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翻译
- 格式:docx
- 大小:20.43 KB
- 文档页数:11
《牡丹亭》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全文如下:【绕地游】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
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步步娇】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停半晌、整花钿。
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
【醉扶归】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恰三春好处无人见。
不堤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好姐姐】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茶蘑外烟丝醉软。
春香啊,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尾声】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
到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
《牡丹亭》的翻译如下:【绕地游】梦中莺歌婉转,一片春意盎然,然而深院小庭,却寂静无人,只有那春光美景令人陶醉。
沉香已燃尽,绣线也抛散,今年的春色与去年相比又有什么不同?【步步娇】袅袅晴丝吹拂着庭院,摇曳着春天的气息,我停下脚步,整理着花钿。
不经意间看到菱花镜中的自己,竟然如此美丽动人,引得那彩云也偏头偷看。
【醉扶归】你瞧那翠生生、娇艳欲滴的裙衫,花簪上镶嵌着八宝,可知我天生就喜爱这自然的美。
正值三春妙龄,却无人欣赏我这美丽的容颜。
真担心这沉鱼落雁、羞花闭月的容貌会消逝。
【皂罗袍】原来这姹紫嫣红的春色已开遍,可如今却只有断井颓垣相伴。
这良辰美景啊,与我无关!朝飞暮卷的美景,云霞翠轩的繁华,雨丝风片的细腻,烟波画船的优雅——我这个锦绣屏风之徒真是太看重这春光的珍贵了!【好姐姐】放眼望去,青山啼红了杜鹃,野外烟雾缭绕,茶蘑飘香。
春香啊,牡丹虽美,但春天已过,它又怎能占得先机呢?【尾声】观赏不够啊,这令人陶醉的春色。
即使游遍了十二亭台也枉然。
倒不如趁兴而归,把玩这闲暇时光。
《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共55出,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
与其《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记”。
此剧原名《还魂记》,创作于1598年。
舞台上常演的有《闹学》、《游园》、《惊梦》、《寻梦》、《写真》、《离魂》、《拾画叫画》、《冥判》、《幽媾》、《冥誓》、《还魂》等几折。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即《还魂记》,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传奇剧本,二卷,五十五出,据明人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而成,明代南曲的代表,汤显祖著。
《牡丹亭》与《西厢记》《窦娥冤》《长生殿》(另一说是《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和《桃花扇》)并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
汤显祖万历二十六年被罢免还家,绝意仕途,笔耕以终老。
其一生四部传奇杂剧比较著名,《牡丹亭》、《南柯记》、《紫钗记》、《邯郸记》(又称“临川四梦”),其中,以《牡丹亭》最为著名,他本人也十分得意,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
” 明朝人沈德符称“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
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感人至深。
杜丽娘是中国古典文学里继崔莺莺之后出现的最动人的妇女形象之一,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婚姻,喊出了要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
《牡丹亭》以文词典丽著称,宾白饶有机趣,曲词兼用北曲泼辣动荡及南词宛转精丽的长处。
明吕天成称之为“惊心动魄,且巧妙迭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汤显祖在该剧《题词》中有言:“如杜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 阅读《牡丹亭》,享受文字的飨宴,穿越时空的生死之恋,不必借助现代科技,缠绵秾丽,至情弘贯苍茫人世,迤逦而来。
牡丹亭惊梦原文和翻译
原文:
牡丹亭惊梦
明代汤显祖
困春心游赏倦,也不索香薰绣被眠。
天呵,有心情那梦儿还去不远。
春望逍遥出画堂,(张说)间梅遮柳不胜芳。
(罗隐)可知刘阮逢人处?(许浑)回首东风一断肠。
翻译:
没有人欣赏这样美丽的春花,他们都为枯井付出了代价。
在这样美丽的春天,我们怎么能度过宝贵的时光呢?什么样的人有愉快的事情?雕梁画栋,楼阁彩绘,亭台楼阁飞扬,碧瓦亭台楼阁如云,如灿烂绚丽,春风暖暖,带着细雨,浩瀚的泉水漂浮着彩绘船,封建父母们看到这美丽的泉水,实在是太卑微了。
《牡丹亭》第十出惊梦---明·汤显祖【绕池游】〔旦上〕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
人立小庭深院。
〔贴〕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乌夜啼〕“〔旦〕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
〔贴〕你侧着宜春髻子恰凭阑。
〔旦〕翦不断,理还乱,闷无端。
〔贴〕已分付催花莺燕借春看。
”〔旦〕春香,可曾叫人扫除花径?〔贴〕分付了。
〔旦〕取镜台衣服来。
〔贴取镜台衣服上〕“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镜台衣服在此。
【步步娇】〔旦〕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停半晌、整花钿。
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
〔行介〕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贴〕今日穿插的好。
【醉扶归】〔旦〕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恰三春好处无人见。
不堤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贴〕早茶时了,请行。
〔行介〕你看:“画廊金粉半零星,池馆苍苔一片青。
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
”〔旦〕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
〔合〕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贴〕是花都放了,那牡丹还早。
【好姐姐】〔旦〕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茶蘑外烟丝醉软。
春香啊,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贴〕成对儿莺燕啊。
〔合〕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翦,呖呖莺歌溜的圆。
〔旦〕去罢。
〔贴〕这园子委是观之不足也。
〔旦〕提他怎的!〔行介〕【隔尾】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
到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
〔作到介〕〔贴〕“开我西阁门,展我东阁床。
瓶插映山紫,炉添沉水香。
”小姐,你歇息片时,俺瞧老夫人去也。
〔下〕〔旦叹介〕“默地游春转,小试宜春面。
”春啊,得和你两留连,春去如何遣?咳,恁般天气,好困人也。
春香那里?〔作左右瞧介〕〔又低首沉吟介〕天呵,春色恼人,信有之乎!常观诗词乐府,古之女子,因春感情,遇秋成恨,诚不谬矣。
良辰美景奈何天全诗翻译
摘要:
一、全文概述
二、良辰美景奈何天诗句翻译
三、诗歌鉴赏
四、结语
正文:
【全文概述】
“良辰美景奈何天”这句诗出自明代诗人汤显祖的《牡丹亭》。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时光,诗人却因为思念远方的爱人而感到无奈。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全文翻译、诗句解析以及诗歌鉴赏。
【良辰美景奈何天诗句翻译】
原文: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与争。
翻译:How can I enjoy the beautiful scenery and good times,When my heart is occupied by thoughts of her far away.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良辰美景奈何天”为标题,表达了诗人在美好时光中的无奈之情。
诗人通过描绘美丽的景色和愉悦的事情,反衬出自己内心的忧虑和思念。
前两句“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与争”描绘了美好的时光和景色,诗人却无法尽情享受,心中只有远方的爱人。
这种思念之情,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忧伤。
后两句“此时此景真可乐,无奈愁人在天涯”则表达了诗人对爱人深厚的思念。
诗人虽然身处美景之中,但因为思念爱人,心情无法愉悦。
这种情感让人感同身受,体会到离别之苦。
【结语】
“良辰美景奈何天”这首诗以美好的时光为背景,展现了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通过对诗句的翻译和鉴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在美好时光中的无奈和内心的忧虑。
牡丹亭翻译《牡丹亭》是明代杂剧大师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
下面给出《牡丹亭》的翻译。
《牡丹亭》第一幕白天。
在牡丹亭前。
花拂袖正在等待牡丹花开放。
花拂袖:啊,终于到了牡丹花开放的时候了。
我来这里等了这么久,终于可以看到美丽的牡丹花了。
花开:(与花拂袖相遇)哦,原来你也喜欢牡丹花。
我们是同道中人啊。
花拂袖:是啊,我一直以来都很喜欢牡丹花。
看到它们盛开,我觉得心灵也变得明亮起来。
花开:我也是这样想的。
牡丹花虽然只开放了几天,但每一刻都是如此美好。
花拂袖:对啊,我也觉得牡丹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
花开:我们真是一见如故啊。
不如我们做个约定,每年这个时候都来牡丹亭等待牡丹花的开放。
花拂袖:好啊,我非常愿意跟你一起来这里等待牡丹花开放。
第二幕夜晚。
在牡丹亭前。
花拂袖和花开守候在亭前。
花拂袖:我们来的正是时候,牡丹花们开得正盛。
它们好像在向我们招手状示。
花开:是啊,每一朵花都是那么美丽而鲜艳。
真希望能永远停留在这一刻。
花拂袖:可是,我们要回去了。
时间已经很晚了,家里的人一定在等着我们。
花开:我们明年再来吧。
我真的很喜欢这里,喜欢这里的牡丹花。
花拂袖:好吧,我们来年再来,继续我们的约定。
第三幕第二年春天。
花拂袖和花开再次来到牡丹亭。
花开:花拂袖,我有一件事要告诉你。
我今天收到一封终止我们约定的信。
花拂袖:啊?为什么呢?难道他不喜欢牡丹花了吗?花开:他写信说他已经找到了一个更美丽的花朵,所以不能继续我们的约定了。
花拂袖:那太可惜了。
我一直以为我们之间的友谊会一直持续下去。
花开:我也是这样想的。
但是,我们还是要继续前进。
也许,下一个牡丹花会变得更美丽。
花拂袖:好吧,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的离去而放弃我们对牡丹花的热爱。
第四幕第三年春天。
花拂袖一个人来到牡丹亭。
花拂袖:(一个人低声自语)花开,我一个人独自来到这里等待牡丹花的开放。
我虽然感到孤单,但我依然喜欢这里的美景。
第五幕第四年春天。
花拂袖再次出现在牡丹亭前。
花拂袖:(一个人低声自语)花开,你也好久没来了。
《牡丹亭》第十出惊梦---明·汤显祖【绕池游】〔旦上〕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
人立小庭深院。
〔贴〕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乌夜啼〕“〔旦〕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
〔贴〕你侧着宜春髻子恰凭阑。
〔旦〕翦不断,理还乱,闷无端。
〔贴〕已分付催花莺燕借春看。
”〔旦〕春香,可曾叫人扫除花径?〔贴〕分付了。
〔旦〕取镜台衣服来。
〔贴取镜台衣服上〕“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镜台衣服在此。
【步步娇】〔旦〕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停半晌、整花钿。
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
〔行介〕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贴〕今日穿插的好。
【醉扶归】〔旦〕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恰三春好处无人见。
不堤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贴〕早茶时了,请行。
〔行介〕你看:“画廊金粉半零星,池馆苍苔一片青。
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
”〔旦〕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
〔合〕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贴〕是花都放了,那牡丹还早。
【好姐姐】〔旦〕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茶蘑外烟丝醉软。
春香啊,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贴〕成对儿莺燕啊。
〔合〕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翦,呖呖莺歌溜的圆。
〔旦〕去罢。
〔贴〕这园子委是观之不足也。
〔旦〕提他怎的!〔行介〕【隔尾】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
到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
〔作到介〕〔贴〕“开我西阁门,展我东阁床。
瓶插映山紫,炉添沉水香。
”小姐,你歇息片时,俺瞧老夫人去也。
〔下〕〔旦叹介〕“默地游春转,小试宜春面。
”春啊,得和你两留连,春去如何遣?咳,恁般天气,好困人也。
春香那里?〔作左右瞧介〕〔又低首沉吟介〕天呵,春色恼人,信有之乎!常观诗词乐府,古之女子,因春感情,遇秋成恨,诚不谬矣。
牡丹亭原文及译文一、引言牡丹亭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绝世佳话,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
本文将对牡丹亭原文进行解读,并附上英文翻译,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经典之作。
二、牡丹亭原文《牡丹亭》是一部美丽的悲剧,主要讲述了悬河负鸿门、地府娘娘续草堂、怜香惜玉的故事。
2.1 第一场一个春天的早晨,悲剧的开始拉开了序幕。
女主角杜丽娘来到了寒香亭,和小桃在一起唱歌吟诗,表达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渴望。
2.2 第二场杜丽娘与柳梦梅两人相识,相爱,并约定了三年后在牡丹亭相会。
2.3 第三场三年后,杜丽娘来到牡丹亭等待柳梦梅的到来。
然而,柳梦梅被其父强行娶给了他人,没有能够来到牡丹亭。
2.4 第四场杜丽娘对柳梦梅的失约感到十分伤心,甚至开始患上了相思病。
她每日祈祷,希望柳梦梅能回到自己身边。
最终,她病倒了。
2.5 第五场悲剧达到了高潮,杜丽娘在梦中遇见了地府娘娘,地府娘娘同情她的遭遇,答应让她重返人间,并在牡丹亭等待柳梦梅。
2.6 第六场杜丽娘醒来后,她发现自己正在地府草堂,地府娘娘从中阐述了她的遭遇和悲苦。
2.7 第七场杜丽娘重返人间后,回到牡丹亭等待柳梦梅。
然而,柳梦梅已过世,二人再无相见的机会。
三、牡丹亭英文译文3.1 Act OneOn a spring morning, the tragedy begins. The heroine Du Liniang arrives at the Hanxiang Pavilion and sings poems with Xiaotao, expressing her longing for a better life.3.2 Act TwoDu Liniang meets and falls in love with Liu Mengmei, and they agree to meet at the Peony Pavilion three years later.3.3 Act ThreeThree years later, Du Liniang arrives at the Peony Pavilion to wait for Liu Mengmei. However, he is forced to marry someone else by his father and fails to come to the Peony Pavilion.3.4 Act FourDu Liniang is heartbroken by Liu Mengmei’s broken promise and evenfalls ill with lovesickness. She prays every day, hoping for Liu Mengmei’s return. In the end, she falls seriously ill.3.5 Act FiveThe tragedy reaches its climax as Du Liniang meets the Goddess of the Underworld in her dream. The Goddess of the Underworld sympathizes with her and promises to let her return to the mortal world and wait for Liu Mengmei at the Peony Pavilion.3.6 Act SixUpon waking up, Du Liniang finds herself in the Court of the Underworld. The Goddess of the Underworld elucidates her experiences and sorrows.3.7 Act SevenAfter returning to the mortal world, Du Liniang returns to the Peony Pavilion to wait for Liu Mengmei. However, he has already passed away, and they will never see each other again.四、结论《牡丹亭》通过三世情缘的描绘,讲述了悲剧主角杜丽娘为爱付出的一切,并以悲剧结局展现了命运的无常和残酷。
牡丹亭惊梦原文及翻译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代表作。
该剧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
该剧文辞典雅,语言秀丽,是中国戏曲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与《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感天动地窦娥冤》《长生殿》(一说《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桃花扇》《长生殿》)合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
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江西临川人,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
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
《牡丹亭游园》是昆剧的典型传统剧目,系著名剧作家汤显祖所作。
昆剧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在元朝末年产于苏州昆山一带,唱腔华丽婉转,念白儒雅,表演细腻。
《牡丹亭》是昆剧的经典曲目之一。
《牡丹亭游园》改编自明代戏曲家汤显祖作品《牡丹亭》,《牡丹亭》又名《还魂记》,或称《牡丹亭还魂记》,是汤显祖剧作中成就最高的作品。
牡丹亭的主要人物?《牡丹亭》的男主人公是柳梦梅,女主人公是杜丽娘。
《牡丹亭还魂记》(简称《牡丹亭》,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剧本),刊行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
该剧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
该剧文辞典雅,语言秀丽。
该剧是中国戏曲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与《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感天动地窦娥冤》、《长生殿》(一说《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桃花扇》、《长生殿》)合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
《牡丹亭》的主要人物有杜丽娘、柳梦梅、春香、杜宝、陈最良。
其中杜丽娘——是《牡丹亭》中描写得最成功的人物形象。
在她身上有着强烈的叛逆情绪,这不仅表现在她为寻求美满爱情所作的不屈不挠的斗争方面,也表现在她对封建礼教给妇女安排的生活道路的反抗方面。
成功地细致地描写了她的反抗性格的成长过程。
牡丹亭·惊梦汤显祖〔明代〕绕池游〔旦上〕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
人立小庭深院。
〔贴〕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乌夜啼〕“〔旦〕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
〔贴〕你侧着宜春髻子恰凭阑。
〔旦〕翦不断,理还乱,闷无端。
〔贴〕已分付催花莺燕借春看。
”〔旦〕春香,可曾叫人扫除花径?〔贴〕分付了。
〔旦〕取镜台衣服来。
〔贴取镜台衣服上〕“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镜台衣服在此。
步步娇〔旦〕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停半晌、整花钿。
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
〔行介〕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贴〕今日穿插的好。
醉扶归〔旦〕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恰三春好处无人见。
不堤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贴〕早茶时了,请行。
〔行介〕你看:“画廊金粉半零星,池馆苍苔一片青。
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
”〔旦〕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
〔合〕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贴〕是花都放了,那牡丹还早。
好姐姐〔旦〕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蘼外烟丝醉软。
春香啊,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贴〕成对儿莺燕啊。
〔合〕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翦,呖呖莺歌溜的圆。
〔旦〕去罢。
〔贴〕这园子委是观之不足也。
〔旦〕提他怎的!〔行介〕隔尾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
到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
〔作到介〕〔贴〕“开我西阁门,展我东阁床。
瓶插映山紫,炉添沉水香。
”小姐,你歇息片时,俺瞧老夫人去也。
〔下〕〔旦叹介〕“默地游春转,小试宜春面。
”春啊,得和你两留连,春去如何遣?咳,恁般天气,好困人也。
春香那里?〔作左右瞧介〕〔又低首沉吟介〕天呵,春色恼人,信有之乎!常观诗词乐府,古之女子,因春感情,遇秋成恨,诚不谬矣。
吾今年已二八,未逢折桂之夫;忽慕春情,怎得蟾宫之客?昔日韩夫人得遇于郎,张生偶逢崔氏,曾有《题红记》、《崔徽传》二书。
《牡丹亭》第十出惊梦---明·汤显祖【绕池游】〔旦上〕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
人立小庭深院。
〔贴〕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乌夜啼〕“〔旦〕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
〔贴〕你侧着宜春髻子恰凭阑。
〔旦〕翦不断,理还乱,闷无端。
〔贴〕已分付催花莺燕借春看。
”〔旦〕春香,可曾叫人扫除花径?〔贴〕分付了。
〔旦〕取镜台衣服来。
〔贴取镜台衣服上〕“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镜台衣服在此。
【步步娇】〔旦〕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停半晌、整花钿。
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
〔行介〕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贴〕今日穿插的好。
【醉扶归】〔旦〕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恰三春好处无人见。
不堤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贴〕早茶时了,请行。
〔行介〕你看:“画廊金粉半零星,池馆苍苔一片青。
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
”〔旦〕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
〔合〕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贴〕是花都放了,那牡丹还早。
【好姐姐】〔旦〕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茶蘑外烟丝醉软。
春香啊,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贴〕成对儿莺燕啊。
〔合〕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翦,呖呖莺歌溜的圆。
〔旦〕去罢。
〔贴〕这园子委是观之不足也。
〔旦〕提他怎的!〔行介〕【隔尾】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
到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
〔作到介〕〔贴〕“开我西阁门,展我东阁床。
瓶插映山紫,炉添沉水香。
”小姐,你歇息片时,俺瞧老夫人去也。
〔下〕〔旦叹介〕“默地游春转,小试宜春面。
”春啊,得和你两留连,春去如何遣?咳,恁般天气,好困人也。
春香那里?〔作左右瞧介〕〔又低首沉吟介〕天呵,春色恼人,信有之乎!常观诗词乐府,古之女子,因春感情,遇秋成恨,诚不谬矣。
吾今年已二八,未逢折桂之夫;忽慕春情,怎得蟾宫之客?昔日韩夫人得遇于郎,张生偶逢崔氏,曾有《题红记》、《崔徽传》二书。
此佳人才子,前以密约偷期,后皆得成秦晋。
〔长叹介〕吾生于宦族,长在名门。
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诚为虚度青春,光阴如过隙耳。
〔泪介〕可惜妾身颜色如花,岂料命如一叶乎!【山坡羊】没乱里春情难遣,蓦地里怀人幽怨。
则为俺生小婵娟,拣名门一例、一例里神仙眷。
甚良缘,把青春抛的远!俺的睡情谁见?则索因循腼腆。
想幽梦谁边,和春光暗流传?迁延,这衷怀那处言!淹煎,泼残生,除问天!身子困乏了,且自隐几而眠。
〔睡介〕〔梦生介〕〔生持柳枝上〕“莺逢日暖歌声滑,人遇风情笑口开。
一径落花随水入,今朝阮肇到天台。
”小生顺路儿跟着杜小姐回来,怎生不见?〔回看介〕呀,小姐,小姐!〔旦作惊起介〕〔相见介〕〔生〕小生那一处不寻访小姐来,却在这里!〔旦作斜视不语介〕〔生〕恰好花园内,折取垂柳半枝。
姐姐,你既淹通书史,可作诗以赏此柳枝乎?〔旦作惊喜,欲言又止介〕〔背想〕这生素昧平生,何因到此?〔生笑介〕小姐,咱爱杀你哩!【山桃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
在幽闺自怜。
小姐,和你那答儿讲话去。
〔旦作含笑不行〕〔生作牵衣介〕〔旦低问〕那边去?〔生〕转过这芍药栏前,紧靠着湖山石边。
〔旦低问〕秀才,去怎的?〔生低答〕和你把领扣松,衣带宽,袖梢儿揾着牙儿苫也,则待你忍耐温存一晌眠。
〔旦作羞〕〔生前抱〕〔旦推介〕〔合〕是那处曾相见,相看俨然,早难道这好处相逢无一言?〔生强抱旦下〕〔末扮花神束发冠,红衣插花上〕“催花御史惜花天,检点春工又一年。
蘸客伤心红雨下,勾人悬梦采云边。
”吾乃掌管南安府后花园花神是也。
因杜知府小姐丽娘,与柳梦梅秀才,后日有姻缘之分。
杜小姐游春感伤,致使柳秀才入梦。
咱花神专掌惜玉怜香,竟来保护他,要他云雨十分欢幸也。
【鲍老催】〔末〕单则是混阳蒸变,看他似虫儿般蠢动把风情扇。
一般儿娇凝翠绽魂儿颠。
这是景上缘,想内成,因中见。
呀,淫邪展污了花台殿。
咱待拈片落花儿惊醒他。
〔向鬼门丢花介〕他梦酣春透了怎留连?拈花闪碎的红如片。
秀才才到的半梦儿;梦毕之时,好送杜小姐仍归香阁。
吾神去也。
〔下〕【山桃红】〔生、旦携手上〕〔生〕这一霎天留人便,草借花眠。
小姐可好?〔旦低头介〕〔生〕则把云鬟点,红松翠偏。
小姐休忘了啊,见了你紧相偎,慢厮连,恨不得肉儿般团成片也,逗的个日下胭脂雨上鲜。
〔旦〕秀才,你可去啊?〔合〕是那处曾相见,相看俨然,早难道这好处相逢无一言?〔生〕姐姐,你身子乏了,将息,将息。
〔送旦依前作睡介〕〔轻拍旦介〕姐姐,俺去了。
〔作回顾介〕姐姐,你可十分将息,我再来瞧你那。
“行来春色三分雨,睡去巫山一片云。
”〔下〕〔旦作惊醒,低叫介〕秀才,秀才,你去了也?〔又作痴睡介〕〔老旦上〕“夫婿坐黄堂,娇娃立绣窗。
怪他裙衩上,花鸟绣双双。
”孩儿,孩儿,你为甚瞌睡在此?〔旦作醒,叫秀才介〕咳也。
〔老旦〕孩儿怎的来?〔旦作惊起介〕奶奶到此!〔老旦〕我儿,何不做些针指,或观玩书史,舒展情怀?因何昼寝于此?〔旦〕孩儿适在花园中闲玩,忽值春暄恼人,故此回房。
无可消遣,不觉困倦少息。
有失迎接,望母亲恕儿之罪。
〔老旦〕孩儿,这后花园中冷静,少去闲行。
〔旦〕领母亲严命。
〔老旦〕孩儿,学堂看书去。
〔旦〕先生不在,且自消停。
〔老旦叹介〕女孩儿长成,自有许多情态,且自由他。
正是:“宛转随儿女,辛勤做老娘。
”〔下〕〔旦长叹介〕〔看老旦下介〕哎也,天那,今日杜丽娘有些侥幸也。
偶到后花园中,百花开遍,睹景伤情。
没兴而回,昼眠香阁。
忽见一生,年可弱冠,丰姿俊妍。
于园中折得柳丝一枝,笑对奴家说:“姐姐既淹通书史,何不将柳枝题赏一篇?”那时待要应他一声,心中自忖,素昧平生,不知名姓,何得轻与交言。
正如此想间,只见那生向前说了几句伤心话儿,将奴搂抱去牡丹亭畔,芍药阑边,共成云雨之欢。
两情和合,真个是千般爱惜,万种温存。
欢毕之时,又送我睡眠,几声“将息”。
正待自送那生出门,忽值母亲来到,唤醒将来。
我一身冷汗,乃是南柯一梦。
忙身参礼母亲,又被母亲絮了许多闲话。
奴家口虽无言答应,心内思想梦中之事,何曾放怀。
行坐不宁,自觉如有所失。
娘呵,你教我学堂看书去,知他看那一种书消闷也。
〔作掩泪介〕【绵搭絮】雨香云片,才到梦儿边。
无奈高堂,唤醒纱窗睡不便。
泼新鲜冷汗粘煎,闪的俺心悠步亸,意软鬟偏。
不争多费尽神情,坐起谁忄?则待去眠。
〔贴上〕“晚妆销粉印,春润费香篝。
”小姐,薰了被窝睡罢。
【尾声】〔旦〕困春心游赏倦,也不索香薰绣被眠。
天呵,有心情那梦儿还去不远。
春望逍遥出画堂,张说间梅遮柳不胜芳。
罗隐可知刘阮逢人处?许浑回首东风一断肠。
韦庄第一支曲子【绕池游】解说:莺儿鸣叫婉转催梦醒,心儿被处处春光撩乱。
孤零零伫立在重宅深院。
熏沐的沉香烧尽,残断的绣线抛完,为什么今年思春的情怀胜过去年?鉴赏:曲中展示了怎样的景?透出了怎样的情?提示:一边是莺啭催动的无限春光,一边是枯燥单调的闺阁寂寞。
这种一动一静、一闹一寂的强烈反差,催动着少女思春的情怀,因此,一句“恁今春关情似去年”自问,把意欲挣脱束缚、向往自由(大好春光)的热望,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
第二支曲子【步步娇】解说:晴空的庭院游丝如烟,春在飘荡的游丝上呈现。
刚迈步又迟延,退而回房理花钿,没想到菱花镜偷照了半个颜面,害得我将发髻梳偏。
步出闺阁羞将身姿显现。
鉴赏:从游园前的整装美容,可以看出杜丽娘怎样的心理活动?怎么去理解这种心理活动?提示:欲行又止,想扮得和春色相当;整装美容后,第一次从镜中惊奇地发现自己的俊美,使自己情不自禁、羞答答的将发髻也弄歪,还故意自我埋怨,写出了少女含情脉脉、自我欣赏的微妙心理。
杜丽娘的这一发现极为重要。
它更激发了杜丽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第三支曲子【醉扶归】解说:你说红裙衫显现得色彩鲜艳,嵌着宝石的头簪亮闪闪。
这正是我爱美天性的表现。
正愁我的美貌和情思无人识见,没担心沉鱼落雁鸟惊喧,只恐怕春花羞愧愁绪添。
鉴赏:对春香的赞赏,杜丽娘是怎样回答的?从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她什么样的心情?提示:一方面对自己的美貌毫无掩饰的自我欣赏,一方面又为自己的美貌和情思无人赏识而惋惜。
这里的惋惜不是孤芳自赏的矜持,而是一种无人理解、知音难觅的感慨。
这样就形成了形体美、情思深与心灵空、意念虚的巨大反差,深刻地表现了杜丽娘面对大好春色,心情想有寄托的希望之情。
小结:这三支曲子写的是杜丽娘游园前的心理活动,表达的是她想寻找春天、寄托情思的热望。
其中,有思春的兴奋,赞春的惊喜,惜春的感慨,当然,这“春”,既包含着“春光”“春色”,也包含着“春情”“春思”。
第四支曲子【皂罗袍】解说:没想到春花灿烂开遍,可惜是开在破败冷寂的庭院。
可叹春色美好春光虚度的日子难捱,那赏心的乐事、欢欣的快意不知落在谁家院?瑰丽的楼阁飞檐,华丽的亭台栏槛;细雨丝丝、轻风片片,烟雾笼罩、游船斑斓,——深闺人领略这大好春色太难!鉴赏:杜丽娘面对着怎样的春色?她的心里在怎样活动?提示:面对的是由近及远的红花紫蓓、亭台楼阁、细雨轻风、烟雾游船,这是一片动人的春景。
在这样的春景中,先是惋惜只有“断井颓垣”相伴,后是感叹“忒看的这韶光贱”,核心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的惆怅郁闷。
通过杜丽娘的直白,以“乐景”写“哀心”,“倍增其哀”,宣泄了杜丽娘内心的郁闷,表达了她追求自由的热望。
第五支曲子【好姐姐】解说:杜鹃花红遍了青山,荼花外游丝飘忽柔软。
春香呵,牡丹虽好,哪能开在百花之先!凝神听,燕子的清脆叫声明快如剪,黄莺流啭的歌声柔和润圆。
鉴赏:怎样理解“春香呵,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得先”?提示:字面上的意思是,牡丹虽然美艳,但它迟至暮春才开花,不能开在百花之先。
其实这是杜丽娘以牡丹自比,哀叹自己的青春被耽搁了。
第六支曲子【隔尾】解说:看不厌的春色无限留恋,即使赏遍十二亭台也是枉然。
倒不如就此尽兴回房打发日子暗自怜。
鉴赏:“枉然”、“过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境?提示:“枉然”,是一种得不到任何收获或满足的失望;“过遣”,是一种打发日子的无可奈何。
这两种心境都出自惆怅、忧伤。
曲中不着修饰的白描出来,更显得真切动人。
这种心境是对自己青春逝去的感伤,也是对礼教束缚的愤懑。
透过感伤和愤懑,我们可以看到对自由、幸福的热望和追求。
《牡丹亭》第十出惊梦---明·汤显祖【绕池游】〔旦上〕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
人立小庭深院。
〔贴〕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乌夜啼〕“〔旦〕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
〔贴〕你侧着宜春髻子恰凭阑。
〔旦〕翦不断,理还乱,闷无端。
〔贴〕已分付催花莺燕借春看。
”〔旦〕春香,可曾叫人扫除花径?〔贴〕分付了。
〔旦〕取镜台衣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