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力学基本知识(单选-多选)

建筑力学基本知识(单选-多选)

建筑力学基本知识(单选-多选)
建筑力学基本知识(单选-多选)

单选题-建筑力学基本知识

1.柔索对物体的约束反力,作用在连接点,方向沿柔索( B )。

A.指向该被约束体,恒为拉力 B.背离该被约束体.恒为拉力

C.指向该被约束体,恒为压力 D.背离该被约束体,恒为压力

2.一个物体上的作用力系,满足( A )条件,就称这种力系为平面汇交力系。

A.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且汇交于一点

B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但不交于一点

C.作用线在不同一平面内,且汇交于一点

D.作用线在不同一平面内,且不交于一点

3.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结果是一个( B )。

A.合力偶 B.合力 C.主矩 D.主矢和主矩

4.某力在直角坐标系的投影为:Fx=3 kN,Fy=4 kN,此力的大小是( A )。

A.5 kN B.6 kN C.7 kN D.8 kN

5.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各力在两个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 B )。A.一个大于0,一个小于0 B.都等于0

C.都小于0 D.都大于0

6.利用平衡条件求未知力的步骤,首先应( D )。

A.取隔离体 B.求解 C.列平衡方程 D.作受力图

7.只限物体垂直于支承面方向的移动,不限制物体其它方向运动的支座称( B )支座。A.固定铰 B.可动铰 C.固定端 D.光滑面

8.平衡是指物体相对地球( D )的状态。

A.静止 B.匀速运动 C.圆周运动 D.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9.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偶在垂直于杆轴的平面内产生的内力偶矩称为( B )。A.弯矩 B.扭矩 C.轴力 D.剪力

10.下列( C )结论是正确的。

A.内力是应力的代数和 B.应力是内力的平均值

C.应力是内力的集度 D.内力必大于应力

11.下列关于一个应力状态有几个主平面的说法,合理的是( D )。

A.两个 B.一般情况下有三个,特殊情况下有无限多个

C.无限多个 D.最多不超过三个

12.以下不属于截面法求解杆件内力的步骤是( B )。

A.取要计算的部分及其设想截面 B.用截面的内力来代替两部分的作用力

C.建立静力平衡方程式并求解内力 D.考虑外力并建立力平衡方程式

13.构件在外荷载作用下具有抵抗变形的能力为构件的( B )。

A.强度 B.刚度 C.稳定性 D.耐久性

14.通过杆件横截面形心并垂直于横截面作用的内力称为( C )。

A.弯矩 B.剪力 C.轴力 D.扭矩

15.杆件的刚度是指( D )。

A.杆件的软硬程度 B.杆件的承载能力

C.杆件对弯曲变形抵抗能力 D.杆件抵抗变形的能力

16.平面弯曲梁中作用面与横截面垂直的内力偶矩称为( C )。

A.轴力 B.剪力 C.弯矩 D.扭矩

17.弯曲试样的截面有圆形和矩形,试验时的跨距一般为直径的( A )倍。

A.10 B.8 C.9 D.11

18.塑料拉伸试验主要用于测定工程塑料、( B )、改性材料、薄膜等材料的抗拉伸强度、伸长率和最大力值等性能。

A.铸铁 B.复合材料 C.钢绞线 D.螺纹钢

19.压缩试验施加载荷时,要求试样两端面必须平行且与轴线( C )。

A.平行 B.呈45度夹角 C.垂直 D.呈60度夹角

20.低碳钢在压缩屈服之前,曲线与拉伸时( B )。

A.相同 B.相似 C.差别大 D.重合

21.( B )是指在承受轴向拉伸载荷下测定材料特性的试验方法。

A.扭转试验 B.拉伸试验 C.剪切试验 D.压缩试验

22.利用( B )得到的数据可以确定材料的弹性极限、伸长率、弹性模量、比例极限、面积缩减量、拉伸强度、屈服点、屈服强度等力学性能指标。

A.扭转试验 B.拉伸试验 C.剪切试验 D.压缩试验

23.金属拉伸试样通常采用圆形和板状两种试样,它们均由夹持、过渡和( A )三部分组成。A.平行 B.弯曲 C.孔洞 D.交叉

24.压缩试验主要适用于铸铁、水泥、砖、石头等主要承受压力的( A )。

A.脆性材料 B.绝对弹性材料 C.功能材料 D.黏性材料

多选题-建筑力学基本知识

1.二力的平衡条件是( BCD )。

A.二力的方向相同 B.二力的作用线相重合

C.二力的大小相等 D.二力的方向相反

2.下列关于力矩的概念,合理的有( BCD )。

A.力沿其作用线移动,其力臂改变 B.力的大小为零,则力矩为零

C.当力臂为零时,力矩为零 D.力沿其作用线移动,力矩不变

3.用截面法计算内力的过程可归纳为( AC )等几个步骤。

A.截开和代替 B.合并 C.平衡 D.相加

4.以下对于在弹性范围内受力的拉(压)杆的说法中,( ABC )是合理的。

A.长度相同、受力相同的杆件,抗拉(压)刚度越大,轴向变形越小

B.材料相同的杆件,正应力越大,轴向正应变也越大

C.杆件受力相同,横截面面积相同但形状不同,其横截面上轴力相等

D.只要所受外力相同,正应力也相同

5.金属拉伸试样通常由( AB )和平行等几个部分组成。

A.夹持 B.过渡 C.相交 D.分叉

6.下列关于固定支座的描述,合理是( CD )。

A.约束杆端的轴向位移及转动

B.相应的约束反力是沿链杆方向的力和一个力偶

C.约束杆端的轴向、切向位移及转动

D.相应的固定端约束反力是一个轴力、一个剪力和一个力偶

物资管理基本知识

1.项目采购通常的采购方式分为( AC )采购等几类。

A.招标 B.投标 C.非招标 D.授标

2.( ACD )不应计算面积。

A.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夹层 B.建筑物内的变形缝‘

C.建筑物内的操作平台 D.镶贴块料面层

3.建筑工程量计算包括( AB )等几个方面。

A.定额工程量计算 B.清单工程量计算

C.概算工程量 D.土石方工程量

4.( BCD )属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与定额计价模式区别。A.采用的材料用量不同 B.采用的计价方法不同

C.项目划分不同 D.工程量计算规则不同

5.下列项目费用中,( ABD )属于其它项目清单中的内容。A.预留金(暂列金额) B.材料购置费

C.赶工措施费 D.总承包服务费

6.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包括下列( ABC )费用。

A.人工费 B.材料费 C.机械使用费 D.税金7.工程量清单由( ABC )组成。

A.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 B.措施项目清单

C.其他项目清单 D.建设单位配合项目清单

8.建筑工程的材料消耗一般由( ABC )组成。

A.工艺消耗 B.有效消耗 C.合理消耗 D.管理消耗9.( ABD )属于材料消耗概算定额制定的主要方法。

A.技术分析法 B.标准实验法

C.ABC法 D.统计分析法

建筑力学考试题

一、判断题: 细长压杆的临界力与杆件的长度、杆件两端的支承情况有关,与杆件的截面形式无关。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 圆轴的扭转角与外力矩、轴原长成正比,与扭转刚度成反比。 应力是构件截面某点上内力的集度,垂直于截面的应力称为剪应力。 等直圆杆受扭处于线弹性范围时,切应力与切应变符合剪切胡克定律:τ=G γ。 梁按其支承情况可分为静定梁和超静定梁。 二个力在坐标轴上投影相等,则二个力一定相等。 轴力是指沿着杆件轴线方向的内力。 力偶的作用面是组成力偶的两个力所在的平面。 简支梁在跨中受集中力P 作用时,跨中弯矩一定最大。 力具有可传性。 桁架中内力为零的杆件称为零杆。 两刚片用不完全交于一点的三根链杆连接,所组成的体系是几何不变的。 梁的变形有两种,它们是挠度和转角。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体系组成的结构为静定结构。 二分力的夹角越小,合力也越小。 三刚片用三个铰两两相连,所组成的体系是几何不变的。 在工程中为保证构件安全正常工作,构件的工作应力σmax 不得超过材料的许用应力[ σ ]。 力平移,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不变。 公式2 2(EI ) l F cr μπ=适用于计算中心受压杆件的临界力。 只有细长杆件中心受压存在稳定问题。 合力一定比分力大。 力沿作用线移动,力对点之矩不变。 习惯上规定使物体产生逆时针转动趋势的力矩取为负值。 约束是限制物体自由度的装置。 有集中力作用处,剪力图有突变,弯矩图有尖点。 作用与反作用总是一对等值、反向、共线的力。 抗弯刚度只与材料有关。 物体相对于地球保持静止状态称平衡。 二、填空题: ? 杆件的基本变形形式有:轴向拉压、剪切、扭转、弯曲四种。 ? 对于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力的三要素是大小、 方向 、 作用点 。 ? 轴向拉伸(压缩)的正应力大小和轴力的大小成 正比 ,规定 拉应 力 为正, 压应力 为负。 ? 力对物体的效应由力的 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要素决定。 力对物体的效应由力的三要素决定。因此,力是一个矢量,当作图表示时,用线段的长度表示大小,用箭头表示方向。 ? 铸铁压缩破坏面与轴线大致成____45度__________角,说明铸铁____抗剪________强 度低于抗压强度。

建筑力学知识点

建筑力学 第一章绪论 1.工程中习惯把主动作用于建筑物上的外力称为荷载。例如自重,风压力,水压力,土 压力等。(主要讨论集中荷载、均匀荷载) 2.在建筑物中,承受并传递荷载而起骨架作用的部分称为结构。 3.结构按几何特征分:一,杆件结构。可分为:平面和空间结构。它的轴线长度远大于 横截面的宽度和高度。二,板壳结构。(薄壁结构)三,实体结构。 4.建筑力学要进行静力分析即由作用于物体上的已知力求出未知力。 5.强度指结构和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刚度指结构和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稳定性指结 构和构件保持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6.建筑力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问题。为此提供相关的计算方 法和实验技术。为构件选择合适的材料,合理的截面形式及尺寸,以及研究结构的组成规律和合理形式。 第二章刚体静力分析基础 1.静力学公理。一,二力平衡。(只适应于刚体,对刚体系统、变形体不适应。)二,加 减平衡力系。(只适应于刚体,对刚体系统、变形体不适应。)三,三力平衡汇交。 2.平面内力对点之矩。一,合力矩定理 3.力偶。性质:一,力偶对物体不产生移动效应,故力偶没有合力。它既不能与一个力 等效或平衡。二,任一力偶可在其作用面内任意移动。 4.约束:施加在非自由体上使其位移受到限制的条件。一般所说的支座或支承为约束。 一物体(如一刚性杆)在平面内确定其位置需要两个垂直方向的坐标和杆件的转角。 因此,对应的约束力是相对的。 约束类型:1、一个位移的约束及约束力。a)柔索约束。b)理想光滑面约束。C)活动(滚动)铰支座。D)链杆约束。2、两个位移的约束及约束力。A)光滑圆柱形铰链约束。B)固定铰支座约束。3、三个位移的约束及约束力。A)固定端。4、一个位移及一个转角的约束及约束力。A)定向支座(将杆件用两根相邻的等长、平行链杆与地面相连接的支座)。 第五章弹性变形体静力分析基础 1.变性固体的基本假设。连续性假设:固体材料的整个体积内毫无空隙的充满物体。均匀性假设:构件内各点处的力学性能是完全相等的。各向同性假设:构件内的一点在各个方向上的力学性能是相同的。线弹性假设:研究完全弹性体,且外力与变形之间符合线性关系。小变形假设。(几何尺寸的改变量与构件本身尺寸相比很微小。) 2.内力与应力 截面法求构件内力。截面法:1)在求内力的截面处,假想用一平面将构件截为两部分; 2)一般取受力较简单的部分为研究对象,将弃去部分对留下部分的作用用内力代替。按照连续性假设,内力应连续分布于整个切开的截面上。将该分布内力系向截面上一点(截面形心)简化后得到内力系的主矢和主矩,称它们为截面上的内力。3)考虑留下部分的平衡,列出平衡方程,求内力。 应力:内力的集度。 3.应变 变化的长度比上原长等于平均线应变。平均线应变的极限为线应变。 胡克定律:正应力与其相应的线应变成正比。(Б=Eз。E为弹性模量。) 1 / 2

建筑力学与结构试题与答案

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建筑力学与结构 课程试卷(B ) 2008 ╱ 2009 学年 第一学期 一、概念题(6×4分)。 1, 如果F 1=F 2+F 3且F 2>F 3,则 是正确的。 A ,F 1>F 2>F 3; B ,F 2>F 3>F 1; C ,F 2>F 1>F 3; D ,F 2>F 3,但F 1与F 2、F 3的关系不能确定。 2, 某段梁(一根杆)上受集中力偶作用,当该集中力偶在该段梁上移动时, 该段的____。 A ,弯矩图不变,剪力图改变; B ,弯矩图改变,剪力图不变; C ,弯矩图、剪力图全不变; D ,弯矩图、剪力图全改变。 3,梁弯曲时,横截面上 。 A ,m ax σ发生在离中性轴最远处,m ax τ发生在中性轴上; B ,m ax σ发生在中性轴上,m ax τ发生在离中性轴最远处; C ,m ax σ、m ax τ全发生在中性轴上; D ,m ax σ、m ax τ全发生在离中性轴最远处。 4,平面一般力系简化时,其主矢与简化中心位置 关;若主矢非零,则主矩 与简化中心位置 关。 5,力大小、方向、作用点如图所示,该力对坐标原点的矩为 ,

转向为时针。 6,在原来承受的荷载基础上加上新的荷载,则该杆件一定变得更危险了。 此说法是(对/错)的。 二、对图示体系作几何组成分析。(12分) 三、求图示结构支座的约束反力。(12分)

四、求图示平面图形的形心位置并求其形心主惯性矩。(12分) 五、画出图示梁的内力图。(12分)

六、图示结构CD为正方形截面木杆,其容许正应力为10Mpa,试选择 该杆的边长。(14分) 七、图示矩形截面梁,其容许正应力为170Mpa,容许剪应力为100Mpa,梁的 高宽比为2/1,试确定图示荷载下所需的横截面尺寸。(14分) 装订线

建筑力学 习题库+答案

一、填空题 1、在任何外力作用下,大小和形状保持不变的物体称____________。 答案:刚体 2、力是物体之间相互的__________________。这种作用会使物体产生两种力学效果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答案:机械作用、外效果、内效果 3、力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 4、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对物体而言、该物体的_______效果成立。 答案:外 5、一刚体受不平行的三个力作用而平衡时,这三个力的作用线必 ______________。 答案:汇交于一点 6、使物体产生运动或产生运动趋势的力称______________。 答案:荷载(主动力) 7、约束反力的方向总是和该约束所能阻碍物体的运动方向______________。 答案:相反 8、柔体的约束反力是通过____________点,其方向沿着柔体____________线的拉力。 答案:接触、中心 9、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的几何条件是力多边形______________。 答案:自行封闭 10、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结果是一个______________。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等于原力系中各力的______________。 答案:合力、矢量和

11力垂直于某轴、力在该轴上投影为______________。 答案:零 12、ΣX=0表示力系中所有的力在___________轴上的投影的______________为零。 答案:X、代数和 13、力偶对作用平面内任意点之矩都等于______________。 答案:力偶矩 14、力偶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______________。 答案:为零 15、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果的大小用______________表示。 答案:力偶矩 16、力可以在同一刚体内平移,但需附加一个_____________。力偶矩等于 ___________对新作用点之矩。 答案:力偶、原力 17、平面一般力系向平面内任意点简化结果有四种情况,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主矢和主矩都不为零、主矢为零主矩不为零、主矢不为零主矩为零、主矢和主矩都为零 18、力偶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力偶矩的大小、力偶的转向、力偶的作用面 19、平面一般力系的三力矩式平衡方程的附加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B、C三点不共线 20、摩擦角的正切值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静摩擦系数

建筑力学分类题型判断题

一、静力学知识 1.建筑的三要素为坚固、实用、美观。(√) 2.计算简图是经过简化后可以用于对实际结构进行受力分析的图形。(√) 3.物体平衡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X) 4.对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5.对于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和作用线。(√) 6.对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和作用线。(X) 7.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和作用线。(X) 8.在任何外力作用下,大小和形状均保持不变的物体称为刚体。(√) 9.合力一定比分力大。(X) 10.约束是阻碍物体运动的限制物。(√) 11.力对矩心的矩,是力使物体绕矩心转动效应的度量。(√) 12.力偶可以用一个完全等效的力来代替。(X) 13.力偶的作用面是指组成力偶的两个力所在的平面。(√) 14.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应,用力偶矩度量而与矩心的位置无关。(√) 15.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应,用力偶矩度量而与矩心的位置有关。(X) 16.力沿坐标轴方向上的分力是矢量,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是代数量。(√) 17.交于一点的力所组成的力系,可以合成一个合力,合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同一轴上投影 的代数和。(√) 18.在平面力系中,所有力作用线汇交于一点的力系,称为平面一般力系,有3个平衡方程。( X) 19.力系简化所得的合力的投影和简化中心位置无关,而合力偶矩和简化中心位置有关。(√) 20.力系简化所得的合力的投影和简化中心位置有关,而合力偶矩和简化中心位置无关。( X ) 21.力系简化所得的合力的投影和简化中心位置有关,而合力偶矩和简化中心位置有关。(X ) 22.在平面力系中,所有力作用线互相平行的力系,称为平面平行力系,有2个平衡方程。(√) 23.物体系统是指由若干个物体通过约束按一定方式连接而成的系统。(√) 24.如果有n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每个物体都受平面一般力系的作用,则共可以建立3n个独立的平衡方 程。(√) 25.如果有n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每个物体都受平面一般力系的作用,则共可以建立2n个独立的平衡方 程。(X) 26.如果有n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每个物体都受平面一般力系的作用,则共可以建立3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X) 27.如果有3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每个物体都受平面一般力系的作用,则共可以建立9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 28.在约束的类型中,结点可以分为铰结点、刚结点、自由结点。( X ) 二、静定结构的知识 29.几何不变体系是指在荷载作用下,不考虑材料的位移时,结构的形状和位置都不可能变化的结构体系。 (X) 30.一个点在平面内有两个自由度。(√) 31.多余约束是指维持体系几何不变性所多余的约束。(√) 32.一个点和一个刚片用两根不共线的链杆相连,可组成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约束。(√) 33.在某一瞬间可以发生微小位移的体系是几何不变体系。(X) 34.未知量均可用平衡方程解出的平衡问题,称为超静定问题。(X) 35.未知量均可用平衡方程解出的平衡问题,称为稳定问题,仅用平衡方程不可能求解出所有未知量的平 衡问题,称为不稳定问题。(X) 36.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组成的结构为静定结构。(√)

建筑力学与结构基础试题库

第一章:静力学基本概念 1、只限物体任何方向移动,不限制物体转动的支座称( )支座。 A :固定铰 B :可动铰 C :固定端 D :光滑面 【代码】50241017 【答案】A 2、只限物体垂直于支承面方向的移动,不限制物体其它方向运动的支座称( )支座。 A :固定铰 B :可动铰 C :固定端 D :光滑面 【代码】50241027 【答案】B 3、既限制物体任何方向运动,又限制物体转动的支座称( )支座。 A :固定铰B :可动铰C :固定端D :光滑面 【代码】50241037 【答案】C 4、平衡是指物体相对地球( )的状态。 A 、静止 B 、匀速运动 C 、匀速运动 D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代码】50241047 【答案】D 5、如图所示杆ACB ,其正确的受力图为( )。 A 、图A B 、图B C 、图C D 、图D 【代码】50241057 【答案】A 6.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 ) 。 (C ) (D ) (A ) D

A.刚体 B.变形体 C.任意物体 D.由刚体和变形体组成的系统 【代码】50141067 【答案】A 7.在下列原理、法则、定理中,只适用于刚体的是( )。 A.二力平衡原理 B.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C.力的可传性原理 D.作用与反作用定理 【代码】50141077 【答案】C 8.柔索对物体的约束反力,作用在连接点,方向沿柔索( )。 A.指向该被约束体,恒为拉力 B.背离该被约束体,恒为拉力 C.指向该被约束体,恒为压力 D.背离该被约束体,恒为压力 【代码】50242088 【答案】B 9.图示中力多边形自行不封闭的是( )。 A.图(a) B.图(b) C.图(b) D.图(d) 【代码】50142026 【答案】B 10.物体在一个力系作用下,此时只能( )不会改变原力系对物体的外效应。 A.加上由二个力组成的力系 B.去掉由二个力组成的力系 C.加上或去掉由二个力组成的力系 D.加上或去掉另一平衡力系 【代码】50241107 【答案】D 11.物体系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应是( )。 A.等值、反向、共线 B.等值、反向、共线、同体 C.等值、反向、共线、异体 D.等值、同向、共线、异体 【代码】50142117 【答案】C 12.由1、2、3、4构成的力多边形如图所示,其中代表合力的是( )。

《建筑力学》第4章计算题

计 算 题( 第四章 ) 4.1 试作图示各杆的轴力图。 图题4. 1 4.2 图示等截面混凝土的吊柱和立柱,已知横截面面积A 和长度a ,材料的重度γ,受力如图示,其中 10F Aa γ=。试按两种情况作轴力图,并求各段横截面上的应力,⑴不考虑柱的自重;⑵考虑柱的自重。

图题4.2 4.3 一起重架由100×100mm2 的木杆BC 和 直径为30mm 的钢拉杆AB 组成,如图所示。 现起吊一重物 W F =40kN 。 求杆AB 和BC 中的正应力。 图题4.3 4.4 图示钢制阶梯形直杆,各段横截面面积分别为2 1100mm A =,22 80mm A =,23120mm A =, 钢材的弹性模量GPa E 200=,试求: (1)各段的轴力,指出最大轴力发生在哪一段,最大应力发生在哪一段; (2)计算杆的总变形;

图题4.4 4.5 图示短柱,上段为钢制,长200mm , 截面尺寸为100×100mm2;下段为 铝制,长300mm ,截面尺寸 为200×200mm 2 。当柱顶受F 力作 用时,柱子总长度减少了0.4mm 。 试求F 值。已知:(E 钢=200GPa ,E 铝=70GPa)。 4.6 图示等直杆AC ,材料的容重为ρg , 弹性模量为E ,横截面积为A 。 求直杆B 截面的位移ΔB 。 题4.5图 题4.6图 4.7 两块钢板用四个铆钉连接,受力kN 4=F 作用,设每个铆钉承担4F 的力,铆钉的直径mm 5=d ,钢板的宽mm 50=b ,厚度mm 1=δ,连接按(a )、(b )两种形式进行,试分别作钢板的轴力图,并求最大应力max σ。

建筑力学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对于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点。 2、力对矩心的矩,是力使物体绕矩心转动效应的度量。 3、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共有轴向拉伸(压缩)变形、弯 曲、剪切和 扭转四种。 4、轴力是指沿着杆件轴线的内力。 5、轴向拉伸(压缩)的正应力大小和轴力的大小成正比,规定 受拉为正, 受压为负。 6、两端固定的压杆,其长度系数是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的压杆的 4 倍。 7、细长压杆其他条件不变,只将长度增加一倍,则压杆的临界应力为原 来的 0.25 倍。 8、在力法方程中,主系数δii恒大于零。 9、力矩分配法的三个基本要素为转动刚度、分配系数和传递系数。 10、梁的变形和抗弯截面系数成反比。 11、结构位移产生的原因有荷载作用、温度作用、支座沉降等。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固定端约束通常有(C)个约束反力。 (A)一(B)二(C)三(D)四 2.如右图所示结构为(A)。 A.几何瞬变体系 B. 几何可变体系 C.几何不变体系,无多余约束

D.几何不变体系,有一个多余约束 3.若刚体在二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则此二个力必(A)。 A.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 B.大小相等,作用在同一直线。 C.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 D.大小相等。 4.力偶可以在它的作用平面内(D),而不改变它对物体的作用。 A.任意移动 B.既不能移动也不能转动 C.任意转动 D.任意移动和转动 5.一个点和一个刚片用(C)的链杆相连,组成几何不变体系。 A.两根共线的链杆 B.两根不共线的链杆 C.三根不共线的链杆 D.三根共线的链杆 6.静定结构的几何组成特征是(D)。 A.体系几何可变 B.体系几何瞬变 C.体系几何不变 D.体系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 7.图示各梁中︱M︱max为最小者是图( D )。 A B C D 8.简支梁受力如图示,则下述正确的是( B )。 A. F QC(左)=F QC(右),M C(左)=M C(右) B. F QC(左)=F QC(右)-F,M C(左)=M C(右) C. F QC(左)=F QC(右)+F,M C(左)=M C(右) D. F QC(左)=F QC(右)-F,M C(左)≠M C(右)

建筑力学基本知识.

建筑力学基本知识 第十一章静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力的概念及基本规律 一、力的概念 1、力的概念 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机械作用。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是物体改变形状和运动状态的原因。 2、力的三要素 大小(单位N kN)、方向、作用点。力是矢量。 二、基本规律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相同点:相等、共线;不同点:反向、作用对象不同。 2、二力平衡条件(必要与充分条件) 作用在同一刚体(形状及尺寸不变的物体)上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必定平衡。注意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区别。 非刚体不一定成立。 3、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力可以依据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合成与分解,平行四边形法则是力系合成或简化的基础,也可以根据三角形法则进行合成与分解。 4、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组力称为力系。如果某力与一力系等效,则此力称为力系的合力。 在同一刚体的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一个平衡力系,不改变原力系对该刚体的作用效果。 5、力的可传性原理 作用在同一刚体上的力沿其作用线移动,不会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 力的可传性只适用于同一刚体。 第二节平面汇交力系 力系按作用线分布情况分平面力系和空间力系。 力系中各力的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且汇交于一点,这样的力系称为平面汇交力系,是最简单的平面力系。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可以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在图上进行合成也可以进行解析求解。 一、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F x和F y分别称为力F在坐标轴X和Y上的投影,当投影指向与坐标轴方向相反时,投影为负。注意: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F x和F y是代数量,力F的分力F x/和F y/是矢量,二者绝对值相同。 问题:如果F与某坐标轴平行,其在两坐标轴的分量分别是多少?如果两力在某轴的投影相等,能说这两个力相等吗? 显然

同济大学版建筑力学计算题模拟试卷及答案

空间力系 1 正方形板ABCD 由六根直杆支撑于水平位置, 若在A 点沿AD 作用水平力F , 尺寸如图3-6所示, 不计板重和杆重, 试求各杆的内力。 2求题3-23图所示结构中A 、 B 、 C 三处铰链的约束力。已知重物重F P =1kN 。 3重为F P 的矩形水平板由三根铅直杆支撑, 尺寸如题3-24图所示, 求各杆内力。若在板的形心D 处放置一重物, F F F P

4题2-27所示长方形门的转轴铅直, 门打开角度为60, 并用两绳维持在此位置。其中一绳跨过滑轮并吊起重物F P=320N, 另一绳EF系在地板的F点上, 已知门重640N、高240cm、宽180cm, 各处摩擦不计, 求绳EF的拉力, 并求A点圆柱铰链和门框上B点的约束力。 5图所示悬臂刚架上作用有q=2kN/m的均布载荷, 以及作用线分别平行于AB、CD的集中力F1、F2。已知F1=5 kN, F2=4 kN, 求固定端O处的约束力及力偶矩。 F P F1 F2

6图示简支梁, 已知: 均布荷载q=245kN/m, 跨度l=2.75m, 试求跨中截面C上的剪力和弯矩。 7求剪力和弯矩 习题9?1图 A B (a (b0

8图示某工作桥纵梁的计算简图, 上面的两个集中荷载为闸门启闭机重量, 均布荷载 为自重、 人群和设备的重量。试求纵梁在C 、 D 矩。 9试列出下列梁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习题9?4图 (b B

10求出图( 3-16a) 所示桁架所有杆件的轴力。 3 l A B (c F Fl /4 3 l 3 l C D q 4 l A B C D (d l 4 l

建筑力学复习题答案

建筑力学复习题 填空题 1、既限物体任何方向移动,又限制物体转动的支座称(C )支座。 A:固定铰 B:可动铰 C:固定端 D:光滑面 2、力的作用线都汇交于一点的力系称(C )力系。 A:空间汇交 B:空间一般C:汇交D:平面汇交E :平行F :一般 3、平面任意力系合成的结果是(D)。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条件是(D)为零。 A:合力 B:合力偶 C:主矩 D:主矢和主矩 4 、静定杆件的内力与杆件所受的( A )有关。静定杆件的应变与杆件所受的(C)有关。 A:外力 B:外力、截面 C:外力、截面、材料 D:外力、截面、杆长、材料 5、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称(B )。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称(A )。 A:刚度 B:强度 C:稳定性 D:极限强度 6、弯曲变形时,弯曲剪应力在横截面上(D )分布。 A:均匀 B:线性 C:假设均匀 D:抛物线 7、两根相同截面,不同材料的杆件,受相同的外力作用,它们的纵向相对变形(A )。 两根相同截面,不同材料的杆件,受相同的外力作用,它们的纵向变形(B )。 A:相同 B:不一定相同 C:不相同 D:都不对 8、平衡是物体相对于(A)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 A:地球 B:参照物 C:太阳 D:月亮 9、二力平衡是作用在(A)个物体上的一对等值、反向、共线的力。 A:一 B:二 C:三 D:四 10、直杆的两端受到一对等值、反向、作用在纵向对称面内的力偶作用,直杆将产生(C)变形。 直杆的两端受到一对等值、反向、作用线沿杆轴线的作用力,直杆将产生(A)变形。 A:拉压 B:剪切 C:弯曲 D:扭转 11、空间任意力系,取一刚体作为研究对象,最多可求(D)个未知量。 平面任意力系,取一刚体作为研究对象,最多可求(C)个未知量。 A:一 B:二 C:三 D:六 12、刚度条件有三方面力学计算它们是(B)。 A:内力计算、应力计算、变形计算 B:刚度校核、截面设计、计算许可荷载 C:荷载计算、截面计算、变形计算 D:截面计算、内力计算、计算许可荷载 13、在作梁内力图时,当梁上有集中力偶作用处(B)。 A:剪力图无变化、弯矩图无变化 B:剪力图无变化、弯矩图有突变 C:剪力图有突变、弯矩图无变化 D:剪力图有突变、弯矩图有尖点 14、简支梁在均布荷载q 作用下,若梁长为l 则跨中截面上的内力为( D ) A:Q=ql 21 M = 0 B:Q= ql 2 1 M = 2 81ql C:Q= 2 2 1 ql M = 2 2 1 ql D:Q= 0 M =281ql 15、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正确的说法为(C)。 A:合力一定比分力大 B:两个分力夹角越小合力越小 C:合力不一定比分力大 D:两个分力夹角(锐角范围内)越大合力越大 16、对于塑性材料,在横截面面积相同的情况下,采用(D)截面形式抗弯强度最好。 A:正方形 B:矩形(2 b h ) C:实心园 D:工字型(标准型) 17、梁的剪切弯曲变形时,梁横截面在上下边缘处的弯曲应力为( A )。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案设计(一)

教案

构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系,如结构自重、家具及人群荷载、风荷载等。间接作用是指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原因,如地震、基础沉降、温度变化等。 4.按照承重结构所用的材料不同,建筑结构可分为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木结构和混合结构五种类型。 1.1.2建筑结构的功能 (1)结构的安全等级 表1.1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 安全等级破坏后果建筑物类型 一级很严重重要的房屋(影剧院、体育馆和高层建筑等) 二级严重一般的房屋 三级不严重次要的房屋 (2)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 表1.2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分类 类别设计使用年限(年)示例 1 5 临时性结构 2 25 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 3 50 普通房屋和构筑物 4 100 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 (3)结构的功能要求 建筑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应满足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三项功能要求。(4)结构功能的极限状态举例讲解举例讲解

教案 授课题目 1.2 结构抗震知识授课时间 3.1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讲授 教学目标掌握地震的类型及破坏作用,抗震设防分类、设防标准及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地震的破坏作用及抗震设防目标 教学难点地震的破坏作用及抗震设防目标 教学容、方法及过程附记 新课导入:1976年7月28日,在省、丰南一带发生了7.8级强烈地震, 这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城市地震灾害,和市受到严重波及,地震破坏围 超过3万平方公里,有感围广达14个省、市、自治区,相当于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一,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市区。 1.2.1地震的基本概念 (1)地震基本概念 1.地震俗称地动,是一种具有突发性的自然现象,其作用结果是引起地面的颠簸和摇晃。 2.地震发生的地方称为震源。 3.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 4.震中附近地面运动最激烈,也是破坏最严重的地区,叫震中区或极震区。 5.震源至地面的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6.地震按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火山地震、塌陷地震、人工诱发地震以及构造地震。 7.根据震源深度不同,又可将构造地震分为三种:一般把震源深度小于60Km的地震称为浅源地震;60~300Km称为中源地震;大于300Km成为深源地震。中国发生的绝大部分地震均属于浅源地震。举例讲解

《建筑力学》第3章计算题

计 算 题( 第三章 ) 用几何法求图示汇交力系的合力。 1100F N =,280F N =,3120F N =,4160F N =。 一个固定环受到三根绳索的拉力, 1 1.5T F kN =, 2 2.2T F kN =,31T F kN =,方向如图题所示,求三个 拉力的合力。 图题示一平面力系,已知110F N =,225F N =,340F N =,416F N =,514F N =,求力系向O 点简化的结果。图中每小格边长为1m 。 重力坝受力情形如图题示,设坝的自重分别为19600G F kN =,221600G F kN =,上游水压力10120P F kN =,试将力系向坝底O 点简化,并求其最后的简化结果。

试用解析法求图题示两斜面的反力 NA F 和NB F ,其中匀质球重500G F N 。

梁AB的支座如图题所示。在梁的中点作用一力 20 P F kN ,力和梁的轴线成45。如梁的自重忽略不计, 分别求(a)、(b )两种情况下支座反力。比较两种情况的不同结果,你得到什么概念求图示各梁的支座反力。 求图题示各梁的支座反力。

求图示多跨静定梁的支座反力。 图题所示多跨静定梁AB 段和BC 段用铰链B 连接,并支承于连杆1、2、3、4上,已知6AD EC m ==,8AB BC m ==,60α=,4a m =,150P F kN =,试求各连杆所受的力。

多跨梁上的起重机,起重量 10 W F kN = ,起重机重 50 G F kN = ,其重心位于铅垂线EC上,梁自重不计。 试求A、B、D三处的支座反力。 求图示各梁的支座反力。 题图 已知挡土墙重F G1=90kN,垂直土压力F G2=140kN,水平压力F=100kN,试验算此挡土墙是否会倾覆 题图题图

建筑力学复习题(答案)

13建筑学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在任何外力作用下,大小和形状保持不变的物体称___刚体。 2、力是物体之间相互的___机械作用____。这种作用会使物体产生两种力学效果分别是__外效果____和___内效果_____。 3、力的三要素是_力的大小___、__力的方向____、___力的作用点___。 4、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对物体而言、该物体的__外_效果成立。 5、一刚体受不平行的三个力作用而平衡时,这三个力的作用线必__汇交于一点。 6、使物体产生运动或产生运动趋势的力称____荷载(主动力)__。 7、约束反力的方向总是和该约束所能阻碍物体的运动方向__相反___。 8、柔体的约束反力是通过__接触__点,其方向沿着柔体_中心_线的拉力。 9、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的几何条件是力多边形___自行封闭____。 10、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结果是一个___合力___。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等于原力系中各力的_____矢量和__。 11力垂直于某轴、力在该轴上投影为___零_ _。 12、ΣX=0表示力系中所有的力在_ X __轴上的投影的__代数和为零。 13、力偶对作用平面内任意点之矩都等于___力偶矩___。 14、力偶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_____为零____。 15、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果的大小用_____力偶矩___表示。 16、力可以在同一刚体内平移,但需附加一个____力偶___。力偶矩等于__原力___对新作用点之矩。 17、平面一般力系向平面内任意点简化结果有四种情况,分别是_、_ 、__、__。 答案:主矢和主矩都不为零、主矢为零主矩不为零、主矢不为零主矩为零、主矢和主矩都为零 18、力偶的三要素是__力偶矩的大小__、__力偶的转向__、__力偶的作用面___。

建筑力学基本知识(单选-多选)

单选题-建筑力学基本知识 1.柔索对物体的约束反力,作用在连接点,方向沿柔索( B )。 A.指向该被约束体,恒为拉力B.背离该被约束体.恒为拉力 C.指向该被约束体,恒为压力D.背离该被约束体,恒为压力 2.一个物体上的作用力系,满足( A )条件,就称这种力系为平面汇交力系。 A.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且汇交于一点 B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但不交于一点 C.作用线在不同一平面内,且汇交于一点 D.作用线在不同一平面内,且不交于一点 3.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结果是一个( B )。 A.合力偶B.合力C.主矩D.主矢和主矩 4.某力在直角坐标系的投影为:Fx=3 kN,Fy=4 kN,此力的大小是( A )。 A.5 kN B.6 kN C.7 kN D.8 kN 5.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各力在两个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 B )。A.一个大于0,一个小于0 B.都等于0 C.都小于0 D.都大于0 6.利用平衡条件求未知力的步骤,首先应( D )。 A.取隔离体 B.求解C.列平衡方程D.作受力图 7.只限物体垂直于支承面方向的移动,不限制物体其它方向运动的支座称( B )支座。A.固定铰B.可动铰C.固定端D.光滑面 8.平衡是指物体相对地球( D )的状态。 A.静止B.匀速运动C.圆周运动D.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9.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偶在垂直于杆轴的平面内产生的内力偶矩称为( B )。A.弯矩B.扭矩C.轴力D.剪力 10.下列( C )结论是正确的。 A.内力是应力的代数和B.应力是内力的平均值 C.应力是内力的集度D.内力必大于应力 11.下列关于一个应力状态有几个主平面的说法,合理的是( D )。 A.两个B.一般情况下有三个,特殊情况下有无限多个 C.无限多个D.最多不超过三个 12.以下不属于截面法求解杆件内力的步骤是( B )。 A.取要计算的部分及其设想截面B.用截面的内力来代替两部分的作用力 C.建立静力平衡方程式并求解内力D.考虑外力并建立力平衡方程式 13.构件在外荷载作用下具有抵抗变形的能力为构件的( B )。 A.强度B.刚度C.稳定性D.耐久性 14.通过杆件横截面形心并垂直于横截面作用的内力称为( C )。 A.弯矩B.剪力C.轴力D.扭矩 15.杆件的刚度是指( D )。 A.杆件的软硬程度B.杆件的承载能力 C.杆件对弯曲变形抵抗能力D.杆件抵抗变形的能力 16.平面弯曲梁中作用面与横截面垂直的内力偶矩称为( C )。 A.轴力B.剪力C.弯矩D.扭矩 17.弯曲试样的截面有圆形和矩形,试验时的跨距一般为直径的( A )倍。

《建筑力学》第11章计算题

计算题( 第十一章 ) 11.1 用图乘法求图示悬臂梁C截面的竖向位移?cv和转角θc, EI为常数. 题图11.1 题图11.2 11.2用图乘法求图示外伸梁C截面的竖向位移?cv和B截面的转角θB, EI为常数. 11.3用图乘法求图示刚架C截面的水平位移?CH和转角位移θc,已知E=2.1×105MPa, I=2.4×108mm4

题图11.3 题图11.4 11.4 用图乘法求图示刚架C截面的竖向位移?cv和B截面的水平位移?BH,已知各杆EI为常数. 11.5用图乘法求图示刚架铰C截面的竖向位移?cv和转角θc, EI为常数.

题图11.5 题图11.6 11.6 用图乘法求图示刚架B 截面的水平位移?BH 和A 截面的转角θA,各杆EI 为常数. 11.7 简支梁用No22a 号工字刚制成,已知=4KN,q=1.5KN/m,l=8m,E=200GPa,4001]l f [= 校核梁的刚度? 题图11.7 题图11.8 11.8 图示桁架中,其支座B 有竖向沉陷C,试求BC 杆的转角 BC ?. 11.9 图示刚架中,其支座B 有竖向沉陷b , 试求C 点的水平位移 CH ?

题图11.9 题图11.10 11.10 求图示桁架结点C的水平位移 CH,设各杆,EA相等. 11.11图示桁架各杆截面均为A=20cm2,E=2.1x104KN/cm2,P=40KN,d=2m, 试求:(a)C点的竖向位移(b)角ADC的改变(c)已知桁架的最大挠度为[f]=0.5cm,该校核桁架的刚度

题图11.11 11.12用积分法求图示悬臂梁A端的竖向位移 V A ?和转角 A ?(忽略剪切变形的影响)。 题图11.12 11.13试用积分法求图示刚架的B点水平位移 H B ?。已知各杆EI=常数。

2348电大建筑力学作图、计算题汇总

二、做图题 1、画出梁ABC的受力图。 答案: 2、画出三铰拱ABC整体的受力图。(用三力汇交定理) 答案: 3、画梁AB的受力图。 答案: 4、画出构件ABC的受力图。(用三力汇交定理) 答案:5、画出AB梁的受力图。 答案: 6、用三力汇交定理画图示刚架整体的受力图。

答案:7、画出图示指定物体ABC的受力图。 答案: 8、作AB梁的剪力和弯矩图。 答案: 9、作ABC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答案: 10、作ABC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答案:11、作ABC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答案:12、作图示AB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答案:13、作图示梁的Q图和M图。 答案:14、作图示梁的Q图和M图。

答案: 四、计算机题 1.计算下图所示桁架的支座反力及1、2杆的轴力。(10分) (1)求支座反力 由∑=0A M 得,04123168=?-?-?By F 即()↓-=kN F By 12 由∑=0x F 得,()←=kN F Ax 16 由∑=0y F 得,0=Ay F (2).求杆1、2的轴力 由结点A的平衡条件,得kN F N 161-=(拉) 由截面法的平衡条件,得02=N F 2.画出下图所示外伸梁的力图(10分)。

(1)求支座反力 由 ∑=0A M ,得 0244886=??-?-?By F 即)(16↑=kN F By 由0=∑y F ,得)(816448↑=-?+=kN F Ay (2)画剪力图和弯矩图 3、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a )所示连续梁,并画M 图。固端弯矩表见图(b )和图(c )所示。(20分) (1)计算转动刚度和分配系数

建筑力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建筑力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固定端约束通常有(C)个约束反力。 (A)一(B)二(C)三(D)四2.如右图所示结构为(A)。 A.几何瞬变体系 B. 几何可变体系 C.几何不变体系,无多余约束 D.几何不变体系,有一个多余约束 3.若刚体在二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则此二个力必(A)。 A.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 B.大小相等,作用在同一直线。 C.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D.大小相等。 4.一个点和一个刚片用(C)的链杆相连,组成几何不变体系。 A.两根共线的链杆B.两根不共线的链杆 C.三根不共线的链杆D.三根共线的链杆 5.静定结构的几何组成特征是(D)。 A.体系几何可变B.体系几何瞬变 C.体系几何不变D.体系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 6.图示各梁中︱M︱max为最小者是图( D)。

A B C D 7.简支梁受力如图示,则下述正确的是( B)。 A. F QC(左)=F QC(右),M C(左)=M C(右) B. F QC(左)=F QC(右)-F,M C(左)=M C(右) C. F QC(左)=F QC(右)+F,M C(左)=M C(右) D. F QC(左)=F QC(右)-F,M C(左)≠M C(右) 8.工程设计中,规定了容许应力作为设计依据:[] n σ σ=。其值为极限应力0σ除以安全系数n,其中n为(D)。 A.1≥B.1≤C.<1 D.>1 9.图示构件为矩形截面,截面对 1 Z轴的惯性矩为(D)。 A. 12 3 bh B. 6 3 bh C. 4 3 bh D. 3 3 bh 10. 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是(A)。 A.结点位移B.多余约束力 C.杆件的变形D.支座位移 b 2 h 2 h C Z Z1

同济大学版建筑力学计算题模拟试卷及答案

空间力系 1 正方形板ABCD由六根直杆支撑于水平位置,若在A点沿AD作用水平力F,尺寸如图3-6所示,不计板重和杆重,试求各杆的内力。 F F 2求题3-23图所示结构中A、B、C三处铰链的约束力。已知重物重F P=1kN。 F P 3重为F P的矩形水平板由三根铅直杆支撑,尺寸如题3-24图所示,求各杆内力。若在板的形心D处放置一重物,则各杆内力又如何? F P

4题2-27所示长方形门的转轴铅直,门打开角度为60 ,并用两绳维持在此位置。其中一绳跨过滑轮并吊起重物F P =320N ,另一绳EF 系在地板的F 点上,已知门重640N 、高240cm 、宽180cm ,各处摩擦不计,求绳EF 的拉力,并求A 点圆柱铰链和门框上B 点的约束力。 5图所示悬臂刚架上作用有q =2kN/m 的均布载荷,以及作用线分别平行于AB 、CD 的集中力F 1、F 2。已知F 1=5 kN ,F 2=4 kN ,求固定端O 处的约束力及力偶矩。 6图示简支梁,已知:均布荷载q =245kN/m ,跨度l =2.75m ,试求跨中截面C 上的剪力和弯矩。 F P F 1 F 2 习题9?1图

7求剪力和弯矩 8图示某工作桥纵梁的计算简图,上面的两个集中荷载为闸门启闭机重量,均布荷载为自重、人群和设备的重量。试求纵梁在C 、D 及跨中E 三点处横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 9试列出下列梁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并画出剪力图和弯矩图 B (a) (b) 0 习题9?4图

q (b) B (c) q (d) A

10求出图(3-16a)所示桁架所有杆件的轴力。 11例2:求图示桁架中的各杆件的内力

建筑力学复习题答案

建筑力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两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条直线, 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 2 .平面任意力系的二矩式平衡方程:F x 0, M A(F) 0, M B(F) 0应该满足的附 加条件是_A,B两点的连线不垂直于X轴。 3 ?在联接件挤压强度计算中,挤压应力不得超过构件材料的许用挤压应力。 4. 由平面假设所得到的轴向变形时,截面上的计算公式b =N/A中的b是常量,这个公式不仅适用 于拉伸变形,而且也适用于压缩变形。 5 ?同一平面内二力偶等效的条件是它们的力偶矩相等。 6 ?挠曲线方程y=f(x)表示梁各横截面的挠度,其一阶导数则表示梁各横截面的转角。 7 ?杆件基本的变形有拉伸与压缩、剪切、扭转、弯曲。 8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F ,可以平行移动到刚体上任一点0,但必须附加一力偶,此附加力 偶的矩等于原力F对O点的矩。 9 ?不为零的力在某轴上的投影等于零,则该力与轴的夹角应为90。 10.已知主动轮A输入功率为80马力,从动轮B和C输出功率为30马力和50马力,传动轴的转速 n=1400 转/分,那么,各轮上的外力偶矩的大小分别为m A= 401.4N.M ,m B= 150.5N.M , m C= 250.86N.M 。 11作用于平面内A点的力F=10kN ,如图示,向距A点为100cm的O点平移后,得到主矢量的大小为___10KN _ 和主矩大小为____ 5KN.M ___。 12. 图示各结构是静定还是超静定,及其超静定次数。图(a)是一次超静定,(b)是静定__ (C)是_静定_。 13. 所谓刚体是指指在力的作用下,大小和形状始终保持不变的物体。 14. 在分析两个或多个构件之间互相作用时,要注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15?使构件发生脆性断裂的主要原因是拉应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