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40.21 KB
- 文档页数:5
发达国家服务贸易论文近年来,全球服务业呈现出快速的增长趋势,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达国家在服务贸易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国也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提高自身在服务贸易中的竞争力。
本文将从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现状、国际竞争力、政策和案例等多个角度分析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一、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现状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主要包括商业服务、金融服务、旅游服务、教育服务、医疗保健服务、科技服务等。
数据显示,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了50%以上,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
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看,服务贸易已经占据了国际贸易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主要由跨国公司来主导,这些公司通过海外投资,跨国并购等方式将服务贸易国际化。
同时,发达国家还通过在国际上加强服务贸易合作,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等方式来促进本国服务贸易发展。
二、发达国家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发达国家在服务贸易领域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丰富的服务产品:发达国家的服务商拥有更加丰富和高品质的服务产品,能够提供更为个性化、差异化和高附加值的服务。
2. 先进的服务技术:发达国家的服务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能够提供更为高效、便捷和安全的服务。
3. 创新的服务模式:发达国家的服务商不断进行服务创新,能够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服务模式和经营策略。
4. 良好的服务信誉:发达国家的服务商具有较高的服务信誉,能够为客户提供稳定、可靠的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
三、发达国家服务贸易的政策和措施为了提高自身在服务贸易中的竞争力,发达国家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服务贸易政策和措施。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服务贸易领域的国际合作,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促进双方服务贸易流动。
2. 改善服务贸易环境,降低服务壁垒,促进服务自由化和开放化。
同时,加强服务知识产权保护,保障服务商的权益和利益。
3. 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加强技术研发,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摘要: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相关研究,以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前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概况,探讨了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全文是笔者长期研究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国际旅游贸易竞争力对策旅游服务贸易是指一国(地区)旅游从业人员向其它国家(地区)的旅游服务消费者提供旅游服务并获得报酬的活动,既包括外国旅游者的入境游,即国际收入游,又包括本国旅游者的出境游,即国际支出游。
按WTO服务贸易理事会国际服务贸易分类表,旅游及相关服务包括:宾馆与饭店、旅行社及旅游经纪人服务社、导游服务以及其它。
1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概况1.1 世界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旅游业是当今世界服务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生活质量提升而获得持续增长的产业;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带来其国际交换范围和程度的扩展,旅游服务贸易增长势头迅猛,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占有愈益重要的份额。
据统计,2007年世界旅游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为8620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6.5%,比2006年下降1.3个百分点。
旅游服务出口增长率为14%。
旅游收入增长呈现停滞,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而亚洲地区出口方面有所增长,但在进口方面,旅游支出的增长要低于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
在北美洲地区,由于受美国经济减速影响,刺激了加拿大人在美国的旅游支出。
中南美洲地区,2007年服务进口增速快于出口,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的旅游支出约增长了25%,是旅游收入增长的2倍。
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显示,在未来几年里国际旅游服务贸易任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2010年全球国际旅游人次将达到10亿人次,2015年12亿人次,2020年16亿人次,2020年全球国际旅游消费收入将达2万亿美元,届时国际旅游人口将占世界总人口的3.5%,旅游服务贸易将在全球经济结构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摘要:本文着眼于中国近年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额,通过对贸易竞争优势及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的计算,分析了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水平。
可以看出,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薄弱,但正在逐年提高,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
本文也分析了影响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
最后提出提高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对策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自由化,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逐步兴起,世界经济服务化趋势十分明显。
服务贸易正逐步赶上并将最终超过货物贸易居于主导地位。
在服务贸易当中,金融服务贸易又因金融业的巨大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备受世人关注。
一、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发展现状金融服务贸易是指由一成员方的金融服务贸易提供者向另一成员方提供的任何与金融有关的服务①。
学术界常用的评价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指标有: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一)贸易竞争力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也称TC指数,指一国某一产业或商品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即:TCit=(EXit-IMit)/(EXit+IMit)其中,TCit为目标国第t年在服务贸易i部门的竞争优势指数;EXit为目标国第t年在服务贸易i部门的出口额;IMit为目标国第t年在服务贸易i部门的进口额。
该指数的优点在于作为一个与贸易总额的相对值,剔除了通货膨胀、经济膨胀等宏观总量方面波动影响,无论进出口绝对值是多少,它均介于-1和1之间,因此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间是可比的。
若TCit大于0,说明该国第t年在服务贸易i 部门具有竞争力,TCit小于0,则该国第t年在i部门不具竞争力。
数据的绝对值越大,说明该国该产业竞争力越强(大于0)或越弱(小于0)。
本文采用1997—2009年上半年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数据,测算贸易竞争力指数得出,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除2001年外一直小于O,说明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非常弱。
中曰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对比分析严慧雯摘要: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服务贸易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在亚洲范围内,中国与日本作为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发挥着巨 大的作用,其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对比也备受重视。
中日之间的服务贸易产业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从整体上来说,日本的服务贸 易竞争力要强于我国。
本文对双方发展现状和竞争力进行分析和比较,并总结启示和提出适当建议,希望能够对我国服务贸易 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中国;日本;服务贸易;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752.68 文献标识码:A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一、 发展现状对于我国来说,服务贸易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 速。
“十二五”以来,国家重视服务贸易发展,服务贸易进出口 总额年均增长15.7%,世界排名也由“十一五”末的第四位上 升至第二位。
2011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占全国总出口额 的10.3%,2016年上涨为18%。
2017年上半年,我国的服务 贸易进出口快速增长,进出口总额为2287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9%。
针对改革开放新起点的现状,我国进一步加 强服务贸易的开放发展,促进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体系。
服务 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与农业和制造业相互融合 渗透;国际分工加深,外包情况增多;其创造的出口价值量逐 渐超过制造业。
在现在的中国,服务贸易成为新的经济增长 点,带动经济的整体发展,在此过程中中国也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巩固了自己的经济大国地位。
对于日本来说,服务贸易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演变,形成 了较成熟的体系与结构。
日本作为贸易大国,服务贸易也较 为发达,其出口额一直位居于世界前列。
在日本的国民经济 中,服务贸易占了很大的比重,服务产业已经占国民经济的一半以上。
2000年,其服务贸易总额就已经达到了 1858.5亿 美元,之后也以迅猛的态势不断发展,2007年的进出口额与 1999年相比分别增长了 30.55%和111.91%。
开放战略探索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基于BOP和FATS统计的分析黄满盈 邓晓虹内容提要 本文选择了中国等18个经济体,对跨境交付和商业存在两种模式下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主要结论是:1.关于跨境交付的金融服务贸易,中国的竞争力非常差,处于18个经济体的最后一名;2.关于商业存在模式下的金融服务贸易,不论是与东亚经济体相比,还是与 金砖四国 的其他成员相比,中国的金融业都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但与发达经济体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
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了提升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 金融服务贸易 跨境交付 商业存在 国际竞争力作者单位 1.首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系;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中图分类号:F75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64[2010]05-090825-0555一、引 言随着世界服务贸易结构日益向银行、保险等新兴服务部门倾斜,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业所占份额持续下降,而以金融服务等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在服务贸易内部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将大幅上升,未来服务业的竞争焦点也将逐渐由传统服务业的竞争转向以金融服务等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的竞争。
在此背景下,加强对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已开始加强对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如王铁山和冯宗宪(2008)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3个指标,对中国与东亚和世界13个经济体的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1]。
王静(2008)在对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时序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与美国进行了比较研究[2]。
李伍荣和禹响平(2008)对中日韩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3]。
郑展鹏(2009)运用贸易竞争指数、M ic haely 指数等指标对中国与世界金融服务大国的金融服务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4]。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基于与印度的比较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服务贸易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关键性产业。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经济的崛起使得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不断攀升,为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然而,目前中国服务贸易与印度的服务贸易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在市场准入、专业化能力以及国际品牌塑造等方面。
因此研究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了解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与印度进行比较,探索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路径和前景,对于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国和印度服务贸易的比较研究,探讨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存在问题和优化建议。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中国和印度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包括服务贸易的种类、服务贸易的主要渠道以及中国和印度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等方面。
2. 国际竞争力分析,包括比较双方服务贸易的市场竞争环境、行业、产业链等方面的优劣势比较,探索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优势和劣势,找到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3. 成功经验借鉴,通过对印度和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等)服务贸易的研究,寻找成功经验,为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4. 政策建议,结合前面的研究,提出适合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提高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统计分析和SWOT分析等方法,以系统性和实证性的方法来探讨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三、研究预期成果1. 了解中国和印度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为服务贸易产业界和政府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2. 比较分析中国和印度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找到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瓶颈和优势,为制定服务贸易产业的战略方案提供参考。
3. 分析成功经验,并提出适合我国发展的政策建议,为中国服务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我国服务贸易虽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与
以美国为代表的服务贸易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本文运
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这3个指
标分别对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历史纵向分析的同时,还将选
取美国、英国、德国和法国这几个服务贸易出口前四位的国家进行横
向比较。
(一)国际市场占有率
国际市场占有率(简称MSI)是衡量一国(或地区)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一
个基本指标,指的是一国(或地区)某种商品或服务的出口总额与该商
品或服务的世界出口总额之比。
该指标反映的是一国(或地区)该商品
或服务出口的整体竞争能力,比例越高说明出口竞争力越强。
计算公
式为:MISij=Xij/Xwj。
其中,MISij表示i国j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Xij表示i国j产品的出口总额,Xwj表示世界j产品的出口总额。
纵向来看,如图3所示,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总体一直保
持着不断增长的趋势,但是我国所占的国际市场份额至今仍然比较小,到2012年也只有4.38%,这与我国货物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相去甚远。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服务出口缺乏
强有力的支撑,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
横向来看,如表1所示,
中国作为服务贸易出口排名第五的国家,与前四名的国家相比,其国
际市场占有率与法国相当,比德国和英国稍弱,但与排名第一,国际
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两位数的美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从具体的服务
行业来看,呈现出两大特征:第一,我国除了运输服务贸易的国际市
场占有率稍高于英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高于德国和英
国之外,其他各项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均低于前四名的国家;第二,与服务贸易出口前四名的国家相比,尽管我国在各个服务行业均
不具有竞争优势,但不同服务部门与其他四国的差距却不尽相同。
如
果说我国在传统服务行业中的运输和旅游服务与占比最高的美国相比
存在着较大差距的话,那么高附加值服务行业如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
许费,金融服务以及通讯服务中,我国与其他四国尤其是美国的差距
就是天壤之别。
(二)贸易竞争力指数
贸易竞争力指数(简称TC指数)指的是一国(或地区)某种商品或服务
出口与进口的差额与其进出口总额的比率。
TC指数的取值范围是[-1,1]。
当-1<TC<-0.6时,说明该国竞争力劣势极大;当-0.6<TC <-0.3时,说明该国竞争力劣势较大;当-0.3<TC<0时,说明该
国竞争力劣势较小;当0<TC<0.3时,说明该国竞争力优势较小;当0.3<TC<0.6时,说明该国竞争力优势较大;当0.6<TC<1时,说明该国竞争力优势极大。
计算公式为:TCij=(Xij-Mij)/(Xij+Mij)。
其中,TCij表示i国j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Xij表示i国j产品
的出口额,Mij表示i国j产品的进口额。
纵向来看,如图4所示,自1992年开始我国服务贸易的TC指数就开始进入了负数时代,说明我国从此成为了一个服务贸易净进口的国家。
这一经济数据发生历史性转
折的背后实际上蕴含着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转变。
1992年邓小平南巡
讲话后,我国加大了对外开放的步伐,尽管此时我国服务业的开放程
度还是比较低的,但从此面临更多国外先进服务提供者的竞争已是不
可避免。
而开放搞活所带来的国民收入的增加导致了本国对服务消费
需求的急剧攀升,但此时我国服务业的供给能力还非常弱,因此国内
对服务产品的一部分需求转向国际市场,使得1992年我国服务贸易出
口同比只增长了31.9%,而进口竟同比增长了135.9%,这是导致该
年我国服务贸易首次出现逆差的重要原因。
在此后的20年中,我国服
务贸易的TC指数经历过小幅度的下降,进而上升的阶段,但自2011
年开始这一指数又急剧下滑。
此次TC指数的急剧下滑还是由于服务进
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造成的。
2011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同比增长了7%,而进口同比增长了23.3%,以至于2011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由2010
年的219亿美元急速增加至549亿美元,到2012年继续攀升至897亿
美元。
如表2所示,总体来看,服务贸易出口前五位的国家中我国是
贸易竞争力最弱的国家,英国和美国的TC指数均大于等于0.2,法国也是正值,德国是-0.07,略小于0,而我国是-0.19。
由此可见,
我国与其他四国之间的确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对于这种差距的描述也
只能说是英、美、法国服务贸易竞争力优势较小,我国服务贸易竞争
力劣势较小而已。
而这种竞争力的差距在不同服务行业间表现的程度
却不尽相同。
较为突出的服务行业有:第一,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
其他四国在这一项上的TC指数均为正数,说明他们均具有国际竞
争力,美国甚至高达0.5,而我国竟是-0.89,国际竞争力劣势极大。
当然,在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项目中出现巨额逆差一定程度上说
明了我国加入WTO之后在知识产权方面保护有力,得到了国外企业的
广泛认可,因此他们对华的技术输出规模不断扩大。
然而,更重要的
是反映出我国国内企业技术引进的依赖性很强,说明我国的自主创新
能力还十分缺乏。
第二,金融服务。
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TC指数是-0.01,说明我国金融业处于世界平均水平,似乎不存在竞争劣势。
但
与其他四国尤其是英国和美国相比,这一项目上的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
造成这一差距的原因主要是我国金融机构开展的国际业务还处于
较低层次,以低端产品为主,参与国际竞争时间较短,竞争意识也不强,服务上也无法与国际跨国银行巨头匹敌。
第三,保险服务。
我国
保险服务的TC指数为-0.72,表明我国保险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劣势
极大。
这除了与我国保险企业总体实力较弱有关之外,还与我国货物
贸易巨额的对外贸易顺差息息相关。
由于我国70%以上的出口合同都是按FOB术语成交的,因此导致了传统海运保险业务的大量流失。
第四,运输服务。
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TC指数为-0.38,竞争劣势较大。
运输服务贸易逆差一直是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
产生逆差的
原因一方面是我国运输企业能力较弱,另一方面是我国的运输业对外
开放度较高,有来自国外运输企业的激烈竞争。
第五,旅游服务。
我
国旅游服务贸易TC指数-0.34,虽然不是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最弱的
行业,但却在2012年超过运输服务业成为我国服务贸易逆差最大的行业,逆差额从2011年的241.2亿美元飞速增至2012年的519.5亿
美元,这主要归因于我国出境旅游市场快速增长以及国外旅游客源市
场的低迷。
(三)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简称RCA指数)指的是一国(或地区)某种商品或服务占该国出口总额的份额与该种商品或服务占世界总出口份额的比重,计算公式为:RCAij=(Xij/Yi)/(Xwj/Yw)。
其中,RCAij表示i
国j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Xij表示i国j产品出口额,Yi表
示i国商品和服务产品的出口总额,Xwj表示世界j产品出口额,Yw
表示全世界商品和服务产品的出口总额。
通常认为,如果RCA指数大
于2.5,则表明i国j产品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如果RCA指数介
于1.25-2.5之间,则表明i国j产品具有较强的国竞争力;如果RCA介于0.8-1.25之间,则表明i国j产品具有中度的国际竞争力;如果RCA指数小于0.8,则表明i国j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
从图
5可以看出,我国服务贸易总体的RCA指数一直是低于0.8的,表现
出较弱的国际竞争力,当然其中也经历过一些起伏。
可最让人关注的是,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RCA指数并没有明显提升反而呈
现稳中略降的态势,这说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增幅还没达到世界服
务贸易出口增幅的平均水平。
相比而言,如表3所示,服务贸易出口
前四位国家的服务贸易RCA指数大大高于我国,英国、美国和法国的
RCA指数均高于1.25,表明这三个国家的服务产品均具有较强的国
际竞争力,德国的RCA指数也超过了0.8,具有中度的国际竞争力。
从具体的服务行业来看,我国所有服务行业的RCA指数均在0.8以下,所以我国没有任何一个服务行业具有竞争优势。
但相对而言,我国在
运输、旅游这些传统服务行业上的竞争劣势较小,在专有权利使用费
和特许费、金融服务和通讯服务等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行业竞争力极弱,而这些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行业对于其他四国来说很多都是他们
的优势行业,竞争力非常强。
通过分析,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现
状可以总结成以下几点:第一,整体竞争力弱,且发展趋势不容乐观。
我国作为GDP位列全球第二的经济大国,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低,且由于我国服务企业整体供给能力弱,以至于加入WTO对于我国
服务贸易出口潜力的激发远远不及进口,因此导致用TC指数和RCA指数衡量的我国近年来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反而向着恶化的方向发展;
第二,没有优势突出的服务行业。
我国各类服务行业均不具有国际竞
争力,资本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服务行业的竞争劣势尤为突出。
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