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断层皮片复合移植修复深度慢性创面的临床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453.00 KB
- 文档页数:7
异种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微粒皮复合移植的临床观察潘云川;陈彦堃;徐家钦;陈思环;吴多能;曾德斌【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03(014)011【摘要】目的探讨异体、异种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与自体复合移植的可行性.方法5例大面积Ⅲ度烧伤创面早期切痂,2例3个部位采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移植,3 例3个部位采用同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移植,将基质缝合固定.微粒皮均匀涂布在异体皮的真皮面上,覆盖于创面上,缝合包扎固定.未移植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创面作对照观察,微粒皮与创面比例为1:5.结果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移植部位表皮覆盖率75%.采用同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移植部位表面覆盖率94%.随访时间最长2年复合移植皮肤弹性好、无水胞和溃疡,愈合质量优于对照部位创面.结论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与自体微粒皮复合移植是可行性的,同种细胞真皮基质的复合移植成活率明显优于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复合移植.【总页数】2页(P1-2)【作者】潘云川;陈彦堃;徐家钦;陈思环;吴多能;曾德斌【作者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海口,570311;海南省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海口,570311;海南省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海口,570311;海南省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海口,570311;海南省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海口,570311;海南省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海口,5703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4【相关文献】1.异种羊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微粒皮复合移植后创面愈合及COX-2、VEGF的表达研究 [J], 周彪;谷明娟;王凌峰;张军;巴特;张志坚;徐洋;贾军乐;智俐;候智慧2.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的临床观察 [J], 张自才;李强华;廖佳3.脱细胞异体真皮结合异体皮延期自体微粒皮复合移植的临床应用 [J], 黎英豪;杨萍萍4.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薄皮复合移植修复烧伤创面的临床观察 [J], 李华强;张中原5.异种(猪)脱细胞真皮与自体微粒皮复合移植的临床观察 [J], 匡新建;张伟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的临床观察张自才;李强华;廖佳【期刊名称】《中南医学科学杂志》【年(卷),期】2005(033)002【摘要】目的总结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烧伤患者10例.将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allo-ADM)与自体刃厚皮片组成复合皮片(CS),用以修复全厚皮肤缺损的烧伤创面.采用一步法移植.术后观察皮片成活、瘢痕增生、及功能恢复情况,随访6~12个月.结果移植于10例烧伤患者13块CS 中,12块完全成活(占92.3%),瘢痕增生不明显,功能恢复好.1块CS因感染自体刃厚皮片部分坏死而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全部成活.患者最长随访时间为12个月,所移植的CS质地和色泽接近正常皮肤.结论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超薄断层皮片复合移植能改善创面愈合的质量,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深度烧伤的方法.【总页数】2页(P219-220)【作者】张自才;李强华;廖佳【作者单位】邵阳市中心医院,湖南,邵阳,422001;邵阳市中心医院,湖南,邵阳,422001;邵阳市中心医院,湖南,邵阳,422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22.1【相关文献】1.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18例临床观察 [J], 段鹏;蘧勤勤;雷晋;成剑;李志刚2.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复合自体刃厚皮移植治疗烧伤瘢痕 [J], 王倩;仇旭光;陈挺孙;王野平;陆志豪;占卫兵3.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与自体头皮刃厚皮片复合移植在小儿疤痕整形中的应用 [J], 邵文勇;王翠玲;张守信;高华;尚念胜;徐滨4.脱细胞异体网状真皮支架联合自体刃厚断层皮片复合移植修复小儿功能部位瘢痕挛缩 [J], 赵遵江;查彬彬;李成虎;方林森;张保德;章荣涛;刘勇;梁其国;胡育栋;王修坤5.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和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在烧伤瘢痕中的应用 [J], 欧阳文娟;陈俊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异体脱细胞真皮加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在深度烧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陈娟;黄宇伦;银桂彬;彭奇浩;刘毅【期刊名称】《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年(卷),期】2009(015)015【摘要】Objective To approach the clinical applieation of burn wound with composite transplanta-tion of acellular dermal matrix with split-thickness autologous skin graft. Methods A clinical observation in 63 patients who had been treated by acellular allogenic dermis matrix with split-thickness autologous skin graft from 2003 in our division. In the peases, 37 cases are burn scars and 26 cases are function site full thickness skin burn wound. THe repair of wound by one time operation only.In this cases, acellular dermal matrix with split-thickness autologous skin grafting are 49, with snip skin grafting are 7, and with mesh skin grafting are 7.Results The composite skin survived after all in 63 examples.Skin grafting and donor site scars proliferation were not obvious after aeerte function rebound satisfaction pigmenatation appearaneed less.Patients feel satisfaction at appoaran ce. Con-clusion The repair of bum wound with cellular allogenic dermis with split-thickness autologous skin graft is a good treatment.%目的探讨异体脱细胞真皮加自体刃厚皮多种复合方式移植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03年以来我科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加自体刃厚皮多种复合方式移植修复63例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观察.63例中,深Ⅱ度烧伤瘢痕37例,Ⅲ度烧伤功能部位创面26例,均为一次手术完成;其中49例为异体脱细胞真皮加大张刃厚皮移植,7例为异体脱细胞真皮加自体刃厚皮小皮片移植,7例为异体脱细胞真皮加网状皮片移植.结果 63例中术后复合皮全部成活,愈后植皮区及供皮区瘢痕增生不明显,功能恢复较好,色素沉着较轻,外观满意.结论异体脱细胞真皮加自体刃厚皮多种方式复合移植修复深度烧伤创面是一种较好治疗方法 .【总页数】3页(P43-45)【作者】陈娟;黄宇伦;银桂彬;彭奇浩;刘毅【作者单位】524000,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524000,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524000,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524000,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524000,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相关文献】1.脱细胞异体真皮加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在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J], 覃秋海;黄运严;边建民;雷春芳;陈红秋;陈杰;吴勋宁2.脱细胞异体真皮和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在功能部位深度烧伤早期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J], 王配合;杨建民;李建全;张轶;李晓东;沃贝贝3.脱细胞异体真皮加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在创面修复中的护理体会 [J], 李正兰4.脱细胞异体真皮和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在功能部位深度烧伤中的应用 [J], 杨建民;王配合;李建全;张轶;李晓东;沃贝贝;5.脱细胞异体真皮加自体刃厚皮移植术在早期烧伤患者后期瘢痕修复中的应用及安全性分析 [J], 李金旗; 李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皮片复合移植的临床应用目的:探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皮片复合移植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及瘢痕切除后皮肤缺损创面及其愈合后皮肤的外形和功能。
方法:应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刃厚皮片组成复合皮移植,以自体刃厚皮片移植作为对照,采用一步移植法治疗切痂后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及瘢痕切除后皮肤缺损共56例患者60处创面,观察术后皮片的成活情况、外形及功能恢复情况并随访。
结果:60处创面全部愈合,移植皮片生长良好,瘢痕增生不明显,未见明显挛缩,皮肤弹性较好。
在6~12个月的观察期内,自体刃厚皮片与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复合移植后,功能和形态优于单纯自体刃厚皮片移植;随访2年复合移植未发现明显的排异反应。
结论: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皮片复合移植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及瘢痕切除后皮肤缺损创面愈合良好,无瘢痕增生,皮肤外观功能满意,无排异反应。
标签:脱细胞真皮基质;创面;刃厚皮片;复合皮片移植对大面积深度烧伤或瘢痕整形所致大面积全层皮肤缺损的病人,由于自体皮源的不足,常采用网状自体刃厚皮、微粒皮等来覆盖切/削痂创面或组织缺损创面,由于皮片薄、组织结构不完整、缺少有效的真皮成分支持,成活的皮片质量较差,既无弹性也缺乏美感,且常有不同程度瘢痕增生和挛缩畸形,在关节部位尤为明显。
真皮可以为皮肤提供机械保护和外观特征,在创面愈合、生长和抗菌、防御外伤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保留基底膜(或其主要成分Ⅳ型胶原)的真皮基质对表皮细胞的分化成熟和移植皮肤的外观及功能起着重要作用[1]。
笔者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瘢痕创面尤其是关节处瘢痕创面等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1 材料和方法1.1 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由北京桀亚莱福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它是一种去表皮无细胞及皮肤附件但有完整基底膜的真皮基质。
1.2 临床资料:以笔者单位所收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参与患者均获知情同意。
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在烧伤整形中的应用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在功能部深度烧伤创面早期修复和烧伤后期功能部位瘢痕挛缩整复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4例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烧伤60例,整形34例,共120个功能关节部位创面,用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整张薄皮片(0.15~0.20mm)组合成复合皮对患者进行一次性移植覆盖。
结果本组患者复合移植皮97.5%存活,随访6~10个月,移植部位皮肤外观光整,柔软有弹性,功能恢复良好,没有疤痕,也无副作用。
结论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是早期修复功能部位深度烧伤创面和后期关节功能部位瘢痕挛缩整复的有效方法,具有临床推广意义与价值。
标签:脱细胞异体真皮;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烧伤整形,应用效果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皮是一种新型的治疗烧伤与整形的材料,近年来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皮在烧伤整形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国内及国际医学专家的关注[1]。
选择2011年4月~2015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烧伤60例,整形34例,共120个功能关节部位创面。
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在功能部深度烧伤创面早期修复和烧伤后期功能部位瘢痕挛缩整复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4月~2015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0例,女44例,患者年龄30~56岁,平均年龄为(40±3.3)岁。
其中有烧伤60例,整形34例,共120个功能关节部位创面。
其中,复合移植皮覆盖创面最大面积为44.0cm×21.0cm,最小9.0×5.5cm[2]。
根据临床资料可知,所选的94例患者均存在烧伤整形问题,两组患者在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与微粒皮复合移植的临床应用观察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各种创新的治疗方法不断涌现。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与微粒皮复合移植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在临床应用中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总结与探讨这一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观察。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是一种从其他物种的皮肤中提取的细胞外基质,其经过特殊处理后能够去除异种细胞,保留基质结构和生物活性成分。
微粒皮则是一种颗粒状的皮肤组织,具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
两者复合移植后,能够提供细胞外基质支持,促进受伤部位的组织再生和修复。
临床观察显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与微粒皮复合移植在多种疾病和损伤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在创面愈合方面,移植后的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能够提供良好的支撑结构,促进细胞迁移和增殖,有助于创面的愈合。
其次,在组织修复方面,复合移植能够激活局部干细胞和增强细胞再生能力,促进受伤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此外,复合移植还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能够减少移植后的排异反应和并发症发生。
然而,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与微粒皮复合移植在临床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移植材料的来源和制备工艺需要进一步优化,以提高移植材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其次,复合移植后的长期效果和安全性还需要更多的长期随访和观察。
此外,复合移植的费用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需要进一步降低治疗的成本。
综上所述,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与微粒皮复合移植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然而,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观察,以完善和优化该治疗方法。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该治疗方法将会在临床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对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一、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的特点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是一种来源于其他物种皮肤的组织工程产品,经过脱细胞处理后获得的纯化胶原基质,具有天然的三维结构和丰富的细胞外基质成分。
与传统的敷料相比,它具有以下特点:1.生物相容性好:由于脱细胞处理的存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几乎不会引起免疫排斥反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2.促进创面愈合: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中富含生物活性因子和细胞外基质成分,能够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加速新皮肤组织的生长。
3.结构稳定: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具有天然的三维结构,对创面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和保护,能够有效减少创面感染的风险。
二、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在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中的临床应用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往往需要使用敷料来帮助创面愈合。
传统的敷料如纱布、药用膜等存在吸附、排泄不畅、易粘连等问题,对创面愈合的效果不尽人意。
而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愈合促进作用,因此在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在临床实践中,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被广泛应用于深Ⅱ度烧伤创面的覆盖和治疗中。
由于其独特的组织结构和生物活性成分,能够有效促进创面愈合,降低感染的风险,减少创面溃烂和瘢痕形成。
2. 研究表明,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能够有效降低深Ⅱ度烧伤创面的疼痛感,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由于敷料的稳定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有效减少换药的频率,降低治疗的医疗费用。
3. 临床观察还发现,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创面的愈合速度,加快新皮肤组织的生长,减少瘢痕的形成,使得创面愈合后的皮肤更加光滑和有弹性。
三、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在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中的临床疗效针对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在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中的临床疗效,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和临床观察,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疗效:1. 临床研究发现,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在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中能够显著减少创面愈合的时间,缩短患者的康复周期。
脱细胞异体真皮加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在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覃秋海;黄运严;边建民;雷春芳;陈红秋;陈杰;吴勋宁【期刊名称】《中国临床新医学》【年(卷),期】2009(002)002【摘要】目的寻找功能部位深度烧伤创面与瘢痕畸形修复的理想覆盖材料.方法将功能部位的深度烧伤创面和瘢痕切除后,创面行脱细胞异体真皮+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结果 25例患者复合皮全部成活,复合皮光滑柔软,局部弹性好,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脱细胞异体真皮+自体刃厚皮是功能部位创面修复的理想覆盖材料.【总页数】3页(P116-118)【作者】覃秋海;黄运严;边建民;雷春芳;陈红秋;陈杰;吴勋宁【作者单位】537100,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537100,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537100,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537100,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537100,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537100,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537100,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44【相关文献】1.异体脱细胞真皮加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在深度烧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J], 陈娟;黄宇伦;银桂彬;彭奇浩;刘毅2.脱细胞异体真皮加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在创面修复中的护理体会 [J], 李正兰3.脱细胞异体真皮加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修复创面56例 [J], 刘祥厦;苏爱云;唐庆;程钢;曾瑞曦4.脱细胞异体真皮加自体刃厚皮移植术在早期烧伤患者后期瘢痕修复中的应用及安全性分析 [J], 李金旗; 李强5.网状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片移植在体表创面愈合中的临床应用 [J], 孙毅;黄乐彬;翟晓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对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一、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的制备与特点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是通过从人体或动物皮肤中提取真皮组织,去除细胞和免疫原性蛋白质后得到的一种生物材料。
其主要成分包括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和各种生长因子等,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天然的支架结构,能够提供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和细胞外基质支架,促进创面愈合。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还能够有效地降解和重塑,不易发生排异反应,是一种理想的生物修复材料。
1. 促进创面愈合研究表明,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能够有效地促进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
其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和支架结构能够为创面提供理想的修复环境,促进表皮和真皮层细胞的再生和增殖,加速创面愈合。
临床观察表明,应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的病例,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愈合效果显著。
2. 减轻瘢痕形成3. 减少感染风险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受到感染的风险较大,可能导致创面愈合延迟或者失败。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具有天然的抗菌性,可以有效地抑制创面的感染风险,保持创面的洁净和湿润环境,为愈合提供有利条件。
1. 生物相容性好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不易引起排异反应,能够与宿主组织良好地结合,有利于创面的愈合。
2. 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富含各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外基质成分,能够为创面提供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促进创面愈合。
3. 易于操作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易于操作,能够与创面紧密贴合,并且不易脱落,有利于创面的修复和保护。
1. 价格较高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的制备需要复杂的技术和设备,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2. 安全性需进一步验证虽然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其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验证和长期观察。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断层皮片复合移植修复深度慢性创面的临床研究作者:黄毅周华熊俊林陈星光毛世兰余昌龙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7年第26期【摘要】目的:探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ADM)与自体断层皮片复合移植在修复深度慢性创面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深度慢性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给予外科换药+清创治疗后行刃厚皮片移植,观察组给予清创+ADM置入治疗后行刃厚皮片移植。
观察两组皮片存活率、皮片收缩率,比较两组瘢痕评分、创面细菌量、血清细胞因子水平。
结果:观察组皮片存活率高于对照组(字2=8.538,P=0.003),皮片收缩率低于对照组(字2=7.314,P=0.007);观察组创面细菌量为(542.38±21.32)cm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97.55±20.12)cm2(t=76.627,P【关键词】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移植;细胞因子;瘢痕Clinical Study of Heterogeneous Acellular Dermal Matrix Combined with Autologous Skin Graft in the Repair of Deep Chronic Wounds/HUANG Yi,ZHOU Hua,XIONG Jun-lin,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26):045-048【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heterogeneous acellular dermal matrix (ADM) combined with autologous skin graft in the repair of deep chronic wounds.Method: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deep chronic wound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February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and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urgical dressing and debridement,and then treated with razor blade and thick skin graft,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debridement+ADM,and then treated with blade thickness.The differences of flap survival rate and skin flap contraction rate of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and the differences of scar score,bacterial count and serum cytokine level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flap survival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字2=8.538,P=0.003),flap contrac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字2=7.314,P=0.007).The bacterial coun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542.38±21.32)cm2,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897.55±20.12)cm2 of the control group(t=76.627,P【Key words】 Xenogenic acellular dermal matrix; Transplantation; Cytokine; ScarFirst-author’s address:Ganzhou Municipal Hospital,Ganzhou 341000,China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26.012深度慢性创面是临床上皮肤移植术的一个难题,由于其是引发机体病理生理的基础,因此及时尽早地切削痂并封闭创面是提高治愈的关键[1-3]。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是自体刃厚皮覆盖深度烧伤创面,该方法虽然可以避免异体组织免疫排斥的问题,但是由于自体刃厚皮真皮成分往往较薄,造成植皮区愈合后瘫痕和挛缩,并且该方法还可能造成供皮区的新创伤,甚至导致愈合后出现瘢痕,因此采用异体真皮基质成为临床上的新选择,但是国内皮源相对匮乏,限制了该方式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4-6]。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即极低抗原性的真皮支架,其是通过彻底脱除了动物真皮基质中有免疫原性的细胞成份,同时保留了组织的基本结构,因此可以成为真皮的替代物[7-8]。
本文通过研究ADM在自体断层皮片复合移植在修复深度慢性创面中的应用,以探讨其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深度慢性创面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年龄≥18周岁;(2)符合慢性深度创面的诊断标准;(3)无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
排除标准:(1)临床资料不全者;(2)存在创伤处严重感染者;(3)合并免疫功能障碍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8~55岁,平均(35.46±3.12)岁,致伤原因:车祸16例,严重褥疮10例,烧烫伤14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0~58岁,平均(35.50±3.32)岁,致伤原因:车祸18例,严重褥疮9例,烧烫伤13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外科换药+清创治疗后行刃厚皮片移植,观察组给予清创+ADM置入治疗后行刃厚皮片移植。
异种ADM置于0.9%氯化钠溶液中快速复温并浸泡备用,各组移植面积根据烧伤面积的不同设计为20~48 cm2,对照组区域的位置均尽量与观察组区域相接近,并且尽量保证相同的面积,为防止皮片生长扩大对成活率影响和观察计算收缩率,两组区域均将植满皮片,皮片的边缘可作为测算面积的界限。
移植手术采用一步法,术后创面包扎并固定2周。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观察两组皮片存活率、皮片收缩率的差异,比较两组瘢痕评分、创面细菌量、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
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对患者的瘢痕进行评价:包括色泽(0~3分)、血管分布(0~3分)、厚度(0~4分)、柔软度(0~5分)4个方面,最高分15分,最低分0分,分数越高表明瘢痕越重。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5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2 结果2.1 两组皮片存活率和皮片收缩率比较观察组皮片存活率为97.5%,高于对照组(P=0.003),皮片收缩率为2.5%,低于对照组(P=0.007),见表1。
2.2 两组创面细菌量的比较观察组创面细菌量为(542.38±21.32)cm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97.55±20.12)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627,P2.3 两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比较观察组血清PCT、IL-6、hs-CRP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2.4 两组瘢痕评分比较观察组色泽、血管分布、厚度、柔软度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3 讨论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因此对于大面积深度皮肤创伤患者来说,其是患者生理病理学的基础,如果处理不当,往往造成患者重度感染甚至死亡,因此为提高患者治愈率和生存率,要及时尽早清创并封闭创面,而皮肤移植成为临床上的不二选择[9]。
目前常采用的皮源是自体刃厚皮真皮,该类皮源由于是自己的皮肤,因此没有免疫排斥反应,从而植皮成活率比较高,但是自体刃厚皮真皮往往比较薄,植皮区愈合后往往出现瘫痕和挛缩,并且还可能造成供皮区的新创伤,甚至导致愈合后出现瘢痕,降低了临床上的治愈率以及增加了并发症的风险,并且该类皮源比较紧缺,对于急需皮肤移植的患者无法提供及时的治疗,因此寻找新皮源成为皮肤移植的关键问题[10-11]。
哺乳动物的真皮是不可再生的,因此对于深度创伤和伤及真皮的患者,新增生的成纤维细胞及其分泌的胶原纤维,排列错综复杂,最终发展成瘢痕,影响患者外貌,因此需要为患处真皮再生提供一个理想的支架材料,以保证二者成规律排列。
ADM是指异种或同种异体皮肤,经过脱细胞处理后,去掉其表皮和真皮中抗原性细胞成份,但保留皮肤组织的胶原纤维基质和弹力纤维等结构,从而形成真皮支架,为患者创伤处成纤维细胞及其分泌胶原纤维提供规律的依托[12-13]。
目前临床上常采用渗NaCl胰蛋白酶、SDS制备的异体和异种ADM,两者具有良好的弹性、延展性和韧性,并且抗原性很低和组织相容性较好,因为其主要成分是胶原纤维,并且内具有一些微孔径,因此可维持其渗透性,利于生物分子的扩散,且可为移植区提供营养物质及血管长入,因此临床上逐步开展采用ADM作为真皮重建的支架材料,使之参与皮肤重建,并且其基底膜可以诱导上皮细胞的分化成熟,从而提高患者的移植成功率,避免愈后瘢痕出现,但仍需覆盖自体上皮,目前国内已上市的异体ADM价格较为昂贵,因此发展异种ADM在临床上应用,逐渐受到重视[14-15]。
3.1 两组皮片存活率和皮片收缩率比较皮移植后易发生感染[16],严重影响移植后皮肤的成活率,并且细胞膜片脆性较大,愈合后瘢痕挛缩严重,导致皮片收缩,从而导致移植后的皮肤无法全覆盖患处。
本文以皮片存活率和收缩率为指标,考察两者方法的治疗效果,观察组皮片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皮片收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3.2 两组创面细菌量比较由于失去皮肤的屏障作用,深层皮肤损伤皮移植后往往导致感染,严重影响移植的皮肤的成活率,并造成一定并发症,影响患者的预后[17-18],因此本文考察了两种方法治疗的创面细菌量,发现观察组创面细菌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3 两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PCT、IL-6、hs-CRP和TNF-α是重要的血清炎症因子[19-20],其可以标识组织处受感染的程度,皮移植后往往诱发感染,以上指标会明显提高,从而严重影响移植细胞在组织处的浸润,导致患者皮移植的成活率下降,因此本文对比两组以上炎症因子水平,发现观察组血清PCT、IL-6、hs-CRP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综上所述,本文以皮片存活率、皮片收缩率、创面细菌量以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为观察指标,证明异种ADM后置入进行刃厚皮移植可以明显控制患处的感染,降低皮片收缩率,提高皮移植成活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并改善了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