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 格式:pdf
- 大小:302.87 KB
- 文档页数:3
·132·农 技 推 广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年第3期摘要:为解决劳动力短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及效益低等制约双季稻发展瓶颈问题,切实提升双季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通过选用超级稻中早39、培育机插壮秧、保证基本苗数、精准施肥等栽培技术措施,确保穗多、穗大、结实率高,达到百亩片604.9kg/667m 2的高产目标。
关键词:中早39;机插;超高产栽培技术赫山区机插早稻一般平均产量450~500kg/667m 2。
全程机械化生产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适宜于规模化生产和精准定量栽培。
但存在着播种量偏大,难以培育机插壮秧;栽培密度不足和植伤较重导致返青期较长等问题。
通过选用超级旱稻中旱39机插超高产栽培研究与示范,突破高产障碍因素,为机插早稻大面积高产提供技术支撑。
1 实施过程及结果1.1 实施过程2015年,赫山区分别在龙光桥镇汪家堤村和八字哨镇关王坪村机插中早39超高产攻关示范片各100亩。
3月18至20日播种,播种量每盘80~100g,育秧分别采用简易大棚和标准化大棚育秧。
4月11~12日机插,秧龄20~22天。
插前秧苗素质考察苗高13.8cm,叶龄2.9叶,单株平均白根数7.8条,秧苗茎基宽1.8mm,百株鲜重13.2g。
钵毯秧返青期4月14日;毯秧返青期4月17日。
插秧密度24cm×12cm,最高苗数34.8~38.3万,始穗期6月11日,齐穗期6月15日,成熟期7月13日,生育期115天。
1.2 示范结果2015年7月14日,湖南省农业委、省调查总队、湖南农大和有关专家组成的联合验收组进行现场实割验收,百亩示范片604.9kg/667m 2,在全省率先实现机插早稻过600kg/667m 2的产量目标。
中早39机插早稻栽培表现出株型紧散适中、茎杆粗壮、耐肥抗倒,抗逆力强,是一个升级版的广六矮四号。
经对高产攻关田取样考种,株高 81.5cm,穗长17.6cm,有效穗25.7~27.9万/667m 2,每穗总粒数99.2~116.8粒,结实率 89%~92%,千粒重26g,全生育期115天。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200200);国家水稻产业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CARS-01-75);山东省水稻产业体系(SAIT-17-01);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2019LZGC003);山东省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90204)。
收稿日期:2020-05-28作者简介:陈峰(1979-),男,硕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水稻遗传育种研究。
*通讯作者:姜明松(1978-),男,硕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水稻遗传育种研究。
山东属黄淮稻区,处于麦茬稻向一季春稻过渡地区,常年稻作面积13.33万hm 2,水稻在山东属高产高效作物[1]。
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用工成本上升,人工插秧逐渐向机插秧过渡,选育适于机插秧的优质抗病品种具有重要意义[2]。
机插秧品种要求具有熟期中早熟,早生快发,灌浆快等特性。
为选育适于机插秧的品种,山东省于2015年启动机插秧组区域试验,以加快适于机插秧品种的选育及应用。
圣稻27(参试代号圣稻177)2016年参加山东省机插秧组区试,2017年续试,2018年进入生产试验。
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较强等特点,2019年6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稻20190010),适宜鲁南、鲁西南机插秧种植利用。
1选育过程圣稻27(参试代号圣稻177)是山东省水稻研究所于2012年正季以临稻18为母本、圣稻19为父本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
母本临稻18为中早熟品种,沂南县水稻研究所选育,2010年通过山东省审定(鲁农审2010021号)。
父本圣稻19为中早熟组品种,山东省水稻研究所选育,2013年通过山东省审定(鲁农审2013019号)。
2012年正季于山东济宁配制组合,同年海南F 1编号12NF 1016;2013年正季济宁F 2编号13F105,同年海南F 3编号13NF129;2014年济宁F 4株系编号14F051,同年海南F 5编号14NS227;2015年济宁F 6参加品比试验,编号15P177;2016年F 7以圣稻177为代号参加山东省水稻机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圣稻27选育及机插栽培技术要点陈峰1,金桂秀2,朱文银1,徐建第1,周学标1,杨连群1,姜明松1*(1山东省水稻研究所,济南250100;2临沂市农业科学院,山东临沂276012)摘要:圣稻27是山东省水稻研究所以临稻18为母本、圣稻19为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培育而成的粳稻新品种。
水稻泉糯669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摘要】水稻泉糯669是一种适合机插秧高产栽培的优质品种,其栽培技术具有诸多优势。
在适宜的环境下进行机插秧操作步骤,可以有效提高产量。
栽培过程中也需注意一些要点,如及时施肥、管理水肥、防治病虫害等。
水稻泉糯669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意义是可以帮助农民提高产量、降低成本,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水稻泉糯669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提升水稻产量和质量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水稻泉糯669、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优势、品种特点、适宜环境、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推广意义、未来发展1. 引言1.1 水稻泉糯669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概述水稻泉糯669是一种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机插秧是一种高效的栽培技术。
水稻泉糯669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结合了这两者的优势,可以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实现高产高质的稻谷产量。
机插秧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节约劳动力、提高插秧效率、保证插秧质量等方面。
与传统的人工插秧相比,机插秧可以大大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播种时间,提高插秧成活率,从而有效提高水稻产量。
水稻泉糯669品种具有生长旺盛、抗病性强、米质优良等特点,适宜于机插秧栽培。
适宜栽培环境要求包括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等,这些条件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增加。
机插秧栽培技术操作步骤主要包括选种、垦荒、整地、施肥、水田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播种量、插秧深度、密度等参数的控制,以确保机插秧技术的有效实施。
水稻泉糯669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意义在于提高水稻种植效率、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水稻泉糯669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的不断完善,将为我国水稻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增长空间。
2. 正文2.1 机插秧技术优势机插秧技术是一种现代化、高效率的水稻栽培技术,相比于传统人工插秧,具有如下优势:1. 提高插秧效率:机插秧技术可以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大大减轻了人工劳动力,提高了插秧效率。
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机械化插秧技术王述海(贵州省正安县农业农村局,贵州正安563499)摘要:水稻机械化生产对于改善水稻生产现状有着非常重要的彳用,而其中水稻机械化插秧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
本文主要就针对机械化插秧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机械化插秧;水稻;机械化1育秧技术规范1.1育秧流程软盘、手播种,准备苗箱土一加肥细土一筛土。
堆闷晒种脱芒一精选种子一种子消毒一催芽。
铺好软盘一精做秧饭一装铺盘土一酒满底水一均匀播种一均匀盖土一盖膜一生长监管一起盘移载。
1.2育秧准备(1)苗床土准备。
苗床土首选菜园土,其次是更加熟化的旱地上。
移载667m2大田需准备100<g苗床土。
苗床土培肥利用有机肥和无机肥按一定的比例调和,每l<g经腐熟后的人畜粪8<g,以及75%氮、磷、钾复合肥0.25kg,均匀搅拌。
而后抢晴天堆闷,并覆""""""""""""""""""""""""力度防止死伤事件,保证农机设备应用安全。
同时,还需要严格管理范围,落实好年检和安全教育工作,保证检验质量,严格根据财政、物价部门进行收费,提高办事质量和服务效率。
3.3提高相关人员素质工作过程中,需要注重提高农机使用者以及管理人员专业性,为其提供培训学习,利用在岗定期培训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使其能够熟悉安全管理相关标准,掌握农机设备使用要点以及安全生产知识,并评估考核培训结果,通过考核才能够上岗。
工作过程中,需要督促管理人员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国家的相关规定,保证安全管理可靠。
同时,还需要严格把控检查结果,实现权责明确,减少由于检验工作不到位导致的安全事故。
此外,可以与农机监理部门展开合作,加强人员、设备、技术、制度等管理,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管理环境,确保农业机械能够安全生产,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安徽农学通报2023年14期粮食作物庐江县玮两优8612机插高产栽培技术凌友来(庐江县石头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安徽庐江231500)摘要玮两优8612是2020年通过国家审定的多穗、优质、多抗、高产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近几年该品种在安徽省庐江县示范推广种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文结合玮两优8612在庐江县的种植实际,对其农艺性状、抗性及米质、产量表现、种植特性进行总结,并从良种处理、培育壮秧、适龄移栽、大田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玮两优8612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以供当地种植参考。
关键词中籼杂;玮两优8612;高产;栽培技术;庐江县中图分类号S51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3)14-0009-04与常规粳稻相比,杂交水稻尤其是中籼杂水稻在生育特性、丰产性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1],推广杂交水稻在确保粮食安全生产、实现农户增产增收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2]。
多年来,我国育种人员积极开展了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然而目前优质高产与多抗无法同时具备仍然是育种的一项瓶颈问题。
在当前农业生产中多种病虫害频发、气候异常的情况下,杂交稻育种的趋势即为优质、多穗、多抗、高产。
庐江县位于安徽中部,是粮食主产区之一,全县水稻种植面积约10.7万hm2,是安徽省双季稻生产第一大县。
找寻优良中籼杂交水稻品种对庐江县粮食安全生产意义重大。
玮两优8612为籼型两系杂交水稻,于2020年由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选育而来,亲本来源为华玮338S×华恢8612,审定编号为国审稻20206128、湘审稻20206015。
2023年7月,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开展了2023年度超级稻品种确认工作,结合《超级稻品种确认办法》(农办科〔2008〕38号)[3],经各地推荐和专家评审,2023年度确定的超级稻品种有16个,其中玮两优8612是该年度仅有的3个籼型两系超级稻品种之一。
食味水稻南粳9108机插高产绿色栽培技术“五要点”食味水稻南粳9108是一种优质的水稻品种,具有口感好、香气浓郁等特点,因此备受青睐。
为了更好地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实现绿色高效栽培,开发出了机插种植技术。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食味水稻南粳9108机插高产绿色栽培技术的“五要点”。
一、选地造田食味水稻南粳9108适宜选择在有机质丰富、排水良好、土壤疏松肥沃的田地进行种植。
在秋季播种前,需清理田间杂草和前茬作物残留物,耕翻土壤。
在整地的需要做好水稻田的平整,确保田地排水良好。
二、良种选用在机插水稻的种植中,选择良种至关重要。
种植季节选择优质的育秧播种机生产的优质育秧,育秧育秧期管理要求严格,控制水稻苗曲不高于2-3厘米,避免苗高苗细,分苗较多,移栽规格不达标,造成移栽破坏率较高,丰富好基肥,均匀施用,地力肥力好的河谷地区,还应在育秧基肥合理种植幼苗育秧前将栽培土整地翻耕成翻松性好、特条细碎、无结壤的育秧地。
三、适时插秧适时插秧是机插水稻栽培技术中的关键环节。
一般在秧田进行插秧前,先将秧田浸水,以达到土壤湿润,增加含水量。
将选好的纯种优质稻种放在育秧机中,进行整理、分级,控制病虫害的秧苗,将适宜的秧苗整齐排列在育秧包卷上,用适量的水混合粘合剂,将育秧包直接包裹在以助根软胶高温生成的热缩热塑塑料薄膜上。
然后将育秧包对准育秧孔,在预先打好的育秧孔上按规定深度、密度插入育秧机,摇把并前行待孔口把育秧机的插苗器压紧孔壁,复位摇把,一般以12个160-300㎡的标准规格实行套种。
在机插秧的过程中,要尽量保持插秧的稳定,避免插秧不齐、落秧等现象的发生。
四、合理施肥水稻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不同阶段的营养物质来支持其生长发育。
合理施肥是机插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在水稻的不同生长阶段,需要施用不同的肥料。
在返青前期和抽穗前期,需要施用磷、钾等磷肥钾肥,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
在灌浆期采用氮肥和磷肥结合使用,并且要适当增加氮肥比例,以提高水稻籽粒的产量和质量。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1水稻机插育秧技术机插育秧是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与常规育秧方式相比,机插育秧的显著特点是播种密度大,标准化要求高。
必须把握好5关:一是营养土配备消毒关,二是精耕细作秧田关,三是品种种子选择关,四是精量播种关,五是秧水肥田管理关。
把握3个原则:一是田平水浅栽插原则,二是适时栽插原则,三是合理密植原则。
机插秧苗须达到2个基本要求,一是秧块标准,秧苗分布均匀,根系盘结,形如毯状,提起不散,能适合机械栽插;二是秧苗个体健壮,青秀均匀整齐,苗挺叶绿,无病虫害,能满足高产要求。
常用的机插育秧方式有软盘育秧、双膜育秧。
按床土的干湿分为湿润育秧和旱育秧。
选择育秧方式应根椐当地水源条件而定。
在水源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软盘湿润育秧操作简便可行,且用工少,生产成本低,质量有保证,适宜大面积推广。
1.1软盘育秧1.1.1准备工作。
秧田应选择避风向阳、土壤肥沃、排灌分开、运秧方便、便于操作管理的稻田、旱地或菜园。
按照秧田面积与机插大田面积1∶100的比例留足秧田。
大田一般需备软盘300~375片/hm2。
准备宽2m的农用薄膜63m/hm2,长2m的竹弓60根/hm2。
床土为过筛的营养细土(菜园土)1500kg/hm2。
根据情况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稳产的大穗型品种。
大田一般需备足杂交早稻种子22.5kg/hm2(常规稻30kg/hm2)。
种子应经过精选,以保证出芽率。
并用药剂浸种预防病虫害;稻种吸足水分的标准是:谷壳透明,可见腹白和胚,米粒容易折断而无响声。
催芽标准为:手工播种根芽长度不超过2mm,机械播种“破胸露白”即可。
1.1.2精细播种。
软盘育秧按播种方式可分为手工播种和机械播种,手工播种方法简便通用。
手工播种的作业流程:床土准备→碎土拌肥过筛→堆闷熟化;晒种→发芽试验→选种→药剂浸种→催芽→精做秧板;铺放空盘→装盘土→洒水→播种→盖土→封膜→揭膜炼苗→肥水管理→起盘移栽。
水稻泉糯669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泉糯669是一种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
在栽培水稻泉糯669时,需注意以下技术
要点。
水稻泉糯669适宜于地好、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田块上种植。
在选择种植田块时要
避免盐碱地和漫水地,以免对水稻产量和品质造成不良影响。
在秧田准备阶段,要做好耕翻、平整和充分的翻晒杂草处理工作。
为了保证水稻发育
旺盛,还需在秧田中进行合理的施肥。
对于土壤状况良好的田块,可在秧床上施入基肥,
一般使用稻壳腐熟堆肥或其他有机肥;对于土壤贫瘠的田块,则需要在秧田中进行追肥。
接下来是插秧阶段。
水稻泉糯669适宜采用机插秧技术进行栽培。
在机插秧前,首先
要对秧田进行秧床的整理和泥土的湿润处理。
之后,将秧苗放入秧盘中,进行机械化插秧。
插秧的时候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水层,切忌淹水或干旱。
插秧完成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并
进行管理,以保证秧苗生长健壮。
水稻泉糯669在生长期间需进行适当的病虫害防治。
常见的病虫害有纹枯病、稻瘟病、稻纵卷叶螟等。
可采用药剂喷洒、清除野草、调整栽培密度等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最后是收获和加工环节。
根据水稻生长情况和气象条件,选择合适的收获时间。
一般
来说,水稻泉糯669的收获期在籽粒成熟后30天左右。
收获后要进行加工,包括晾晒、脱粒和筛选等环节,以保证水稻的品质。
水稻泉糯669是一种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通过合理的栽培技术,可以获得丰收的成果。
但在实际种植过程中,还需根据具体条件进行调整和改进。
水稻泉糯669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生产对于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而要增加水稻的产量,除了选用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外,科学的栽培技术更是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水稻栽培技术——水稻泉糯669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广大农户提供一种高效、高产的栽培方案。
水稻泉糯669是一种优质水稻品种,其水稻米质地细腻、口感粘糯,因此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而采用机插秧技术,可以提高插秧的效率,减少劳动力投入,从而降低成本,提高产量。
下面将从泉糯669水稻品种的选育、机插秧技术的应用以及高产栽培技术三个方面介绍该栽培技术。
一、泉糯669水稻品种的选育泉糯669是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一种优质水稻品种。
该品种具有高产、耐病虫、抗倒伏等特点,适宜在福建、广东、江西等地区种植。
其稻谷外观粳米,形态饱满,米色较白,品质优良,口感细腻、黏性好,口感非常好。
在选育过程中, 此品种充分发挥了大杂交育种技术优势,辅之以育种经验丰富的育种工作者和优质耐病优异特性原材料,通过良好的种质资源筛选,结合现代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运用长远系控制杂交法,进行多点组合配套,多组合杂交恢复选育和纯合选育,解决了传统水稻育种遗传后代中的退化,从而取得了该品种。
该品种的优势表现为抗倒伏性好,结实率高,育性强,稀植、少穗,单株穗内粒多。
在田间栽培中表现出来的优点为播后长势旺盛,并且株型匀称,分蘖力强,抗倒伏性好。
以及这个品种的品质优良,淀粉含量高,米质细腻。
并且适应性广,且耐贮性强,耐病抗虫性好,主产区产量表现很突出。
二、机插秧技术的应用机插秧是一种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它利用机械设备进行秧苗的整地、施肥、培肥等一系列农业生产操作,有效提高了插秧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从而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在水稻泉糯669的种植过程中,采用机插秧技术能够更好的发挥该品种的生长潜力,从而提高产量。
机插秧技术不仅简化了水稻插秧的操作流程,还能够节省用工,提高了插秧的效率。
水稻泉糯669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1. 引言1.1 水稻泉糯669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概述水稻泉糯669是一种高产糯稻品种,机插秧技术是一种现代、高效的水稻栽培技术。
通过结合水稻泉糯669的特点和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可以实现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品质。
机插秧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实现快速、精准的插秧,减少人工劳动成本和时间成本。
水稻泉糯669具有抗倒伏能力强、抗病虫害能力高、水稻品质优异等特点,适合机插秧栽培。
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包括合理施肥、科学排灌、精细管理等,可以有效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育秧管理技术和田间管理技术也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需要重点关注和实施。
水稻泉糯669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的实施效果将直接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注重技术创新和持续改进,以适应农业生产的需求。
通过深入理解和实施水稻泉糯669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可以为农业生产带来更好的效益和发展机遇。
2. 正文2.1 机插秧技术的优势机插秧技术的优势在于其高效、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等方面表现出色。
机插秧技术具有高度的自动化程度,能够大大提高插秧的效率,减少人力成本。
通过机器插秧,可以保证插秧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提高水稻的整体产量和质量。
机插秧技术还可以减少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人工插秧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而机器插秧则可以减轻劳动负担,节省时间和精力。
机插秧技术还可以减少水稻苗期的机械伤害,提高水稻的生长健康度和抗逆性,有利于增加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机插秧技术在水稻种植中具有重要的优势,对于提升水稻产量和质量起着积极的作用。
2.2 水稻泉糯669的特点1.品质优良:水稻泉糯669米粒饱满,黏性适中,口感细腻,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
2.产量稳定:水稻泉糯669的产量稳定,有较强的抗逆性,能够适应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保证稻米的丰收。
3.抗病抗逆性强:水稻泉糯669具有良好的抗病虫和抗逆性,对水稻常见病虫害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减少了病虫害对产量的影响。
龙游县机插早籼稻高产栽培技术摘要介绍机插早籼稻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机插秧苗培育、大田管理、收割等方面内容,以为机插早籼稻栽培提供指导。
关键词机插早籼稻;高产;栽培技术;浙江龙游浙江省龙游县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县,粮食播种面积达2.97万hm2,其中水稻播种面积2.43万hm2。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农业生产的效益相对低,许多农民放弃农田耕作转向其他行业,耕地规模种植形成一种趋势。
随着农业生产机械的完善,发展机插早稻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保障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多年来,通过对湖镇镇王冬苟、余雪芳等水稻种植大户进行机插早稻技术的试验示范,指出机插早籼稻的总体生产目标:产量6 750~7 500 kg/hm2;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分别为330万~360万穗/hm2、95~100粒、24~25 g,成熟期在7月20日左右。
为进一步促进机插早籼稻栽培,总结了机插(常规)早籼稻高产栽培技术,供类似地区水稻种植大户参考。
1 品种选择为保证连晚生产,选择常规中熟早籼稻品种,如台早733、中嘉早17等。
2 机插秧苗培育机插早籼稻秧苗标准:秧盘大小为长58 cm,宽28 cm,床土厚度2.0~2.5 cm,边角垂直。
适合机械化插秧的秧苗要求个体健壮,秧苗质量均衡,根系发达,单株白根多,根系盘结牢固,厚薄一致,提起不散,形如毯状[1]。
机插秧苗:叶龄3.0~3.5、苗高15 cm左右、每盘10 cm以上3 200~3 500株,用量375~450盘/hm2。
2.1 秧田准备机插育秧对秧田要求较高,播前进行整地,使秧板高度差不超过3 cm,田面达到“实、平、光、直”。
提早翻耕、灭茬,至少在播前10 d精做秧板,苗床宽1.4~1.5 m,长度视需要和地块大小确定,秧板之间留宽、深分别为20~30、15 cm以上的排水沟,兼作管理通道。
外围沟深20 cm,围埂平实,埂面一般高出秧床15~20 cm,开好平水缺。
农 机 推 广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2年第6期目前市场普遍采用纵向板式摘穗器(俗称摘穗辊)和纵卧扭穗辊(俗称扭穗辊)两种方式,但调整方法是一样的。
主要根据玉米品种,果穗大小,茎秆粗细等情况进行调整。
摘穗辊间隙通过可调轴承座上的螺栓杆来调整。
两摘穗辊之间的间隙是否正确,对减少籽粒损失,防止秸秆堵塞关系甚大。
茎秆粗,种植密度大,作物含水高时,间隙应适当放大些;反之则小。
间隙过大,籽粒损失增大易夹果穗;间隙过小,断茎严重。
出厂时一般喂入端调整为3~4cm。
2 玉米联合收获机升运器的调整(如图六所示)图六 升运器结构示意图1、主动链轮轴2、刮板链条3、被动链轮轴4、轴端板调整螺栓5、挡草板6、二次拉茎辊升运器正常工作时,每条链条、链轮和导轨的轴线处于同一平面内,升运器两链条的张紧度应该一致。
正常的张紧度应该为用手在中部提起链条时,链条离底板高度为3~5cm。
升运器链条松紧是通过调整升运器两端调节板的调整螺栓而实现的。
3 玉米联合收获机剥皮机的调整剥皮机主要是将升运器送来的果穗的苞叶及断茎杆去除。
由安装在机架上的剥叶辊轴、压送器和传动机构组成。
每对辊轴由铸铁辊和胶辊组成。
其中有一辊轴是固定在可摆动轴承座上,由螺纹杆和弹簧共同作用将摆动辊轴压向另一固定辊轴,果穗上苞叶的剥除主要是由这几个辊轴副完成。
调整锁紧螺母,使摆动辊轴压向固定辊轴。
要保证每一个辊轴副及固定辊轴与摆动辊轴相互压紧,但也不宜过紧,过紧则胶辊磨损加快,过松则使剥叶质量变坏。
玉米潮湿包皮紧,两剥皮辊间隙应小,弹簧压力应调大;玉米成熟度高、包皮松,两剥皮辊间隙应大.弹簧压力应调小。
正常情况下将弹簧压缩8~16mm即能满足要求,以不啃坏籽粒和掉粒为宜。
剥皮辊与压送器叶片间隙的调整。
一般情况下剥皮辊与压送叶片间隙为22~32mm。
当果穗粗大包皮松时,间隙应稍大些,反之应小些。
适宜的间隙可提高剥皮效率。
4 玉米联合收获机茎杆切碎器的调整茎杆切碎器的主要作用是将摘脱果穗的茎秆及剥皮装置排出的茎叶切碎均匀抛撒还田或回收。
在现代化、机械化农业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机械设备被应用于农业生产的过程中。
水稻作为启东市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大力发展水稻生产领域的过程中,积极应用机械化水稻直播种植技术,为实现水稻的高产优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现阶段,应用范围最广的水稻品种为南梗5055,为进一步提高水稻南梗5055机插秧种植技术的应用水平,必须加大水稻南梗5055机插秧种植技术的推广力度,以此来减少启东市稻米直接播种面积,减少稻米产量风险,促进水稻大规模机械化、标准化生产水平的提高。
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水稻南梗5055的性状、机插秧的优势,从整地选地到病虫害防治等环节,对水稻南梗5055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以期全面提高启东市的水稻种植产业发展水平。
一、水稻南梗5055的性状1、农艺性状水稻南梗5055植株高度在100cm左右,长势正旺、株型紧密、叶色较暗、分蘖力较强,群体整齐性较好,穗型一般,但着粒密集,偏直立,全生育期约在160d以下,具较好的抗倒伏力。
相较于常宁粳1号品种来说,成熟期少1d,属早熟晚粳的优良品种。
根据水稻南梗5055试验结果来看,每亩有效穗数为306万穗左右,结实率超过91.4%,每穗实粒数超过121粒,千粒重为24.7g。
2、产量自从水稻南梗5055品种引进以来,表现出了显著的稳产高产特征。
在2014年时,水稻南梗5055品种的产量为每亩9187.5kg;在2015年时,将原有的种植面积扩大为1446.67m2,每亩产量为8260.5kg;在2016年时,将1446.67m2种植面积扩大到1.43万m2,每亩产量为8569.5kg;在2017年时,将21.43亩种植面积扩大到了3.67万m2,每亩产量为8812.5kg,平均产量为9487.5kg,且近几年来,水稻南梗5055品种始终表现出了稳产高产的特征,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产量也在逐步提升。
3、抗性一是抗倒伏性,水稻南梗5055品种经过4年的试验以及示范种植,表现出了极强的抗倒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