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大众汽车的战略分析
- 格式:pptx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22
德国大众是当今世界排名第五的跨国大型汽车工业公司,在美国《财富Fortune》杂志按营业额评选的世界500强中排名前30位,总部设在德国沃尔夫斯堡,在我国的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分别占有49%的股份。
尊重民主自由,注重诚信、遵守法律,博爱平等、勤俭节制,以人为本,员工参与管理,薪酬体系合理,注重人力资源发展,追求卓越、质量第一,以上是大众公司的企业文化。
概括起来,则是以人为本,注重人力资源管理,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
当今社会汽车竞争激烈,消费者的需求千差万别,企业无法在整个市场上为所有用户服务。
慧聪行业研究认为,企业不应试图在整个市场上争取优势地位,而应该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选择对本企业最有吸引力并能有效占领的那部分市场为目标,并制定相应的产品计划和营销计划为其服务,这样企业就可以把有限的资源,人力和财力用到能生产最大效益的地方上,确定目标市场,为企业及产品在目标市场上树立一定的特色,选择那些与企业任务,目标,资源条件等一直的市场空间,塑造预定的形象,以取得竞争的优势地位。
目前,大众汽车集团旗下共有大众、奥迪、斯柯达、西亚特、宾利、布加迪和兰博基尼七个轿车品牌,各品牌采用独立的销售渠道模式,实行产销分离的销售模式。
在多品牌多渠道销售期,大众渠道模式为:品牌-分销商-零售商-用户。
目前,大众汽车在中国拥有四个经销商渠道,分别是“奥迪”、“一汽-大众”、“上海大众”、“SKODA”;奥迪的进口车已经和国产车并网销售,大众的进口车渠道已经和一汽-大众的渠道并网销售,这四个渠道目前都是采用销售和服务一体化4S店的终端形式。
以上海大众为例,其渠道历经演变,由早期产销分离的单一渠道多层次代理制演变为现在的生产、销售、服务一体的多层次代理制。
1985年,大众汽车宣布进入中国市场。
同年9月,上海大众正式开业,当时国内轿车市场的规模在全球范围内还微不足道,为规避投资风险,德国大众通过合资公司上海大众专司生产,销售任务推给了中方,上海汽车成立了上海汽车工业销售总公司,采用多层次代理制销售大众的产品。
目录一、营销策略相关理论 (1)(一)营销策略的概念 (1)(二)营销策略的主要内容 (1)二、大众汽车公司简介及中国市场营销现状 (1)(一)大众汽车公司简介 (1)(二)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销售现状 (1)(三)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营销策略现状 (3)三、大众汽车中国市场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4)(一)产品与中国需求契合度低 (4)(二)价格优势不明显 (5)(三)分销渠道单一 (6)(四)促销策略落后 (6)四、大众汽车中国市场营销策略的建议 (7)(一)设计满足中国需求的汽车产品 (7)(二)扩大价格优势 (8)(三)拓宽分销渠道 (8)(四)改进促销策略 (8)五、总结 (9)参考文献 (10)浅析在中国市场大众汽车的销售战略摘要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后世界各大汽车企业都进入了中国市场,使得中国汽车市场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各大汽车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明显。
大众汽车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汽车生产公司,大众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中一直占据着大量的市场份额,销量曾一直领先于其他的汽车品牌。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品牌的汽车厂家不断的在中国发展起来,这就导致了大众汽车在整个国内市场的份额在逐渐减少,不仅是产品不能够符合国人的消费观念,对于占领市场的定价策略和营销策略也不能符合当代的发展潮流,本文通过对大众汽车进入国内市场的历史及现状研究,找出大众汽车在国内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一些问题给出大众汽车相应的产品创新以及促销策略和分销渠道方式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大众汽车;中国市场;营销策略一、营销策略相关理论(一)营销策略的概念市场营销策略(Marketing),又称作市场学、市场行销或行销学,MBA、EMBA等经典商管课程均将市场营销作为对管理者进行指导和教学的重要内容。
市场营销就是企业开发产品与销售产品的过程中,为顾客、客户、合作伙伴以及整个社会带来经济价值的活动、过程和体系。
主要是指营销人员针对企业产品和市场发展状况来展开的销售活动过程。
大众汽车的4p策略一在市场营销组合观念中,4p是指: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4p理论是营销策略的基础。
产品的组合, 主要包括产品的实体、服务、品牌、包装。
它是指企业提供给目标市场的货物、服务的集合, 包括产品的效用、质量、外观、式样、品牌、包装和规格, 还包括服务和保证等因素。
定价的组合, 主要包括基本价格、折扣价格、付款时间、借贷条件等。
它是指企业出售产品所追求的经济回报。
地点通常称为分销的组合, 它主要包括分销渠道、储存设施、运输设施、存货控制, 它代表企业为使其产品进入和达到目标市场所组织, 实施的各种活动, 包括途径、环节、场所、仓储和运输等。
促销组合是指企业利用各种信息载体与目标市场进行沟通的传播活动, 包括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与公共关系等等。
以上4P ( 产品、价格、地点、促销) 是市场营销过程中可以控制的因素, 也是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活动的主要手段, 对它们的具体运用, 形成了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
二.公司简介及品牌背景(1)公司简介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是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和德国大众汽车股份公司、奥迪汽车股份公司及德国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经营的大型轿车生产企业,是我国第一个按经济规模起步建设的现代化轿车工业基地。
公司于1991年2月6日正式成立,1996年7月公司全面建成,1997年8月正式通过国家验收。
项目总投资为111.3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为37.12亿元人民币。
公司位于长春市西南部,占地面积116万平方米。
公司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制造捷达、奥迪、宝来系列轿车,现已形成年产18万辆整车、27万台发动机、18万台传动器的生产能力,同时实现部分整车、总成、零部件的出口。
公司共有职工3800名,年生产能力达到15万辆轿车,27万台发动机和18万个变速箱。
(2) 品牌背景捷达系列轿车是处于黄金档次的普及型轿车。
大众汽车PEST分析公司简介:成立于1985年的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大众是一家中德合资企业,双方投资比例各为50%。
在探索中国轿车工业合资经营的道路上,上海大众迎难而上,大胆探索,走出了一条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滚动发展的道路,为中国汽车工业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轿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发展理念和成功的实践模式。
在扩大自身生产规模的同时,公司开展了振兴中国轿车零部件工业的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工作。
这一跨地区、跨行业的宏大系统工程,带动了一大批配套工业的技术进步,为形成符合国际水准的零部件生产打下扎实的基础,为国内轿车工业的蓬勃发展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奠基石作用。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一个中外合作成功的典范,上海大众已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一:PEST的含义PEST分析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宏观环境又称一般环境,是指影响一切行业和企业的各种宏观因素。
对宏观环境因素作分析,不同行业和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经营需要,分析的具体内容会有差异,但一般都应对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社会(Social和技术(Technological二、汽车产业背景经济要素是汽车工业腾飞的基础。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轨道上,国民经济水平提高。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前提下,耐用消费品市场也将保持一种快递增长的趋势,特别是我国的汽车市场三、大众汽车行业PEST分析(一政治因素近几年,在大家的视线中,无论提到“节能减排”,还是提到“国家优惠政策”均少不了政府对汽车产业的提及,可见对其是非常重视。
汽车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它对于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整体的提升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使近几年的汽车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局面,我国汽车产销量突破千万辆,首次成为汽车业的产销大国。
但在快速、积极发展的同时,汽车产业也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
大众汽车营销战略分析
一、营销环境分析
1.经济因素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行业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汽车进入了新一
轮技术的发展,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汽车厂商需要更好的开发经
济实惠的产品和技术。
2.消费者行为
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汽车消费者越来越偏向于新技术,信息的快速
传播,消费者对汽车消费有更高的要求。
同时,随着汽车市场的变动,消
费者对汽车的价格、设计和性能要求也比以往更高。
3.营销环境
由于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电子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影响
了传统汽车行业营销模式,大众汽车也需要把握这种新技术带来的机遇。
二、营销战略
1.针对消费者
大众汽车应该继续注重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分析消费者行为和需求,
对其产品进行调整和改进,定期发布新款车型,以应对市场变化。
2.技术和服务方面
大众汽车应该继续加强技术创新,不断改进车辆的性能和安全性;实
施全方位的服务体系,实现全方位的服务支持;为消费者提供可靠、便捷、安全的服务,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3.营销渠道
大众汽车应该发挥分销渠道的延伸作用,充分利用新技术手段。
国际营销STP战略及4P策略分析——以德国大众汽车集团为例国际营销STP战略及4P策略分析——以德国大众汽车集团为例摘要:近年来,全球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营销策略对汽车制造商的成功至关重要。
STP(分割、定位、目标市场)和4P(产品、价格、推广、渠道)是国际市场营销中常用的战略工具。
本文以德国大众汽车集团为例,探讨其在国际市场上采用的STP战略和4P策略,并分析了其优势与不足之处。
同时,提出对德国大众汽车集团的建议,以帮助其在全球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
第一部分:引言1.1背景1.2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国际营销STP战略分析2.1分割2.1.1市场细分2.1.2利基市场2.2定位2.2.1品牌定位2.2.2产品定位2.3目标市场2.3.1全球市场研究2.3.2目标市场选择第三部分:国际营销4P策略分析3.1产品策略3.1.1产品定位3.1.2产品创新3.2价格策略3.2.1定价战略3.2.2折扣策略3.3推广策略3.3.1广告宣传3.3.2促销活动3.4渠道策略3.4.1销售渠道选择3.4.2物流管理第四部分:德国大众汽车集团的STP和4P策略分析4.1德国大众汽车集团的分割策略4.2德国大众汽车集团的定位策略4.3德国大众汽车集团的目标市场策略4.4德国大众汽车集团的产品策略4.5德国大众汽车集团的价格策略4.6德国大众汽车集团的推广策略4.7德国大众汽车集团的渠道策略第五部分: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国际市场优势与不足分析5.1优势分析5.1.1品牌知名度5.1.2产品创新能力5.2不足之处5.2.1环境友好型产品不足5.2.2营销策略单一第六部分:对德国大众汽车集团的建议6.1多样化产品线6.2绿色汽车发展6.3持续创新营销策略第七部分:结论第五部分: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国际市场优势与不足分析5.1 优势分析德国大众汽车集团作为全球领先的汽车制造商之一,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德国大众汽车集团拥有广泛的品牌知名度。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论文:大众汽车电动战略分析一、大众电动发展现状 (1)(一)大众公司纯电动汽车发展历程 (1)(二)大众公司司纯电动汽车发展汽车发展现状 (1)二、大众公司纯电动汽车发展战略存在的问题 (2)(一)自主技术开发能力弱,技术储备不足 (2)(二)现有纯电动车型竞争力不足 (2)(三)电动车专业人才短缺 (2)三、完善大众公司纯电动汽车发展战略的策略 (3)(一)资金投入保障资金投入保障障 (3)(二)组织和流程组织和流程程优化优化化 (3)(三)人才梯队建设人才梯队建设设 (3)结论 (3)摘要:通过本文对大众公司纯电动车发展战略的研究,可以为大众公司未来整体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使其能抓住汽车新四化变革的新机遇,加快纯电动汽车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有效的布局未来市场,在国内新能源整体市场中保持产品和品牌的竞争力。
关键词:纯电动汽车,发展战略,分析一、大众电动发展现状(一)大众公司纯电动汽车发展历程大众公司最早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发展可以追溯到2013 年,大众公司在中国国际汽车新能源及技术应用展览会开利品牌电动车的公开亮相,这是大众公司第一次向外界展示了其电动车的产品路线。
开利品牌首款车型E88 基于现有成熟底盘和宝来电动版车型上进行再开发,这款车型虽然三电技术都是和供应商一起自主开发,但是更多的是为了佛山工厂的建厂,当时整体电动车环境配套设施不足,面对充电等一系列难题,其续航历程也仅仅只有100 公里。
(二)大众公司司纯电动汽车发展汽车发展现状2018年和2019年可谓是大众的新能源纯电产品大年。
基于MQB平台相继推出了3款纯电动汽车,分别是宝来纯电动,高尔夫纯电动和奥迪Q2L纯电动。
纯电车型基于传统的MQB平台的打造,均为A级别电动车,而且产品上市后由于其本身平台的限制,其续航里程、能量密度和电耗等关键参数远远低于其他竞争对手,市场表现平平。
2020年大众公司新能源汽车战略进入提速阶段,基于德国大众MEB平台打造的电动车ID4正在研发验证中,基于奥迪E-tron平台打造的奥迪纯电动车C-BEV计划投产上市。
大众的国际并购案例解析案例解析:德国大众汽车收购斯柯达汽车引言:在全球汽车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国际并购成为众多汽车制造商快速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作为全球知名汽车品牌,通过一系列的国际并购案例,成功地拓展了自己的全球市场份额。
其中,收购捷克斯柯达汽车公司的案例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德国大众汽车收购斯柯达汽车的背景、动机以及实施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一、背景介绍1.1 德国大众汽车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成立于1937年,总部位于德国沃尔夫斯堡,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
其业务涵盖乘用车、商用车和摩托车,并以大众、奥迪、斯柯达、保时捷等品牌在全球范围内销售。
1.2 斯柯达汽车捷克斯柯达汽车公司是捷克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成立于1895年,总部位于捷克首都布拉格。
斯柯达主要生产中型和大型轿车,以高性价比和稳定性能而闻名。
二、并购动机2.1 开拓新市场德国大众汽车在全球市场份额较高,但在东欧市场的份额相对较低。
斯柯达作为东欧知名汽车品牌,拥有广泛的销售渠道和客户基础,收购斯柯达有助于德国大众汽车进一步开拓东欧市场。
2.2 优化产品结构德国大众汽车与斯柯达在车型定位上存在差异。
德国大众汽车主打中高端市场,而斯柯达以中低端市场为主,收购斯柯达有助于德国大众汽车优化产品结构,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2.3 共享技术和资源德国大众汽车与斯柯达存在技术和资源互补的优势。
通过收购斯柯达,德国大众汽车可以借鉴斯柯达的制造经验和技术,提升整体竞争力。
三、并购实施3.1 收购时机选择德国大众汽车于1991年与斯柯达汽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合作表现良好。
随后,在1994年,德国大众汽车宣布收购斯柯达汽车的计划。
这一时机的选择符合德国大众汽车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3.2 并购方式在并购斯柯达汽车时,德国大众汽车选择了全额收购的方式。
全额收购可以更好地整合斯柯达的资源和管理,实现更好的协同效应。
3.3 后续整合德国大众汽车在收购斯柯达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整合。
国际营销STP战略及4P策略分析以德国大众汽车
集团为例
一、本文概述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国际营销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德国大众汽车集团作为全球领先的汽车制造商,其在国际营销方面的成功实践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大众汽车集团在国际营销中所采用的STP战略(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以及4P策略(产品、价格、地点、促销),以期为其他企业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本文将分析大众汽车集团如何运用STP战略进行市场细分,确定目标市场,并制定相应的市场定位策略。
通过深入了解大众汽车集团的市场细分变量和目标市场选择标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
本文将重点剖析大众汽车集团的4P策略。
在产品方面,大众汽车集团如何通过创新设计和技术进步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在价格方面,大众汽车集团如何平衡成本与市场接受度,制定具有竞争力的定价策略;在地点方面,大众汽车集团如何通过优化分销渠道和供
应链管理来确保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有效覆盖;在促销方面,大众汽车集团如何运用广告、公关、销售促进等多种手段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本文将对大众汽车集团的国际营销战略进行总结和评价,分析其成功之处及可能存在的挑战与问题。
本文还将探讨未来国际营销趋势对大众汽车集团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以期为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提供有益的思考。
二、STP战略分析
三、4P策略分析
四、案例分析
五、结论。
国际营销STP战略及4P策略分析——以德国大众汽车集团为例丁鹏辉(中国地质大学,湖北武汉430074)[摘要]目标市场营销又称STP营销或STP三步曲,即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
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当代战略营销的核心,可被定义为STP。
在市场营销组合观念中,4P分别是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
德国大众在中国的成功与其结合了中国市场准确制定出相应的STP战略和4p策略密不可分。
[关键词]国际营销战略;策略分析;德国大众汽车集团[中图分类号]F713.54[文献标识码] ASTP and 4P Strategies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Based onVolkswagen GroupDING PenghuiAbstract: Target marketing is also called STP marketing or STP trilogy, viz. market segmentation, choosing target market, and market positioning. The sales master, Philip Kotler, believes that the core of contemporary strategic marketing is defined as STP. In the integrated concept of marketing, 4P refers to product, price, place, and promotion. The success of Volkswagen Group in China is due to its related STP strategy and 4P strategy combined with Chinese market.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strategy, strategy analysis, Volkswagen Group一、德国大众汽车STP战略现代市场营销十分重视STP营销。