然的研究,他们对人类的现实生活和前途持乐观的态度,相信以理性所建立起来的理想王国能保证人的自由、幸福和尊严。而现代人本主义的学说则与人的忧虑感相结合。它对现实生活不再持积极向上、乐观的态度,而表现为悲观主义,其哲学特别论及关于人生、伦理、价值等间题,企求获得人的存在的真谛,这种思想在唯意志论等学说中已有表述.叔本华就认为由于人的

人本主义ppt讲稿

人本主义讲稿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人本主义教育目的观 马斯洛认为“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目的一人的目的,人本主义的目的,与人有关的目的,在根本上就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丰满人性的形成,是人所能达到的或个人能够达到的最高度的发展。说得浅一些,就是帮助人达到他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他认为通过教育使学生能够提高自我认知的能力,使学生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人格得到健全发展,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 罗杰斯说“我认为最好的教育培养的人与最好的咨询产生的人非常相似,这种人就是自我实现的人,自我实现的人就是充分发挥机能(作用)的人,即机能完善者。”他认为,充分发挥机能是有向上的、向前的、积极的、建设性的、创造性的方向的。罗杰斯认为真正有效的教育能够使学生发展积极的自我意识,促进个人潜力充分发挥,最终成为一个自信、适应性强、有创造性、具有鲜明个性、充分发挥主体功能的个人。 总之,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提倡“知情统一”的教育目的观。认为教育不仅要让受教育者学到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受教育者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学习,培养其独立判断能力、创新能力、独特个性,并将受教育者的个体价值感、生命感等意识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能够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培养学生的完整人格,并最终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人。 人本主义学习观 人本主义教育家认为人类生来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知识的欲望,只要创造合适的条件,每个人都能主动学习、探究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教师要相信学生能够进行自我教育,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我潜能,以学生为中心,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重视学生知识掌握、情感培养和实践体验,最终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家从他们的自然人性论、自我实现论出发,在教育实践中倡导以学生经验为中心的“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认为学生学习的方式有两种:无意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无意义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学习而学习,所学内容对学生个人发展没有多少实际帮助,不容易学习且学习过后很容易遗忘。有意义学习是指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且学习的内容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增加经验,同时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能力提升、情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概述 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由马斯洛创立,以罗杰斯为代表,被称为除行为学派和精神分析以外,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和其它学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别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而并非集中研究人的问题行为,并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称为自我实现。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基础 (一)自然人性论 认为人性来自自然,人生来不具有生理的、安全的、尊重的、归属的、自我实现的等各种不同的基本需要,这些基本的需要就是人性。 (二)自我实现人格理论 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核心动力。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人追求自我潜能得以实现和发挥的欲望和倾向,也就是“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于自己的本性” (三)来访者中心疗法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疾病患者往往形成了歪曲的、消极的自我概念,心理治疗的目的就是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积极的自我概念,即自由地实现自我潜能。需要三个基本条件:(1)无条件的积极关注(2)真诚一致(3)移情的理解 二、人本主义的学习观 (一)学习的目的与过程 人本主义心理学者认为,教育的目的绝不只限于教授知识或谋生技能,更为重要

的是针对学生的情感发展,使他们能在知识、情感、动机诸方面均衡发展,从而培养其健康人格。学习的目的和结果就是使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具有高度适应性和内在自由性的人,一个充分起作用的人,也就是使学生整体人格得到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教育的宗旨和目标应该是促进人的变化和成长,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成长的人,即培养学会学习的人。 人本主义心理学者认为,学习是在一定条件下自觉挖掘其潜能,自我实现的过程。(二)有意义的学习 罗杰斯认为学习可分为无意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无意义学习指只涉及心智而不涉及感情或个人意义的学习,是一种“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因而与完整的人的成长无关。所谓有意义的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是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及对未来行为方针选择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 有意义学习四个特征:(1)全身心投入(2)自我发起(3)渗透性(4)自我评价 三、人本主义的学生观与教师观 (一)人本主义的学生观 罗杰斯强调要把学生当人来看待,相信学生自己的潜能。为此他建立了“非指导性教学”的学习理论,提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珍视学生、在感情上和思想上与学生产生共鸣;信任学生,并同时感受到被学生信任。 (二)人本主义教师观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而学生只是被

人本主义思潮 科学主义思潮

通过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和对康德哲学关于“科学与价值”二元分析的继承和发展,现代西方哲学形成了两大主要思潮或理论倾向: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 在科学主义思潮看来,现代科学是人类文明最伟大的成就,是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等一切重大问题的充分而有效的工具。不仅如此,现代科学理论更是人类知识得以真正确立的典范或摹本。因此,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应当相应地发生根本变化。与科学的实证性、精确性相比,传统意义上的哲学不仅在方法上“思辨、空洞”,而且妄图“凌驾于科学”之上,因而这种哲学作为“形而上学”必然遭到拒斥。这样,哲学要想切实得到发展,就必须用实证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改造哲学,也就是说,通过对科学方法的研究才能真正达到“科学的哲学”。在这个意义上,科学主义思潮的各个主要流派的哲学,诸如逻辑实证主义、语言分析哲学、批判理性、逻辑实用主义、科学实在论等,大多倾向于把哲学归结为知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并进而把哲学归结为对语言的逻辑分析。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坚持和维护科学的理性传统。罗素和维特根斯坦是哲学哲学家中比较典型的代表。从总的方面看,批判、改造传统理性,树立和发扬现代理性,是科学主义思潮最重要的特征。 与科学主义思潮发展的相对集中相比,现代人本主义思潮的发展更复杂。总的来说,现代人本主义思潮主要包括现象学运动、存在主义、法兰克福学派、人格主义、生命哲学和哲学人类学等哲学流派。这些流派在总体上呈现出一些共同特征。它们都继承了文艺复兴以来所倡

导的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思想,把人以及人的发展、完善、尊严、自由、创造等对人有重要意义的各个方面的问题,放在哲学乃至整个文明的中心的地位。它们普遍认为,无论现代科学技术如何发达,都不可能消除以反思人的存在为基本宗旨的哲学的价值。它们强调,现代哲学的任务就在于通过对科学或理性的反思,来探讨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人性、人道主义及其“异化”等问题。现代人本主义的哲学家大都采取“非理性”或“反理性”的哲学立场。 在上面分别对科学主义思潮及人本主义思潮的介绍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二者的区别,那就是科学主义强调应该从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成果中吸收经验,运用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注重精确性,强调理性,重视知识论的研究;而人本主义则主张超越理性,不仅要注重理性,而且更应该注重“非理性”,认为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不能涵括人生价值的研究方法,强调哲学必须超越“知识论”,注重对人类生存的状态、价值进行研究。 在科学主义思潮看来,现代科学是人类文明最伟大的成就,是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等一切重大问题的充分而有效的工具。不仅如此,现代科学理论更是人类知识得以真正确立的典范或摹本。 现代人本主义思潮主要包括现象学运动、存在主义、法兰克福学派、人格主义、生命哲学和哲学人类学等哲学流派。 二者的区别,那就是科学主义强调应该从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成果中吸收经验,运用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注重精确性,强调理性,重视知识论的研究;而人本主义则主张超越理性,不仅要注重理性,而且

从古希腊神话看西方文学的人本主义精神

从古希腊神话看西方文学的人本主义精神 【内容摘要】古老的希腊,是世界古典文明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而古希腊神话则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历史摇篮和精神源泉。古希腊神话以其突出的人本主义精神散发着永恒的魅力,这种人本主义精神主要体现在“神人同型同性”、英雄主义精神及自由的意志上。古希腊神话中所凸显的人本主义精神,在思想上为后世欧洲文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在文学方面特别是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古希腊文化;西方文学;人本主义精神;影响 人本主义精神的核心是强调人的地位、价值和尊严。古希腊人曾以天赋的理性和人本精神著称,正是这个民族创造了世界上最系统完善、最魅力多姿、最有人情味、最具审美价值的神话体系——希腊神话。神话是原始人思想与生活的反映,是原始信仰的产物。希腊神话是古希腊人最初的意识活动的成果,是古希腊人关于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的总汇,它艺术地概括了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集中了他们的经验和理想,也表达了他们对社会不平现象的义愤。正如马克思所说:希腊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1]。它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口头文学,当时希腊各部落都有自己的神和英雄的故事,这些故事世代相传,以口头的形式在各部落流传了几百年,后来随着各地区之间交往的日渐频繁和紧密,众多的、零星的神话构成了极为复杂的神话系统,并为《荷马史诗》、赫希俄德的《神谱》以及古典时期的文学、历史和哲学著作所吸收,逐渐成为全希腊共同的精神财富。 古希腊神话以其神祗所具有的人性、深刻的哲理性以及希腊式的浪漫而散发着永久的魅力,而这种魅力主要来自希腊神话的突出特征——人本主义精神。“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2]这是哲学家从哲学角度对人的个性和个体性的肯定。重视个体的人的价值的实现,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崇尚人的智慧,是古希腊文化的本质特征。在这种文化土壤中产生的古希腊神话,就通过诸神和英雄的描绘,流露出鲜明的个人意识,展示了人的个体性存在和生命个体性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处处散发着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本文试图通过对古希腊神话的分析,来发掘古希腊神话所体现的人本主义精神及这种精神对西方文学的影响。 一、古希腊神话的人本主义精神的体现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卡尔 .罗杰斯是当代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之一,他的教育思想对国外60、70年代的教育改革运动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 与传统教育中教学的主要特征——指导性相反,罗杰斯根据“自我学说”理论,形成了一种比较激进、用于促成个体“自我实现”的教学策略——非指导性。《美国教育家百科全书》中的非指导性的定义为:“时常用于咨询、小组治疗和心理治疗的的一种方法,他借鉴于他或她的自我反省活动以及(或者)反应,使个体重组、改组或者改变态度与行为。非指导性技术在性质上是情感的:以个体受她或他的情感约束这个假设为基础;此外,它建立在这样一个假设上:形成自由表达情绪和情感所凭借的表现手段和替代物,形成接受的行为,并且减少内心冲突,通过这种活动,个体会更好的理解自己。她或他将在器官适应上有所裨益。”教学中的非指导性策略的原型,是罗杰斯在心理治疗实践中形成的“非指导性技术",后来,他几乎原封不动的把这一技术“嫁接”于课堂环境之中,形成了他的:“非指导性教学”。 非指导性方法是建立在罗杰斯对人的下述信念之下的:人具有非常优异得先天潜能,教育无需也不应该用指导性的方式向学生灌输什么,这样做会压抑潜能的自然实现,适得其反。教育只要为学生潜能的发展提供一个宽松、和睦的心理环境,使之能在“内驱力”的本能驱动下自动的形成,充分得形成。第二,人无时无刻不处在动态的变化之中。他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人是一个流程,而不是一团固定的材料;是不断变化着的潜能之星座,而不是一组稳定的特征”。这样,教育就不可能按照一组预定的程序、利用外部的要求向学生施教,不能“指导”学生如何想,如何做,而必须顺学生内心心理体验变化之自然。 罗杰斯认为,在教育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无外乎两种类型。一种是认知学习,它可以用行为主义的S--R 学习理论(即刺激--反应学习理论)来解释。认知学习受到“外部强制力”的制约,重记忆,因而没有什么意义。另一种是经验学习,他以学习的经验生长为中心,以学生的自发性和主动性为学习动力,把学习与学生的愿望、兴趣、需要有机的结合起来,因而是一种趣味盎然的、有意义的学习。罗杰斯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什么、怎么教、教多久、如何评价教学效果等等,都不是有教师决定的,而是由学生或者说学生的经验、意向、需要、兴趣等决定的。 罗杰斯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贯彻“非指导性”的思想,必须遵循着一些基本的原则或要求。其中,最基本的原则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安全感,他信任学生,同时感到学生同样也信任他,不能把学生当成敌人,备加提防。总之,课堂中的气氛必须是融洽的、诚意的、开放的、相互支持的。其他的具体原则为: 1、“促进者”(即教师)与学生共同承担责任,一起制定课程计划、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内容,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由教师独揽这些事情,学生没有任何发言权,因此也没有任何责任。 2、“促进者”各种各样的的“学习资源”,包括他自己的学习经验或其他经验,书籍及各种参考资料,社会时间活动,等等。鼓励学生将他们自己已掌握的各种各样的知识、已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带到”课堂上来。 3、让学生单独的或者与其他学生共同的形成他们自己的学习计划。让学生探寻自己的兴趣,并作为教学的重要资源之一。这样做不仅让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努力)方向,而且也让他们对自己这种选择的后果承担责任。 4、提供一种‘促进”学生学习的良好气氛。一个好的班级、好的课堂,应充满真实、相互关心和理解的心理氛围。罗杰斯认为,这种气氛最终来自“促进者”,随着学习过程的进行,学生就越来越多的并且很自然的流溢出这种情感与态度。 5、学习的重点是 学习过程的持续性,至于学习的内容(即学生学到什么)是次要的东西。一堂课结束的标志,不是学生掌握了“需要知道的东西”,而是学生学会了怎样掌握“需要知道的东西”。 6、学生的学习目标是他们自己确定的,因此,为了达到这些目标而必须提供的训练形式是“自我训练”,要让学生认识到这种训练是他们自己的责任,而且要承担这种责任。自我训练要取代外部训练。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是当代西方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是当代西方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主张教育应发挥人的潜能,促进个性发展,以学生为中心,营造良好的情感环境。它对我国德育具有启示性意义:德育应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德育应注重方法创新;道德评价上应引导学生自我指导和自我评价;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和谐校园环境.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作为当代西方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是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为先导的。它的产生和发展既有其深远的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背景,也有广泛的社会时代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各国进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黄金时代”,在...... 首先,平等性原则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地位是平等的。人本主义教育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出发,十分重视在教育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教师应把学生的头脑看作是一个加工厂,而不能视为储藏室。为了发展学生学习和受教育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人本主义教育要求教师在对学生教育中,让学生掌握自我评价的方法。所有这些,都清楚地表明了人本主义教育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对学生的教育过程是一个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的过程。 其次,还要求受教育的对象、客体之间也是平等的。教师对学生应是平等的、公正的,人本主义的教育观也符合学生的要求:孩子希望教师平等地对待学生,同时也暴露出我们当前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不能平等地对待学生,存在对好生偏爱,对困难生歧视的现象。只有对受教育的客体、对象平等对待,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人格尊严的平等,才能增强其受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也才能增强其受教育的效果,达到受教育的目的。 二、开放性原则 教育主体具有开放性。对孩子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责任。学校是对孩子教育的主阵地,家庭在对孩子教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社会应密切合作,为孩子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方应紧密结合起来,共同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因此作为德育教育的主体应是开放的,不是学校一家之责。当前存在着家庭和社会教育相对滞后的现象,似乎孩子的教育只是学校的“专利”,学生出了问题,受指责的只是学校。教育内容的开放性 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展示教育的人本性。 三、差异性 人本主义教育认为,不仅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潜能,而且每个人的潜能是各具特色的。不论是发展的程度还是发展的方向均是如此。仅以创造性潜能力例,马斯洛就认为,第一流的汤甚至比第二流的画更具有创造性。正因为每个学生在实现自己的潜能方面,各自有着不同的发展速率和个性特征,所以,不存在任何时候对所有学生都适应的一成不变的教育程序或成就水平,因此学生间必然会存在差异,一个成绩不好的学生就未必不是一个好学生,一个平时表现不好的学生也未必就是一个坏学生。“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位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的教育往往缺乏一种针对性即未针对学生的内在差异,用同一标准、同一模式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和评判,这样会让孩子产生自卑的心理,甚至于自暴自弃,直至偏离人生的航线。 因而在德育教育中坚持人本精神,就必须为了克服传统德育教育“一刀切”的缺点,也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应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并把它作为实施教育的依据。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本教育就是要求从人的差异出发,通过科学的途径,使每个人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完善,从而培养出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本主义教育实现面向全体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与成长,进而达到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目标。 首先,它并未把精神分析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树为自己的敌人,而是力图把这两派心理学中有用的、有意义的以及可运用于人类的部分加以中肯的评价,并以这些部分作为继续前进的起点。正如马斯洛所说:“那么多人坚持认为不赞成弗洛伊德就是反对弗洛伊德,不赞成科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这里着重介绍罗杰斯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 (一)教学目标:培养具有创造性和适应性的人 人本主义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向上的,积极向上的动力来自于自身的许多不同层次的需求,人在不断满足需求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因此教育目标应该与个体的需要相一致。罗杰斯认为当今世界是一个快速变化、充满矛盾和危机四伏的世界,人要适应这种变化,“只有学会如何学习和如何适应变化的人,只有意识到没有任何可靠知识唯有寻求知识的过程才可靠的人,才是有教养的人”他在《患者为中心的治疗》一书中提出,这样的人就是:能从事自发的活动,并对这些活动负责的人;能理智的选择和制定方向的人;是批判性的学习者,能评价他人所作的贡献的人;获得解决有关问题知识的人;能更重要、更灵活和更理智的适应新的问题情境的人;在自由和创造的运用有关经验时,能融会贯通、灵活处理问题的人;能在各种活动中有效的与他人合作的人;不是为他人的赞许,而是按照自己的社会化目标加工的人。罗杰斯激烈抨击传统教育不能使学生适应变化的社会,导致学生知情分离等弊病。罗杰斯主张学校教育目标是培养人格独立,具有创造能力,适应时代变化,最终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人”。人本主义这一教学目标既包括了知识教育和认知能力发展,也包括了情意发展目标,是知识教学与情感发展两者的结合,因而培养具有创造性和适应性的健全的人成了人本主义教学观的核心思想。 (二)教学过程:强调非指导性 “非指导性”教学源于罗杰斯的非指导性咨询理论。罗杰斯原是一个心理治疗专家,在治疗中他主张给病人创造一种医生和病人可以相互信任、可靠、前后一贯的关系,鼓励病人自由的表达思想,与病人一起探讨他们愿意讨论的任何问题,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

(一)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知识梳理 起源:公元前5C中叶以后,古希腊思想家(智者学派、苏格拉底)对人的重视 兴起发展:14至17C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进一步弘扬:17、18C启蒙运动 (古希腊神话突出特点——众神的人格化,折射古希腊文化的人文主义色彩) 一、人文主义的含义: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其核心思想为:关心人,尤其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二、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代表及主张: (一)智者学派 1、概念:传授智慧的教师 2、产生原因:古希腊经济繁荣,民主政治的发展;城邦民主制的发达使人们更多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这样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显得日益突出;有些学者开始怀疑社会现实和宗教,把研究重点转移到“人”的本身。 研究领域:人类社会(政治、法律问题;关注人与人之间关系、社会组织、伦理规范等 3、代表人物 ①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尺度;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 要看他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评价:体现了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本质,突出人 的地位和作用 ②安提丰: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评价:看到奴隶制度不符合人性,当时历史条件下显 得难能可贵 4、影响: 积极:①对雅典民众思想启蒙和解放起来积极作用②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③批判奴隶制度不符合人性,在当时难能可贵 消极: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性,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容易陷入主观唯心主义的困境 (二)、苏格拉底 1、研究课题:人类及其环境作为研究的课题 2、思想主张: 1)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的真谛 2)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 3)提倡善良的道德,强调“知德合一” 4)优秀个人应具备心地善良、知识渊博、富于教养、崇尚理性的素质 3、评价: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4、苏格拉底和智者的异同 ?相同点:把人类及其社会作为探究的课题;体现人文主义精神,注重人、人性; ?不同点: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强调“知德合一”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柏拉图:关注焦点:人类社会;代表作《理想国》 2、亚里士多德:关注焦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张:在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三练探 突破: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和追求的目标。“社会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等是“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观、教学设计模式.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观、教学设计模式 胡丽芳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A.Maslow 和罗杰斯。 1、马斯洛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他是智商高达 194的天才 ,伟大的先知。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我们熟知他是因为他提出了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其心理学理论核心是人通过“自我实现” ,满足多层次的需要系统,达到“高峰体验” ,重新找回被技术排斥的人的价值,实现完美人格。按马斯洛的理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 境界或程度。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高到低。它们是:自我实现尊重需求社交需求(包含爱与被爱, 归属与领导安全需求生理需求。 1 、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need 生存所必须的基本生理需要,如对食物,水和睡眠和性的需要。 2 、安全需要 (safety need 包括一个安全和可预测的环境,它相对地可以免除生理和心理的焦虑。 3 、爱与归属的需要 (love and belongingness need 包括被别人接纳、爱护、关注、鼓励、支持等,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参加团体等。 4 、尊重需要(esteem need 包括尊重别人和自尊重两个方面。 5 、自我实现需要(self-actualization need包括实现自身潜能。著名的哲学家尼采有一句警世格言——成为你自己! 马斯洛在自己漫长的生命历程中,不仅将毕生精力致力于此,更以独特的人格魅力证明了这一思想,成功地树立了一个具有开创性的形象。《纽约时报》评论说:“马斯洛心理学是人类了解自己过程中的一块里程碑” 。 2、罗杰斯 ,美国心理学家。当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之一。罗杰斯长期从事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研究。他以首倡患者中心治疗而闻名。他还在心理治疗的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人格的“自我理论。罗杰斯以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经验论证了人的内在建设性倾向,认为这种内在倾向虽然会受到环境条件的作用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二章单元总结 一、主要线索: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及其发展 二.方法点拨 1.复习本讲注意纵向把握历史事件的整体发展过程,明确各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如人文主义的演变历程及其特征:(1)随着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其核心是人文主义。(2)受文艺复兴的影响,德意志掀起宗教改革运动,诞生了脱离天主教的新教派组织。(3)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和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启蒙运动在法国掀起高潮,其核心是理性。 2.要注意横向把握归纳同一历史阶段各方面的社会变化。17、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科技方面,英国掀起工业革命,进一步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政治方面,欧美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同时期的中国涌现进步思想家。 3.应注意全面认识同一历史时期的许多历史事件的特征,理解彼此的相互关系。对14—18世纪人文主义历史阶段特征的概括及其理解是本讲的重点和难点。 第1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课标考点1】 了解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重点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解析考点1】 简述泰勒斯、智者学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的主要观点及评价。 (1)泰勒斯: 观点:认为万物皆由水生成,创立了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评价: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希腊早期的哲学是自然哲学,即对自然界本身的探讨和解释,与人生没有关系。自然哲学家用自己的头脑去探索自然的奥秘,而不是依赖传统宗教解释,这是古希腊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的体现,标志着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2)智者学派: 公元前5世纪出现在希腊,代表人物是普罗塔哥拉。 思想主张 ①特别强调人的价值。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他的思想概括了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体现了古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②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因此约束力是相对的,其兴废都要以人为尺度。 ③在社会道德上,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强求一律。 评价: ①积极: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某些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②消极: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否定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 (3)苏格拉底: 观点:①他的哲学追求主要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 ②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人必须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 (2)评价: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这些思想对后来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 观点:“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表明在他看来真理高于一切。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及方法

一、马斯洛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㈠、自我实现的含义 在心理学上,自我实现就是一个人力求变成他能变成的样子。也就是说,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实于自己的本性。自我实现的人“更真实地成为了他自己,更完美地实现了他的潜能,更接近于他的存在核心,成了更完善的人”。 自我实现有两层含义:一是完满人性的实现。所谓完满人性,是指人类共性的潜能,包括友爱、合作、求知、审美、创浩等特性或潜能。二是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是指作为个体差异的个人潜能的自我实现。所谓个人潜能是指个人未来可能发展的潜在能力,也就是个人特性。 自我实现有两个标准:①承认并表述了内部核心或自我实现,即那些天赋能力、潜能、完善的机能、人类和个人实质有效性的现实化;②他们全部意味着极少出现不健康、神经症(或神经官能症)、精神病、人类和个人基本能力的缩减或丧失。 自我实现者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健康型自我实现,这种人务实、能干,他们往往是实践家,而不是思想家。另一种自我实现者是超越型自我实现,这种人具有强烈的内在体验,更关注精神生活,他们往往是一些思想家和理论家。 (二)、自我实现的三大理论支柱 1.性善论 性善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人性观。马斯洛认为,人作为生物进化的产物,有高于一般动物的发展,人已成为富有社会性和创造性的动物,人性基本上是建设性的,破坏和侵犯行为是人的基本需要遭受挫折后而引起的。因此,人性中具有成长和实现的倾向,人性是善的,至少是中性的。 2.潜能论 潜能论(或机体潜能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价值观的表现。所谓潜能就是指个人未来可能发展的潜在能力。马斯洛认为任何有机体都有一种内在倾向,以便于维持和增强机体活动的方式,发展自身潜能。潜能在每个人身上都有。 人除了有一般的生物潜能外,人还有特殊的心理潜能,这种心理潜能称之为似本能。所谓似本能,就是指人类天生的但却是微弱的基本需要的本性,它极易被环境条件所改造。也就是说,似本能的需要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人种遗传所决定的,但它们的表现和发展却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 似本能是人类的一种高级需要或冲动。马斯洛认为绝大多数人都有友爱、合作、求知、审美、创造、公正、好奇等需要,这种需要不像生理需要那么强烈,但作为一种内在潜能,只要环境条件适当,它就有可能发展到可能达到的程度。 似本能是人所特有的。它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似本能是人固有的趋势、内在本质、内在天性,或者说是人性的内核和集中表现;②似本能是一种类似于本能又不同于本能的东西;③似本能是人的一些潜能,但并不是最终实现物;④似本能本质上是人所特有的东西; ⑤似本能一方面是一种非常微弱的本能,文化教育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其改变;⑥似本能的需要和理性是合作的而不是敌对的;⑦似本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⑧似本能的需要是人性发展的内在依据。因此教育和社会影响对人发展的关系重大。 3.动机论 动机论也称需要层次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动力观。 马斯洛认为,动机是人类生存和成长的内在动力。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最根本的心理基础。人类的似本能的基本需要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人种遗传决定的,但它们的表现和发展却是后天的。与它们有关的行为、能力等则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 性善论和潜能论规定了动机论或需要层次论的性质、导向和发展的可能性,而需要层

人的发展的人本主义理论

人的发展的人本主义理论 人的发展的人本主义理论(HumanisticTheoryofHumanDevelopment)按照人的成长或实现能力、人际协调或整合能力阐释人的发展的一种学说。人本主义的发展理论认为,可以依据人的两种潜能来描述人的发展:一种潜能是人具有成长或实现的能力,另一种潜能是人具有建立与别人协调的或整合的相互关系的能力。人的发展可以根据这些潜能日趋实现和整合的阶段来理解,根据自我相应得到更多的实现和整合来理解。人本主义的发展理论起源于三种哲学思想体系:人本主义、存在主义和现象学,运用于教育、心理学、心理治疗、宗教和社会学等领域。 一、基本含义 人本主义理论赞同科学哲学中建构的一元论观点,用以假设人的基本属性。它假定人类自身的人格、身体和行为都存在着一个基本属性,可以通过对概念或理论结构的描述来把握。这种基本属性便是潜能。每个人都呆以按照他在存在、感受或经验方面具有的潜能来描绘。对每个人自身潜能描绘得越仔细、越具体,人们在自身潜能准确意义上的差异也就越清楚。对大多数人来说,学习是为了获

得一组独特的潜能。某些潜能与人们的行为和活动方式密切相关,而另一些潜能可能更深层,与人的行为和活动几乎无关。无论人在自身的存在、感觉或经验方面的潜能的性质或内容如何,每一种潜能都是可以实现的。A·马斯洛和C·国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虽然在实现潜能是否存在内在力量这一问题上有分歧,但在潜能能够实现这一点上具有共识。 人本主义理论十分关心潜能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它是人的发展的核心。在人本主义理论家看来,人的发展的基本概念是存在或自我。当潜能间的关系处于是整合状态时,存在或自我能自在地在潜能中移动,潜能会以自己的良好形式出现,而且心理与环境的关系将是一种整体的、完整的、有组织的、平稳的、协调的关系;当潜能间的关系处于非整合甚至分离状态时,存在或自我只限于少数几种潜能,甚至个体会基本上丧失自我,潜能会以自己不良的形式出现,而且心理与环境的关系将是一种不连贯的、麻木的、分裂的、焦虑的、空虚的、无组织的、相互对立的关系。特别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在人本主义理论看来,虽然潜能间的关系可能处于非整合状态,但是对个体来说,将潜能间的关系加以整合的能力依然存在。这也是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依据。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整理归纳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一.复习提示 掌握:一条线索:人文精神的发展与弘扬。 二大作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个重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二.人文精神 狭义是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张扬人的理性;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现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①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②理性,对真理的追求,强调人的思考和判断 三.梳理 专题一:各阶段对人文主义的不同阐述 时间★对人文主义的阐述地位 智者学派前5C ①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最初体现;;②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 “美德 即知识”,强调道德,尊崇人的理性。 起源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14--17 C ①文艺复兴,核心是人文主义,批判神权统治,揭露教会的腐朽与黑暗, 倡导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主张把人和人性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 出来。 ②宗教改革宣扬主权高于教权,否定了教皇权威,打破了罗马教会的 迷信,进一步解放了思想;主张信仰自由,使人民获得了精神上的自 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人文主义色彩 复兴与 发展 启蒙运动17、 18C 启蒙运动,核心是理性,思想家反对神权、王权、特权,追求自由、 民主、平等;用理性勾画了资本主义国家理想蓝图,并希望建立一个 合理的社会,保护个人的利益和各种权利.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和发展。可见启蒙运动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 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 的高度。 成熟 专题二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对天主教会的态度 文艺复兴:由于资本主义尚处在萌芽时期,所以人文主义着只能借助于古希腊罗马的人文主义思想来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宗教题材揭露教会的腐朽与黑暗,反对神学的蒙昧主义和禁欲主义。但是,他们没有放弃宗教信仰,对教会势力持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之路。 宗教改革:由于文艺复兴动摇了天主教会的权威,资本主义萌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宗教改革由批判天主教神学转向反对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人的解放,宣扬王权高于神权,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这一时期反对天主教会的斗争仍然披着宗教的外衣,并没有完全抛弃宗教神学的思想。 启蒙运动:由于欧洲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众多成果,教会的权威越来越受到质疑。启蒙思想家抛开了宗教外衣,公开向宗教神学宣战。他们否定教权,倡导建立一个符合理性人性的社会,天主教遭到沉重打击。 (教会是欧洲封建势力的代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