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 材料测试方法 红外与拉曼光谱比较
- 格式:pdf
- 大小:107.61 KB
- 文档页数:11
拉曼和红外光谱快速评价原油性质的可行性比较近年来,随着新技术在原油开发中的应用,原油性质测量已变得非常重要。
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是对原油性质进行分析测量和快速评价的常用方法,本文将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作为两种检测方法,通过对比分析来评价它们对原油性质测量的可行性。
一、拉曼光谱拉曼光谱(Raman spectroscopy)是一种非破坏性、分子光谱学分析方法,可用于测量大气或液体中溶质的结构和性质。
拉曼光谱通过研究固定波长紫外光照射到溶质上,由溶质发出拉曼散射,从而能够获得溶质组成细节的详细信息。
拉曼光谱法可以用于评估原油中的大量组分,如抗氧化剂、润滑剂、变压器油、润滑油、冷冻油、汽油和柴油等,可以检测石油中的芳香烃、芳烃、环烃和烷烃类化合物。
它可以以非常低的检测灵敏度,短时间内快速准确地识别类型和含量,并且可以有效地分析复杂组分石油样品。
二、红外光谱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scopy)是一种常用的原子或分子的光谱学分析技术,能够在没有额外外加物质的情况下识别溶液中的物质组成。
红外光谱实验特别适合用于原油的性质测量,可用于确定石油样品中的芳香烃、烷烃、芳烃和环烃组分及其含量。
红外光谱有很高的灵敏度,可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它可以在超短时间内快速准确地识别组分类型和含量,它也有助于理解复杂的研究合成过程,从而提高了研究的效率。
三、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的可行性比较以上概述了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以及它们在原油性质测量方面的应用。
它们在原油性质测量方面均具有良好的性能,但从可行性上来看,仍有一些差异。
首先,在成本方面,拉曼光谱设备昂贵,而红外光谱设备较便宜。
其次,拉曼光谱需要使用激发源,而红外光谱则需要热能。
最后,拉曼光谱仪操作比较复杂,而红外光谱仪操作简单。
综上所述,在原油性质测量中,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均具有良好的性能,但在可行性上,红外光谱相对拉曼光谱优势更明显。
四、结论本文比较了原油性质测量中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的可行性。
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的区别与联系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和拉曼光谱(Raman Spectroscopy)是常用的分析技术,在有机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医学领域等均有广泛应用。
它们在分析原理、适用范围、技术特点等方面存在着很多区别和联系。
以下是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的区别与联系:区别:1.导致谱带的物理机制不同:傅里叶红外光谱利用分子的振动转动辐射,分析样品的红外吸收光谱;而拉曼光谱则是利用分子的转动振动辐射,分析样品的拉曼散射光谱。
2.峰位不同:傅里叶红外光谱的峰位范围一般在4000-400 cm-1,主要分析分子的化学键状态和基团特性;而拉曼光谱的峰位范围一般在4000-50 cm-1,主要分析分子的整体结构及动力学状况。
3.灵敏度不同:相对于傅里叶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的强度更弱,所需的样品量较多,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4.技术特点不同:傅里叶红外光谱拥有高分辨率、宽波谱扫描范围、方便快捷等特点,并且不受样品吸收背景干扰;而拉曼光谱则具有无毒无害、不需样品预处理、无须透明样品等特点。
联系:1.分析基本原理相同: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都是基于分子对光的作用来分析化学样品的结构和组成。
2.反应IF相同: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都可以通过相应的分析方法来反映样品中特定的官能团或化学键。
3.用途相似: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在材料分析、制药研发、生物医学、食品安全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用FTIR进行药物分析、化学反应监测、纳米颗粒材料表面特征分析;而拉曼光谱则广泛应用于生物分析、纳米粒子、陶瓷、高分子材料等领域。
综上所述,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各有其自身特点和优势,在不同的分析领域和具体应用中,可以灵活选用,互为补充,为科学技术和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的区别和联系与区别
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都是分析物质结构和组成的常用技术手段,但二者也存在一些区别和联系:
区别:
1. 基础原理不同:傅里叶红外光谱利用物质分子在红外区域吸收能量的原理,而拉曼光谱则是利用分子在受到激光激发后,发生分子振动而产生散射光的原理。
2. 待测物质不同:傅里叶红外光谱适用于测定分子中存在的不对称振动和对称振动,而拉曼光谱则更适合测定分子中的小振动和大振动。
3. 信号强度不同:傅里叶红外光谱信号强度较高,适用于测定含量较高的样品。
而拉曼光谱信号较弱,更适用于测定稀释度较高的样品。
联系:
1. 都可以提供关于分子结构和组成的信息,有助于分析样品中的化学成分、功能组或配体等。
2. 二者都可以用于检测食品、药物、化妆品等领域的原料和成品。
3. 在谱图分析方面,两者都可以用于进行比较、鉴别和定量分析。
请简述 raman 光谱和红外光谱的联系和区别。
Raman光谱和红外光谱都是用于分析物质结构的非破坏性光谱技术,但它们的原理和应用略有不同。
Raman光谱是通过测量样品散射光的频率变化来分析样品结构的,
其原理是当激光照射样品时,光子与分子发生相互作用,发生Stokes
和Anti-Stokes散射。
Stokes散射是光子与分子相互作用后,使光子
的能量降低,频率下移,而Anti-Stokes散射则是光子的能量和频率
增加。
根据这种散射现象,我们可以得到Raman光谱,其中纵向振动
和横向振动的谱带代表了分子振动的信息。
Raman光谱主要用于分析分
子的振动和固体的结构,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非破坏性的优点。
红外光谱则是通过测量在物质分子中的振动和转化所产生的细微
振动能谱来分析样品的结构,基于分子中化学键振动和伸缩等量性运
动导致的能量吸收。
当样品被红外光照射后,它会吸收一些频率特定
的光子,而吸收谱就是吸收频率和强度的正常分布。
其中纳米应力和
分子极性等都会影响谱线位置和强度。
红外光谱适用于分析样品中的
官能团和发现新化合物,特别是对无机分子分析效果更明显。
Raman光谱和红外光谱虽然分析原理不同,但它们的应用有重叠之处。
一些晶体的密度、对称性和结构等可由Raman光谱确定,而红外光谱可以用于测量无机物质的分子结构,例如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
此外,Raman光谱和红外光谱都可用于表明分子的三维构象,特别是在药物分析中,因为分析药物造成的副作用,这一应用十分重要。
拉曼和红外有什么区别?
1)这两者都是振动光谱,从这一点上面来说,确实原理是一样的。
但是红外是吸收光谱,而拉曼是散射光谱。
(2) 至于波长,拉曼采用的是激光作为激发源,波长范围可以从紫
外-可见-红外都可以,最常见的是可见光和NIR的。
而红外只能选择红外光作为光源,包括从远红外到近红外,平时最常用的是中红外,4000cm-1到400cm-1。
(3) 从选择法则上面来说,也就是什么样的振动是红外活性的,什
么样的振动是拉曼活性的,也是不一样的。
红外活性(也就是可以被红外检测到的振动)必须是分子偶极矩发生变化,而拉曼活性的振动必须是有分子的极化性发生改变才能被检测到。
(4)从信号强度来说,拉曼的信号很弱,通常10的6次方-8次方
才有一个拉曼散射的光子。
而相对来说,红外的信号要强!所以在实际应用中,红外更广泛一些!
(5)两者的光谱可以作为互补来确定分子的结构!。
分子拉曼和红外都是分子光谱技术,用于研究分子的振动和转动状态。
分子拉曼光谱是通过测量分子对激光的散射来获取分子的振动和转动信息。
当激光照射到分子上时,分子会吸收部分光能并发生振动和转动,这些振动和转动会导致分子的极化率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分子对激光的散射。
通过测量散射光的频率和强度,可以得到分子的振动和转动信息。
红外光谱是通过测量分子对红外光的吸收来获取分子的振动和转动信息。
当红外光照射到分子上时,分子会吸收部分光能并发生振动和转动,这些振动和转动会导致分子的偶极矩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分子对红外光的吸收。
通过测量吸收光的频率和强度,可以得到分子的振动和转动信息。
分子拉曼和红外技术都可以用于分子结构的鉴定、化学反应的研究、材料的表征等领域。
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拉曼光谱是通过测量散射光的频率和强度来获取分子的振动和转动信息,而红外光谱是通过测量吸收光的频率和强度来获取分子的振动和转动信息。
此外,拉曼光谱对非极性分子的检测更敏感,而红外光谱对极性分子的检测更敏感。
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是光谱学的两个重要分支。
拉曼光谱是一种分子光谱学,它能够通过对振动分子的分析来测量它们的结构特征。
红外光谱是一种从热释放模式中获取分子结构信息的技术,它可以用来研究分子的结构特性,以及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的主要原理都是利用分子的振动模式来获取分子的结构特征。
拉曼光谱的基本原理是,当分子振动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频率的能量,从而产生特定的光谱特征。
红外光谱的原理是,当分子热力学升温或热损耗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频率的红外能量,从而产生特定的红外光谱特征。
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在分子结构表征和分析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拉曼光谱可以用来获取分子的精细结构信息,不仅可以测定分子的化学结构,而且还可以测定其中的振动模式,用来描述分子的构型。
红外光谱可以用来获取分子的粗略结构信息,可以用来确定分子的结构特征,并给出分子的相互作用方式,从而为分子的设计和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的应用的领域有很多,比如材料科学中的结构表征和分析、生物学中的细胞标志物、医学中的癌症检测、化学反应动力学和能量转化等,以及环境污染检测等等。
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均可用来研究多种不同的物质,包括气体和液体,甚至于有机物、无机物和络合物等。
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分子表征和分析技术,它在材料科学、生物学、化学、环境学和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们的结构表征和分析技术特别重要,可以深入地研究物质的性质,为分子设计和研究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是光谱学的重要分支,它们可以用来获取分子结构特征,在材料科学、生物学、化学、环境学和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分析和表征技术有助于深入研究物质的性质,为分子工程提供重要的参考。
拉曼光谱和傅里叶红外的区别和联系拉曼光谱和傅里叶红外的区别和联系拉曼光谱和傅里叶红外是两种常见的分析技术,在化学、物理、材料科学等领域广泛应用。
他们有着不同的原理和适用范围,但也有着一些相似之处。
本文探讨拉曼光谱和傅里叶红外的区别和联系,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二者的应用和优劣。
一、原理1. 拉曼光谱:拉曼光谱是通过分析物质分子所散射的光线来推测分子内部化学键的振动与旋转的信息。
它分析的是分子振动的一种机制,即拉曼散射,由分子内物质振动而产生,再散射的光线所携带的信息,从而分析物质分子的结构、组成和内部性质。
2. 傅里叶红外: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是通过测定分子吸收峰来测定分子内部化学键的类型、数量、位置等信息。
它分析的是吸收峰,即物质分子所吸收的特定波长的光。
被吸收的光被转化为分子振动的能量,从而得到吸收峰。
二、适用范围1. 拉曼光谱:拉曼光谱可对不同种类的样品进行表征,如固体、液体、气体等样品。
并且对样品的处理要求不高,也不需要进行处理,因此是一种检测手段十分简便的技术。
2. 傅里叶红外:傅里叶红外可对物质分子的基团、键的类型进行分析,检测物质的化学属性,对谱图的解读要求比较高。
对于官能团数较少、分子量大、活性物质、药物成分等方面具有很高的识别率和检测范围。
三、优劣比较1. 拉曼光谱:拉曼光谱具有样品处理简单、不需基质干扰消除、光源衰减问题小、可对化合物性质进行定量分析等优点。
2. 傅里叶红外:傅里叶红外不受基质干扰影响,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采集谱图的仪器精度高、准确度高。
但是,要设法避免水分影响,减少基质干扰,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四、联系1. 拉曼光谱和傅里叶红外都是非破坏性的分析技术,能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进行分析。
2. 拉曼光谱和傅里叶红外分析的样品都是通过分子之间的互相振动所产生的光的散射或吸收来实现。
因此,两种技术都涉及到分子之间的振动过程。
3. 拉曼光谱和傅里叶红外技术都是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纳米技术、材料科学、环境污染等领域。
拉曼光谱与红外汲取光谱的异同拉曼光谱与红外光谱一样,都能供给分子振动频率的信息,但它们的物理过程不同。
拉曼效应为散射过程,拉曼光谱为散射光谱,而红外光谱对应的是与某一汲取频率能量相等的(红外)光子被分子汲取,因而红外光谱是汲取光谱。
从分子结构性质变化角度看,拉曼散射过程来源于分子的诱导偶极矩,与分子极化率的变化相关。
通常非极性分子及基团的振动导致分子变形,引起极化率变化,是拉曼活性的。
红外汲取过程与分子永久偶极矩的变化相关,一般极性分子及基团的振动引起永久偶极矩的变化,故通常是红外活性的。
红外与拉曼光谱法的相同点:对于一个给定的化学键,其红外汲取频率与拉曼位移相等,均代表第一振动能级的能量,化合物某些峰的红外汲取波数与拉曼位移完全相同。
红外汲取波数与拉曼位移均在红外光区,两者都反映分子的结构信息互补,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红外与拉曼光谱法的不同点:红外光谱的入射光及检测光都是红外光,而拉曼光谱的入射光大多数是可见光,散射光也是可见光。
红外光谱测定的是分子对光的汲取,横坐标用波数或波长表示;而拉曼光谱测定的是分子对光的散射,横坐标是拉曼位移。
红外汲取是由于振动引起分子偶极矩或电荷分布变化产生的;拉曼散射是由于键上电子云分布产生瞬间变形引起短时间极化,产生诱导偶极,当返回基态时发生的散射。
对于一般红外及拉曼光谱,可用以下几个阅历规定判定。
1、相排斥规定凡有对称中心的分子,若有拉曼活性,则红外是非活性的;若有红外活性,则拉曼是非活性的。
如氧分子具有拉曼活性,红外便是非活性的。
2、相互允许规定凡无对称中心的分子,除属于点群D5h、D2h和O的分子外,都有一些既能在拉曼散射中显现,又能在红外汲取中显现的跃迁。
若分子无任何对称性,则它的红外和拉曼光谱就特别相像。
3、相互禁止规定少数分子的振动模式,既非拉曼活性,也非红外活性。
如乙烯分子的扭曲振动,在红外和拉曼光谱中均察看不到该振动的谱带。
由上可知,一般分子极性基团的振动,导致分子永久偶极矩的变化,故这类分子通常是红外活性的;非极性基团的振动易发生分子变形,导致极化率的更改,通常是拉曼活性。
红外光谱分析和拉曼光谱分析的区别红外光谱分析和拉曼光谱分析都是常用的分析手段,这篇文章让带您了解其中的异同红外光谱:当样品受到频率连续变化的红外光照射时,分子吸收某些频率的辐射,并由其振动运动或转动运动引起偶极矩的净变化,产生的分子振动和转动能级从基态到激发态的跃迁,使相应于这些吸收区域的透射光强度减弱,将测得的吸收强度对入射光的波长或波数做图,就是红外光谱。
而利用材料对红外光区辐射的选择性吸收进行结构分析、定性和定量方法,称之为红外吸收光谱法。
拉曼光谱:当光照射到物质使,光子与分子内的电子碰撞,发生非弹性碰撞,光子就有一部分能量传递给电子,此时散射光的频率就不等于入射光的频率,这种散射被称为拉曼散射,所产生的光谱被称为拉曼光谱。
据此可以通过测定散射光相对于入射光频率的变化来获取分子内部结构信息,这就是拉曼光谱分析法。
相同点对于一个给定的化学键,其红外吸收频率与拉曼位移相等,均代表第一振动能级的能量。
因此,对某一给定的化合物,某些峰的红外吸收波数和拉曼位移完全相同,红外吸收波数与拉曼位移均在红外光区,两者都反映分子的结构信息。
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一样,也是用来检测物质分子的振动和转动能级。
区别1:红外光谱是红外光子与分子振动、转动的量子化能级共振产生吸收而产生的特征吸收光谱。
它是吸收光谱,信息是从分子对入射电磁波的吸收得到的。
拉曼光谱一般也是发生在红外区,它不是吸收光谱,而是散射光谱,是在入射光子与分子振动、转动量子化能级共振后以另外一个频率出射光子。
入射和出射光子的能量差等于参与相互作用的分子振动、转动跃迁能级。
它的信息是从入社光频率的差别得到的。
2:要产生红外光谱效应,需要分子内部有一定的极性,也就是说存在分子内的电偶极矩。
在光子与分子相互作用时,通过电偶极矩跃迁发生了相互作用。
因此,那些没有极性的分子或者对称性的分子,因为不存在电偶极矩,基本上是没有红外吸收光谱效应的。
拉曼光谱产生的机理是电四极矩或者磁偶极矩跃迁,并不需要分子本身带有极性,因此特别适合那些没有极性的对称分子的检测。
红外光谱与拉曼光谱的比较时间:2012-01-12 编辑:来源:仪器交易网点击数:1239 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具有不完全的对称性,因此它的振动方式对于红外和拉曼都是活性的,并且在拉曼光讲中所观察到的拉曼位移与红外光讲中所看到的吸收峰的频率是相同的。
例如,图6.2为1,3,5一三甲苯的红外和拉曼光谱图,拉曼及红外的横坐标都以cm- I表示,拉曼峰(谱峰向上)的纵坐标是散射强度。
红外吸收(谱峰向下)的纵坐标为透射率。
如拉曼的N-H,C-H,C=C及C EEC等伸缩振动与红外光谱篆本上是一致的,只是对应峰的强弱有所不同。
正因为两者作用的机制是不同的,如果有一些振动只具红外活性,而另一些振动仅有拉曼活性,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获得更完全的分子振动的信息,通常需要红外和拉曼光讲的相互补充。
例如,强极性键-OH,-C -O,-OX等在红外光谱中有强烈的吸收带,但在拉曼光谱中却没有反映。
对于非极性但易于极化的键,如-N -C-,-S -S-,-N -N一及反式烯烃的内双键HR-C -C--HR"等,在红外光谱中根本不能或不能明显反映,在拉曼光进中则有明显的反映。
对于饱和、不饱和烃的有限链和环的骨架振动,拉曼光谱比红外的特征性更强。
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具有不完全的对称性,因此它的振动方式对于红外和拉曼都是活性的,并且在拉曼光讲中所观察到的拉曼位移与红外光讲中所看到的吸收峰的频率是相同的。
例如,图6.2为1,3,5一三甲苯的红外和拉曼光谱图,拉曼及红外的横坐标都以cm- I表示,拉曼峰(谱峰向上)的纵坐标是散射强度。
红外吸收(谱峰向下)的纵坐标为透射率。
如拉曼的N-H,C-H,C=C及C 三C等伸缩振动与红外光谱篆本上是一致的,只是对应峰的强弱有所不同。
正因为两者作用的机制是不同的,如果有一些振动只具红外活性,而另一些振动仅有拉曼活性,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获得更完全的分子振动的信息,通常需要红外和拉曼光讲的相互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