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专题复习第一讲数与式的运算
- 格式:doc
- 大小:438.50 KB
- 文档页数:7
初三总复习教案第一章《数与式》A、332元B、316元或332元C、288元D、288元或316元考点7 利用计算器进行估值或探求规律例9.(05广州)用计算器计算22-12-1,32-13-1,42-14-1,52-15-1,……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判断P=n2-1n-1,与Q=(n2-1)-1(n-1)-1,(n为大于1的整数)的值的大小关系为()A、P<QB、P=QC、P>QD、与n的取值有关【相应习题】1.用计算器比较大小:317 - 6 ____0(填“>”“=”“<”)考点8 定义新运算例10.(05海淀区)用“”、“”定义新运算:对于任意实数a,b,都有a b=a和a b=b,例如32=3,32=2。
则(20062005) (20042003)=_________。
【分析】由新运算定义知:20062005=2006,20042003=2003,而20062003=2006。
【相应习题】1.(06无锡)在实数的原有运算法则中我们补充定义新运算“○+”如下:当a≥b时,a○+b=b2;当a<b时,a○+b=a。
则当x=2时,(1○+x)·x-(3○+x)的值为____(“·”和“-”仍为实数运算中的乘号和减号)。
三、课时小结四、课后作业探究P6 13-16题五、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题第2节实数的运算第3课时共3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2.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运算.3.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4.能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5.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不要求分母有理化).6.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重点1、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2、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1.先化简,再求值:(3x+2)(3x-2)-5x(x-1)-(2x-1)2,其中x=-13 .2.(05福州)如图6,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中剪去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a>b),把剩下的部分拼成一个梯形,分别计算这两个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验证了公式_____。
第一章 数与式第一讲 实数【基础知识回顾】 一、实数的分类: 1、按实数的定义分类: 实数 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数2、按实数的正负分类:实数【名师提醒:1、正确理解实数的分类。
如:2π是 数,不是 数,722是 数,不是 数。
2、0既不是 数,也不是 数,但它是自然数】二、实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1、数轴:规定了 、 、 的直线叫做数轴, 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数轴的作用有 、 、 等。
2、相反数:只有 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a 的相反数是 ,0的相反数是 ,a 、b 互为相反数⇔3、倒数:实数a 的倒数是 , 没有倒数,a 、b 互为倒数⇔4、绝对值: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离开 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a =因为绝对值表示的是距离,所以一个数的绝对值是 数,我们学过的非负数有三个: 、 、 。
【名师提醒:a+b 的相反数是 ,a-b 的相反数是 ,0是唯一一个没有倒数的数,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是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 ,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 】三、科学记数法、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1、科学记数法:把一个较大或较小的数写成 的形式叫做科学记数法。
其中a 的取值范围是 。
2、近似数和有效数字:一般的,将一个数四舍五入后的到的数称为这个数的近似数,这时,从 数字起到近似数的最后一位止,中间所有的数字都叫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名师提醒:1、科学记数法不仅可以表示较大的数,也可以表示较小的数,其中a 的取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正无理数 无理数 负分数 零 正整数 整数 有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正数正无理数零 负有理数负数 (a >0) (a <0) 0 (a=0)范围一样,n 的取值不同,当表示较大数时,n 的值是原整数数位减一,表示较小的数时,n 是负整数,它的绝对值等于原数中左起第一个非零数字前零的个数(含整数数位上的零)。
初三数学复习 数与式第一课时 实数的有关概念【知识要点】(一)实数的有关概念(1)实数的分类当然还可以分为:正实数、零、负实数。
有理数还可以分为:正有理数,零,负有理数(2)数轴:数轴是研究实数的重要工具,是在数与式的学习中,实现数形结合的载体,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我们还可以利用这种一、一对应关系来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
(3)绝对值绝对值的代数意义:||()()()a a a a a a =>=-<⎧⎨⎪⎩⎪0000 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一个数的绝对值是这个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到原点的距离。
(4)相反数、倒数 实数的相反数记为-,非零实数的倒数记为,零没有倒数。
a a a 1a若a 、b 两个数为互为相反数,则a+b=0。
若m 、n 两个数互为倒数,则m ·n=1。
(5)三种非负数: ||()a a a a ,,都表示非负数。
20≥“几个非负数的和等于零,则必定每个非负数都同时为零”的结论常用于化简,求值。
(6)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这个数就叫做a 的平方根.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有 一个平方根,它是0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a(a≥0)的平方根记作 .一个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a(a≥0)的算术平方根记作 .⎪⎪⎪⎪⎩⎪⎪⎪⎪⎨⎧⎪⎪⎪⎩⎪⎪⎪⎨⎧⎩⎨⎧⎪⎩⎪⎨⎧—无限不循环小数—无理数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实数(7)科学计数法、有效数字和近似值的概念。
1.近似数: 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2.有效数字: 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为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3.科学记数法: 把一个数用 (1≤ <10,n 为整数)的形式记数的方法叫科学记数法.【典型例题:】P2例1、(2012贵州六盘水,5,3分)13,πcos 45︒,0.32 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 A .1 B .2 C .3 D .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1)有理数都可以化为小数,其中整数可以看作小数点后面是零的小数,例如5=5.0;分数都可以化为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2)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其中有开方开不尽的数.(3)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化为分数,也就是说,一切有理数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而无限不环小数不能化为分数,它是无理数.P2例4、(2012·湖北省恩施市,题号16 分值 4)观察下表:根据表中数的排列规律,B+D=_________.例题补充、(2012河北省17,3分)17、某数学活动小组的20位同学站成一列做报数游戏,规则是:从前面第一位同学开始,每位同学依次报自己顺序的倒数加1,第1位同学报⎪⎭⎫ ⎝⎛+111,第2位同学报⎪⎭⎫ ⎝⎛+121,…这样得到的20个数的积为_________________.第二课时:实数的运算及比较大小【知识要点】一、实数的运算1.加法: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2.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3.乘法:几个非零实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4.除法: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两个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5.乘方与开方(1)a n所表示的意义是n个a相乘,正数的任何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2)正数和0可以开平方,负数不能开平方;正数、负数和0都可以开立方.(3)零指数与负指数二、实数大小的比较1.对于数轴上的任意两个点,靠右边的点所表示的数较大.2.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两个正数,绝对值较大的那个正数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3.对于实数a、b,若a-b>0 a>b;a-b=0 a=b;a-b<0 a<b.4.对于实数a,b,c,若a>b,b>c,则a>c.5.无理数的比较大小:利用平方转化为有理数:如果a>b>0,a2>b2 则a>b ;或利用倒数转化:如比较与.三、实数运算顺序加和减是一级运算,乘和除是二级运算,乘方和开方是三级运算.这三级运算的顺序是三、二、一.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如果没有括号,同一级运算中要从左至右依次运算.四、实数的运算律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典型例题:】P3例3(2012山东省聊城,10,3分)如右图所示的数轴上,点B 与点C 关于点A 对称,A 、B 两点对应的实数是3和-1,则点C 所对应的实数是( )A. 1+3B. 2+3C. 23-1D. 23+1P4例 4(2012广东汕头,21,7分)观察下列等式:第1个等式:a 1==×(1﹣); 第2个等式:a 2==×(﹣); 第3个等式:a 3==×(﹣); 第4个等式:a 4==×(﹣);…请解答下列问题:(1)按以上规律列出第5个等式:a 5= = ;(2)用含有n 的代数式表示第n 个等式:a n = = (n 为正整数);(3)求a 1+a 2+a 3+a 4+…+a 100的值.第三课时:整式与因式分解(一):【整式知识梳理】代数式的分类1.整式有关概念 (1)单项式:只含有 的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第一章 数与式第一节 实数[知识要点]实数的分类1、实数相关概念 (1)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a (a ≠0)的倒数为.(2)相反数:若a 、b 互为相反数,则a+b=0 或a=-b(3) 绝对值:⎪⎩⎪⎨⎧<-=>=)0()0(0)0(a a a a a a2、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记成±a ³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是整数)3、实数运算(平方、绝对值、特殊角三角函数值、负指数幂)(1)乘方:几个相同因数的积(2)0次幂:10=a (a ≠0)(3)负整数指数:nn a a 1=-(a ≠0,n 为正整数) (4)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sin30°=1/2 cos30°=√3/2 tan30°=√3/3 sin45°=√3/3 cos45°=√2/2 tan45°=1sin60°=√3/2 cos60°=1/2 tan60°=√3运算顺序:先乘方、开方,再乘除,最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向右进行,有括号,先做括号内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进行。
4、实数大小比较(1)差值比较法:①a-b>0⇔a>b ②a-b<0⇔a<b ③a-b=0⇔a=b(2)平方比较法:a>b>0b >⇔a例题:1.下面的数中,与-3的和为0的是 ………………………….( ) A.3 B.-3 C.31 D.31- 2、—2的倒数是( )A 、—21 B 、21 C 、2 D 、—23、2-的绝对值是( )A .2-B .2C .22-D .22 4、安徽省2010年末森林面积为3804.2千公顷,用科学记数法表示3804.2千正确的是( )A.3804.2³103B.380.42³104C.3.842³106D.3.842³105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537万正确的是( )A 、537³104B 、5.37³105C 、5.37³106D 、0.537³1076、火星和地球之间的距离为34,000,000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0.34³108千米B 、3.4³106千米C 、34³106千米D 、3.4³107千米7、计算32)2(x -的结果是( )A.52x -B. 68x -C.62x -D.58x -8、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2x+3y=5xyB 、5m 2²m 3=5m 5C 、(a —b )2=a 2—b 2D 、m 2²m 3=m 69、计算:2sin300+(—1)2—22-10、911)1(8302+-+--+-π 11、-2,0,2,-3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是( )A.-1B.0C.1D.2第二节 整式1、代数式把问题中与数量有关的词语用含数、字母运算符号的式子表示出来。
九年级数学复习第一讲 数与式的运算一、乘法公式【公式1】ca bc ab c b a c b a 222)(2222+++++=++ 证明:2222)(2)(])[()(c c b a b a c b a c b a ++++=++=++ca bc ab c b a c bc ac b ab a 222222222222++++++++++=∴等式成立【例1】计算:22)312(+-x x 解:原式=22]31)2([+-+x x913223822)2(312312)2(2)31()2()(234222222+-+-=-⨯⨯+⨯+-++-+=x x x x x x x x x x说明:多项式乘法的结果一般是按某个字母的降幂或升幂排列. 【公式2】3322))((b a b ab a b a +=+-+(立方和公式)证明: 3332222322))((b a b ab b a ab b a a b ab a b a +=+-++-=+-+ 说明:请同学用文字语言表述公式2. 【例2】计算:))((22b ab a b a ++-解:原式=333322)(])()()][([b a b a b b a a b a -=-+=-+---+ 我们得到:【公式3】3322))((b a b ab a b a -=++-(立方差公式)请同学观察立方和、立方差公式的区别与联系,公式1、2、3均称为乘法公式.【例3】计算:(1))416)(4(2m m m +-+(2))41101251)(2151(22n mn m n m ++-(3))164)(2)(2(24++-+a a a a (4)22222))(2(y xy x y xy x +-++ 解:(1)原式=333644m m +=+ (2)原式=3333811251)21()51(n m n m -=-(3)原式=644)()44)(4(63322242-=-=++-a a a a a(4)原式=2222222)])([()()(y xy x y x y xy x y x +-+=+-+63362332)(y y x x y x ++=+=说明:(1)在进行代数式的乘法、除法运算时,要观察代数式的结构是否满足乘法公式的结构.(2)为了更好地使用乘法公式,记住1、2、3、4、…、20的平方数和1、2、3、4、…、10的立方数,是非常有好处的.【例4】已知0132==-x x ,求331x x +的值. 解:0132==-x x 0≠∴x 31=+∴xx原式=18)33(3]3)1)[(1()11)(1(2222=-=-++=+-+x x x x xx x x说明:本题若先从方程0132==-x x 中解出x 的值后,再代入代数式求值,则计算较烦琐.本题是根据条件式与求值式的联系,用整体代换的方法计算,简化了计算.请注意整体代换法.本题的解法,体现了“正难则反”的解题策略,根据题求利用题知,是明智之举.【例5】已知0=++c b a ,求111111()()()a b c b c c a a b+++++的值. 解:b a c a c b c b a c b a -=+-=+-=+∴=++,,,0∴原式=abba c ac c ab bc c b a +⋅++⋅++⋅abcc b a ab c c ac b b bc a a 222)()()(++-=-+-+-= ①abc c ab c c ab b a b a b a 3)3(]3))[((32233+-=--=-++=+abc c b a 3333=++∴ ②,把②代入①得原式=33-=-abcabc说明:注意字母的整体代换技巧的应用. 引申:同学可以探求并证明:))((3222333ca bc ab c b a c b a abc c b a ---++++=-++二、根式0)a ≥叫做二次根式,其性质如下:【例6】化简下列各式:(1)(2)1)x ≥解:(1) 原式=2|1|211-+=-=(2) 原式=(1)(2)2 3 (2)|1||2|(1)(2) 1 (1x 2) x x x x x x x x -+-=->⎧-+-=⎨---=≤≤⎩说明||a =的使用:当化去绝对值符号但字母的范围未知时,要对字母的取值分类讨论.【例7】计算(没有特殊说明,本节中出现的字母均为正数):(1)(2)(3) -+解:(1) 原式623==--(2) 原式=(3) 原式=+=-= 说明:(1)二次根式的化简结果应满足:①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②被开方数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2)二次根式的化简常见类型有下列两种:①被开方数是整数或整式.化简时,先将它分解因数或因式,然后把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开出来;②分母中有根式()或被开方数有分母().形式() ,转化为 “分母中有根式”的情况.化简时,要把分母中的根式化为有理式,采取分子、分母同乘以一个根式进行化简.(,其中2+2-).【例8】计算:(1) 21)(1++--+(2)+解:(1) 原式=22(1()21a b a +--++=--+(2) 原式+=+==说明:有理数的的运算法则都适用于加法、乘法的运算律以及多项式的乘法公式、分式二次根式的运算.【例9】设x y ==,求33x y +的值.解:77 14,1x y x y xy ==+=-⇒+==原式=2222()()()[()3]14(143)2702x y x xy y x y x y xy +-+=++-=-=说明:有关代数式的求值问题:(1)先化简后求值;(2)当直接代入运算较复杂时,可根据结论的结构特点,倒推几步,再代入条件,有时整体代入可简化计算量.三、分式当分式A B 的分子、分母中至少有一个是分式时,AB就叫做繁分式,繁分式的化简常用以下两种方法:(1) 利用除法法则;(2) 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例10】化简11xx x x x-+-解法一:原式=222(1)11(1)1(1)(1)11x x x x x x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解法一:原式=22(1)1(1)(1)11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说明:解法一的运算方法是从最内部的分式入手,采取通分的方式逐步脱掉繁分式,解法二则是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A A mB B m⨯=⨯进行化简.一般根据题目特点综合使用两种方法.【例11】化简222396162279x x x x x x x x++-+-+-- 解:原式=22239611612(3)3(3)(3)2(3)(3)(39)(9)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22(3)12(1)(3)(3)32(3)(3)2(3)(3)2(3)x x x x xx x x x x +-------===+-+-+说明:(1) 分式的乘除运算一般化为乘法进行,当分子、分母为多项式时,应先因式分解再进行约分化简;(2) 分式的计算结果应是最简分式或整式.A 组1a =-成立的条件是( )A .0a >B .0a <C .0a ≤D .a 是任意实数2.若3x <|6|x -的值是( ) A .-3B .3C .-9D .93.计算: (1) 2(34)x y z --(2) 2(21)()(2)a b a b a b +---+(3) 222()()()a b a ab b a b +-+-+(4) 221(4)(4)4a b a b ab -++4.化简(下列a 的取值范围均使根式有意义):(1) (2) a ⋅(3)(4)+-5.化简:(1)102m - (2)0)x y >>B 组1.若112x y -=,则33x xy yx xy y+---的值为( ): A .35B .35-C .53-D .532.计算:(1) +(2) 1÷-3.设x y ==22x xy y x y +++的值.4.当22320(0,0)a ab b a b +-=≠≠,求22a b a b b a ab+--的值.5.设x 、y 为实数,且3xy =,求 6.已知11120,19,21202020a xb xc x =+=+=+,求代数式222a b c ab bc ac ++---的值.7.设12x -=,求4221x x x ++-的值. 8.展开4(2)x -9.计算(1)(2)(3)(4)x x x x ----10.计算()()()()x y z x y z x y z x y z ++-++-++- 11.化简或计算:(1)-+(2)-+(3)-(4)+÷+第一讲 习题答案 A 组1. C 2. A3. (1) 2229166824x y z xy xz yz ++--+ (2) 22353421a ab b a b -++-+(3) 2233a b ab --(4)331164a b -4.2 12----5.B 组1. D 2.a c b +--+ 3.4.3,2-5.± 6. 37.3-8.4328243216x x x x -+-+ 9.43210355024x x x x -+-+10.444222222222x y z x y x z y z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