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八)习题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573.50 KB
- 文档页数:11
课时跟踪练[基础巩固]1.(2024·珠海实验中学测试)下列有关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常温下氯气显黄绿色,可用于制盐酸B.氯气能与NaOH溶液反应,可用于制漂白液C.次氯酸是弱电解质,可用作漂白剂D.四氯化碳难溶于水,可用作灭火剂解析:选B。
A.氯气具有氧化性,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氯化氢溶于水可制得盐酸,与氯气显黄绿色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B.氯气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次氯酸钠,可用于制漂白液,故B符合题意;C.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机色质褪色,可用作漂白剂,与其是弱电解质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D.四氯化碳不能燃烧,可用作灭火剂,与四氯化碳难溶于水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2.化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
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叙述正确的是()A.氯气和活性炭均可作漂白剂,若同时使用,漂白效果会明显加强B.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都能得到含氯消毒剂C.测定溶液pH的实验中,用干燥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测定结果无影响D.常温下氯气能与Fe反应,所以氯气的储存不能用铁制容器答案:B3.(2024·广州高三阶段训练)某学习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改进钠与氯气反应的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MnO2代替KMnO4固体B.先点燃酒精灯再滴加浓盐酸C.钠在氯气中剧烈燃烧产生白烟D.实验过程中会出现倒吸现象解析:选C。
A.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需要加热,故不能用MnO2代替KMnO4,A错误;B.先滴加浓盐酸,产生一段时间的氯气,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后,再点燃酒精灯,B错误;C.钠在氯气中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氯化钠,产生白烟,C正确;D.前面装置中一直产生气体,故实验过程中不会出现倒吸现象,D错误。
4.某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O(pH=13),已知饱和NaClO溶液的pH约为11。
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 A.该消毒液可用NaOH溶液吸收Cl2制备:Cl2+2OH-===ClO-+Cl-+H2OB.该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l)混用,产生Cl2:ClO-+Cl-+2H+===Cl2↑+H2OC.该消毒液中加入白醋,可增强漂白作用:CH3COOH+ClO-===HClO+CH3COO-D.该消毒液中加入少量FeSO4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2Fe2++ClO -+5H2O===Cl-+2Fe(OH)3↓+4H+解析:选D。
课时跟踪练[基础巩固]1.(2024·广州越秀区高三测试)已有百年历史的陈家祠是岭南建筑艺术明珠,在建筑结构上巧妙地运用了多种装饰工艺。
下列装饰工艺主要使用金属材料的是( )A.栩栩如生的石雕B.精妙生动的木雕C.精致的砖雕D.镶嵌的铜铁铸答案:D 2.在指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的转化能实现的是( )A.Cu 2S ()s ――→O 2()g 高温 Cu ()sB.Cu ()s ――――――→Fe 2(SO 4)3(aq) Fe ()sC.Cu ()s ――→S ()s △ CuS ()sD.Cu ()s ――→H 2SO 4()浓 SO 2()g解析:选A 。
A.由反应Cu 2S +O 2=====高温 2Cu +SO 2可知,物质之间的转化能实现;B.由反应Cu +Fe 2(SO 4)3===CuSO 4+2FeSO 4可知,物质之间的转化不能实现;C.由反应2Cu +S=====△ Cu 2S 可知,物质之间的转化不能实现;D.常温下,Cu 和浓硫酸不反应,物质之间的转化不能实现。
3.下列关于铝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A.铝合金是一种混合物,它比纯铝的硬度大B.高温铝液易被氧化,铝合金应在熔剂层覆盖下熔炼C.镁铝合金耐腐蚀,但能被烧碱腐蚀D.镁铝合金在盐酸中无法溶解答案:D4.下表中金属的冶炼原理与方法错误的是( )解析:选C 。
A.Hg 是不活泼金属,冶炼原理为2HgO===== 2Hg+O 2↑,该方法是热分解法,A 正确;B.Al 是活泼金属,通常采用电解法冶炼,为降低Al 2O 3的熔点,要加入助熔剂冰晶石,冶炼原理为2Al 2O 3(熔融)=====电解冰晶石 4Al +3O 2↑,B 正确;C.制取活泼金属Na 通常采用电解熔融NaCl 的方法,冶炼原理为2NaCl(熔融)=====电解 2Na +Cl 2↑,C 错误;D.通常采用还原剂CO 在高温下还原Fe 2O 3的方法冶炼Fe ,冶炼原理为Fe 2O 3+3CO=====高温 2Fe +3CO 2,D 正确。
课时跟踪练1一、选择题1.双酚基丙烷(BPA,分子式为C15H16O2)可能降低男性及女性的生育能力。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BPA的摩尔质量是228 g·mol-1B.1 mol BPA中约含有6.02×1023个分子C.BPA属于有机化合物D.1 mol BPA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解析:BPA在标准状况下为非气体。
答案:D2.冬季的降雪给交通和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其中醋酸钾(CH3COOK)是融雪效果较好的融雪剂,下列关于醋酸钾的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CH3COOK的质量为98 g·mol-1B.CH3COOK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C.1个“CH3COOK”微粒的质量约为986.02×1023gD.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的CH3COOK的物质的量为1 mol解析:1 mol CH3COOK的质量为98 g,A项错误;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B项错误;1个“CH3COOK”微粒的质量约为986.02×1023g,C项正确;1个“CH3COOK”中含有2个C原子,所以当醋酸钾中有6.02×1023个碳原子时,醋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5 mol,D项错误。
答案:C3.有以下四种气体:①3.01×1023个HCl、②13.6 g H2S、③2 g D2、④0.2 mol NH3。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质量:②>①>④>③B.分子个数:①>③>②>④C.分子物质的量:③>①>②>④D.氢原子数:③>②>④>①解析:四种气体的物质的量分别为HCl 0.5 mol、H2S 0.4 mol、D20.5 mol、NH30.2 mol,所以根据各量关系,质量大小顺序关系为①>②>④>③;分子个数和物质的量的关系为①=③>②>④;氢原子数的关系为③>②>④>①。
课时跟踪练[基础巩固]1.(2024·广州高三阶段测试)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经国务院批准,决定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镓的核电荷数为31B.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2.63C.镓、锗位于元素周期表p区D.镓、锗是稀土元素解析:选D。
A.镓为31号元素,核电荷数为31,A正确;B.根据题图可知,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2.63,B正确;C.根据镓、锗的价层电子排布可知,二者位于元素周期表p区,C正确;D.镓、锗为主族元素,不是稀土元素,D错误。
2.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价层电子数为5,并且该元素是同族中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
下列关于该元素的判断错误的是() A.该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34s2B.该元素为VC.该元素属于第ⅢA族元素D.该元素属于过渡元素答案:C3.(2024·肇庆高三质检)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A.碱性强弱:Ba(OH)2<Ca(OH)2<KOHB.离子半径:Mg2+<O2-<F-C.还原性:SiH4>PH3>HClD.热稳定性:CH4>NH3>HF解析:选C。
A项,金属性:Ca<Ba,碱性强弱:Ba(OH)2>Ca(OH)2,A不正确;B项,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离子半径:O2->F->Mg2+,B不正确;C项,非金属性:Si<P<Cl,还原性:SiH4>PH3>HCl,C正确;D项,非金属性:C<N<F,热稳定性:CH4<NH3<HF,D不正确。
4.第一电离能、第二电离能、第三电离能分别用I1、I2、I3表示,下表是第三周期部分元素的电离能[单位:eV(电子伏特)]数据。
A.甲的金属性比乙的弱B.乙的化合价为+1价C.丙一定是非金属元素D.丁一定是金属元素解析:选C。
根据I2(甲)≫I1(甲)和I3(乙)≫I2(乙)以及甲、乙在第三周期可推知甲为Na,乙为Mg,金属性:Na>Mg,Mg的化合价为+2价,A、B不正确;根据丙的各级电离能可知,丙为原子序数大于Al 的非金属元素,再根据I1(丁)>I1(丙)>I1(Mg)可推知,丁为第三周期中原子序数大于Al的非金属元素,C正确、D不正确。
课时跟踪练[基础巩固]1.有X、Y两种活性反应中间体微粒,均含有1个碳原子和3个氢原子,其球棍模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X)(Y)A.X的组成为CH+3B.Y的组成为CH-3C.X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D.Y中键角小于120°解析:选C。
由题图可知,X为平面三角形结构,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故其组成为CH+3,A项正确,C项错误;Y为三角锥形结构,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电子对数为1,采取sp3杂化,故其组成为CH-3,键角小于120°,B、D项正确。
2.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的空间结构为四面体形且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为V形的是()A.NO-2B.PH3C.H3O+D.OF2解析:选D。
NO-2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的空间结构呈平面三角形,A不符合题意;PH3的空间结构呈三角锥形,B不符合题意;H3O +的空间结构呈三角锥形,C不符合题意;OF2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的空间结构为四面体形,且分子的空间结构为V形,D符合题意。
3.下列有关杂化轨道理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杂化前后的轨道数不变,但轨道的形状发生了改变B.杂化轨道全部参与形成化学键C.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分别为109°28′、120°、180°D.四面体形、三角锥形的结构可以用sp3杂化轨道理论解释解析:选B。
杂化前后的轨道数不变,轨道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故A正确;杂化轨道可以部分参与形成化学键,如NH3中N发生了sp3杂化,形成了4个sp3杂化轨道,但是只有3个参与形成了化学键,故B 错误;sp3、sp2、sp杂化轨道的空间结构分别是正四面体形、平面三角形、直线形,所以其夹角分别为109°28′、120°、180°,故C正确;四面体形、三角锥形分子的结构可以用sp3杂化轨道理论解释,如甲烷、氨气分子,故D正确。
课时跟踪练28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烯与氯气加成反应的产物是CH2Cl—CH2ClB.含元素种类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C.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是一氯甲烷和氯化氢D.某有机物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该有机物中必定含有碳、氢、氧3种元素2.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易溶于水B.可以发生加聚反应C.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与过量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可发生取代反应3.氟利昂-12是甲烷的氯、氟卤代物,结构式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它有两种同分异构体B.它是平面分子C.它只有一种结构D.它有四种同分异构体4.(2019·上海卷)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的是()D.CH2===CH—C≡CH5.(2020·西宁复习检测)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时水浴温度需控制在50~60 ℃B.加入试剂的顺序:先加浓硝酸,再加浓硫酸,最后加入苯C.仪器a的作用:冷凝回流苯和硝酸,提高原料的利用率D.完全反应后,可用仪器a、b蒸馏得到产品6.(2020·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期中考试)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以乙烯为原料合成的部分产品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反应有①⑤⑥,加成反应有②B.反应⑥的现象为产生红色沉淀C.反应③的条件为浓硫酸、加热D.氯乙烯、聚乙烯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7.在探索苯结构的过程中,人们写出了符合分子式“C6H6”的)多种可能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1~5对应的结构均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1~5对应的结构中所有原子均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有1个D.1~5对应的结构均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8.工业上可由乙苯生产苯乙烯,其反应原理为Fe2O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类型为消去反应B.乙苯中含有苯环的同分异构体共有四种C.可用Br2/CCl4鉴别乙苯和苯乙烯D.乙苯和苯乙烯分子内共平面的碳原子数均为79.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B.CH2===CH—C6H5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C.乙烷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D.二氯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10.(2019·全国卷Ⅲ)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的是()A.甲苯B.乙烷C.丙炔D.1,3丁二烯二、非选择题11.(2020·北京第十九中学期末考试)有下列物质:①11H与21H②O2与O3③CH3CH2CH2CH3与④CH4与C3H8⑤CH3CH2CH2CH3与请回答下列问题(均填序号):(1)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沉淀溶解平衡基础巩固1.(2020山东日照校级期末联合考试)已知K sp(CaCO3)=2.8×10-9 mol2·L-2,K a1(H2CO3)=4.2×10-7 mol·L-1、K a2(H2CO3)=5.6×10-11mol·L-1。
溶洞是碳酸盐类岩石受到溶有CO2的流水长年累月的溶蚀而形成的,反应的原理可表示为CaCO3+H2CO3Ca2++2HC O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A.3.7×10-13 mol2·L-2B.6.7×10-3 mol2·L-2C.5×10-3 mol2·L-2D.2.1×10-5 mol2·L-22.(2020北京东城区模拟)工业上常用还原沉淀法处理含铬废水(Cr2O72-和Cr O42-),常温下,其流程为:CrO42-(黄色)Cr2O72-(橙色)Cr3+(绿色)Cr(OH)3↓已知:步骤③生成的Cr(OH)3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Cr(OH)3(s)Cr3+(aq)+3OH-(aq) K sp=[Cr3+][OH-]3=10-32 mol4·L-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①中当v(Cr O42-)=2v(Cr2O72-)时,说明反应2Cr O42-+2H+Cr2O72-+H2O达到平衡状态B.若向K2Cr2O7溶液中加NaOH浓溶液,溶液可由黄色变橙色C.步骤②中,若要还原1 mol Cr2O72-,需要12 mol 的Fe2+D.步骤③中,当将溶液的pH调节至5时,可认为废水中的铬元素已基本除尽(当溶液中[Cr3+]≤10-5 mol·L-1时,可视作该离子沉淀完全)3.(2020山东淄博一模)常温下,用AgNO3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01 mol·L-1的KCl、K2C2O4溶液,所得的沉淀溶解平衡图像如图所示(不考虑C2O42-的水解)。
物质的分别和提纯1.(2024·福州模拟)传统医学治疗疟疾时将青蒿加水煮沸,但药效很差。
改用乙醇控温60 ℃提取青蒿素,药效显著提高。
屠哟哟用一种更相宜的物质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达到了100%,这种相宜的物质是( )高而破坏青蒿素的有效成分,A正确。
答案:A2.(2024·深圳调研)某硝酸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硫酸铵和碳酸氢钠杂质,现设计一试验方案,既除去杂质,又配成硝酸钠溶液。
试验方案:先将固体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选择合适的试剂和操作完成表格中各步试验。
下列试剂或操作不合理的是( )A.试剂①为2B.操作②为结晶C.操作③为过滤D.试剂④为稀HNO3解析:依据题意,选择Ba(OH)2溶液除去SO2-4、NH+4和HCO-3,NH3·H2O用加热法除去,操作②为加热。
过量的Ba2+用Na2CO3溶液除去,过量的OH-与CO2-3用硝酸除去,则操作③为过滤,试剂④为稀硝酸。
答案:B3.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A.SiO2中含Al2O3杂质,可以加入足量NaOH溶液然后过滤除去B.NH4Cl固体中混有少量的单质I2,可用加热法将I2除去C.CO2中含有SO2杂质,可以通过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洗气瓶除去D.NaHCO3溶液中含有Na2SiO3杂质,可以通入足量的CO2,然后过滤除去解析:A项,SiO2和Al2O3都可以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因此SiO2中含Al2O3杂质不能加入足量NaOH溶液然后过滤除去,错误;B项,NH4Cl固体加热简洁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氢气和氯化氢,二者遇冷会重新化合形成NH4Cl,因此不能用加热方法将NH4Cl固体中的I2除去,错误;C项,CO2、SO2都可以与饱和Na2CO3溶液发生反应,因此不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CO2中含有的SO2杂质,错误;D项,NaHCO3溶液中含有Na2SiO3杂质,由于NaHCO3与CO2不能发生反应,而物质的酸性:碳酸>硅酸,可以通入足量的CO2,发生反应:Na2SiO3+2H2O+2CO2===2NaHCO3+H2SiO3↓,然后过滤除去H2SiO3,正确。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八)甲烷乙烯苯煤和石油1.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乙烯的电子式是B.乙烯的结构式为CH2=== CH2C.乙烯中碳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通常状况下,5.6 L乙烯中含有1 mol C—H键2.(2015·南平调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苯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内B.甲烷和乙烯都可以与氯气反应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氧化苯和甲烷D.乙烯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苯不能与氢气加成3.下图是用球棍模型表示的某有机反应的过程,则该反应的有机反应类型是()A.取代反应B.加成反应C.聚合反应D.酯化反应4.从南方往北方长途运输水果时,常常将浸泡有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置在盛放水果的容器中,其目的是()A.利用高锰酸钾溶液杀死水果周围的细菌,防止水果霉变B.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周围的氧气,防止水果腐烂C.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减缓水果早熟D.利用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性,催熟水果5.下列有关生活中常见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烷和氯气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产物是气体与液体的混合物B.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C.苯和乙烯都能使溴水层变为无色,二者都是发生加成反应D.煤干馏可得煤油,甲烷、乙烯和苯都能从石油中分馏得到6.下列现象因发生加成反应而出现的是()A.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苯加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C.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7.(2015·广州模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乙烯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的化学方程式是CH2===CH2+Br2―→CH3CHBr2 B.石油的催化裂化既能提高汽油的产量,又能提高汽油的质量C.石油的裂解和裂化都是化学变化,但二者的目的不一样D.异丁烷与正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8.下列各组指定物质的同分异构体数目相等的是()A.乙烷的二氯代物和丙烷的一氯代物B.丙烷的一氯代物和戊烷C.苯的二氯代物和苯的一硝基代物D.C3H5Br3和C5H11Br9.关于苯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苯的分子是环状结构,其性质跟烷烃相似B.表示苯的分子结构,其中含有碳碳双键,因此苯的性质跟烯烃相同C.苯的分子式是C6H6,分子中的C原子远没有饱和,因此能使溴水褪色D.苯环上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键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油是由烃组成的混合物B.①主要发生物理变化C.②是石油的裂化、裂解D.③属于取代反应11.利用下列反应不能制得括号中纯净物的是()A.等物质的量的氯气与乙烷在光照条件下反应(氯乙烷)B.乙烯与水加成(乙醇)C.乙烯与氯气加成(1, 2-二氯乙烷)D.氯气与苯用氯化铁作催化剂反应(氯苯)12.分子式为C3H4Cl2且含有结构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3种B.4种C.5种D.6种1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无论乙烯的加成,还是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都与分子内含有的碳碳双键有关B.无论使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都可以鉴别乙烯和乙烷C.相同质量的乙烯和甲烷完全燃烧后产生的水的质量相同D.乙烯的化学性质比乙烷的化学性质活泼14.(2015·孝感模拟)C5H12有3种不同结构:甲:CH3(CH2)3CH3,乙:CH3CH(CH3)CH2CH3,丙:C(CH3)4,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属于同系物,均可与氯气、溴蒸气发生取代反应B.C5H12表示一种纯净物C.甲、乙、丙中,丙的沸点最低D.丙有3种不同沸点的二氯取代物15.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A.用溴水可鉴别苯、CCl4、己烯B.加浓溴水,然后过滤可除去苯中少量己烯C.苯、溴水、铁粉混合制成溴苯D.可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醇和乙酸乙酯16.(2015·淄博质检)由乙烯推测丙烯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A.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B.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C.与HCl加成只生成一种产物D.由丙烯之间的相互加成可得聚丙烯17.如图是常见四种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键跟踪检测及答案第 1 页共 9 页跟踪检测(十八)化学键1.新浪科技网最新报道:科学家发现,普通盐水在无线电波的照射下可以燃烧,这很可能是人类最伟大的发现之一,有望解决未来人类的能源危机。
无线电频率可以降低盐水中所含元素之间的结合力,释放出氢原子,一旦点火,氢原子就会在这种频率下持续燃烧。
上述“结合力”的实质是( )A.共价键 C.一种静电引力B.离子键 D.一种静电斥力解析:选A 水分子是由H原子和O原子构成的,H原子和O原子之间存在极性共价键,释放出氢原子必须破坏水分子内的氢氧键,这是一种共价键。
2.(2021・定州中学月考)下列关于离子键、共价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离子化合物里,只存在离子键,没有共价键 B.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的单质分子(如Cl2)中 C.在共价化合物分子内,一定不存在离子键D.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叫作离子键解析:选C 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存在共价键,如离子化合物NaOH中存在极性键,故A项错误;H2O2分子中存在非极性键,故B项错误;在共价化合物分子内,一定不存在离子键,C项正确;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引力和静电斥力)形成离子键,D项错误。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 188O第 2 页共 9 页D.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解析:选C 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A错误;氯化铵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B错误;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可表示为18 8O,C正确;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其形成过程可表示为,D错误。
4.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相同,熔化时所克服的作用力也完全相同的是( )A.CO2和SiO2C.(NH4)2CO3和CO(NH2)2B.NaCl和HCl D.NaH和KCl解析:选D 两种物质都含有共价键,熔化时分别克服分子间作用力和共价键,故A错误;NaCl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HCl为共价化合物,含有共价键,故B错误;(NH4)2CO3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CO(NH2)2(尿素)为共价化合物,含有共价键,故C错误;NaH和KCl都为离子化合物,熔化时都克服离子键,故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