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59.56 KB
- 文档页数:3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是一种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
在这种手术中,医生将一块金属钢板固定在锁骨上,以固定肩锁关节,避免脱位的发生。
这种手术的目的是通过骨折的愈合和关节的稳定,恢复肩锁关节的正常功能。
在临床上,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被广泛应用于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
这种手术具有许多优点,如手术简单、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钢板的稳定性较好,能够有效固定肩锁关节,减少脱位的发生。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在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一项研究对100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进行了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并对其术后的临床效果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手术后95%的患者恢复了肩锁关节的正常功能。
对于那些有运动需求的患者来说,手术后的肩关节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改善,他们能够重新进行重要肩部活动,如举重、投掷等。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还可以减少肩锁关节再次脱位的风险。
研究表明,术后脱位的发生率仅为2%,较之前明显降低。
这证明了钢板固定能够有效增加肩锁关节的稳定性,减少再次脱位的风险。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和风险。
术后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感染、脱钩、钢板移位等。
手术后需要一定的康复期来恢复肩部功能,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康复锻炼和物理治疗。
在选择手术治疗方法时,医生需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与患者充分沟通,以确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clavicular hook plate internal fixation)是一种常用的手术方法,用于治疗肩锁关节脱位(acromioclavicular dislocation)。
本文将探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在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中的临床效果。
肩锁关节脱位是指肩锁关节处的胸锁韧带断裂或松弛,导致肩锁关节不正常位置关节的一种情况。
常见的肩锁关节脱位包括Ⅱ、Ⅲ、Ⅳ型。
Ⅱ型脱位是指胸锁韧带部分撕裂,关节舌骨内移;Ⅲ型脱位是指胸锁韧带完全撕裂,关节舌骨内移;Ⅳ型脱位是指胸锁韧带撕裂并连同肩胛骨上肢骨组织整体向上移位。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包括使用颈肩臂固定带、颈肩带和运动治疗等,适用于脱位较轻的患者。
手术治疗适用于脱位严重的患者,包括重度Ⅱ型、Ⅲ型、Ⅳ型脱位。
手术治疗可以恢复肩锁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是一种常用的手术方法,它通过将一根钢板固定在锁骨上,并用钩钢板勾住肩胛骨,从而恢复肩锁关节的稳定性。
这种手术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创伤愈合快、固定力强等优点。
近年来,关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很多研究。
这些研究发现,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能够明显改善肩锁关节的稳定性,降低脱位复发率。
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经过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复位成功率达到了100%。
另外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显示,使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后3个月内,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疼痛减轻,同时没有明显的并发症发生。
除了上述优点,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术后可能出现肩关节僵硬或肩关节运动范围减少。
术后可能出现钢板的突出感或摩擦感,需要进行二次手术进行去除。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的术后创伤愈合可能较慢,需要较长时间的康复和恢复。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肩锁关节脱位是指肩锁关节的关节头脱出关节窝而失去正常位置,导致肩关节功能性障碍。
肩锁关节脱位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为肩部疼痛、功能障碍以及肩关节稳定性下降。
肩锁关节脱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因此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临床上采用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其中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效果显著,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临床效果的角度探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及安全性。
一、治疗原理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是一种通过手术将钢板固定在锁骨上,使得锁骨与肩胛骨之间的距离得以恢复,并固定在原来的位置上,从而达到固定锁骨的目的。
该手术通过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术后效果较好等优点,已成为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一种常用方法。
二、治疗方法1. 术前准备:在确定患者为肩锁关节脱位后,需进行术前准备工作。
主要包括对患肩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对相关病史的了解。
同时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明确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 手术操作:手术采取患肩俯卧位,以前肩均曲位为主,经肩部前侧切开皮肤、浅筋膜,在锁骨中段靠近肩侧的位置开放创伤,上行两枚钢板钻(精确定位),泪起1张(两座)或1只锁固定在锁骨骺对侧的肩胛骨者,急性时可以纯钢线穿过肩胛骨克左侧肩峰以置于肱骨大结节的适当位置处,并以锚术防范外力牵拉所需的手术。
3. 术后护理:术后患者需密切观察,严格遵医嘱,避免剧烈运动。
对于术后伤口要进行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
术后需要采取适当的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尽快康复,恢复肩关节功能。
三、临床效果自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用于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以来,其临床效果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疗效显著,治疗成功率高。
在一项针对160例患者的临床研究中,患者均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显示手术治疗成功率达到96.2%,有效缓解了肩锁关节脱位症状,术后肩关节的稳定性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36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对锁骨远端骨折与肩锁关节脱位时使用锁骨钩钢板达到的临床上的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整理分析了36例通过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与锁骨远端骨折的病例,获得十个月以上随访,在对疗效进行评价时使用的是kavlsson标准。
结果:有30例的治疗结果为优,有6例的治疗结果为良。
未发生钢板螺钉松动折断与感染的情况,在钢板取出之后也没有出现脱位与骨折。
结论:在治疗锁骨远端骨折与肩锁关节脱位时使用锁骨钩钢板不仅能够实现简单操作、可靠固定的目的,而且不会对肩锁关节面造成损伤,能够尽早的开展肩关节功能的锻炼活动。
当前,对锁骨远端骨折与肩锁关节脱位进行治疗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就是锁骨钩钢板。
关键词:锁骨远端骨折肩锁关节脱位锁骨钩钢板【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057-02对锁骨远端骨折与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进行治疗时通常会使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的方法。
我院在2010年的1月至2011年的10月间共收治了36例通过锁骨钩钢板进行治疗锁骨远端骨折与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共有36例患者,其中有女性患者6例,男性患者30例,年龄范围多在29岁至55岁之间,平均年龄是39.5岁;有4例属于双侧,22例属于左侧,10例属于右侧。
在这些患者中,有22例属于锁骨远端骨折,有14例患者为肩锁关节脱位,这些患者都未发生同侧肩关节周围的其它损伤。
1.2治疗办法。
在麻醉时使用全麻或者是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两种方式。
让患者保持沙滩椅位,适当的垫高患肩,往健侧扭转患者的头部。
自锁骨的外侧端开始往肩峰作一个长为6至10cm的弧形状的切口,将肩锁关节、锁骨远端及肩峰等暴露出来,将破碎的关节软骨盘与血肿清除出去,使脱位与骨折复位,把钢板锁骨钩沿着肩峰下骨皮质插至肩峰以下,贴合锁骨与钢板下压,复位骨折脱位,在钢板固定时使用螺钉,若患者属于肩锁关节脱位则需对肩锁关节囊做缝合处理,使肩锁韧带得以修复,在完成手术的三天后可以进行肩关节被动和主动功能的锻炼活动,3个月便可取出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体中的内固定,而骨折患者的内固定需在1年后取出。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25例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我院收治并施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的肩锁关节脱位患者15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8例、肩锁关节脱位合并锁骨远端骨折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对25例患者进行3-25个月的随访调查,术后无感染、肩锁关节恢复持续稳定,x线片显示无再脱位现象出现。
根据lazzcano评价标准评定肩关节功能优良率高(92.00%),其中:优21例、良2例、差2例。
结论:在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中,锁骨钩钢板固定术效果显著,固定牢靠,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锁骨钩钢板;肩锁关节;锁骨远端骨折;脱位【中图分类号】r681.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225-011前言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是比较常见的骨科损伤,主要是由于直接暴力时肩锁关节四周缺乏肥厚的软组织保护造成[1]。
治疗方式较多,但传统治疗存在治疗效果不明显,手术缺陷多等问题。
目前在我国得到认可的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法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简单有效。
我院2009年6月到2012年6月收治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25例,行锁骨钩钢板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2材料与方法2.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25例,其中:男16例,女9例,平均年龄36.5岁,年龄19-56岁。
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15例(陈旧性脱位2例),其中左方9例,右方6例;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8例,其中左方3例,右方5例;肩锁关节脱位合并锁骨远端骨折2例,左右方各1例。
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天-1个月,平均为9天。
病例均为闭合性损伤,无神经血管受损现象。
2.2治疗方法2.2.1手术材料:手术采用钛合金ao锁骨钩钢板,皮质直径3.5mm配套松质骨螺钉直径3.5mm(分左右)。
2.2.2手术方法:施患侧臂丛麻醉或颈丛阻滞麻醉,置患者仰卧位并垫高伤肩,取绕肩峰沿锁骨横弧形切口9cm左右,充分显露肩锁脱位关节或锁骨骨折部位。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体会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肩部损伤合并症,我院自2004年3月~2008年8月运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手术固定稳定,术后功能恢复好,能早期活动肩关节。
临床实践表明此方法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目前比较满意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9例患者,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22~61岁。
均为新鲜骨折脱位,其中肩锁关节脱位26例,锁骨远端骨折13例。
所有病例均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
1.2 手术方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仰卧位,伤肩垫高,常规消毒铺巾,切口自锁骨中段经锁骨前沿至肩峰外后侧,手术显露脱位的肩锁关节或锁骨远端骨折端,显露喙突及断裂的喙锁韧带后,清除骨折端软组织或关节内碎裂的软骨盘,复位后持骨钳临时固定,术中尽量保护肩锁关节囊的完整。
锁骨钩钢板钩部插于肩峰后下方,注意紧贴肩峰后下骨皮质插入,外展及上举肩关节使肩锁关节紧密嵌合,钢板紧贴锁骨钻孔并拧入螺钉,修复损伤的肩锁韧带、喙锁韧带及关节囊,冲洗伤口,彻底止血,关闭切口。
1.3 术后处理术后鼓励患者尽早进行功能锻炼,术后常规三角巾悬吊,3天后行耸肩活动,1周后小范围的肩关节屈伸活动,3周后行抬举活动,6周后负重训练,恢复日常生活。
2 结果本组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无再次骨折及脱位发生。
伤口一期愈合。
未出现锁骨下神经、血管损伤,术后无感染,内固定无松动及脱出,无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等现象。
肩关节活动度可。
3 讨论肩锁关节由锁骨外端和肩峰组成,关节内有纤维软骨盘,对关节的活动和稳定起一定作用。
肩锁关节的稳定主要依赖于喙锁韧带和肩锁韧带,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往往伴有喙锁韧带及肩锁韧带的断裂,造成锁骨远端向上向后移位。
锁骨钩钢板的设计符合肩锁关节局部的生物力学环境,锁骨钩钢板通过锁骨远端钉板固定以及钩部穿过肩峰,形成杠杆作用,为锁骨远端稳定提供持续而平稳有力的压力,为修补的喙锁韧带和肩锁韧带等组织愈合提供稳定的无张力环境,有利于喙锁、肩锁韧带及周围软组织的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