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与竞争力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376.24 KB
- 文档页数:4
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服务贸易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被提出以来,服务贸易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日益成为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国服务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已经成为服务贸易国际市场上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但我国服务贸易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了很多问题。
因此,对我国服务贸易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对策研究一、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一)进出口总额分析2000-2010年我国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从2000年的660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3624亿美元,十年间增长了5.5倍,年增长率达到了18.6%。
2010 年的服务贸易总额在经历2009 年的低谷之后,实现了较快增长,比2009 年增长26.4%;服务贸易进口居世界第三位,出口居世界第四位,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四。
虽然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比较快,但由于起步较晚,发展规模和水平与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二)进出口差额分析近些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在快速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服务贸易一直都处于逆差状态,这与我国货物贸易的发展很不平衡。
2000-2010年间我国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且逆差规模成逐步增大的趋势。
特别是,2008年后,逆差金额增加到百亿美元,2009年更是接近300亿美元。
根据wto数据分析,1980~2010年,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收支一直保持着明显的顺差状态,而且服务贸易的顺差还在逐年增加。
(三)行业结构分析1.出口行业结构出口行业的结构不仅可以反映出我国经济结构是否合理,还可以推断出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潜力。
2000-2010年各行业出口额占服务贸易总出口额比重中,三个比较大的项目是旅游、其他商业服务和运输,比重分别为26.9%、20.9%和20.1%,合计占我国服务贸易总出口的67.9%。
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服务产业上,我国经济与货物贸易的高速发展并没有推动我国服务贸易的转型,知识与技术密集型服务行业的发展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及问题分析一、服务贸易概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和国际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国际服务贸易异军突起,全球服务贸易出口额由1980年的3600亿美元扩大到2006年的27100亿美元,26年间增长了7.5倍,占世界贸易出口的比重也由1/7上升到了1/5,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呈现出超过货物贸易的趋势,并逐步成为衡量一国贸易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改革开放以来,在货物贸易强劲增长的支持下,我国的服务贸易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
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地位不断上升。
服务贸易总额由1982年的46亿美元上升到2006年的1917.5亿美元,增长了41.7倍,年均增长率超过了17%,高于同期货物贸易的增长速度,也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和全球服务贸易的平均增长速度。
1997年以来的10年间,服务贸易增长的势头更加强劲,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6.7%。
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在全球服务贸易出口国中的排位也由1982年的第28位上升到2006年的第8位,成为服务贸易出口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服务贸易的高速发展对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出口贸易结构和提升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已逐步显现。
但是,近年来我国的服务贸易始终处于逆差状态,服务贸易的结构也不尽合理,传统劳动密集型的消费者服务中品质优秀的服务产品的竞争优势没有得到更好的提升,更具有现代意义的作为中间投入品的生产者服务还不能适应服务贸易发展的要求。
因此有必要对我国服务贸易结构和贸易竞争力的状况进行深入地分析。
(一)服务贸易概念的界定、分类及数据来源按照WTO之《服务贸易总协定》(GA TS)的定义,服务贸易主要包括以下4种模式:(1)过境交付。
指从一国境内向另一国境内提供服务,如信息咨询、电讯、卫星服务等;(2)境外消费。
指在一国境内向其他国家的消费者提供服务,如国际旅游、国际教育等;(3)商业存在。
指一个国家通过在另一个国家境内建立商业机构提供服务,如外资服务业企业;(4)自然人流动。
第33卷第5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V ol.33 No.5 2012年5月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y.2012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其国际竞争力定量分析蔡诚羡(湖南农业大学 东方科技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摘 要: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服务贸易在国际经贸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已逐渐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论文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结合我国当前服务贸易的现实情况,利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优势指数以及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这三种较为常用的评价指标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最后给出了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2)05-0109-04一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一)发展迅速,但服务贸易总体水平仍较低且常年逆差2008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3044.5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21.3%,增幅回落9.6个百分点。
据世界贸易组织(WTO)发布的2008年世界贸易状况以及2009年前景展望报告所示,2008年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72000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11%,增幅较上一年下降6个百分点。
由此看来,尽管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的严峻形势,中国服务贸易的增速仍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然而不容忽略的是,我国服务贸易从1999年开始一直处于逆差状态,且总体呈现扩大的趋势。
从服务贸易逆差的来源构成来看,主要的逆差项目集中在运输、保险、专有权利特许费和咨询等项目。
(二)服务贸易出口额占贸易总出口的比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世界其他主要国家服务贸易出口占比情况进行比较,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所占份额不仅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还落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其服务贸易出口额占贸易总出口比重达到35.2%,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摘要:本文着眼于中国近年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额,通过对贸易竞争优势及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的计算,分析了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水平。
可以看出,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薄弱,但正在逐年提高,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
本文也分析了影响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
最后提出提高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对策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自由化,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逐步兴起,世界经济服务化趋势十分明显。
服务贸易正逐步赶上并将最终超过货物贸易居于主导地位。
在服务贸易当中,金融服务贸易又因金融业的巨大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备受世人关注。
一、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发展现状金融服务贸易是指由一成员方的金融服务贸易提供者向另一成员方提供的任何与金融有关的服务①。
学术界常用的评价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指标有: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一)贸易竞争力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也称TC指数,指一国某一产业或商品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即:TCit=(EXit-IMit)/(EXit+IMit)其中,TCit为目标国第t年在服务贸易i部门的竞争优势指数;EXit为目标国第t年在服务贸易i部门的出口额;IMit为目标国第t年在服务贸易i部门的进口额。
该指数的优点在于作为一个与贸易总额的相对值,剔除了通货膨胀、经济膨胀等宏观总量方面波动影响,无论进出口绝对值是多少,它均介于-1和1之间,因此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间是可比的。
若TCit大于0,说明该国第t年在服务贸易i 部门具有竞争力,TCit小于0,则该国第t年在i部门不具竞争力。
数据的绝对值越大,说明该国该产业竞争力越强(大于0)或越弱(小于0)。
本文采用1997—2009年上半年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数据,测算贸易竞争力指数得出,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除2001年外一直小于O,说明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非常弱。
论文题目: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研究学生姓名:刘珍院系:工商管理学院专业班级:国际商务二班指导教师:李玉辉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一、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 (3)(一)服务业的跨国转移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 (3)(二)世界服务贸易结构调整加快,新兴服务贸易快速增长 (3)(三)服务外包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3)(四)国际服务贸易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其结构不断优化 (3)(五)国际服务贸易的地区分布不平衡 (4)二、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5)(一)服务贸易总量分析 (5)(二)服务贸易结构分析 (5)三、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对策 (6)(一)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提升中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6)(二)推进新兴服务贸易出口,优化服务贸易结构 (6)(三)积极培育国内服务外包市场 (7)(四)加强服务贸易的立法工作 (7)(五)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我国服务贸易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 (7)四、结束语 (9)五、参考文献 (10)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研究摘要: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这些新趋势对世界各国的经贸发展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要辨证地看待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既要看到机遇中存在的挑战,也要看到挑战中蕴藏的机遇。
我们必须树立全球战略意识,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国内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和更有利的条件。
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国际大都市发展的经验证明,在服务贸易领域,以新兴服务产业和技术含量高的服务产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可以形成后发优势,实现跳跃式增长。
因此,建议中国相关政府部门有针对性地制定服务贸易的促进和保护政策,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推动服务贸易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中国;发展;国际服务贸易;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外贸易政策。
正文:在国际服务贸易不断增强的大趋势下,中国服务贸易不论从总量和结构方面都居于弱势地位,本文在基于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
浅谈辽宁省服务贸易的现状与优势服务贸易作为当今国际贸易中发展迅速且极具潜力的领域,对于地区经济的增长和结构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辽宁省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在服务贸易方面也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辽宁省服务贸易的现状呈现出多方面的特点。
首先,从规模上看,近年来辽宁省服务贸易总额不断增长,但与一些沿海发达省份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在服务贸易的结构方面,传统服务行业如运输、旅游等仍占据较大比重,而新兴服务行业如金融、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的发展相对滞后,但增长速度较快。
在运输服务领域,辽宁省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交通网络,拥有大连港、营口港等重要港口,以及众多的铁路和公路运输线路,使得运输服务在服务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随着全球运输市场的竞争加剧,辽宁省的运输服务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需要提高运输效率、降低成本,以提升竞争力。
旅游服务方面,辽宁省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如大连的海滨风光、沈阳的历史古迹、鞍山的千山等。
旅游业的发展为服务贸易带来了一定的收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旅游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旅游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旅游产品的创新性不足等。
金融服务领域,辽宁省的金融服务体系在不断完善,但与国内金融发达地区相比,金融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仍有待提高。
在信息服务方面,虽然辽宁省的信息技术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在服务贸易中的占比相对较小,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提高信息技术服务的国际化水平。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的服务行业,在辽宁省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但在创意设计、品牌推广、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制约了文化创意服务贸易的发展。
辽宁省在服务贸易方面也具有诸多优势。
其一,地理位置优越。
辽宁地处东北亚经济圈的关键位置,是连接东北和华北的重要通道,拥有众多的港口和边境口岸,便于开展对外贸易和服务交流。
其二,工业基础雄厚。
作为老工业基地,辽宁省在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领域拥有强大的产业基础和技术实力。
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我国服务贸易虽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与以美国为代表的服务贸易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本文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这3个指标分别对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历史纵向分析的同时,还将选取美国、英国、德国和法国这几个服务贸易出口前四位的国家进行横向比较。
(一)国际市场占有率国际市场占有率(简称MSI)是衡量一国(或地区)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一个基本指标,指的是一国(或地区)某种商品或服务的出口总额与该商品或服务的世界出口总额之比。
该指标反映的是一国(或地区)该商品或服务出口的整体竞争能力,比例越高说明出口竞争力越强。
计算公式为:MISij=Xij/Xwj。
其中,MISij表示i国j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Xij表示i国j产品的出口总额,Xwj表示世界j产品的出口总额。
纵向来看,如图3所示,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总体一直保持着不断增长的趋势,但是我国所占的国际市场份额至今仍然比较小,到2012年也只有4.38%,这与我国货物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相去甚远。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服务出口缺乏强有力的支撑,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
横向来看,如表1所示,中国作为服务贸易出口排名第五的国家,与前四名的国家相比,其国际市场占有率与法国相当,比德国和英国稍弱,但与排名第一,国际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两位数的美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从具体的服务行业来看,呈现出两大特征:第一,我国除了运输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稍高于英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高于德国和英国之外,其他各项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均低于前四名的国家;第二,与服务贸易出口前四名的国家相比,尽管我国在各个服务行业均不具有竞争优势,但不同服务部门与其他四国的差距却不尽相同。
如果说我国在传统服务行业中的运输和旅游服务与占比最高的美国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的话,那么高附加值服务行业如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金融服务以及通讯服务中,我国与其他四国尤其是美国的差距就是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