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插秧育秧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3
插秧机秧盘育秧方法插秧机秧盘育秧方法一、前言插秧机是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可以大大提高育秧效率。
而其中的关键部件——秧盘,更是影响着育秧效果。
在使用插秧机进行育秧时,正确的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也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插秧机秧盘育秧方法。
二、插秧机的选择1. 按照作物类型选择适合的插秧机。
不同作物对土壤和栽培环境有不同的要求,因此选择适合作物类型的插秧机非常重要。
例如,水稻需要在泥土里长成,而玉米则需要在较松散的土壤中生长。
2. 选择适合自己身体条件和经验水平的插秧机。
不同型号和规格的插秧机对操作者身体条件和经验水平都有不同要求。
因此,在购买或使用前应该考虑自己是否有足够的力量和技能来操作这些设备。
三、准备工作1. 土地准备在进行育苗之前,应该先对土地进行准备工作。
这包括除草、松土、施肥等。
除草可以减少杂草对作物的竞争,松土可以改善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施肥则可以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
2. 秧盘准备在使用插秧机之前,应该先检查秧盘是否完好无损。
如果发现秧盘有裂缝或磨损,应该及时更换。
此外,在使用前还应该清洗秧盘,以确保育苗的卫生和质量。
3. 水源准备在进行育苗之前,需要准备足够的水源。
这包括灌溉设施、水泵等设备。
四、插秧机操作步骤1. 调整插秧机高度在使用插秧机之前,需要根据作物类型和土壤情况调整插秧机的高度。
一般来说,对于水稻等需要在泥土中生长的作物,插秧机应该调整到较低的位置;而对于玉米等需要在较松散土壤中生长的作物,则应该将插秧机调整到较高的位置。
2. 调整插秧机行距和株距行距和株距的调整也非常重要。
不同作物对行距和株距的要求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调整插秧机速度插秧机的速度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对于土壤质地较松散、作物生长较快的情况,插秧机的速度可以适当提高;而对于土壤质地较坚硬、作物生长较慢的情况,则应该降低插秧机的速度。
4. 开始育苗在完成以上调整后,可以开始进行育苗了。
水稻机插秧育秧注意事项水稻机插秧育秧是水稻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正确的操作方法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下面是关于水稻机插秧育秧的注意事项:1. 机插秧前的准备工作:机插秧前需要对田地进行清理,清除田里的杂草和田间大根,确保地表平整并且水稻的生长环境良好。
同时,要检查机插秧机械设备的完好性,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行。
2. 育秧管理:育秧阶段是水稻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影响后期产量的形成。
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2.1 温度管理:水稻生长适宜的温度是20-30摄氏度,要根据天气条件调节育秧室内温度,保持适宜的生长温度。
2.2 光照管理:水稻对光照的要求比较高,一般应保证每天8-12小时的光照。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利用人工补光来提供光照。
2.3 水分管理:水稻喜欢湿润的环境,育秧阶段要保持适宜的水分供应。
避免水渍过深,以免对幼苗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2.4 营养管理:水稻幼苗需要充足的营养供应,可以在水中添加适量的肥料,如种子处理剂、营养剂等。
3. 插秧操作注意事项:3.1 选择适宜的秧苗:选择健壮、生长良好的水稻秧苗进行插秧,避免选择虚弱、病虫害的秧苗。
3.2 插秧密度控制:根据水稻品种、土壤条件和种植方式来确定插秧密度,一般每亩插秧行数在8-12条之间。
3.3 插秧深度控制:插秧深度应控制在3-5厘米之间,插秧过浅易导致秧苗倒伏,插秧过深则对幼苗生长不利。
3.4 插秧均匀性控制:插秧应尽量保持均匀,避免出现空缺或者过密的情况。
插秧密度的不均匀性会导致产量降低。
3.5 插秧间隔控制:插秧之间的间距要控制在15-20厘米之间,避免太密导致光照不足和营养竞争。
4. 插秧后的管理:4.1 施肥:插秧后可适量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水稻的营养需求,进行合理施肥,以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
4.2 病虫害防治:插秧后要及时检查水稻的病虫害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提高水稻的抗病虫害能力。
4.3 灌溉管理:插秧后要及时进行灌溉,保持田间水分适宜。
水稻机械化育秧流程及技术要求水稻机械化育秧是指利用机械设备进行育秧过程中的各项操作,包括插秧、育秧、灌溉、施肥等环节,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减轻劳动强度。
机械化育秧可以提高水稻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减少对人力资源的依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是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稻机械化育秧流程及技术要求,以期为相关农业生产者提供参考。
一、水稻机械化育秧流程1. 土壤整地土壤整地是育秧的第一步,主要目的是为了翻耕土壤,使土壤松软透气,便于水稻的生长。
机械化育秧的土壤整地通常采用旋耕机或拖拉机等机械设备进行操作,可以快速、高效地完成土壤整地工作,减少人工劳动量。
2. 水稻育秧水稻育秧是机械化育秧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育秧盘播种、苗床管理、移秧等操作。
育秧盘播种是指利用育秧盘进行播种,将水稻种子均匀地分布在育秧盘上,然后将育秧盘移至相应的育秧室进行育秧。
苗床管理包括定时浇水、施肥、防病虫害等工作,通过机械设备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移秧是指将育秧后的水稻幼苗移植至田间苗田或直接移植到水田中,可以通过水稻移植机等设备进行操作,提高移植的速度和效率。
3. 灌溉灌溉是水稻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机械设备可以实现自动化的灌溉操作,包括定时灌溉、施肥等工作,提高灌溉效率,减少人工操作。
4. 病虫害防治水稻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通过机械化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可以实现及时、有效地防治,减少对农药的使用,降低农药残留。
5. 收割水稻机械化育秧的最后一步是收割,通过水稻收割机等设备可以实现高效、快速地收割作业,减少人工劳动,提高生产效率。
1. 设备先进性水稻机械化育秧所需的设备应具备先进性,包括育秧盘播种机、水稻移植机、灌溉设备、病虫害防治设备、收割机等,这些设备应具备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以满足高效生产的需求。
2. 操作便捷性水稻机械化育秧设备的操作应简单便捷,操作人员不需要经过复杂的培训即可上手操作,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插秧机秧盘育秧方法插秧机秧盘育秧方法是指利用插秧机的秧盘进行育秧的一种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实现高效、快速、规范的育秧工作。
下面将详细介绍插秧机秧盘育秧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首先,选择合适的插秧机秧盘是育秧工作的关键。
秧盘的直径、孔距和孔数都会影响到育秧效果,因此在选择秧盘时要根据具体作物的生长习性和育秧要求进行选择,确保能够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
其次,准备好适宜的育秧基质。
育秧基质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保水性和肥力,可以选择腐熟的有机肥料和适量的矿质肥料进行混合,保证育秧基质的营养充足,为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接着,进行育秧作业前,要对插秧机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插秧机的各项功能正常,秧盘的安装牢固,避免在育秧过程中出现故障和意外情况。
然后,将育秧基质填充到插秧机的秧盘中,填充时要均匀、充实,确保每个孔位都有足够的基质填充,避免出现育秧不均匀的情况。
接下来,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和育秧要求,选择合适的育秧时间和育秧温度。
在育秧过程中要及时给予适量的水分和光照,保持育秧环境的稳定和适宜,促进作物的健康生长。
最后,注意及时观察育秧情况,对出现的病虫害进行及时的防治和处理,保证育秧过程的顺利进行和作物的健康生长。
在进行插秧机秧盘育秧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适宜的秧盘和育秧基质,确保能够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
2. 定期对插秧机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插秧机的正常使用。
3. 严格控制育秧环境的温度、湿度和光照,促进作物的健康生长。
4. 注意育秧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保证作物的健康生长。
总之,插秧机秧盘育秧方法是一种高效、快速、规范的育秧方法,通过合理选择秧盘和育秧基质,严格控制育秧环境,及时观察和处理病虫害,可以实现作物健康生长的目标。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1水稻机插育秧技术机插育秧是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与常规育秧方式相比,机插育秧的显著特点是播种密度大,标准化要求高。
必须把握好5关:一是营养土配备消毒关,二是精耕细作秧田关,三是品种种子选择关,四是精量播种关,五是秧水肥田管理关。
把握3个原则:一是田平水浅栽插原则,二是适时栽插原则,三是合理密植原则。
机插秧苗须达到2个基本要求,一是秧块标准,秧苗分布均匀,根系盘结,形如毯状,提起不散,能适合机械栽插;二是秧苗个体健壮,青秀均匀整齐,苗挺叶绿,无病虫害,能满足高产要求。
常用的机插育秧方式有软盘育秧、双膜育秧。
按床土的干湿分为湿润育秧和旱育秧。
选择育秧方式应根椐当地水源条件而定。
在水源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软盘湿润育秧操作简便可行,且用工少,生产成本低,质量有保证,适宜大面积推广。
1.1软盘育秧1.1.1准备工作。
秧田应选择避风向阳、土壤肥沃、排灌分开、运秧方便、便于操作管理的稻田、旱地或菜园。
按照秧田面积与机插大田面积1∶100的比例留足秧田。
大田一般需备软盘300~375片/hm2。
准备宽2m的农用薄膜63m/hm2,长2m的竹弓60根/hm2。
床土为过筛的营养细土(菜园土)1500kg/hm2。
根据情况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稳产的大穗型品种。
大田一般需备足杂交早稻种子22.5kg/hm2(常规稻30kg/hm2)。
种子应经过精选,以保证出芽率。
并用药剂浸种预防病虫害;稻种吸足水分的标准是:谷壳透明,可见腹白和胚,米粒容易折断而无响声。
催芽标准为:手工播种根芽长度不超过2mm,机械播种“破胸露白”即可。
1.1.2精细播种。
软盘育秧按播种方式可分为手工播种和机械播种,手工播种方法简便通用。
手工播种的作业流程:床土准备→碎土拌肥过筛→堆闷熟化;晒种→发芽试验→选种→药剂浸种→催芽→精做秧板;铺放空盘→装盘土→洒水→播种→盖土→封膜→揭膜炼苗→肥水管理→起盘移栽。
机插秧育秧技术要点机插秧育秧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大田作业技术,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和农民的劳动力利用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机插秧育秧技术的要点,包括育秧前的准备工作、机插秧育秧时的注意事项以及秧苗的管理和栽培。
一、育秧前的准备工作1. 土地准备:育秧地的土壤应该松软、肥沃、透气性好,不含有病虫害的虫卵和病菌。
在育秧前,应该进行耕地、翻土、淋灌和施肥等工作,使育秧地达到最佳的生长条件。
2. 秧床制作:秧床的尺寸应该合适,一般为长1.5-2米、宽1.2-1.5米,高度为20-25厘米左右。
秧床的制作要注意确保排水良好,否则容易造成秧苗死亡。
3. 秧盘选择:选择适合机插秧的秧盘,盘型要与机具相匹配,盘隆消除,底面平整,盘壁要有5-8条透气孔。
4. 浸种:种子要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将种子用1%的葡萄糖水浸种12小时。
去掉浸种液,用干净的纱布包裹种子,放在通风处发芽,随时保持一定湿度。
二、机插秧育秧时的注意事项1. 种植时间:选择适当的种植时间是保证机插秧育秧成功的关键。
一般情况下,应该选择在气温较高、气候较稳定的季节进行机插秧,这样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秧苗的生长。
2. 机具的选择:机具的选择要根据种植作物的不同,选择配套的机具。
并且要保证机具的清洁和维护,避免因机具问题导致种植失败。
3. 种植密度:要控制好种植密度,避免相互竞争,导致生长不良。
一般情况下,同一亩地种植的育秧机插秧数量为10-12万株。
4. 捆绑方式:机插秧育秧时要注意捆绑方式的正确性。
捆绑位置应该在芽头下部的1/3处,捆绑时要轻轻扣紧,不宜过紧,避免造成压伤和拥挤。
三、秧苗的管理和栽培1. 施肥:秧苗在发芽初期需要提供充足的营养,可以适当的进行追施有机肥或化肥,但不能过多,否则容易烧伤秧苗。
2. 灌溉:秧苗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但不可过度浇水,以免秧苗生根不深。
一般情况下,每亩地每天灌水1-2次,每次浇水的时间不宜过长。
种植技术-早稻机插秧硬盘旱育秧技术要点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栽培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努力方向,为了培育“秧苗素质好,秧根盘结紧,苗高适中,便于上机操作,插后返青快”的适宜机插的早稻秧苗,特提出以下技术要点。
一、育秧前的物质准备1、育秧场地准备。
早稻育秧场地既可以选择用大田地膜低拱育秧,也可选用钢架育秧大棚育秧。
基本要求是必须做到运输便利、背风向阳、地势高爽、排灌方便,一般应在秧盘下田前5天平整好秧厢。
2、种子、基质准备。
按照移栽每亩大田杂交稻用种3kg、常规稻用种4.5kg 的标准备足种子,亩用机插7寸的专用硬盘38-40盘;每包50升的育秧专用基质,大田使用标准为每亩2.5包。
3、播种设备调试。
播种前3天,设备必须按实际播种程序安装调试完毕。
设备必须满足如下要求:⑴播种均匀,完全符合用种量要求;⑵播基质土均匀,满足厚度为底土2cm、覆土0.5cm要求;⑶浇水湿透,保证秧盘播种完后硬盘底部有水珠滴落。
二、品种选择和处理1、品种选择。
目前适合我县机插栽培的早稻品种主要有株两优819、株两优189、陆两优996、湘早籼45号、湘早籼32号、中早39、中嘉早17等。
2、播期的确定。
在保证早稻育秧安全的前提下尽早抢有利天气播种。
今年我县大田地膜低拱育秧宜在3月20-25日播种,钢架育秧大棚育秧宜在3月18—23日播种,种植面积大梯次育秧的均应在3月底播完。
3、浸种和催芽。
种子用清水洗种,捞出秕谷后置于1000倍咪鲜胺溶液中浸泡10小时左右,起水露2—3小时,再置于咪鲜胺溶液中浸泡6小时左右,取出用水稻快速催芽桶催芽,种子约80%“破胸露白”时取出摊开晾干水份即可上机播种,防止根、芽生长过长上机受损,播种不匀。
4、控高促蘖。
采用5%的烯效唑500倍液结合浸种消毒可结合水稻快速催芽桶催芽同时进行。
注意烯效唑溶液浓度要适当,不宜过大,以免影响根芽生长。
三、机械播种1、工艺流程铺放育秧硬盘装床土洒水播种覆土。
2、播种要求调节好机械播种速度,保证每盘合理的播种量和均匀度。
水稻机插秧“十步育秧法”技术要点永川区粮油作物技术推广站壮秧是实现水稻高产、保证机插质量的基础,严把播种关是培育高质量秧苗的前提。
水稻机插旱地育小、中苗壮秧“十步法”播种技术要点:1、选地:选择水源、交通方便,背风向阳,土质肥沃疏松、半沙半坭、微酸性的空闲旱地或菜园地,地块宜偏沙质性。
2、作厢:按2.0m开厢作凹式苗床,厢面宽1.4-1.5m,埂高15-20㎝。
3、整平:翻挖欠细,灌足底水,抹平厢面。
4、摆盘:与厢面垂直靠边横摆秧盘2个、依次延续下摆,作到秧盘“飞边”重合靠紧,盘底紧贴厢面。
5、装土:分盘定量,每盘装过筛细(营养)土2.5-3.0公斤、厚度约1.8㎝;用坭浆水浇透、沙板刮平。
6、撒药:播种前将“渝科牌”旱育壮秧剂1包(1公斤)撵细后拌过筛细土40-50公斤,均匀撒在60-70个已装好细土的秧盘表面。
7、播种:待秧盘内明水吸干后,按每盘播包衣种60-70克(1两干谷),分厢定量,分2-3次来回撒播,做到均匀一致。
8、盖种:用细土(不能拌壮秧剂)盖种2.0-3.0mm,以不见种子为度,盘与床埂间空隙一并填满填平。
保水性差的秧地宜厚,保水性好的秧地宜薄。
也可浇透清水或500-800倍液“敌克松”药液。
9、搭拱:每40㎝插220-230×3.0㎝竹扁一块于床埂上作拱,做到整厢拱高一致;也可先平地盖一层地膜后再搭拱(双膜覆盖)。
10、盖膜:用220×0.012-0.014㎝微膜覆盖,膜四周用土压实封严。
水稻机插秧苗床管理技术要点加强水稻机插秧苗播后管理是提高出苗率、整齐度和实现壮秧的关键,其技术要点是:一、播后-立针(1叶1心)保证正常出苗必须要有适宜的温度、水分和充足的氧气。
每3天检查一次,每次下雨后增加检查一次,针对盖膜严实度、盖种厚度、秧盘紧实度、排水状况等予以处理,保证出苗整齐。
双膜育秧在立针(1叶1心)后及时揭去贴地膜。
二、立针-炼苗立针1叶1心至1.8-2.0叶前,此时温度极端不稳定,苗床易干易潮。
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要点
1. 选种就像给孩子选玩具,得精挑细选呐!咱得选那些颗粒饱满、没有破损的种子,这可太重要啦!你想想,要是选了不好的种子,那不就像盖房子没打好地基一样嘛!比如用那些瘪瘪的种子,能长出好秧苗吗?肯定不行呀!
2. 育秧的土壤就好比是秧苗的小床,得松软肥沃才行呀!就像我们睡在舒服的床上一样,秧苗在好的土壤里才能茁壮成长。
你可别弄那些硬邦邦、没营养的土呀,那秧苗能长得好吗?可不能这么干哦!
3. 播种的时候可得仔细喽!不能播得太密,也不能太稀疏,这就像是排队,不能挤在一起,也不能太散开。
你看看,要是播得太密了,秧苗们哪有足够的空间生长呀,这不就像人挤人喘不过气来嘛!要恰到好处才行。
4. 浇水可是个技术活呀!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就好像给花浇水一样,得掌握好度。
浇多了会淹死秧苗,浇少了又会渴着它们。
咱得时刻关注着,就像照顾宝贝一样照顾着这些秧苗,及时给它们补充水分。
5. 温度的控制也不能马虎呀!热了不行冷了也不行,这就像我们人一样,得在适宜的温度下才舒服。
要是温度不合适,秧苗们可就遭罪啦!所以得时刻留意,给它们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6. 施肥就好像给秧苗吃补品,适量很关键哟!不能一股脑儿地猛施,那会把它们“撑坏”的。
要根据秧苗的生长情况来,就像我们根据身体状况补充营养一样。
你想想,要是乱施肥,那不就乱套了嘛!
我的观点结论: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的这些要点都很关键呀,每一个环节都得用心去做,这样才能育出好的秧苗,最终收获满满的水稻呀!。
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一、水稻机插秧技术要点1、机械插秧的优势有哪些?四大优势省工:每台插秧机每天可插15亩左右,相当于20人手插。
省力:解决插秧弯腰。
增产:每亩可增产100斤左右。
增收:(1)节约苗田,机插育秧4.5m²/亩,机插一亩苗田可插大田100亩。
人工手插秧、水田下秧按1:6的标准,100亩大田需秧田15亩,节约14亩种两夏作物。
(2)节约生产成本,请人插秧80-100元/天,还有生活开支等。
二、水稻机插育秧技术要点(一)育秧前做好五备1、备种:2.5-4斤/亩。
2、备土:50-80kg/亩,每盘约4斤。
3、备盘:软盘育秧16-19个/亩。
4、备肥:壮秧剂(黑龙江、山东)。
5、备膜:薄膜、竹条。
(二)做好三定1、确定好育秧苗田地点(禾场、房前屋后)。
2、确定机插秧大田田块及面积(水源条件好)。
3、确定育秧的时间(实行倒推法),秧龄一般在15-20天。
(三)机插秧育秧技术关键关键是严把八关:1、严把种子催芽关(选种、消毒)。
2、严把秧土质量关(死土、塘泥、灶灰、墙土等不能用)。
3、严把浇水关(要浇足、透)。
4、严把播种均匀关。
(1)用种量每盘1.5两-2两(根据种子千粒重情况而定)。
(2)注意盘的四边、四角。
5、严把苗床质量关(关键是苗床要平)。
几种方法:(1)用禾场时用细土赶平。
(2)用好田时(旋耕、整厢(15m),放水浸泡后打实,或是提前水整),如是种过水稻的田,拔杆、开沟、整平。
6、严把育秧盖土关。
关键注意三点:(1)盖土不能用拌了壮秧剂的床土盖。
(2)盖土后严禁再浇水。
(3)盖土要匀,不宜过厚。
7、严把用泥土护苗床边关。
8、严把薄膜覆盖关。
育苗后头五天一定要覆盖。
三、育秧后苗期管理重点严把六防:1、防冻、防晒。
芽期要保湿、保温,注意高温。
2、防干、防湿。
苗期不能太干,三叶后不能太湿。
3、防治病虫害。
4、防人畜危害,小孩、鸡、猪、狗等。
5、防施肥伤害。
如苗小脱肥时,用尿素喷灌。
插秧机秧盘育秧方法1. 引言插秧机是一种用于农田作业的机械设备,它能够自动完成插秧的工作,提高了农田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其中,秧盘育秧方法是插秧机中常用的一种育苗方式,本文将详细介绍插秧机秧盘育秧方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 秧盘育苗步骤2.1 准备工作在进行插秧机秧盘育苗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 确保土壤质地适宜,土壤pH值在6-7之间; - 清理田地杂草和残留物; - 准备好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
2.2 种子处理对于不同的作物种子,需要进行不同的处理方法。
通常情况下,可以采取以下步骤进行种子处理: 1. 温水浸泡:将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其充分吸水。
2. 药物处理:根据需要,在温水中加入适量的药剂进行处理,如促生剂、杀菌剂等。
3. 温水浸泡:再次将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以去除残留的药物。
2.3 秧盘制作制作好的秧盘能够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和支撑秧苗的结构。
秧盘的制作方法如下:1. 准备好合适大小的塑料盘子,底部需要有透气孔。
2. 在盘子底部铺一层湿润的纸巾或海绵,以保持湿度。
3. 在纸巾上均匀撒上预先调配好的肥料。
2.4 育苗过程在插秧机上进行秧盘育苗时,需要注意以下步骤: 1. 将处理过的种子均匀地分布在每个秧盘格中。
2. 在插秧机上设置好合适的插植深度和行距。
3. 将装有种子的秧盘放入插秧机中,并将其与机器连接。
4. 按照田地布局,进行插秧操作。
确保每个秧苗间距均匀,并保持一定的深度。
2.5 管理与维护在育苗过程中,需要进行一定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以保证秧苗的生长和健康: - 定期检查秧盘中的湿度,并适时喷水或补充水分。
- 注意防治病虫害,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 根据需要进行施肥,保证秧苗的养分供应。
3. 注意事项在插秧机秧盘育苗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种子选择:选择适合育苗的种子品种,并确保种子质量良好。
2. 温度控制:根据作物品种和生长阶段,合理控制温度,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水稻机插软盘育秧与插秧技术水稻机插秧由于育秧技术含量高,一直是水稻全程机械化的瓶颈。
水稻机插育秧和人工育秧相比,具有省时、省力、节肥、节水等特点,培育出的秧苗健壮、素质高、抗病性强,高产稳产。
下面就水稻机插秧软盘育秧及插秧技术进行介绍。
一、育秧技术软盘是指规格为58厘米×28厘米×2.5厘米,底部有小孔的塑料盘。
软盘育秧指在平整的秧板上平铺软盘,盘中放2厘米厚的营养土,然后播种覆土,加盖覆膜,保温保湿促齐苗的育秧方式。
1、作业流程营养土(1)准备种子(2)秧板上铺放软盘(3装营养土(4)洒水(5)播种覆盖膜秧板(6)盖覆土(7)弓棚盖膜(89)(10)起盘上机移栽2、育秧准备①营养土准备:营养土的好坏,是决定育秧成败的前提条件。
营养土选择:最适合的营养土一是菜园土,不加肥直接使用;二是耕作熟化的旱地土(不宜在荒草地及当季喷施过除草剂的麦田取土);三是经过秋耕、冬翻、春耕的稻田土。
用量:每亩移栽大田一般需备营养细土100公斤,壮秧剂0.75公斤。
另每亩准备没有加肥的细土25公斤作播种后的覆盖土。
营养土加工:选择晴好天气及土壤水分适宜时(细土含水量掌握在15%左右)过筛,使细土粒径不得大于5毫米,过筛后每100公斤细土拌0.75公斤壮秧剂,起培肥、调酸、助壮秧苗的作用。
然后,集中堆闷,堆闷时细土含水量适中,要求达到手捏成团,落地即散。
②秧田准备:选择排灌分开、运秧方便、便于操作管理的田块做秧田。
按照秧田与大田比例1:100留足秧田,在播种前一周进行旋耕、耙平、开沟做板。
秧板宽1.4米,挖好厢沟和围沟,便于排灌。
播种前2天铲高补低、填平裂缝,并充分拍实,板面尽量平整,也可用禾场做秧田进行软盘育秧。
③软盘及其他材料准备:软盘用量:中稻育秧按每亩大田准备16张软盘左右,早稻准备20张左右。
其他材料:早春茬育秧时,若最低气温低于15℃,应备好拱棚竹片和覆盖膜等材料,以备播后搭建拱棚。
覆盖膜宽2.0米,长度按秧苗盘数计算(按秧苗盘数÷2×0.3米+1.2米)。
种植技术-水稻机械化插秧育秧技术
水稻机械化插秧育秧技术是采用规范化育秧的一种新技术,主要包括床土准备、苗床准备、种子准备等。
采用该技术可以减轻人们田间劳动强度,实现水稻生产的高产稳产,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1、育秧方式
机械化插秧育秧常用的方式有双膜育秧、软盘及硬盘育秧3种。
这些育秧方式的显著特点是密度大、省秧田、秧龄短、秧苗成毯状。
要求播种均匀、出苗整齐、根系发达、茎叶健壮、无病无杂。
2、育秧前期准备
2.1床土准备床土宜选择菜园土、熟化的旱田土、稻田土等无污染的壤土,经碎土、过筛、拌肥,形成酸碱度适宜(pH5~6)的营养土。
每公顷大田用秧需备足营养土1500kg,集中堆闷,另每公顷备未培肥、过筛细土600kg作盖籽土。
2.2种子准备
品种选择。
选择通过审定合格、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每公顷大田依据不同品种备足种子。
3、播种
确定播种期根据适宜机插的秧龄和当地常规栽插时间倒推适宜播种期。
4、秧苗管理
4.1立苗立苗期要保温保湿,以加快出芽,出齐苗。
4.2炼苗一般在秧苗出土高2cm左右,揭膜炼苗。
4.3水肥管理先湿后干,秧苗3叶期以前,保持盘土或床土湿润不发白。
4.4病虫害防治秧苗期要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做好防治工作。
5、秧苗标准
经过一段时间的管理,使秧苗根系发达、苗高适宜、茎部粗壮、叶挺色绿、均匀整齐,叶龄3叶1心,秧龄15~20d,苗高12~17cm,茎基宽不小于2mm,根数12~15条/苗,根系盘结好,提起不散。
N o n g y e j i x i e水稻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据统计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要食物。
我国水稻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4.6亿亩左右,占我国粮食总面积约30%。
近年来,水稻生产技术发展很快,传统的手工插秧逐步被取代,先进的机插秧技术给农民带来了许多便利,真正实现了增产增收。
一、水稻机插秧具有以下三大优势:1、省工节时,水稻机械化插秧可把农民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劳作中解放出来,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了条件。
以乘坐式插秧机为例,每台每天可插秧50-80亩,是人工插秧的50-80倍,插秧期可缩短3天左右,即使是步进式插秧机每天也可插秧20-30亩,是人工插秧的20-30倍,用工量不足人工插秧的三分之一。
2、高产增收。
机插秧采用宽行窄株,定穴定苗,通风透光好,不仅减少了病虫害,同时由于机插秧可以确保浅插,均匀一致,苗量足,更为水稻的高产提供了保障,一般亩增产约10%,尤其在灾年表现更加明显。
3、节本增效。
传统手工插秧秧田面积相对较大不便于管理,据测算,每亩可直接节本增效60-100元。
二、水稻机插秧主要技术要点。
水稻机插秧对秧苗的秧龄要求要至少25天以上,苗挺,苗均,苗绿,即3-3.5叶最佳,盘根紧密,厚薄一致,提起不散,同时苗体健壮,根系发达,根呈白色无病虫害。
在机插时要注意秧苗床土潮湿要适中,不能太湿。
1、机插秧前期准备。
首先要带药移栽,先进行药剂防治,一般在栽前2-3天亩用40%毒死蜱乳油100毫升兑水约50公斤进行喷雾。
由于近几年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病较重,因此防治时应添加宁南霉素,多抗霉素等病毒钝化剂,以控制灰飞虱的传播危害。
在起秧时应该连软盘一起掀起再将秧苗卷起运到地头后平放,注意不要堆放,做到随起随栽,如遇天气晴好,应注意遮阳。
移栽的地块要平整无杂物,水田整平后需沉实,保持薄水机插,对于麦秸秆还田后的地块,在联合收割机收割时应要求收割机安装使用秸秆粉碎抛洒装置,抛洒必须均匀,整地前要放水泡田至少24小时,最后使用水田秸秆还田机械进行掩埋小麦秸秆。
间要根据插秧时间倒推15天左右。
双季晚稻播种期尽量不要超过7月15日,插秧时间尽量不要超过8月5日,在播种时间和秧龄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在20~25天秧龄范围内要尽量争取早播。
双季晚稻要根据不同插秧时期选择不同类型的品种。
7月20~24日能够插秧的情况下,选择双季晚稻杂交品种;在7月25~31日能够插秧的,选择生育期较长的常规品种如浙粳22;在8月初才能插秧的情况下,要选择生育期较短的常规品种如宁88或早稻常规品种翻秋。
4、浸种消毒、床土浇水、播种常规稻品种选择晴好天气晒种2小时~1天,提高发芽率,用1支使百克2毫升加水6~7千克,浸5公斤种子,浸种时间1~2天,催芽催到破胸露白即可。
每个秧盘装4公斤准备好的床土、泥弄平。
播种前床土浇透水,因为这次加的水要提供种子出苗前整个阶段用,如果喷水不足会造成出苗不整齐。
常规品种播种量选择每盘播干谷100~120克较好,最好是每盘100克左右;杂交稻的播种量选择每盘播75克干谷较好,如果估计秧苗不能及时栽插的要适当稀播种,选择每盘播种量65克。
播种好后盖一层薄泥。
5、秧田选择、秧田管理、及时插秧选择地势平坦、路渠配套、排灌分系、背风向阳、地下水位高、邻近大田的熟地作秧田,秧田与大田的比例为1:100。
苗床宽1.4~1.5米,沟20~30厘米,沟深15厘米。
早稻、单季晚稻秧田管理最重要的是增温保湿,连作晚稻最重要的是增湿保湿。
早稻和单季晚稻育秧最好选择在旱地里,用旱育的方式培育机插秧。
就是将播种好的机插秧盘子放在整平的地里,如果土壤缺水,灌一次平沟水,土壤吸饱后排干,下次等土壤缺水的时候再灌一次水,吸饱水后立即放干,使土壤一直保持较强的通气性,促进秧苗矮壮、根系发达。
温度的管理,播种到出苗为棚膜密封阶段,播后3~5天秧苗现青后日揭夜盖,揭膜原则:晴天傍晚揭,阴天上午揭,小雨雨前揭,大雨雨后揭,若遇寒流要推迟揭膜,并做到日揭夜盖,最低温度稳定在15℃以上可以不要盖膜,插秧前3~4天揭膜练苗,床土保持湿润。
水稻机插秧的育秧技术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水稻体积大,密集种植,通常采用各种农机插秧器来完成秧苗的施肥和插秧。
水稻机插秧也是大农业移动式自动插秧系统应用非常普及,机操作操作人员只需一人,插秧速度快,效率高,可以显著提高农机插秧效率。
水稻机插秧的育秧技术,包括水稻施肥和插秧的准备工作,插秧的插秧技术,秧前地域的修整,作业方式的选择以及灌浆药材的施用。
1.水稻施肥和插秧的准备工作。
施肥和插秧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要求插秧场地的沟槽细腻匀整,每个沟里面的施肥和插秧要均匀,施肥需要认真,不能过重或过轻。
2.插秧技术。
插秧要选择合适的技术,比如搅和肥或撒肥,在秧前需要调整粗质不均状况,在插秧时要有良好的技术动作,需要处理平行和垂直布疏,要牢牢把握插秧深度,如果距离太近或太远,都会影响水稻的发育状况。
3.秧前地域的修整。
插秧之前要修整地域,这样可以改善水分的利用情况,提高插秧的成功率,避免秧苗受到细菌侵染、衰老和流失等不良影响,提高秧苗发芽率。
4.作业方式的选择。
水稻插秧机的作业方式有很多种,分为手动插秧,自动插秧,机械插秧,抛撒插秧等等,其中自动插秧和机械插秧比较常用,自动插秧是利用机械手来完成秧苗插秧,而机械插秧是利用水稻插秧机来完成秧苗插秧,效率更高。
5.灌浆药材的施用。
在插秧的过程中,要给水稻采用调和灌浆药材,让水稻根系不会遇到地洞或岩石,才能正常发芽,让水稻拥有最佳肥力。
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是一项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大农业移动式自动插秧系统的效率,简化插秧过程,提高秧苗发芽率,实现高产收成,为水稻生产带来重大利益。
机插秧大棚育秧技术
流程:
床土准备--晒土、碎土培肥--过筛、闷堆(做秧板)--铺洒床土--烟足底水
种子准备--选种(品种、水选晒种)--浸种(籼3粳2)--催芽(高温破胸,适温催芽,摊晾炼芽)播种---覆土---盖膜---接膜炼苗---苗苗床管理---起苗移栽
1、床土准备
选土:选肥沃的菜园土;耕作熟化的旱田土;经过秋耕、冬翻、春耗的稻田土,不能选用近期使用过含除草剂的田土。
每亩大田备营养土100kg。
加工:晒土使土水分控制在10%(手捏成团,落地即散),碎土过筛,细土粒径<5mm,60%土粒的直径要在2~4 mm 之间。
消毒培肥:建议用壮秧营养剂代替无机肥培肥法(集消毒,调酸,施肥和化学调控于一体)。
床土的1/3 留作盖土,盖土不拌壮秧剂,否则将造成肥害;2/3 营养土加壮秧剂混合均匀后作底土(比例为1∶100~120),拌匀即可,可以起到培肥、调酸、助壮的作用,这种方法简便、经济、安全和快捷。
营养土另有成品育秧基质,向生产厂家购买直接使用,现做现用的不能加化学肥料。
注意;盖土不用状秧剂,壮秧剂使用量必须准确,用量过大可导致出苗率和成活率下降
喷施敌克松进行土壤消毒
可用状秧剂替代无机肥(培肥、调酸、助壮),用2/3 营养土加壮秧剂混合均匀后作底土(比例为1∶100~120),床土的1/3 留作盖土,盖土不拌壮秧剂。
现做现用的不能加化学肥料。
2、种子准备
选种:选品种,确定播种量,每亩大田备种杂交稻1.5~2.0kg(每亩田需盘20~22张,每张盘需种子75~90g),粳稻3~4 kg。
种子处理:播前晒种1d,选种子(风选,水选,盐选,泥选,选出粒重、饱满的种子)。
(盐水选:水液比重1.06:1.12,检测发:鲜鸡蛋放入盐水浮出水面面积为5分硬币大小),浸种与种子消毒:(粳3籼2d,标准:谷壳透明,米粒腹白可见,米粒容易折断而无响声,用手能碾碎)。
用“使百克”1支(2ml)加“吡虫啉”10g兑水6~7kg浸5kg 种子,可防止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苗期灰飞虱。
或者用1%石灰水与50%多菌灵1000倍浸种48小时。
3、催芽
“快、齐、匀、状”,(快--2d内催好芽,齐--发芽势达85%,匀—芽成整齐一致,状—幼芽粗壮,根芽比例适当,手播芽长1\5~1\4种,根1\3种,机播90%破胸露白即可)。
三阶段:①高温破胸:破胸—--种胚突破谷壳。
种子吸足水分,适宜的温度是破胸快、齐的主要条件。
破胸温度上限是38℃(30~35℃适宜),温度越高,种子的生理活动越旺盛,破胸也越迅速而整齐。
反之,则破胸慢,且不整齐,播种后易形成大小苗。
将吸足水份的种子放入50℃左右的温水中(手试不烫手)泡5-10分钟(增加能量),起水后立即用用湿麻袋包好种子,四周用稻草覆盖保温(麻袋、稻草的作用是透气、保温、保湿),稻种很快就会升温,温度应保持在35℃左右,隔半天用手摸一下种子,不烫手就可以。
切不可用塑料布、塑料编织袋、尼龙袋包扎,因为其透气性差,容易造成种子缺氧(种子破胸时要呼吸大量氧气),产生酒精,使种子中毒死亡。
稻谷在自身温度上升后要掌握谷堆上下内
外温度一致,必要时进行翻拌,使稻种间受热均匀,促进破胸整齐迅速。
一般12-24小时就可破胸。
②保湿催芽:种子白芽露出后是最容易烧芽的时候,要立刻降温至28℃以下,只要不超过30℃,就不会烧芽。
破胸出芽后,揭去稻草,温床温度控制在25-28℃,湿度保持在80%左右,维持12个小时左右即可催出标准牙,当芽长1\2粒谷,根长1粒谷时即可播种。
机插秧的秧苗催芽标准为露白或芽长2毫米时为宜。
③低温晾芽:由于出芽是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的,这一温度一般要高于当时的气温。
摊晾炼芽使种芽得到锻炼,增强芽谷播种后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种芽的抗性和提高生命力。
一般在芽谷催好后,置室内摊晾,,在自然温度下炼苗一天, 达到内湿外干就可播种了。
4、播种
铺盘:每亩大田需20~22张盘,摆放整齐,相互之间要靠近,防止杂草丛生。
铺土:每盘铺土4kg,土厚2~2.5cm。
或者以采取定量铺土的方法,具体做法是取一个秧盘,在其上铺土,土厚2~2.5cm,将这一个秧盘作为标准。
将秧盘内的土进行定量称量,然后将相同量的土铺在其他容器中。
用木尺刮土,确保其表面平整。
洒水:手捏成团,落地即散
播种:南方一般在3月下旬(适温10℃以上)播种,确保8月上旬安全抽穗。
每亩大田杂交稻1.5kg~2kg(每盘70g~100g),粳稻3kg~4kg。
盖土:营养土的1/3 留作盖土,盖土不拌壮秧剂,厚度为0.3~0.5cm,以看不见芽谷为宜。
水分控制:盖土10min内盘面干土自然吸湿无白面。
5、盖膜(拱棚立苗)
晴天中午棚内T<35℃(30℃为宜),1叶1心施断奶肥。
6、苗期管理(肥,水,温)
A、立苗:竖针齐苗,T<35℃(30℃为宜),秧田期用过壮秧剂的秧苗一般不需追肥。
如果床土没有培肥或秧苗在1叶1心期叶色较淡,可施断奶肥。
于傍晚待秧苗叶尖吐水时,每亩秧田,尿素4kg兑水500kg浇施,
秧田面积小,每10m秧箱(厢宽1.7米),用尿素150
克兑水15kg洒施,也可以每亩秧田用腐熟的人粪肥10担加水20
担浇施,用肥后洒一次清水以防肥害伤苗。
B、揭膜炼苗:1叶1心后开始炼苗(苗高20cm),温度20~25℃为宜。
揭膜原则:晴天傍晚揭,阴天上午揭,小雨雨前揭,大雨雨后揭,遇寒流推迟揭,做到日揭夜盖。
C、3叶后全揭(T>15℃),揭膜前必须灌水或浇透水。
3叶前保盘土湿润不发白,晴天中午秧苗不卷叶,移栽前3天控水炼苗,并在傍晚施肥1次送嫁肥,亩秧田用5kg尿素兑水500kg傍晚浇施。
7、病虫害的防止
秧田期主要病虫害有:青枯病、绵腐病、纹枯病、苗瘟、黑矮病、稻蓟马、稻飞虱等,应密切注意病虫发生,及时对症用药防治。
早稻坚持施用壮秧剂,低温来临前或寒潮过后,秧田用1000倍液敌克松或2000倍速咪酰胺泼浇,防烂秧死苗。
晚稻播种前对秧田用施呋喃丹消毒或用吡虫啉等抖种,以防治害虫。
机插前坚持喷好送嫁药。
8、秧苗调控中晚稻秧龄极有可能超过20天,用15%多效唑,或5%烯效唑1000倍液喷施,或按1%的烯效唑拌芽播种,达到控高壮秧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