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师指导合理用药的实践
- 格式:pdf
- 大小:246.00 KB
- 文档页数:2
┃2009.5(下)┃首都医药 CAPITAL MEDICINE20受害者的救济、ADR监测与研究事业的发展。
我国有关部门应借鉴这种做法,尽快建立ADR事件补偿机制。
这样既可以降低各方无过错当事人的经济损失和风险,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又可以从根本上打消医务人员ADR上报的顾虑,促进严重ADR 的上报,为ADR监测工作的深入开展铺平道路,为药物警戒提供基础。
2.3 ADR监测结果应是修改药品说明书的重要依据 ADR监测的最终目的是用药安全,ADR监测结果除了正常通报外,还应反映到药品说明书的修改上。
2004年9月30日,美国默沙东制药公司因万络引起心血管事件,在全球范围里召回万络。
时隔半年,2005年4月7日,FDA就要求生产厂家修改所有非甾体抗炎药药品说明书,增加黑框警示语“使用该药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和胃肠道出血事件发生风险”。
根据我国《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为保障患者安全用药,根据ADR监测、药品再评价结果等信息,药品生产企业应该主动修改药品说明书,同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可以要求药品生产企业修改药品说明书。
国家药品评价中心于2003年就发布了通报,提示克林霉素注射液可引起严重ADR,要避免不合理使用。
在通报中特别提示:大剂量静脉滴注克林霉素可引起血压下降、心电图改变;偶见心跳呼吸停止的ADR。
笔者通过电子图书馆查询了解到,2000年以来,克林霉素注射液导致过敏性休克的报道高达20余例,其中一例死亡[3]。
但至今几乎所有克林霉素注射液(包括“欣弗”)药品说明书,上面只罗列了以下几种ADR:偶见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少数病人可出现药物性皮疹;偶见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碱性磷酸酯酶、血清转氨酶轻度升高及黄疸;极少数人可产生伪膜性结肠炎等。
整个说明书没有严重ADR的条目。
因此,为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关部门应加强药品监管,督促药品说明书根据ADR监测的结果及时修改,警示临床医护人员和患者,避免重复发生类似的严重ADR,让ADR监测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最终达到安全合理用药的目的。
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的实践前言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药店数量的增多,患者购买和使用药品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药品的选择和用法不当等。
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就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的实践进行探讨。
临床药师的职责临床药师是指在临床环境下从事药物治疗和药物管理的药师。
作为临床药师,他们的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监督和协助医院开展合理用药指导工作2.帮助医生解决用药方案的问题3.监测和管理患者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4.协助护士和患者进行药物管理5.为医生提供药物知识和用药建议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的实践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药品信息咨询临床药师可在医院门诊或药店提供药品信息咨询服务。
在提供咨询服务时,可以向患者解释药品的特点、副作用、禁忌症和用法,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药品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此外,临床药师可以提供OTC药品的选择和使用建议,帮助患者选购到适合自己的药品,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用药指导在患者购买了药品,并需要使用时,临床药师可能需要提供用药指导服务。
用药指导主要包括药品的使用说明、副作用预防和处置、禁忌症使用提示等信息。
临床药师还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活习惯,定制适合患者的用药方案,以确保患者能够正确、安全地使用药品。
药品管理服务为了确保患者安全使用药品,临床药师需要开展药品管理服务。
在这个过程中,临床药师可以检查患者的医嘱、药品处方以及药品的标签和包装,并通过药物相互作用、用药时间、剂量等进行评估。
在评估后,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合理的药品管理方案,并在监督下执行。
用药安全监测临床药师作为治疗药师,必须时刻关注患者的用药情况。
通过跟踪患者用药效果、不良反应和用药安全问题,临床药师能够帮助患者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减轻不良反应或帮助患者更换药品。
此外,临床药师还可以帮助医生识别用药中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临床药师参与合理用药的实践探析【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合理用药。
方法总结药师参与药学监测、药物咨询、药学分析等实践和体会。
结果临床药师参与合理用药,为临床医师进行合理的药物治疗提供积极帮助。
结论临床药师应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积累临床经验,更好地位临床服务. 【关键词】临床药师;合理用药目前,我国医院的药学工作者正逐步向以患者为中心,逐步参与指导临床用药的模式转换。
临床药学工作者走向医院临床用药指导已成为必然趋势,临床药学是医学药学相结合,探讨临床用规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一门学科,它主要通过药师运用专业知识协助干预临床用药,协助医师给出合理用药方案,并检测用药过程,以提高药物疗效,最大限度发挥药物在实际临床使用效果[1]。
1药师参与药学监测对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是临床药师的主要工作重点,临床药师参与查房是临床药学的基本,是促进医院合理用药的重要渠道,药师参加临床查房,通过医师对患者的病情介绍,讨论了解患者所患病症的症状以及病理特点,结合医师的用药方式,主动与医师护士进行交流,参与患者合理用药过程。
临床查房中重点注意患者服药依从性,以及用药后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症状等[2],其中重点是抗生素类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如临床查房中发现不合理用药现象,及时与医生沟通,对药物合理性进行干预,为医生提供合理用药建议,保证患者合理用药。
药师负责填写核实,整理用药的不良反应,协助医生参与防止发生临床用药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如发生不良用药反应,应积极参与救治工作,有效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
加强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宣传,增强药物不良反应数据实效性,降低工作失误,为医生临床用药分析同可靠的数据支持。
加强抗菌类药物在临床合理用药的分析,成立用药合理性审核工作组,监督处方合理用药,随机抽取处方进行点评,对于不合格的处方进行上报,进行相应科室责任分析,为以后医院医师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促进医院合理用药[4]。
2药物咨询用药咨询是连接药师与医师沟通的桥梁,使得药师能够深入的走进临床用药实践。
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实践与体会当今社会正处在医院药学管理变革的重要时期。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新技术新知识的发展,改变现阶段医院药学的工作模式,提升医院药学的作用,开展以患者为中心,进行全面的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将成为现代医院药学的工作重点。
笔者所在医院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 (1)开展门诊用药咨询,编写《药物通讯》,指导医生、患者合理用药;(2)跟随医生查房,参与病例讨论及书写药历;(3)对处方、病历进行用药分析,了解本院用药情况;(4)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5)积极开展用药宣传活动。
本文通过对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内容以及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具体实例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及工作体会,仅供同行参考。
标签:临床药学工作;开展;实践笔者所在医院是一所二级甲等医院,临床药学工作起步较晚,当前正处于不断发展完善阶段。
以下为笔者所在医院自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开展以来所进行的具体工作实践和体会。
1医院临床药学工作开展的历史自2007年起笔者所在医院逐步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并于2008年1月成立临床药学室,由一名副主任药师专职负责,其他药师协助,共同开展临床药学工作。
在两年多的发展时间里,临床药学室先后开展了门诊用药咨询、处方病历分析、不良反应上报、跟随临床查房、编写药讯药历、开展用药宣传等多项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从处方质量到用药水平均有了较大提高。
为了拓展工作思路,学习先进经验,提高工作水平,笔者所在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学室先后派代表参加了2008年3月和2009年4月召开的全国第一、第二届“临床药学实践案例分析与合理用药学术研讨会”,分享了最新的临床药学理念及先进的实践工作经验。
通过学习比较,发现了很多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从而积极完善,不断发展。
如今,随着工作人员的增多,工作范围的不断扩大,内容不断深入,与此同时,面临的问题也不断增多。
因此可以说,目前笔者所在医院临床药学服务工作正处在发展与挑战并存的重要阶段。
执业药师的药物合理使用作为执业药师,我们肩负着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促进药物合理使用的重要责任。
药物合理使用是指在临床实践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科学、明确、准确地选择适宜的药物,正确地指导患者用药,并监测并评估用药效果与安全性。
在下文中,将从患者教育、临床决策、信息咨询等方面,介绍执业药师如何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
一、患者教育执业药师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应注重向患者提供专业的药物教育,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和使用药物。
患者教育的目的是提高患者对药物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能够根据医嘱正确用药,并防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患者教育包括以下内容:1. 药物的用途和注意事项:执业药师应向患者解释药物的适应症,并告知他们使用药物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如服药时间、用药频率、禁忌症等。
2. 药物的剂量与用法:执业药师应向患者解释药物的剂量与用法,确保患者能够正确理解并按照医嘱使用药物。
3. 预防与处理药物不良反应:执业药师应向患者介绍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并告知他们如何预防和处理这些不良反应。
二、临床决策支持执业药师在临床实践中,可以为医生提供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专业建议。
他们可以参与团队讨论,回顾患者用药情况,提供合理用药的建议,并与医生共同制定药物治疗方案。
此外,执业药师可以根据患者的用药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药物信息,帮助医生做出更准确的治疗决策。
三、药物信息咨询执业药师在药店等药物销售场所,可以为患者提供关于药物的咨询服务。
他们可以回答患者关于药物安全性、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问题,并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
此外,执业药师还可以向患者推荐阅读相关的药物信息,提高其对药物的了解。
四、监测用药效果与安全性执业药师可以参与药物治疗的监测工作,帮助医生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他们可以通过定期随访患者,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和疗效,发现用药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向医生提供反馈和建议。
此外,执业药师还可以参与用药风险评估和预警工作,提供药物安全方面的支持和建议。
临床药师在妇科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实践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的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关注和重视药学知识。
在妇科领域,由于其特殊性质,临床药师的角色变得越来越重要。
临床药师在妇科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药品治疗方案的制定。
临床药师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史、生活习惯等因素,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药品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2. 药品合理用药指导。
临床药师可以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解答患者对药品的疑问,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品,避免药品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3. 药物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监测。
临床药师可以通过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的监测,及时发现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调整治疗方案,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4. 药品信息的收集和整理。
临床药师可以收集和整理妇科领域的药品信息,为医生和患者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以为药品的使用提供更加全面和详细的信息。
总之,临床药师在妇科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专业、个性化的药学服务,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为妇科疾病的治疗和预防贡献自己的力量。
- 1 -。
关键词:神经内科;临床药师;合理用药2011年1月,原卫生部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1]要求: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由医师、临床药师和护士组成的临床治疗团队,开展临床合理用药工作。
随着以患者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开展,临床药师已逐步开始药物重整、监护、咨询、教育和干预等工作,为临床医生、护士和患者提供药学服务,保证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经济,提高医疗质量[2-3]。
本文通过对神经内科临床药师工作记录的分析和总结,了解临床医务人员及患者对药学服务的需求,临床上常见问题,给临床药师在促进合理用药方面提供参考。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整理2017年10月~2018年9月临床药师参与神经内科病区查房、医药联合门诊的工作记录,选择完整的记录,包括时间、住院号(门诊号)、姓名、年龄、性别、工作代码、主要内容等进行归纳和分析,涉及工作记录共903条。
1.2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药学服务分为药物重整、药学监护、药物咨询、用药教育和用药干预五部分。
主要参考资料为相应的药品说明书、国内外相关指南文献、《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等。
2结果2.1服务对象本文纳入的工作记录共903条,其中医生429条(47.51%),护士13条(1.44%),患者及家属461条(51.05%)。
2.2药学服务类型2.2.1药学服务类型分布情况详见表1。
2.2.2非故意用药错误分布情况详见表23讨论3.1用药监护据统计药学服务类型中用药监护比例最高(30.23%)。
临床药师直接参与神经内科临床用药实践,监护用药全过程,对于保障患者用药合理性有重要作用[4]。
临床药师在查房过程中,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参与病例讨论,协助医生制定最适宜的治疗方案。
用药监护中,药物选择占40.29%,主要见于合并多种慢性疾病、肝肾功能异常及心功能异常的患者,需要临床药师根据药效学药动学特点、药物相互作用、禁忌症及注意事项等选择最适宜的药物[3]。
临床药学实践经验临床药学是指将药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以提供合理用药建议和药物治疗监测为主要任务的学科。
在临床药学实践中,药师通过与医生、护士和患者的合作,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本文将分享一些临床药学实践经验,希望对广大临床药师和医务人员有所帮助。
临床药学实践经验之一:合理用药指导合理用药是临床药学实践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临床工作中,药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肝肾功能等因素,结合药物的特点和剂量调整原则,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用药指导。
例如,在老年患者中,由于肝肾功能下降,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减弱,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选择更安全的替代药物。
此外,药师还需要关注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时发现和解决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临床药学实践经验之二:药物治疗监测药物治疗监测是临床药学实践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监测患者的药物浓度、生理指标和不良反应等,可以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例如,在抗生素治疗中,药师可以监测患者的血药浓度,以确保药物在有效范围内,并避免过高或过低的剂量。
此外,药师还需要关注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采取措施减轻或避免不良反应对患者造成的损害。
临床药学实践经验之三:药物相互作用管理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在体内发生相互影响,导致药效增强、减弱或产生新的不良反应。
在临床实践中,药师需要了解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药物选择和剂量调整。
例如,某些药物可能通过抑制或诱导肝酶系统来影响其他药物的代谢,从而改变其血药浓度和疗效。
药师需要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些相互作用,以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临床药学实践经验之四:不良药物反应管理不良药物反应是指在正常剂量下使用药物时,患者出现的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
在临床实践中,药师需要及时发现和评估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采取相应措施减轻或避免不良反应对患者造成的损害。
临床药师如何应用药物动力学原理进行合理用药指导研究问题及背景:药物动力学原理是指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而临床药师作为药物治疗的专家,可以运用药物动力学原理来进行合理用药指导。
合理用药是指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然而,当前在临床实践中,由于药物动力学原理的复杂性和个体差异等因素,药物的使用仍然存在一定的挑战。
因此,研究如何应用药物动力学原理进行合理用药指导将对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方案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总结分析已有的相关文献和临床实践经验,归纳总结出药物动力学原理在合理用药指导方面的应用方式和方法。
同时,基于实际临床情况,选取一定数量的临床案例进行调查,收集病人的个体特征、药物治疗方案和治疗效果等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在研究阶段,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我们发现药物动力学原理在合理用药指导中的应用包括药物剂量的调整、给药方案的制定、药物相互作用的预测和药物监测等方面。
针对药物剂量的调整,药物动力学原理可以帮助药师根据个体差异来调整药物剂量,以达到最佳疗效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此外,药物动力学原理还可以帮助药师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比如调整给药时间、途径和频率等,从而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针对药物相互作用的预测,药物动力学原理可以通过预测药物的药物代谢酶作用、药物转运蛋白的影响等,来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在用药指导中加以考虑。
此外,药物动力学原理还可以通过药物浓度的监测来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药物剂量的调整。
经过数据分析,我们将呈现各种药物动力学原理在合理用药指导中的实际应用和效果,以及药物动力学原理带来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的提高。
结论与讨论:通过对药物动力学原理在合理用药指导中的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首先,药物动力学原理是进行合理用药指导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药师个体化地调整药物剂量,并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
药师的合理用药指导合理用药是指在临床实践中,通过科学的药物选择、准确的用药剂量和规范的用药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疗效,同时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
作为临床药师,合理用药指导是我们的重要职责之一。
本文将从药物选择、用药剂量和用药方法三个方面,阐述药师的合理用药指导。
一、药物选择药物选择是合理用药的基础,合适的药物选择可以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
药师在药物选择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肝肾功能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因素。
例如,在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药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降压药物,如ACEI、ARB、钙通道阻滞剂等,避免因药物选择不当而引发不必要的不良反应。
二、用药剂量用药剂量是合理用药的重要环节,合理的用药剂量可以避免剂量过大或过小而导致的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良反应。
药师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肝肾功能、病情和其他相关因素,制定合适的用药剂量。
同时,对于有些药物需要进行药物浓度监测的情况,药师还应及时调整用药剂量,以保证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三、用药方法合理的用药方法可以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率。
药师应向患者详细介绍药物的用法和注意事项,包括用药时间、用药途径、饭前饭后等。
例如,一些药物应空腹服用,而另一些则应餐后使用,如果患者对药物的用法不了解或不正确,可能会导致药物疗效下降或不良反应的发生。
此外,药师还应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和副作用。
有些药物会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导致药物疗效下降或不良反应的增加。
药师要对患者正在使用的药物进行全面的了解,并给予相应的指导。
另外,药师还应告知患者常见的药物副作用,并告知如何正确处理和报告副作用的发生。
综上所述,药师的合理用药指导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的重要工作。
药师应通过药物选择、用药剂量和用药方法等方面的指导,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并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
通过合理用药指导,药师不仅能提高患者的用药合规性和疗效,还能进一步促进患者的健康管理和生活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