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贸易总体以及各行业的TC指数和NRCA指数的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221.77 KB
- 文档页数:3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重要的一部分。
按照显示比较优势、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服务贸易市场占有率这些经济指标分析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服务贸易竞争力,并针对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改进的政策。
关键词:服务贸易竞争力;竞争优势;均衡发展随着世界经济向服务业倾斜,服务贸易日益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服务技术的进步和现代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世界服务贸易结构正进一步朝着技术、知识密集型方向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取得很大的发展。
1985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仅为55.79亿美元,而2007年上半年为1 142亿美元。
但是,我国服务贸易与世界整体发展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服务贸易的结构还不合理,国际竞争力不强。
一、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一)显示比较优势(RCA)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简称RCA)是指一个国家的某种产品出口值占该国出口总值的份额与该种产品的世界总值占所有产品的世界出口总值的份额的比率。
它反映某种产品在世界出口贸易中的竞争强度和专业水平。
用公式表示为:RCA=Xij/Xit/Xwj/Xwt 。
在公式中,RCAij表示i国j商品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ij>0);Xij表示i国j中商品的出口值(Xij>0);Xit表示i国所有商品的出口值;Xwj表示世界j 种商品的出口总值;Xwt表示世界所有商品的出口总值。
如果RCA>2.5,则表明该国服务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如果1.25 由上表可知,中国旅游服务出口在1997―2005年的10年间其RCA指数都处于0.8以下,这表明我国的服务竞争力弱,且有下降的趋势。
(二)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rade Competitive Index)表示已过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TC=(Xit-Mit)/(Xit+Mit)。
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比较摘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服务贸易迅速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本文通过对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的国际比较、TC指数的国际比较、服务业占GDP比重的国际比较来说明对我国服务贸易在国际上所占的份额、所处的地位与我国货物贸易相比较是很滞后的,进一步与国际上其他贸易大国的服务贸易相比较更是落后很多。
关键词:服务贸易国际比较TC指数对策建议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服务贸易以年均接近20%的速度迅猛发展,远远超过了货物贸易的发展速度,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5年,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服务业产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左右,少数几个国家已达到了80%,在世界GDP总量中,服务业产值也已超过了60%。
入世后的几年里,我国的对外贸易也取得的迅速的发展,2004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均位居世界排名第三,中国跻身世界贸易大国之列;但与此同时,我国的服务贸易却出现了近97亿美元的逆差。
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占贸易出口总额9%的现有水平,远低于19%的世界平均水平。
因此我国的服务贸易纵向来看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横向地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一、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的国际比较一个国家(地区)服务贸易整体国际竞争力强弱直接表现为其服务贸易出口在世界市场上占有的位置与份额,即国际市场占有率。
表1为1997年-2005年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及其出口额在国际上的排序与占有份额,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服务贸易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了WTO以后,服务贸易的进出口额更是取得了显著的提高,服务贸易的地位也明显提高,世界排名由1997年的15位上升到2005年的8位,但我们在看到这些可喜的成绩的同时也会发现,虽然我国的服务贸易进出额的数量不小,但出口额在世界上的份额却很小,2005年仅占到3.3%,而排名前四位的美国为114.6%、英国为7.6%、德国5.9%、法国4.7%。
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综述(一)提要:本文总结常用来测度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指标及各位学者建立的评价体系,综述当前中国服务贸易现状及影响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最后总结各位学者关于提升竞争力的对策.关键词:服务贸易;竞争力评价体系;综述一、引言判断一个国家经济是否发达一个重要指标是服务产业占GDP 的比重。
目前,发达国家这一指标已达70%~80%,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为40%,而中国的服务产业占GDP的比重只有35%。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服务业终将占据一席之地。
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加,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问题开始引起关注。
研究者们大多是从三个方面对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研究的。
首先利用各种指标测度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现实水平;其次分析影响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最后针对这些指标和影响因素提出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建议.二、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测度对于测量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指标有很多.只因各学者采用的不同,或选择单一的指标,或将各种指标混合使用建立一个评价体系,选择不同的指标,各种指标联系的方式不同,建立的评价体系也不同.(一)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又称贸易专业化系数,TSC或TC)。
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是指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其作为一个与贸易总额的相对值,剔除了通货膨胀、经济膨胀等宏观总量方面波动的影响,它介于±1之间,该指数值为1表明该国完全出口专业化,服务贸易有很强的竞争力,当比值为-1时,表示完全进口专业化,服务贸易竞争力很弱.(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是美国经济学家Balassa于1976年提出的,又称为“相对出口绩效指数”,用来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服务出口与该国总出口的比值相对于世界该指标的状况。
其计算公式为:RCA=(Xij/Y)i(/Xwj/Yw),其中Xij表示i 国j种产品出口额,Yi表示i国全部产品出口额,即包括商品出口额与服务贸易出口额,Xwj表示世界j种产品出口额,Yw表示全世界产品出口额。
我国服务贸易现状分析摘要:文章通过对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的现状透视,针对我国服务贸易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各个不同角度的观察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制约因素进行一一破解,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服务贸易;竞争力;贸易结构一、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透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服务贸易迅猛发展。
2007年的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指出,随着世界产业结构升级和国际产业转移,服务贸易作为服务经济发展的标志之一,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和投资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
入世后,中国全面履行了加入WTO时所做的开放服务的承诺,向外资开放了100多个服务贸易部门,服务贸易各领域吸引外资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从1982年到2007年,我国的服务贸易进、出口额都成倍增长,进出口总额由44亿美元激增到2509亿美元,占世界比重由0.6%升至4.0%,已经跻身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前十之列。
但从我国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服务贸易一直呈逆差状态,所占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围绕9%上下波动,远低于主要服务贸易国甚至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不同服务贸易行业竞争力可以分成3类:第一类是建筑服务业, TSC指数为正数,RCA指数大于0.8,具有中等程度的国际竞争力;第二类是旅游、其他商业服务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服务, TSC指数为正数,RCA指数小于0.8,国际竞争力较弱;第三类是运输服务、通讯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特许使用费和许可费以及个人文化与娱乐服务TSC指数为负数,RCA指数远低于0.8,国际竞争力极弱。
以2006年为例,运输出口210.2亿美元,进口343.7亿美元,逆差达到133.5亿美元,成为我国服务贸易最大的逆差行业;同期旅游业顺差额为96.3亿美元,是我国服务贸易最大的顺差行业。
我国服务贸易整体的TC指数为负,RCA指数小于0.6,表明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较低,处于比较劣势。
因此,找到制约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因素,改变这一现状乃当务之急。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旅游服务贸易是我国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占比重正在下降图1我国旅游服务贸易进出口占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的比重情况(%)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数据计算得出。
如图1所示,2000-2009年,旅游服务贸易占我国服务贸易的很大比重,几乎占达到了1/3-1/2,在我国服务贸易总量中一直排在首位,但从年度变动趋势来看,从2001年开始呈下滑趋势,这与世界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受阻有一定的关联。
旅游服务贸易占我国服务贸易比重由2000年的44.46%下降到2009年的28.68%。
其中出口比重由2000年的53%下降到2009年的32.98%;进口比重由2000年的37.07%下降到2009年的25.19%。
旅游服务贸易平稳高效发展,已成为我国主要创汇产业之一以下两个图表显示了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状况(图2、表1)图2 来华旅游人数单位:万人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表1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进出口情况单位:亿美元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旅游服务贸易292.96 339.49 419.19 408.43 396.75 出口旅游服务贸易217.37 243.19 297.89 361.6 424.16 进口旅游服务贸易75.59 96.30 121.30 46.83 -27.41差额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数据、《中国旅游统计公报》计算得出。
从图2看,来华游客从1980年至1985年增长了1213.1万人,增长了2倍多;2005年至2009年增长了19%,人数却增长了2285.64万人,可见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平稳却高效的发展。
从表1看出,2009年旅游服务贸易总收入为420亿美元,而1978年只有2.63亿美元,增长幅度超过160倍。
由此可见,旅游服务贸易创汇能力正在不断提高,为我国创汇增收做出了很大贡献。
另外,我国的高额贸易顺差一直是富有争议性的话题,而旅游服务贸易存在双面性,即入境旅游可以赚取外汇;出境旅游可以促进居民境外消费,弥补贸易的差额,缓解国际贸易的摩擦。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现状和趋势分析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本文通过对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旨在了解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动态和未来的潜力。
1. 引言国际服务贸易是指跨国经济主体之间购买和销售服务的活动。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产业链的日益紧密,服务贸易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对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分别是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和服务贸易结构。
2.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分析中国的国际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在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中国海关发布的数据,2019年中国的服务贸易进出口额达到1.4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2%。
其中,出口额为8206.7亿美元,同比增长14%;进口额为6573.9亿美元,同比下降9.4%。
可以看出,中国的服务贸易出口额增速较快,进口额则有所下降。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和不断提升的服务质量。
中国不断扩大服务贸易开放领域,特别是在金融、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吸引了更多国际服务需求。
此外,中国服务业的发展也为服务贸易的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服务业占GDP比重逐年增加,服务贸易也得到进一步发展。
3.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结构分析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的结构也在逐步优化。
根据数据统计,中国的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商业服务、旅行服务和运输服务三大类别。
其中,商业服务是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的主导行业,占比超过50%。
商业服务包括法律、会计、咨询、市场营销等一系列专业服务。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国内外企业在市场准入、合规风险等方面都需要专业服务的支持,因此商业服务需求不断增加,从而推动了商业服务贸易的发展。
旅行服务是中国服务贸易的第二大类别。
中国的旅游业发展迅猛,国内外旅游需求不断增长,因此旅行服务贸易呈现出较高的增长势头。
中国服务贸易结构与出口竞争力分析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通信、旅游、保险等服务部门在国际贸易中占据的地位逐渐提升。
为分析近年来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情况,主要采用2009年—2014年中国服务贸易数据,从贸易规模、进口结构和出口结构等角度分析了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特点,并用国际市场占有率(M)、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进行测算。
结果表明,中国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贸易规模相对货物贸易较小,竞争力整体较弱。
最后再根据结果对此提出一些建议。
标签:中国服务贸易;贸易结构;竞争力指数1 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一国市场经济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准。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服务业起步较早,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超过65%。
2013年英国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79.2%,德国为68.4%,而中国服务业起步较晚,该比重只有46.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服务贸易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亦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目前,国际服务贸易有三大基本特点:第一,国际服务贸易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
2014年,世界服务出口总额为4940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2%,其中,发达国家服务贸易出口额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的比重达68.14%。
第二,服务贸易对各国的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占GDP的比重逐年递增。
2013年,德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为6020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157%,比2012年增长了0.7个百分点,对德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第三,服务贸易结构将得到调整。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各个国家经济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打击,但随着经济的复苏,金融、通信等服务贸易也得到了发展,再加之保险、计算机和信息等服务业的稳定发展,传统服务贸易部门,如旅游和运输,在服务贸易中的比重将会下降。
因此,本文将结合中国服务贸易的实际情况,采用2009年至2014年的数据,分析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特点和结构,并利用相关指数测算目前中国的服务贸易是否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再对此提出相应的建议。
2022-2022年中国服务贸易状况分析报告一、2022年中国服务贸易总体状况2022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7130亿美元,同比增长14.6%,增速比2022年提高2个百分点。
其中服务出口2881.9亿美元,增长9.2%;服务进口4248.1亿美元,增长18.6%;服务贸易逆差缩减至1366.2亿美元。
2022年,中国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货物和服务进出口之和)的比重达15.3%,比2022年提高3个百分点;其中服务出口占总出口(货物和服务出口之和)的比重为11.2%,服务进口占总进口(货物和服务进口之和)的比重为20.2%,均比2022年有所提升。
“十二五”期间,中国服务贸易年均增长超过13.6%,服务进出口全球排名不断提升。
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22年中国服务出口与进口增长速度均大幅高于全球水平,服务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全球占比分别达到4.9%和9.6%,服务贸易总额位居全球其次位,其中服务进口额与排名第一的美国差距大幅缩小至320亿美元(按世界贸易组织发布数据计算)。
二、2022年一季度中国服务贸易进展状况2022年一季度,中国服务贸易保持快速增长,进出口总额为1871.1亿美元,同比增长16.3%。
1、服务进口保持较快增长,出口消失下滑2022年一季度,中国服务进口1214.7亿美元,同比增长29.1%,出口656.4亿美元,同比下降1.7%,服务贸易逆差为558.3亿美元。
保险服务、加工服务、维护和修理服务、旅行服务进口均实现快速增长,学问产权使用费、建筑服务、加工服务出口下降明显。
2、旅游服务占比上升,运输服务与建筑服务下滑明显2022年一季度,传统服务中仅旅游服务实现正增长,进出口额达849亿美元,同比大增40.3%,占服务贸易总额的45.4%。
春节假期中国居民出境游火爆,带动旅游服务进口大增64.3%。
运输服务与建筑服务进出口均消失较大程度的萎缩,分别下降19.5%和17.9%,占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进一步下滑。
中国服务贸易进步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息深化,中国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逐渐增加。
服务贸易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市场经济的进步和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析中国服务贸易的进步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中国服务贸易的进一步进步提供参考。
一、中国服务贸易进步现状中国服务贸易的进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达到6200亿元人民币,占据全球服务贸易总数的9.8%。
尤其是在旅游、教育、科技、金融、电信、文化创意等领域,中国服务贸易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和优势。
其次,中国服务贸易结构逐步优化。
服务贸易占比不息提升,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同时,服务贸易的领域和形式也在不息拓展。
传统领域如旅游和文化娱乐服务得到快速进步,同时新兴领域如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等也呈现出良好的进步态势。
此外,随着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服务也开始崭露头角。
二、中国服务贸易进步存在的问题尽管中国服务贸易进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
起首,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服务业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国际市场拓展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
在国际市场上,中国服务贸易产品的竞争力相对较低,有待提高。
其次,服务业开放水平有待提升。
与许多国家相比,中国服务业的市场准入限制较高,对外资进入的限制也较多。
要提高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需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扩大开放范围,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中国市场。
再次,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服务贸易进步相对滞后。
在一些偏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源相对不足,对服务贸易的进步构成了瓶颈限制。
应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服务业的支持力度,提升其服务贸易能力,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协调进步。
三、中国服务贸易进步的对策为了推动中国服务贸易的健康进步,我们可以实行以下对策:起首,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育。
我国服务贸易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服务贸易是以服务为对象的跨境交易,也是全球贸易中最快发展的领域之一。
我国在过去几年中,不断试图推进服务贸易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是相较于其他国家,我国的服务业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进一步提升。
一、我国服务贸易现状分析1. 服务贸易总体概况根据WTO的数据,2019年我国的服务贸易规模达到了6187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8.2%,位列全球第二。
但是,相较于国内生产总值,服务贸易在我国的占比还比较低,只有16.5%。
2. 服务贸易领域我国的服务贸易主要包括商务、旅游、教育、文化、体育、医疗、金融、信息技术等服务领域。
其中,商务服务是我国服务贸易的主要领域,占比超过30%。
在商务服务中,包括包括咨询、设计、技术和职业培训等子行业。
其次是旅游服务和教育服务。
3. 服务贸易发展瓶颈我国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瓶颈主要包括:缺乏优质服务人才、服务质量和水平不稳定、服务业与相关部门的协同度低等问题。
而且策略顶层设计不足,服务贸易体系和机制的完善亟待推进。
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建议1. 加快服务业转型升级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实现由传统服务向高端服务、智能服务的升级,进一步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
2. 加强服务贸易与制度创新完善跨境服务监管、移动支付、人力资本流动等合规和监管框架,同时提高服务贸易标准,增强消费信心。
此外,创新服务业在跨境贸易、技术创新、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等方面,积极探索新的路径,开展服务外包、技术和知识产权输出等创新模式。
3. 建立智能化服务贸易信息平台在全球化背景下,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服务贸易特点的贸易信息化平台,汇集全国服务外包企业的需求和供给信息,并对接国际市场,实现匹配需求和服务定价。
4. 合理利用中国品牌进军全球市场在国际竞争中,‘服务’部分已成为新的竞争焦点,因此,未来中国品牌应该更加关注在服务领域的发展,并推出有特色的服务品牌和服务标准,有效抵消消费者对于高品质服务的需要。
财经论坛Һ㊀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水平评价与比较孙楚佳摘㊀要:文章将我国与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较为发达各国之间进行项目化比较ꎬ从全球角度看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ꎬ运用指标体系ꎬ对竞争力水平进一步评测ꎬ得到更为清楚的定位ꎮ主要运用的是分析性及显示性的指标ꎬ从定性与定量两方面进行评述ꎮ通过与具有较高的服务贸易水平的国家比较ꎬ得出大量的数据ꎬ使得结果对于分析我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水平是高还是低更具说服力ꎮ关键词:服务贸易ꎻ国际竞争力ꎻ水平一㊁分析性评价比较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水平(一)服务贸易开放度的评价与比较服务贸易的开放度ꎬ具体是一个国家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总数额与GDP的百分比ꎬ它主要是用于反映一国服务贸易在开放的国际活动中参与程度的高低水平ꎬ是评价一国的经济对贸易活动依赖程度的指标ꎮSO=(Sx+Si)/GDP(二)服务贸易出口结构指标评价与比较出口结构指的是一国出口贸易中各行业的构成比例ꎮ一国的出口结构是否合理是判断其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的指标ꎮ2018年ꎬ运输服务和旅游服务出口比重在我国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近2/3ꎬ其次是通信服务和建筑约占1/4ꎮ而保险ꎬ金融等其余部门相加之后也不过仅有1%左右ꎮ我国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较为突出ꎬ而主导现代经济的知识㊁技术密集型的服务产业劣势较为突出ꎬ失衡的出口结构严重制约着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和竞争力水平的提高ꎮ所以ꎬ我国应该通过完善出口结构的组成部分ꎬ着力发展高等资源密集型产业ꎬ改善对外贸易结构ꎮ二㊁显示性评价比较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水平(一)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一产业贸易的比较优势ꎬ是测度国际竞争力的一种工具ꎬ于1965年由美国经济学家贝拉 巴拉萨提出ꎮRCA指数是指一个国家在某种产业或产品上的比较优势ꎬ可以用产业或产品在该国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产业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份额之比来表示ꎮ这样可以剔除国家总量波动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ꎬ因而能较好地反映一个国家某一产业或产品的出口在世界水平上的相对优势ꎮ若一国的RCA>2.5ꎬ则表明该国服务贸易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ꎻ若1.25<RCA<2.5ꎬ则表明该国服务贸易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ꎻ若0.8<RCA<1.25ꎬ则表明该国服务贸易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ꎻ若RCA<0.8ꎬ则表明该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较弱ꎮ(二)显示性竞争比较优势指数(CA)沃尔拉斯等人在修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之后ꎬ提出了显示性竞争比较优势指数ꎮ它是指从出口的比较优势中减去该产业进口的比较优势ꎬ从而得到该国该产业的真正竞争优势ꎮ若一国服务贸易的CA>0ꎬ则说明该国服务贸易具有竞争比较优势ꎻ若一国服务贸易的CA<0ꎬ则说明该国服务贸易不具有竞争比较优势ꎻ若一国服务贸易的CA=0ꎬ则说明该国服务贸易自我平衡ꎮCA指数越高ꎬ则该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越强ꎻCA指数越低ꎬ则该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越弱ꎮ(三)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NRCA)贝拉 巴拉萨提出了一个改进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ꎬ即NRCA指数ꎬ指的是用一国某一产业出口在总出口中的比例与该国该产业进口在总进口中的比例之差来表示该产业的贸易竞争优势ꎮNRCA同样适用于分析服务贸易ꎮ若NRCA>0ꎬ则表示服务贸易存在竞争优势ꎻ若NRCA<0ꎬ则表示服务贸易存在竞争劣势ꎻ若NRCA=0ꎬ则表示服务贸易自我平衡ꎮNRCA指数的值越高ꎬ则说明国际竞争力越强ꎻ反之ꎬ则说明国际竞争力越弱ꎮ但是如果把贸易壁垒的影响考虑在内ꎬ那么这种比较优势与真实的比较优势之间可能会有一定的差距ꎮ从整体上看ꎬ2008年至2018年我国服务贸易RCA指数从0.57发展到0.48ꎬ数值均小于0.8ꎬ并且一直在0.5左右波动ꎬ离0.8的水平仍比较远(见表1)ꎮ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比重小于在世界的出口比重ꎬ这表明我国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上不具有比较优势ꎬ国际竞争力较弱ꎮ我国是服务贸易发展落后的国家ꎬ且RCA指数趋于下降ꎬ即使下降的数值不大ꎬ但仍可以表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优势在减弱ꎬ总体来看ꎬ仍处于劣势的地位ꎮ另外ꎬ我国服务贸易CA指数小于0ꎬ说明我国服务贸易并不具有竞争比较优势ꎮ我国服务贸易NRCA指数一直徘徊于-0.04和-0.02之间ꎬ数值小于0ꎬ这说明我国服务贸易处于竞争劣势ꎬ在国际市场上处于较弱的竞争力水平上ꎮ表1㊀2008~2018年中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指数年份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RCA0.570570.540.490.490.470.470.500.490.480.50CA-0.19-0.17-0.17-0.14-0.13-0.15-0.17-0.17-0.17-0.18-0.17NRCA-0.03-0.03-0.03-0.03-0.02-0.02-0.03-0.02-0.02-0.02-0.02参考文献:[1]王斐兰.中国与东盟信息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ꎬ2018ꎬ18(5):57-62.作者简介:孙楚佳ꎬ沈阳师范大学ꎮ58。
第42卷第4期2024年04月对外经贸实务PRACTICE IN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AND TRADEV ol.42No.4A p r.2024一、引言习近平主席在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指出:“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是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
”2022年我国全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8891.09亿美元,同比增长6.67%,其中出口额为4240.56亿美元,增长了8.12%,进口额为4650.53亿美元,增长了5.38%,逆差缩窄至409.96亿美元,这表明我国服务贸易取得了积极的发展态势。
然而,与世界服务贸易的整体发展速度相比,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仍处于偏低水平。
根据UNCTAD 数据库统计,2022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达7.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达到了14.8%。
这意味着我国服务贸易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仍有待提升,需要进一步加大发展力度。
因此,分析我国服务贸易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地位和国际竞争力,对于促进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参照IMF 的《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BPM6)分类,将服务贸易分为加工服务,维护和维修服务,运输,旅行,建筑,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和政府服务12个主要子类别(孟方琳等,2019)[1]。
在经济发展中,国际竞争力通常被用来衡量一国产业的优劣,即通过对一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该产业在世界上的地位,从而为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依据。
本文借助UNCTAD 数据库,参考现有文献的普遍做法,运用MS 指数、RCA 指数、TC 指数和CA 指数,测算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并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
在此基础上,基于熵值法构建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评价2013—2022年间美国、德国、日本、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六国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各服务行业贸易竞争力数据分析与比较研究_服务贸易论文导读::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我们还采用了TC指数来进一步补充和确定。
论文关键词:服务贸易,TC指数,数据分析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从1997年到2010年,服务贸易进口、出口和总量一直呈现稳定增长态势,2010年服务贸易出口总额达1712亿美元,进口总额达1933亿美元。
从1997年到2010年,我国服务贸易持续增长,服务贸易出口平均增长率为26.9%,进口平均增长率为22.94%。
服务贸易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然而在服务贸易量不断扩大的现状下,哪些服务贸易行业是我国的优势领域?哪些是我国的劣势领域?传统服务贸易与新型服务贸易地位状况及发展趋势如何?透过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总量现状的背后,分析各个服务行业的贸易竞争力状况,来客观把握当前我国服务贸易竞争优势的具体布局,细化对服务贸易竞争优势和劣势的分析,从而更加客观认识当前我国各服务贸易行业的竞争力状况。
一、我国各服务行业贸易进出口额比较出口额、进口额是最基本最直观反映各行业服务贸易竞争力水平的数据。
进口额反映了消费者在服务产品上的消费需求能力。
进口额越大,说明对该行业的服务产品需求大、潜力大、市场规模越大,因此本行业的服务产品发展有很好的环境。
出口额反映了服务产品的供给能力及服务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显然出口额越高,证明国际市场对该国服务产品需求越多,说明该国的服务竞争力越强。
同时竞争力强弱是个相对概念服务贸易,利用比重数据即行业服务贸易进口或出口额占全国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能反映行业服务贸易在全国的竞争力地位(宋丽娜,2008)。
从服务部门的出口量看,我们国家主要的服务出口集中在旅游、运输、咨询、建筑、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
2010年旅游服务出口总额为458亿美元,占服务出口总额的26.75%;其他商业服务2010年出口总额为356亿美元,占当年服务出口总额的20.8%;运输服务为106.3亿美元,占服务出口总额的20%;咨询服务为228亿美元,占13.32%;建筑服务为145亿美元,占8.47%;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为93亿美元,占5.43%。
中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分析国贸80902 郁华萍指导老师:谭燕摘要:世界经济的发展除了货物贸易又多了服务贸易这样一个新兴元素,服务业是人力资本密集型的行业,其对于如今的知识经济占主要地位的时代来说,服务贸易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各国竞争的焦点。
然而我国是以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为主的国家,在服务贸易的竞争中还存在很大的不足之处。
自2001年加入WTO之后,我国所面对的竞争更加激烈,使得服务业的发展问题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焦点问题。
这就要求我国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培养新型人才,大力发展服务业,以适应国际经济竞争的需要。
本文从两个比较优势指数出发,计算分析我国服务贸易的整体竞争优势以及分行业的比较优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服务贸易,比较优势,人力资本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economy in addition to trade in goods and services trade is a new element, the service industry is the human capital intensive industry, the knowledge economy is now dominated era, service trade e very naturally bee the focus of global petition. However, our country is mainly in labor-intensive industry country, deficiencies still exist in the service trade petition. Since joining WTO in 2001, our country faced the petition is more intens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bees the focal poin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requires our continuous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cultivate new talents, vigorously develop the service industry,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etition. This article from the two 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overall petitive advantage of China's service trade and parative advantage industry,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proposal.Key words:Service trade, parative advantage, Human capital目录一、服务贸易与比较优势理论概述.......................................1(一)服务贸易基本概念............................................1 (二)比较优势理论概述及其衡量标准................................11.比较优势理论概述.............................................12.比较优势理论的衡量标准.......................................1(三)我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研究现状............................2 二、中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分析...........................................2(一)中国服务贸易的总量分析.....................................2 (二)中国服务贸易与国外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分析.....................3 (三)中国服务贸易各行业的竞争力分析.............................4 三、中国服务贸易目前的比较优势................................... (5)(一)通过TC指数对中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分析.....................5(二)通过RCA对中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分析........................7 四、中国服务贸易的优劣势分析.........................................7(一)我国服务贸易的优势..........................................71. 我国服务贸易总量不断增长....................................72. 新兴服务业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8(二)我国服务贸易存在的不足之处..................................81. 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不强................................82. 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83. 人力资本匮乏................................................8五、发展中国服务贸易的对策..........................................8(一)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国际竞争力................................8 (二)调整与优化服务贸易产业结构..................................9 (三)培养人才,注重人力资本的积累...............................9 (四)建立并完善服务贸易管理体系.................................9 参考文献...........................................................10一、服务贸易与比较优势理论概述(一)服务贸易基本概念人们所进行的各种服务构成了服务业,多种服务业的发展又形成了服务贸易,因此要了解服务贸易,首先必须了解与服务贸易相关的两个概念,即“服务“与“服务业”。
中国服务贸易总体以及各行业的TC指数和
NRCA指数的分析
服务贸易是在新技术革命和新兴产业升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产业结构升级、产业转移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目前,一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已是衡量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随着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和它在各国经济中重要性的日益提高,国际服务贸易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应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本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
一、竞争力指数分析
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 competitive Power Index),即TC指数,是对一国(地区)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时较常使用的测度指标之一,它表示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其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常用于测定一国某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该指标作为一个与贸易总额的相对值,剔除了经济膨胀、通货膨胀等宏观方面波动的影响,即无论进出口的绝对量是多少,它均在±1之间。
指数值越接近0表示竞争力越接近于平均水平;指数值越接近于1则竞争力越大,等于1时表示该产业只出口不进口;指数值越接近于-1表示竞争力越薄弱,等于-1表示该产业只进口不出口。
从上表可以看出,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薄弱。
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一直为负数,这表明中国服务贸易整体上处于比较劣势,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较弱。
但随着近几年各相关部门对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视,2004年以来竞争力指数略有升高,表明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高。
但到了2008年,我国竞争力指数开始下降,表明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在不断下降。
2000-2012年,从各个具体行业上看,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不平衡。
只有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一直保持在正数状态,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近年来旅游业的竞争力呈现出越来越强的态势,成为中国服务贸易的支柱行业。
建筑服务的贸易竞争力指数近5年来才有所改善,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建筑行业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劳动力成本低,使其具有了一定的比较优势。
通信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大多时间内呈现出正数状态,其优势的获得主要是靠国家政策性垄断和服务外包的发展。
在保险、金融、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和电影音像等高附加值的服务贸易领域,贸易竞争力指数绝大多数为负数,反映出中国资本和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水平比较低,特别是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10年间的Tc指数平均值接近-0.88,反映该行业对进口的依赖很大。
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即NRCA指数。
为了反映进口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1989年,贝拉•巴拉萨又提出了一个改进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用一国某一产业出口在总出口中的比例与该国该产业进口在总进口中的比例之差来表示该产业的贸易竞争优势,这一指数称为“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指数值大于0表示存在竞争优势,指数值小于0表示存在竞争劣势,指数值等于0表示贸易自我平衡。
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剔除了产业内贸易或分工的影响,反映了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的影响,因此用该指数判断产业国际竞争力要比其他指数更能真实反映进出口情况。
该指数值越高,国际竞争力越强;该指数值越低,国际竞争力越弱。
如果考虑贸易壁垒的影响,这种比较优势与真实的比较优势可能出现一定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