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采棉技术的试验与推广计划方法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7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2年2月刊78栽 培 与 种 植DOI:10.16815/ki.11-5436/s.2022.05.049数量1.9万株,收获时每亩有效株数控制在1.4~1.6万株。
选择使用精量播种机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施肥、铺膜、镇压等工作,确保地膜平展。
地膜两侧覆土厚度1.0~1.5 cm,采光面在5 cm 以上。
定植穴每穴1粒种子,空穴率不超过2%。
2、田间管理(1)水肥管理灌溉主要采用膜下滴灌模式,每个地膜埋设2个滴灌带,整个生育期共滴灌10~12次,每亩用水量控制在260~280 m 3。
为了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一般氮肥总量的20%、磷肥与钾肥总量的80%作为底肥随整地翻耕到土表以下,其余在棉花各生长发育阶段随水施入。
棉花生长中后期叶面施肥,可使用0.1%磷酸二氢钾溶液和1%尿素溶液,以增强叶子的光合作用能力,蓄积更多营养物质。
(2)中耕管理播种3天后进行第1次中耕,雨后应深中耕。
一般,第1次中耕深度12~14 cm,第2次中耕深度14~16 cm,第3次中耕深度16~18 cm。
(3)生长调控为了便于机械化操作,应科学调控植株高度。
一般在棉花生长到7片真叶后使用缩节胺每亩0.8~1.2 g,兑水30 kg 进行第1次化学调控。
长出10片真叶后,每亩选择使用缩节胺1.5~2.0 g 进行第2次化学防控。
棉花生长发育后期应将打顶和化学调控有效结合,增强棉株自身抗性。
化学打顶可配合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禾田福与缩节胺,以提升打顶效果,抑制棉花顶尖生长,避免人工打顶造成的棉铃损伤和脱落。
一般在6月中旬每亩使用禾田福80 g,配合缩节胺2~3 g,兑水30 kg 进行第1次喷雾;间隔20天后第2次喷雾;之后根据棉花生长情况连续喷雾2次。
具体用药时间和用药量应综合田间棉花生长情况适当调整。
9月上旬,棉花田间吐絮率达到40%以上、上部棉铃生长40天以上且平均气温维持在18~20℃时进行化学脱叶处理。
机采棉新陆早61号的推广应用及栽培要点姚炎帝;赵海;齐贵鹏;李玉国;郭景红;王刚【期刊名称】《中国棉花》【年(卷),期】2016(043)007【摘要】新陆早61号(原代号新石H4)属早熟陆地棉品种。
2003年新疆石河子棉花研究所以HB8为母本、早熟棉品系013为父本配制组合,经南繁北育、病圃定向选育而成。
2009-2011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早熟棉预备试验、区域试验,2012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早熟组棉花品种生产试验。
2013年10月通过审定,审定编号为新审棉2013年39号。
【总页数】1页(P45)【作者】姚炎帝;赵海;齐贵鹏;李玉国;郭景红;王刚【作者单位】新疆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石河子研究中心,新疆石河子832000;新疆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石河子研究中心,新疆石河子832000;新疆第八师农林牧局农业技术推广站,新疆石河子832000;新疆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石河子研究中心,新疆石河子832000;新疆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石河子研究中心,新疆石河子832000;新疆农垦科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特早熟陆地棉新陆早九号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J], 陈建军;陈庆明;田中华;胡新忠2.陆地棉新陆早19号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J], 银兰3.陆地棉新品种新陆早7号特性及栽培要点 [J], 黄顶元;欧阳本廉4.早熟陆地棉新陆早53号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J], 李保成;李生秀;周小凤;马晓梅;肖光顺;董承光5.特早熟陆地棉新陆早9号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J], 陈建军;陈庆明;田中华;胡新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机采棉采收技术要求1 范围本文件界定了机采棉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机采棉的采收作业要求、堆放和运输、采收信息化等方面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摘锭滚筒式棉花收获机对细绒棉的采收作业,其他类型的棉花品种及采收机械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3735 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GB/T 20271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B/T 21397 棉花收获机NY/T 1133 采棉机作业质量NY/T 2673 棉花术语NY/T 3335 棉花收获机安全操作规程NY/T 3659-2020 黄河流域棉区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NY/T 267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机采棉 machine-harvested cotton按照机械收获模式种植并通过机械采收的棉花。
籽棉含杂率 percentage of impurities on seed cotton采收的籽棉中所夹带的棉叶、叶屑、小棉枝、铃壳等杂质质量占籽棉质量的百分比。
[注:来源GB/T 21397-2023,定义3.11]籽棉回潮率 moisture regain of seed cotton籽棉中含湿质量与干燥质量的差值对干燥质量的百分比。
成包率rate of finished qualified bale采收作业时,取样棉包总数量中打出的棉包形状规整、包膜覆盖处无明显外漏棉花棉包的数量比例。
[注:改写GB/T 21397-2023,定义3.19]棉包密度cotton bale density单位体积棉包的质量。
[注:来源GB/T 21397-2023,定义3.20]4 一般要求棉花收获机的技术要求应符合GB/T21397的规定。
棉花收获机械操作使用我国是棉花主产国之一,棉花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从1984年起,我国产棉数量始终居世界首位,中国目前主要有新疆棉区、黄淮流域棉区和长江流域棉区等三大产棉区域。
棉花种植范围较广,棉花种植环节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但棉花收获机械化水平还不高。
传统棉花收获具有以下特点:棉花收获用工占总用工的1/5~1/3,且多在农忙季节;人工采收棉花日均工效60公斤籽棉,效率低,机械化收获比人工收获工效提高约100倍;棉花收获受季节限制,如不及时收花、烘干,将导致棉花变质降级。
棉花收获实现机械化已是必然趋势。
(一)认识棉花收获机械1、棉花收获机械化工艺(1)化学脱叶常用催熟剂进行化学脱叶,可以脱掉绝大部分棉叶,增加吐絮率,使棉株变得比较干燥,便于采收。
(2)机器采棉机器采棉有分次采棉、一次采棉和摘铃等三种工艺。
在我国,采棉以分次采棉结合摘铃为宜。
(3)清理加工机采籽棉的清理加工工艺包括烘棉、清棉、轧花、打包。
2、常用棉花收获机械类型图采棉机种类(1)水平摘锭采棉机结构:扶导器、工作室、采棉滚筒、脱棉器、湿润器、输棉管、棉箱等。
优点:采摘率高、落地棉少、籽棉含杂率为9%,但结构复杂,对工作部件的制造精度要求高。
(2)垂直摘锭式采棉机结构:前后排列的两组采棉滚筒。
特点:采摘率比水平摘锭低10%~15%,落地棉多,对棉株损伤大,适应性差。
(3)气吸振动式采棉机原理:利用机械振动棉株的办法,减少籽棉与铃壳的联结力,振动振散吐絮籽棉瓣,并用气流吸走籽棉。
结构:采棉室、吸棉嘴和棉株振动器。
采棉率90%以上,落地率0.5%~3%。
(4)摘辊式摘铃机一次性摘棉,在霜降前一次将吐絮和未吐絮的棉铃全部采收下来。
优点:采摘率高,籽棉95%以上、损失少,小于2.5%、结构简单,易制造,价格便宜。
缺点:棉花含杂率高,30%棉株庞大时,采摘效果差,无法分次采棉,机器利用率低,采棉时间不当或与青铃分离不尽时,易造成棉花混级,影响棉花品质。
国审棉Z1112机采高产高效农艺配套栽培技术付 杰(新疆锦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奎屯 833200)摘要:Z1112由新疆兵团第七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锦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陕5051为母本、97-185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
适宜在北疆早熟棉区黄萎病无病或轻病棉田种植。
在满足水肥和其他管理条件下,增产潜力大。
本文确定Z1112早熟非转基因陆地棉采用机械采摘各项配套技术与经济指标,总结与机采棉配套的早熟、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与管理措施,达到职工丰产增收,团场增效。
关键词:棉花;Z1112;机采;优质高产高效;配套技术国审棉Z1112因产量高,增产潜力大,加工后的皮棉品级优异,颇受纺织企业的青睐;皮棉市场成交价格高,带来的经济效益好,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已成为兵团第七师非转基因机采棉主要品种。
本文确定Z1112机采棉各项技术与经济指标,总结与机采棉配套的早熟、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与管理措施,探究机采棉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管理模式,用于指导农业大田生产。
1 品种选育Z1112由新疆兵团第七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锦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选育而成。
亲本组合为陕5051×97-185。
陕5051是本所引进的种质资源,97-185是本所育成的优质品系。
2002年以陕5051为母本、97-185为父本进行杂交,对杂交后代连续进行南繁北育、抗病鉴定、品质测试和田间选择。
2009年性状稳定,陆续参加各级品系比较试验。
2016年7月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棉2016009。
2 特征特性2.1 农艺性状 Z1112属早熟非转基因陆地棉,生育期123d。
Ⅱ式果枝,株型较紧凑,茎秆硬,生长势强,后期不早衰。
叶片中等大小,叶量少,植株通透性好。
结铃性强,棉铃卵圆形,铃较大,铃嘴突出,铃面较光滑,单铃重6.0g,衣分43.2%,子指11.5g,霜前花率96.5%。
抗逆性好,抗倒伏,易脱叶,吐絮畅,始果节高度≥20cm,采净率高,适宜机采,丰产性好。
2021年2月Cotton Textile Technology新疆机采棉初加工研究的现状及对策曹吉强程璐张纯宇袁少琦徐红(新疆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46)摘要:探讨机采棉初加工研究现状及解决低温环境下初加工的措施。
通过在CNKI及WOS中的检索文献数据,分析了国内外机采棉初加工的研究现状。
以新疆机采棉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机采棉初加工工艺设备、回潮率监测、烘干设备及棉纤维性能的损伤情况。
指出了新疆机采棉低温初加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
认为:针对机采棉初加工现状,应建立企业自动化、智能化、一体化的质量管理监测体系,促进机采棉加工向精细化、数据化、安全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新疆棉;机采棉;初加工;轧花;低温;回潮率;纤维性能;智能化中图分类号:TS11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0-7415(2021)02-0075-05Curr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Xinjiang Machine-picked Cotton Primary Processing ResearchCAO Jiqiang CHENG Lu ZHANG Chunyu YUAN Shaoqi XU Hong(Xinjiang University,Urumqi,830046,China)Abstract Current status of xinjiang machine-picked cotton primary processing research and measures to solve primary processing under lower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were discussed.Through the search literature data in CNKI and WOS,research statu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machine-picked cotton primary processing was analyzed.Xinjiang machine-picked cotton was taken as research object,processing equipment,moisture regain monitoring,drying equipment and cotton fiber property damage of machine-picked cotton primary processing were described.Problems in the lower temperature primary processing of Xinjiang machine-picked cotton were pointed out,corresponding solutions were proposed.It is considered that in view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machine-picked cotton primary processing,automated,intelligent and integrated quality management monitoring system should be establishe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achine-picked cotton processing in the direction of streamline,digitization and safety.Key Words Xinjiang cotton,machine-picked cotton,primary processing,embossing,low temperature,moisture regain,fiber property,intelligence新疆是我国的优质棉花生产基地,1990年后我国每年三分之一以上的棉花产自新疆;2019年新疆棉花产量达500.2万吨,占全国84.9%。
喀什地区棉花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方案探析喀什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之一,棉花种植历史悠久,而且产量丰富。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改革,土壤肥力逐渐下降,棉花产量也受到了一定影响。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为了解决喀什地区棉花产量下降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将从喀什地区土壤特点入手,探析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重要性和方法,力求为喀什地区棉花生产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一、喀什地区土壤特点喀什地区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南部,属于干旱地区。
土地多为盐碱地,土壤PH值偏高,且铁、锰、锌等微量元素含量较低。
由于土地干旱,蒸发量大,土壤肥力逐渐下降,导致了棉花产量不断下降的问题。
了解土壤情况,科学配方施肥成为了解决喀什地区棉花产量问题的重要环节。
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重要性1. 有效提高土壤肥力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以有效地了解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和比例。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科学施用有机肥、复合肥等,能够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为棉花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2. 减少施肥成本传统的施肥方式往往是盲目施肥,既浪费了肥料,又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而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合理施用肥料,既节约了施肥成本,又提高了施肥效果。
3. 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科学施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为棉花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充足的养分对棉花生长发育非常重要,可以有效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喀什地区棉花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具体方法。
1. 土壤采样首先需要对喀什地区棉田的土壤进行采样。
采样时需要选择多个点位,深度一般为20-30厘米,将土壤样品混合均匀,晾干备用。
2. 土壤理化分析将采集好的土壤样品送到当地的农业技术推广站或者实验基地进行土壤理化分析。
分析的项目包括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全铁、锰、锌等主要养分的含量。
3. 配方施肥方案确定根据土壤理化分析的结果,结合棉花生长的需求,确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新疆巴楚县机采棉脱叶剂最佳喷施时间研究发表时间:2020-12-15T14:35:21.367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作者:郝宏飞1 辜永强1 郝宏蕾2 [导读] 摘要:为了增强新疆巴楚县机采棉的脱叶效果,并确保棉花品质和产量不受到影响,本文主要对巴楚县机采棉脱叶剂最佳喷施时间进行探究。
1、新疆巴楚县气象局 843800;2、新疆喀什地区气象局 844000摘要:为了增强新疆巴楚县机采棉的脱叶效果,并确保棉花品质和产量不受到影响,本文主要对巴楚县机采棉脱叶剂最佳喷施时间进行探究。
结果表明,当脱叶剂在 8月30日喷施温度条件较好,棉花脱叶率最高,脱叶率可以达到 96%以上,但是此时喷施脱叶剂对棉花产量会带来不利影响,比 9 月5日后喷施的产量要减少10.6%左右;当脱叶剂喷施在9月10日左右,棉花有效棉铃成熟度在 85% 左右,当脱叶剂喷施在9月15日左右,日平均温度为 16℃左右,脱叶率在 95% 左右,且产量较高,棉花产量和品质也均达到试验要求。
总的来说,新疆巴楚县机采棉脱叶剂最佳喷施时间为9月15日左右,即9月下旬喷施脱叶剂最为理想,这个时间段既可以保证棉花脱叶率,也能够保障棉花品质和产量。
关键词:巴楚县;机采棉;脱叶剂;喷施时间引言棉花是新疆巴楚县的重要经济支柱产业。
近年来,随着棉花种植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科技的发展,机械化已经成为巴楚县棉花种植业广泛应用的一种方式。
因此,使用棉花脱叶剂等化学产品已经成为了棉花机械化种植的主流方法。
为了提升棉花脱叶效果,更好地开展巴楚县机采棉,就需要掌握好最佳棉花脱叶剂的喷施时间。
本文探究巴楚县脱叶效果和喷施脱叶剂时气候条件的关系,分析棉花喷施脱叶剂的最佳气象条件,在确保品质以及产量的基础下,以获取巴楚县机采棉花最佳喷施时间,确保巴楚县棉花提质增效。
1 研究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区域概况巴楚县隶属于新疆喀什地区,地处新疆西南部,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与塔里木盆地边缘,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境内光热资源丰富,为新疆主要农业生成县,种植机采棉30万亩,在当地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试验区域选在巴楚县阿纳库勒乡,试验棉田面积6.7hm2,属于棉花一熟田。
机器采棉作业规程一、农业技术要求:(一)合理配置棉花株、行距,便于采棉作业。
棉花种植行距必须是(10+66)CM的机采模式。
(二)脱叶率达到90%以上,吐絮率达到95%以上即可进行机械适时采收。
(三)合理制定行走路线,采棉机行走路线必须与播种机播种方向一致。
6行采棉机与播种机播种幅度为准,进行采摘,减少撞落损失,减少因行走路线与行距造成棉花推倒,采不净等现象。
按棉田实际吐絮率计算,按比率要求采净率达到90%以上,其中:挂枝率≤0.8%;遗留棉≤1.5%;撞落棉≤1.7%。
(四)喷施脱叶催熟剂必须在采收前10-15天进行,(9月15日至25日)完成。
(五)打药时每个条田配备3台以上的拉水车,2台抽水泵,由于承包户拉水不及时造成的停机按误工费275元/时收取,此费用由承包户承担。
二、机采棉田作业前的准备(一)对机采棉行走的道路、桥梁进行认真检查,确保畅通,特别是穿越道路的电线,光缆要仔细检查,尽量避开行驶。
采棉机通过的路面宽度不小于10米,路面必须硬实,桥梁路坡度不大于30度。
(二)棉田引渠、田埂必须平整。
(三)机采棉田必须将棉田内棉株上的残膜、滴灌带、杂草、木棍等用工具彻底清除并带出地外,避免在采收作业时缠绕摘锭,损坏机件或进入棉箱,影响采收质量和棉花品质。
(四)在采收前,对地边、地角、农渠边树下、机械难以采收。
或影响采收作业的底脚进行人工提前采摘,人工必须先将棉田两端地关拾出15米的宽度,要求将棉杆砍除,地头棉茬高度不得高于地面8-10CM,地膜捡拾干净,并清除到地外。
三、坚持六不采原则(一)职工无岗前安全培训教育,未签定机采责任书者,坚决不采。
(二)采摘的棉田条件达不到采棉机作业标准的不采。
(三)道路宽度、强度达不到要求,采棉机不能安全通过的不采。
(四)机采作业过程中,单位没有领导干部带班的棉田不采。
(五)运棉托车车下无篷布铺垫的坚决不采。
(六)人工大面积拾过的棉田(超过20%产量)不采。
有上述情况之一,造成采棉机停机按误工费275元/时收取。
新疆兵团采棉机作业技术规程(试行)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04.03.10•【字号】•【施行日期】2004.03.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新疆兵团采棉机作业技术规程(试行)(2004年3月10日)棉花采摘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也是棉花生产过程中劳动强度最大,投入劳力最多,工作期最长的一项作业,实现机械采收,就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职工负担,缩短采收期时间。
为此实现机械采收棉花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大职工迫切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发挥机械效率,做到适时采收,提高效率,保证质量,就必须对机械的技术状态、田间的作业准备、作业质量要求及人员等方面做出相关规定,做到各方面协调一致,统筹安排,使采收工作按计划进行。
一、农业技术要求1.合理配制棉花种植行距,便于机械进行作业及丰产。
依据目前几种主要机型的要求,棉花种植行距必须是(66+10)cm或(68+8)cm的配制方式,株高一般控制在65—85cm,第一果枝节位距地面15cm以上为宜。
2.适时采收。
脱叶率达到90%以上,吐絮率达到95%以上,即可进行机械采收。
3.合理制定行走路线,以减少撞落损失。
采净率达95%以上,总损失率不超过4%,其中:挂枝损失0.8%;遗留棉1.5%;撞落棉1.7%;含杂率在10%以下。
4.脱叶催熟剂必须在采收前18—25天进行,且气温一般稳定在18—20℃期间的前期进行较为适宜。
5.机械采收完毕后,要进行人工清田,以便减少损失浪费,等连队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作业。
二、作业前的田间准备1.收获前5—7天对田间进行实地调查:①首先查看通往被采收条田的道路、桥梁宽不小于4m,机器通过高度不小于4.5m。
②棉花的脱叶率、吐絮率是否达到规定要求。
③条田毛渠、田埂是否平整,达到技术要求。
④地块墒度是否适宜,是否有影响机车行走因素。
⑤彻底清除田间残膜。
精心整理 页脚内容 机采棉技术的试验与推广 摘要:机械收获是制约棉花(gossypiumhirsutuml.)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机采棉技术的应用能有效解决这一难题。介绍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机采棉技术的背景,阐述了机采棉生产的试验,对机采棉技术的推广应用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关键词:棉花(gossypiumhirsutuml.);机采棉技术;收获 experimentandapplicationofcottonharvestingmechanizationtechnology liuxiang-xin1,yanxiang-hui2,zhouya-li1,lisheng-jun2,zhaoyan1 (1.academicinstitutionofmachineryandequipment,xinjiangacademyofagriculturalandreclamationscience,shihezi832000,xinjiang,china;2.agricultureinfrastructureofxinjiangproductionandconstructioncorps,urumqi830002,china) abstract:machineharvestingisoneofthelimitingfactorsofachievingfullmechanizationofcottonproduction.itcouldbeovercomebyutilizingcottonharvestin精心整理 页脚内容 gmechanizationtechnology.thebackgrou
ndofcottonharvestingmechanizationtechnologyinxinjiangproductionandconstructioncorpswasintroduced;theexperimentofcottonharvestingmechanizationwasdiscussed;theextensionandimplementationofcottonharvestingmechanizationtechnologywasanalyzedandsummarized. keywords:cotton(gossypiumhirsutuml.);cottonharvestingmechanizationtechnology;harvest 棉花(gossypiumhirsutuml.)收获是棉花生产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耗费劳力最多的作业环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农业方面具有高度机械化的大农业特点,目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程度为89%,排在全国前列;但是棉花生产机械化程度仍偏低,收获机械化率仅为40%,主要还是依靠人工采摘。人工采摘生产效率低,收获期长,用工量大,投入费用高[1]。 在棉花收获期内,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每年拾花工的数量巨大,流动人口的增加还会带来许多社会经济问题。拾花劳力不足、生产成本高已成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乃至全国棉花产业发展的“瓶颈”,要摆脱棉花采摘对劳力数量的依存关系,棉花收获机械化势在必行[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在3~5年内基本实现除制种棉以外的棉花的机械化收获。 1机采棉技术实施基础 精心整理 页脚内容 国家对棉花收获机械化问题一直比较重视,起步也较早。1953~1964
年,我国曾在北京、新疆、江苏、辽宁、安阳等地试验过前苏联的cxm-48、cxm-48m及xbc-1.2型垂直摘锭式采棉机,由于轧花厂没有合适的清花设备配套,含杂质多的机采子棉无法符合收购的要求而未能用于生产。在此期间我国的技术人员还研制了气吸和气吸振动式采棉机,并在新疆仿制建立了机采子棉清理加工试验车间,经部分批量试验表明:经过机器采收的子棉,清理加工后皮棉质量仅有少许下降,对纺纱无明显影响。 1989~1993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组织新疆农垦科学院、新疆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在农八师148团二队对引进的前苏联全套棉花田间生产机械化设备进行综合试验,该套设备中包括cmx-2.8垂直摘锭采棉机、棉桃收获机、净棉机等10台(套)机械,使我国首次从农业机械工程的角度全面认识和实践棉花生产机械化。通过近3年的试验,消化吸收了棉桃收获机、净棉机等机具,并结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际,探索了人工快采棉采摘方法和清理加工工艺及设备配套方案,在南北疆部分植棉农场进行了试验。 通过该项目的实践,广大技术人员认识到:棉花收获机械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从采收机械入手,难以实现棉花收获机械化,只有走综合技术配套的道路,才能逐步实现棉花收获机械化。 2机采棉技术生产试验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投资3000万元,立项实施“兵团机采棉引进试验示范项目”,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确定项目实施方案。从适合机采的棉花品种选育到机采棉的棉花种植模式、田间管理、化学脱叶催熟、采棉机国产化设计、新型采棉机引进试验、机采棉清理加工工艺、配套设备、皮棉质量标准等环节全面开展试验研究,系统研究了棉花收获机械化问题[3]。 精心整理 页脚内容 成立机采棉试验项目领导小组、项目办公室和3个专业技术执行和研究小组。
首先在试验区先后引进了6台采棉机(美国迪尔9965型1台,9970型3台;凯斯2555型2台等自走式五行采棉机)进行田间试验;其次,通过原国家经贸委和机械部立项,新疆联合收割机厂生产的4mz-3型自走式采棉机和4mz-2型背负式采棉机各1台,在项目试验区进行了机采试验;第三,在8团建成了美国拉姆斯公司清理设备与国产轧花机、打包机配套的机采棉加工厂1座;进行各种栽培方式的试验,并改制了播种机,研究出了680mm+80mm或660mm+100mm的配置模式,适应采棉机的采收,并保证单产水平不降低;在脱叶催熟试验方面,做了多种药剂配比和喷施时间的对比试验,取得了落叶催熟较好的效果;在品种选育、栽培管理模式、脱叶配方等方面进行了大量试验[4];在国家权威机构进行机采棉花检测,并在纺织厂进行纺纱试验,确认机械采收棉花对棉纤维品质没有明显影响[5]。“兵团机采棉引进试验示范项目”的实施,吸引了国内外许多知名企业积极参与,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先进的技术装备,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棉花收获机械化的应用进程。项目实际运行5年,进展顺利[6]。 3机采棉技术的推广应用 2000年12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始在农一、二、三、五、六、七、八、十、十三师等9个主要植棉师中条件较成熟的团场开展机采棉技术推广工作,扩大了试验成果[7-9]。 2001~2010年,全兵团按机采模式种植棉花累计223.36万hm2,改造和购置机采棉播种机2594台。形成了适应南北疆不同气候特点和作业期棉花脱叶作业规范,脱叶催熟剂“脱落宝”的喷施技术已被多数机采棉团场熟练掌握,脱叶成本降低30%左右。 精心整理 页脚内容 机械采收面积累计74.13万hm2,各师及机采棉专业服务公司购买采棉机708台,其中迪尔采棉机333台,凯斯采棉机182台,贵航平水采棉机193台。采棉机实际操作人员已达1200余人,初步形成了国有民营、股份经营以及个体经营的采棉机作业经营模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现有机采棉清理加工生产线114条,其中全套国产生产线68条,全套引进生产线3条,国产与引进配套生产线43条。 目前机采棉清理加工工艺日趋完善,加工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达到手摘棉质量2级。 4机采棉技术试验与推广总结 4.1高产种植技术基本成熟 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研究出了适合棉花机械化采收与栽培的模式,该模式能保证棉花单产稳定在300kg左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总结试验成果,编写了《兵团机采棉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和《机采棉农艺栽培技术标准》。 4.2基本形成机采棉技术体系 在多年试验和大面积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化学脱叶催熟地面机械喷施、飞机喷施以及人工地面喷施技术相结合的棉花化学脱叶催熟技术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脱叶剂的选择、脱叶剂喷施方式、喷施脱叶剂的时间、脱叶剂的用量、脱叶剂喷施质量、机采时间等主要内容。 4.3采棉机作业质量要求规范化 通过大面积生产实践,棉花种植行距配制、棉花品种选择、适时采收、行走路线制定、脱叶催熟剂喷施、机械采收后清田等农业技术要求进一步规范,作业前精心整理 页脚内容 田间准备、作业机械技术准备、机械作业及人员组织、作业质量检查验收、安全
技术要求、采棉机作业质量要求也进一步规范。 4.4清理加工工艺得到优化 机采棉清理加工技术是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中关键的一环。对机采棉皮棉加湿技术进行初步试验后,取得了基础性研究成果;组织编写了《机采棉清理加工工艺及操作规程》等技术规程。 4.5棉花生产机械设备研发能力增强 近年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主研发了自走式采棉机、袖筒式高架喷雾机、机采棉清理加工设备等与机采棉技术配套的机械设备[10],为我国农业机械制造业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促进了行业的技术进步。 参考文献: [1]周亚立,李生军,刘向新,等.棉花收获机械化在兵团的应用及推广前景[j].新疆农机化,2006(6):6-8. [2]周亚立,刘向新.棉花采收机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应用[j].农业机械,2005(8):66-67. [3]周亚立,梅健,刘向新.论影响机采棉技术推广的原因和对策[j].新疆农机化,2004(4):44-45. [4]李生军.机采棉工程建设的效益分析及推进对策[j].新疆农垦经济,2006(10):38-40. [5]李生军.搞好机采棉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植棉机械化[j].新疆农机化,2006(3):4-5. [6]《中国棉花加工》编辑部.机采棉生产技术催促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j].中国棉花加工,20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