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中柳儿的形象特征--以咏叹调《主人,请听我
- 格式:pdf
- 大小:970.63 KB
- 文档页数:1
回味经典歌剧咏叹调《主人,您听我说》之“精”、“彩”摘要:《主人,您听我说》是少有的歌剧配角人物的经典咏叹调,本文认为其精炼的人物语言和中西交融的音乐技法是其能成为世界经典的重要依据,并能在回味经典作品之余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图兰朵》;《主人,您听我说》;咏叹调;中西音乐交融《图兰朵》1是普契尼2所创作的歌剧之一,剧本是根据意大利剧作家戈齐的同名剧作改编,其内容是当时西方社会对中国历史文化已有认知的一个缩影,其音乐创作是中西结合的产物,至今广为传唱。
其中《主人,您听我说》这一选段是剧中配角人物“柳儿”的咏叹调,也是这部歌剧最经典的唱段之一,“其人物语言有哪些精妙之处?”,“其音乐创作有哪些出彩之处”,“为何这首咏叹调会成为世界公认之经典?”,“回味经典后又有何思考?”。
精炼人物语言,成功塑造形象以往的歌剧咏叹调都是篇幅较大,语言逻辑相对复杂的,如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的《美妙时刻即将来临》;歌剧《乡村骑士》中的《听我说,妈妈》;歌剧《诺尔玛》中的《贞洁女神》等。
《主》这首咏叹调是全剧中“柳儿”第一次唱段,是她在劝说主人卡拉夫王子不要去见图兰朵公主并应婚时所吟唱的。
首先,就人物角色而言,“柳儿”本身是一个配角,简洁明了的语言符合其人物设定。
其次,语言中暗含戏剧矛盾冲突,仅用简短的四句话将柳儿作为仆人对卡拉夫王子的“忠心”和作为王子倾慕者的“一往情深”双重人物形象交代完整。
第一句“主人,您听我说,您听我说,我真的受不了!心如刀割!”交代了她作为仆人的身份;第二句“流放的路上,你的名字是希望,你的名字是力量!”体现了她爱慕王子并把王子当作自己的精神寄托;第三句“可是你的命运,决定在明天早上,我们都将在流放途中死亡!”是她以仆人的语气劝说告诫王子;最后一句“他将会失去儿子,我失去珍贵的微笑!我真的受不了!啊,烦恼!”表达了他对王子的深爱和担忧。
体现了“柳儿”人物本身“双重性”的情绪矛盾,形成一、三句劝说的忠诚仆人形象与二、四句对深爱王子的殚精竭虑交织在一起的戏剧冲突。
咏叹调《听我说,主人》女主角的音乐形象探析作者:罗仙泗李政银来源:《北方音乐》2019年第19期【摘要】普契尼(Giacomo Puccini,1858——1924),继承了意大利歌剧的现实主义传统,发展和借鉴了威尔第晚期各名族的艺术成就,创造了意大利歌剧新的形象的朗诵和咏叙风格,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被塑造得精妙绝伦。
【关键词】普契尼;图兰朵特;音乐形象【中图分类号】J676;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一、普契尼的生平简介及其创作成就(一)普契尼的生平普契尼生于鲁卡城,早年丧父,从亡父的学生安杰罗尼和故乡鲁加的其他音乐家学习。
10岁去唱诗班当歌童,14岁任教堂管风琴手,16岁参加管风琴比赛获得第1名,由于酷爱歌剧,18岁那年为了看威尔第的歌剧《阿依达》,他囊空如洗就徒步前往邻近城市,并混入剧场观看,这部歌剧让他非常震动、感受颇深,对他今后毕业从事歌剧创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他也立志要成为一名歌剧作曲家。
19岁任圣马丁教堂合唱队长和管风琴师。
他家境贫困,在亲友的资助下,进入米兰音乐学院学习作曲。
与马斯卡尼是同学。
普契尼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著名的音乐家,都曾写过歌剧,他从小受他们的影响。
普契尼的成名作是《波西米亚人》,1896年初演并由年仅29岁的托斯卡尼尼指挥。
1924年,普契尼殒于心脏病于布如塞尔去世。
(二)普契尼的歌剧作品普契尼的歌剧创作是从真实主义开始的,“真实主义”是相对“浪漫主义”的一种思潮,因为当时的意大利是一个保留了君主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封建残余势力极大地妨碍着意大利的工业发展,意大利的形势远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形势,而远远地落在欧洲其他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后头。
工业不发达,工人阶级深受剥削,生活极其贫困。
因此,很多工人、农民、手工业者都远离祖国,侨居外国。
他们都是被饥饿赶出祖国的乞丐,住在贫民窟里。
意大利1870年的统一,结束了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的英雄斗争时代,但统一并没有给人民带来幸福,带来的反而是失望。
浅析咏叹调《主人,您听我说》的艺术特征作者:王鹤玲来源:《黄河之声》2019年第06期摘要: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一生共创作了十二部歌剧,《图兰朵》这部歌剧讲述的是外国人脑海中古代中国的故事,这也是他这一生的最后一部歌剧。
《主人,您听我说》是剧中较为精彩的一首女高音詠叹调,讲述的是女仆柳儿为了表明对王子的真心,宁可以牺牲生命来保护心爱的人。
本文从歌曲的创作背景、艺术分析等两个方面对该首咏叹调进行解读,也加入了一些自己在演唱这首咏叹调时的感悟,目的是更好的分析和体会这首优秀的作品。
关键词:创作背景;艺术分析一、作曲家及歌剧背景简述(一)作曲家的生平简介意大利歌剧作曲家贾科谟·普契尼,1858年出生于卢卡,是意大利歌剧作曲家的佼佼者,也是在抒情年代逆流而上的创新人才。
[1]少年时普契尼并没有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也没有显露出特殊的音乐才能或兴趣,后来在他母亲的鼓励下进入了卢卡音乐学院,逐步表现出音乐才能。
他那时的生活非常拮据,当时附近有城市上演威尔第的歌剧,感兴趣的他只能走路往返去听歌剧。
1880年普契尼顺利被米兰音乐学院录取,并跟随巴齐尼与蓬基耶利学习谱曲。
(二)歌剧《图兰朵》的创作背景十八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工业的发展受到阻碍,经济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较落后。
到了十九世纪中后期,由于文化思潮与音乐艺术的兴衰演替,这时候的浪漫主义已然进入了衰落时期。
此时,“真实主义”开始走上历史舞台,所有进行文艺活动的人们开始以他们看到的和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情景来描绘创造,主要映照社会下层人们的一生。
在普契尼所写的几部歌剧种,主人公一般都是那些平时不会引起关注的小人物,如柳儿、咪咪等角色。
二十世纪初期,普契尼的歌剧很多都创作完成,很多人都以为普契尼会继承威尔第的音乐创作风格,不过普契尼却有自己的想法,他接收了浪漫主义大歌剧的长处,着重去描述主人公的情感,通过推动音乐剧情的发展来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这部歌剧无疑倾注了普契尼一生的创作经验。
普契尼歌剧选段《听我说,主人》分析孙蕾【摘要】《听我说,主人》这首咏叹调选自歌剧《图兰朵特》,这部歌剧是普契尼于1924年创作的.由弗兰科·阿尔法诺根据普契尼的草稿于1926年替代完成.《听我说,主人》是为王子的女仆人柳儿所写的一段咏叹调,这段咏叹调把一个柔弱而又深情的姑娘的内心表现得淋漓尽致.本文通过几个方面对这首咏叹调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总结出一些演唱技巧、手法.【期刊名称】《艺术研究》【年(卷),期】2013(000)003【总页数】2页(P156-157)【关键词】歌剧;咏叹调;旋律;感情;强弱;音色;气息【作者】孙蕾【作者单位】大庆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正文语种】中文《听我说,主人》这首咏叹调选自歌剧《图兰朵特》,这部歌剧是普契尼(Giacomo Puccini)创作的,普契尼于1921年5月开始作曲,共花费了4年时间。
但是他本人还未来得及把作品最后完成,就于1924年11月9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医院里与世长辞。
普契尼去世后,由弗兰科·阿尔法诺(Franco Alfano)根据普契尼的草稿于1926年替代完成。
歌剧的脚本是由阿达米和西莫尼根据意大利剧作家戈济的同名戏剧撰写。
该剧于1926年4月25日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Teatroalla Scala)举行首次演出,由著名指挥家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担任指挥。
一、创作内涵《图兰朵特》这部歌剧讲述的是神话时代的北京城。
描述了在古老的中国北京城,美丽而冷酷的公主图兰朵特宣布:凡是想娶她为妻的,必须回答她提出的3个谜语,能猜中的就可以娶她,如果有一个猜不中的就要杀头。
结果各国王子蜂拥而至,几年下来已经有许多人丧生。
流亡中国的鞑靼王子卡拉夫与父亲和侍女柳儿重逢后,看到猜谜失败遭处决的波斯王子和亲自监斩的公主图兰朵,被公主的美貌吸引,不顾自己父亲和女仆柳儿的反对来应婚,最终猜破了所有的谜语,图兰朵不愿意履行诺言。
图兰朵柳儿分析简短1.图兰朵中柳儿体现了西方人对东方人怎样的解读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不只将一个中东的文本虚构成中国的传奇,而且对中国进行了非常客观的"他性"塑造.这样一种文化的误读,或者说对中国文化扭曲的熟悉,实际上反映了西方由来已久的一种思想倾向.文章对《图兰朵》的文本和音乐的分析置入了一个较为广泛的文化视野之中,试图通过对这一个案的解剖,达到寻求文化盲目的目的,即熟悉每个民族本身的文化,查找本人"原生型"文化之"根"以防止民族文化精神的荒芜;熟悉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关系,摈弃文化中心主义,以使世界文化生态保持平衡进展.。
2.歌剧《图兰朵》人物分析中国元朝时的一个公主图兰朵为了报祖先暗夜被掳走之仇,下令假如有个男人可以猜出她的三个谜语,她会嫁给他;如猜错,便处死。
三年下来,已经有多个没运气的人丧生。
流亡中国的鞑靼王子卡拉夫(Calaf)与父亲帖木儿和侍女柳儿在北京城重逢后,即看到猜谜失败遭处决的波斯王子和亲身监斩的图兰朵。
卡拉夫王子被图兰朵公主的美貌吸引,不顾父亲、柳儿和三位大臣的反对来应婚,答对了全部问题,原来这三道谜题的答案分别是“盼望”、“鲜血”和“图兰朵”。
但图兰朵拒绝认输,向父皇撒赖,不愿嫁给卡拉夫王子,于是王子本人出了一道谜题,只需公主若在天亮前得知他的名字,卡拉夫不但不娶公主,还情愿被处死。
公主捉到了王子的父亲帖木儿和丫鬟柳儿,并且严刑逼供。
柳儿自尽以示保守隐秘。
卡拉夫借此责备图兰朵非常无情。
天亮时,公主尚未晓得王子之名,但王子的强吻溶化了她冰般冷漠的心,而王子也把真名告知了公主。
公主也没公布王子的真名,反而公告天下下嫁王子,王子的名字叫“爱(Amora)”。
剧情解说第一幕其次幕序曲很短。
铜管阴森的声音给人以剧烈的震撼:作曲家普契尼告知我们,这里不是一个祥和的国家,而是布满了宰气的地方。
你看,舞台上的景象多么可怕:高挺拔立的皇宫城墙,戒备森严手持大刀的卫士。
歌剧《图兰朵》中柳儿咏叹调的角色心理和演唱处理
歌剧《图兰朵》中,柳儿咏叹调是一个充满感情和内心矛盾的重要角色。
她的咏叹调表达了她对于自己所处的困境的无奈和矛盾的心理,同时也展现了她对于爱情的渴望和对于生命的热爱。
在演唱处理方面,演唱者需要有着很高的音乐素养和演技,从而能够准确地传达角色的情感和心理变化。
如何表现出柳儿在情绪上的起伏、心境的变化和身份的转换,是一个难点和挑战。
在演唱的过程中,演唱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其次,要将柳儿的身份转变表现出来。
在歌剧中,柳儿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如贝伦的女友、阿尔芒娜的女佣和花魁等。
每一次身份的转变都会对她的情感和心态产生影响,演唱者需要通过声音和表情来准确地表达这种转变。
最后,要注意体现柳儿对于爱情和生命的热爱。
柳儿虽然深陷于鸦片的瘾症中,但她对于爱情和生命的热爱并没有消失。
演唱者需要通过唱腔、语调和情感把角色的心理状态透彻地表现出来,让观众感同身受。
因此,演唱柳儿咏叹调需要演唱者对角色的心理状态有深入的了解,同时需要有很高的唱功和演技,能够通过声音和表演来传达角色的情感和内心矛盾。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展现柳儿这个角色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歌剧《图兰朵》“柳儿”爱情形象的审美价值柳儿在歌剧中的爱情令她的人物形象具有“崇高性”和“悲剧性”这一双重价值[7],为歌剧《图兰朵》的艺术审美价值奠定了形象基础性。
柳儿因为爱情而对卡拉夫王子无畏付出最后牺牲自己的生命让她的形象显得高大而英勇,而也正是因为这样,她只管付出不管收获,最后却用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成就了自己的爱人与别人成为了佳偶,也让她的形象生出了悲剧性。
这么美好的心灵却走向了死亡,这本身就是一个悲剧,因为悲剧而崇高,二者的结合让歌剧更具艺术之美。
(一)因爱而生的“崇高”“崇高”是一种审美艺术,它能唤醒人们内心的感动并心生敬畏之情,是一种心理体验。
柳儿这一角色在歌剧《图兰朵》中是崇高的,尤其当她拔刀自刎的那一刻,更是让剧中人和观众都心生“崇高感”,唤起人们内心的伦理道德。
因此,柳儿的“崇高”具有两个层次:第一个,柳儿本身就是崇高的,她为了爱情而不畏牺牲;第二,在巨大的矛盾冲突中,柳儿用自杀保护了爱人,唤醒爱人的爱人,让他人对她顿时心生“崇高感”,就连冰冷的图兰朵的心都被融化了,让“死”实现了升华,让自身的崇高实现了飞跃。
但同时,柳儿的这种崇高的死并没有让观众感受到心理的不适,而是她爱情的爆发,引起的是震撼、唯美、反思和情绪的激昂,伴随着音乐更是一种艺术审美的体验。
(二)因爱而亡的“悲剧性”“悲剧性”是文学、艺术和美学的重要手法,一般指的是正面形象的人物在剧情中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让人心生感动[8],他往往带领着观众的情感和心理体验着人物的快乐和痛苦,人物的悲剧往往能给人以美好的体验。
柳儿本是不存在的,但插入柳儿的悲剧性人生后,歌剧的艺术审美和主题则更加突出了。
而柳儿的悲剧性来源于她的爱情和个性,以及这两种因素随着剧情的发展而不断地升华。
柳儿本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女仆,她地位卑微、单纯善良、勤劳柔弱,本就让人心生可怜,但却因为爱上了王子而变得坚强果敢、勇敢无畏、不卑不亢,在她为了爱人而不停地遭受痛苦的折磨时,她的悲剧性在上升。
歌剧《图兰朵》中柳儿咏叹调的角色心理和演唱处理1. 引言1.1 介绍歌剧《图兰朵》中柳儿咏叹调的背景在歌剧《图兰朵》中,柳儿咏叹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她代表着爱情与牺牲的主题。
柳儿是一位年轻美丽的农村女孩,她深爱着农民雷纳尔多,但雷纳尔多却爱上了图兰朵,一个被视为神明的人物。
柳儿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无法与图兰朵相比,但她仍然选择隐忍和牺牲,最终为自己的爱情付出了最高代价。
柳儿咏叹调在整个歌剧中贯穿始终,她的角色不仅是爱情的化身,更是对勇敢、牺牲和坚持的象征。
柳儿的歌声承载着她对爱情的执着和无尽的悲伤,通过歌剧中的柳儿咏叹调,观众可以深刻体会到她内心的痛苦和挣扎,以及她对爱情的坚守和守护。
柳儿咏叹调的背景故事和情感表达为整个歌剧注入了浓厚的情感色彩,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和立体。
柳儿的角色深深触动了观众的心灵,她的形象也成为了歌剧《图兰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2 柳儿咏叹调在整个歌剧中的重要性柳儿咏叹调是歌剧《图兰朵》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她的出现不仅为整个故事增添了情感的纠葛和戏剧的张力,而且在剧情发展和人物关系的展示方面扮演了关键的作用。
柳儿咏叹调通过她的歌唱和表演,将角色内心深藏的情感和矛盾展现得淋漓尽致,带领观众深入探索人物的心灵世界。
在整个歌剧中,柳儿咏叹调的每一个音符都承载着她的情感和矛盾,使得她成为一个富有情感共鸣的角色,观众无法不被她的命运所牵动。
柳儿咏叹调在整个歌剧中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她个人的成长和转变上,更体现在她与其他角色之间的交集和冲突之中,是整个故事情节的推动力和情感的支柱。
通过演唱处理和情感表达,柳儿咏叹调成为了一个令人难忘的角色,留下深刻的印象。
2. 正文2.1 柳儿咏叹调所代表的角色心理在歌剧《图兰朵》中,柳儿咏叹调代表着主角柳儿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柳儿是一个富有悲剧性的角色,她经历了爱情的挫折和生活的磨难,内心充满了痛苦、绝望和无助。
柳儿咏叹调通过音乐和歌词展现了她的内心痛苦和挣扎,让观众能够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她的情感。
26
赵 璇:论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中柳儿的形象特征
论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中柳儿的形象特征
——以咏叹调《主人,请听我说》为例
赵 璇
(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70)
【摘 要】普契尼作为世界歌剧舞台上的重要人物,他和罗西尼、威尔第并称“意大利歌剧三杰”。而他的
最后一部歌剧《图兰朵》因其脚本背景是中国元朝,并且他加入了很多的中国元素,尤其是中国民歌《茉莉花》
而被中国观众所熟悉。本文通过描写普契尼的歌剧,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歌剧《图兰朵》、了解普契尼笔下的柳儿。
【关键词】普契尼;图兰朵;柳儿
中图分类号:J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8-0026-01
一、普契尼生平
贾科莫·普契尼(Giacomo Piccini,1858-1924)于
1858年12月22日出生在意大利的卢卡。普契尼的母亲在
他很小的时候就发现了他的音乐天赋,便尽可能地激发他的
才能,引领他走向了音乐的道路。1878年,普契尼欣赏到
了歌剧《阿依达》。正是因为这场歌剧让他受到了启发,萌
发了自己的创作欲望,并开始迈向歌剧创作之路,歌剧作曲
家成为他一生的追求目标。他要成为另一个威尔第。在普契
尼的心里,歌剧创作是他永恒不变的追求。直到1893年,
普契尼创作的歌剧《玛侬·列斯科》上演后大获成功,从此
确立了在歌剧创作舞台上的地位。歌剧创作是他一生的追
求,虽数量不多,但部部都倾注了他大量心血。1924年他
被疾病夺去了生命。
二、歌剧《图兰朵》
(一)简介歌剧《图兰朵》
这部作品主要根据戈齐的神话剧改编而成,它描写了
一个很久以前发生在东方的爱情故事。它的内容是以中国
元朝时期的故事情节为主要线索展开的。图兰朵是中国元
朝公主。她非常美丽,但也残忍。为了给曾经在国外遭受
凌辱的祖母报仇,异国王子只要猜出她出的谜语,就可以
娶她。但是猜错谜语的人将会被处死。三年中有27位被他
美貌征服的异国王子都因为没有猜出谜语而被处死。鞑靼
王子卡拉夫不顾自己的仆人柳儿和三位大臣的劝阻,去猜
谜语。但他猜对了谜题之后,公主却不愿嫁给他。卡拉夫
为公主出了一个谜语,而谜底就是他的名字,如果公主能
猜出来,他就愿意被处死。如果公主没有猜出来,便要履
行诺言嫁给他。公主对柳儿严刑逼供问她王子的姓名,柳
儿不愿妥协,最终以牺牲自己来保护王子。这一种坚贞而
伟大的爱情震撼了公主,也震撼了所有人。因为被柳儿对
爱情的忠贞而感动,而后王子的吻也渐渐融化了公主的心,
她爱上了王子。
(二)柳儿的形象特征及咏叹调《主人,请听我说》分
析
在《图兰朵》的脚本中, 柳儿这个人物虽然仅仅是个
女仆,但是普契尼却特别钟情于柳儿这一角色,这使得观众
对柳儿的喜爱程度胜于剧中的两个主人公。柳儿不同于图兰
朵公主,一直暗恋着卡拉夫王子,她在情感上表现得温顺而
忠贞并且虔诚,最后也是为了忠诚和爱情而牺牲。普契尼在
绝笔的那一刻都在刻画柳儿之死,使之成为全剧的高潮。可
以这么说,柳儿是普契尼心中真正的女主人公。柳儿在歌剧
第一幕的咏叹调是一首极具抒情性和张力的咏叹调。在第一
幕中,柳儿为了阻止王子卡拉夫而演唱的这首咏叹调。从这
首咏叹调中我们可以看出,柳儿虽然性情温柔,但却对深爱的人无比坚贞。从歌剧的整体来看,柳儿并不是第一女主角,但普契尼在歌剧《图兰朵》中为她写了三部旋律优美的咏叹调,情感表达更加递进。咏叹调《主人,请听我说》是柳儿所演唱的,柳儿是一个女仆,她的性格特点是温柔纯情为爱献出一切、对爱忠贞不渝。在歌剧的第一幕出现,它虽然短小却展现出了柳儿性格,刻画了十分细腻的柳儿的心理情感。她深知自己是卑微的侍女,无法与王子相配。于是安静又谦卑,但她面对爱情愿意自我牺牲,在角色上成为歌剧的灵魂。她苦苦哀求王子的:“天啊!听我说吧!”和“柳儿不能忍受了,她的心在碎”,这些感慨表现出柳儿的内心恐惧,也展示出柳儿脆弱的一面。这首咏叹调的演唱者音色要细腻柔和、富于变化,要始终保持打开腔体,注意音量不要太大。在演唱中,注意情绪的变化,把握好力度的处理,柳儿的咏叹调对演唱者的要求很高,需要具备很强的专业素养,是很好的试金石。三、结语通过对柳儿的形象特征的分析,我们看到了普契尼对这个人物形象的喜爱。对于她的形象塑造和咏叹调的创作,花费了普契尼很大的心血。柳儿虽然柔弱身份卑微,但内心却无比坚强,即使图兰朵是公主的身份,但作为仆人的柳儿,在歌剧中的地位上远超于她。在“爱”这个字上,柳儿却是彻底的富翁,也是彻底的赢家。她虽然牺牲了自己,但是她对待爱的精神留在了图兰朵和王子的心间,也留在了所有观众的心间。希望本文能为欣赏和学习声乐的人带来帮助,学习声乐艺术长远而艰辛,让我们一起努力。参考文献:[1]毛亚雄.浅析歌剧《图兰朵》的艺术特色[J].音乐探索,2010,(1).[2]庞洁.图兰多咏叹调中柳儿形象的音乐塑造[J].美与时代(上半月),2008,(3).[3]杨燕迪.普契尼的歌剧创作道路 [J].音乐艺术,1998(4).[4]管谨义.西方声乐艺术史[C].见:余笃刚主编.声乐艺术教育丛书.文库.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5]朱秋华.西方音乐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6]高志民.外国音乐简史[M].吉林:吉林音像出版社.1997.[7]张洪岛著.欧洲音乐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3.[8]余志刚著.西方音乐简历.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