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地下水运动与动态
- 格式:ppt
- 大小:4.56 MB
- 文档页数:51
第五章 地下水概论1.什么是岩石的空隙性,自然界岩石的空隙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衡量指标是什么?答:(1)岩石的空隙性:构成地壳的岩石,无论是松散沉积物,还是坚硬的基岩,均存在着数量不等、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空隙,没有空隙的岩石是不存在的。
(2)自然界岩石的空隙种类:松散岩石中的空隙、坚硬岩石中的裂隙和可溶岩石中的溶隙。
①孔隙:松散岩石是由大小不等的颗粒组成的,在颗粒或者颗粒集合体之间普遍存在着孔隙衡量孔隙多少的定量指标称孔隙率,可表示为%100⨯=V V n n式中 n —岩石的孔隙率;n V —岩石中孔隙的体积;V —岩石的总体积②裂隙:存在于坚硬岩石中的裂缝状空隙称为裂隙。
坚硬岩石中的裂隙的长度、宽度、数量、分布及连通性等各地差异很大,与孔隙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
衡量裂隙多少的定量指标称为裂隙率,可表为%100⨯=V V n T T式中 nT —岩石裂隙率;T V —岩石中裂隙体积;V —岩石总体积;裂隙率的测定多在岩石出露处或坑道中进行。
量的岩石露头的面积F ,逐一测量该面积上裂隙长度L 和平均宽度b ,便按下式计算其裂隙率:%100⨯⨯=F b L n T③溶隙:可溶岩中的各种裂隙,在水流长期溶蚀作用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空隙称为溶隙或溶穴。
衡量溶隙多少的定量指标称为岩溶率。
可用下式表示%100⨯=V V K K K式中 K k —岩石岩溶率;K V —岩石中溶隙或溶穴的体积;V —岩石总体积;2.岩石中存在哪些形式的水?各有什么?各有什么特点?答:岩石中存在组成岩石矿物中的矿物结合水和存在于岩石空隙中的水。
矿物结合水:沸石水、结晶水和结构水。
空隙水:结合水、重力水、毛细水、固态水和气态水。
4.何谓含水层、含水带、含水岩组、含水岩系,他们在生产实践中有何用途?答:含水层是指能透过又能给出重力水的岩层,提供充分的水资源。
7.什么是潜水?有哪些特征?答:(1)潜水是埋藏于地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
地下水动态及影响因素摘要:掌握地下水动态的概念、特性、影响因素以及人为活动对地下水的污染等各种情况,了解地下水动态的变化,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地下水动态影响因素一、地下水动态的概念地下水动态是地下水的各种特性(水温、水位、水量、水质、泉流量、开采量、溶质成分与含量及其他物理特征等)随时间及地段的变化,它是各种因素(气候、水文、地质、土壤、生物及人为活动)自身及相互间对地下水作用的历史过程。
地下水要素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着变化,是由于含水系统水量、热量、能量、盐量的收支变得不平衡所致。
当含水层的补给量小于排泄量时,存储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反之,当补给量大于其排泄量时,存储量增加,地下水位上升。
同样的,能量、热量与盐量的收支不平衡,也会使地下水的水质、水温和水位发生相应的变化。
二、影响地下水动态的因素影响地下水动态的因素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
自然因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质、土壤及生物。
其中气候和水文因素对潜水及浅层承压水动态的影响是主要的,而地质因素则对深层水的影响是主要的。
土壤及生物因素只对潜水动态的影响起辅助作用。
(一)气候因素气候因素是表征大气所处物理状态的因素,气候周期性变化明显地反映在潜水和浅层承压水的动态形成过程。
在各种气象要素中,降水及蒸发是影响潜水及浅层承压水动态的主要因素。
气候变化使潜水水温产生变化,水温增高减少潜水中溶解气体的数量,加大蒸发,减少水的粘滞性及表面张力,加强径流。
气候因素包括:1、湿度空气的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的含量,其表示方法及涵义与地下水的关系。
湿度与地下水的关系是空气中饱和水汽含量随温度增高而增加,当相对湿度达到100%时,水汽可以凝结形成降水。
2、大气降水降水是指由大气层中水汽凝结并降落到地表或植被表面的一切液态水与固体水,如雨、雪、雹、雾、露、霜,降水形式分为底层降水和高层降水。
底层降水是低空水汽在地面、地表物体和植被的表面上凝结形成的降水,如雾、露、霜等,高层降水是高空水汽遇冷凝结降落在地表的降水,如雨、雪、雹、霰等。
地下水资源的动态监测与管理水是生命之源,而地下水资源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生态平衡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以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为了实现地下水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加强地下水资源的动态监测与管理显得尤为迫切。
一、地下水资源动态监测的重要性地下水资源的动态监测是指对地下水的水位、水量、水质等要素进行长期、系统、连续的观测和记录。
通过动态监测,可以及时掌握地下水资源的变化情况,为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首先,地下水资源的动态监测有助于了解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规律。
地下水的运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象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
通过长期的监测,可以揭示地下水在不同季节、不同年份的变化趋势,为合理规划和开发地下水资源提供基础数据。
其次,动态监测能够及时发现地下水资源的污染问题。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的污染物进入地下水中,对地下水水质造成了严重威胁。
通过对地下水水质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污染的来源和扩散途径,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保障地下水资源的质量安全。
此外,地下水资源的动态监测还可以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决策支持。
例如,在干旱季节,当地下水资源出现短缺时,通过监测数据可以及时制定应急供水方案,保障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
二、地下水资源动态监测的方法和技术为了实现地下水资源的有效动态监测,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
目前,常用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水位监测、水量监测和水质监测。
水位监测是地下水资源动态监测的基础。
常用的水位监测仪器有水位计、自动水位记录仪等。
这些仪器可以实时记录地下水水位的变化情况,并将数据传输到监测中心进行分析处理。
水量监测主要通过抽水试验、泉水流量观测等方法来实现。
抽水试验是在特定的地点进行抽水,通过测量抽水量和水位下降情况,计算地下水的渗透系数和储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