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特别行政区制度
- 格式:ppt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29
特别行政区制度是我国对单一制国家结构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一、“一国两制”与特别行政区的建立
(1)“一个国家”是“一国两制”原则的核心。
(2)“两种制度”与高度自治权是“一国两制”原则的基本特色。
高度自治权
特别行政区政府设司、局、厅、处、署等机构,组成特别行政区的行政组织体系。
(1)中央人民政府对特别行政区享有的权力包括特别行政区的创制权、特别行政区政府的组织权、主要行政官员的任免权、非常状态宣布权、外交权和防务权;
(2)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依法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司法权和终审权。
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是立法会
(一)立法会成员的任职资格(二)立法会的职权
香港澳门。
宪法学课程各章的重点难点分析宪法学课程各章的重点难点分析:第一章宪法总论重点: 宪法的概念、与一般法律的区别、分类我国宪法在结构形式上的特点、修宪的主体和法定程序难点:宪法与宪政的关系、宪法的社会作用第二章宪法的产生和发展重点:《十九信条》、《临时约法》、《中华民国约法》(袁记宪法)、《共同纲领》、1954年至1999年宪法修正案难点:建国后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宪法的发展历史)第三章国家性质重点:国家性质的概念及决定因素、共产党领导中国的实现方式、爱国统一战线、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及职能、我国非公有制的形式及地位、我国的分配原则、我国文化思想建设的基本内容难点:怎样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第四章国家形式重点:政体与国体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我国的行政区划难点:特别行政区第五章选举制度重点: 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及程序难点:普遍选举权原则、平等选举权原则第六章国家机构重点:组成我国国家机构的各种机关的地位及其职能难点:我国公、检、法三者间的关系、特别行政区机关第七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重点: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基本义务有哪些?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间的关系如何?难点:怎样理解宪法对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宪法学复习大纲宪法课程的学习应以中国宪法为根本,掌握宪法的基本原理和内容。
通过学习掌握以下概念、能准确回答以下问题:1.宪法.2.国家机构、3.民主集中制、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5.质询权6.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7.民族区域自治8.特别行政区9.一国两制10. 平等权11.控告权12.检举权13.宗教信仰自由1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5.国家结构形式16.国体17.人民民主专政18.爱国统一战线19.选举权问答题: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哪些?2.现行宪法对国家主席的职权是如何规定的?3.特别行政区与一般行政区相比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4.中央对特别行政区主要行使哪些权力?5.论述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关系。
题目: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要依据或参照的条件包括()。
选项A:民族聚居状况
选项B:民族关系
选项C:历史情况
选项D:经济发展条件
答案:民族聚居状况, 民族关系, 经济发展条件, 历史情况
题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行政区划基本上是“三级制”,即()。
选项A:省级
选项B:乡级
选项C:县级
选项D:地级
答案:省级, 县级, 乡级
题目:根据香港《基本法》之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必须由在外国无()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
选项A:居留权
选项B:国籍
选项C:居住权
选项D:住所
答案:居留权
题目:下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决定的有()。
选项A:县、市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
选项B:特别行政区的设立
选项C: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设立、撤销、更名
选项D: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
答案: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设立、撤销、更名, 特别行政区的设立
题目: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下列哪些选项不是我国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依据()。
选项A:《宪法》第31条
选项B:中葡联合声明
选项C:《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选项D:宪法序言
答案:宪法序言, 《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中葡联合声明
题目:我国采取()国家结构形式。
选项A:君主立宪制
选项B:共和制
选项C:单一制
选项D:复合制
答案:单一制。
略论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周洪钧2013-04-24 22:04:03 来源:《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摘要:随着澳门主权的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下简称“澳门基本法”或“基本法”)正式付诸实施。
为了更深入、准确地领会、贯彻澳门基本法,有必要对围绕这一效力高于普通法规的宪法性文件的若干重大问题略作论述。
关键词: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谈到澳门问题,必须先纠正流传甚久远的“澳门曾是葡萄牙殖民地”等错误观念。
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从1553年起被葡萄牙人逐步非法占领,但在鸦片战争前葡萄牙人居住澳门的200多年里,一直是在中国主权管辖下实行有限度的地方自治。
鸦片战争后,葡萄牙人利用清政府腐败、积弱,力图在澳门非法推行殖民制度。
由于1887年《中葡北京条约》规定的中葡划定澳门“界址”手续并未完成,该条约一直未生效。
1928年中国政府照会葡方,声明中止该条约。
故而中国对澳门的领土主权在法律上始终没有丧失过。
“澳门是葡萄牙殖民地”一说也就完全没有根据[1]。
1974年4月,葡萄牙国内政变后,承认澳门是“葡萄牙管治下的中国领土”,并在1979年与我国建交时表示愿意和平协商解决澳门问题。
1984年10月3日,在香港问题初步解决之际,邓小平接见港澳同胞赴京国庆观礼团,及时地提出用“一国两制”方式解决澳门回归问题。
其后,中葡两国进行了自1986年6月30日至1987年3月23日的四轮谈判。
通过反复磋商,双方确认,中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1987年4月13日,中葡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经两国立法机关批准,1988年1月5日双方交换批准书,该联合声明生效。
澳门进入回归过渡期,澳门基本法的制定提上了日程。
1988年4月13日,七届全国人大第1次会议决定成立澳门基本法起草委员会。
同年9月5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该委员会48位委员名单。
澳门基本法起草工作启动后,从1988年10月到1993年3月,大体经历了起草准备、形成征求意见稿、确定草案、正式通过四个阶段[2]。
第一章宪法基本理论基本要求:了解:宪法的概念、特征、分类,宪法产生的条件,旧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新中国宪法的产生与发展,现行宪法的基本特点与修正内容,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与法律的关系,宪法作用,宪法渊源,宪法结构,宪法效力,宪法规范,宪政的含义与特征。
理解: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和权力制约原则及其在我国宪法上的具体表现。
熟悉:现行宪法的基本特点与修改内容、宪法的基本原则,并能够结合宪法文本的相关规定分析和评价有关宪法现象、宪法事例或宪法问题。
考试内容:第一节宪法的概念宪法的含义宪法的基本特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宪法与法律的关系宪法与宪政的关系宪法的分类第二节宪法的历史发展近代意义宪法的产生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旧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新中国宪法的产生与发展现行宪法的修改)第三节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权力制约原则第四节宪法的作用宪法的一般功能宪法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的作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第五节宪法的渊源与宪法典的结构宪法的渊源(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判例国际条约)宪法典的结构(序言的效力正文附则)第六节宪法规范宪法规范的概念宪法规范的主要特点(根本性最高权威性原则性纲领性相对稳定性)宪法规范的分类(确认性规范禁止性规范权利性规范与义务性规范程序性规范)第七节宪法效力宪法效力的概念宪法效力的表现宪法与条约关系第二章国家的基本制度(上)基本要求: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内涵以及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爱国统一战线、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国家的基本文化制度的内容。
理解: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障,我国宪法关于文化制度的规定。
熟悉: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文化制度的一般原理,并能够具体运用。
考试内容:第一节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与性质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特色(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爱国统一战线)第二节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者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 国家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财产和公民合法私有财产第三节国家的基本文化制度文化制度的概念与特点我国宪法关于基本文化制度的规定我国宪法中关于公民道德教育的规定第三章国家的基本制度(下)基本要求:了解:政权组织形式的含义与分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选举制度、国家结构形式的含义,单一制和联邦制的含义与特征,我国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特点和原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的含义和特征,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含义。
宪法练习题(第六章)一、名词解释选举制度直接选举间接选举预选二、选择题(一)单选题1.根据选举法,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_____产生。
A.上级任命B.下级委派C.直接选举D.间接选举2.我国现行选举法颁布于()年。
A. 1953 B.1979 C.1982 D.19953.根据我国现行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名额不超过()。
A.3000人B.2000人C.1500人D.1000人4. 根据《选举法》的规定,关于选举机构,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A.特别行政区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主持B.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常委会领导本行政区域内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工作C.乡、民族乡、镇的选举委员会受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人大常委会的领导D.选举委员会对依法提出的有关选民名单的申诉意见,应在3日内作出处理决定5. 关于全国人大代表和省、自治区人大代表的名额,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的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我国选举权的平等原则既着重于机会平等,也重视实质平等B.我国选举法自颁布以来进行了四次修改,每一次都依据当时城乡人口变化情况对城乡代表名额的分配比例进行了调整C.“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是我国选举制度发展的方向D.我国选举法的修改反映了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趋势6. 根据《宪法》和《选举法》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选民登记按选区进行,每次选举前选民资格都要进行重新登记B.选民名单应在选举日的十五日以前公布C.对于公布的选民名单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向选举委员会申诉或者直接向法院起诉D.法院对于选民名单意见的起诉应在选举日以前作出判决7. 乡、民族乡、镇设立选举委员会主持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
根据选举法,该委员会受下列哪一机构的领导?A.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B.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的人大常委会C.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D.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的选举委员会8. 某选区选举地方人民代表,代表名额2人,第一次投票结果,候选人按得票多少排序为甲、乙、丙、丁,其中仅甲获得过半数选票。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通过并生效
作者:本刊
来源:《办公室业务(下半月)》 2020年第7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制定的。
2020年6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49号主席令予以公布。
这部法律共6章、66条,是一部兼具实体法、程序法和组织法内容的综合性法律。
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责和机构;第三章:罪行和处罚;第四章:案件管辖、法律适用和程序;第五章: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机构;第六章: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6月30日在香港特区刊宪公布,即日晚11时生效。
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第一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第一框政治文化中心1.城市职能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国际交往中心。
例:人民大会堂,中南海第二框历史悠久的古城1.北京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
2.北京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之一。
3.建都:蓟金元明清4.北京旧城格局:排列成棋盘状有一条通过中心,南北走延伸并使城市左右对称的中轴线呈“凸”字轴线形——是我国历代都城规划和建设的代表作5.著名景点: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世界遗产名录)第三框建设现代化大都市1.由环路和放射路组成的快速路系统,将城区各个部分以及城区和郊区连在一起2.为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功能,①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②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第一框人多地狭1.港澳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2. 一国两制:一国——内地和港澳同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制——①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②港澳实行资本主义制度4.城市建设用地*扩展方法①建设高层建筑②填海造地*城市建设用地与地形的关系香港的地形以山地为主,城市建设用地主要分布于沿海及山间的平原5.人地和谐发展之路防止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第二框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1.港澳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①优越的地理位置②背靠祖国大陆③资金丰富④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低廉2.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厂房,能源,劳动力祖国内地香港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后厂前店第三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第一框祖国神圣的领土证据:(详见书p34)①血缘亲情②地缘关系③历史文化渊源第二框美丽富饶的宝岛——台湾的自然环境1.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势西低东高2.气候:①温度带:热带,亚热带②类型: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③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降水多原因:夏季风<东南季风>)*西侧利用晒盐3.河流:①河流多②水量大,水能丰富,流程短最大河:浊水溪最大湖泊:日月潭4.灾害:多地震多台风环太平洋地震带 1.台湾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2.临太平洋,多台风6.美称:海上米仓——台湾盛产大米,蓬莱米尤为著名东方甜岛——盛产甘蔗水果之乡——盛产菠萝,香蕉等热带亚热带水果森林之海——森林覆盖率高东南盐库——盛产盐7.台湾农产品及森林①主要农产品:水稻,茶叶,甘蔗及热带亚热带水果②盛产这些农产品的原因:气候温暖湿润,地势平坦,土地肥沃④农产品和森林主要分布在:农产品:台湾西部平原及东部狭窄的沿海地带原因:平地土壤肥沃,利于耕种森林:中部台湾山脉原因:山地适宜发展农业⑤台湾树种丰富的原因:山脉所处纬度低;山脉海拔较高第三框出口导向经济1.简要发展历史20世纪60年代以前,台湾经济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出口蔗糖,菠萝,稻米,樟脑等———————以后,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的经济2.发展工业优势:①高素质的从业人员②低成本生产③政策强力支持④便利的运输系统3.台湾工业分布①主要分布城市:台北,台中,高雄,台南最大城市最大港口城市②分布特点:集中于西部平原③分布特点形成的原因:西部地形平坦开发历史悠久人口稠密交通便利第四节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框高山,荒漠和绿洲1.概况位置面积最大的省区邻国:巴基斯坦印度,蒙古,俄罗斯,哈萨克,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阿富汗(最多)2.自然环境位置:西北边陲地区深居内陆气候: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干旱——水汽难以深入植被——荒漠山岭阻隔地形:三山夹两盆高山绿洲河流:内流河3.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城市和交通设施分布的主要特点及原因①主要特点: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的绿洲②原因:水资源丰富4.新疆的绿洲互相之间距离遥远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不利于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5.荒漠化①荒漠化最容易在绿洲边缘地区发生②人们应保护植被,防止土壤沙化,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止土壤盐碱化和退化第二框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1.新疆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有利:夏季高温,光照充分,昼夜温差大不利:干旱2.农业的分布:绿洲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3.农业的类型:灌溉农业3.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高粱等4.特色农作物:棉花,甜菜和多种瓜果5.水利设施:引水渠,灌渠,坎儿井*坎儿井的优点:①避免大量水分蒸发,节约水资源②避免地表污染,保持水质优良③自流灌溉,不需要外加动力6.吐鲁番调整农作物的种植种类①原因:粮食作物只能温饱,不能是农民的收入迅速增长②调整方向:缩减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而多种植一些适应市场需求的特色作物第三框潜力巨大的能源开发1.油气储量状况——塔里木盆地天然气占全国的22%2.四大跨世纪工程:青藏铁路西电东送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气东输⑴原因:①东西部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差异大②天然气为清洁能源,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大气污染③科技的进步使西气东输成为可能⑵对东部的影响:①缓解东部的能源短缺问题②有益于东部的环境改善⑶一线目标市场:长江三角洲⑷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军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1996.12.30•【文号】主席令[第八十号]•【施行日期】1997.07.01•【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军事综合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八十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军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于1996年12月30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97年7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1996年12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军法(1996年12月3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香港驻军的职责第三章香港驻军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关系第四章香港驻军人员的义务与纪律第五章香港驻军人员的司法管辖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中央人民政府派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负责防务的军队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香港的安全,根据宪法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中央人民政府派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负责防务的军队,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海军、空军部队组成,称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以下称香港驻军)。
第三条香港驻军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其员额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防务的需要确定。
香港驻军实行人员轮换制度。
第四条香港驻军费用由中央人民政府负担。
第二章香港驻军的职责第五条香港驻军履行下列防务职责:(一)防备和抵抗侵略,保卫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安全;(二)担负防卫勤务;(三)管理军事设施;(四)承办有关的涉外军事事宜。
第六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宣布战争状态或者因香港特别行政区内发生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不能控制的危及国家统一或者安全的动乱而决定香港特别行政区进入紧急状态时,香港驻军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的全国性法律的规定履行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