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30) 植物的激素调节
- 格式:doc
- 大小:415.50 KB
- 文档页数:14
(水滴系列)高中生物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8讲植物的激素调节课时跟踪训练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水滴系列)高中生物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8讲植物的激素调节课时跟踪训练)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水滴系列)高中生物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8讲植物的激素调节课时跟踪训练的全部内容。
第28讲植物的激素调节测控导航表基础过关1.下列有关生长素发现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C )A.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B.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C。
拜尔实验在黑暗中进行是为了避免光合作用的影响D。
人们最初是从人尿中分离出了生长素解析:拜尔实验在黑暗中进行的目的是防止单侧光对胚芽鞘生长方向的影响。
2。
下列有关生长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只能极性运输,不能非极性运输B.生长素由专门的器官产生,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或靶器官C.生长素和靶细胞的受体结合后能影响靶细胞内基因的表达D.高浓度生长素能抑制种子形成,从而形成无子果实解析:生长素在成熟组织的韧皮部中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植物体内没有产生激素的专门器官,是由植物的特定部位产生;生长素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影响靶细胞内基因的表达;生长素作为信息分子可具有两重性,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促进果实的发育,形成无子果实.3。
(2016·河北衡水六调)下列关于植物的顶端优势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A.顶端优势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顶芽与侧芽的生长素浓度不同B。
顶芽的生长速度较快,侧芽处于抑制状态生长速率基本为零C。
【优化指导】2015届高三人教版生物总复习第29讲植物的激素调节课时跟踪检测第八单元第29讲课时跟踪检测考点题号错题统计生长素的发现及生理作用1、4、7、9、10其他植物激素2、3、8、11与植物激素有关的实验探究5、6一、选择题1.(预测题)下列关于生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长素通过胞吐方式从细胞内分泌到细胞间隙B.生长素的作用与其浓度的关系不大C.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能进行极性运输·2·D.植物生长调节剂与生长素作用类似解析:选C选项A,生长素是小分子物质,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行跨膜运输,“胞吐”的说法错误;选项B,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与其浓度关系很大;选项C,生长素主要在植物的幼嫩部位合成,能进行极性运输,正确;选项D,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于生长素类似物,生长素类似物与生长素的作用类似,“植物生长调节剂与生长素作用类似”的说法错误。
2.(2014·天津河东区模拟)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形成无子番茄过程中生长素没有改变细胞的染色体数目B.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果实的发育·3·C.用赤霉素多次喷洒水稻植株后,将导致产量降低D.种子在浸泡过程中,用适量的乙烯处理可解除休眠促进其萌发解析:选D在未接受花粉的雌蕊柱头上涂抹生长素可获得无子番茄,没有改变其遗传物质;生长素和赤霉素都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赤霉素用量过多,会使水稻植株疯长,从而影响产量;赤霉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而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在种子浸泡过程中,用适量的赤霉素处理可解除休眠促进其萌发。
3.(2014·豫北五校质检)下列不属于植物激素调节的是()·4·A.向日葵的细嫩花盘跟着太阳转B.植物根的向地性生长和茎的背地性生长C.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D.许多植物叶片在秋末会脱落解析:选C向日葵的细嫩花盘跟着太阳转、植物根的向地性生长和茎的背地性生长都与生长素等植物激素的调节有关;植物叶片在秋末会脱落主要与脱落酸等植物激素的调节有关。
课后达标检测27 植物的激素调节(时间: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2018·广东六校联考)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已被广泛使用。
下列各项中与生长素类似物应用无关的是( )A.人工培育无子辣椒B.促进香蕉成熟C.促进月季插枝生根D.棉花的保蕾保铃2.(2018·高考海南卷)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B.植物茎尖的细胞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C.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可以在同一细胞中起作用D.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促进茎段细胞伸长3. 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曲线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P点表示最适浓度B.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会相同C.经浓度大于M的生长素溶液处理的植物器官,因受到抑制而不再生长D.若图中曲线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该植物芽生长的影响,且顶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为P,则靠近顶芽的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一般大于M4.(2018·广东期中)下列各项中与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调节功能相符的一项是( )A.在形成无子番茄过程中生长素改变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B.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多种组织中,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发育C.利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可以产生α-淀粉酶D.赤霉素引起植株增高的原因主要是促进了细胞的分裂5.实验表明,乙烯能抑制根系生长;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根系生长,但较高浓度的生长素则抑制根系生长。
下列有关解释最可能正确的是( )A.生长素与乙烯相互转化B.较高浓度的生长素可能会诱导乙烯的合成C.生长素与乙烯的化学本质相同D.生长素对乙烯进行负反馈调节6.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和赤霉素对玉米种子胚轴生长都有一定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
同时研究了玉米及其田间一种双子叶杂草对某种生长素类似物的适应情况,结果如图乙所示。
植物的激素调节一、选择题1.分别对三个胚芽鞘做下图处理,然后均从左侧给予光照,观察到的现象是( )A.图1向左侧弯曲生长B.图2向左侧弯曲生长C.图3向右侧弯曲生长D.图1、图2、图3都弯向光源生长解析:选A 图1中胚芽鞘向光(向左)弯曲生长,图2中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图3中胚芽鞘向光(向左)弯曲生长。
2.(2018·无锡学测模拟)下列植物激素及其对应的主要作用中,错误的是( )A.乙烯——促进果实成熟B.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C.脱落酸——促进叶片和果实的衰老、脱落D.赤霉素——抑制细胞伸长、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解析:选D 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3.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
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
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解析:选C 分析题干信息,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叶片衰老的检测指标,由题图可知,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分裂素(CTK)处理组叶绿素的相对含量较高,说明CTK可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CTK+ABA处理组叶绿素的相对含量低于CTK处理组但高于对照组,说明ABA削弱了CTK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衰老的作用;ABA处理组叶绿素的相对含量低于CTK处理组,可推测其光反应速率应小于CTK处理组,NADPH的合成速率也应小于CTK组;ABA处理组叶绿素的相对含量低于对照组,说明ABA可能促进叶绿素的分解,故推测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片由绿变黄的过程。
4.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一)植物的激素调节一、全员必做题1.(2016·潍坊一模)植物激素在植物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B.在果实的发育过程中生长素和乙烯的作用相同C.脱落酸既能促进叶片衰老,也能促进细胞分裂D.赤霉素既能促进细胞伸长,也能促进种子萌发解析:选D 植物激素只传递调节代谢的信息,并不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在果实的发育过程中生长素促进果实的生长发育,乙烯主要促进果实的成熟;脱落酸能促进叶片衰老与脱落,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赤霉素既能促进细胞伸长,也能促进种子萌发。
2.(2016·豫南八校三模)生长素是人们发现和研究较早的植物激素,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生长。
右图示某植物地上部分,下列有关生长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植物体地上部分生长素不都是由①、②、③、④所示结构合成B.①生长迅速而②生长受抑制是由于②对生长素的敏感性高于①C.②生长受抑制而④生长较快,是由于①合成的生长素无法运输到④部位D.由于④结构能够生长,因此该植物的生长没有体现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解析:选A 幼叶等部位也可合成生长素;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处,导致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过高而抑制了侧芽生长;②生长受抑制而④生长较快,是由于④处距离顶芽较远,①合成的生长素运到④处较少;该植物顶芽①优先生长,而侧芽的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说明该植物的生长体现了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
3.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科学家在该植物某一生长周期内,发现茎中两种激素的含量和茎段生长情况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推测正确的是( )A.茎的伸长与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有关,与乙烯无关B.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C.茎段中乙烯含量增高,会增强生长素的促进作用D.图中a、b两个时刻,该植物茎段的生长速度相同2解析:选B 分析曲线可知:在a时刻之前,在生长素的作用下茎不断伸长,a时刻之后,生长素和乙烯共同作用,茎伸长减缓;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乙烯含量增加,推测生长素浓度高时会促进乙烯合成;由题图分析可知,乙烯含量增高时会减弱生长素的促进作用;a时刻植物茎段的生长速度大于b时刻。
第28讲植物的激素调节1.下列有关生长素发现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C )A.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B.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C.拜尔实验在黑暗中进行是为了避免光合作用的影响D.人们最初是从人尿中分离出了生长素解析:拜尔实验在黑暗中进行的目的是防止单侧光对胚芽鞘生长方向的影响。
2.下列有关生长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只能极性运输,不能非极性运输B.生长素由专门的器官产生,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或靶器官C.生长素和靶细胞的受体结合后能影响靶细胞内基因的表达D.高浓度生长素能抑制种子形成,从而形成无子果实解析:生长素在成熟组织的韧皮部中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植物体内没有产生激素的专门器官,是由植物的特定部位产生;生长素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影响靶细胞内基因的表达;生长素作为信息分子可具有两重性,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促进果实的发育,形成无子果实。
3.(2016·河北衡水六调)下列关于植物的顶端优势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A.顶端优势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顶芽与侧芽的生长素浓度不同B.顶芽的生长速度较快,侧芽处于抑制状态生长速率基本为零C.顶端优势的存在能使植物争得更多的阳光,是适应环境的表现D.去除顶芽后,离顶芽最近的侧芽将首先解除抑制解析:顶端优势是指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高,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比较敏感,因此侧芽的发育受到抑制的现象;顶端优势使植物成为金字塔状,可以吸收更多的阳光,是对环境的适应;若去掉顶芽,会首先降低离顶芽最近的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其抑制作用最先解除;顶端优势中侧芽生长速率变慢,而不是停止生长。
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番茄开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2,4-D可防止落花落果B.根的向地性可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C.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D.赤霉素通过抑制大麦种子α淀粉酶的合成诱导其发芽解析: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防止落花落果;根的向地性是根远地端生长素促进生长,近地端生长素抑制生长的结果,该过程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赤霉素通过促进大麦种子的α淀粉酶合成诱导其发芽。
第八单元第29讲一、选择题1.(预测题)下列关于生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长素通过胞吐方式从细胞内分泌到细胞间隙B.生长素的作用与其浓度的关系不大C.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能进行极性运输D.植物生长调节剂与生长素作用类似解析:选C选项A,生长素是小分子物质,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行跨膜运输,“胞吐”的说法错误;选项B,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与其浓度关系很大;选项C,生长素主要在植物的幼嫩部位合成,能进行极性运输,正确;选项D,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于生长素类似物,生长素类似物与生长素的作用类似,“植物生长调节剂与生长素作用类似”的说法错误。
2.(2014·天津河东区模拟)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形成无子番茄过程中生长素没有改变细胞的染色体数目B.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果实的发育C.用赤霉素多次喷洒水稻植株后,将导致产量降低D.种子在浸泡过程中,用适量的乙烯处理可解除休眠促进其萌发解析:选D在未接受花粉的雌蕊柱头上涂抹生长素可获得无子番茄,没有改变其遗传物质;生长素和赤霉素都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赤霉素用量过多,会使水稻植株疯长,从而影响产量;赤霉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而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在种子浸泡过程中,用适量的赤霉素处理可解除休眠促进其萌发。
3.(2014·豫北五校质检)下列不属于植物激素调节的是()A.向日葵的细嫩花盘跟着太阳转B.植物根的向地性生长和茎的背地性生长C.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D.许多植物叶片在秋末会脱落解析:选C向日葵的细嫩花盘跟着太阳转、植物根的向地性生长和茎的背地性生长都与生长素等植物激素的调节有关;植物叶片在秋末会脱落主要与脱落酸等植物激素的调节有关。
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与植物激素的调节无直接关系。
4.(2014·天津一中月考)某研究性课题小组研究植物生长素,设计了下图所示实验来探究单侧光是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发生了转移,还是使生长素发生了分解。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一)植物的激素调节一、全员必做题1.(2016·潍坊一模)植物激素在植物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B.在果实的发育过程中生长素和乙烯的作用相同C.脱落酸既能促进叶片衰老,也能促进细胞分裂D.赤霉素既能促进细胞伸长,也能促进种子萌发解析:选D 植物激素只传递调节代谢的信息,并不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在果实的发育过程中生长素促进果实的生长发育,乙烯主要促进果实的成熟;脱落酸能促进叶片衰老与脱落,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赤霉素既能促进细胞伸长,也能促进种子萌发。
2.(2016·豫南八校三模)生长素是人们发现和研究较早的植物激素,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生长。
右图示某植物地上部分,下列有关生长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植物体地上部分生长素不都是由①、②、③、④所示结构合成B.①生长迅速而②生长受抑制是由于②对生长素的敏感性高于①C.②生长受抑制而④生长较快,是由于①合成的生长素无法运输到④部位D.由于④结构能够生长,因此该植物的生长没有体现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解析:选A 幼叶等部位也可合成生长素;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处,导致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过高而抑制了侧芽生长;②生长受抑制而④生长较快,是由于④处距离顶芽较远,①合成的生长素运到④处较少;该植物顶芽①优先生长,而侧芽的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说明该植物的生长体现了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
3.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科学家在该植物某一生长周期内,发现茎中两种激素的含量和茎段生长情况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推测正确的是( )A.茎的伸长与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有关,与乙烯无关B.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C.茎段中乙烯含量增高,会增强生长素的促进作用D.图中a、b两个时刻,该植物茎段的生长速度相同解析:选B 分析曲线可知:在a时刻之前,在生长素的作用下茎不断伸长,a时刻之后,生长素和乙烯共同作用,茎伸长减缓;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乙烯含量增加,推测生长素浓度高时会促进乙烯合成;由题图分析可知,乙烯含量增高时会减弱生长素的促进作用;a时刻植物茎段的生长速度大于b时刻。
A .aB .bC .cD .d 植物的激素调节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1.比较动物激素和植物激素的特点,错误的是 A. 都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B .对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 C. 体内含量极少D .都是活细胞产生的 2. 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的内分泌腺合成、分泌的微量有机物 B. 植物的向光性可以说明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C •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所以在幼嫩的果实中含量较多 D. 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伸长,所以在茎尖、根尖含量较多 3. 在市场上可见到不均匀(凹凸不平)的西瓜,若切开可见其凹侧的种子发育不良或末发育,其原因可解释为 A. 种子的发育需要提供大量的营养物质 B. 发育着的种子里合成大量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 C. 未受粉的雌蕊,其子房也可发育成果实 D. 光照不均匀使果实内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4. 如右图所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 7.吲哚乙酸最早是在人的尿液中发现和提取的,下列对此问题的叙述,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A. 在人体内有合成生长素的酶系统,所以人粪尿的肥效很高 B. 人在食用了大量的植物果实和新鲜嫩叶后,生长素便进入人体内,但人体内没有破坏生长素的酶,生长素也不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所以生长素在人体内“免费旅游”了一圈 后便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小餌 f£线前垩沖光SUT 冋 A .④⑤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①④ 5.在方形暗箱的右侧开一小窗,暗箱外的右侧有一固定光源,在暗箱内放一盆幼苗,花盆 6.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 P 点最可 拒K 一肯严冃鶴fFC.在人体的肾脏中有将色氨酸转变成生长素的酶,在肾脏中合成了吲哚乙酸,所以人的尿液中有吲哚乙酸D.题干部分的叙述是错误的,在人的尿液中没有吲哚乙酸,但有吲哚乙酸的类似物,如吲哚丁酸、萘乙酸等,这些物质是人体内无生理功能的代谢副产品,但对植物却有强烈的促进生长作用8.如图所示4株相同的蚕豆幼苗分别放在4个暗箱中一段时间,其中2号和4号暗箱分别在顶部和右侧开孔,使光线能射入。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 植物的激素调节 一、选择题 1.(2018·昆明模拟)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温特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吲哚乙酸引起的 B.植物茎的向光性和根的向地性都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C.生长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D.用生长素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获得四倍体番茄 解析:选C 温特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某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并将该物质命名为生长素,但没有证明该物质就是吲哚乙酸;茎的向光性只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植物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获得四倍体番茄。 2.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激素在体内含量较低,但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 B.高浓度2,4-D可以抑制双子叶杂草的生长 C.根尖分生区细胞数目的增加主要与赤霉素有关 D.脱落酸可以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解析:选C 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甚至会杀死细胞,2,4-D属于生长素类似物,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根尖分生区细胞数目的增加主要与细胞分裂素有关;脱落酸的主要作用为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3.(2018·福建四校联考)下列关于“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这一现象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B.适当喷2,4-D能延长“繁花缀满枝”的时间 C.乙烯和脱落酸协同调节了“瓜熟蒂落”的过程 D.环境因子只能通过激素来影响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 解析:选D 乙烯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二者协同调节了“瓜熟蒂落”的过程,这也说明植物的生命活动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2,4-D是生长素类似物,可以防止落花落果;环境因子除了通过激素来影响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外,也可以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等。 4.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生长素具有两重性,因此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效果可以相同 B.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处理,可使芦苇的纤维长度增加50%左右 C.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可以产生α淀粉酶 D.植物激素乙烯利可以释放乙烯用于果实催熟 解析:选C 由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因此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其促进效果有可能相同;能使芦苇的纤维长度增加的激素是赤霉素;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可以产生α淀粉酶;乙烯利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是植物激素。 5.某小组开展“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研究,关于这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经预实验后,后续实验中还需设置一组用蒸馏水处理插条的实验作对照组 B.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每组需要取多枝插条 C.浸泡法适用于较低浓度溶液及空气湿度较大、遮阴环境 D.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 解析:选A 经预实验后,后续实验中可以不设置用蒸馏水处理插条的实验作对照组;生物实验遵循平行重复原则可减小误差;最适浓度两侧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效果可能相同。 6.为探究植物在单侧光下弯向光源生长是因为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运,导致背光侧生长素含量增加,促进生长作用增强,还是因为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有人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将玉米幼苗尖端分别置于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上,并进行不同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并分别用a~f表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a>b、c<d,说明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了 B.若c+d=e+f=a,且e<f,说明生长素由向光侧移向了背光侧 C.若c<d且c>e,则说明在单侧光照射下,既有向光侧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又有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 D.若背光侧生长素较向光侧多,则会使背光侧细胞分裂较向光侧快 解析:选D 假设一:若只发生向光侧生长素被分解,则生长素总量减少且背光侧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侧,即a>b、c<d、e<f。假设二:若只发生向光侧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则向光侧生长素含量比背光侧少,但总量不变,即c+d=e+f=a,且e<f。假设三:若在单侧光照射下,既有向光侧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又有向光侧生长素被分解,则c<d且c>e。生长素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不能促进细胞分裂。 7.(2018·菏泽一模)植物激素甲、乙、丙和生长素类似物NAA的作用模式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甲最可能代表乙烯 B.激素丙最可能代表生长素 C.激素乙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D.激素丙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 解析:选A 由图中信息可知,甲能够促进种子休眠,抑制植物生长,可能是脱落酸;丙很可能是生长素,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促进果实发育,其运输过程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植物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8.萘乙酸(NAA)对月季插条生根作用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佳萘乙酸浓度一定为10-8 mol/L B.当萘乙酸浓度大于10-6 mol/L时,抑制扦插枝条生根 C.该实验不能说明萘乙酸作用的两重性 D.NAA的浓度不同生根效果就不同 解析:选B 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佳萘乙酸浓度在10-9~10-7 mol/L之间;与NAA浓度为0比较,NAA浓度大于10-6 mol/L时表现为抑制效应;该实验说明了NAA在浓度小于10-6 mol/L时有促进效应,但浓度大于10-6 mol/L时表现为抑制效应,因此,说明了NAA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在浓度小于10-6 mol/L的范围内,除最适浓度外,生根效果相同时对应的NAA浓度都有两个。 9.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某植物插条使其生根,结果如下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1 2 3 4
实验处理 清水 浓度a 浓度b 浓度c 平均生根数 15 29 38 7
A.设置第1组实验的目的是作为空白对照 B.根据实验结果无法比较a、b、c浓度的大小 C.实验结果表明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在a和c之间 D.该生长素类似物对根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解析:选C 根据平均生根数可知,第2、3组的生长素类似物为促进生根作用,而第4组为抑制作用,所以c的浓度最高,但不能确定a和b两个浓度的大小。若a<b,则最适浓度在a和c之间;若a>b,则最适浓度在0和a之间。 10.自然状态下,某种植物的顶芽存在时,侧枝也会发育,这是由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两者的比例决定的,且两种激素存在拮抗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植物未表现出顶端优势,表明生长素对该植物不具有两重性 B.该植物侧枝的发育表明各种激素可能不是孤立地起着调节作用 C.该植物侧枝部位的生长素主要来自顶芽,细胞分裂素可来自根 D.幼芽细胞内色氨酸可转化成生长素,也可能用于合成某类大分子 解析:选A 该植物未表现出顶端优势,是因为高浓度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两者的拮抗关系中细胞分裂素占优势所致,生长素对该植物仍具有两重性;该植物侧枝的发育与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调节有关,且两者激素存在拮抗关系,表明各种激素可能不是孤立地起着调节作用;该植物侧枝部位的生长素可来自顶芽和侧芽,主要来自顶芽,细胞分裂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根尖,因此侧枝部位的细胞分裂素可来自根;幼芽细胞内可合成生长素和大分子的蛋白质等物质,其中生长素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化而来,色氨酸也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 11.某同学取一段玉米胚芽鞘,切去顶端2 mm,在上端放一块有生长素的琼脂块,下端放一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如图甲所示)。过一段时间检测,发现下端的琼脂块逐渐有了生长素(如图乙所示)。该同学就此实验得出结论:①下端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来自上端的琼脂块;②生长素在胚芽鞘内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关于这个实验与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只能得出结论② B.这个实验设计严密,实验结果与结论均推理正确 C.如果增加一组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朝下的实验就可以得出结论② D.这个实验的结论应该是生长素不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解析:选C 此实验只做了生长素可以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的情况,但没有对照实验,不能得出结论②,要想得出结论②,应设置对照实验,把形态学的上端和下端倒放,再观察下部的琼脂块能否收集到生长素。 12.用外源脱落酸(ABA)及其合成抑制剂(fluricbne)分别处理采摘后的番茄,番茄的乙烯释放量变化如图所示(CK为对照处理)。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外源脱落酸可以诱导乙烯的生成 B.脱落酸合成抑制剂可以抑制乙烯的生物合成 C.使用脱落酸合成抑制剂可延长番茄的储存时间 D.采摘后番茄果实内乙烯的生成需要外源脱落酸的诱导 解析:选D 与CK对照组相比,ABA处理组的乙烯释放量多,可推知外源脱落酸可以诱导乙烯的生成;与CK对照组相比,脱落酸合成抑制剂处理组的乙烯释放量少,可推知脱落酸合成抑制剂可以抑制乙烯的生物合成,所以使用脱落酸合成抑制剂可延长番茄的储存时间;由图可知外源脱落酸可以诱导乙烯的生成,自然采摘后番茄果实内没有外源脱落酸的诱导也能合成乙烯。 二、非选择题 13.下图是植物激素与其所起作用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B两点是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某器官的生理作用效果,说明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________。试写出一种能体现这种生理作用的生理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图1中的曲线表示幼嫩细胞和老细胞所对应的曲线,则甲曲线对应的是________细胞。若茎背地生长,图1中C点为茎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则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表示种子萌发时相关激素含量的变化,则________________(激素)对种子萌发起促进作用,这些激素对细胞的主要生理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图1中A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对某器官生长起促进作用,而B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对其生长起抑制作用,这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等都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2)幼嫩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高于老细胞,故图1中甲应表示幼嫩细胞;茎背地生长的原因是在重力作用下,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使近地侧的生长速率大于远地侧,若图1中C点为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则近地侧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